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97823A - 一种振动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823A
CN114697823A CN202111309102.8A CN202111309102A CN114697823A CN 114697823 A CN114697823 A CN 114697823A CN 202111309102 A CN202111309102 A CN 202111309102A CN 114697823 A CN114697823 A CN 114697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element
vibration
acoustic
elastic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91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文俊
袁永帅
黄雨佳
周文兵
廖风云
齐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20/1401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40921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21/1079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42291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97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04R17/02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10/00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振动传感器,该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接收器,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振动单元位于声学腔体中,并将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以及声学换能器,与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其中:壳体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产生振动,振动单元响应于壳体的振动而改变第一声学腔体内的声压,使得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质量元件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弹性元件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的侧壁。本说明书通过增加质量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传感器
优先权信息
本说明书要求于2020年12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号为PCT/CN2020/140180的国际说明书以及于2021年7月22日提交的说明书号为PCT/CN2021/107978的国际说明书,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目前振动传感器可以用作骨传导麦克风,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人说话时的经皮肤传递的振动信号,从而检测到语音信号,同时又不受外界噪声的干扰。目前振动传感器中振动组件的结构不稳定,导致振动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良率不高以及振动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结构稳定性以及较高灵敏度的振动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振动传感器,该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接收器,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壳体形成声学腔体,振动单元位于声学腔体中,并将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以及声学换能器,与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其中:壳体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产生振动,振动单元响应于壳体的振动而改变第一声学腔体内的声压,使得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质量元件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弹性元件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的侧壁。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还提供一种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接收器,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所述壳体形成声学腔体,所述振动单元位于所述声学腔体中,并将所述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以及声学换能器,与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其中: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单元响应于所述壳体的振动而改变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内的声压,使得所述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质量元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质量元件沿其振动方向的侧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说明书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质量元件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在质量元件沿振动方向的厚度相同的条件下质量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柱状 (例如,圆柱状或棱柱状)质量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有所增加,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的连接面积增大,可以提高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产品良率;(2)通过提高弹性元件和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提高第一声学腔体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防止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连接处出现缝隙,避免第一声学腔体的气体发生泄漏,使响应于壳体振动的第一声学腔体的声压变化更为灵敏,从而提高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传感器的示例性框架图;
图2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传感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质量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质量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C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D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振动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可以包括振动接收器和声学换能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接收器可以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壳体可以形成声学腔体,振动单元可以位于声学腔体中,并将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声学换能器可以与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壳体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例如,用户说话时的骨骼、皮肤等振动产生的信号)产生振动。振动单元可以响应于壳体的振动而改变第一声学腔体的声压,使得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可以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其中,质量元件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在相同厚度条件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质量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柱状(例如,圆柱状或棱柱状)质量元件与弹性元件的接触面积有所增加,当弹性元件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时,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的连接面积增大,进而提高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振动组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良率。进一步地,通过提高弹性元件和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第一声学腔体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防止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连接处出现缝隙,以至于第一声学腔体的气体泄漏至第二声学腔体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响应于壳体振动的第一声学腔体的声压变化更为灵敏,从而提高了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传感器100的示例性框架图。如图1所示,振动传感器100可以包括振动接收器110和声学换能器120。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接收器110和声学换能器120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本说明书中的物理方式连接可以包括焊接、卡接、胶接或一体成型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100可以作为骨传导麦克风使用。当作为骨传导麦克风使用时,振动传感器100可以接收用户说话时产生的骨骼、皮肤等组织的振动信号,并将该振动信号转换为包含声音信息的电信号。由于几乎不采集空气中的声音(或振动),因此振动传感器100可以一定程度地免受周围环境噪声(例如,周围他人说话声音、车辆驶过产生的噪声)的影响,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以采集用户说话时的语音信号。仅作为示例,嘈杂环境可以包括嘈杂的餐厅、会场、街道、马路附近、火灾现场等场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100可以应用于耳机(例如,空气传导耳机和骨传导耳机)、助听器、辅听器、眼镜、头盔、增强现实(AR)设备、虚拟现实(VR) 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例如,振动传感器100可以作为骨传导麦克风应用于耳机。
振动接收器1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并传递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接收器110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壳体可以是内部中空的结构,且振动传感器100的部分部件(例如,振动单元) 可以位于壳体内。例如,壳体可以形成声学腔体,振动单元可以位于声学腔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可以位于声学腔体中,并将壳体形成的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声学腔体可以与声学换能器120声学连通。声学连通可以是能够传递声压、声波或振动信号的连通方式。
声学换能器120可以基于第一声学腔室的声压变化产生包含声音信息的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信号可以经由振动接收器110接收并使得第一声学腔体内部气压发生变化,声学换能器120可以根据第一声学腔室内部的气压变化产生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振动传感器100工作时,壳体可以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例如,用户说话时的骨骼、皮肤等振动产生的信号)产生振动。振动单元可以响应于壳体的振动而振动,并将该振动通过第一声学腔体传递至声学换能器120。例如,振动单元的振动可以引起第一声学腔体的体积变化,进而引起第一声学腔体内气压的变化,并将腔内气压的变化转换为腔内的声压变化。声学换能器120可以检测到第一声学腔体的声压变化并基于此产生电信号。例如,声学换能器120可以包括振膜,第一声学腔体内声压变化并作用于振膜,使振膜发生振动(或形变),声学换能器120将振膜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关于振动传感器10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图2A-图6D的详细描述。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有关振动传感器100及其部件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振动传感器100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10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电源,以为声学换能器120提供电能等。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
图2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传感器200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2A所示,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包括振动接收器210和声学换能器220,其中,振动接收器210可以包括壳体 211和振动单元212。
壳体211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1可以与声学换能器220连接以围成具有声学腔体的结构。壳体211和声学换能器220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212可以位于声学腔体内,振动单元212可以将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213 和第二声学腔体214。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212可以与声学换能器220形成第一声学腔体213,振动单元212可以与壳体211形成第二声学腔体214。
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将外部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仅作为示例,外部振动信号可以包括人说话时的振动信号、皮肤随人体运动或随靠近皮肤的其他设备(例如扬声器)工作等原因产生的振动信号、和与振动传感器200接触的物体或空气产生的振动信号等,或其任意组合。振动传感器 200工作时,外部振动信号可以通过壳体211传递到振动单元212,振动单元212的质量元件2121 在弹性元件2122的带动下响应于壳体211的振动而发生振动。质量元件2121的振动可以引起第一声学腔体213的体积变化,进而引起第一声学腔体213内的气压变化,并将腔内气压的变化转换为腔内的声压变化。声学换能器220可以检测第一声学腔体213的声压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例如,声学换能器220可以包括拾音孔2221,第一声学腔体213内的声压变化可以通过拾音孔2221作用于声学换能器220的振膜,使振膜发生振动(或形变)以产生电信号。进一步,声学换能器220产生的电信号可以传递到外部电子设备。仅作为示例,声学换能器220可以包括接口223。接口可以与外部电子设备的内部元件(例如,处理器)有线连接(例如,电连接)或无线连接。声学换能器 220产生的电信号可以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通过接口传递到外部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设备、导航设备等,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环、耳机、助听器、智能头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眼镜、虚拟现实补丁、增强现实头盔、增强现实眼镜、增强现实补丁等或其任何组合。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Google Glass、 Oculus Rift、Hololens、Gear VR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圆台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立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例如,铜、不锈钢)、合金、塑料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足够的强度,从而更好的保护设置在壳体内的振动传感器100的部件(例如,振动单元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学腔体213可以与声学换能器220声学连通。仅作为示例,声学换能器220可以包括拾音孔2221,声学换能器220 可以通过拾音孔2221与第一声学腔体213声学连通。应当注意,如图2A所示的单个拾音孔2221 的描述仅用于说明,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理解,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拾音孔2221。例如,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拾音孔,其中,拾音孔可以位于第一声学腔体213对应的声学换能器220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212可以包括质量元件2121和弹性元件2122。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和弹性元件2122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例如,胶接。仅作为示例,弹性元件2122可以为具有一定黏性的材料,直接粘接在质量元件21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为耐高温的材料,使得弹性元件2122在振动传感器 200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保持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处于200℃~300℃的环境中时,其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无变化或变化很小(如变化量在5%以内),其中,杨氏模量可以用于表征弹性元件2122受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力,剪切模量可以用于表征弹性元件2122受剪切时的变形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为具有良好弹性(即易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使得振动单元212可以响应于壳体211的振动而振动。仅作为示例,弹性元件2122的材料可以包括硅橡胶、硅凝胶、硅密封胶等或其任意组合。为了使得弹性元件2122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50HA。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45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40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 35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30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25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20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 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15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10HA。更优选地,弹性元件2122的邵氏硬度可以小于5HA。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可以为密度大于一定密度阈值(例如,6g/cm3)的材料,例如,金属。仅作为示例,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可以包括铅、铜、银、锡、不锈钢、不锈铁等金属或合金或其任意组合。在相同质量下,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的密度越高,尺寸则越小,因此用密度大于一定密度阈值的材料制作质量元件2121,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振动传感器200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对振动传感器200的频率响应曲线的谐振峰和灵敏度有较大影响。在同等体积下,质量元件2121的密度越大,其质量越大,振动传感器200的谐振峰向低频移动,由于振动信号(例如,骨导声音)的频率较低,通过增大质量元件2121的质量,可以提高振动传感器200在较低频段(例如,20Hz-6000Hz)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 2121的材料密度大于6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大于7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为7~20g/cm3。优选地,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为7~15g/cm3。更优选地,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为7~10g/cm3。更优选地,质量元件2121的材料密度为7~8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和弹性元件2122可以是由不同种材料所组成,再通过组装(例如,胶接)在一起形成振动单元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和弹性元件2122也可以是由同种材料组成,通过一体成型形成振动单元212。
为了保证质量元件2121与弹性元件2122的连接面积较大提高结构稳定性,质量元件2121 沿其振动方向(如图2A所示)的厚度不宜过薄,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可以大于60um。质量元件2121的厚度较大时,质量元件在振动过程中可能会与声学换能器220 的基板或壳体211接触,以至于影响振动传感器20的声学转换效果,因此,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可以小于1150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振动传感器200的结构稳定性以及保证声学转换效果,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可以为70um-900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元件2121和弹性元件2122的接触面积,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可以为90um-700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质量元件2121的加工制作,质量元件2121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可以为100um- 150um。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例如,当质量元件2121为柱状结构(圆柱或棱柱)时,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为柱状结构的侧面。又例如,当质量元件2121为两个不同尺寸的柱状结构(例如,第一质量元件21211和第二质量元件21212) 时,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除了第一质量元件21211和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面,还包括在与质量元件2121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二质量元件21212未被第一质量元件21211覆盖的区域,这样以来,两个不同尺寸的柱状结构的质量元件2121可以与弹性元件2122连接的连接面积相较于单个柱状结构的质量元件2121与弹性元件2122连接更大。质量元件2121背离声学换能器220 的一侧面及质量元件2121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一侧面与振动方向近似垂直,并且分别用于限定第二声学腔体214以及第一声学腔体213。由于弹性元件2122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在振动单元212沿着振动方向振动过程中,质量元件2121的动量转换为对弹性元件2122的作用力,使弹性元件2122发生剪切形变。相比于拉伸和压缩形变,剪切形变降低了弹性元件2122的弹簧系数,这降低了振动传感器200的谐振频率,从而提高了在振动单元212振动过程中,质量元件2121在较低频率范围内(例如,20Hz-6000Hz)的振动幅度,提高了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紧密贴合,可以保证第一声学腔体213 的密封性,使得第一声学腔体213的气压变化只与振动单元212振动幅度相关,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声学腔体213的声压变化更为明显有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为管状结构。相应的,呈管状结构的弹性元件2122 的内壁形状可以与质量元件2121周侧表面形状相适应。这里可以理解为,沿振动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弹性元件2122内壁与质量元件2121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弹性元件2122的内壁是指管结构与质量元件2121贴合的侧壁。例如,质量元件2121为阶梯状,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的连接处为与质量元件2121相适配的阶梯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圆角矩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本说明书对弹性元件2122的管状结构的外壁的形状不做限定,弹性元件2122的外壁可以是背离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连接的内壁的侧壁。例如,弹性元件2122的管状结构的外壁的形状可以包括圆柱形、椭圆柱形、锥形、圆角矩形柱、矩形柱、多边形柱、不规则柱形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向声学换能器220延伸并连接声学换能器220。例如,如图2A所示,弹性元件2122向声学换能器220延伸的一端可以与声学换能器220连接。弹性元件2122与声学换能器220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例如,胶接、焊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图2A中未示出)与声学换能器220连接,其中连接件的一端与弹性元件2122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声学换能器22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与壳体211可以直接接触或存在间隔。例如,如图2A所示,弹性元件2122与壳体211之间可以存在间隔。弹性元件2122与壳体211之间的间隔尺寸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振动传感器200的尺寸调整。相比于弹性元件2122与壳体211直接接触,弹性元件2122与壳体211之间存在间隔可以降低弹性元件2122的等效刚度,增加弹性元件2122的弹性,从而提高了在振动单元212振动过程中,质量元件2121在较低频率范围内(例如,20Hz-6000Hz)的振动幅度,提高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背离声学换能器220的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2121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一侧的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上与振动方向垂直的多个截面的面积可以均不同,例如,质量元件2121为阶梯状结构。为了增大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 周侧表面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上与振动方向垂直的多个截面的面积,沿质量元件2121背离声学换能器220的一侧至质量元件2121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一侧,逐渐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上与振动方向垂直的多个截面的面积可以部分相同,例如,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可以为阶梯状结构。在质量元件2121的沿其振动方向的厚度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元件2121上与振动方向垂直的多个截面的面积不同,可以增大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面积,进而使得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的连接面积增大,提高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结构稳定性,加强第一声学腔体的密封性,使响应于壳体振动的第一声学腔体的声压变化更为显著,从而提高了振动传感器的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可以为至少一级阶梯状结构。图2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质量元件2121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A和图2B,质量元件2121可以包括第一质量元件21211和第二质量元件21212,第二质量元件21212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第一质量元件21211位于第二质量元件21212背离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一侧,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中垂直质量元件2121振动方向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质量元件21212中垂直质量元件2121振动方向的截面积,使第一质量元件21211及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整体外缘形成阶梯状结构。仅作为示例性说明,质量元件2121的周侧表面可以包括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a、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区域b和侧壁c,侧壁a、区域b和侧壁c形成阶梯状结构。阶梯状结构可以增大质量元件2121周侧表面的面积,相应地,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侧壁的相连接的面积较大,有利于质量元件2121与弹性元件2122的紧密贴合,从而使弹性元件2122与质量元件2121之间有较好的密封性,有利于保证第一声学腔体213的密封性,使得第一声学腔体213的气压变化不受密封性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固定,例如,胶接(利用环氧胶、硅密封胶等具有黏性的胶体实现粘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远离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远离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第二质量元件2121的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与其振动方向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越靠近第二质量元件2121,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上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越大,越靠近声学换能器 220,第二质量元件21212上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的面积越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 21211可以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同心设置,也可以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不同心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和/或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即,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 可以包括圆柱形、椭圆柱形、台形、圆角矩形柱(如图2B所示)、矩形柱、多边形柱、不规则柱形 (例如,具有多阶梯面的柱形)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可以相同,例如,如图2B所示,第一质量元件21211及第二质量元件21212 的侧壁形状都形成为圆角矩形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形状形成为圆柱形,第二质量元件21212 的侧壁形状形成为圆角矩形柱。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材料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 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仅作为示例,第一质量元件21211及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材料可以包括铅、铜、银、锡、不锈钢、不锈铁等金属或合金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及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材料密度可以大于6g/cm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 21211及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材料密度可以大于7g/cm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位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中部区域,使得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之间可以具有特定间距d(例如,10um~1000 um),即第一质量元件21211靠近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边缘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远离声学换能器220的侧面边缘之间具有特定间距d。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之间的间距d可以处处相等,例如,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 同心设置时,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形状、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均为圆柱形结构,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之间的间距d处处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之间的间距d可以不处处相等,例如,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形状为圆柱形结构,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为矩形柱,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上的棱边处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的间距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上的侧棱处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的间距不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弹性元件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区域b的连接面积,提高结构稳定性,特定间距d可以大于10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质量较大,保证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特定间距可以小于500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弹性元件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区域b的连接面积,同时防止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质量过小使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降低,特定间距d可以为20um~45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30um~40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40um~35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50um~30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60um~25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70um~20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80um~150um。更优选地,特定间距d可以为90um~100u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质量元件21212 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通过增加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厚度不仅可以增加质量元件2121整体的质量,也可以增加弹性元件2122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中侧壁a的连接面积,提高弹性元件2122 与质量元件2121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质量元件21211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50um~1000um,第二质量元件21212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10um~150um。更优选地,第一质量元件21211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200um~400um,第二质量元件21212沿其振动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60um~90um。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元件2122不限于图2A和图2B所示的包括第一质量元件21211和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三质量元件、第四质量元件或者更多质量元件。当质量元件2122包括两个以上质量元件时,每两个质量元件的侧壁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阶梯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可以包括第一弹性部21221和第二弹性部21222,第一弹性部21221环绕连接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第二弹性部21222环绕连接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第一弹性部21221和第二弹性部21222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例如,胶接、焊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221和第二弹性部212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221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紧密贴合,第二弹性部21222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 的侧壁紧密贴合,第一弹性部21221与第二弹性部21222密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 2122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弹性部2122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22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与第二弹性部21222密封连接。第一弹性部21221可以包括第一侧面21221a和第二侧面21221b,第一侧面21221a与第一质量元件 21211的侧壁连接,第二侧面21221b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上暴露在第二声学腔体214的表面连接。第一弹性部21221的第二侧面21221b可以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台阶面(即区域b)连接,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台阶面对第一弹性部21221具有支撑作用,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台阶面与第一弹性部21221的支撑作用可以使得第一弹性部2122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连接更为紧密,可以增加第一弹性部21221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连接强度。第一弹性部21221的第二侧面21221b 可以与第二弹性部21222连接。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与第二弹性部2122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21222向声学换能器220延伸并与声学换能器220(例如,基板22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2122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声学换能器220连接,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弹性部21222的一端还可以与第一弹性部21221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221的第一侧面21221a的形状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侧壁形状相适应,例如,第一质量元件21211上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圆角矩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沿第一质量元件21211振动方向上的每个高度下,第一侧面21221a的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与第一质量元件21211的截面形状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21222的靠近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的侧面形状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侧壁形状相适应,例如,第二质量元件21212的与其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圆角矩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振动方向上的每个高度下,第二弹性部21222的靠近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的侧面的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与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的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相同。本说明书对第一弹性部21221 远离第一质量元件21211侧壁的侧面形状及第二弹性部21222远离第二质量元件21212侧壁的侧面形状不作限制,例如,其侧面形状可以包括圆柱形、椭圆柱形、锥形、圆角矩形柱、矩形柱、多边形柱、不规则柱形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21221和第二弹性部21222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相同,仅作为示例,第一弹性部21221或第二弹性部21222的材料可以包括硅橡胶、硅凝胶、硅密封胶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还可以包括第一孔部21213,第一孔部21213连通第一声学腔体213和第二声学腔体214。第一孔部21213可以贯穿质量元件2121,第一孔部21213可以使第一声学腔体213与第二声学腔体214内的气体流通,从而平衡振动传感器200的制备过程中(例如,回流焊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一声学腔体213和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压变化,减少或防止该气压变化引起的振动传感器200的部件的损坏,例如,开裂、变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21213可以为单孔结构。为了减小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体产生的阻尼,减小振动单元212振动时的阻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单孔的直径可以大于1um。为了防止第一孔部21213的尺寸过大,影响第一声学腔体213和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压变化,以至于影响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单孔的直径可以小于50um。在减小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体产生的阻尼,减小振动单元212振动时的阻力,同时保证振动传感器200 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单孔的直径可以为2-45um。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加工,该单孔的直径可以为3-40um。更优选地,该单孔的直径可以为7-10u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21213可以为一定数量的微孔组成的阵列。仅作为示例,微孔的数量可以为2-10个。为了减小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体产生的阻尼,减小振动单元212振动时的阻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微孔的直径可以大于0.1um。为了防止第一孔部21213的尺寸过大,影响第一声学腔体213和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压变化,以至于影响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微孔的直径可以小于25um。在减小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体产生的阻尼,减小振动单元212振动时的阻力,同时保证振动传感器200的灵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微孔的直径可以为0.5-20um。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加工,,每个微孔的直径可以为0.5-15um。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2121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孔部212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质量元件2121不设置第一孔部21213时,可以通过提高质量元件2121与弹性元件2122之间的连接强度(例如,增强质量元件2121与弹性元件2122之间的胶水的粘接强度),避免振动传感器200的部件因第一声学腔体213内部的气压变化而发生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1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孔部2111,第三孔部2111贯穿壳体 211。第三孔部2111的结构与第一孔部21213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具体可以参见第一孔部21213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三孔部2111可以使第二声学腔体214与和外界的气体流通,从而平衡振动传感器200的制备过程中(例如,回流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二声学腔体214内部的气压变化,减少或防止该气压变化引起的振动传感器200的部件的损坏,例如,开裂、变形等。此外,当质量元件2121振动时,第三孔部2111可以用于减小第二声学腔214内部的气体产生的阻尼。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中的气导声音可能会影响到振动传感器200的使用性能。为了减少环境中气导声音的影响,在振动传感器200的制备完成后,例如,回流焊后,可以使用密封材料将壳体上的第三孔部2111密封。仅作为示例,该密封材料可以包括环氧胶、硅密封胶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1也可以不设置第三孔部2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声学换能器220可以包括基板222。基板222可以用于固定和/或支撑振动接收器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222可以设置于声学换能器220上,壳体211与基板222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以围成声学腔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22向声学换能器220延伸的一端可以与基板222连接,基板222可以用于固定和支撑振动单元212。基板222的设置使得振动接收器210可以作为独立的部件加工、生产和销售。具有基板222的振动接收器210可以直接与声学换能器220物理连接(例如,胶接)以获得振动传感器200,这简化了振动传感器200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振动传感器200的工艺灵活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222的厚度可以为10um~300um。优选地,基板222的厚度可以为20um~280um。更优选地,基板222的厚度可以为30um~270um。更优选地,基板222的厚度可以为40um~250um。更优选地,基板222的厚度可以为80um~90um。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222的材料可以包括金属(例如,铁、铜、不锈钢等)、合金、非金属(塑料、橡胶、树脂)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拾音孔2221可以位于基板222上,拾音孔2221沿振动方向贯穿基板 222。第一声学腔体213内的声压变化可以通过拾音孔2221作用于声学换能器220以产生电信号。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有关振动传感器200及其部件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振动传感器200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例如,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孔部21213,第一孔部21213可以贯穿弹性元件2122设置。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满足质量元件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的质量元件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3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小于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在质量元件312沿其振动方向(如图3所示)的截面中,质量元件312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边缘与质量元件312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边缘之间衔接的侧面为倾斜面,弹性元件3122 与质量元件312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与质量元件312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之间衔接的倾斜面连接,保证了弹性元件3122与质量元件3121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弹性元件3122与质量元件31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与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之间衔接的侧面可以为表面平滑的倾斜面,在质量元件3121的同等厚度下倾斜的周侧表面相较于沿其振动方向垂直(接近垂直)的周侧表面与弹性元件3122的连接面积更大,且倾斜的周侧表面对弹性元件3122有支撑作用,这种支撑作用也使得量元件3121与弹性元件3122的连接更为紧密,连接强度更高。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与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之间衔接的侧面可以为具有多个凹凸的倾斜面,例如,倾斜面的表面可以为波浪状或锯齿状结构,在质量元件3121的同等厚度下,相较于表面平滑的倾斜面,具有多个凹凸的倾斜面与弹性元件3122的连接面积更大,且支撑作用更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质量元件3121沿其振动方向的截面中,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边缘与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边缘之间的连线与质量元件3121振动方向形成夹角,该夹角c可以为10°-80°,设定该夹角c的取值范围,可以避免夹角c过小时,弹性元件3122与质量元件3121之间的连接强度优化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避免夹角c过大时,会使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过小,从而导致造成质量元件3121的质量太小。优选地,该夹角c可以为20°-70°。更优选地,该夹角c可以为30°-60°。更优选地,该夹角c可以为4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122环绕连接于质量元件3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与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之间衔接的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122的一端与质量元件3121的倾斜面连接,弹性元件3122的另一端与声学换能器连接。质量元件3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面、弹性元件3122及声学换能器之间形成第一声学腔体313。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122与质量元件3121的倾斜面连接的端面形状与质量元件3121的倾斜面形状相适应,例如,衔接的侧面的边缘为波浪状或锯齿状的曲线,弹性元件3122与衔接的侧面连接的端面外缘也为波浪状或锯齿状的曲线。本说明书对弹性元件3122暴露于第二声学腔体的一侧面形状不作限制,例如,在质量元件3121沿其振动方向的截面中,弹性元件3122暴露于第二声学腔体的一侧的边缘可以为具有多个凹凸的不规则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3121还可以包括第一孔部31213,第一孔部31213贯穿质量元件3121,使第一声学腔体313与第二声学腔体内的气体流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31213可以为单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31213可以为一定数量的微孔组成的阵列。仅作为示例,微孔的数量可以为2-10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322可以用于固定和/或支撑振动单元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3122与声学换能器连接的一端可以与基板322连接,使得基板322可以用于固定和支撑振动单元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322可以包括用于使第一声学腔体313与声学换能器声学连通的拾音孔2221。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有关振动单元312及其部件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振动单元312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例如,振动传感器2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与弹性元件连接,靠近质量元件的弹性元件与质量元件连接,靠近声学换能器的质量元件与声学换能器连接。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
在质量元件上开设第一孔部的过程中,可能会损毁声学换能器的部分元件(例如,基板),为了防止第一孔部的开设对声学换能器造成损毁,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也被称为凹槽),第一孔部与第二孔部连通。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4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弹性元件4122的两端分别与质量元件4121的侧壁、声学换能器通过物理方式连接,例如胶接,质量元件4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面、弹性元件4122及声学换能器之间形成第一声学腔体413。
在质量元件4121需要设置第一孔部41213的情况下,由于质量元件4121沿其振动方向的整体厚度较大,不便于加工第一孔部41213。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4121上可以设置第二孔部 41214,第一孔部41213与第二孔部41214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41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孔部41214。第二孔部41214的设置使质量元件4121的局部结构变薄,以便于在变薄的局部结构处开设第一孔部41213,同时便于控制第一孔部41213的加工力度,在第一孔部41213的加工过程中不对振动传感器的其它部件(例如,基板422、声学换能器)造成损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位于质量元件4121沿其振动方向的侧部。例如,第二孔部41214可以位于质量元件4121靠近或远离基板422的侧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41213及第二孔部41214沿质量元件4121的振动方向设置,其中,第一孔部41213及第二孔部41214贯穿质量元件4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可以与质量元件4121同心设置,也可以不与质量元件4121同心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41213可以与第二孔部41214同心设置,也可以不与第二孔部41214同心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和/或第一孔部41213可以为方孔、多边形孔、圆孔、不规则孔等或其任意组合,本说明书对第二孔部41214、第一孔部41213的孔形状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41213可以与第二孔部41214的孔形状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41213、第二孔部41214均可以为单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可以为单孔结构,第一孔部31213可以为一定数量的微孔组成的阵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的尺寸大于第一孔部41213的尺寸,便于在第二孔部 41214内加工第一孔部412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部41214的与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孔部41213的与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垂直的截面面积。当第二孔部41214及第一孔部41213均为圆孔时,第二孔部41214的孔径可以为100um~1600um,第一孔部41213的孔径可以为1um~50um。为了便于第一孔部41213和第二孔部41214的开设,第二孔部41214的孔径可以为140um~800um,更优选地,第二孔部41214的孔径可以为200um~400um,第一孔部41213的孔径可以为10um~15um。
图5是图4中所示的质量元件4121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孔部41214设置于质量元件4121 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一孔部41213设置于质量元件4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二孔部 41214、第一孔部41213贯穿质量元件4121设置。
图6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4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第二孔部41214还可以位于质量元件4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一孔部41213设置于质量元件4121 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二孔部41214、第一孔部41213贯穿质量元件4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部41213沿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的深度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孔部41214沿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的深度,仅作为示例,图6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4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B所示,第二孔部41214位于质量元件4121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一孔部 41213位于质量元件4121靠近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第二孔部41214、第一孔部41213贯穿质量元件 4121,第一孔部41213沿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的深度大于第二孔部41214沿质量元件4121振动方向的深度。图6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4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质量元件4121靠近、背离声学换能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孔部41214,质量元件 4121上两侧的第二孔部41214通过第一孔部41213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单元412可以包括多层叠加的质量元件4121,多层的质量元件4121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第一孔部41213贯穿部分质量元件4121设置,第二孔部41214贯穿部分质量元件4121设置,第一孔部41213与第二孔部41214连通,仅作为示例,图6D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振动单元 4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D所示,振动单元412可以包括两层叠加的质量元件4121,两层的质量元件4121的材料不相同,第一孔部41213贯穿背离声学换能器的质量元件4121设置,第二孔部 41214贯穿靠近的质量元件4121设置,第一孔部41213与第二孔部41214连通。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有关振动单元412及其部件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振动单元412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例如,第二孔部41214及第一孔部41213可以贯穿质量元件4121的侧壁设置。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图4-图6D所示的第二孔部41214还可以应用于图2A所示的振动传感器200中。另外,图4-图6D的质量元件4121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其具体形状和结构可以参考图2A和2B的内容,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说明书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能包含一个内含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RF、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本说明书各部分操作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可以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程序语言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Scala、Smalltalk、Eiffel、JADE、Emerald、C++、C#、VB.NET、Python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如C语言、Visual Basic、Fortran 2003、Perl、COBOL 2002、PHP、ABAP,动态编程语言如Python、Ruby和Groovy,或其他编程语言等。该程序编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作为独立的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部分在远程计算机运行、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运行。在后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网络形式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连接至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在云计算环境中,或作为服务使用如软件即服务(SaaS)。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说明书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振动传感器,包括:
振动接收器,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所述壳体形成声学腔体,所述振动单元位于所述声学腔体中,并将所述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以及
声学换能器,与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其中:
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单元响应于所述壳体的振动而改变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内的声压,使得所述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
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质量元件背离所述声学换能器一侧的面积小于所述质量元件靠近所述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面积,所述弹性元件环绕连接于所述质量元件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质量元件包括第一质量元件和第二质量元件,所述第二质量元件靠近所述声学换能器,所述第一质量元件位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背离所述声学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一质量元件中垂直所述质量元件振动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中垂直所述质量元件振动方向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质量元件位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的中部区域,且所述第一质量元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的侧壁之间具有特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特定间距的范围为10um~500u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质量元件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向所述声学换能器延伸并与所述声学换能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质量元件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上暴露在所述第二声学腔体的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质量元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声学换能器包括基板,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向所述基板延伸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基板、所述第二质量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形成所述第一声学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沿所述质量元件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一质量元件的厚度为50um~1000um,所述第二质量元件的厚度为10um~150u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沿所述质量元件的振动方向,所述第一质量元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质量元件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在所述质量元件沿其振动方向获取的截面中,所述质量元件背离所述声学换能器一侧的边缘与所述质量元件靠近所述声学换能器的一侧的边缘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质量元件振动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0°-8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质量元件包括第一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连通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和所述第二声学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半径为1um~50u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传感器,所述壳体上包括第三孔部,所述第二声学腔体通过所述第三孔部与外部连通。
15.一种振动传感器,包括:
振动接收器,包括壳体和振动单元,所述壳体形成声学腔体,所述振动单元位于所述声学腔体中,并将所述声学腔体分隔为第一声学腔体和第二声学腔体;以及
声学换能器,与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声学连通,其中:
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振动信号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单元响应于所述壳体的振动而改变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内的声压,使得所述声学换能器产生电信号;
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元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环绕连接于所述质量元件的侧壁,所述质量元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质量元件沿其振动方向的侧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质量元件包括第一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连通所述第一声学腔体和所述第二声学腔体,所述第一孔部位于所述凹槽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孔部的半径为1um~50u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孔部的尺寸。
CN202111309102.8A 2020-12-28 2021-11-05 一种振动传感器 Pending CN1146978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40180 WO2022140921A1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振动传感器
CNPCT/CN2020/140180 2020-12-28
CNPCT/CN2021/107978 2021-07-22
PCT/CN2021/107978 WO2022142291A1 (zh) 2020-12-28 2021-07-22 一种振动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823A true CN114697823A (zh) 2022-07-01

Family

ID=8121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9102.8A Pending CN114697823A (zh) 2020-12-28 2021-11-05 一种振动传感器
CN202111413109.4A Pending CN114697839A (zh) 2020-12-28 2021-11-25 一种振动传感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2122924309.8U Active CN216391413U (zh) 2020-12-28 2021-11-25 一种振动传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3109.4A Pending CN114697839A (zh) 2020-12-28 2021-11-25 一种振动传感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2122924309.8U Active CN216391413U (zh) 2020-12-28 2021-11-25 一种振动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469782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7823A (zh) * 2020-12-28 2022-07-01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传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1411B1 (en) * 2015-12-01 2017-05-23 Apple Inc. Integrated MEMS microphone and vibration sensor
CN110603819A (zh) * 2018-12-29 2019-12-20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Mems声音传感器、mems麦克风及电子设备
CN111131988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传感器和音频设备
CN210513400U (zh) * 2019-08-22 2020-05-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感测装置
CN210513399U (zh) * 2019-08-22 2020-05-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感测装置
CN116584108A (zh) * 2020-12-28 2023-08-11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07931Y (zh) * 2008-11-28 2009-09-0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电容式传声器
WO2020082256A1 (zh) * 2018-10-24 2020-04-3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402728U (zh) * 2018-12-20 2019-09-1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传感器
GB2584498B (en) * 2019-06-03 2021-06-02 Cirrus Logic Int Semiconductor Ltd Packaging for MEMS transducers
CN212183709U (zh) * 2020-07-21 2020-12-18 山东新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振动传感器
CN114697823A (zh) * 2020-12-28 2022-07-01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1411B1 (en) * 2015-12-01 2017-05-23 Apple Inc. Integrated MEMS microphone and vibration sensor
CN110603819A (zh) * 2018-12-29 2019-12-20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Mems声音传感器、mems麦克风及电子设备
CN210513400U (zh) * 2019-08-22 2020-05-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感测装置
CN210513399U (zh) * 2019-08-22 2020-05-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感测装置
CN111131988A (zh) * 2019-12-30 2020-05-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传感器和音频设备
CN116584108A (zh) * 2020-12-28 2023-08-11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1413U (zh) 2022-04-26
CN114697839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62856U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WO2022143302A1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CN215499559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262639A1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US20230300519A1 (en) Vibration sensors
CN114697823A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US20240377243A1 (en) Vibration sensors
US20230224630A1 (en) Vibration sensor
WO2022142737A1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WO2022142291A1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RU2818792C1 (ru) Датчики вибрации
RU2809948C1 (ru) Датчик вибрации
TW202242354A (zh) 振動感測器
WO2023272906A1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TWI853238B (zh) 振動感測器
RU2801712C1 (ru) Датчик вибрации
TW202308402A (zh) 振動感測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227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