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5677A -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55677A CN114655677A CN202210418144.3A CN202210418144A CN114655677A CN 114655677 A CN114655677 A CN 114655677A CN 202210418144 A CN202210418144 A CN 202210418144A CN 114655677 A CN114655677 A CN 114655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material box
- butt joint
- layer
- d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4—Switching convey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2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接驳台包括传输单元和转移单元,提升了料盒传输效率。传输单元具有在接驳台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料盒输送层,料盒输送层具有用于输送料盒的运输线。转移单元包括具有置物层的置物架、对接转移机构及过渡顶升机构。各料盒输送层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均配置有置物层。对接转移机构设置于置物架并位于传输单元的旁侧,配置为承接输入或输出传输单元的料盒。过渡顶升机构与其所在置物层对应的料盒输送层中的运输线一一对应设置,具有复位状态以及顶升状态,其中,过渡顶升机构配置为在复位状态下位于对应的运输线的底侧,在顶升状态下承托料盒,并与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实现料盒在运输线与对接转移机构之间的输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中接驳台仅为单层直流运输线,只能对单一装载状态的料盒进行单向传输。例如,一般的接驳台的运输线用于对满料的料盒传输时空置的料盒需要由人工搬运,一般的接驳台不能同时对两种及以上装载状态的料盒同时传输,且,来自其他工序的料盒往往需要人工搬抬至接驳台的运输线。
可见,一般的接驳台对人工操作依赖度高,人工参与料盒的传输容易造成信息干预,使得运输线信息混乱,影响传输效率。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驳台,用于实现料盒的传输,包括:
传输单元,具有多个料盒输送层,多个料盒输送层在接驳台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均具有用于输送料盒的运输线;
转移单元,包括:
置物架,具有置物层,各料盒输送层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均配置有置物层,
对接转移机构,设置于置物架并位于传输单元的旁侧,对接转移机构配置为承接输入或输出传输单元的料盒;
过渡顶升机构,设置于置物层,过渡顶升机构与其所在置物层对应的料盒输送层中的运输线一一对应设置,过渡顶升机构具有复位状态以及顶升状态,其中,
过渡顶升机构配置为在复位状态下位于对应的运输线的底侧,
在顶升状态下承托位于运输线的料盒,并与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实现料盒在运输线与对接转移机构之间的输送。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中设置有多个料盒输送层,多个料盒输送层可用于分别输送处于不同装载状态的料盒,例如满料的料盒以及空置的料盒。接驳台中还设置有与传输单元匹配的转移单元,转移单元实现了对输入或输出传输单元料盒的承接以及实现了将来自其他工序的料盒自动运输至接驳台的运输线,避免了人工对料盒的搬运,降低接驳台对人工依赖度,避免了料盒传输过程中信息混乱,提高料盒在接驳台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度,提高了接驳台中料盒传输搬运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料盒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料盒的传输方法,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对料盒进行传输,多个料盒输送层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料盒输送层和第二料盒输送层,第一料盒输送层用于输送满料的料盒,第二料盒输送层用于输送空置的料盒,传输方法包括:
对接转移机构承接满料的料盒,并与处于顶升状态且对应第一料盒输送层设置的过渡顶升机构配合将满料的料盒输送至第一料盒输送层的运输线;
处于顶升状态且对应第二料盒输送层设置的过渡顶升机构与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将空置的料盒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运输线输送至对接转移机构。
本申请第二方面中料盒的传输方法,利于实现对不同承载状态的料盒进行自动化传输,采用转移单元实现满料的料盒输入接驳台以及空置的料盒从接驳台输出的过程,省去了料盒传输中人工参与环节,提高料盒传输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料盒的传输效率,提高料盒传输过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一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一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一实施例的俯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传输单元-1;第一料盒输送层-11;第一运输线-111;第二运输线-112;第二料盒输送层-12;第三运输线-121;第四运输线-122;轨道-11a;
转移单元-2;置物架-21;第一置物层-211;第二置物层-212;
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承托板-221;对接基座-222;对接平台-223;第一驱动部件-224;传送皮带-225;支撑柱-226;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
第一升降元件-24;
过渡顶升机构-25;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4;支撑座-255;升降平台-256;第二升降元件-257;第二驱动部件-258;输送带-259;
辅助架-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一般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中接驳台为单层直流运输线,只能对单一装载状态的料盒进行单向传输。譬如,一般与印刷工艺线上的下料机对接的接驳台采用单层直流运输线,仅能将满料的料盒从下料机传输至下一工序。而,空置的料盒需要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搬运回到下料机的下料口再进行电池片装盒。一般的,料盒在下料机与接驳台的运输线之间的往返运输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对人工存在高度依赖,空置的料盒也无法实现自动化回传,容易造成传输信息混乱,影响传输的准确度以及传输效率。
鉴于对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现以及研究,提出本申请。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接驳台结构进行展开说明。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驳台,用于实现料盒的传输。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接驳台,包括传输单元1和转移单元2。传输单元1具有多个料盒输送层,多个料盒输送层在接驳台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均具有用于输送料盒的运输线。
转移单元2,包括置物架21、对接转移机构以及过渡顶升机构25。置物架21具有置物层,各料盒输送层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均配置有置物层。对接转移机构设置于置物架21并位于传输单元1的旁侧,对接转移机构配置为承接输入或输出传输单元1的料盒。过渡顶升机构25设置于置物层,过渡顶升机构25与其所在置物层对应的料盒输送层中的运输线一一对应设置。过渡顶升机构25具有复位状态以及顶升状态,其中,过渡顶升机构25配置为在复位状态下位于对应的运输线的底侧,在顶升状态下承托位于运输线的料盒,并与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实现料盒在运输线与对接转移机构之间的输送。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中设置有多个料盒输送层,多个料盒输送层可用于分别输送处于不同装载状态的料盒,例如满料的料盒以及空置的料盒。接驳台中还设置有与传输单元1匹配的转移单元2,转移单元2实现了对输入或输出传输单元1料盒的承接以及实现了将来自其他工序的料盒自动运输至接驳台的运输线,避免了人工对料盒的搬运,降低接驳台对人工依赖度,避免了料盒传输过程中信息混乱,提高料盒在接驳台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度,提高了接驳台中料盒传输搬运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料盒的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单元1包括具有多个料盒传输层,各料盒传输层的运输线相互平行。运输线的两端部分别位于传输单元1的前侧以及后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各料盒输送层包括至少两条用于输送不同类别料盒的运输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示例中,接驳台用于对接印刷线的下料机。印刷线的下料机下料时提供的是装载有成品电池片的满料的料盒。料盒包括第一类料盒以及第二类料盒。第一类料盒用于装载合格的成品电池片,第二类料盒用于装载不合格的成品电池片。满料的第一类料盒中装载的成品电池片为合格产品可直接进入包装工序;满料的第二类料盒中装载的成品电池片为不合格产品,还需再次对第二类料盒中的电池片进行检测或修复等操作。
在这些示例中,接驳台设置有用于输送满料的料盒的第一料盒输送层11以及用于输送空置的料盒的第二料盒输送层。第一料盒输送层11包括并行排布第一运输线111以及第二运输线112。第一运输线111用于运输满料的第一类料盒,第二运输线112用于运输满料的第二类料盒。第二料盒输送层包括并行排布的第三运输线121以及第四运输线122。第三运输线121用于运输空置的第一类料盒,第四运输线122用于运输空置的第二类料盒。第一料盒输送层11位于第二料盒输送层之上,并与第二料盒输送层间隔设置。
这些实施例中,各料盒输送层中设置至少两条用于输送不同类别料盒的运输线,便于对处于同一装载状态的不同类别料盒在同一传输层中进行分类传输,进一步提升对料盒传输的效率以及准确度,避免了人工对料盒分类的步骤。传输单元1中设置双层结构,提高接驳台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置物层中,与多条运输线对应的多个过渡顶升机构25并排设置。
第一料盒输送层11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配置有第一置物层211,第二料盒输送层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配置有第二置物层212,第一置物层211以及第二置物层212均架设有多个置物杆,置物杆的轴向与运输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置物层211位于第二置物层212之上,第一置物层211与第二置物层212间隔设置,
第一置物层211上设置有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以及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与第一料盒输送层11的第一运输线111对应。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与第一料盒输送层11的第二运输线112对应。第二置物层212上设置有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以及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第三运输线121对应。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第四运输线122对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接转移机构包括承托板221以及对接基座222。承托板221固定设置于置物层。对接基座222设置于承托板221,对接基座222包括对接平台223以及第一驱动部件224,对接平台223设置有传送皮带225,第一驱动部件224用于驱动传送皮带225转动,且传送皮带225的转动方向与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垂直,以使料盒在运输线与对接转移机构之间转移。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对接平台223中传送皮带225包括相对的第一子传送皮带225以及第二子传送皮带225,第一子传送皮带225以及第二子传送皮带225同时转动,以使得与对接平台223接触的料盒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部件224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以有效避免料盒传输中的颠簸,降低料盒传输过程中损坏概率,保证料盒质量,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对接基座222与承托板221滑动连接,对接基座222相对承托板221的滑动方向与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平行。在这些示例中,对接基座222与承托板221滑动连接使得对接基座222可以与下料机的不同下料平台进行对接,有利于提升料盒传输效率,以及提升料盒传输的准确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接基座222还包括支撑柱226,支撑柱226的一端与承托板221滑动连接,支撑柱226的另一端与对接平台223朝向承托板221的一侧连接,第一驱动部件224设置于支撑柱226。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承托板221设置有滑轨,支撑柱226的一端设置有与该滑轨滑动配合的结构。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接转移机构设置多个,多个对接转移机构与多个料盒输送层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些示例中,对接转移机构位于与其对应的料盒输送层的旁侧。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对接转移机构设置有两个,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与第一料盒输送层11对应设置,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与第二料盒输送层对应设置。
置物架21在传输单元1的旁侧设置有辅助架26,该辅助架26与对应第一料盒输送层11设置的第一置物架21等高。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设置于该辅助架26上,其中,第一辅助机构的承托板221固定设置于该辅助架26上,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位于第一料盒输送层11的旁侧。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设置于置物架21的底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位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旁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转移单元2还包括第一升降元件24。第一升降元件24设置于置物架21并与承托板221连接,用于驱动对接转移机构在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升降。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底侧设置有上述第一升降元件24。第一升降元件24设置于置物架21底部并与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承托板221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转移机构在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升降。当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未被第一升降元件24驱动升高时,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位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旁侧。
在一些具体的例子中,第一升降元件24为伺服电动缸。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渡顶升机构25包括支撑座255、升降平台256以及第二升降元件257。支撑座255固定设置于置物层。升降平台256设置于支撑座255朝向对应的运输线的一侧,顶升平台的宽度窄于对应的运输线中两相平行轨道11a之间的间距。第二升降元件257设置于支撑座255与升降平台256之间,用于驱动对接平台223在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相对支撑座255升降,以使过渡顶升机构25在复位状态以及顶升状态之间切换。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升降元件257为可调节气缸。可调节气缸可控制升降平台256的升降速度,进一步提高料盒传输的可控性、效率以及准确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当过渡顶升机构25处于复位状态时,过渡顶升机构25位于对应的运输线底侧,避免阻挡料盒在运输线上的传输。当过渡顶升机构25处于顶升状态时,由于升降平台256的宽度窄于对应的运输线中两相平行轨道11a之间的间距,第二升降元件257可以驱使升降平台256抬升到至少与运输线的输送侧相平齐的位置,以承托位于运输线的料盒,以便于后续将料盒横向运输出料盒输送层。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渡顶升机构25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258,第二驱动部件258用于驱动设置于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输送带259的输送方向与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与运输线所在运输平面相平行。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包括相对的第一子输送带259以及第二子输送带259,第一子输送带259以及第二子输送带259同时转动,以使得与升降平台256接触的料盒移动。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驱动部件258设置于支撑座255。第二驱动部件258为步进电机。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单元1还包括多个缓存装置,缓存装置包括缓存架以及料盒提升机构。各料盒输送层的输送侧均对应设置有一缓存架。缓存架与对应的料盒输送层间隔设置,用于暂存对应的料盒输送层上的料盒。料盒提升机构设置于运输线的两侧,用于将运输线上料盒提升至缓存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料盒的传输方法,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接驳台对料盒进行传输,多个料盒输送层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料盒输送层11和第二料盒输送层,第一料盒输送层11用于输送满料的料盒,第二料盒输送层用于输送空置的料盒,传输方法包括:
对接转移机构承接满料的料盒,并与处于顶升状态且对应第一料盒输送层11设置的过渡顶升机构25配合将满料的料盒输送至第一料盒输送层11的运输线;
处于顶升状态且对应第二料盒输送层设置的过渡顶升机构25与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将空置的料盒从第二料盒输送层的运输线输送至对接转移机构。
本申请第二方面中料盒的传输方法,利于实现对不同承载状态的料盒进行自动化传输,采用转移单元2实现满料的料盒输入接驳台以及空置的料盒从接驳台输出的过程,省去了料盒传输中人工参与环节,提高料盒传输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料盒的传输效率,提高料盒传输过程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料盒的传输方法包括:
S10:接驳台根据下料机发出的满盒信号,判断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是否存在满料的料盒,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对接基座222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与下料机对接。
S11:当对接基座222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后,向下料机发送对接完成信号。
S12:控制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中的第一驱动部件224工作,驱动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的传送皮带225转动,将下料机输出的满料的料盒传送至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
S13:承载有满料的料盒的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经由支撑柱226与相对承托板221的滑动配合移动至并排设置的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与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旁侧,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与设置于第一置物层211的过渡顶升机构25对接。
S14:判断位于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料盒的类别,并根据料盒的类别控制第一置物层211中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以及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状态。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与处于顶升状态下的第一置物层211上的过渡顶升机构25配合实现满料的料盒从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至第一料盒运输层的运输线的输送。
对步骤S14进行进一步地举例说明,第一料盒运输层包括第一运输线111和第二运输线112。第一运输线111用于输送满料的第一类料盒,第二运输线112用于输送满料的第二类料盒。
当判断位于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满料的料盒为满料的第一类料盒,则控制第一运输线111对应的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处于顶升状态,控制第二运输线112对应的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处于复位状态,并控制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中的第二驱动部件258工作,驱动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与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配合将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满料的料盒输送至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顶升平台。当满料的料盒到达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顶升平台,控制第一运输线111对应的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处于复位状态,满料的料盒随着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顶升平台的下降置于第一运输线111的输送侧。当满料的料盒到达第一运输线111的输送侧,满料的料盒通过第一运输线111向下一工序的设备输送。
当判断位于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满料的料盒为满料的第二类料盒,则控制第一运输线111对应的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处于顶升状态,控制第二运输线112对应的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处于顶升状态,并控制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第二驱动部件258以及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第二驱动部件258工作,驱动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同时驱动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以及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配合将第一对接转移机构22的对接平台223上满料的料盒先经过第一过渡顶升机构251的升降平台256再输送至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顶升平台。当满料的料盒到达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顶升平台,控制第二运输线112对应的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处于复位状态,满料的料盒随着第二过渡顶升机构252的顶升平台的下降置于第二运输线112的输送侧。当满料的料盒到达第二运输线112的输送侧,满料的料盒通过第二运输线112向下一工序的设备输送。
满料的料盒经下一工序的设备卸料后成为空置的料盒,空置的料盒置于第二料盒运输层12的运输线,其中,空置的第一类料盒置于第三运输线121,空置的第二类料盒置于第四运输线122。
S20:根据下料机的要盒信号,将符合要盒类别空置的料盒经第二料盒运输层12的运输线传输至底侧设置有对应的过渡顶升机构25的运输线位置。
S21:根据料盒的类别控制第二置物层212中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以及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的状态。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与处于顶升状态下的第二置物层212上的过程顶升机构配合实现空置的料盒从第二料盒运输层12的运输线至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输送。
对步骤S20以及步骤S21进行进一步地举例说明,第二料盒运输层12包括第三运输线121和第四运输线122。第三运输线121用于输送空置的第一类料盒,第四运输线122用于输送空置的第二类料盒。
当判断空置的第一类料盒符合下料机的要盒类别,则控制第三运输线121上空置的第一类料盒传输至底侧设置有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的第三运输线121位置。控制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处于顶升状态而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处于复位状态,并驱动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的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还驱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上传输皮带转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与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配合将第三运输线121上空置的第一类料盒输送至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当空置的第一类料盒传输至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后,控制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处于复位状态。
当判断空置的第二类料盒符合下料机的要盒类别,则控制第四运输线122上空置的第二类料盒传输至底侧设置有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的第四运输线122位置。控制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处于顶升状态且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处于顶升状态,并驱动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中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和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中升降平台256的输送带259转动,还驱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上传输皮带转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以及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配合将第四运输线122上空置的第二类料盒输送至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当空置的第而类料盒传输至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后,控制第三过渡顶升机构253以及第四过渡顶升机构25处于复位状态。
S22:判断下料机的要盒平台是否存在空置的料盒,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第一升降元件24工作,以驱动第二转移机构在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抬升至下料机接收空料盒的预设高度。
S23:步骤S22完成后,根据下料机的要盒信号判断下料机的目标要盒平台,控制第二转移机构的对接基座222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与下料机目标要盒平台对接。
S24:控制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中的第一驱动部件224工作,驱动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的传送皮带225转动,将接驳台输出的空置的料盒从第二对接转移机构23的对接平台223传送至下料机的目标要盒平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驳平台采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集中空置,通过PLC对步进电机完成无极调速,使得料盒传输书店能够更精确平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驳台还配置有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交互界面设备,可以通过HMI人机交互界面设备对接驳台的实时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并通过在HMI人机交互界面设备上修改运行参数以完成接驳台工作参数的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驳台,用于实现料盒的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单元,具有多个料盒输送层,多个所述料盒输送层在所述接驳台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均具有用于输送料盒的运输线;
转移单元,包括:
置物架,具有置物层,各所述料盒输送层与输送侧相背的底侧均配置有所述置物层,
对接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置物架并位于所述传输单元的旁侧,所述对接转移机构配置为承接输入或输出所述传输单元的所述料盒;
过渡顶升机构,设置于所述置物层,所述过渡顶升机构与其所在所述置物层对应的所述料盒输送层中的所述运输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过渡顶升机构具有复位状态以及顶升状态,其中,
所述过渡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所述复位状态下位于对应的所述运输线的底侧,
在所述顶升状态下承托位于所述运输线的料盒,并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实现所述料盒在所述运输线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之间的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料盒输送层包括至少两条用于输送不同类别所述料盒的所述运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置物层中,与多条所述运输线对应的多个所述过渡顶升机构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配置多个,多个所述对接转移机构与多个所述料盒输送层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包括:
承托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置物层;
对接基座,设置于所述承托板,所述对接基座包括对接平台以及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对接平台设置有传送皮带,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皮带转动,且所述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与所述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垂直,以使所述料盒在所述运输线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之间转移;
优选地,所述对接转移机构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对接转移机构与多个所述料盒输送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对接转移机构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料盒输送层的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基座与所述承托板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基座相对所述承托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对接基座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对接平台朝向所述承托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还包括:
第一升降元件,设置于所述置物架并与所述承托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对接转移机构在所述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顶升机构包括:
支撑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置物层;
升降平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朝向对应的所述运输线的一侧,所述顶升平台的宽度窄于对应的所述运输线中两相平行轨道之间的间距;
第二升降元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升降平台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对接平台在所述接驳台的高度方向上相对所述支撑座升降,以使所述过渡顶升机构在所述复位状态以及所述顶升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顶升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设置于所述升降平台的输送带转动,所述输送带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运输线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与所述运输线所在运输平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
10.一种料盒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驳台对所述料盒进行传输,所述多个料盒输送层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料盒输送层和第二料盒输送层,所述第一料盒输送层用于输送满料的所述料盒,所述第二料盒输送层用于输送空置的所述料盒,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对接转移机构承接满料的所述料盒,并与处于所述顶升状态且对应所述第一料盒输送层设置的所述过渡顶升机构配合将满料的所述料盒输送至所述第一料盒输送层的所述运输线;
处于所述顶升状态且对应所述第二料盒输送层设置的所述过渡顶升机构与所述对接转移机构配合,将空置的所述料盒从所述第二料盒输送层的所述运输线输送至所述对接转移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18144.3A CN114655677B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18144.3A CN114655677B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5677A true CN114655677A (zh) | 2022-06-24 |
CN114655677B CN114655677B (zh) | 2024-07-26 |
Family
ID=8203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18144.3A Active CN114655677B (zh) | 2022-04-20 | 2022-04-20 |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55677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8459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郑鸿彪 |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
CN106219187A (zh) * | 2016-09-14 | 2016-12-14 |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循环式物料输送系统 |
CN206172500U (zh) * | 2016-01-15 | 2017-05-17 |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交换过渡装置 |
JP2018043812A (ja) * | 2016-09-12 | 2018-03-22 |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 搬送設備 |
CN209411195U (zh) * | 2018-11-06 | 2019-09-20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次物料转移装置 |
CN211077647U (zh) * | 2019-10-12 | 2020-07-24 | 苏州创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多工位餐料盒输送装置 |
CN112047044A (zh) * | 2020-08-27 | 2020-12-08 | 智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与agv接驳的吸塑盒自动上下料装置 |
CN216004264U (zh) * | 2021-07-13 | 2022-03-11 | 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升移载装置及物料输送线 |
-
2022
- 2022-04-20 CN CN202210418144.3A patent/CN1146556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28459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郑鸿彪 | 一种中空式双层轻载皮带线 |
CN206172500U (zh) * | 2016-01-15 | 2017-05-17 |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升降交换过渡装置 |
JP2018043812A (ja) * | 2016-09-12 | 2018-03-22 |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 搬送設備 |
CN106219187A (zh) * | 2016-09-14 | 2016-12-14 |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循环式物料输送系统 |
CN209411195U (zh) * | 2018-11-06 | 2019-09-20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次物料转移装置 |
CN211077647U (zh) * | 2019-10-12 | 2020-07-24 | 苏州创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多工位餐料盒输送装置 |
CN112047044A (zh) * | 2020-08-27 | 2020-12-08 | 智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与agv接驳的吸塑盒自动上下料装置 |
CN216004264U (zh) * | 2021-07-13 | 2022-03-11 | 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升移载装置及物料输送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55677B (zh) | 2024-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073500A1 (en) | Palletizer-depalletizer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 |
EP2436619A2 (en) | Vertical conveyor system | |
WO2021042728A1 (zh) | 一种支架、搬运系统及搬运方法 | |
CN108974825B (zh) | 一种适用功能测试设备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 |
KR20220004228A (ko) | 저장을 위한 상품 유니트들의 그룹을 만들기 위한 장치 | |
CN213444982U (zh) | 拆垛输送系统 | |
CN110683269A (zh) | 仓储系统 | |
CN109879032B (zh) | 自动出库系统 | |
KR20170134840A (ko) | 물류 운송 로봇 및 이를 위한 충전 시스템 | |
CN211768039U (zh) | 仓储系统 | |
CN216889006U (zh) | 铝壳电芯上料装置 | |
CN114655677A (zh) | 接驳台及料盒的传输方法 | |
CN209815083U (zh) | 自动出库系统 | |
CN219078123U (zh) | 一种货箱转运仓储机 | |
CN114873236B (zh) | 一种电池入柜系统及电池入柜方法 | |
CN217147279U (zh) | 一种玻璃加工自动输送仓储线 | |
CN215945873U (zh) | 多层托盘转换机 | |
CN219652106U (zh) | 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制作系统 | |
CN216917595U (zh) | 一种回流式料盘上下料机 | |
CN219688544U (zh) | 一种上下料装置、分选机及光伏整机 | |
CN221796248U (zh) | 一种大米自动叠包设备 | |
CN213536095U (zh) | 一种料箱式升降库 | |
CN220484468U (zh) |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托盘上料机 | |
CN220996956U (zh) | 电机的装料摆盘装置 | |
CN220130449U (zh) | 用于棒料的供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