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8573B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28573B CN114428573B CN202111653932.2A CN202111653932A CN114428573B CN 114428573 B CN114428573 B CN 114428573B CN 202111653932 A CN202111653932 A CN 202111653932A CN 114428573 B CN114428573 B CN 1144285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ecial effect
- image
- displayed
- display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7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6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illumination properties, e.g. using a reflectance or lighting mode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splay Devices Of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展示多幅特效图像的途径,还使多幅特效图像在展示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动态效果,提升了视频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进入了用户的生活,尤其是一系列可以拍摄短视频的软件,深受用户的喜爱。
为了提高视频拍摄的趣味性,软件开发商可以研发各种各样的特效道具,然而,目前研发的特效道具数量十分有限,视频内容丰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展示多幅视图时,现有特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多幅特效图像在展示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视觉效果,提升了视频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用于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特效触发操作进行响应,即可确定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丰富了特效展示的道具,在用户使用该特效道具时,可以对多幅特效图像进行处理,并使特效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视觉效果,不仅提升了画面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还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三维空间中的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执行翻页特效的方式;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在介绍本技术方案之前,可以先对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可以将本公开技术方案应用在任意需要特效展示的画面中,例如可以是应用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可以对被拍摄用户所对应的图像进行特效展示的情况,如短视频拍摄场景下。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相应的应用软件时,希望多幅画面在切换时以日历翻页的视觉效果展示,则可以执行特效触发操作,使各特效图像在切换的过程中呈现出“日历翻页”的视觉效果,当然,最终呈现的翻页特效并非局限于上述日历翻页的形式,还可以书本对折等翻页形式。
也即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的以翻页特效展示多幅特效图像的方案,可以是对现实物体多种翻页视觉效果的仿真。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互联网所支持的任意图像展示场景中,用于将多幅图像处理为特效图像并展示的情形,该方法可以由特效图像处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形式实现,该硬件可以是电子设备,如移动终端、PC端或服务器等。任意图像展示的场景通常是由客户端和服务器来配合实现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由服务端来执行,客户端来执行,或者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配合来执行。
如图1,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10、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其中,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装置,可以集成在支持特效图像处理功能的应用软件中,且该软件可以安装至电子设备中,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PC端等。应用软件可以是对图像/视频处理的一类软件,其具体的应用软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只要可以实现图像/视频处理即可。还可以是专门研发的应用程序,来实现添加特效并特效展示的软件中,亦或是集成在相应的页面中,用户可以通过PC端中集成的页面来实现特效添加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持特效图像处理功能的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开发用于触发特效的控件,当检测到用户触发该控件时,即可对特效触发操作进行响应,从而确定出待展示特效图像。
其中,待展示特效图像可以是已经基于用户选择的进行特效处理后的图像,还可以是存储于特定数据库的、符合用户所选择特效展示效果的图像。
示例性的,当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对特效触发操作进行响应时,可以确定出对应的特效标识,进一步的,基于该特效标识关联的程序对用户预先选定的一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作为待展示特效图像;或者,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在特定数据库中确定出与该特效相关联的多幅特效图像,并按照预先设置的筛选规则确定出其中一幅或多幅作为待展示特效图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待展示特效图像既可以通过实时处理的方式得到,也可以通过从存储的特效图像中进行调取的方式得到,同时,所确定的当前特效图像既可以是静态图像,也可以是动态图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未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在确定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后,即可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将该特效图像展示于应用软件的目标显示界面上。其中,图像展示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之前,按照预设间隔时长依次展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持续展示其中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展示下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具体来说,在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可以依次展示各特效图像,并基于预先编写的监听程序确定当前所展示的特效图像的实际展示时长,当实际展示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间隔时,基于应用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制定的展示顺序,依次展示当前特效图像之后的各幅图像,可以理解,在展示其中任意一幅图像的过程中,应用软件的显示界面保持静止状态。
示例性的,当确定出待展示的个特效图像为20幅时,可以以各图像生成的顺序作为展示顺序,同时,预设图像展示的时间间隔为1.5秒,基于此,第一幅图像持续展示1.5秒后,即可调取第二幅图像对显示界面中的图像进行替换,当展示至第五幅图像时,如果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则使第六幅图像与第五幅图像的切换过程呈现出翻页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的,在达到下一次翻页条件之前,第六幅以及之后的各幅图像会继续按照每幅图像展示1.5秒的规则在显示界面上依次显示。另一种展示方式可以是:展示第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翻页展示第二幅特效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特效触发操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触发翻页特效道具;监听到的语音信息中包括特效添加指令;检测到显示界面中包括面部图像。
其中,翻页特效道具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显示界面上显示的按键来触发,该按键的触发表征需要确定出当前特效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若用户触发该按键,可以认为要触发翻页特效展示的图像功能,即需要以翻页的效果动态呈现多幅图像。
可以理解,当翻页特效道具还包含多种类型(如日历式翻页特效或书本式翻页特效)时,在后续过程中,多幅图像所呈现的具体的翻页效果可以与用户选择的类型相一致。还可以是,基于终端设备上部署的麦克风阵列采集语音信息,并对语音信息分析处理,若处理结果中包括添加特效的词汇,则说明触发了特效添加功能。基于语音信息的内容来确定是否添加特效的好处在于,避免用户与显示页面的交互,提高了特效添加的智能性。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根据移动终端的拍摄视野范围,确定视野范围内是否包含用户的面部图像,当检测到用户的面部图像时,应用软件即可将检测到面部图像这一事件作为翻页特效的触发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具体选择何种事件作为特效的翻页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S120、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页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连续展示时长达到第一展示时长;连续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持续展示时长达到所述第一展示时长。
其中,翻页条件的确定可以基于翻页程序来确定。翻页执行程序可以是应用软件中预先编写的、含有与执行翻页操作相对应的程序代码。第一展示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预先设置,可选的,第一展示时长为1.5S。
示例性的,预先设置待展示特效图像连续展示时长为1.5秒钟,每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展示时长为0.5S,此时连续展示时长1.5S内,可以展示三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当检测到已经连续展示了三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即判定已满足翻页条件,需要运行翻页执行程序;或者,预设特效图像的展示数量阈值为5,并对依次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数量进行监控和累加,当确定当前依次显示的特效图像的数量达到5幅时,即判定已满足翻页条件,需要运行翻页执行程序;或者,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显示界面静态显示时,预设第一展示时长为1.5秒,并对当前所显示的、特定的一幅图像的展示时间进行记录,当确定该图像展示时长达到第一展示时长1.5秒时,即判定已满足翻页条件,需要运行翻页执行程序。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后,即可对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其中,目标翻页特效可以是两幅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呈现的动态效果,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目标翻页特效可以是一种动画效果,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说,该特效在展示时则涉及一系列图形学相关程序的运行。例如,当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有一幅图像时,如果针对当前显示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应用程序即可调取另一幅特效图像对当前的图像进行替换,同时,在两幅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应用程序会在三维空间内对承载两幅特效图像的对象进行控制,从而使切换过程呈现出类似于现实中日历翻页或书本翻页的视觉效果。
具体来说,在对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的过程中,多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之间切换时产生的翻页特效可以与日历翻页的效果相似。具体来说,应用软件的显示界面在显示待展示特效图像中的某一幅特效图像时,如果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可以以当前展示的特效图像的水平中心线为轴,将当前特效图像上半部分向下半部分进行翻转。进一步的,在翻转的过程中,当前特效图像上半部分的后方可以逐渐呈现出下一幅特效图像的上半部分,同时,在当前特效图像上半部分的反面逐渐呈现出下一幅特效图像的下半部分,从而使两幅特效图像的切换呈现出与现实中日历翻页相似的视觉效果。
在对已显示的特效图像切换完毕后,按照现有的图像展示方式显示将要呈现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多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可以按照特效图像展示的方式依次呈现在显示界面上,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其中,停止特效展示的操作包括多种,第一种方式为,将用户关闭支持特效图像处理功能的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的操作作为停止特效展示的操作;第二种方式为,将用户触发显示界面上暂停控件的操作作为停止特效展示的操作,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用软件内并非必须开发上述暂停控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希望应用软件停止展示多幅特效图像,可以对显示界面上的任意区域进行触控,当应用软件检测到用户的触控操作时,即可停止执行针对于多幅特效图像的处理和显示程序,并将当前显示的特效图像保持显示在显示界面上;第三种方式为,在展示多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如果在摄像装置实时采集的画面中检测不到用户的面部信息时,停止特效展示,在这种方式下,可以使应用程序有效避免对多幅无意义的画面执行翻页特效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幅待处理图像的处理结果,得到目标特效图,所有目标特效图的拼接构成了目标视频。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特效触发操作进行响应,即可确定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丰富了特效展示的道具,在用户使用该特效道具时,可以对多幅特效图像进行处理,并使特效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视觉效果,不仅提升了画面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还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效果。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丰富所显示的画面内容,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预设特效界面,具体的显示方式可以参见本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同时,从计算机的角度,对如何使两幅特效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呈现出日历翻页的视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应的技术术语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预设特效界面,以在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依据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其中,预设特效界面为静态特效界面或动态特效界面。其中,静态特效界面可以是基于一幅包含静态内容的图像所构建的界面,对应的,动态特效界面可以是基于画面内容中存在至少一个动态元素的图像所构建的界面。进一步的,预设特效界面上包括预设文字和预设图像,例如,当用户在应用软件中选择出元旦这一节日关联的特效时,在确定需要显示的特效图像之前,首先会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预先存储的、写有“元旦快乐”四个字的静态图片;或者,在显示界面上显示预先存储的、含有不断闪烁的灯光的动态图片。
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显示预设特效界面的目的为:保证显示界面上时刻显示含有实质性内容的画面,可以理解为,避免向用户呈现出内容空洞的画面。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基于一年中特定的日期或各种节日预先构建出特效界面,与上述示例中写有“元旦快乐”的静态图片相似,所构建的特效界面中同样包含与特定日期或各种节日相关联的标识或语句。在此基础上,在检测到触发特效道具,如,日历特效道具时,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时刻所属的具体日期或节日,在确定具体日期或节日之后,即可调取相应预先构建的特效界面在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没有针对各特定日期或节日预设特效界面,还可以仅存储一幅通用的图像作为特效界面,在此基础上,无论用户在哪一时刻或使用哪种方式触发特效道具,如,日历特效道具时,显示界面上都会显示出该通用的特效界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节省用户终端设备的存储资源,通用特效界面可以是包括“扭转乾坤”、“时来运转”等字样的界面。
可以理解,除预设通用的特效界面进行显示之外,用户还可以预先将多幅图像导入至应用程序中以生成对应的特效界面,或者,将多幅图像上传至与应用程序关联的服务端,以使服务端基于这些图像构建出符合期望的特效图像。在此基础上,当检测到用户触发目标翻页特效时,应用程序即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从多个预设特效图像中调取对应的图像,或者,基于数据传输接口接收从服务端下发的一幅或多幅特效图像,在确定出特效界面后,将其展示于显示界面中,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选择特效图像的自由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终端的算力普遍较高,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出来,因此,还可以为预设特效界面设置对应的暂停展示条件。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暂停展示条件包括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长达到第二展示时长、确定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及检测到触发显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继续以上述示例对三种暂停展示条件进行说明,对于元旦这一节日关联的特效来说,第一种预设特效界面暂停方式为,可以预先针对写有“元旦快乐”四个字的静态图片设置1.5秒的展示时长,即第二预设展示时长,当该静态图片在显示界面中的实际展示时长达到1.5秒时,应用软件则会确定出当前特效图像,并将预设特效界面进行隐藏;第二种预设特效界面暂停方式为,应用软件在显示预设特效界面的过程中,可以在后台对相关的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出当前需要显示的一幅或多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当确定出上述特效图像时,即可将该事件作为暂停展示条件;第三种预设特效界面暂停方式为,可以在应用软件中预先开发出显示控件,当检测到用户针对于显示控件的触发操作时,即可暂停显示预设特效界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具体采用何种方式暂停预设特效界面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S220、确定待处理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待处理图像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接下来介绍如何确定待处理图像。
方式一:将触发特效时开始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具体的,可以在用户执行特效触发操作时,基于终端设备上的摄像装置对用户进行拍摄,从而拍摄得到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方式二:在检测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开始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具体的,预设暂停展示条件可以是1.5S。可以在触发特效道具之后展示预设特效界面。在检测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长达到1.5S,则基于终端设备上自带的摄像装置采集待处理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在显示预设特效界面的过程中,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装置对包含用户面部信息的画面进行实时录制,并生成对应的视频,基于生成的视频确定待处理图像。
方式三:将基于摄像装置周期性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具体的,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装置对包含目标用户的画面进行周期性采集,例如,每隔一秒钟为目标用户拍摄一幅图像,进而根据预设的筛选规则,或用户针对所拍摄的多幅图像的选择结果,从采集的图像中确定出一张作为待处理图像。
方式四:从接收到的目标视频中确定出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具体的,可以先接收用户通过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上传的目标视频,进一步的,根据用户的手动选择操作或预设的图像筛选规则,从目标视频中确定出特定的一帧作为待处理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确定的待处理图像并非局限于上述示例中的一幅,还可以直接确定出多幅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30、基于各待处理图像,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可选的,对各待处理图像进行第一特效处理,得到待融合图像;根据各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对相应的待融合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得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其中,待融合图像是指基于特定的模型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初步处理后所得到的图像,可以理解,对于各待融合图像来说,其并未被赋予相应的翻页视觉特效。对应的,模型对图像进行处理的过程即是第一特效处理的过程,第一特效可以施加在待处理图像上的一种或多种滤镜,还可以是对待处理图像中的内容从视觉表现上进行处理后,所产生的新的视觉效果,下面对这一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来说,可以将各待处理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特效处理模型中进行处理,第一特效处理模型的功能可以包括将待处理图像漫画化,还可以包括在待处理图像上增加一层美妆效果,还可以包括用于图像处理的多种滤镜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特效处理模型可以仅包含上述一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待融合图像也仅会产生一种类型的改变,当然,第一特效处理模型也可以同时包含多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输入的待处理图像来说,模型会对其分别执行漫画化处理、美妆优化处理,并增加相应的滤镜,最终输出待融合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特效处理模型中包含多种功能时,每一个功能可以基于第一特效处理模型中相对应的各个子模型来实现,如,漫画化处理子模型、美妆优化处理子模型、滤镜模型等。
在得到待融合图像之后,可以根据图像展示方式,确定待融合图像的展示类型;依据展示类型,确定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其中,展示类型中包括静态展示类型和/或动态展示类型,静态展示类型即为在检测到触发翻页条件之前和前一翻页之后,连续展示在显示界面上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图像类型;相应的,动态展示类型为满足翻页条件时,相邻的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
示例性的,在确定出待融合图像的展示类型后,可以根据翻页条件确定出目标特效图像,如,将满足翻页条件时,前后相邻的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作为目标特效图像,即,翻页之前显示的图像和翻页之后显示的图像为目标特效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翻页特效是基于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构建的,待使用贴图可以是三维空间中的面片。其中,面片是指支持特效图像处理的应用软件中的四边形网格(quad mesh),可以理解为,应用软件中用于承载特效图像的对象。每一个面片由两个三角构成,相应的,一个面片包含12个顶点,以及正反两个面,可以理解,面片正面和反面分别包含6个顶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后续展示多幅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动态效果,所确定的三个面片可以以日历的形式部署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理解为,两个面片的正面和反面相贴合,同时,在这两个面片的底边上,衔接有第三个面片。下面对基于待使用贴图构建出目标特效图像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构建目标特效图像时,首先,确定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使用的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且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中的正反面与渲染相机的相对朝向信息;再将待融合图像按照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修订后的顶点属性信息,贴图至与相对朝向信息相一致的目标待使用贴图上,得到目标特效图像;最后,依据各待融合图像的时间戳,确定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相匹配的多个融合图像组;依据多个融合图像组和相应的目标特效图像,确定待展示特效图像。下面参见图3对这一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后续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涉及到两幅特效图像之间的切换与展示,因此,首先需要在三维空间内为两幅待融合图像分配待使用贴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呈现出日历翻转的视觉效果,可以先将三个待使用贴图部署于三维空间内,即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待使用贴图、第二待使用贴图以及第三待使用贴图。具体来说,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用于循环承载目标特效图像,其中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另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和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与第三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相重合;待融合图像组中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依次替换位于待使用贴图上的目标特效图像。可以理解,在三个待使用贴图以上述方式部署于三维空间中时,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翻转时即可呈现出日历翻转的视觉效果,在该目标特效图像之后,以及在下一目标特效图像之前,确定出的特效图像,可以在目标特效图像上依次进行显示,此时并不执行翻页。
同时,由于在三维空间内还存在渲染相机,至少用于对所能采集到的贴图的某一面进行渲染,因此可以理解,各面贴图与渲染相机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特定的位置关联关系。具体的,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与所述渲染相机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各待使用贴图上的多个二维纹理图像都基于三个顶点构成,同时,这些顶点可以在UV纹理空间中进行反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UVs作为驻留在多边形网格顶点上的二维纹理坐标点时,就定义出一个二维纹理坐标系统,这个坐标系统就是UV纹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利用U和V来定义坐标轴,用于确定如何将一个纹理图像放置在三维的模型表面。也即是说,UVs提供了一种模型表面与纹理图像之间的连接关系,负责确定纹理图像上一个像素点应该放置在模型表面哪一个顶点上,由此可以将整个纹理都铺盖到模型上。
基于此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uv值即是各待使用贴图的顶点属性信息。在将待融合图像贴图处理至对应的待使用贴图上之前,对于如图3所示的待使用第一待使用贴图的顶点属性信息来说,从左至右的uv值对应0至1,从上至下的uv值同样对应0至1,同时,为了在后续过程中实现日历翻页的动态效果,对于图3所述的第二待使用贴图的顶点属性信息来说,从右至左的uv值对应0至1,从下至上的uv值同样对应0至1。而在执行贴图处理操作的过程中,若将一幅图像贴图处理至其中一个面片上,可能存在图像被挤压的情形,以及翻页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可以将待融合图像贴图处理至两个面片上。此时,需要将上述第一待使用贴图uv值修改为0至0.5,以及第二待使用贴图垂直方向上的uv值修改为0.5至1。再将待融合图像的上半部分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中,将待融合图像的下半部分贴图至第二待使用贴图中。基于此可以理解,待融合图像虽然由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拼接而成,其最终呈现出的内容可以与待融合图像中原有的内容完全一致。
进一步的,在执行翻页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图像翻转的情形,可以将第二待使用贴图的uv值修改为1至0.5。
进一步的,依据各待融合图像的时间戳,确定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相匹配的多个融合图像组;其中,多个融合图像组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所使用的目标待使用贴图和朝向信息相一致;依据所述多个融合图像组和相应的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可以理解为,将相邻两个满足翻页条件的目标特效图像之间的图像,作为与前一目标特效图像相关联的融合特效图像组。将融合特效组中的图像按照时间戳信息依次展示在显示界面上。当然,如果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图像类型均为动态展示类型,则每个待展示特效图像均为目标特效图像。
S240、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S250、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基于预先设置的翻页执行程序,控制相邻目标特效图像中前一目标特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按照预设翻转参数翻转目标翻转角度,以展示后一目标特效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翻页执行程序对当前显示的特效图像进行翻页操作时,可以将目标待使用贴图按照预设翻转参数翻转目标翻转角度。下面结合图4,从目标待使用贴图所处的三维空间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当前特效图像与下一特效图像的切换过程中呈现出日历翻页的动态效果,在下一特效图像也在第一待使用贴图和第三待使用贴图上加载完毕后,可以基于预设的翻页执行程序对第一待使用贴图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进行控制。其中,预设翻转参数包括翻转角度和与目标翻转角度所对应的期望时长,可以理解为,期望时长用于控制第一待使用贴图和/或第二待使用贴图的翻转速度,例如,当第一待使用贴图与第二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的范围为[0°,180°],期望时长为5秒时,则表示第一待使用贴图以底边为轴从上至下翻转180°的动作需要在5秒内完成,同时,第二待使用贴图以上侧边为轴从下至上翻转180°的动作也需要在5秒内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显示当前特效图像的过程中,第一待使用贴图正面与第三待使用贴图背面相贴合,第一待使用贴图与第二待使用贴图之间的夹角为180°,同时,目标翻页特效以待展示特效图像中与水平面平行的轴对称线为翻转轴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基于此,当第一待使用贴图以自身底边为轴向下翻转时,第一待使用贴图背面与第三待使用贴图正面之间的夹角不断增大,对应的,当第二待使用贴图以上侧边为轴向上翻转时,第二待使用贴图正面与第三待使用贴图背面之间的夹角不断减小。
在此以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翻转过程为例,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从0°转变为90°的过程中,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以及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会同时呈现给渲染相机;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为90°时,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以及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会同时呈现给渲染相机;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从90°转变为180°的过程中,第一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以及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会同时呈现给渲染相机;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达到180°时,表明翻转操作执行完毕,可以理解,在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目标翻转角度达到180°的同时,第二待使用贴图也已经从下方翻转至上方,第二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与第三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下一特效图像已经加载至第三待使用贴图正面以及第一待使用贴图背面,因此在翻页执行程序执行完毕后,渲染相机即可对下一特效图像进行渲染处理,从而实现将当前特效图像以日历翻页的形式切换为下一特效图像的效果。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当将下一特效图像作为当前特效图像,并确定出第三幅特效图像后,当前特效图像与第三幅特效图像的动态切换过程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特效图像在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的过程是基于渲染管线(Graphics pipeline/rendering pipeline)来实现的,渲染管线可以理解为渲染流水线,可以将数据从3D场景转换成2D图像,并将2D图像在屏幕上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显示待展示特效图像前,先展示预设特效界面,在进一步增强特效趣味性的同时,还可以对用户产生操作引导作用,或者,间接使用户明确当前选择的特效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预先设置多种特效触发操作以及确定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方式,增强了特效图像处理方案的灵活性;将下一特效图像贴图处理至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后,基于预设翻页执行程序对第一待使用贴图及第二待使用贴图进行翻转,实现了将当前显示的特效图像以日历翻页的形式切换为下一幅特效图像的效果。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上进一步叠加模糊特效,还可以使相邻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以翻页的形式切换时在亮度上产生变化,还可以针对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增加特效显示框,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应的技术术语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0、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叠加预设场景特效,以显示包括预设场景特效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应用软件中得到待展示特效图像后,为了使预设特效界面与待展示特效图像的切换过程更加自然,还可以在待展示特效图像上叠加预设场景特效。其中,场景特效可以是在图像处理软件中预先创建的二维或三维视觉特效,场景特效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同时,可以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将场景特效实时叠加到特效图像上,也可以将场景特效预先叠加在待显示的第一幅特效图像上,具体的叠加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将动态的、半透明的烟雾特效作为预设场景特效,并在确定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后,将该烟雾特效叠加在待显示的第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上。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设场景特效可以在已经显示预设特效界面(如实施例二中与特定日期或节日对应的特效界面),并检测到针对于该特效界面的暂停显示操作时进行显示,进一步的,在场景特效对应的动画效果显示完毕后,即可显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通过这种方式,使特效界面与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渡过程更加自然,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选择该日历翻页特效后的使用体验;同时,场景特效并非局限于上述示例中的烟雾特效,还可以是用户上传的多种类型的特效,同时,与预设特效界面相似,多种特效可以存储于终端设备或与应用相关联的服务端中,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或者是,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在待展示特效图像的上层持续展示场景特效,同时,为了便于看到待展示特效图像,可以调整场景特效的透明度。
S320、在依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时,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添加动态模糊特效。
其中,模糊特效是指相邻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执行目标翻页特效的过程中,基于被切换图像的翻页动作所呈现出的模糊移动痕迹。模糊特效是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展示过程中,通过获取相应时刻之前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并对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后得到的。
具体来说,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应用程序还可以确定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时间戳信息,基于此,可以确定时间戳处于当前特效图像时间戳之前的一幅或多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将所确定的待展示特效图像作为历史待处理图像,例如,对于从时间戳上依次排布的四帧待展示特效图像来说,当第四帧特效图像展示于显示界面上,并检测到目标翻页特效的触发操作时,前三帧待展示特效图像即是第四帧特效图像的历史特效图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增强模糊特效的视觉效果,优选的,可以选择时间戳处于当前特效图像时间戳之前的三帧图像作为历史待处理图像。
进一步的,在确定出至少一幅历史特效图像后,可以对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调用AlphaBlend函数对图像进行模糊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函数的参数指向目标设备环境或句柄,用于显示具有指定透明度的图像。
在对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的过程中,具体的,确定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的各透明度信息,并基于各透明度信息和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出滞留效果信息;基于滞留效果信息,确定模糊特效。
其中,透明度信息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通过透明度信息,可以将图片和无色透明之间的阶段分为100份,可以理解,透明度值较低时,图像所呈现的效果更趋向于不透明,透明度值较高时,图像所呈现的效果更趋向于透明;同时,为了在调用AlphaBlend函数后,基于图像中每个像素的alpha通道和SourceConstantAlpha字段把作为源位图的历史特效图像与其他历史特效图像和/或当前特效图像进行混合,还需要基于应用软件确定出各历史特效图像的权重值,可以理解,当各历史特效图像透明度信息的权重值不同时,所呈现的透明效果也存在差异。在确定出各历史特效图像的透明度信息以及相应的权重值后,即可基于各图像生成滞留效果信息,其中,滞留效果信息可以理解为使至少三幅历史特效图像在显示过程中,向用户呈现出视觉滞留效应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基于至少三幅历史特效图像生成滞留特效信息后,即可得到针对于当前特效图像的模糊特效。进一步的,将模糊特效在当前特效图像上进行叠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叠加操作作为计算机图形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混合处理模式,涉及颜色混合、通道混合以及图层混合,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将模糊特效叠加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上,可以在针对当前显示的特效图像执行翻页操作时,使该图像的翻页动作在视觉上更具连续性,减少处于三维空间内的各目标待使用贴图在后续翻页过程中产生的锋利感。
S330、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对于现实世界中的日历来说,其相邻两页在翻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页面中部分内容被遮挡,或者出现阴影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相邻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在翻页过程中呈现的视觉效果更加逼真,在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确定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待使用贴图在不同翻转角度所对应的亮度值,以在翻转所述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待使用贴图时,将部分待展示特效图像调整至相应的亮度值,以此使特效图像上的对应区域产生如现实般的阴影效果。
具体来说,当前特效图像和下一特效图像均贴图处理至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上后,可以根据预设规则对目标待使用贴图上不同的区域进行划分,确定出各目标区域,该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对两幅特效图像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同时,针对目标待使用贴图中各区域预先设置亮度变化规则,其中,亮度变化规则即表征各目标区域亮度值与目标待使用贴图不同翻转角度之间的关联信息。在此基础上,在当前特效图像执行翻页操作时,可以先确定出目标待使用贴图当前的翻转角度,进一步的,基于预先设置的亮度变化规则,为各目标区域确定出与当前的翻转角度想对应的亮度值,并控制各目标区域根据所确定的亮度值进行显示。
在此以第一待使用贴图向下翻转的过程为例,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翻转角度处于[0°,90°]之间时,对于原本处于第一待使用贴图背面的第三待使用贴图来说,第三待使用贴图正面中各目标区域的亮度值会不断升高,从而使第三待使用贴图正面从整体上呈现出由深色到浅色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从用户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第一待使用贴图在第三待使用贴图上产生的阴影不断变浅的过程;当第一待使用贴图的翻转角度处于[90°,180°]之间时,对于以背面对着渲染相机的第二待使用贴图来说,其中各目标区域的亮度值会不断降低,从而使第二待使用贴图背面从整体上呈现出由浅色到深色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从用户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第一待使用贴图在第二待使用贴图上产生的阴影不断变深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CPU层对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处理,也即是说,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动态切换的过程中,基于CPU层不断改变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中多个目标区域的亮度值,从而增强翻页特效的真实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画面内容的丰富性,还可以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待展示特效图像。其中,特效显示框可以理解为,在三维空间中对现实中多种相框或画框的数字化模拟,例如,在三维空间中模拟出一个金属质感的相框,,并将待展示特效图像部署于该包围框内进行显示。
在利用特效显示框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由于待展示特效图像与特效显示框可能存在无法对齐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将特效图像与特效显示框进行整合并显示之前,还需要对待展示特效图像做进一步处理。具体的,确定待展示特效图像在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基于目标显示信息和特效显示框,更新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在特效显示框中展示待展示特效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待展示特效图像对齐显示在特效显示框中。下面对这一过程进行说明。
在确定目标显示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特效显示框是由归一化的设备坐标空间(Normalized Device Coordinates,NDC)中的两个面片构成的,因此需要先确定构成特效显示框的两个面片中各顶点的第一坐标信息,即,确定面片中某一面的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其中,所确定的顶点坐标即是NDC空间坐标,该坐标是指在齐次剪裁空间的基础上进行透视除法或称齐次除法所得到的坐标。进一步的,基于模型矩阵、视图矩阵和投影矩阵,确定各顶点的第二坐标信息,也即是说,在面片的顶点着色器中,将各顶点的齐次坐标左乘上述三个矩阵,通过该计算即可将三维模型映射到屏幕对应的二维坐标种,并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各顶点的第二坐标信息,即各顶点在剪裁空间中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确定待展示特效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并基于中心点坐标和第二坐标信息,确定坐标偏移量,根据坐标偏移量,确定各顶点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中所对应的目标顶点属性信息,并将目标顶点属性信息作为目标显示信息。例如,可以在承载待展示特效图像的第一待使用贴图与第二待使用贴图中,确定出两个待使用贴图衔接处的连接线(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底边,或第二待使用贴图的上侧边),将连接线的中点作为该特效图像的中心点。进一步的,确定出该中心点在三维空间内的坐标,并确定出该坐标与特效显示框所关联的两个面片的第二坐标之间的坐标偏移量,可以理解,所确定的坐标偏移量至少用于对待展示特效图像各顶点的坐标进行调整,或者,为待展示特效图像各顶点确定出新的坐标。进一步的,基于坐标偏移量确定出待展示特效图像的目标顶点的uv值,并将所确定的uv值作为特效图像的目标显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出待展示特效图像在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后,在基于目标显示信息和特效显示框更新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过程中,具体的,基于目标显示信息,将相应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投影至特效显示框中所对应的画布中,以更新待展示特效图像;将更新后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可以理解为,基于待展示特效图像各顶点的uv值,将图像在特效图像框对应的画布中进行投影操作,并将操作结果作为更新后的待展示特效图像,当该特效图像在应用软件对应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时,即可呈现出待展示特效图像完整地被特效显示框包围的视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模糊特效叠加处理、亮度值控制处理以及特效显示框叠加处理来说,各优化效果可以单独体现于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显示过程中,也可以组合体现于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显示过程中,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并未做具体的限定。可以理解,当上述三种优化效果全部叠加至特效图像显示过程中时,相邻两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会在预设的特效显示框中执行翻页特效,同时,在翻页过程中呈现出模糊特效,并在各图像对应的区域产生如现实般的阴影。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模糊特效叠加在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上,可以在针对当前显示的特效图像执行翻页操作时,使该图像的翻页动作在视觉上更具连续性,减少处于三维空间内的各目标待使用贴图在后续翻页过程中产生的锋利感,同时,在各特效图像动态切换的过程中,基于CPU层不断改变各特效图像中多个目标区域的亮度值,从而增强翻页特效的真实感,即,使翻页过程中的图像在特定区域上产生如现实般的阴影;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待展示特效图像,进一步丰富了显示内容,提高了用户选择该翻页特效后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特效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6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410以及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420。
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410,用于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420,用于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特效触发操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触发翻页特效道具;监听到的语音信息中包括特效添加指令;检测到显示界面中包括面部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之前,按照预设间隔时长依次展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持续展示其中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展示下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翻页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连续展示时长达到第一展示时长;连续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持续展示时长达到所述第一展示时长。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预设特效界面显示模块。
预设特效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预设特效界面,以在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依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其中,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为静态特效界面或动态特效界面,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上包括预设文字和预设图像;所述预设暂停展示条件包括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长达到第二展示时长、确定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及检测到触发显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410包括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单元。
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单元,用于将触发特效时开始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在检测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开始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将基于摄像装置周期性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从接收到的目标视频中确定出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对各待处理图像进行第一特效处理,得到待融合图像;根据各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对相应的待融合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可选的,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确定所述待融合图像的展示类型;其中,所述展示类型中包括静态展示类型和/或动态展示类型;依据所述展示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是基于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构建的。
可选的,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使用的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且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中的正反面与渲染相机的相对朝向信息;将所述待融合图像按照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修订后的顶点属性信息,贴图至与所述相对朝向信息相一致的目标待使用贴图上,得到所述目标特效图像。
可选的,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单元,还用于依据各待融合图像的时间戳,确定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相匹配的多个融合图像组;其中,多个融合图像组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所使用的目标待使用贴图和朝向信息相一致;依据所述多个融合图像组和相应的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用于循环承载目标特效图像,其中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另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和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所述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与所述渲染相机相对,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与所述第三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相重合;所述待融合图像组中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依次替换位于待使用贴图上的目标特效图像。
可选的,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420,还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翻页执行程序,控制相邻目标特效图像中前一目标特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按照预设翻转参数翻转目标翻转角度,以展示后一目标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预设翻转参数包括翻转角度和与所述目标翻转角度所对应的期望时长。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预设场景特效叠加模块。
预设场景特效叠加模块,用于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叠加预设场景特效,以显示包括预设场景特效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模糊特效处理模块。
模糊特效处理模块,用于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时,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添加模糊特效;其中,所述模糊特效是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展示过程中,获取相应时刻之前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并对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后得到的。
可选的,模糊特效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的各透明度信息,并基于各透明度信息和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出滞留效果信息;基于所述滞留效果信息,确定所述模糊特效。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亮度值调整模块。
亮度值调整模块,用于在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确定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待使用贴图在不同翻转角度所对应的亮度值,以在翻转所述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待使用贴图时,将部分待展示特效图像调整至相应的亮度值。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特效显示框处理模块。
特效显示框处理模块,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特效显示框处理模块包括目标显示信息确定单元以及图像更新单元。
目标显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
图像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和所述特效显示框,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特效显示框由两个面片构成。
可选的,目标显示信息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两个面片中各顶点的第一坐标信息,并基于模型矩阵、视图矩阵和投影矩阵,确定各顶点的第二坐标信息;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的中心点坐标;基于所述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确定坐标偏移量;根据所述坐标偏移量,确定各顶点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中所对应的目标顶点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顶点属性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信息。
可选的,图像更新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将相应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投影至所述特效显示框中所对应的画布中,以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将更新后的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目标翻页特效以待展示特效图像中与水平面平行的轴对称线为翻转轴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特效触发操作进行响应,即可确定出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丰富了特效展示的道具,在用户使用该特效道具时,可以对多幅特效图像进行处理,并使特效图像在切换过程中呈现出翻页的视觉效果,不仅提升了画面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还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五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五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7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5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5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编辑/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编辑装置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5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508;以及通信装置509。通信装置5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5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506被安装,或者从ROM 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一】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特效触发操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触发翻页特效道具;
监听到的语音信息中包括特效添加指令;
检测到显示界面中包括面部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三】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之前,按照预设间隔时长依次展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持续展示其中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展示下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四】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翻页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连续展示时长达到第一展示时长;
连续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
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持续展示时长达到所述第一展示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五】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预设特效界面,以在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依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为静态特效界面或动态特效界面,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上包括预设文字和预设图像;所述预设暂停展示条件包括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长达到第二展示时长、确定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及检测到触发显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六】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将触发特效时开始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在检测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开始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
将基于摄像装置周期性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
从接收到的目标视频中确定出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对各待处理图像进行第一特效处理,得到待融合图像;
根据各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对相应的待融合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七】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根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确定所述待融合图像的展示类型;其中,所述展示类型中包括静态展示类型和/或动态展示类型;
依据所述展示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
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八】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是基于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构建的;
所述依据所述展示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包括:
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使用的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且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中的正反面与渲染相机的相对朝向信息;
将所述待融合图像按照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修订后的顶点属性信息,贴图至与所述相对朝向信息相一致的目标待使用贴图上,得到所述目标特效图像;
相应的,所述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依据各待融合图像的时间戳,确定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相匹配的多个融合图像组;其中,多个融合图像组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所使用的目标待使用贴图和朝向信息相一致;
依据所述多个融合图像组和相应的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九】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用于循环承载目标特效图像,其中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另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和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所述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与所述渲染相机相对,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与所述第三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相重合;所述待融合图像组中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依次替换位于待使用贴图上的目标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基于预先设置的翻页执行程序,控制相邻目标特效图像中前一目标特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按照预设翻转参数翻转目标翻转角度,以展示后一目标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一】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预设翻转参数包括翻转角度和与所述目标翻转角度所对应的期望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二】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叠加预设场景特效,以显示包括预设场景特效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三】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时,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添加模糊特效;
其中,所述模糊特效是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展示过程中,获取相应时刻之前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并对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后得到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四】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确定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的各透明度信息,并基于各透明度信息和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出滞留效果信息;
基于所述滞留效果信息,确定所述模糊特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五】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在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确定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待使用贴图在不同翻转角度所对应的亮度值,以在翻转所述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待使用贴图时,将部分待展示特效图像调整至相应的亮度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六】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七】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和所述特效显示框,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八】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确定两个面片中各顶点的第一坐标信息,并基于模型矩阵、视图矩阵和投影矩阵,确定各顶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的中心点坐标;
基于所述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确定坐标偏移量;
根据所述坐标偏移量,确定各顶点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中所对应的目标顶点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顶点属性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九】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将相应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投影至所述特效显示框中所对应的画布中,以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将更新后的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十】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可选的,所述目标翻页特效以待展示特效图像中与水平面平行的轴对称线为翻转轴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十一】提供了一种特效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用于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22)
1.一种特效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在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确定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待使用贴图在不同翻转角度所对应的亮度值,以在翻转所述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待使用贴图时,将部分待展示特效图像调整至相应的亮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效触发操作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触发翻页特效道具;
监听到的语音信息中包括特效添加指令;
检测到显示界面中包括面部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之前,按照预设间隔时长依次展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持续展示其中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在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展示下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页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连续展示时长达到第一展示时长;
连续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
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持续展示时长达到所述第一展示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显示界面上展示预设特效界面,以在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依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为静态特效界面或动态特效界面,所述预设特效界面上包括预设文字和预设图像;所述预设暂停展示条件包括所述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长达到第二展示时长、确定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及检测到触发显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将触发特效时开始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在检测预设特效界面的展示时机满足预设暂停展示条件时,开始采集到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
将基于摄像装置周期性采集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或,
从接收到的目标视频中确定出的图像,作为待处理图像;
对各待处理图像进行第一特效处理,得到待融合图像;
根据各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对相应的待融合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展示类型,对相应的待融合图像进行特效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展示方式,确定所述待融合图像的展示类型;其中,所述展示类型中包括静态展示类型和/或动态展示类型;
依据所述展示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
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是基于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构建的,所述依据所述展示类型,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特效图像,包括:
确定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时相邻两幅待融合图像所使用的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且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中的正反面与渲染相机的相对朝向信息;
将所述待融合图像按照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待使用贴图修订后的顶点属性信息,贴图至与所述相对朝向信息相一致的目标待使用贴图上,得到所述目标特效图像;
相应的,所述基于待融合图像和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依据各待融合图像的时间戳,确定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相匹配的多个融合图像组;其中,多个融合图像组与相应目标特效图像所使用的目标待使用贴图和朝向信息相一致;
依据所述多个融合图像组和相应的目标特效图像,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9.根据所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待使用贴图用于循环承载目标特效图像,其中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另一幅目标特效图像贴图至第一待使用贴图的背面和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所述第一待使用贴图的正面和所述第二待使用贴图的背面与所述渲染相机相对,第三待使用贴图的正面与所述第三待使用贴图的背面相重合;所述待融合图像组中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依次替换位于待使用贴图上的目标特效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翻页执行程序,控制相邻目标特效图像中前一目标特效图像所对应的目标待使用贴图,按照预设翻转参数翻转目标翻转角度,以展示后一目标特效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翻转参数包括翻转角度和与所述目标翻转角度所对应的期望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之前,还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叠加预设场景特效,以显示包括预设场景特效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展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时,为各待展示特效图像添加模糊特效;
其中,所述模糊特效是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展示过程中,获取相应时刻之前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并对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后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帧历史特效图像的各透明度信息,并基于各透明度信息和相应的权重值,确定出滞留效果信息;
基于所述滞留效果信息,确定所述模糊特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先设置的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和所述特效显示框,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以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展示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效显示框由两个面片构成,所述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在所述特效显示框中的目标显示信息,包括:
确定两个面片中各顶点的第一坐标信息,并基于模型矩阵、视图矩阵和投影矩阵,确定各顶点的第二坐标信息;
确定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的中心点坐标;
基于所述中心点坐标和所述第二坐标信息,确定坐标偏移量;
根据所述坐标偏移量,确定各顶点在各待展示特效图像中所对应的目标顶点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目标顶点属性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显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和所述特效显示框,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显示信息,将相应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的投影至所述特效显示框中所对应的画布中,以更新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
将更新后的所述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翻页特效以待展示特效图像中与水平面平行的轴对称线为翻转轴执行所述目标翻页特效。
20.一种特效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展示特效图像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特效触发操作,确定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图像展示方式对所述至少一幅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
目标翻页特效展示模块,用于若在展示过程中检测到满足翻页条件时,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并按照所述图像展示方式对其余的各待展示特效图像进行展示,直至接收到停止特效展示操作;
亮度值调整模块,用于在对当前显示的待展示特效图像执行目标翻页特效时,确定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待使用贴图在不同翻转角度所对应的亮度值,以在翻转所述当前待展示特效图像所对应的待使用贴图时,将部分待展示特效图像调整至相应的亮度值。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所述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
22.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所述的特效图像处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3932.2A CN114428573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EP22914386.2A EP4439260A1 (en) | 2021-12-30 | 2022-12-20 | Special effect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22/140246 WO2023125132A1 (zh) | 2021-12-30 | 2022-12-20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18/761,095 US20240354904A1 (en) | 2021-12-30 | 2024-07-01 | Effect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3932.2A CN114428573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8573A CN114428573A (zh) | 2022-05-03 |
CN114428573B true CN114428573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8131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53932.2A Active CN114428573B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54904A1 (zh) |
EP (1) | EP4439260A1 (zh) |
CN (1) | CN114428573B (zh) |
WO (1) | WO20231251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28573B (zh) * | 2021-12-30 | 2024-03-08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4104A (zh) * | 2011-05-13 | 2011-09-14 | 北京瑞信在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在显示屏上实现仿真翻页效果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970432A (zh) * | 2014-04-28 | 2014-08-06 |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真实翻页效果的方法与装置 |
CN109675312A (zh) * | 2018-12-19 | 2019-04-26 |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游戏物品列表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764845A (zh) * | 2020-12-30 | 2021-05-07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1515A1 (fr) * | 2006-06-28 | 2008-01-0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imagerie à effets speciaux et procédé d'imagerie à effets speciaux |
JP2011077668A (ja) * | 2009-09-29 | 2011-04-14 |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 動画作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CN102073652A (zh) * | 2009-11-24 | 2011-05-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相册生成方法及装置和电子相册播放器 |
CN112312161A (zh) * | 2020-06-29 | 2021-02-02 |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生成视频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269891A (zh) * | 2020-10-26 | 2021-01-26 | 深圳市雷鸟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动态影集生成方法、服务器、显示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428573B (zh) * | 2021-12-30 | 2024-03-08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特效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11653932.2A patent/CN114428573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2-20 EP EP22914386.2A patent/EP44392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2-20 WO PCT/CN2022/140246 patent/WO2023125132A1/zh unknown
-
2024
- 2024-07-01 US US18/761,095 patent/US20240354904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4104A (zh) * | 2011-05-13 | 2011-09-14 | 北京瑞信在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在显示屏上实现仿真翻页效果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3970432A (zh) * | 2014-04-28 | 2014-08-06 |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模拟真实翻页效果的方法与装置 |
CN109675312A (zh) * | 2018-12-19 | 2019-04-26 |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游戏物品列表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764845A (zh) * | 2020-12-30 | 2021-05-07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8573A (zh) | 2022-05-03 |
WO2023125132A1 (zh) | 2023-07-06 |
EP4439260A1 (en) | 2024-10-02 |
US20240354904A1 (en) | 2024-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4250125A1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firework visual effect,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8301261A (zh) | 一种特效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5528207A (zh) | 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及其中显示安卓应用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968962B (zh) | 基于云渲染在移动端或大屏三维展示方法及系统 | |
CN114598823B (zh) | 特效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546377B (zh) | 一种视频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4290464A1 (en) | Image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3207963A1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42931A (zh) | 渲染图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842120B (zh) | 一种图像渲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US20240354904A1 (en) | Effect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686939A (zh) | 景深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256072B (zh) | 相册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1818265B (zh) | 基于增强现实模型的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4928718A (zh) | 视频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549607A (zh) | 主体材质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61103A (zh) | 基于虚拟现实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588064A (zh) | 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63552A (zh) | 三维地理模型的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239869B (zh) | 阴影处理方法、阴影渲染方法及设备 | |
CN114119797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378769A1 (en) |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6578226A (zh)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CN118822864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459516A (zh) | 分屏特效道具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