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4893B -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64893B CN114164893B CN202111471200.1A CN202111471200A CN114164893B CN 114164893 B CN114164893 B CN 114164893B CN 202111471200 A CN202111471200 A CN 202111471200A CN 114164893 B CN114164893 B CN 1141648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eservoir
- underground
- pipeline
- schedu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189 div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8 plum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42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E03B3/08—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 E03B3/10—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by means of pit wells
- E03B3/11—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by means of pit w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tubes, e.g. perforated, extending horizontally, or upwardly inclined, exterior to the p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E03B3/08—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 E03B3/16—Component parts of well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6—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underground
- E03B3/08—Obtaining and confining water by means of wells
- E03B3/16—Component parts of wells
- E03B3/18—Well filters
- E03B3/24—Well filters formed of loose materials, e.g. grave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5/00—Use of pumping plants or installations; Layouts thereof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7—Arrangement of devices, e.g. filters, flow controls, measuring devices, siphons or valves, in the pipe systems
- E03B7/074—Arran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个地下水库、地表蓄水池、第一调度管路、第二调度管路和控制系统;任意两个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水及所述地下水库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所述潜水层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本发明公开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地表储水池收集雨水等水资源,通过地下水库收集矿井水等水资源,通过第一调度管路实现地下水库之间及地下水库与地表储水池之间的水资源调度,通过第二调度管路实现潜水层与地表储水池之间的水资源调度,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水文环境地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晋陕蒙宁甘区域赋存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8%,属于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区。当前井工煤矿进行煤炭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态度呈防治为主,利用为辅,思路大体以“堵-排-储”为主,水资源循环利用比例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包括多个地下水库、地表蓄水池、第一调度管路、第二调度管路和控制系统;
所述地表蓄水池构筑在地表的土壤层中并处于地表的潜水层的上方,所述潜水层的下方为隔水层,所述地下水库处于所述隔水层以下;
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连接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每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任意两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调度管路;
所述第二调度管路连接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
所述地表蓄水池及所述地下水库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水泵和水位计,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及所述第二调度管路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电动阀门;
任意两个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所述地下水库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所述潜水层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相互调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还连接至正在进行煤层开采的采空区;
所述采空区中的水能够经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输送至处于所述采空区下方的所述地下水库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地下水库在所述隔水层以下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间隔布置;
在通过所述地表蓄水池向所述地下水库补水时,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依次对所述地下水库补水;
在通过所述地下水库向所述地表蓄水池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地下水库的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地下水库从上往下依次分为奇数层水库和偶数层水库;
在通过所述地下水库向所述地表蓄水池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奇数层水库中的水,或者,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偶数层水库中的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水净化处理系统和市政管路;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水净化处理系统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市政管路与所述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出水端连接;
所述连接管路和所述市政管路中分别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应急排水管路,所述应急排水管路与所述地表蓄水池连接,所述应急排水管路中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潜水层中通过砾石构筑有砾石井,所述砾石井的井口构筑有井盖;
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上端处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在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上端罩设有管路过滤罩,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下端穿过所述井盖并插入在所述砾石井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砾石井中悬挂有所述水位计。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地表蓄水池的表面上构筑有至少一层防水层。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层上开设有与所述土壤层连通的多个通水孔,所述防水层上对应每个所述通水孔处都罩设有通水孔过滤罩。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通水孔中都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实现水在各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和/或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实现水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二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二调度管路实现水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的调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正在进行煤层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将所述采空区中的水输送至处于采空区下方的所述地下水库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市政供水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所述水泵、连接管路及市政管路中的电动阀门,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经水净化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后输送至所述市政管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地表储水池收集雨水等水资源,通过地下水库收集矿井水等水资源,通过第一调度管路实现地下水库之间及地下水库与地表储水池之间的水资源调度,通过第二调度管路实现潜水层与地表储水池之间的水资源调度,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沿着垂直方向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地表蓄水池、水净化处理系统、市政管路和应急排水管路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水泵、水位计、电动阀门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地表蓄水池中具有防水层及第二调度管路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通水孔处罩设有通水孔过滤罩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调度管路的上端罩设有管路过滤罩、第二调度管路的下端插入砾石井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包括多个地下水库105、地表蓄水池200、第一调度管路300、第二调度管路400和控制系统900。
地表蓄水池200构筑在地表的土壤层101中并处于地表的潜水层102的上方,潜水层102的下方为隔水层103,地下水库105处于隔水层103以下。
第一调度管路300连接在地表蓄水池200与每个地下水库105之间,任意两个地下水库105之间连接有第一调度管路300。
第二调度管路400连接在地表蓄水池200与潜水层102之间。
地表蓄水池200及地下水库105中分别安装有与控制系统900连接水泵10和水位计20,第一调度管路300及第二调度管路400中分别安装有与控制系统900连接的电动阀门30。
任意两个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相互调度,地下水库105与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相互调度,潜水层102与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能够通过第二调度管路400相互调度。
本发明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可实现水在地下水库105与地表蓄水池200之间的调度,也可实现水在潜水层102与地表蓄水池200之间的调度。
矿山的地层从上往下一般包括土壤层101、潜水层102(含水层)、隔水层103、上覆岩层、煤层、底部岩层等。
在开采煤层后将采空区封闭即形成地下水库105。图1中的采空区104为采煤工作面在采煤时形成的还未封闭的采空区。该采空区104形成在工作面液压支架106的后方。
多个地下水库105可处于同一层(深度),也可处于不同层(深度),其由煤层开采的层数决定。
地下水库105用于收集矿井水并存储,地下水库105周围的岩层对矿井水具有初步过滤净化的作用。
地下水库105中具有水库最高水位和水库最低水位。当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低于水库最低水位时,需要对地下水库105中补水,以保持地下相应的水位,维持生态平衡。当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高于水库最高水位时,需要对地下水库105排水,以保证地下水库105的安全。
地下水库105的水库最高水位约为地下水库105高度的70%-90%左右,也即在地下水库105的顶部预留有部分空间不再存储水,以避免地下水库105中存储过多的水,压缩地下水库105的空气,引发的地下水库105的水出现倒灌现象。当地下水库105的水位达到水库最高水位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下水库105不能再蓄水了。
地下水库105的水库最低水位距离约为地下水库105高度的30%左右,也即在地下水库105排水至水库最低水位时,保留部分水不再排出,以维持该层位的地下水资源平衡。
地表蓄水池200构筑在地表的土壤层101中,地表储水池200用于收集雨水并存储。
地表蓄水池200处于地表的潜水层102的上方。地表储水池200可选用人工湖、人工水池等,也可选用天然湖、天然洼地等。地表储水池200可以为一个或几个人工或自然形成的蓄水池或地表水体。
地表蓄水池200中具有水池最高水位和水池最低水位。当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位低于水池最低水位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表储水池200中没有水了),需要向地表蓄水池200中补水,以维持周围的土壤的水生态平衡。当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位高于水池最高水位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地表储水池200中存满水了),需要将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排出,以保证地表储水池200的安全。
潜水层102处于土壤层101(包气带)与隔水层103之间。潜水层102是地表水体的主要交换体和城镇用水的主要来源。当潜水层102中的含水量大时,地表易形成湿地,导致盐渍化。当潜水层102中的含水量小时,影响土壤层101的湿度,进而影响地表植被生长。本发明可对矿山区域中一范围内的潜水层102中的水量进行调度。可根据具体需要,在矿山区域对应的潜水层102中预设潜水层高水位和潜水层低水位。根据需要,可在潜水层102中预埋相应的水位计20,以实时监测潜水层102中的水位。
根据需要,可在设计位置钻孔、斜井或立井,以安装第一调度管路300和第二调度管路400,并在第一调度管路300和第二调度管路400的管口处安装电动阀门30。
在地表蓄水池200与每个地下水库105之间都连接有第一调度管路300,任意两个地下水库105之间也都连接有第一调度管路300,在地下形成第一调度管路网,即可实现地下水库105之间的水量调度,也可实现地表蓄水池200与每个地下水库105之间的水量调度。
在地表蓄水池200与潜水层102之间连接有第二调度管路400,以实现地表蓄水池200与潜水层102之间的水量调度。根据需要,可布设多根第二调度管路400。
地表蓄水池200及地下水库105中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水泵10和水位计20,水泵10和水位计20与控制系统900连接。控制系统900可选择计算机控制系统。水泵10为电动水泵。水位计20用于监测地表蓄水池200和地下水库105中实时水位,并将实时水位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900。控制系统900可根据实时水位信号来控制相应的水泵10和电动阀门30开启,以实现水的调度。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包括如下几种调度模式:
第一:地下水库105之间的水调度。
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或低于水库最低水位时,则选择将水量丰富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调度至需要补水的地下水库105。在水量调度时,被抽水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不能低于水库最低水位,当被抽水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水库最低水位时,则停止该地下水库105的抽水。
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或高于水库最低高位时,则选择该危险程度高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调度至水量少的地下水库105中。在水量调度时,被补水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不能高于水库最高水位,当被补水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水库最高水位时,则停止向该地下水库105中补水。
第二:地下水库105与地表蓄水池200之间的水调度。
当地表储水池200中的水位低于水池最低水位时,可选择将一个或几个水位高于水库最低水位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调度至地表储水池200中。
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或低于水库最低水位时,如地表储水池200中的水量丰富,则可将地表储水池200中的水调度至需要补水的地下水库105中。
当其中一个或几个地下水库105中的水位临近或高于水库最低高位时,首选在不同的地下水库105之间进行调度,以维护地下水库105的安全,并将矿井水保留在地下,其次选择将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调度至地表储水池200中,由地表储水池200储存或排出。
无论如何调度都需要保证地表储水池200和地下水库105的安全。
第三:潜水层102与地表蓄水池200之间的水调度。
当潜水层102中的水位临近或高于潜水层高水位时,可将潜水层102中的水调度至地表蓄水池200,由地表蓄水池200存储或供给市政利用。
当潜水层102中的水位临近或低于潜水层低水位时,可将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调度至潜水层102中以提升潜水层102在该区域的水位。
当然,地表蓄水池200作为中间环节,潜水层102、地表蓄水池200及地下水库105之间也可实现水的调度。
例如,当潜水层102中含水量大,地下水库105中需要补水时,可同时开启第一调度管路300和第二调度管路400,水由潜水层102调度至地表蓄水池200,再调度至地下水库105中。
当地下水库105中水量大,潜水层102中需要补水时,可同时开启第一调度管路300和第二调度管路400,水由地下水库105调度至地表蓄水池200,再调度至潜水层102中。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在地表水资源丰富时,可将地表水输送至地下水库进行存储,在地表水贫乏时,可将地下水库中的水输送至地表储水池中加以利用。在潜水层水位高时,可将潜水层中的输送至地表储水池中加以利用,在潜水层水位低时,可将地表储水池和/或地下水库中的水输送中潜水层中以起到补充水位的作用。
该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通过多个地下水库作为海绵体,以修复煤炭等矿产开发地区水生态,提高涵养水资源的能力,以最大程度地循环利用水资源,避免自然资源浪费,充分利用井工矿采中和闭坑后的闲置空间,实现了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的协调开发,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调度管路300还连接至正在进行煤层开采的采空区104。
采空区104中的水能够经第一调度管路300输送至处于采空区104下方的地下水库105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连接工作面液压支架106后方的采空区104,以便收集采煤工作面后方的水,减少采煤过程中的水资源的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地下水库105在隔水层103以下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间隔布置。
在通过地表蓄水池200向地下水库105补水时,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依次对地下水库105补水。
在通过地下水库105向地表蓄水池200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地下水库105的水。
在对地下水库105补水时,优先向下层的地下水库105补水,再依次向层的地下水库105补水,尽量避免上重下轻。
在抽取地下水库105的水时,优先抽取上层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再依次抽取下层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尽量避免上重下轻,并且上层的地下水库105补水相对容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地下水库105从上往下依次分为奇数层水库和偶数层水库。
在通过地下水库105向地表蓄水池200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奇数层水库中的水,或者,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偶数层水库中的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间隔抽取上下层的地下水库105中的水,利于维持层间的平衡,避免相邻的两层地下水库105都排水后岩层的空洞大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水净化处理系统500和市政管路600。
地表蓄水池200与水净化处理系统500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路700连接,市政管路600与水净化处理系统500的出水端连接。
连接管路700和市政管路600中分别安装有电动阀门30。
本实施例中,市政管路600包括用于绿化的给水管路、用于生产的给水管路、用于连通水处理厂的给水管路和用于连通自来水厂的给水管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根据需要,可对从地表蓄水池200抽取的水先经过水净化处理系统500进行净化处理,再供给至市政管路600。连接管路700可连接在地表蓄水池200的池壁的中下部。
当地表蓄水池200中水量过盈时,可供给至市政管路600进行利用。当地表蓄水池200内水量少时,而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过盈时,可直接调用地下水库105中的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应急排水管路800,应急排水管路800与地表蓄水池200连接,应急排水管路800中安装有电动阀门30。
应急排水管路800可连接至周边的河沟等地区,当地表蓄水池200和/或地下水库105中的水超出安全线时,可通过应急排水管路800紧急排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潜水层102中通过砾石构筑有砾石井107,砾石井107的井口构筑有井盖108。
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上端处于地表蓄水池200中,在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上端罩设有管路过滤罩203,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下端穿过井盖108并插入在砾石井107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上端插入地表蓄水池200中,并在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上端罩设管路过滤罩203,可避免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上端堵塞。管路过滤罩203可为钢筋罩。
通过在潜水层102中构筑砾石井107,将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下端穿过井盖108并插入在砾石井107中,可避免第二调度管路400的下端堵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砾石井107中悬挂有水位计20,用于监测砾石井107中的水位,进而可获得潜水层102中的大致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地表蓄水池200的表面上构筑有至少一层防水层201,可避免地表蓄水池200漏水,提高蓄水效果。
防水层201可为混凝土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防水层201上开设有与土壤层101连通的多个通水孔202,防水层201上对应每个通水孔202处都罩设有通水孔过滤罩204。
通水孔202用于向土壤层101自然排水,以满足土壤层101的水分需要。通水孔过滤罩204罩设在通水孔202上,避免通水孔202堵塞。通水孔过滤罩204可选用钢筋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个通水孔202中都安装有电动阀门30,可根据需要选择开关,以控制排水量的大小,满足土壤层101的实际需要,避免排水过多而影响植被生长。
结合图1-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地下水库105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控制系统900开启地下水库105中水泵10、第一调度管路300中的电动阀门30,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实现水在各个地下水库105之间的调度。
地表蓄水池200与地下水库105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控制系统900开启地下水库105和/或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泵10、第一调度管路300中的电动阀门30,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实现水在地表蓄水池200与地下水库105之间的调度。
地表蓄水池200与潜水层102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控制系统900开启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泵10、第二调度管路400中的电动阀门30,通过第二调度管路400实现水在地表蓄水池200与潜水层102之间的调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正在进行煤层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104与地下水库105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控制系统900开启地下水库105中的水泵10、第一调度管路300中的电动阀门30,通过第一调度管路300将采空区104中的水输送至处于采空区104下方的地下水库105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市政供水控制模式,包括:
控制系统900开启地下水库105中的水泵10、连接管路700及市政管路600中的电动阀门30,地表蓄水池200中的水经水净化处理系统500净化处理后输送至市政管路60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优化使用,发挥井工矿海绵矿山的优点,可蓄地表水、大气降水,采用开放式多级调配,所调配的水资源将自循环至地表植被根茎区以保证地表植被健康生长,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地下水库、地表蓄水池、第一调度管路、第二调度管路和控制系统;
所述地表蓄水池构筑在地表的土壤层中并处于地表的潜水层的上方,所述潜水层的下方为隔水层,所述地下水库处于所述隔水层以下;
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连接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每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任意两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调度管路;
所述第二调度管路连接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
所述地表蓄水池及所述地下水库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水泵和水位计,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及所述第二调度管路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电动阀门;
任意两个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所述地下水库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相互调度,所述潜水层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相互调度;
多个所述地下水库在所述隔水层以下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间隔布置;
在通过所述地表蓄水池向所述地下水库补水时,沿着从下往上的顺序依次对所述地下水库补水;
在通过所述地下水库向所述地表蓄水池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地下水库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还连接至正在进行煤层开采的采空区;
所述采空区中的水能够经所述第一调度管路输送至处于所述采空区下方的所述地下水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地下水库从上往下依次分为奇数层水库和偶数层水库;
在通过所述地下水库向所述地表蓄水池补水时,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奇数层水库中的水,或者,沿着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抽取所述偶数层水库中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水净化处理系统和市政管路;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水净化处理系统的进水端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市政管路与所述水净化处理系统的出水端连接;
所述连接管路和所述市政管路中分别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还包括有应急排水管路,所述应急排水管路与所述地表蓄水池连接,所述应急排水管路中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层中通过砾石构筑有砾石井,所述砾石井的井口构筑有井盖;
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上端处于所述地表蓄水池中,在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上端罩设有管路过滤罩,所述第二调度管路的下端穿过所述井盖并插入在所述砾石井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井中悬挂有所述水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蓄水池的表面上构筑有至少一层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上开设有与所述土壤层连通的多个通水孔,所述防水层上对应每个所述通水孔处都罩设有通水孔过滤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水孔中都安装有所述电动阀门。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实现水在各个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和/或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实现水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
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二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二调度管路实现水在所述地表蓄水池与所述潜水层之间的调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调度控制模式:
正在进行煤层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与所述地下水库之间的调度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所述水泵、所述第一调度管路中的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所述第一调度管路将所述采空区中的水输送至处于采空区下方的所述地下水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市政供水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地下水库中的所述水泵、连接管路及市政管路中的电动阀门,所述地表蓄水池中的水经水净化处理系统净化处理后输送至所述市政管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200.1A CN114164893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71200.1A CN114164893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64893A CN114164893A (zh) | 2022-03-11 |
CN114164893B true CN114164893B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048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71200.1A Active CN114164893B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6489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639A (zh) * | 2006-08-15 | 2007-04-18 | 裴建生 | 一种自流式地下水库的取水廊道 |
CN101172670A (zh) * | 2007-10-12 | 2008-05-07 | 清华大学 | 一种利用城市再生水补充地下水的方法 |
CN103741671A (zh) * | 2014-01-22 | 2014-04-23 |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 |
CN106351660A (zh) * | 2016-09-23 | 2017-01-25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炭开采区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控的方法 |
CN206706707U (zh) * | 2017-05-05 | 2017-12-05 | 刘海英 | 智能农田水利排灌水系统 |
EP3455463A1 (en) * | 2016-05-09 | 2019-03-20 | Aquaresources SA | Underground tool for the in-situ assessment of aquifer quality and flow rate |
CN109736410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秦春明 | 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方法及系统 |
CN111705871A (zh) * | 2020-06-29 | 2020-09-25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下水回灌处理系统、施工方法及矿井水回灌方法 |
-
2021
- 2021-12-03 CN CN202111471200.1A patent/CN1141648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639A (zh) * | 2006-08-15 | 2007-04-18 | 裴建生 | 一种自流式地下水库的取水廊道 |
CN101172670A (zh) * | 2007-10-12 | 2008-05-07 | 清华大学 | 一种利用城市再生水补充地下水的方法 |
CN103741671A (zh) * | 2014-01-22 | 2014-04-23 |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 |
EP3455463A1 (en) * | 2016-05-09 | 2019-03-20 | Aquaresources SA | Underground tool for the in-situ assessment of aquifer quality and flow rate |
CN106351660A (zh) * | 2016-09-23 | 2017-01-25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煤炭开采区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调控的方法 |
CN206706707U (zh) * | 2017-05-05 | 2017-12-05 | 刘海英 | 智能农田水利排灌水系统 |
CN109736410A (zh) * | 2019-01-10 | 2019-05-10 | 秦春明 | 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方法及系统 |
CN111705871A (zh) * | 2020-06-29 | 2020-09-25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地下水回灌处理系统、施工方法及矿井水回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64893A (zh) | 2022-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65103B (zh) | 一种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方法 | |
CN103354766B (zh) | 用于矿井的地下水管理系统 | |
CN109441450A (zh) | 一种覆岩水文地质条件扰动下煤水双资源矿井开采模式 | |
WO2020098727A1 (zh) | 珊瑚岛礁地下淡水集水设施建造方法 | |
CN108266912A (zh) | 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回灌系统及回灌方法 | |
CN115163388B (zh) | 一种以废弃矿井作为抽水储能容器的抽水蓄能系统 | |
CN113027522B (zh) | 一种煤矿疏水同层回灌方法 | |
CN109779820B (zh) | 一种废弃露天矿坑的综合利用系统和利用方法 | |
CN114164893B (zh) | 一种井工矿山水调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513633U (zh) | 隧道抗水压衬砌段的限压排水系统 | |
CN114562404A (zh) | 一种煤矿抽水蓄能发电系统和建造方法 | |
CN113958363A (zh) | 一种倾斜基底露天矿内排方法及施工方法 | |
CN205591201U (zh) | 一种内排土场涌水治理系统 | |
CN108979280B (zh) | 闭坑矿井大巷储油库、储油方法及修建方法 | |
CN220306960U (zh) | 利用废弃煤矿的抽水蓄能-重力储能-光伏-风电系统 | |
CN112391993B (zh) | 建筑在中小河流山区河段的坎儿井式地下水库 | |
CN206396830U (zh) | 一种具有灌提复合功能的傍河地下水回灌系统 | |
CN104088664B (zh) | 一种向上填充采矿的矿井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09609320U (zh) | 一种屋顶绿化结构 | |
CN206034371U (zh) | 一种绿化水利护坡 | |
RU107185U1 (ru) | Дренаж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защиты глубокого карьера от подземных вод | |
CN206233266U (zh) | 一种容纳雨水舱的综合管廊结构体系 | |
CN114059506B (zh) | 一种露天矿分布式水资源储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4738339U (zh) | 一种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16714467U (zh) | 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生产用水减压水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