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4461B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84461B CN103984461B CN201410236276.XA CN201410236276A CN103984461B CN 103984461 B CN103984461 B CN 103984461B CN 201410236276 A CN201410236276 A CN 201410236276A CN 103984461 B CN103984461 B CN 1039844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strip
- electrode terminal
- electrode pattern
- electrode
-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1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96—Conductive pattern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sub groups H05K1/02 - H05K1/0295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218—Conductive traces
- H05K2201/09245—Crossing layo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本发明提供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会破坏可视性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导电片(12A、12B)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11日、申请号为201280053290.5、发明名称为“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例如涉及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使用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关于使用金属细线的透明导电膜,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2所公开的那样,研究一直在继续。
近来,触摸面板受到关注。触摸面板虽然主要应用于PDA(便携信息终端)或移动电话等小尺寸设备,但可认为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用显示器等的大尺寸化会得到发展。
在这样的未来动向中,现有的电极采用ITO(氧化铟锡)。伴随着电阻变大、应用尺寸变大,ITO具有电极间的电流的传递速度变慢、响应速度(从接触指尖之后到检测出其位置为止的时间)变慢的问题。
因此,可考虑利用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来降低表面电阻。作为将金属细线用作电极的触摸面板,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3~9。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2902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6/00146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224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511304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1995/27334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3965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美国专利第720285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1997/18508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3-099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触摸面板的感测电极具有至少触摸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以及与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为了具有高导电性,是较粗的端子(面状端子)。因此,在组合显示器和触摸面板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在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有时因为电极端子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所以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出现变暗的部分,导致不易观看显示器。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破坏可视性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本发明其它方式的第一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导电片中,优选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另外,金属细线的线宽是30μm以下,金属细线由不透明的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本发明其它方式的第一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优选在设所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所述电极端子的框形状的线宽b(μm)满足b≥2a或b≥a+5(μm)。上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a(μm)优选是30μm以下。
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导电片在所述电极端子的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的内部还设置有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本发明的第三导电片具备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和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三导电片中,优选所述电极图案是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并且所述电极端子的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比所述电极图案的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密。所述电极端子的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更优选是所述电极图案的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的3/4以下,更优选是2/3以下,最好是1/2。具体的电极端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是50μm以上300μm以下,最好是50μm以上250μm以下。
上述本发明的第三导电片优选所述电极端子在所述电极端子的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的外框上还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上述本发明的第三导电片优选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电阻值是4Ω/sq.以上80Ω/sq.以下。
本发明的第三触摸面板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能够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破坏可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电极端子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电极端子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电极端子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4A是部分省略地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分解立体图(其1)。
图4B是部分省略地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分解立体图(其2)。
图5A是部分省略地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B是部分省略地示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6A是示出在第1导电片上形成的第1电极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6B是示出在第2导电片上形成的第2电极图案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7是部分省略地示出使第1导电片和第2导电片组合而成为触摸面板用导电片的例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虽然利用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变更,还可以利用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包含在权利要求内。
以下,参照图1~图7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的意思是包含在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10构成为,上述的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在上述的导电片12A(12B)中,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另外,作为另一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10构成为,上述的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在上述的导电片12A(12B)中,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10是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的导电片12A(12B),电极端子60A(60B)构成为包含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10是具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的导电片12A(12B),电极端子60A(60B)构成为包含由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该格子68由金属细线构成。
并且,如图4A或图4B以及图5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10是层叠第1导电片12A和第2导电片12B而构成的。
如图4A、图4B以及图6A所示,第1导电片12A具有在第1透明基体14A(参照图5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第1电极图案16A。第1电极图案16A由基于金属细线的多个格子构成。第1电极图案16A具有分别在第1方向(x方向)上延伸而且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y方向)上排列的2个以上的第1导电图案18A、使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电气分离的第1非导电图案20A。第1非导电图案20A在金属细线的交叉点以外形成有多个断线部22A。利用多个断线部22A使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电气分离。
构成第1电极图案16A的金属细线具有的线宽是30μm以下,优选是15μm以下,更优选是10μm以下,更优选是9μm以下,最好是7μm以下。线宽的下限值优选1μm。此外,第1导电图案18A和第1非导电图案20A实质上具有相同的线宽,但在图6A中为了明确第1导电图案18A和第1非导电图案20A,而夸张地进行图示,使第1导电图案18A的线宽变粗,使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线宽变细。第1导电图案18A的线宽和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线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两者的线宽是相同的。其理由是如果线宽不同,则有时会引起可视性恶化。第1电极图案16A的金属细线由金、银、铜等金属材料或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材料构成,由不透明的导电材料构成。
第1电极图案16A包含由交叉的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格子24A。格子24A包含被金属细线包围的开口区域。格子24A具有格子间距Pa,该间距pa是300μm以上800μm以下,优选是400μm以上600μm以下。第1导电图案18A的格子24A与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格子24A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大小。
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格子24A在金属细线的交叉部以外具有断线部22A。不需要构成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所有格子24A具有断线部22A。第1非导电图案20A只要能够实现相邻的第1导电图案18A之间的电气分离即可。断线部22A的长度优选是60μm以下。断线部22A的长度的下限值优选是10μm,更优选是15μm,最好是20μm。断线部22A的长度的上限值优选是50μm,更优选是40μm,最好是30μm。优选的范围是10μm以上50μm以下,最好是15μm以上30μm以下。另外,关于形成断线部22A的范围,例如可利用线密度的偏差进行表现。这里,线密度的偏差是单位小格子中的总细线长的偏差,可定义为±(总线长最大值-总线长最小值)/总线长平均值/2(%)。关于形成断线部22A的范围,优选线密度的偏差是±15%,最好是±10%。
在上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中,格子24A具有大致菱形的形状。这里,大致菱形的形状表示对角线实质上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但是,也可以为其它的多边形状。另外,除了直线状之外也可以将一边的形状设为弯曲形状,还可以设为圆弧状。在设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对的2边是朝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其它相对的2边是朝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另外,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朝外侧凸出的圆弧和朝内侧凸出的圆弧连续的波状线形状。当然,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正弦曲线。
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是具备沿着第1方向(x方向)交替配置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的所谓钻石图案。同样,各个第1非导电图案20A具备沿着第1方向(x方向)交替配置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第1导电图案18A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的顺序与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的顺序相反。此外,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不限于上述钻石图案,也可以是规定的宽度的带状的形状(条状)或规定宽度的锯齿形状等。作为构图,可举出在现有的ITO透明导电膜上施加的电极形状。
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的一个端部经由第1电极端子60A与第1外部布线62A电连接。另一方面,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的另一个端部为开路端。此外,各个第1导电图案18A的另一个端部除了不与外部布线电连接之外,是与一个端部同样的图案形状或具有端子的形状。
如图4A、图4B以及图6B所示,第2导电片12B具有在第2透明基体14B(参照图5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第2电极图案16B。第2电极图案16B由基于金属细线的多个格子构成。第2电极图案16B具有分别在第2方向(y方向)上延伸且在与第2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x方向)上排列的2个以上的第2导电图案18B和使各个第2导电图案18B电气分离的第2非导电图案20B。在第2非导电图案20B中,在金属细线的交叉点以外形成有多个断线部22B。利用多个断线部22B使各个第2导电图案18B电气分离。
构成第2电极图案16B的金属细线具有与构成第1电极图案16A的金属细线实质上相同的线宽。此外,第2导电图案18B与第2非导电图案20B具有实质上相同的线宽,但在图6B中为了明确第2导电图案18B和第2非导电图案20B,而夸张地进行图示,使第2导电图案18B的线宽变粗,使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线宽变细。第2导电图案18B的线宽与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线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两者的线宽是相同的。其理由是如果线宽不同,则有时会引起可视性恶化。
第2电极图案16B的金属细线由与第1电极图案16A的金属细线相同的导电材料构成。
第2电极图案16B包含由交叉的金属细线构成的多个格子24B。格子24B包含被金属细线包围的开口区域。格子24B具有格子间距Pb,该间距Pb是300μm以上800μm以下,最好是400μm以上600μm以下。第2导电图案18B的格子24B与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格子24B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大小。
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格子24B在金属细线的交叉部以外具有断线部22B。不需要构成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所有格子24B具有断线部22B。第2非导电图案20B只要能够实现相邻的第2导电图案18B之间的电气分离即可。断线部22B的长度最好是60μm以下。断线部22B的长度的下限值优选10μm,更优选15μm,最好是20μm。断线部22B的长度的上限值优选是50μm,更优选是40μm,最好是30μm。优选的范围是10μm以上50μm以下,最好是15μm以上30μm以下。另外,关于形成断线部22B的范围,例如可利用线密度的偏差来表现。这里,线密度的偏差是单位小格子中的总细线长的偏差,可定义为±(总线长最大值-总线长最小值)/总线长平均值/2(%)。形成断线部22B的范围优选线密度的偏差是±15%,更优选是±10%。
在上述的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中,格子24B具有大致菱形的形状。这里,大致菱形的形状表示对角线实质上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另外,除了直线状之外也可以将一边的形状设为弯曲形状,还可以设为圆弧状。在设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对的2边是朝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其它相对的2边是朝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另外,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朝外侧凸出的圆弧和朝内侧凸出的圆弧连续的波状线形状。当然,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正弦曲线。
各个第2导电图案18B具备沿着第2方向(y方向)交替配置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同样,各个第2非导电图案20B具备沿着第2方向(y方向)交替配置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第2导电图案18B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的顺序与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宽度扩大部分和宽度缩小部分的顺序相反。
各个第2导电图案18B的一个端部经由第2电极端子60B与第2外部布线62B电连接。另一方面,各个第2导电图案18B的另一个端部为开路端。
并且,例如当在第2导电片12B上层叠第1导电片12A而构成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时,如图7所示,以第1电极图案16A和第2电极图案16B不重合的方式配置。此时,以第1导电图案18A的宽度缩小部与第2导电图案18B的宽度缩小部相对、且第1导电图案18A的宽度缩小部与第2导电图案18B的宽度缩小部交叉的方式配置第1电极图案16A和第2电极图案16B。结果,由第1电极图案16A和第2电极图案16B来形成组合图案70。此外,第1电极图案16A与第2电极图案16B的各个线宽实质上是相同的。另外,格子24A与格子24B的各个大小实质上是相同的。但是,在图6A以及图6B中,为了明确第1电极图案16A与第2电极图案16B的位置关系,将第1电极图案16A的线宽显示得比第2电极图案16B的线宽粗。
在组合图案70中,从上面观察时,由格子24A和格子24B形成小格子。即,格子24A的交叉部配置在格子24B的开口区域。此外,小格子具有格子间距Ps,该间距Ps是格子24A以及格子24B的格子间距Pa、Pb的一半的150μm以上400μm以下,优选是200μm以上300μm以下。
第1非导电图案20A的断线部22A形成在格子24A的交叉部以外的位置,第2非导电图案20B的断线部22B形成在格子24B的交叉部以外的位置。结果,在组合图案70中,可防止由于断线部22A和断线部22B引起的可视性劣化。
尤其,在与断线部22A相对的位置上配置第2导电图案18B的金属细线。另外,在与断线部22B相对的位置上配置第1导电图案18A的金属细线。第2导电图案18B的金属细线遮挡断线部22A,第1导电图案18A的金属细线遮挡断线部22B。因此,在组合图案70中,从上面观察时,不易看到断线部22A和断线部22B,所以能够提高可视性。当考虑提高可视性时,优选断线部22A的长度和第2导电图案18B的金属细线的线宽满足线宽×1<断线部<线宽×10的关系式。同样,断线部22B的长度和第1导电图案18A的金属细线的线宽优选满足线宽×1<断线部<线宽×10的关系式。
然后,当使用该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作为触摸面板时,在第1导电片12A上形成保护层(未图示)。从第1导电片12A的多个第1导电图案18A导出的第1外部布线62A和从第2导电片12B的多个第2导电图案18B导出的第2外部布线62B例如与控制扫描的IC电路连接。
为了尽量减小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中的偏离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外周区域面积,优选直线状地排列第1导电图案18A与第1外部布线62A的各个连接部,直线状地排列第2导电图案18B与第2外部布线62B的各个连接部。
通过使指尖接触保护层,使与指尖相对的第1导电图案18A和第2导电图案18B之间的静电容量发生变化。IC电路检测其变化量,根据该变化量运算出指尖的位置。在各自的第1导电图案18A与第2导电图案18B之间进行该运算。因此,即使同时接触2个以上的指尖,也能够检测各个指尖的位置。
这样,在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中,当采用该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来应用于例如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时,因为其表面电阻小,所以能够加快响应速度,能够促进触摸面板的大尺寸化。
但是,关于现有的在电极中采用金属细线的触摸面板,电极端子60A、60B为了具有高导电性,成为粗端子(面状端子),因此当组合显示器和触摸面板进行动作时,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因为电极端子挡住显示器发出的光,所以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出现变暗的部分,有时难以观看此位置的显示器。
因此,将本发明设为以下说明的第一~第三触摸面板用导电片。
(第一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
本发明的第一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构成为,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在上述导电片12A(12B)中,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更优选是(a-15)%以上(a-3)%以下,更优选是(a-10)以上(a-3)以下,最好是(a-5)以上(a-3)以下的范围。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一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的其它方式构成为,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的上述导电片12A(12B),在导电片12A(12B)中,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更优选是(b-10)以上(b-0.3)以下、最好是(b-5)以上(b-0.3)以下的范围。
图1示出电极端子60A(60B)是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这里,当设电极图案16A(16B)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电极端子60A(60B)的框形状的线宽B(μm)优选满足B≥2A或B≥A+5(μm)。上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a(μm)优选30μm以下。
如图1那样,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可以使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另外,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可以使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因此,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难以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
图2示出电极端子60A(60B)是由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的情况,该格子68由金属细线构成。这里,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优选比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密,更优选是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的3/4以下,更优选是2/3以下,最好是1/2。通过使电极端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小于电极图案,可提高电极端子的电气特性,能够维持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具体的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是5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是50μm以上250μm以下。此外,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是与格子24A(24B)的一边长度大致相等的值。
如图2那样,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基于金属细线的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可以使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另外,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的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可以使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因此,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网格形状66,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不易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所以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
图3示出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以及网格形状66构成的情况,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该格子68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
如图3那样,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该格子68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因此,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使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另外,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该格子68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由此,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使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因此,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该格子68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所以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不易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从而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
此外,在图2、图3的网格形状66中,格子68具有大致菱形的形状。这里,大致菱形的形状表示对角线实质上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但是,也可以为其它的多边形状。另外,除了直线状之外也可以将一边的形状设为弯曲形状,还可以设为圆弧状。在设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对的2边是朝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其它相对的2边是朝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另外,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朝外侧凸出的圆弧和朝内侧凸出的圆弧连续的波状线形状。当然,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正弦曲线。
在本发明的电极端子60A(60B)中,与电极图案电连接的部分和外部布线62A(62B)之间的电阻优选为1Ω~100Ω的范围。另外,如图2、图3那样当电极端子60A(60B)包含网格形状66时,电极端子60A(60B)的表面电阻值优选成为4Ω/sq.以上80Ω/sq.以下的范围,最好成为10Ω/sq.以上40Ω/sq.以下的范围。
此外,开口率是电极端子60A(60B)的除了金属细线之外的透光性部分占整体的比例,例如,线宽15μm、间距300μm的正方形格子68的开口率是90%。
(第二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
本发明的第二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构成为,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在上述导电片12A(12B)中,电极端子60A(60B)包含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
图1示出电极端子60A(60B)是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的情况。
这里,当设电极图案16A(16B)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电极端子60A(60B)的框形状的线宽B(μm)优选满足B≥2A或B≥A+5(μm)。更优选是50μm≥B≥10μm的范围,最好是30μm≥B≥15μm的范围。另外,框形状64是大致长方形状,其横向宽度是与电极图案的最大横向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但也可以小于电极图案的最大横向宽度。此外,当远远小于电极图案的最大横向宽度时,电阻变大,所以该横向宽度优选是电极图案的最大横向宽度的1/3以上,最好是1/2以上。
如图1那样,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不易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另外,在采用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还具有这样的效果:不会增加电气信号的噪声,可降低构成材料的使用量,可降低导电膜的制造成本。
图3示出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该格子68由金属制细线构成。这里,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优选比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密,更优选是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的3/4以下,更优选是2/3以下,最好是1/2。通过使电极端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小于电极图案,可提高电极端子的电气特性,能够维持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具体的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是50μm以上300μm以下,更优选是50μm以上250μm以下。此外,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是与格子24A(24B)的一边长度大致相等的值。
如图3那样,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格子68由金属制细线构成,所以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不易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从而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
此外,在图3的网格形状66中,格子68具有大致菱形的形状。这里,大致菱形的形状表示对角线实质上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但是,也可以为其它的多边形状。另外,除了直线状之外也可以将一边的形状设为弯曲形状,还可以设为圆弧状。在设为圆弧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相对的2边是朝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其它相对的2边是朝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另外,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朝外侧凸出的圆弧和朝内侧凸出的圆弧连续的波状线形状。当然,也可以将各个边的形状设为正弦曲线。
在本发明的电极端子60A(60B)中,与电极图案电连接的部分和外部布线62A(62B)之间的电阻优选为1Ω~100Ω的范围。另外,如图3那样,在电极端子60A(60B)包含网格形状66的情况下,电极端子60A(60B)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4Ω/sq.以上80Ω/sq.以下的范围,优选为10Ω/sq.以上40Ω/sq.以下的范围。
此外,开口率是电极端子60A(60B)的除了金属细线之外的透光性部分占整体的比例,例如,线宽15μm、间距300μm的正方形格子68的开口率是90%。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图3的情况下,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优选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图3的情况下,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优选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此外,这里,开口率是电极端子60A(60B)的除了金属细线之外的透光性部分占整体的比例,例如,线宽15μm、间距300μm的正方形格子68的开口率是90%。
(第三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
本发明的第三触摸面板用的导电片构成为,导电片12A(12B)在基体14A上设置有由金属细线构成的电极图案16A(16B)和与电极图案16A(16B)的端部电连接的电极端子60A(60B),在上述导电片12A(12B)中,电极端子60A(60B)包含由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格子68由金属细线构成。
图2示出电极端子60A(60B)是由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的情况,该格子68由金属细线构成。
这里,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优选比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密,更优选是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的3/4以下,更优选是2/3以下,最好是1/2。通过使电极端子的网格形状的间距小于电极图案,可提高电极端子的电气特性,能够维持信号检测的稳定性。具体的电极端子60A(60B)的网格形状66的间距是50μm以上300μm以下,优选是50μm以上250μm以下。此外,电极图案16A(16B)的间距是与格子24A(24B)的一边长度大致相等的值。
如图3那样,通过使电极端子60A(60B)成为由利用金属细线构成的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电极端子不易遮挡显示器发出的光,所以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不再出现变暗的部分。因此,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没有破坏可视性。
图2的电极端子60A(60B)是由利用金属细线构成的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在图3中,在电极端子的由格子68构成的网格形状66的外框设置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64。即,示出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的情况,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格子68由金属细线构成。
这里,在设电极图案16A(16B)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电极端子60A(60B)的框形状64的线宽B(μm)优选满足B≥2A或B≥A+5(μm)。
如图3那样,电极端子60A(60B)由框形状64和网格形状66构成,该框形状64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网格形状66由格子68构成,格子68由金属制细线构成,从而与现有的粗端子(面状端子)不同,在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电极图案)中能够防止光由于电极端子而进行漫反射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出现变暗的部分。
此外,在图2、图3的网格形状66中,格子68具有大致菱形的形状。这里,所谓大致菱形的形状表示对角线实质上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在本发明的电极端子60A(60B)中,与电极图案电连接的部分和外部布线62A(62B)之间的电阻优选为1Ω~100Ω的范围。另外,在图2、图3这样的电极端子60A(60B)中,电极端子60A(60B)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4Ω/sq.以上80Ω/sq.以下的范围,最好是10Ω/sq.以上40Ω/sq.以下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优选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中,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电极图案16A(16B)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优选电极端子60A(60B)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此外,这里,开口率是电极端子60A(60B)的除了金属细线之外的透光性部分占整体的比例,例如,线宽15μm、间距300μm的正方形格子68的开口率是9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防止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出现变暗的部分,但作为其它效果,在利用以下说明的曝光的方法来制造导电片12A(12B)的情况下,还具有能够防止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的金属细线比目标线宽粗的效果。
现有的电极端子为了具备高导电性,成为粗端子(面状端子),所以通过曝光对作为电极端子的部分照射大量的光。具有如下这样的问题:电极图案的线宽非常小,光还传递至该电极端子附近的作为电极图案的部分,电极端子附近的金属细线比目标线宽粗。
即,如本发明那样设定电极端子60A(60B)的透过率或开口率,由此不会再有通过曝光对作为电极端子的部分照射大量的光的情况,能够防止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的金属细线比目标线宽粗。
此外,在用手指触摸操作采用本发明的导电片的触摸面板进行时,响应速度迅速,检测灵敏度良好。另外,即使触摸2点以上而进行操作,也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能够应对多点触摸。
接着,说明制造第1导电片12A或第2导电片12B的方法。
在制造第1导电片12A或第2导电片12B的情况下,例如对具备在第1透明基体14A上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含有感光性卤化银盐的乳剂层的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实施显影处理,由此可在曝光部以及未曝光部分别形成金属银部(金属细线)以及透光性部(开口区域),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金属银部实施物理显影和/或镀覆处理,使金属银部保持导电性金属。
或者,对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中形成的铜箔上的光抗蚀膜进行曝光、显影处理来形成抗蚀图案,对从抗蚀图案露出的铜箔进行蚀刻,由此能够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
或者,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印刷包含金属微粒子的浆料,对浆料进行金属镀覆,由此能够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
在利用上述两个曝光的方法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时,还具有可通过本发明来防止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的金属细线比目标线宽粗的效果。
在第1透明基体12A以及第2透明基体12B上,也可利用丝网印刷模版或凹板印刷模版来印刷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或者,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可利用喷墨来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
如图5B所示,当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另一个主面上形成第2电极图案16B时,如果按照通常的制法,采用首先对一个主面进行曝光、然后对另一个主面进行曝光的方法,则有时无法获得具有期望图案的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
因此,可优选采用以下所示的制造方法。
即,对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两面形成的感光性卤化银乳剂层进行集中曝光,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另一个主面上形成第2电极图案16B。
对该制造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首先,制作长条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具有第1透明基体14A、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感光性卤化银乳剂层(以下,称为第1感光层)和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另一个主面上形成的感光性卤化银乳剂层(以下,称为第2感光层)。
接着,对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在该曝光处理中,在该曝光处理中,对第1感光层进行第1曝光处理,在第1曝光处理中,向第1透明基体14A照射光,沿着第1曝光图案对第1感光层进行曝光,对第2感光层进行第2曝光处理,在第2曝光处理中,向第1透明基体14A照射光,沿着第2曝光图案对第2感光层进行曝光(两面同时曝光)。。
例如,一边向一个方向输送长条的感光材料,一边隔着第1光掩模对第1感光层照射第1光(平行光),并且隔着第2光掩模对第2感光层照射第2光(平行光)。通过利用途中的第1准直透镜将从第1光源射出的光转换为平行光来获得第1光,通过利用途中的第2准直透镜将从第2光源射出的光转换为平行光来获得第2光。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使用两个光源(第1光源和第2光源)的情况,但也可以借助光学系统分割从1个光源射出的光,作为第1光和第2光向第1感光层和第2感光层照射。
然后,通过对曝光后的感光材料进行显影处理,例如,如图4B所示,制作触摸面板用导电性片10。触摸面板用导电性片10具备第1透明基体14A、沿着在该第1透明基体14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第1曝光图案的第1电极图案16A、和沿着在第1透明基体14A的另一个主面上形成的第2曝光图案的第2电极图案16B。此外,第1感光层以及第2感光层的曝光时间以及显影时间根据第1光源以及第2光源的种类或显影液的种类等进行各种变化,所以不能统一地决定优选的数值范围,调整为使得显影率成为100%的曝光时间以及显影时间。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第1曝光处理是,在第1感光层上例如粘合配置第1光掩模,从与该第1光掩模相对配置的第1光源向第1光掩模照射第1光,由此对第1感光层进行曝光。第1光掩模由玻璃基板和在该玻璃基板上形成的掩模图案(第1曝光图案)构成,该玻璃基板由透明的苏打玻璃形成。因此,利用该第1曝光处理,对第1感光层中的沿着在第1光掩模上形成的第1曝光图案的部分进行曝光。可在第1感光层与第1光掩模146a之间设置2μm以上10μm以下左右的间隙。
同样,第2曝光处理是,在第2感光层上例如粘合配置第2光掩模,从与该第2光掩模相对配置的第2光源向第2光掩模照射第2光,由此对第2感光层进行曝光。第2光掩模与第1光掩模同样,由玻璃基板和在该玻璃基板上形成的掩模图案(第2曝光图案)构成,该玻璃基板由透明的苏打玻璃形成。因此,利用该第2曝光处理,对第2感光层中的沿着在第2光掩模上形成的第2曝光图案的部分进行曝光。此时,可在第2感光层与第2光掩模之间设置2μm以上10μm以下左右的间隙。
在第1曝光处理以及第2曝光处理中,可以将来自第1光源的第1光的射出时刻和来自第2光源的第2光的射出时刻设为相同,也可以设为不同。如果设为相同,则能够在1次曝光处理中,同时对第1感光层以及第2感光层进行曝光,能够实现处理时间的缩短。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中,以特别优选特的方式即采用卤化银照片感光材料的方法为中心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制造方法根据感光材料和显影处理的形式包含如下的3个形式。
方式(1)对不包含物理显影核的感光性卤化银黑白感光材料进行化学显影或热显影,在该感光材料上形成金属银部。
方式(2)对在卤化银乳剂层中包含物理显影核的感光性卤化银黑白感光材料进行溶解物理显影,在该感光材料上形成金属银部。
方式(3)使不包含物理显影核的感光性卤化银黑白感光材料与具有包含物理显影核的非感光性层的显像板重合,进行扩散转印显影,在非感光性显像板上形成金属银部。
上述(1)的方式是一体型黑白显影类型,在感光材料上形成透光性导电性膜等透光性导电性膜。所获得的显影银是化学显影银或热显影银,在作为较高比表面积的长丝方面,在后续的镀覆或物理显影过程中活性较高。
上述(2)的方式是,在曝光部中通过物理显影核附近的卤化银粒子溶解后沉积在显影核上,从而在感光材料上形成透光性导电性膜等透光性导电性膜。这也是一体型黑白显影类型。因为显影作用是在物理显影核上的析出,所以活性较高,显影银是比表面积较小的球形。
上述(3)的方式是,在未曝光部中通过卤化银粒子溶解后扩散而沉积到显像板的显影核上,从而在显像板上形成透光性导电性膜等透光性导电性膜。该方式为所谓的分离类型,是从感光材料剥离显像板而进行使用的方式。
在任意的方式中都能够选择负型显影处理以及反相显影处理中的一个显影(在扩散转印方式的情况下,可通过采用直接正型(autopositive)感光材料作为感光材料来进行负型显影处理)。。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各个层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第1透明基体14A、第2透明基体14B]
作为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可举出塑料膜、塑料板、玻璃板等。尤其从透光性或加工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PET。
[银盐乳剂层]
作为第1导电片12A的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第2电极图案16B的银盐乳剂层,除了银盐和粘合剂之外,还含有溶剂或染料等添加剂。
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银盐,可举出卤化银等无机银盐以及醋酸银等有机银盐。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采用作为光感测器的特性良好的卤化银。
银盐乳剂层的涂敷银量(银盐的涂敷量)换算为银优选1g/m2以上30g/m2以下,更优选1g/m2以上25g/m2以下,最好5g/m2以上20g/m2以下。通过使该涂敷银量成为上述范围,在作成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0时可获得期望的表面电阻。
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粘合剂,例如可举出明胶、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淀粉等多糖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聚乙烯胺、壳聚糖、聚赖氨酸、聚丙烯酸、聚海藻酸、聚透明质酸、羧基纤维素等。它们由于官能团的离子性而具有中性、阴离子性、阳离子性的性质。
对在本实施方式的银盐乳剂层中含有的粘合剂的含有量没有特别限定,在可发挥分散性和粘合性的范围内可适当决定。关于银盐乳剂层中的粘合剂的含有量,银/粘合剂体积比优选是1/4以上,更优选是1/2以上。银/粘合剂体积比优选是100/1以下,更优选是50/1以下。另外,银/粘合剂体积比更优选是1/1以上4/1以下。最好是1/1以上3/1以下。通过使银盐乳剂层中的银/粘合剂体积比成为此范围,即使在调整涂敷银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阻值的偏差,并能够获得具有均匀表面电阻的触摸面板用导电片。此外,可通过将原料的卤化银量/粘合剂量(重量比)变换为银量/粘合剂量(重量比)、将银量/粘合剂量(重量比)变换为银量/粘合剂量(体积比),求出银/粘合剂体积比。
<溶剂>
用于形成银盐乳剂层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水、有机溶剂(例如,甲醇等酒精类、丙酮等酮类、甲酰胺等胺类、二甲基亚砜等亚砜类、乙酸乙酯等酯类、醚类等)、离子性液体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在本实施方式的银盐乳剂层中采用的溶剂的含有量相对于银盐乳剂层所包含的银盐、粘合剂等的合计质量是30~90质量%的范围,优选是50~80质量%的范围。
<其它添加剂>
关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各种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使用公知的添加剂。
[其它的层结构]
也可以在银盐乳剂层上设置未图示的保护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保护层”是由明胶或高分子聚合物这样的粘合剂构成的层,为了显现改良防止擦伤或力学特性的效果,形成在具有感光性的银盐乳剂层上。其厚度优选是0.5μm以下。保护层的涂敷方法以及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选择公知的涂敷方法以及形成方法。另外,在银盐乳剂层之下还可以设置例如下涂层。
接着,说明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制作方法的各个工序。
[曝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利用印刷方式实施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的情况,但除了印刷方式以外,还通过曝光和显影等来形成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即,对设置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的具有银盐含有层的感光材料或已涂敷光刻用光聚合物的感光材料进行曝光。可利用电磁波进行曝光。作为电磁波,例如可举出可见光线、紫外线等的光、X线等放射线等。此外,在曝光中可利用具有波长分布的光源,也可采用特定波长的光源。
关于曝光方法,优选经由玻璃遮罩的方法或基于激光描绘的图案曝光方式。
[显影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乳剂层进行曝光之后,进行显影处理。显影处理可采用在银盐照相胶片、印相纸、印刷制版用胶片或光掩模用乳胶遮罩等中采用的通常的显影处理技术。
本发明中的显影处理可包含以去除未曝光部分的银盐使其稳定为目的而进行的定影处理。本发明中的定影处理可利用在银盐照相胶片、印相纸、印刷制版用胶片或光掩模用乳胶遮罩等中采用的定影处理的技术。
实施显影、定影处理的感光材料优选实施硬膜处理、水洗处理、稳定化处理。
显影处理后的曝光部所包含的金属银的质量相对于曝光前的曝光部所包含的银的质量优选是50质量%以上的含有率,更优选是80质量%以上。曝光部所包含的银的质量相对于曝光前的曝光部所包含的银的质量只要是50质量%以上,就能够获得高导电性,因此优选。
经过以上的工序获得导电片,所获得的导电片的表面电阻优选是100欧姆/sq.以下,更优选是80欧姆/sq.以下,更优选是60欧姆/sq.以下,最好是40欧姆/sq.以下。虽然表面电阻的下限值越低越好,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是0.01欧姆/sq.就足够了,即使是0.1欧姆/sq.或1欧姆/sq.也可以根据用途进行使用。
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调整表面电阻,即使利用面积为10cm×10cm以上的大型触摸面板,也能够进行位置检测。另外,可以对显影处理后的导电片进一步进行压延处理或蒸气处理等导电性提高处理,可利用压延处理调整为期望的表面电阻。
[物理显影以及镀覆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提高利用上述曝光以及显影处理形成的金属银部的导电性为目的,可进行用于使上述金属银部保持导电性金属粒子的物理显影和/或镀覆处理。在本发明中可仅利用物理显影或镀覆处理的一方,使金属性银部保持导电性金属粒子,也可组合物理显影和镀覆处理使金属银部保持导电性金属粒子。此外,包括对金属银部实施物理显影和/或镀覆处理后的部件都称为“导电性金属部”。
[氧化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对显影处理后的金属银部和利用物理显影和/或镀覆处理形成的导电性金属部实施氧化处理。例如在透光性部中稍微沉积金属的情况下,可通过进行氧化处理来去除该金属,使透光性部的透射性大致为100%。
[电极图案]
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的金属细线的线宽可从30μm以下进行选择,但在是作为触摸面板的材料的用途时,金属细线的线宽的下限值优选是0.7μm,更优选是1μm,最好是2μm。金属细线的线宽的上限值优选是15μm,更优选是9μm,最好是7μm。
现有的电极端子为了具备高导电性而成为粗端子(面状端子),通过曝光对作为电极端子的部分照射大量的光。如上所述,电极图案的线宽非常小,有时受到该大量的光的影响。尤其在线宽为9μm以下、特别为7μm以下时,其影响变得明显,存在电极端子附近的金属细线比目标线宽粗的问题。
线间隔(格子间距)优选是100μm以上400μm以下,最好是200μm以上300μm以下。另外,出于接地连接等的目的,金属细线可具有比200μm宽的部分。
[透光性部]
本实施方式中的“透光性部”是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中的第1电极图案16A以及第2电极图案16B以外的具有透光性的部分。关于透光性部中的透射率,如上所述,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的除有助于光吸收以及反射之外的380nm~7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透射率的最小值所示的透射率是83%以上,优选是85%以上,更优选是90%以上,更优选是93%以上,最好是99%以上。
[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
本实施方式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中的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的厚度优选是5μm以上350μm以下,更优选是30μm以上150μm以下。只要是5μm以上350μm以下的范围就能够获得期望的可见光透射率,而且也容易处理。
根据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涂敷的银盐含有层用涂料的涂敷厚度,适当决定在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设置的金属银部的厚度。金属银部的厚度可从0.001mm以上0.2mm以下的范围中选择,优选是30μm以下,更优选是20μm以下,更优选是0.01μm以上9μm以下,最好是0.05μm以上5μm以下。另外,金属银部优选是图案形状。金属银部可以是1层,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重层结构。在金属银部是图案形状且是2层以上的重层结构时,为了能够对不同的波长进行感光,可赋予不同的感色性。由此,当改变曝光波长进行曝光时,在各个层中形成不同的图案。
作为触摸面板的用途,导电性金属部的厚度越薄,显示面板的视场角越宽,所以优选,在提高可视性的方面,也需要薄膜化。根据这样的观点,由导电性金属部所保持的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层的厚度优选小于9μm,更优选是0.1μm以上且小于5μm,最好是0.1μm以上且小于3μm。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上述银盐含有层的涂敷厚度来形成期望厚度的金属银部,还利用物理显影和/或镀覆处理来自由地控制由导电性金属粒子构成的层的厚度,所以即使是具有小于5μm、优选小于3μm的厚度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也能够容易地形成。
本发明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另外,可以与日本特开2011-113149、日本特开2011-129501、日本特开2011-129112、日本特开2011-134311、日本特开2011-175628等所公开的技术适当组合而进行使用。
实施例
以下,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来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此外,以下的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顺序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能够适当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利用以下所示的具体例限定地进行解释。
对样本所涉及的层叠导电片测定透过率或开口率,评价了可视性。
(卤化银感光材料)
调制出相对于水介质中的Ag150g包含明胶10.0g、含有球相当径平均为0.1μm的碘溴氯化银粒子(I=0.2摩尔%,Br=40摩尔%)的乳剂。
另外,在该乳剂中添加K3Rh2Br9以及K2IrCl6,使浓度成为10-7(摩尔/摩尔银),在溴化银粒子中掺杂Rh离子和Ir离子。在该乳剂中添加Na2PdCl4,还采用氯金酸和硫代硫酸钠进行金硫增感,然后,与明胶硬膜剂一起涂敷到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这里,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使银的涂敷量成为10g/m2。此时,Ag/明胶体积比为2/1。
在宽度30cm的PET基板上以25cm的宽度进行20m/分钟的涂敷,以保留涂敷的中央部24cm的方式,将两端分别切下3cm而获得卷状的卤化银感光材料。
(曝光)
关于曝光的图案,第1导电片12A以图1以及图3所示的图案,第2导电片12B以图4A、图4B以及图6B所示的图案,在A4尺寸(210mm×297mm)的第1透明基体14A以及第2透明基体14B上进行曝光。经由上述图案的光掩模采用以高压水银灯为光源的平行光进行了曝光。此外,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按照图1~3所示的全部图案分别制作样本。
(显影处理)
·显影液1L配方
·定影液1L处方
采用富士胶片公司制造的自动显影机FG-710PTS使用上述处理剂对曝光完毕材料以如下的处理条件进行20秒处理,该处理条件为显影35℃30秒、定影34℃23秒、清洗流水(5L/分钟)。
[实验1]
(样本1-1)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透过度是83%。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1的图案,透过度是63%。
(样本1-2)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成为80%以外,都与样本1-1相同。
(样本1-3)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60%以外,都与样本1-1相同。
(样本1-4)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3%以外,都与样本1-1相同。
(样本1-5)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透过度是90%。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1的图案,透过度是70%。
(样本1-6)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7%以外,都与样本1-5相同。
(样本1-7)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67%以外,都与样本1-5相同。
(样本1-8)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90%以外,都与样本1-5相同。
(样本1-9)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透过度是83%。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2的图案,透过度是63%。
(样本1-10)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0%以外,都与样本1-9相同。
(样本1-11)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60%以外,都与样本1-9相同。
(样本1-12)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3%以外,都与样本1-9相同。
(样本1-13)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透过度是83%。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3的图案,透过度是63%。
(样本1-14)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0%以外,都与样本1-13相同。
(样本1-15)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60%以外,都与样本1-13相同。
(样本1-16)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透过度为83%以外,都与样本1-13相同。
<透过率的测定>
针对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采用测光机来测定全光线透过率。测光机采用东京电色公司制造的TC-HIIIDPK进行测量。
<可视性的评价>
采用上述样本的层叠导电性板分别制作了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在旋转盘上设置触摸面板,当驱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白色时,用肉眼来识别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是否能够确认到阴影(变暗的部分)。
对可视性优秀的情况评价为A,对可视性良好的情况评价为B,对在实用方面不影响可视性的情况评价为C,对可视性差的情况评价为D。
<响应速度的评价>
对响应速度优秀的情况评价为A,对响应速度良好的情况评价为B,对在实用性上响应速度不成为问题的情况评价为C,对响应速度慢且检测灵敏度差的情况评价为D。
【表1】
<结果1>
由表1可知,在样本1-1~16内的处于本发明的透过度范围的样本中,可视性是良好的。另外,可知在样本1-1~16内的处于本发明的透过度范围的样本中,当用手指触摸触摸面板而进行操作时,响应速度迅速,检测灵敏度良好。另外,还确认到在触摸2点以上进行操作时,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还能够应对多点触摸。
[实验2]
(样本2-1)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开口率是90%。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图案,开口率是70%。
(样本2-2)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为89.9%以外,都与样本2-1相同。
(样本2-3)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为68%以外,都与样本2-1相同。
(样本2-4)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为90%以外,都与样本2-1相同。
(样本2-5)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开口率是97%。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5A以及图5B所示的图案,开口率是77%。
(样本2-6)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96.9%以外,都与样本2-5相同。
(样本2-7)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75%以外,都与样本2-5相同。
(样本2-8)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97%以外,都与样本2-5相同。
(样本2-9)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开口率是90%。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图案,开口率是70%。
(样本2-10)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89.9%以外,都与样本2-9相同。
(样本2-11)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68%以外,都与样本2-9相同。
(样本2-12)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90%以外,都与样本2-9相同。
(样本2-13)实施例
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导电部(第1电极图案16A、第2电极图案16B)的开口率是90%。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是图7的图案,开口率是70%。
(样本2-14)实施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89.9%以外,都与样本2-13相同。
(样本2-15)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68%以外,都与样本2-13相同。
(样本2-16)比较例
除了使制作的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的电极端子60A以及电极端子60B的开口率成为90%以外,都与样本2-13相同。
<开口率的测定>
采用KEYENCE公司制造的微型指示器VHX-200,以3000倍的条件测量了第1导电片12A以及第2导电片12B。
<可视性的评价>
采用上述样本的层叠导电性板分别制作了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在旋转盘上设置触摸面板,当驱动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白色时,用肉眼来识别在感测区域的电极端子附近是否能够确认到阴影(变暗的部分)。
对可视性优秀的情况评价为A,对可视性良好的情况评价为B,对在实用方面不影响可视性的情况评价为C,对可视性差的情况评价为D。
<响应速度的评价>
对响应速度优秀的情况评价为A,对响应速度良好的情况评价为B,对在实用性上响应速度不成为问题的情况评价为C,对响应速度慢且检测灵敏度差的情况评价为D。
【表2】
<结果2>
由表2可知,在样本2-1~16内的处于本发明的开口率范围的样本中,可视性是良好的。另外,可知在样本2-1~16内的处于本发明的开口率范围的样本中,当用手指触摸触摸面板而进行操作时,响应速度迅速,检测灵敏度良好。另外,还确认到在触摸2点以上进行操作时,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还能够应对多点触摸。
本发明的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采用各种结构。
标号说明
10…(触摸面板用)导电片,12A…(第1)导电片,12B…(第2)导电片,14A…(第1)透明基体,14B…(第2)透明基体,16A…(第1)电极图案,16B…(第2)电极图案,18A…(第1)导电图案,18B…(第2)导电图案,20A…(第1)非导电图案,20B…(第2)非导电图案,22A…断线部,22B…断线部,24A…格子,24B…格子,60A…(第1)电极端子,60B…(第2)电极端子,62A…(第1)外部布线,62B…(第2)外部布线,64…框形状,66…网格形状,68…格子,70…组合图案。
Claims (11)
1.一种触摸面板中使用的导电片,其具备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2.一种触摸面板中使用的导电片,其具备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片,其中,
所述金属细线的线宽是30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片,其中,
所述金属细线由不透明的材料构成。
5.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该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是83%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透过率表示为a%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透过率是(a-20)%以上(a-3)%以下,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6.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该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是90%以上,在将所述电极图案的开口率表示为b%时,所述电极端子的开口率是(b-20)%以上(b-0.1)%以下,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7.一种触摸面板中使用的导电片,其具备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其中,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片,其中,
在设所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为aμm时,所述电极端子的框形状的线宽bμm满足b≥2a或b≥a+5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片,其中,
所述电极图案的细线的线宽aμm是30μ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导电片,其中,
在所述电极端子的由金属细线构成的框形状的内部还设置有由格子构成的网格形状,该格子由金属细线构成。
11.一种触摸面板,其具备设置有电极图案和电极端子的导电片,该电极图案设置在感测区域,由金属细线构成;该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感测区域的外侧,与该电极图案的端部电连接,该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子包含由金属制的细线构成的框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76070 | 2011-12-16 | ||
JP2011276070A JP5509186B2 (ja) | 2011-12-16 | 2011-12-16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 |
JPJP2011-276069 | 2011-12-16 | ||
JPJP2011-276070 | 2011-12-16 | ||
JP2011-276069 | 2011-12-16 | ||
JP2011276069A JP5777251B2 (ja) | 2011-12-16 | 2011-12-16 |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JP2011-281926 | 2011-12-22 | ||
JP2011281926A JP5748647B2 (ja) | 2011-12-22 | 2011-12-22 |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2011-281926 | 2011-12-22 | ||
CN201280053290.5A CN103907082B (zh) | 2011-12-16 | 2012-12-11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3290.5A Division CN103907082B (zh) | 2011-12-16 | 2012-12-11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84461A CN103984461A (zh) | 2014-08-13 |
CN103984461B true CN103984461B (zh) | 2017-09-15 |
Family
ID=486125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36276.XA Active CN103984461B (zh) | 2011-12-16 | 2012-12-11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CN201280053290.5A Active CN103907082B (zh) | 2011-12-16 | 2012-12-11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3290.5A Active CN103907082B (zh) | 2011-12-16 | 2012-12-11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55680B2 (zh) |
EP (2) | EP2765490B1 (zh) |
KR (2) | KR101451075B1 (zh) |
CN (2) | CN103984461B (zh) |
BR (1) | BR112014010102A8 (zh) |
TW (2) | TWI537779B (zh) |
WO (1) | WO20130890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4461B (zh) | 2011-12-16 | 2017-09-1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WO2014115832A1 (ja) * | 2013-01-25 | 2014-07-31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US20140251672A1 (en) * | 2013-03-05 | 2014-09-11 | Ronald Steven Cok | Micro-channel connection pad |
TWI498799B (zh) * | 2013-03-27 | 2015-09-01 | Innolux Corp | 觸控元件及使用此觸控元件的電子裝置 |
JP6219226B2 (ja) * | 2013-05-16 | 2017-10-25 |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 導電性パターン及び単層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の電極パターン |
KR102053258B1 (ko) | 2013-07-16 | 2019-12-0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 윈도우 |
JP6026003B2 (ja) * | 2013-10-22 | 2016-11-1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性フイルム、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KR102191575B1 (ko) * | 2014-01-13 | 2020-12-1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EP3130992A4 (en) | 2014-04-08 | 2018-01-17 | Fujikura, Ltd. | Wiring body and wiring substrate |
WO2015186276A1 (ja) * | 2014-06-02 | 2015-12-10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JP6145219B6 (ja) * | 2014-06-10 | 2018-06-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透明導電性積層体 |
KR102256461B1 (ko) * | 2014-10-10 | 2021-05-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282834B1 (ko) * | 2014-10-28 | 2021-07-27 |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패턴, 패턴을 갖는 기재 및 터치 패널 |
JP6422762B2 (ja) * | 2014-12-16 | 2018-11-14 |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 光透過性導電材料 |
US10394398B2 (en) | 2015-02-27 | 2019-08-27 | Fujikura Ltd. | Wiring body, wiring board, wiring structure, and touch sensor |
CN106662955B (zh) | 2015-02-27 | 2018-11-09 | 株式会社藤仓 |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触摸传感器 |
KR102255445B1 (ko) * | 2015-03-30 | 2021-05-21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
KR102255415B1 (ko) * | 2015-03-30 | 2021-05-21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
KR102372334B1 (ko) | 2015-04-14 | 2022-03-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
JP2016206754A (ja) * | 2015-04-16 | 2016-12-08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US10534483B2 (en) | 2015-05-04 | 2020-01-14 | Lg Innotek Co., Ltd. | Touch panel |
KR102286210B1 (ko) * | 2015-05-04 | 2021-08-0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
JP6421077B2 (ja) * | 2015-05-19 | 2018-11-0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センサ |
EP3312707A4 (en) | 2015-06-22 | 2018-11-07 | Fujikura Ltd. | Wiring body, wiring substrate, and touch sensor |
JP6755000B2 (ja) * | 2016-03-28 | 2020-09-1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用部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US10126899B2 (en) | 2016-04-04 | 2018-11-13 | Japan Display Inc. |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JP6744169B2 (ja) * | 2016-04-04 | 2020-08-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WO2018146963A1 (ja) * | 2017-02-09 | 2019-11-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
CN109558024B (zh) * | 2017-09-27 | 2024-05-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驱动方法 |
JP6886907B2 (ja) * | 2017-10-31 | 2021-06-1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生産方法 |
CN109976566B (zh) * | 2018-03-23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JP7115036B2 (ja) * | 2018-05-25 | 2022-08-09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エキシマランプ |
JP6658800B2 (ja) * | 2018-06-12 | 2020-03-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機能性細線パターン、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機器 |
CN108897463B (zh) * | 2018-07-06 | 2021-08-06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显示器件 |
EP4105769A4 (en) * | 2020-02-12 | 2023-03-2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TOUCH CONTROL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
US11157122B1 (en) * | 2020-06-03 | 2021-10-26 | Futuretech Capital, Inc. | Method to design low visibility metal mesh touch senso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8692A2 (de) * | 2009-03-27 | 2010-09-30 | Polyic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 funktionsschicht,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
JP2010251230A (ja) * | 2009-04-20 | 2010-11-04 | Fujifilm Corp | 電熱窓ガラス |
CN102193669A (zh) * | 2010-03-16 | 2011-09-2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62925A (zh) * | 2010-05-27 | 2011-11-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3041A (en) | 1990-12-28 | 1992-05-12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JPH05224818A (ja) | 1992-02-10 | 1993-09-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US5889236A (en) | 1992-06-08 | 1999-03-30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Pressure sensitive scrollbar feature |
GB9406702D0 (en) | 1994-04-05 | 1994-05-25 | Binstead Ronald P | Multiple input proximity detector and touchpad system |
JP2003099185A (ja) | 2001-09-20 | 2003-04-0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入力装置 |
US7151578B2 (en) * | 2002-07-12 | 2006-12-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wo-layered conductive film having transmitting and expanding electrical signal functions |
US7202859B1 (en) | 2002-08-09 | 2007-04-10 | Synaptics, Inc. | Capacitive sensing pattern |
EP2101556B1 (en) | 2002-12-27 | 2013-02-13 | FUJIFILM Corporation | Light transmit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film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hielding film |
US7129935B2 (en) | 2003-06-02 | 2006-10-31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Sensor patterns for a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
WO2006001461A1 (ja) | 2004-06-23 | 2006-01-0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透光性電磁波シール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610416B2 (ja) * | 2005-06-10 | 2011-01-12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
US8264466B2 (en) * | 2006-03-31 | 2012-09-11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screen having reduced visibility transparent conductor pattern |
JP4915954B2 (ja) * | 2007-11-27 | 2012-04-11 | グンゼ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該タッチパネルを使用した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EP2260366B1 (en) * | 2008-02-28 | 2018-09-1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screen sensor having varying sheet resistance |
US8284332B2 (en) * | 2008-08-01 | 2012-10-0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Touch screen sensor with low visibility conductors |
CN102017071B (zh) * | 2008-02-28 | 2013-12-18 | 3M创新有限公司 | 图案化基底上的导体的方法 |
KR101832652B1 (ko) * | 2008-02-28 | 2018-02-26 |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 터치 스크린 센서 |
EP2113827B8 (en) * | 2008-04-30 | 2018-09-19 | InnoLux Corporation | Touch input device |
JP5253288B2 (ja) * | 2009-05-08 | 2013-07-31 | グンゼ株式会社 | 面状体及びタッチスイッチ |
KR101329638B1 (ko) * | 2008-07-31 | 2013-11-14 | 군제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평면체 및 터치 스위치 |
US9244568B2 (en) * | 2008-11-15 | 2016-01-26 | Atmel Corporation | Touch screen sensor |
KR100909265B1 (ko) * | 2009-02-23 | 2009-07-27 | (주)이엔에이치테크 |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
JP5651106B2 (ja) * | 2009-03-30 | 2015-01-07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フィルム |
WO2010113970A1 (ja) * | 2009-03-31 | 2010-10-07 | 帝人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
US20110007011A1 (en) * | 2009-07-13 | 2011-01-13 | Ocular Lcd Inc. |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a mesh electrode |
KR101144537B1 (ko) * | 2009-07-16 | 2012-05-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전도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JP5298352B2 (ja) * | 2009-09-16 | 2013-09-25 |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 光構造像観察装置及び内視鏡装置 |
WO2011058898A1 (ja) * | 2009-11-11 | 2011-05-19 | 東レ株式会社 | 導電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820451B2 (ja) | 2009-11-20 | 2011-11-2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2012014669A (ja) | 2009-11-20 | 2012-01-19 | Fujifilm Corp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
JP2011113149A (ja) | 2009-11-24 | 2011-06-09 | Fujifilm Corp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
WO2011065383A1 (ja) | 2009-11-24 | 2011-06-0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
US8432678B2 (en) * | 2010-01-06 | 2013-04-30 | Apple Inc. | Component assembly |
JP5613448B2 (ja) | 2010-04-30 | 2014-10-2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導電シート |
JP5638399B2 (ja) * | 2010-01-28 | 2014-12-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
JP5123370B2 (ja) | 2010-01-28 | 2013-01-2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
TWI404996B (zh) * | 2010-12-31 | 2013-08-1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以及觸控面板 |
TWM415361U (en) * | 2011-04-22 | 2011-11-01 |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 Touch device |
CN103984461B (zh) | 2011-12-16 | 2017-09-15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
2012
- 2012-12-11 CN CN201410236276.XA patent/CN103984461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11 BR BR112014010102A patent/BR112014010102A8/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12-11 EP EP12857606.3A patent/EP276549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12-11 EP EP14171329.7A patent/EP2781996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2-11 KR KR1020147011920A patent/KR1014510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2-11 WO PCT/JP2012/082030 patent/WO201308908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11 KR KR1020147011932A patent/KR10164582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12-11 CN CN201280053290.5A patent/CN103907082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14 TW TW101147588A patent/TWI537779B/zh active
- 2012-12-14 TW TW103114610A patent/TWI585631B/zh active
-
2014
- 2014-04-29 US US14/264,879 patent/US90556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5-07 US US14/271,512 patent/US907836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8692A2 (de) * | 2009-03-27 | 2010-09-30 | Polyic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 funktionsschicht, 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verwendung dazu |
JP2010251230A (ja) * | 2009-04-20 | 2010-11-04 | Fujifilm Corp | 電熱窓ガラス |
CN102193669A (zh) * | 2010-03-16 | 2011-09-2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触摸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62925A (zh) * | 2010-05-27 | 2011-11-30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导电片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65490A4 (en) | 2015-05-06 |
TWI537779B (zh) | 2016-06-11 |
EP2765490A1 (en) | 2014-08-13 |
US9055680B2 (en) | 2015-06-09 |
EP2781996A3 (en) | 2015-03-04 |
EP2781996B1 (en) | 2019-12-04 |
TW201432527A (zh) | 2014-08-16 |
US20140238730A1 (en) | 2014-08-28 |
TW201327315A (zh) | 2013-07-01 |
KR20140090176A (ko) | 2014-07-16 |
US9078364B2 (en) | 2015-07-07 |
KR101451075B1 (ko) | 2014-10-15 |
EP2781996A2 (en) | 2014-09-24 |
CN103907082B (zh) | 2016-09-21 |
KR101645828B1 (ko) | 2016-08-04 |
BR112014010102A2 (pt) | 2017-06-13 |
CN103984461A (zh) | 2014-08-13 |
TWI585631B (zh) | 2017-06-01 |
CN103907082A (zh) | 2014-07-02 |
US20140231120A1 (en) | 2014-08-21 |
EP2765490B1 (en) | 2017-06-07 |
KR20140063900A (ko) | 2014-05-27 |
WO2013089085A1 (ja) | 2013-06-20 |
BR112014010102A8 (pt) | 2017-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84461B (zh) | 导电片以及触摸面板 | |
CN104011635B (zh) |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 |
CN102667680B (zh) | 导电片、导电片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容型触控面板 | |
CN104011634B (zh) |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 |
CN103649890B (zh) | 导电片与触控面板 | |
CN103534671B (zh) | 导电片与触控面板 | |
TWI412985B (zh) | 導電片、導電片的使用方法以及電容觸控面板 | |
CN104395864B (zh) | 触摸面板用电极 | |
CN105027046B (zh) | 导电膜 | |
JP5748647B2 (ja) |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JP5509186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 | |
CN103889708A (zh) | 导电性膜以及触摸面板 | |
JP5850967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TW201428574A (zh) | 導電片及觸控面板 | |
CN105103096A (zh) | 触控面板和保护层形成用树脂组合物 | |
JP5777251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TWI512578B (zh) | 觸控面板及導電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