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3549B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33549B CN103733549B CN201280036857.8A CN201280036857A CN103733549B CN 103733549 B CN103733549 B CN 103733549B CN 201280036857 A CN201280036857 A CN 201280036857A CN 103733549 B CN103733549 B CN 1037335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sch
- frame
- subframe
- specific sub
- dc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group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6—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由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发送数据;以及在发送所述数据的子帧之后的第四个子帧中接收响应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当在不包括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的资源的资源区域中发送指示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时,在发送了PDSCH的子帧前面的第k个子帧中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开发为不同地覆盖很宽的范围以提供诸如音频通信服务、数据通信服务等的通信服务。无线通信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传输功率等)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的示例可以包括CDMA(码分多址)系统、FDMA(频分多址)系统、TDMA(时分多址)系统、OFDMA(正交频分多址)系统、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MC-FDMA(多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等。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本发明涉及收发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引入e-PDCCH的情况下信号的发送定时。
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发明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到的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控制信息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eNodeB发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数据;以及在发送了所述数据的子帧之后的第四个子帧中接收针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其中,如果在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区域中发送指示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则在发送了所述PDSCH的子帧之前的第k个子帧中发送所述DCI。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一种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控制信息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接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接收数据;以及在发送了所述数据的子帧之后的第四个子帧中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其中,如果在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区域中发送了指示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则在接收了所述PDSCH的子帧的前一个子帧中接收所述DCI。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eNodeB,该eNodeB包括:发送模块;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发送了所述数据的子帧之后的第四个子帧中接收针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其中,如果在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区域中发送指示所述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则在发送了所述PDSCH的子帧之前的第k个子帧中发送所述DCI。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eNodeB,该eNodeB包括:发送模块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发送了所述PDCCH的子帧之后的第四个子帧中接收数据,其中,如果在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指示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区域中发送关于所述数据被发送的资源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则在发送了PDCCH的子帧之前的第k个子帧中发送所述DCI。
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二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全部或者部分以下描述。
所述k是考虑到从由小区大小、所述用户设备(UE)的处理时间和所述UE在小区内的位置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项而确定的。
所述DCI可包括发送了所述PDSCH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
所述DCI可以在被发送了所述PDSCH的子帧前一直有效。
所述DCI可以按照与UE专用基准信号一起预编码的方式发送。
本发明的第三到第四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全部或者部分以下描述。
所述k是考虑到从由小区大小、所述用户设备(UE)的处理时间和所述UE在小区内的位置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项而确定的。
所述DCI可包括被发送了所述PDSCH的资源块的授权信息。
所述资源块的授权信息可以指示连续资源块。
所述DCI可以安装与UE专用基准信号一起预编码的方式发送。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引入e-PDCCH的情况下顺利地确保解码时间。
从本发明可获得的效果可以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理解而包括进来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本描述一同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说明下行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下行(DL)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的图;
图3是下行(DL)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4是上行(UL)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5和图6是与下行控制信道所被指派到的单位相对应的资源元素组(REG)的图;
图7是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的类型的图;
图8是PCFICH的位置和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的位置的图;
图9是PHICH组被映射到的下行资源元素的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各个聚合程度中的搜索空间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上行重传定时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上行发送定时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USCH发送定时的图;以及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eNodeB和用户设备的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可以以预定形式对应于本发明的要素和特征的组合。并且,除非被明确提及,否则可以认为各个要素或特征是可选择的。每个要素或特征可以按照不能与其它要素或特征组合的形式实现。另外,可以通过将要素和/或特征组合到一起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修改针对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一系列操作。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一些构造或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由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构造或特征来代替。
在本说明书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关注eNodeB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关系。在此情况下,eNodeB具有直接与用户设备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的含义。在本公开中,被解释为由eNodeB执行而说明的特定操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由eNodeB的上层节点执行。
具体地,在网络中,在由包括eNodeB在内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明显的是,为了与用户设备通信而进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eNodeB或eNodeB以外的任何其它网络节点进行。“基站(BS)”可以用诸如固定站、NodeB、eNodeB(eNB)、接入点(AP)等术语代替。中继器可以由诸如中继节点(RN)、中继站(RS)等术语代替。并且,“终端”可以用诸如用户设备(UE)、MS(移动台)、MSS(移动订户台)、SS(订户台)等代替。
在以下说明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特定术语的使用可以被修改成不同形式。
有时候,为了防止本发明变得模糊,省略了公知的结构和/或装置或者可以以框图来代表,关注于结构和/或装置的核心功能。尽可能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包括IEEE802系统、3GPP系统、3GPP LTE系统、LTE-A(LTE-先进)系统和3GPP2系统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件的支持。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清楚揭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而未说明的步骤或者部件可以被上述文件支持。另外,在本文件中公开的全部术语可以得到以上标准文件支持。
以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CDMA(码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等。CDMA可以用诸如UTRA(通用地面无线接入)、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实现。TDMA可利用诸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这样的无线技术来实现。OFDMA可通过使用诸如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和E-UTRA(演进UTRA)等的无线技术来实现。UTRA是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LTE(长期演进)是E-UMTS(演进UMTS)的一部分,并且使用E-UTRA。3GPP LTE在下行链路(在下文简称为DL)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在下文简称为UL)采用SC-FDMA。并且,LTE-A(先进)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WiMax可以用IEEE802.16e标准(例如,WirelessMAN-OFDMA基准系统)和先进IEEE802.16m标准(例如,WirelessMAN-OFDMA先进系统)来说明。为了清楚,以下描述主要涉及3GP LTE和LTE-A标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不限于此。
图1是用于说明下行无线帧的结构的图。参照图1的(a),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在时域包括2个时隙。并且,发送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在下文简称为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由于3GPPLTE系统在下行链路使用OFDMA,所以提供OFDM符号来指示一个符号周期。OFDM符号在上行链路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符号周期。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位,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时隙中的多个连续子载波。无线帧的上述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和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按照不同方式改变。
图1的(b)是类型2无线帧的结构的图。类型2无线帧包括2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5个子帧、DwPTS(下行导频时隙)、GP(保护周期)和UpPTS(上行导频时隙)。并且,子帧中的一个包括2个时隙。DwPTS用于用户设备中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eNodeB中的信道估计和用户设备的上行发送同步。保护周期是上行和下行之间的用于消除由于下行信号的多径延迟引起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的时段。
在此情况下,无线帧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和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量可以按照不同方式改变。
图2是下行(DL)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的图。参照图2,一个下行(DL)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在频域包括12个子载波,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正常CP(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可以包括6个OFDM符号。资源网格上的各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一个资源块包括12×7个资源元素。DL时隙中包括的资源块的数量NDL可以取决于DL传输带宽。并且,上行(UL)时隙的结构可以与DL时隙的结构相同。
图3是下行(DL)子帧的结构的图。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前部的最多3个OFDM符号对应于被分配了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剩余OFDM符号对应于被分配了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区。LTE系统使用的DL控制信道的示例可以包括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等。
PCFICH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中被发送,并且包括关于子帧内的为了发送控制信道而使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
PHICH是响应于UL传输的响应信道并且包括ACK/NACK信号。
在PDCCH上携带的控制信息可以称为下行控制信息(在下文简称为DCI)。DCI可以包括UL调度信息、DL调度信息或者针对随机的UE(用户设备)组的UL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PDCCH能够携带DL-SCH(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称为DL授权)、UL-SCH(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或称为UL授权)、PCH(寻呼信道)上的寻呼信息、DL-SCH的系统信息、对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这样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针对随机的用户设备(UE)组中的单个用户设备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VoIP(IP上语音)的激活等。可以在控制区中发送多个PDCCH,并且用户设备能够监测多个PDCCH。PDCCH由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连续CCE(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构成。CCE是用于根据无线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码率的逻辑分配单位。CCE对应于多个REG(资源元素组)。根据CCE的数量和由CCE提供的码率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的PDCCH的比特的数量。基站根据DCI确定PDCCH格式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并且将CRC(循环冗余校验)附加到控制信息。CRC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用途而被使用唯一的标识符(称为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掩码。如果PDCCH是针对特定用户设备而提供的,则CRC可以被用该用户设备的唯一标识符掩码,即C-RNTI(即,小区RNTI)。如果PDCCH是针对寻呼消息而提供的,则CRC可以被用寻呼指示标识符(例如,P-RNTI(寻呼RNTI))掩码。如果PDCCH是针对系统信息而提供的,并且更具体地,针对系统信息块(SIB),则CRC可以用系统信息标识符(例如,SI-RNTI(系统信息RNTI))掩码。为了指示作为对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传输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CRC可以用RA-RNTI(随机接入RNTI)来掩码。
图4是上行(UL)子帧的结构的图。参照图4,UL子帧可以在频域被划分为控制区和数据区。包括UL控制信息的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到控制区。并且,包括用户数据的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到数据区。为了维持单载波属性,一个用户设备不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一个用户设备的PUCCH被分配到子帧中的资源块对(RB对)。属于该资源块(RB)对的资源块可以在2个时隙中的每一个中占据不同的子载波。即,分配到PUCCH的资源块对在时隙边界频率跳转。
DCI格式
根据当前的LTE-A(release10),定义了DCI格式0、1、1A、1B、1C、1D、2、2A、2B、2C、3、3A和4。在此情况下,DCI格式0、1A、3和3A被规定成具有相同的消息尺寸以减少盲解码的数量,稍后将对此进行描述。根据要发送的控制信息的用途,DCI格式可被分类为i)DCI格式0和4,用于UL调度授权;ii)DCI格式1、1A、1B、1C、1D、2、2A、2B、2C,用于DL调度分配;和iii)DCI格式3和3A,用于功率控制命令。
在用于UL调度授权的DCI格式0的情况下,DCI格式0可包括:对于载波聚合必要的载波偏移(载波指示符),稍后将对此进行描述;用于区分DCI格式0与DCI格式1的偏移(用于区分格式0/格式1A的标记);通知是否在UL PUSCH传输中使用频率跳转的跳转标记(频率跳转标记);关于资源块分配的信息,其应由UE使用来发送PUSCH;调制和编码方案;与HARQ过程相关的为了首次发送而清空缓冲器的新数据偏移(新数据指示符);用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为了PUSCH的调度的TPC命令);用于DMRS(解调制基准信号)的循环移位信息(针对DM RS和OCC索引的循环移位)、用于进行TDD操作而必要的UL索引;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请求信息(CSI请求)等。另外,由于DCI格式0使用同步HARQ,所以DCI格式0不像涉及DL调度分配的DCI格式那样包括冗余版本。如果不使用跨载波调度,则载波偏移不包括在DCI格式中。
DCI格式4是新添加到LTE-A release10中的。DCI格式4被定义为支持将空间复用应用于UL发送。与DCI格式0比较,由于DCI格式4还包括针对空间复用的信息,所以DCI格式4具有更大的消息尺寸并且还包括DCI格式0中包括的控制信息以外的附加控制信息。具体地,DCI格式4还包括针对第二传输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针对多天线传输的预编码信息以及探测基准信号(SRS)请求信息。另外,由于DCI格式4的尺寸大于DCI格式0的尺寸,DCI格式4不包括用于DCI格式0与DCI格式1A区分的偏移。
涉及DL调度分配的DCI格式1、1A、1B、1C、1D、2、2A、2B、2C可以主要划分为不支持空间复用的1、1A、1B、1C和1D和支持空间复用的2、2A、2B和2C。
DCI格式1C用于紧凑DL分配并且仅支持频率连续分配。不同于其它格式,DCI格式1C不包括载波偏移和冗余版本。
DCI格式1A是用于DL调度和随机接入过程的格式。DCI格式1A可以包括:载波偏移;指示是否使用UL分布传输的指示符;PDSCH资源分配信息;调制和解码方案;冗余版本;被构造为通知用于软组合的处理器的HARQ处理器号码;与HARQ过程相关的为了首次发送而清空缓冲器的新数据偏移;用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DD操作需要的UL索引等。
在DCI格式1的情况下,大部分控制信息类似于DCI格式1A。另外,尽管DCI格式1A涉及连续资源分配,但是DCI格式1支持非连续资源分配。因此,由于DCI格式1还包括资源分配报头,所以控制信令开销会增加一些,作为增加资源分配灵活性的折中。
当DCI格式1B和1D与DCI格式1相比较时,存在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还包括预编码信息。DCI格式1B和DCI格式1D分别包括PMI确认和DL功率偏移信息。DCI格式1B和1D中包括的其它控制信息大部分与DCI格式1A的匹配。
DCI格式2、2A、2B和2C基本上包括DCI格式1A中包括的大部分控制信息并且还包括用于空间复用的信息。用于空间复用的信息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新数据偏移和冗余版本。
DCI格式2支持闭环空间复用,并且DCI格式2A支持开环空间复用。DCI格式2和DCI格式2A两者包括预编码信息。DCI格式2B支持与波束成形组合的双层空间复用并且还包括针对DMRS的循环移位信息。DCI格式2C可以被理解为DCI格式2B的扩展版本并且支持最多八层的空间复用。
DCI格式3和3A可以用于补充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其包括在上述被构造成进行UL调度授权和DL调度分配的DCI格式中。具体地,DCI格式3和3A可以用于支持半持续调度。在DCI格式3的情况下,每个UE使用1比特长度的命令。在DCI格式3A的情况下,每个UE使用2比特长度的命令。
在上述DCI格式中,在PDCCH上发送预定DCI格式,并且可以在控制区内发送多个PDCCH。UE可以监测多个PDCCH。
下行(DL)控制信道的构造
基本上,各子帧的前三个OFDM符号可以用于DL控制信道被发送到的区域,并且根据DL控制信道的开销,可以使用1到3个OFDM符号。为了根据各子帧来控制用于DL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使用PCFICH。PCFICH可以用于提供针对UL传输的确认响应(肯定确认响应(ACK)/否定确认响应(NACK))。并且,为了发送针对DL数据传输或UL数据传输的控制信息,可以使用PDCCH。
图5和图6指示上述DL控制信道在各子帧的控制区中以资源元素组(REG)单位分配。图5是具有1或2个发射(Tx)天线的系统中的DL控制信道的资源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并且,图6是用于具有4个发射(Tx)天线的系统中的DL控制信道的资源构造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被分配了控制信道的基本单位的REG可以在频域包括4个连续的资源元素,除了被分配基准信号的资源元素以外。特定数量的REG可以用于根据DL控制信道的开销来发送DL控制信道。
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
PDCCH可在各个子帧的OFDM符号索引0和2之间发送以提供各个子帧的资源分配信息。根据控制信道的开销,可以使用OFDM符号索引0、OFDM符号索引0和1或者OFDM符号索引0到2。如以上描述提到的,DL控制信道所使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关于这个的信息由PCFICH指示。因此,PCFICH应在各子帧中发送。
可以通过PCFICH提供3种类型的信息。表1指示了PCFICH的CFI(控制格式指示符)。设置成1的CFI值指示PDCCH在OFDM符号索引0上发送。设置成2的CFI值指示PDCCH在OFDM符号索引0和1上发送,并且设置成3的CFI值指示PDCCH在OFDM符号索引0到2上发送。
[表1]
可以根据系统带宽而不同于地限定在PCFICH上发送的信息。例如,如果系统带宽小于特定阈值,则被设置成1、2和3的CFI值可以指示分别将2、3和4个OFDM符号用于PDCCH。
图7是用于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的类型的图。参照图7,REG包括4个子载波,并且更具体地,除了基准信号之外的数据子载波。总体上,发射分集方案可应用于REG。为了防止小区间干扰,REG在每个小区中可以在频域移位,即,根据小区ID。另外,由于PCFICH始终是在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OFDM符号索引0)上发送的,所以如果接收器接收到该子帧,则接收器优先检查PCFICH的信息,识别被发送了PDCCH的OFDM符号的数量,然后接收在PDCCH上发送的控制信息。
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
图8是用于通常应用于特定带宽的PCFICH的位置和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的位置的图。首先,PHICH是携带关于DL数据传输的ACK/NACK信息的信道。在一个子帧中形成多个PHICH组并且在一个PHICH组中存在多个PHICH。因此,一个PHICH组可以包括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PHICH。
如图8所示,使用PUSCH资源分配的最低PRB(物理资源块)索引和用于在上行授权PDCCH上发送的解调制基准信号(DMRS)的循环移位索引来进行多个PHICH组中的针对用户设备的PHICH分配。DMRS是与UL传输一起提供的UL基准信号,以进行针对UL数据解调制的信道估计。PHICH资源已知为诸如这样的索引对。在此情况下,索引对中的和分别指示PHICH组数量和对应的PHICH组中的正交序列索引。上述和可以由以下的算式1限定。
[算式1]
在算式1中,nDMRS指示用于与PHICH有关的UL传输的DMRS的循环移位并且被映射到与对应的PUSCH传输有关的传输块(TB)上的最新的UL授权控制信息的“DMRS的循环移位”字段的值(例如,DCI格式0或4)。例如,最新的UL授权DCI格式的“DMRS的循环移位”字段可以具有3个比特的尺寸。如果该字段具有值‘000’,则nDMRS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值‘0’。
在算式1中,指示用于PHICH调制的扩频因子的大小。指示用于对应的PUSCH传输的第一时隙中的最低PRB索引。IPHICH在TDD系统中在特殊情况(UL/DL构造被设置为‘0’并且PUSCH在第四或第九子帧中发送)下具有值‘1’。否则,IPHICH具有值‘0’。指示由上层构造的PHICH组的数量,并且可以由以下算式2定义。
[算式2]
在算式2中,Ng指示关于在PBCH(物理广播信道)上发送的PHICH资源的大小的信息。Ng具有2比特的大小并且被表示为(Ng∈{16,12,1,2})。在算式2中,指示在DL中配置的资源块的数量。
表2示出由遗留3GPP LTE release8/9限定的正交序列的一个示例。
[表2]
图9是PHICH组被映射到的下行资源元素的位置的图。如图9所示,根据PHICH持续时间,可以在一个子帧内在不同的时域(即,不同的OS(OFDM符号))上构造PHICH组。
PDCCH处理
当PDCCH被映射到RE时,使用作为连续逻辑分配单位的控制信道元素(CCE)。一个CCE包括多个(例如,9个)资源元素组(REG),并且一个REG除了基准信号(RS)之外包括4个连续RE。
用于发送特定PDCCH的CCE的数量根据DCI净荷而改变,其为控制信息的大小、小区带宽、信道编码率等。具体地,如以下表3所示,根据PDCCH格式,可以定义用于特定PDCCH的CCE的数量。
[表3]
PDCCH格式 | CCE的数量 | 资源元素组的数量 | PDCCH比特的数量 |
0 | 1 | 9 | 72 |
1 | 2 | 18 | 144 |
2 | 4 | 36 | 288 |
3 | 8 | 72 | 576 |
如以上描述中提到的,PDCCH可以按照四个格式中的预定的一个格式使用,并且该预定的一个格式不通知给UE。因此,在PDCCH格式对于UE是未知时,UE应进行解码。这称为盲解码。但是,由于根据每一个PDCCH格式对用于DL的全部可用CCE解码会变为UE的大负担,所以考虑调度器的限制和解码尝试的数量而定义了搜索空间。
具体地,搜索空间是由CCE组成的候选PDCCH的集合,UE应以聚合级别上对这些CCE进行解码尝试。在此情况下,聚合级别和PDCCH候选的数量可以如以下的表4定义。
[表4]
参照表4,由于存在4种类型的聚合级别,UE可以根据聚合级别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搜索空间。如表4所示,搜索空间可以被划分成UE专用搜索空间和公共搜索空间。UE专用搜索空间是针对特定UE来构造的。各个UE监测(根据可用DCI格式对PDCCH候选的集合进行解码尝试)UE专用搜索空间并且检查PDCCH上掩码的RNTI和CRC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UE可获得控制信息。
公共搜索空间是针对多个UE或者全部UE需要接收PDCCH作为系统信息的动态调度、寻呼消息等的情况而构造的。但是,公共搜索空间还可以用于特定UE管理资源。并且,公共搜索空间和UE专用搜索空间可以彼此交叠。
具体地,可以由以下的算式3确定搜索空间。
[算式3]
在此情况下,L指示聚合级别,Yk指示由RNTI和子帧数量k确定的变量,并且m’指示PDCCH候选的数量。在应用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m′=m+M(L)·nCI。否则m′=m,其中,m=0,…,M(L)-1。M(L)指示PDCCH候选的数量,NCCE,k指示第k个子帧中的控制区的CCE的总数量,并且i指示用于指定PDCCH中的各个PDCCH候选中的单独CCE的索引,并且可以被表示成i=0,…,L-1。在公共搜索空间的情况下,Yk总是被确定为‘0’。
图10指示各个聚合级别中能够由上述算式3定义的UE专用搜索空间(阴影部分)。在此情况下,不使用载波聚合。为了清楚起见,NCCE,k在附图中被举例成32。
图10的(a)、(b)、(c)和(d)分别举例了聚合级别1、2、4和8。图10中的数字指示CCE编号。在图10中,如以上描述中提到的,搜索空间的开始CCE由RNTI和各个聚合级别的子帧数量k确定。由于模函数和L,根据各个聚合级别,在针对一个UE的相同子帧内,开始CCE可以被不同地确定。并且,开始CCE被确定为由L引起的聚合级别的倍数。在此情况下,例如,假定Yk对应于CCE编号18。,UE依次地尝试从开始CCE对CCE进行解码。例如,参照图10的(b),UE尝试按照根据对应的聚合级别的2个CCE单位从对应于开始CCE的CCE编号4开始对CCE解码。
如在以上描述中提到的,UE尝试对搜索空间解码。根据由DCI格式和RRC信令确定的传输模式确定解码尝试的数量。如果不应用载波聚合,则由于UE应考虑针对用于公共搜索空间的6个PDCCH候选的每个的两种类型的DCI尺寸(DCI格式0/1A/3/3A和DCI格式1C),UE需要进行最多12次解码尝试。对于UE专用搜索空间,由于UE考虑针对PDCCH候选的数量(6+6+2+2)的两种类型的DCI尺寸,UE需要进行最多32次解码尝试。因此,如果不应用载波聚合,则要求最多44次解码尝试。
另外,如果应用了载波聚合,则由于针对与DL资源(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多的UE专用搜索空间解码并增加了DCI格式4,解码尝试的最大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上行(UL)重传
在LTE/LTE-A系统中,基于同步非自适应重传而进行重传。由于诸如与随机接入资源的冲突等原因,可以使用同步自适应重传。
在此情况下,同步传输表示在发送了一个数据分组的定时点(例如,第n个子帧)之后的预定的定时点(例如,n+k子帧)进行重传的方案(在FDD的情况下,k等于4)。非自适应重传是使用与用于前一传输的频率资源和传输方法相同的频率资源(例如,物理资源块(PRB))区域和传输方法(例如,调制方案等)的方案。另外,自适应重传是根据由UL授权指示的调度信息进行重传的频率资源和传输方法可以与前一传输不同地构造的方案。
UL重传可以由上述PHICH和DCI格式0或4指示。UE可以通过在PHICH上接收针对前一UL传输的ACK/NACK而进行同步非自适应重传。或者,UE可以通过从eNodeB经由DCI格式0或4接收UL授权而进行同步自适应重传。
如果UE在同一时间接收到PHICH和UL授权PDCCH,则UE可根据UL授权PDCCH的控制信息进行UL重传并同时忽略PHICH。新数据指示符(NDI)包括在UL授权PDCCH中(例如,DCI格式0或4)。如果NDI比特相比于先前提供的NDI值切换,则UE可以认为前一传输成功并可以接着发送新数据。另外,尽管UE在PHICH上接收针对前一传输的ACK,如果在UL授权PDCCH中的NDI值不切换(接收到PHICH同时或之后),则UE被构造为不清空用于前一传输的缓冲器。
上行(UL)重传定时
在以下描述中,参照图11说明上述UL重传的定时关系。在LTE/LTE-A系统中的FDD的情况下,如果UE在第n个子帧中接收到PDSCH,则UE在第n+4个子帧中发送对PDSCH的ACK/NACK。图11假设了上述情况。
参照图11,如果eNodeB在第n个子帧中发送PDSCH和指示PDSCH的PDCCH(eNodeB处的DL传输),则UE在DL传播延迟过去之后接收到PDSCH和PDCCH(UE处的DL接收)。UE必须在第n+4个子帧中向eNodeB发送对PDSCH的ACK/NACK。在此情况下,由于在向eNodeB发送ACK/NACK过程中发生的传播延迟,即,在接收PDCSCH过程中发生的UL传播延迟和DL传播延迟,则UE应进行定时提前。
因此,允许UE接收并解码PDSCH、产生ACK/NACK并发送ACK/NACK的处理时间会变为(3ms-传播往返时间(RTT)),而不是对应于3个子帧的时间的3ms。在考虑100km的小区半径的情况下,RTT对应于0.66ms。因此,UE的处理时间会对应于2.34ms。
PUSCH传输定时
在PDCCH上接收UL授权的时刻和根据UL授权来发送PUSCH的时刻是固定的。具体地,如果在FDD中UE在第n个子帧中接收到UL授权,则UE在第n+4个子帧中发送PUSCH。由于在TDD中存在多种TDD构造,不同于在FDD中,‘n+4’的定时不能够应用于全部情况。因此,指示被应用了UL授权的UL子帧的UL索引字段与UL授权一起被包括在DCI中。
在发送PUSCH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类似于上述UL重传定时的处理时间。与UL重传定时的情况相比,该处理时间略微多于UL重传定时的处理时间。这是因为在PUSCH传输的情况下,通过对用于PDSCH的子帧的前3(最多4)个OFDM符号,可知道UL授权,与应对全部子帧解码的UL重传定时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提供与多个OFDM符号数量相同的处理时间。
尽管上述UL重传定时和PUSCH传输定时是基于UE的适当处理定时而确定的,如果引入了当前研究的e-PDCCH,则会发生问题。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说明e-PDCCH,并且说明用于在引入e-PDCCH的情况下能够向UE提供充分处理定时的UL重传定时和PUSCH传输定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当前研究的e-PDCCH是向数据区(即,用于在遗留LTE/LTE-A系统中发送PUSCH的资源区域)发送PDCCH的概念。由于用于载波聚合、协调多点(CoMP)、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TC(机器类型通信)、HetNet(异质网络)等的遗留PDCCH的容量限制、PDCCH之间的小区间干扰问题和/或PDCCH和PUSCH/PUCCH之间的干扰而引入了e-PDCCH。如以上描述中提到的,e-PDCCH可在PDSCH区域中发送,并且可基于DMRS(解调制基准信号)执行。具体地,当UE对e-PDCCH解码时,UE可以使用DMRS来进行信道估计。为此,eNodeB可对e-PDCCH和DMRS一起进行预编码。
在引入e-PDCCH的情况下,上述UL重传定时和PUSCH传输定时可能不能向UE提供充分的处理时间。更具体地,由于遗留结构对应于将PDCCH发送到子帧的前3(4)个符号并之后发送PDSCH的结构,因此UE优先对PDCCH解码,接着对DCI指示的资源区域中的PDSCH解码。因此,对PDCCH解码所需的处理时间在确定UL重传定时和PUSCH传输定时中不是重要因素。但是,如以上描述中提到的,由于可在PDSCH区域中发送e-PDCCH,因此UE必须接收子帧的全部信号来对e-PDCCH解码。换句话说,UE接收子帧的全部信号,对e-PDCCH解码,接着应顺序地对PDSCH解码。在此,与遗留结构相比,必须具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e-PDCCH的解码,并且由遗留定时确保的UE的处理时间减少。因此,由e-PDCCH,UE可能不能根据先前定义的定时关系发送ACK/NACK或PUSCH。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将参照图12到图13描述e-PDCCH的传输和ACK/NACK或者PUSCH的传输定时。
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图。
参照图12,eNodeB在第n个子帧中向UE发送PDSCH并且UE在PUCCH或PUSCH上在第n+4个子帧(发送PDSCH的子帧之后的第4个子帧)中发送对PDSCH的ACK/NACK。在此情况下,如果指示在第n个子帧中发送PDSCH的PDCCH对应于e-PDCCH而不是遗留LTE/LTE-A系统的PDCCH,则可在第n个子帧前面的第k个子帧中发送e-PDCCH。
在此情况下,将UE的处理时间考虑在内来确定k值。在一些情况下,将小区大小、UE在小区中的位置等考虑在内,可以灵活地确定k值。但是,由于eNodeB应考虑最糟糕的情况并且不优选地改变控制信息的传输定时,因此在发送PDSCH的子帧的前一个子帧(即图12所示的第n-1个子帧)中发送e-PDCCH。
并且,在遗留LTE/LTE-A系统中,包括DL调度分配,更具体地,被发送PDSCH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在内的DCI仅仅在被发送PDCCH的子帧中有效。因此,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在e-PDCCH上发送指示PDSCH的DL调度分配信息并且在发送PDSCH的子帧前面的第k个子帧发送e-PDCCH的情况下,不同于遗留结构,需要附加地构造DL调度分配信息以对于和k值一样多的子帧有效。
随后,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PUSCH传输定时的图。
参照图13,尽管在第n个子帧中发送PDCCH并且在第n+4个子帧中发送PUSCH,在e-PDCCH上在第n-1个子帧中发送包括对PUSCH传输的UL授权的DCI。这样,UE可充分地获得处理时间直至获得UL授权并且PUSCH被发送为止。
在此情况下,尽管发送e-PDCCH的子帧被例示为图13中的第n-2个子帧,但是如以上描述提到的,也可在第N个前面的子帧中发送e-PDCCH。
并且,根据以上说明,由于PUSCH传输定时与遗留UL授权的PUSCH传输定时区分开,向UE通知该变化的信息可包括在包含UL授权的DCI中(DCI格式0和4),或者可使用遗留字段。在使用遗留字段的情况下,可利用通知TDD中用于PUSCH传输的子帧的UL索引字段。更具体地,仅在TDD中,UL索引字段被包括在DCI中。但是,按照也将UL索引字段包括在FDD中并且通知UL授权和PUSCH传输定时的变化的方式,可以管理UL索引字段。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eNodeB和用户设备的构造的图。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eNodeB1410包括接收模块1411、发送模块1412、处理器1413、存储器1414和多个天线1415。多个天线1415表示eNodeB能够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接收模块1411可在UL中从UE接收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发送模块1412可在DL中向UE发送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处理器1413可控制eNodeB1410的整体操作,并且操作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eNodeB1410的处理器1413被构造为执行处理eNode B1410接收到的信息、要发送到外部的信息等的功能。存储器1414被构造为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预定时间并且可由诸如缓冲器(未示出)等的构成部件代替。
随后,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UE1420包括接收模块1421、发送模块1422、处理器1423、存储器1424和多个天线1425。多个天线1425表示UE能够支持MIMO发送和接收。接收模块1411可在DL中从eNodeB接收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发送模块1422可在UL中向eNodeB发送各种信号、数据和信息。处理器1423可控制UE1420的整体操作,并且操作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UE1420的处理器1423被构造为执行处理UE1420接收到的信息、要发送到外部的信息等的功能。存储器1424被构造为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预定时间并且可由诸如缓冲器(未示出)等的构成部件代替。
eNodeB和UE的详细构造可以实现以独立应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上述内容或者同时应用两个或者更多个实施方式。为了说明清楚,省略了重复的内容。
并且,在图14的说明中,对eNodeB1410的说明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作为DL传输的主要媒介或者UL接收的主要媒介的装置。对UE1420的说明可以相同地应用于作为DL接收的主要媒介或者UL发送的主要媒介的中继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使用各种装置实现。例如,可以利用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利用硬件的实现方式中,可利用从由ASIC(专用集成电路)、DSP(设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数字信号处理装置)、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利用固件或者软件实现的情况下,可利用用于进行上述功能或者操作的模块、过程、和/或功能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可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然后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设置在处理器内部或者外部以通过各种已知途径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这些修改和变化。
上述实施方式以预定形式对应于本发明的要素和特征的组合。并且,除非明确提到,相应元件或特征可被认为是选择性的。每个要素或特征可按照不能够与其它要素或特征组合的形式实现。另外,能够通过将要素和/或特征组合到一起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针对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一系列操作可被修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一些构造或特征可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由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构造或特征来代替。并且,可明显地理解通过将所附的权利要求中不具有明显引用关系权利要求组合到一起来配置实施方式,或者通过申请提交后的修改包括作为新权利要求。
工业实用性
尽管上述说明以主要涉及应用于3GPP LTE移动通信系统的形式描述了本发明,本发明可用于具有相同或等同原理的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12)
1.一种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控制信息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eNodeB发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特定子帧的数据区上发送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数据区与所述特定子帧中除了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所指示的前3个符号或前4个符号以外的符号相对应;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中在所述PDSCH上发送数据;以及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4个子帧中接收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考虑到从由小区大小、用户设备UE的处理时间和所述UE在小区内的位置构成的组合中选择的至少一项而确定所述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存在由所述DCI所指示的任意PDS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在发送了所述PDSCH的子帧紧邻的前一子帧中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不指示除了所述PDSCH以外的其它任意PDSCH。
6.一种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控制信息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接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特定子帧的数据区上接收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数据区与所述特定子帧中除了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所指示的前3个符号或前4个符号以外的符号相对应;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中在所述PDSCH上接收数据;以及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4个子帧中发送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考虑到从由小区大小、用户设备UE的处理时间和所述UE在小区内的位置构成的组合中选择的至少一项而确定所述k。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特定子帧中存在由所述DCI所指示的任意PDSC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在发送了所述PDSCH的子帧紧邻的前一子帧中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不指示除了所述PDSCH以外的其它任意PDSCH。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eNodeB,该eNodeB包括:
发送模块;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送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并且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特定子帧的数据区上发送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数据区与所述特定子帧中除了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所指示的前3个符号或前4个符号以外的符号相对应;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中在所述PDSCH上发送数据;以及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4个子帧中接收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12.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接收模块;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接收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并且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特定子帧的数据区上接收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数据区与所述特定子帧中除了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所指示的前3个符号或前4个符号以外的符号相对应;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个子帧中在所述PDSCH上接收数据;以及
在所述特定子帧之后的第k+4个子帧中发送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11570P | 2011-07-26 | 2011-07-26 | |
US61/511,570 | 2011-07-26 | ||
PCT/KR2012/005965 WO2013015629A2 (ko) | 2011-07-26 | 2012-07-26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33549A CN103733549A (zh) | 2014-04-16 |
CN103733549B true CN103733549B (zh) | 2017-02-15 |
Family
ID=47601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368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3549B (zh) | 2011-07-26 | 2012-07-26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49117B2 (zh) |
KR (1) | KR20140044359A (zh) |
CN (1) | CN103733549B (zh) |
WO (1) | WO2013015629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7917B (zh) * | 2013-07-05 | 2019-04-05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参数获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
WO2015035597A1 (en) * | 2013-09-13 | 2015-03-1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
CN105515726B (zh) * | 2014-09-26 | 2020-01-17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为覆盖增强的mtc设备降低盲解码复杂度的方法和设备 |
CN111049633B (zh) * | 2015-01-09 | 2022-09-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终端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EP3634039B1 (en) * | 2015-04-10 | 2022-06-0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System information scheduling i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EP3288209B1 (en) | 2015-04-22 | 2021-06-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channel and lc device |
WO2016192032A1 (zh) * | 2015-06-02 | 2016-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
CN106559195B (zh) * | 2015-09-25 | 2020-1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测量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
EP3373486B1 (en) | 2015-11-02 | 2020-06-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in unlicensed band |
US10298375B2 (en) * | 2015-12-30 | 2019-05-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
WO2017138772A2 (ko) * | 2016-02-12 | 2017-08-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WO2018015844A1 (en) * | 2016-07-21 | 2018-01-2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earch space definition for reduced processing time |
CN107708151A (zh) * | 2016-08-09 | 2018-02-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消息切片化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062898A1 (ko) * | 2016-09-28 | 2018-04-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선택하고 pssch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3533166B1 (en) * | 2016-10-26 | 2022-0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stant uplink access without always on feedback |
EP3319390A1 (en) * | 2016-11-04 | 2018-05-0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Collision handling of multiple dci |
RU2760210C2 (ru) * | 2016-12-28 | 2021-11-22 | Нтт Докомо, Инк. |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
KR102299126B1 (ko) * | 2017-01-07 | 2021-09-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
US10575361B2 (en) * | 2017-01-31 | 2020-02-25 | Apple Inc. | Fast switching between control channels dur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
KR102478435B1 (ko) * | 2018-02-14 | 2022-12-15 | 씨스코 시스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 NR(New Radio) 시스템의 랜덤 엑세스(random access)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
WO2019216703A1 (ko) | 2018-05-11 | 2019-11-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KR20190129647A (ko) * | 2018-05-11 | 2019-11-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11483814B2 (en) | 2019-01-04 | 2022-10-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sha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11503607B2 (en) * | 2019-03-27 | 2022-11-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reconfigured downlink resource based on the uplink transmission |
CN112911720B (zh) * | 2021-02-28 | 2024-09-17 | 唐亮 | 一种对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116760A2 (en) * | 2008-03-16 | 200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682919A (zh) * | 2007-03-19 | 2010-03-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装置、移动台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WO2010024582A3 (en) * | 2008-08-27 | 2010-05-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036314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夏普株式会社 | 跨载频指示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2047744A (zh) * | 2008-05-29 | 2011-05-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09519A (ja) | 2005-12-19 | 2006-04-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における受信方法 |
EP2103017B1 (en) * | 2007-03-29 | 2014-01-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625859B1 (ko) | 2009-05-08 | 2016-05-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으로부터 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중계기 및 그 방법 |
WO2010131886A2 (en) * | 2009-05-12 | 2010-11-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with both a mobile station and a relay st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746175B2 (ja) | 2009-08-23 | 2015-07-0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信号の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送信装置 |
KR101750371B1 (ko) * | 2009-12-24 | 2017-07-0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크로스 캐리어 스케쥴링을 지원하는 tdd 통신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의 송수신 타이밍을 정의하는 방법 |
WO2011137408A2 (en) * | 2010-04-30 | 2011-11-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US9160513B2 (en) * | 2011-07-28 | 2015-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control data of aggregated carriers |
-
2012
- 2012-07-26 CN CN201280036857.8A patent/CN1037335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26 US US14/233,450 patent/US974911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7-26 WO PCT/KR2012/005965 patent/WO2013015629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7-26 KR KR1020147000447A patent/KR2014004435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2919A (zh) * | 2007-03-19 | 2010-03-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装置、移动台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WO2009116760A2 (en) * | 2008-03-16 | 2009-09-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047744A (zh) * | 2008-05-29 | 2011-05-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
WO2010024582A3 (en) * | 2008-08-27 | 2010-05-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036314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夏普株式会社 | 跨载频指示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40044359A (ko) | 2014-04-14 |
US20140153531A1 (en) | 2014-06-05 |
CN103733549A (zh) | 2014-04-16 |
WO2013015629A3 (ko) | 2013-03-21 |
WO2013015629A2 (ko) | 2013-01-31 |
US9749117B2 (en) | 201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3354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KR101951681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전송 시간 간격, 복수의 서브캐리어 간격, 또는 복수의 프로세싱 시간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을 위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KR10198832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을 위한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또는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CN103460627B (zh) | 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4982084B (zh) | 收发信号的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 |
CN108650067B (zh) | 组合的tdd和fdd载波聚合中的传输 | |
US9788342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US20160330721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
CN104247304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区域配置资源块的方法及其装置 | |
WO201801748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ime reduction signaling | |
CN105684337B (zh) | 当在载波聚合中包括tdd小区和fdd小区时的harq操作 | |
US936923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me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7852313A (zh) |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和基站 | |
CN109997327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4012023A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10447282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ack/nack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 |
KR101812174B1 (ko) | 다중 반송파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 |
CN106716908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 |
CN111183696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EP2556710A1 (en)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mobile network during a transitional configuration mode | |
CN103907300A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
US10772124B2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
CN104982000A (zh) |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909036B1 (ko) |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WO2013069955A1 (ko)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