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907A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16907A CN103716907A CN201310717377.4A CN201310717377A CN103716907A CN 103716907 A CN103716907 A CN 103716907A CN 201310717377 A CN201310717377 A CN 201310717377A CN 103716907 A CN103716907 A CN 103716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communication unit
- data
- electronic equipment
- data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以减轻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目前,以双卡双待的智能手机为例,该智能手机具有通讯单元1,支持如GSM网络,和通讯单元2,支持如WCDMA网络,那么,该智能手机在使用时,用户需要手动设定哪个通讯单元作为网络数据主单元,假设,用户设定通讯单元1为网络数据主单元,那么,当用户通过电子设备访问网络,如进行聊天、浏览网页或者下载文件时,电子设备所有的网络数据都会在GSM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如果用户想要在WCDMA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话,用户需要手动更改网络数据主单元。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只要用户没有手动更改网络数据主单元的设置,电子设备就只能够使用用户指定的通讯单元,在相应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那么,就存在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所述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为: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所述数据传输状态。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为: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所述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是不同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具体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当获得用户对所述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时,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所述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不同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所述数据传输状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控制子模块,用于当获得用户对所述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时,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那么,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如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或网络异常时,自动将网络数据传输业务切换到第二通讯单元上,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网络情况较好或者能够正常工作的第二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无法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正常进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示窗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无法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电子设备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无法根据当前通信单元的网络情况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如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或网络异常时,自动将网络数据传输业务切换到第二通讯单元上,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网络情况较好或者能够正常工作的第二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无法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正常进行,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通讯单元中可以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第二通讯单元中可以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此时,第一网络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第二网络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
上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可以为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单元)或者Nano SIM(第四形式要素集成电路板),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较优的,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网络为2G(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通信网络,第二网络为3G(3rd-Generation,第三代)通信网络;或者,第一网络为4G(4th-Generation,第四代)通信网络,第二网络为2G通信网络。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考图1,上述方法包括:
S101: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S102: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双卡双待的智能手机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网络的第一通讯单元以及第二网络的第二通讯单元,用户设置第一通讯单元为网络数据主单元,那么,当用户在电子设备的前台打开一需要访问网络的应用,或者应用在后台需要访问网络时,应用可以调用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或者直接请求操作系统控制第一通讯单元进行网络数据传输。
S101: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也可以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数据传输状态。这里所说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5秒、10秒、30秒甚至更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S101可以且不限为下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S101可以为: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上述预设条件,即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得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包括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即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峰值时,就表明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此时,第一网络中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数据,只是速度会很慢,反之,就表明第一网络正常,网络状况良好。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门限值,也就是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峰值为在第一网络中数据传输速的上限值,可以由第一网络的通信运营商设定的。
第二种情况,S101可以为: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得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包括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可能由于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不好,或者接入用户太多,导致网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就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此时,第二预设门限值为在第一网络中数据传输速的下限值,也可以由第一网络的通信运营商设定的,还可以由电子设备制造商或者应用开发商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第三种情况,S101可以为: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保持不变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上述预设条件,即第一网络处于网络异常。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可以实时的获得第一通讯单元的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发送数、接收数或者发送数和接收数在第一预设时间,如10秒、30秒、1分钟之内都没有变化,那么,就可以表明第一网络处于网络异常,也就是数据传输通路断开,或者第一通讯单元故障,反之,就表明第一网络正常,网络状况良好。
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情况,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执行S102: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处于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在第二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也就是说,当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时,电子设备切换通讯单元,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数据传输,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开始数据传输,使得电子设备通过第二通讯单元的第二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电子设备正在通过第一网络传输网络数据的过程中,在已经传输了第一部分数据时,S101可以为: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接下来,执行S102,此时,S102可以为: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在第二网络中对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一部分数据与第二部分数据是不同的数据。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能够在通讯单元切换后对切换前传输的文件进行续传。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网络如上述第一种情况一样处于网络拥塞时,S102还可以为:判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是否相同,若否,则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可能因为第二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流量超额或者资费较贵,不想用第二通讯单元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为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或网络异常时,S102可以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当获得用户对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需要切换通讯单元时,电子设备先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如图2所示,在该窗口上显示“当前通信单元异常,是否切换通讯单元?”、“确定”以及“取消”,然后,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决定是否进行通讯单元切换。如果用户点触的是“确定”,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获得用户对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切换通讯单元,即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如果用户点触的是“取消”,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获得用户对提示窗口的否定操作时,不切换通讯单元,即控制第一通讯单元保持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由上述可知,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方案应用在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那么,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如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或网络异常时,自动将网络数据传输业务切换到第二通讯单元上,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网络情况较好或者能够正常工作的第二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正常进行,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电子设备,请参考图3,该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通讯单元具体可以为SIM单元、USIM单元或者Nano SIM单元,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31,用于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控制模块32,用于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在第二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可以实时获取上述数据传输状态,也可以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数据传输状态,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1秒、3秒、5秒、10秒,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31,具体用于: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或,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或,获取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第一网络满足预设条件。
进一步,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31,具体用于: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控制模块32,具体用于: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在第二网络中对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第一部分数据与第二部分数据为不同的数据。
进一步,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31,具体用于: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数据传输状态。
进一步,控制模块32,还包括: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控制子模块,用于当获得用户对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进一步,当第一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第二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时,第一网络与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第二网络与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其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不同。
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应用在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能够利用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那么,当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在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数据传输状态表明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网络数据,并控制第二通讯单元对网络数据在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如第一网络处于网络拥塞或网络异常时,自动将网络数据传输业务切换到第二通讯单元上,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网络情况较好或者能够正常工作的第二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无法自动切换进行通讯单元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网络数据传输正常进行,提高用户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具有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的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步骤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为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
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
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所述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步骤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为如下步骤: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所述数据传输状态。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步骤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为包括下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步骤所述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为包括下步骤: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是不同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步骤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为包括下步骤: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当获得用户对所述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
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
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所述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为: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所述数据传输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网络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具体为: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所述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具体为: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是不同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
当获得用户对所述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时,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不同。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与第一网络建立通讯连接,以及利用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第二网络建立通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进行网络数据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当所述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或,获取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的数据包接收数和发送数,当所述接收数和/或发送数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小于等于第三预设门限值时,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一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一部分数据进行传输时,获得所述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表明所述第一网络满足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在所述第二网络中对所述网络数据的第二部分数据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所述第二部分数据为不同的数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获得模块,具体用于: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所述数据传输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显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一提示窗口;
控制子模块,用于当获得用户对所述提示窗口的确定操作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停止传输所述网络数据,并控制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对所述网络数据在所述第二网络中进行传输。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中包含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时,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7377.4A CN103716907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17377.4A CN103716907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16907A true CN103716907A (zh) | 2014-04-09 |
Family
ID=5040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17377.4A Pending CN103716907A (zh) | 2013-12-23 | 2013-12-23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1690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2303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深圳市中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驻留网络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6102147A (zh) * | 2016-06-12 | 2016-1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处理器用户设备低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517132A (zh) * | 2017-09-01 | 2017-12-2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器usb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路由器 |
US20210329528A1 (en) * | 2018-12-25 | 2021-10-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9264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终端在网络拥塞情况下业务保持的实现方法 |
CN101626589A (zh) * | 2009-08-10 | 2010-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951665A (zh) * | 2010-09-15 | 2011-01-1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移动终端的路由方法及双卡移动终端 |
US20110310787A1 (en) * | 2010-06-17 | 2011-12-22 | Google Inc. | Maintain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
CN202663551U (zh) * | 2012-07-06 | 2013-01-09 | 上海中铁通信信号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无缝切换嵌入式模块 |
CN103415037A (zh) * | 2013-08-16 | 2013-11-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模单待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
-
2013
- 2013-12-23 CN CN201310717377.4A patent/CN10371690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9264A (zh) * | 2008-01-18 | 2009-07-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模终端在网络拥塞情况下业务保持的实现方法 |
CN101626589A (zh) * | 2009-08-10 | 2010-0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负载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20110310787A1 (en) * | 2010-06-17 | 2011-12-22 | Google Inc. | Maintain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
CN101951665A (zh) * | 2010-09-15 | 2011-01-19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卡移动终端的路由方法及双卡移动终端 |
CN202663551U (zh) * | 2012-07-06 | 2013-01-09 | 上海中铁通信信号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无缝切换嵌入式模块 |
CN103415037A (zh) * | 2013-08-16 | 2013-11-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模单待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2303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深圳市中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驻留网络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6102147A (zh) * | 2016-06-12 | 2016-11-09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处理器用户设备低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170141A (zh) * | 2016-09-05 | 2016-1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170141B (zh) * | 2016-09-05 | 2020-03-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7517132A (zh) * | 2017-09-01 | 2017-12-2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器usb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存储介质及路由器 |
US20210329528A1 (en) * | 2018-12-25 | 2021-10-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63271B (zh) | 数据驱动的自适应接收链分集处理 | |
CN107949064A (zh) | 信道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472678A (zh) | 无线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JP6595112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端末 | |
CN103716907A (zh)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152020B (zh) |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04540176A (zh)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555428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368687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3986824A (zh) | 电子设备的数据显示方法及系统 | |
CN104052801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3588993A1 (en) | Broadcast send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4378493A (zh) | 一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3258617B1 (en) |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
CN104243089A (zh) | 数据传输速率动态调整系统及方法 | |
CN105227984A (zh) | 遥控器按键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5511587A (zh) |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035508A (zh) | 一种移动通信下行多时隙调度方法和系统 | |
US9961621B2 (en) | Wireless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and access method therefor | |
CN106358318A (zh) | 一种热点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5813138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
CN110035509A (zh) | 一种移动通信上行多时隙调度方法和系统 | |
CN112671520B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确定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 |
CN104345862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760770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