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0564A -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10564A CN103610564A CN201310685083.8A CN201310685083A CN103610564A CN 103610564 A CN103610564 A CN 103610564A CN 201310685083 A CN201310685083 A CN 201310685083A CN 103610564 A CN103610564 A CN 1036105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headrest
- holder
- face holder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按摩床,包括床体、头枕、若干头枕固定杆、脸托、脸托升降机构和若干弹簧,所述床体包括床本体和床架,所述床本体固设于床架上;所述头枕固定杆其第一端和床架或床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端悬伸于床本体前端一侧;所述头枕固设于头枕固定杆第二端的上方,所述若干弹簧连接于头枕底面和头枕固定杆之间,头枕中部设有供使用者俯卧时露出面部区域的透气孔;所述脸托为中部设有通孔的环状脸托,脸托位于头枕中部透气孔所在的区域内,所述脸托升降机构设于脸托下方为脸托提供支撑,且所述脸托在脸托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头枕在竖直方向上作上下运。使用本发明的按摩床进行俯卧按摩时,可有效减轻使用者因脸部挤压而造成的不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头枕作为床本体1的一部分,将床本体1端部的一个区域作为头枕部2,参见图1。进而在床本体端部开个孔3,以便于俯卧时透气。这种按摩床,在使用过程中,其头枕透气孔的大小是固定的,俯卧时头枕总是挤压脸部同样的位置。如果使用者俯卧于按摩床上,进行背部、头颈部的按摩时间稍长,因脸部同样的位置受到按摩带来的长时间挤压,而会造成面部血液循环不畅、及面部肌肉不适,严重时还会让使用者的鼻子感觉到堵塞,呼吸不畅,这样造成使用者不能一次性长时间的享受按摩,无法在一次按摩中长时间的享受按摩的舒适和愉悦。因此,有必要对按摩床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对按摩床进行了改进,使用本发明的按摩床进行俯卧按摩时,可有效减轻使用者因脸部受到头枕的挤压而造成的不适。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包括床体、头枕、若干头枕固定杆、脸托、脸托升降机构和若干弹簧,所述床体包括床本体和床架,所述床本体固设于床架上;所述头枕固定杆其第一端和床架或床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端悬伸于床本体前端一侧;所述头枕固设于头枕固定杆第二端的上方,所述若干弹簧连接于头枕底面和头枕固定杆之间,头枕中部设有供使用者俯卧时露出面部区域的透气孔;所述脸托为中部设有通孔的环状脸托,脸托位于头枕中部透气孔所在的区域内,且脸托的通孔和头枕透气孔同轴,所述脸托升降机构设于脸托下方为脸托提供支撑,且所述脸托在脸托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头枕在竖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脸托向上运动时,脸托可穿过所述透气孔并运动至其上表面高于头枕上表面的位置。
所述脸托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第一套筒、两根第二套筒、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两根传动杆、一手摇杆、一底座,所述两根第一套筒立设于底座上,且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套筒顶壁设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两根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顶部和脸托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中部侧壁设有开孔,第二套筒内位于所述开孔下方的位置固设有一横杆,横杆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两根传动杆分别穿设于两根第一套筒的螺纹孔,传动杆表面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传动杆顶端贯穿过第二套筒内的横杆中部的通孔,一紧固螺母连接在传动杆顶端;所述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传动杆的顶端,并位于传动杆顶端的紧固螺母和第二套筒内的横杆顶部之间;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分别设于两个第二套筒内,且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垂直方向互相啮合;所述手摇杆横穿两个第二套筒侧壁上的开孔,且手摇杆穿过设于第二套筒内的第二齿轮的轴孔,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手摇杆末端设有手柄。
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所述头枕固定杆为韧性材料制成,头枕固定杆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
所述头枕固定杆为由橡胶或金属制成。
所述若干弹簧对称分布于头枕透气孔两侧。
头枕或床本体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用于粘贴头枕套或床单的魔术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按摩床,其除了头枕外,还具有一个可上下升降的脸托,在俯卧按摩过程中,脸部贴在头枕上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脸托升降机构将脸托上升至其上表面高于头枕上表面的位置,从而使得比和头枕贴紧的脸部范围小的脸部位置和脸托接触,这样避免了脸部固定部位长期受到头枕挤压,可有效的避免由此而造成的血液不畅等不良情况。
另外,头枕固定杆进一步采用韧性材料制成,可以在按摩过程中,特别是俯卧按摩头部、颈部、背部的过程中,使得头枕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起到缓冲长时间俯卧按摩所带给使用者脸部的压力作用,避免因长时间俯卧按摩而造成的脸部血液不通畅、鼻孔堵塞等情况。连接于头枕和头枕固定杆之间的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更好的减缓俯卧按摩时脸部所受到的压力,让使用者可以长时间的享受按摩的愉悦,无需担心长时间俯卧按摩所带来的脸部、鼻子不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按摩床;
图2是本发明按摩床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按摩床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脸托升降机构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脸托其上表面高于头枕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6是脸托其上表面低于头枕上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按摩床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摩床,参见图1~6,其包括床体、头枕300、若干头枕固定杆500、脸托400、脸托升降机构、和若干弹簧600。
其中,床体包括床本体100和床架200,床本体固定在床架上。床本体具有前端101和后端102,使用者躺卧在床本体上时,靠近使用者脚的一端为床本体后端,靠近使用者头部的一端为床本体前端。头枕固定杆500其第一端501和床架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和床本体固定连接。头枕固定杆其第二端502悬伸于床本体前端一侧。头枕300固设于头枕固定杆第二端502的上方,若干弹簧600连接于头枕底面和头枕固定杆之间,头枕固定杆和弹簧为头枕提供支撑。头枕的上表面和床本体的上表面大致平齐。头枕中部设有供使用者俯卧时露出面部区域的透气孔301。头枕固定杆由韧性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是橡胶制成,或者金属材质的,例如是具有一定韧性的钢柱或钢板等,头枕固定杆第二端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作为一种优选,若干弹簧对称分布在头枕透气孔的两侧。对称分布的弹簧可发挥更为均匀的缓冲效果。
脸托400为中部设有通孔401的环状脸托,脸托位于头枕中部透气孔301所在的区域内,且脸托的通孔和头枕透气孔同轴。脸托升降机构设于脸托400下方为脸托提供支撑,且脸托在脸托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以相对头枕300在竖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脸托向上运动时,脸托可以穿过透气孔301并运动至其上表面高于头枕上表面的位置。下面对脸托升降机构进行说明。
脸托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第一套筒702、两根第二套筒701、两个第一齿轮705、两个第二齿轮706、两根传动杆703、一手摇杆704、一底座707。两根第一套筒702立设于底座707上,且和底座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套筒顶壁7021均设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两根第二套筒701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一套筒702,每个第二套筒顶部均和和脸托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套筒的中部侧壁均设有开孔,这些开孔位于同一个水平。每个第二套筒内位于开孔下方的位置均固设有一横杆7011,横杆中部设有通孔。两根传动杆703分别穿设于两根第一套筒702顶壁的螺纹孔,每个传动杆表面均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在传动杆的顶部和底部没有设螺纹。传动杆顶端贯穿过第二套筒内的横杆7011中部的通孔,一紧固螺母7031固定连接在传动杆顶端。两个第一齿轮705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传动杆703的顶端,并位于传动杆顶端的紧固螺母7031和第二套筒内的横杆7011顶部之间。优选的,在紧固螺母和第一齿轮之间还可设有一垫片,有利于减少机械磨损。两个第二齿轮706分别设于两个第二套筒701内,且第二齿轮706和第一齿轮705在垂直方向互相啮合。两个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手摇杆704横穿两个第二套筒701侧壁上的开孔,且手摇杆穿过设于第二套筒内的第二齿轮706的轴孔,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手摇杆末端设有手柄7041。
通过转动手摇杆704,从而可带动两个第二齿轮706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705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传动杆703转动,由于传动杆的外螺纹和第一套筒顶壁7021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从而借助螺纹作用,使得套设于第一套筒的第二套筒701可以相对于第一套筒702上、下运动,进而使得脸托400相对头枕300上下运动。
使用本发明的按摩床时,首先通过转动手摇杆704使脸托400下降至其上表面低于头枕300上表面的位置(参见图6),然后使用者俯卧在本发明的按摩床上,脸部对着头枕透气孔301。按摩师在按摩使用者的头部、颈部或背部时,头枕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同时头枕固定杆也会受到压力作用,此时,头枕固定杆的第二端502会在压力作用下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同时也带动着头枕300上下摆动,从而可以缓冲使用者脸部在按摩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而设置在头枕和头枕固定杆之间的弹簧600同时也起到缓冲脸部受到的压力的作用。当按摩了一段时间后,为了避免出现因脸部固定的部位长时间贴在头枕表面而出现肌肉疲劳等不适,按摩师可以通过转动手摇杆704,使脸托400上升至其上表面高于头枕300上表面的位置(参见图5),使得比和头枕贴紧的脸部范围小的脸部位置和脸托接触。按摩师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舒适情况来上升或下降脸托。
优选的,头枕和床本体前端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当头枕受到压力作用时,可更好的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参见图2,在床本体100上还设有多个魔术贴800,这些魔术贴用于粘住床单,避免床单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同时也可以方便的更换床单。在头枕30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魔术贴,用于粘住头枕套,避免头枕套在使用过程中滑动,同时也便于更换头枕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头枕、若干头枕固定杆、脸托、脸托升降机构和若干弹簧,
所述床体包括床本体和床架,所述床本体固设于床架上;
所述头枕固定杆其第一端和床架或床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端悬伸于床本体前端一侧;
所述头枕固设于头枕固定杆第二端的上方,所述若干弹簧连接于头枕底面和头枕固定杆之间,头枕中部设有供使用者俯卧时露出面部区域的透气孔;
所述脸托为中部设有通孔的环状脸托,脸托位于头枕中部透气孔所在的区域内,且脸托的通孔和头枕透气孔同轴,
所述脸托升降机构设于脸托下方为脸托提供支撑,且所述脸托在脸托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头枕在竖直方向上作上下运动,脸托向上运动时,脸托可穿过所述透气孔并运动至其上表面高于头枕上表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脸托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第一套筒、两根第二套筒、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两根传动杆、一手摇杆、一底座,
所述两根第一套筒立设于底座上,且和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套筒顶壁设有贯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两根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顶部和脸托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中部侧壁设有开孔,第二套筒内位于所述开孔下方的位置固设有一横杆,横杆中部设有通孔;
所述两根传动杆分别穿设于两根第一套筒的螺纹孔,传动杆表面设有与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传动杆顶端贯穿过第二套筒内的横杆中部的通孔,一紧固螺母连接在传动杆顶端;
所述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传动杆的顶端,并位于传动杆顶端的紧固螺母和第二套筒内的横杆顶部之间;
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分别设于两个第二套筒内,且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垂直方向互相啮合;
所述手摇杆横穿两个第二套筒侧壁上的开孔,且手摇杆穿过设于第二套筒内的第二齿轮的轴孔,并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杆末端设有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固定杆为韧性材料制成,头枕固定杆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床本体上下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固定杆为由橡胶或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弹簧对称分布于头枕透气孔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床,其特征在于,头枕或床本体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用于粘贴头枕套或床单的魔术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5083.8A CN103610564A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85083.8A CN103610564A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10564A true CN103610564A (zh) | 2014-03-05 |
Family
ID=50161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85083.8A Pending CN103610564A (zh) | 2013-12-13 | 2013-12-13 |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10564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0008A (zh) * | 2014-03-12 | 2014-06-04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一种心内科多用诊断病床 |
WO2017101600A1 (zh) * | 2015-12-15 | 2017-06-22 | 张彩银 | 一种新型按摩床 |
CN106955182A (zh) * | 2017-05-11 | 2017-07-18 | 四川尚健创唯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动态脊椎梳理牵引床 |
CN108578145A (zh) * | 2018-01-25 | 2018-09-28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一种脊椎按摩方法 |
CN110433401A (zh) * | 2019-08-16 | 2019-11-12 | 王英娟 | 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 |
CN111888161A (zh) * | 2018-08-18 | 2020-11-06 | 王仁浒 | 妇科手术床 |
CN112641586A (zh) * | 2020-12-08 | 2021-04-13 | 陈蕾 | 一种医用中医心内科诊疗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42549A2 (en) * | 2000-04-04 | 2001-10-10 | Stema S.r.l. | Lifting mechanism for beds and the like |
CN202802009U (zh) * | 2012-10-19 | 2013-03-20 | 何泽鲲 | 一种老人按摩助眠床 |
CN203042824U (zh) * | 2013-01-29 | 2013-07-10 | 王希龙 | 一种甲状腺手术体位固定床装置 |
CN203042870U (zh) * | 2013-02-20 | 2013-07-10 | 高展 | 一种按摩床 |
-
2013
- 2013-12-13 CN CN201310685083.8A patent/CN1036105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42549A2 (en) * | 2000-04-04 | 2001-10-10 | Stema S.r.l. | Lifting mechanism for beds and the like |
CN202802009U (zh) * | 2012-10-19 | 2013-03-20 | 何泽鲲 | 一种老人按摩助眠床 |
CN203042824U (zh) * | 2013-01-29 | 2013-07-10 | 王希龙 | 一种甲状腺手术体位固定床装置 |
CN203042870U (zh) * | 2013-02-20 | 2013-07-10 | 高展 | 一种按摩床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0008A (zh) * | 2014-03-12 | 2014-06-04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一种心内科多用诊断病床 |
CN103830008B (zh) * | 2014-03-12 | 2016-06-15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一种心内科多用诊断病床 |
WO2017101600A1 (zh) * | 2015-12-15 | 2017-06-22 | 张彩银 | 一种新型按摩床 |
CN106955182A (zh) * | 2017-05-11 | 2017-07-18 | 四川尚健创唯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动态脊椎梳理牵引床 |
CN108578145A (zh) * | 2018-01-25 | 2018-09-28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一种脊椎按摩方法 |
CN111888161A (zh) * | 2018-08-18 | 2020-11-06 | 王仁浒 | 妇科手术床 |
CN111888161B (zh) * | 2018-08-18 | 2022-06-21 | 王仁浒 | 妇科手术床 |
CN110433401A (zh) * | 2019-08-16 | 2019-11-12 | 王英娟 | 一种小儿照蓝光安全防护装置 |
CN112641586A (zh) * | 2020-12-08 | 2021-04-13 | 陈蕾 | 一种医用中医心内科诊疗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0564A (zh) | 一种新型的按摩床 | |
CN202446465U (zh) | 一种家用按摩椅 | |
CN103610563A (zh) | 一种按摩床 | |
CN203042565U (zh) | 一种可按摩颈椎牵引机 | |
CN202528872U (zh) | 司机按摩椅 | |
CN108078756B (zh) | 一种按摩床 | |
CN203507075U (zh) | 新型按摩靠垫机芯 | |
CN102058459A (zh) | 头低脚高位康复调理床 | |
CN103622369A (zh) | 一种按摩床垫 | |
CN202478095U (zh) | 电动按摩浴缸椅 | |
CN109223489A (zh) | 一种缓解腿部酸痛的按摩器 | |
CN202288728U (zh) | 一种新型的颈椎按摩椅 | |
CN203388611U (zh) | 一种负氧离子蚕丝保健枕 | |
CN103405095A (zh) | 一种负氧离子蚕丝保健枕 | |
CN103655103A (zh) | 按摩床 | |
CN203802773U (zh) | 一种新型按摩床 | |
CN203802771U (zh) | 一种按摩头装置 | |
CN202005561U (zh) | 人体动力颈椎拉伸枕 | |
CN201197784Y (zh) | 眼病患者用卧架 | |
CN206462699U (zh) | 一种智能调节按摩床垫 | |
CN103622359B (zh) | 一种改进型按摩床 | |
CN201968945U (zh) | 头低脚高位康复调理床 | |
CN203591114U (zh) | 一种分区按摩枕头 | |
CN215899348U (zh) | 一种便于对颈部持续按摩的颈椎养护枕 | |
CN204336379U (zh) | 一种保健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