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932B -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81932B CN103581932B CN201210282533.4A CN201210282533A CN103581932B CN 103581932 B CN103581932 B CN 103581932B CN 201210282533 A CN201210282533 A CN 201210282533A CN 103581932 B CN103581932 B CN 1035819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configuration
- pilot
- information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ining sequences per antenn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频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接收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接收端,即使天线端口数激增,仍然可以根据需要从其中选择一部分端口配置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不限制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数,解决了天线端口数激增情况下的导频配置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3D)波束赋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D波束赋型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小区资源利用率以及解决小区间干扰的一项重要技术,3D波束赋形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同时利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波束,从而实现更高的空间复用度,并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要实现3D波束赋型,通常需要多组天线配合使用,这就涉及到复杂天线配置下的导频设计问题。目前R10中信道测量中,不同的具体天线端口数采用不同的导频配置,支持1端口发送、2端口发送、4端口发送、8端口发送这四种情况的导频配置,并且都有相应的导频发送图样。未来许多应用场景下,很可能天线端口数会激增,例如会出现16端口、64端口等等情况,此时,如果仍然按照天线端口数来映射导频,必然会导致导频开销过大和资源占用严重,从而影响系统频谱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导频测量的导频配置进行改进,以解决天线端口数激增情况下的导频配置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天线端口数激增情况下的导频配置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频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接收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接收端接收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后通知的相应端口配置信息,并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通知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为:通过高层信令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接收端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端口为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端口不是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的总行数与总列数之和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端接收发射端在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后发送的相应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相同或不同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频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估算得到信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在上述方案中,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为: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行或一列端口的预编码信息,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行端口的预编码信息和至少一列端口的预编码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接收端,所述接收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采用已确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有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获取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用于采用已确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以及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估算得到信道信息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为:接收端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频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发射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发射端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的总行数与总列数之和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射端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相同或不同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频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发射端,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为网络侧设备,用于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射端还用于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
本发明的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能够实际需要事先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该端口配置是从所有端口中选择一个部分端口作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接收端在基于该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估算出信道信息。如此,即使天线端口数激增,仍然可以根据需要从其中选择一部分端口配置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不限制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数,解决了天线端口数激增情况下的导频配置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导频开销过大和资源占用严重的情况,提高系统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频测量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图2所示端口配置的时域序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采用图2所示端口配置的时域序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这里,可以由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接收端。其中,通过高层信令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接收端和发射端。其中,网络侧设备是相对于用户端设备而言的,可以是基站、低功率发送节点、或核心网网元等。
或者,接收端可以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步骤102:接收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这里,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其中,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这里,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端接收发射端在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后发送的相应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所述频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ResourceBlock Group)、或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具体地,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不同种端口配置。
这里,所述估算得到信道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一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或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至少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这里,所述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具体地,接收端可以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可以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接收端,所述接收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采用已确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接收导频信号,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这里,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有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获取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这里,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其中,所述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至少一种端口配置。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这里,所述接收端,用于采用已确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以及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这里,所述接收端估算得到信道信息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
这里,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具体地,接收端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导频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发射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
这里,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或者,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发射端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其中,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具体地,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这里,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射端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
具体地,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所述频域配置为在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
例如,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相同或不同端口配置。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发射端,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
这里,所述发射端为网络侧设备,用于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或者,所述发射端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其中,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这里,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这里,所述发射端还用于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导频测量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网络侧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以及对应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和时域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确定采用如图2所示的端口配置,其中,共有16个端口,其中,阴影部分的7个端口(端口1、2、3、4、5、9、13)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非阴影部分的9个端口(端口6、7、8、10、11、12、14、15、16)为不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行端口和第一列端口来发送导频信息。
可以预先在网络侧配置上述端口配置的端口配置信息,再由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这里,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该比特串用于指示当前的端口配置,其中,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具体地,如果一个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端口对应的比特位为置1,如果一个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端口对应的比特位置为0;所述比特串中比特位与端口之间的对应可以按照行顺序,也可以按照列顺序。例如,对于本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端口配置,按照行顺序其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1111100010001000,其中,第一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一个端口,第二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的第二个端口,第三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三个端口,第四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三个端口,第五比特位对应第二行第一个端口,依次类推。
这里,网络侧设备在通知接收端时,可以通过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端口配置中的时域配置如图3所示,子帧偏置为2,子帧周期为5,即在子帧2、子帧7、子帧12、子帧17等等满足该子帧偏置和子帧周期的子帧上采用上述的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网络侧用高层信令通知接收端导频信号的时域配置信息,时域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步骤2:发射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在时域配置指示的相应子帧上和所述端口配置指示的相应端口上发送导频信号,其他端口上不发送导频信号。
步骤3:接收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及时域配置信息,接收发射端在相应子帧和相应的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信息;
步骤4: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各端口的预编码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根据第一行端口(即图2中的端口1、2、3、4)的信道信息,得到第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再根据第一列端口(即图2中的端口1、5、9、13)的信道信息,得到第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最后,根据所述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以及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得到其他各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及各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这里,因为天线端口之间的间距较小,天线端口1、2、3、4间的预编码信息可以表征不同列端口间的预编码信息;天线端口1、5、9、13间的预编码信息可以表征不同行天线间的预编码信息,因此,接收端可以根据天线端口的排列,以天线端口1的相位信息为基准,根据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这两个维度分别是:天线端口1、2、3、4之间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它反应了水平面预编码信息;天线端口1、5、9、13之间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它反应了垂直面预编码信息,得到其他行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其他列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步骤5:接收端将所得到的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这里,接收端完成信道估计、预编码信息估算后,可以直接将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即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之后,发射端可以接收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根据端口排列,计算得到自身需要的所有端口的三维预编码信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导频测量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网络侧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以及对应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和时域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确定采用如图4所示的端口配置,其中,共有16个端口,其中,阴影部分的10个端口(端口1、2、3、4、5、8、9、12、13、16)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非阴影部分的6个端口(端口6、7、10、11、14、15)为不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行的端口、第一列的端口和第四列的端口发送导频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用显式信令通知的方法来完成端口配置,具体地,可以预先在网络侧配置上述端口配置的端口配置信息,再由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这里,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该比特串用于指示当前的端口配置,其中,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的总行数与总列数之和相同,每个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如果一行端口或一列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行或列对应的比特位为置1,如果一行端口或一列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行或列对应的比特位置为0;所述比特串中比特位与行或列之间的对应可以前四位表示行后四位表示列的顺序,且第一位表示第一行,第二位表示第二行,......,第五位表示第一列,如此类推。例如,对于本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端口配置,其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10001001,其中,第一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端口,第二比特位对应第二行端口,第三比特位对应第三行端口,第四比特位对应第四行端口,第五比特位对应第一列端口,依次类推。
这里,网络侧在通知接收端时,可以通过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端口配置中的时域序列如图3所示,子帧偏置为2,子帧周期为5,即在子帧2、子帧7、子帧12、子帧17等等满足该子帧偏置和子帧周期的子帧上采用上述的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网络侧用高层信令通知接收端导频信号的时域配置信息,时域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步骤2:发射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在时域配置指示的相应子帧上和所述端口配置指示的相应端口上发送导频信号,其他端口上不发送导频信号。
步骤3:接收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及时域配置信息,接收发射端在相应子帧相应的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信息;
步骤4: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各端口的预编码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根据第一行端口(即图4中的端口1、2、3、4)的信道信息,估算得到第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再根据第一列端口(即图4中的端口1、5、9、13)的信道信息,估算得到第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根据第四列端口(即图4中的端口4、8、12、16)的信道信息,估算得到第四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并得到将第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与第四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之间的平均值;最后,根据第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以及第一列端口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与第四列端口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之间的平均值,得到其他各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及各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步骤4:与实施例一中步骤4完全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导频测量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发射端根据预设的端口配置,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因端口配置信息是预设的,因此无需信令通知接收端,发射端只需要将时域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确定采用如图5所示的端口配置,图5中包含有四种端口配置,第一种端口配置与图1相同,即采用第一行的端口(端口1、2、3、4)和第一列的端口(端口1、5、9、13)发送导频信息;第二种端口配置为采用第二列的端口(端口2、6、10、14)和第二行的端口(端口5、6、7、8)发送导频信息;第三种端口配置为采用第三列的端口(端口3、7、11、15)和第三行的端口(端口9、10、11、12)发送导频信息;第四种端口配置为采用第四列的端口(端口4、8、12、16)和第四行的端口(端口13、14、15、16)发送导频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用隐式通知的方法来完成端口配置,具体地,预先约定上述四种端口配置,并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采用按照预先设定的上述四种端口配置进行相应四种端口配置信息的配置,实现四种端口配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配置。这里,预先设定的方式即为协议化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相应的时域配置如图6所示,包含有一种时域配置:具体为:子帧偏置为2,子帧周期为5,即在子帧2、子帧7、子帧12、子帧17等等满足子帧配置的子帧上分别采用上述四种端口配置中的一种端口配置来发送导频信号,具体地,一个子帧采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所采用的端口配置不同,例如,可以在子帧2上采用第一种端口配置,在子帧7上采用第二种端口配置,在子帧12上采用第三种端口配置,在子帧17上采用第四种端口配置;这样,在四个子帧中分别采用四种端口配置,这四种端口配置中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的端口涵盖了所有端口,使得接收端可以在不同的子帧上得到不同行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不同列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综合起来,便能够得到所有行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所有列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有利于提高接收端估算预编码信息的效率和精度。
步骤2:发射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在时域配置指示的相应子帧上和所述端口配置指示的相应端口上发送导频信号,其他端口上不发送导频信号。
步骤3:接收端根据预设的端口配置信息以及发射端通知的时域配置信息,接收发射端在相应子帧和相应的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信息;
具体地,在满足子帧偏置为2、子帧周期为5的子帧上,接收端根据其端口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得到其信道信息。
步骤4: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
具体地,在采用第一种端口配置的子帧上,接收端根据第一行端口(即图5中的端口1、2、3、4)的信道信息,估算得到第一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再根据第一列端口(即图5中的端口1、5、9、13)的信道信息,估算得到第一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同理,在采用第二种端口配置的子帧上,接收端分别估算得到第二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第二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在采用第三种端口配置的子帧上,接收端分别估算得到第三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第三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在采用第四种端口配置的子帧上,接收端分别估算得到第四行端口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第四列端口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步骤5:接收端将估算得到的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具体地,接收端可以将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即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各列预编码信息)在相同的时域上反馈给发射端。
或者,接收端端还可以将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分别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反馈给发射端。例如,接收端可以将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在一个特定的时域(如特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反馈给发射端,将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在另一个不同的特定时域(如另一个不同的特定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反馈给发射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导频测量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网络侧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和时域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确定采用如图7所示的端口配置,其中,共有16个端口,其中,阴影部分的8个端口(端口2、5、6、7、8、10、14、16)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非阴影部分的8个端口(端口1、3、4、9、11、12、13、15)为不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行端口、第二列端口和一个端口16来发送导频信息。
本实施例中使用显式信令通知的方法来完成端口配置,具体地,可以预先在网络侧配置上述端口配置的端口配置信息,再由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这里,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该比特串用于指示当前的端口配置,其中,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如果一个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端口对应的比特位为置1,如果一个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则将该端口对应的比特位置为0;所述比特串中比特位与端口之间的对应可以按照行顺序,也可以按照列顺序。例如,对于本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端口配置,按照行顺序其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0100111101000101,其中,第一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一个端口,第二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的第二个端口,第三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三个端口,第四比特位对应第一行第三个端口,第五比特位对应第二行第一个端口,依次类推。
这里,网络侧在通知接收端时,可以通过向接收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端口配置中的时域序列如图3所示,子帧偏置为2,子帧周期为5,即在子帧2、子帧7、子帧12、子帧17等等满足该子帧偏置和子帧周期的子帧上采用上述的端口配置发送导频信号。网络侧用高层信令通知接收端导频信号的时域配置信息,具体信令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步骤2:根据所述端口配置和时域配置,在时域配置指示的相应子帧上和所述端口配置指示的相应端口上发送导频信号,其他端口上不发送导频信号。
步骤3:接收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接收发射端在相应子帧和相应的端口上发送的导频信号,并根据所述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信息;
步骤4:接收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各端口的预编码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对第二行端口、第二列端口及一个端口16中所组成的这8个端口的信道信息采用空间插值处理,得到全部16个端口的信道信息,进而得到各行维度预编码信息和各列维度预编码信息。
步骤5:接收端将所得到的两个维度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具体的反馈方式与实施例三中步骤4的反馈方式相同。
上述各实施例中,根据信道信息估算出预编码信息可以采用空间插值方法来实现。在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后,除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规定其时域配置,即配置在哪些子帧、或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等,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规定一种端口配置对应的频域配置,即配置在哪些带宽、或子带、或RGB、或RB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等。这里,所述频域配置具体可以是:在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RGB、或RB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其中,不同的带宽、或子带、或RGB、或RB上可以应用相同的端口配置,也可以应用不同的端口配置。所述时域配置具体可以是:在指定的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指定的端口配置。这样,不同的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可以应用相同的端口配置,也可以应用不同的端口配置。实际应用中,频域配置和/或时域配置可以由网络侧确定后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给发射端或接收端,也可以直接配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端口可以是任意一种物理天线端口,或者可以是导频端口,各端口配置可以是静态和/或半静态和/或动态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6)
1.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获得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其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接收端接收发射端在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后发送的相应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时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子帧、或者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频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接收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并按照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与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且所述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与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与端口的分布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获得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
接收端接收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后通知的相应端口配置信息,并配置到自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为:通过高层信令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获得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
接收端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
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端口为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端口不是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的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的总行数与总列数之和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
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相同或不同端口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算得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为: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至少一行端口的预编码信息和至少一列端口的预编码信息。
15.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用于获得端口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接收发射端在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和/或频域配置后发送的相应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采用已确定的导频测量端口配置,并按照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接收导频信号,并估算得到信道信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估算得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其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所述时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子帧、或者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频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包括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与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且所述行维度预编码信息与列维度预编码信息与端口的分布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携带有端口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获取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为:
接收端在相同的时域上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或者在不同的两个时域上分别将所述两个维度的预编码信息反馈给发射端。
22.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
发射端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
发射端发送端口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发射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并按照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发送导频信号;其中,所述时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子帧、或者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频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
网络侧设备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
发射端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总数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个端口,用于指示相应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
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2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配置信息为一个比特串,所述比特串的比特位总数与端口的总行数与总列数之和相同,且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比特位对应一行或一列的端口,用于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为:
所述比特位置1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所述比特位置0时,指示相应行或列的端口不是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总端口为N行*N列(N为不小于1的整数)时,所述端口配置包括N种端口配置,其中,第n种端口配置为第n行端口和第n列端口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n为不大于N且不小于1的整数;
所述时域配置为:在指定的N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所述N种端口配置,一个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应用一种端口配置,不同子帧或无线帧或OFDM符号上应用相同或不同端口配置。
32.一种用于导频测量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确定对应所述端口配置的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发送端口配置信息,采用所述端口配置,并按照时域配置信息和/或频域配置信息,发送导频信号;其中,所述端口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每个比特位用于指示端口是否用于发送或接收导频信号;所述时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子帧、或者无线帧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频域配置是指:为所述端口配置设定指定的带宽、或子带、或资源块组RBG或资源块RB;所述时域配置信息包括子帧周期和子帧偏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为网络侧设备,用于确定当前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并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用于按照预先约定的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将相应的端口配置信息配置到自身。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用于确定导频测量的端口配置,包括:确定导频测量的至少一种端口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端口配置为:在所有的端口中指定一部分端口为发送导频信号的端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2533.4A CN103581932B (zh) | 2012-08-09 | 2012-08-09 |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3/081240 WO2014023267A1 (zh) | 2012-08-09 | 2013-08-09 |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
US14/419,895 US9510221B2 (en) | 2012-08-09 | 2013-08-09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easuring pilot |
EP13828200.9A EP2879424B1 (en) | 2012-08-09 | 2013-08-0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ilo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2533.4A CN103581932B (zh) | 2012-08-09 | 2012-08-09 |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81932A CN103581932A (zh) | 2014-02-12 |
CN103581932B true CN103581932B (zh) | 2019-04-05 |
Family
ID=5005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253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1932B (zh) | 2012-08-09 | 2012-08-09 | 一种导频测量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10221B2 (zh) |
EP (1) | EP2879424B1 (zh) |
CN (1) | CN103581932B (zh) |
WO (1) | WO20140232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5725B (zh) * | 2014-09-26 | 202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导频发送方法、信道信息测量反馈方法、发送端及接收端 |
CN107733608B (zh) * | 2016-08-12 | 2020-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6071A (zh) * | 2008-09-28 | 2010-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1047351A2 (en) * | 2009-10-15 | 2011-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2076076A (zh) * | 2009-11-20 | 2011-05-25 | 夏普株式会社 |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
CN102083210A (zh) * | 2010-03-22 | 2011-06-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导频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412940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信道测量导频图样的通知方法和装置 |
CN102420644A (zh) * | 2011-11-04 | 2012-04-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
CN102468923A (zh) * | 2010-11-08 | 2012-05-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获取方法、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79592B2 (en) * | 2009-04-28 | 2013-02-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electronic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KR101253197B1 (ko) * | 2010-03-26 | 2013-04-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
CN102468924B (zh) * | 2010-11-08 | 2014-07-0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获取方法、设备 |
CN102624495B (zh) * | 2011-01-30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基站、终端 |
US9608785B2 (en) * | 2012-01-11 | 2017-03-28 | Lg Electronics Inc. |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reference signal |
WO2013109110A1 (ko) * | 2012-01-20 | 2013-07-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3110219A1 (en) * | 2012-01-29 | 2013-08-0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Virtual antenna ports for flexible csi-rs resource definition |
US9119209B2 (en) | 2012-03-30 | 2015-08-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state-information pilot design for an advanced wireless network |
KR20150032525A (ko) * | 2012-06-24 | 2015-03-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
-
2012
- 2012-08-09 CN CN201210282533.4A patent/CN1035819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8-09 US US14/419,895 patent/US9510221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8-09 EP EP13828200.9A patent/EP287942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08-09 WO PCT/CN2013/081240 patent/WO201402326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6071A (zh) * | 2008-09-28 | 2010-03-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1047351A2 (en) * | 2009-10-15 | 2011-04-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2076076A (zh) * | 2009-11-20 | 2011-05-25 | 夏普株式会社 |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
CN102083210A (zh) * | 2010-03-22 | 2011-06-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导频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412940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间信道测量导频图样的通知方法和装置 |
CN102468923A (zh) * | 2010-11-08 | 2012-05-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及获取方法、设备 |
CN102420644A (zh) * | 2011-11-04 | 2012-04-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基于用户专属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79424A1 (en) | 2015-06-03 |
US20150201340A1 (en) | 2015-07-16 |
EP2879424B1 (en) | 2018-07-25 |
US9510221B2 (en) | 2016-11-29 |
EP2879424A4 (en) | 2015-11-11 |
WO2014023267A1 (zh) | 2014-02-13 |
CN103581932A (zh) | 2014-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38312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 | |
CN101877865B (zh) | 发送测量参考信号的方法、系统以及基站和中继站 | |
EP2701425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 |
CN105429683B (zh) | 一种3d 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5580468B (zh) | 基站、移动台、参考信号发送方法以及信道质量测量方法 | |
CN102404689B (zh) | 接收和发送csi-rs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RU2527930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опор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демодуляции смешанного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 |
CN104938006B (zh) |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系统、机器可读程序和存储有机器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02404055B (zh) | 一种测量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EP2955955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 measurement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quality measurement | |
CN108432174A (zh) | 使用多个天线端口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参考信号和通信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案 | |
US20150181572A1 (en) | DMRS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1402938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
CN103037397A (zh) | 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和干扰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02170330A (zh) |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 |
WO2013131401A1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 |
CN102055707B (zh) | 信道测量导频映射方法及装置 | |
US2015013910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o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 |
CN102291225B (zh)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周期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3391629A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 |
CN106559365A (zh) | 自干扰消除方法和设备 | |
CN103716828A (zh) | 一种干扰测量、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调度方法和基站 | |
CN107371194A (zh) | 资源预留方法、资源确定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 |
CN105991177A (zh) | 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370582A (zh) |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和移动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