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459894B - 变速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9894B
CN103459894B CN201180067828.3A CN201180067828A CN103459894B CN 103459894 B CN103459894 B CN 103459894B CN 201180067828 A CN201180067828 A CN 201180067828A CN 103459894 B CN103459894 B CN 103459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transmission
output unit
input unit
transmis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78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9894A (zh
Inventor
勒尔·马里·范德鲁滕
亚历山大·弗朗西斯库斯·阿尼塔·塞拉恩斯
巴斯·赫拉德·弗勒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nch Powertrain NV
Original Assignee
DTI Grou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TI Group BV filed Critical DTI Group BV
Priority to CN2016106410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519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NL2011/05086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112028A2/en
Publication of CN103459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9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4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 F16H37/042Combinations of toothed gearings only change gear transmissions in group arran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16H2003/0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comprising means for selectively driving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with coaxial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包括能够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轴以及能够连接到负载的输出轴,并且该变速器系统包括离合器模块和变速器模块,该离合器模块具有:输入部,连接到所述输入轴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部;第一离合器装置,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之间;第二离合器装置,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输出部之间;以及齿轮级装置,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或第二输出部之间,该变速器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部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出轴的输出部;第一副变速器,其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以及第二副变速器,其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其中所述离合器模块的第一输出部连接到所述变速器模块的第一输入部,并且所述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连接到所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副变速器各自包括连接到所述变速器模块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并且各自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级,所述齿轮级位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

Description

变速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传动系统),该变速器系统包括能够连接到驱动源的输入轴以及能够连接到负载的输出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EP-A-1625037公开了一种变速器系统,当该变速器系统应用到车辆时,不需要中断从驱动源到轮的扭矩传递就能够实现齿轮级(gear stage,档位)的改变。该公知的变速器系统的模块形成部分非常适合于在现有的变速器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首段中限定的类型的变速器系统,其与公知的变速器系统相比更具有成本效益,并且借助该变速器系统,即使不中断从驱动源到轮的扭矩传递也能够在两个或更多的齿轮级之间进行切换。基于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特征在于,该变速器系统包括离合器模块和变速器模块,该离合器模块具有:输入部,连接到输入轴及第一和第二输出部,以及第一离合器装置,其位于输入部与第一输出部之间,第二离合器装置,其位于输入部与第二输出部之间,以及齿轮级装置,其位于输入部与第一或第二输出部之间,该变速器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部以及连接到输出轴的输出部,第一副变速器,其位于第一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以及第二副变速器,其位于第二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其中离合器模块的第一输出部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第一输入部,并且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副变速器各自包括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并且各自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级,这些齿轮级位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能够代替变速器和离合器而在车辆中使用,并且与公知的变速器系统相比更简单且更具 有成本效益之处在于:变速器模块只需具有较少的齿轮级,但仍然能够实现很多不同的齿数比。
优选地,至少一个副变速器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离合器,该变速器离合器位于该副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离合器装置由制动器形成,并且齿轮级装置位于输入部与第一输出部之间,并且由行星齿轮组形成,该行星齿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旋转构件,其中第一旋转构件连接到输入部,第二旋转构件连接到第一输出部,而第三旋转构件连接到制动器。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离合器装置由第一离合器形成,齿轮级装置位于输入部与第一输出部之间并且由主齿轮级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变速器系统包括中间离合器,该中间离合器位于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之间,或者位于离合器模块的两个输出部之间。
该变速器系统的最大的齿数比优选地是通过使驱动力经由第一离合器装置、中间离合器以及第二副变速器传递来获得,其中两个副变速器中的第二副变速器具有较大的齿数比。该齿数比为输入部的每分钟转数(RPM)除以输出部的RPM。
此外,优选的是,该变速器系统的最小的齿数比是通过使驱动力经由第二离合器装置、中间离合器以及第一副变速器传递来实现,其中两个副变速器中的第一副变速器具有较小的齿数比。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变速器系统包括中间齿轮级,该中间齿轮级位于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之间,或者位于离合器模块的两个输出部之间,并且连接到中间离合器。
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和输出部优选地是同轴的。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具有直接离合器,用以将第二输入部直接地连接到输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副变速器包括无极变速器。
本发明同样涉及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将第一齿数比改变为其后的第二齿数比而不中断从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输入部到输出部的扭矩传递的方法。关于该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离合器装置的其中一个供能,并且为其中另一个离合器装置较少地供能,而不对变速器离合器进行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首先将齿数比改变为第三齿数比,其后将齿数比改变为第二齿数比。
附图说明
以下,将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实施例的示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简图。该变速器系统M1包括:输入轴Min,其可连接到驱动源A;以及输出轴Mout,其可连接到负载L。变速器系统M1还包括离合器模块C,该离合器模块具有连接到输入轴Min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部Cout1和Cout2的输入部Cin。该离合器模块包括:齿轮级装置,其由行星齿轮组P形成;第一离合器装置,其由制动器B形成,该制动器B连接到行星齿轮组的一个旋转构件;以及第二离合器装置,其由离合器C2形成。行星齿轮组和制动器位于输入部Cin与第一输出部Cout1之间,离合器C2位于输入部Cin与第二输出部Cout2之间。变速器系统M1还包括变速器模块T,该变速器模块具有第一和第二输入部Tin1和Tin2以及连接到输出轴Mout的输出部Tout。变速器模块T包括:第一副变速器T1,其位于第一输入部Tin1与输出部Tout之间;以及第二副变速器T2,其位于第二输入部Tin2与输出部Tout之间。离合器模块C的第一输出部连接到变速器模块T的第一输入部,而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第一和第二副变速器T1和T2各自具有分别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并且分别具有位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齿轮级I1和I2。第一副变速器T1还包括变速器离合器S1,该变速器离合器位于该副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变速器模块T还具有中间离合器S,该中间离合器位于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Tin1与Tin2之间。
图2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简图。在该变速器系统M2中,第一离合器装置由另一离合器C1形成,并且该齿轮级装置由齿轮级I形成。这些齿轮级装置I设于离合器模块中并处于离合器C1与离合器模块的第一输出部之间。
图3和图4示出了变速器系统M3和M4,变速器系统M3和M4各自具有分别位于各个副变速器T1和T2中的两个变速器离合器S1、S11和S2、S22以及两个齿轮级I1、I11和I2、I22。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最小的变速器齿数比(第一档)是借助第一离合器装置C1/B、离合器模块的齿轮级装置I或P以及第二副变速器T2获得的,同时中间离合器S是闭合的。
离合器模块的齿轮级装置I或P的齿数比被选择为使得能够通过闭合离合器C1或制动器B来实现变速器系统(第一档)的最低的前进档。
在T2中具有从I1到Ix的最小的变速器齿数比(最迟滞的变速器齿数比)。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最大的传动比是借助第二离合器装置C2和第一副变速器T1来获得,其中中间离合器S是闭合的。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最大的传动比是借助第二离合器装置C2和第二副变速器T2来获得,其中中间离合器S是闭合的或打开的。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二档是借助第二离合器装置C2和第二副变速器T2来获得,其中中间离合器S是闭合的或打开的。
从变速器系统的第一档到第二档的切换是通过向第二离合器装置C2供能/闭合第二离合器装置C2、并且向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较少地供能/打开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来实现(同时保持输出部上的扭矩)。之后,不需要操作另一变速器离合器。
图5示出了变速器系统的第一功能性变型M5,其中指示了多个档G(省略其他的细节)。1、2档和4、5档在T2中也可以相同的功能转换。倒档齿轮R既可设于T1和T2中,又可设于T1与T2之间。
图6和图7示出图5中所示的第一变型的第一实施例M6,其包括旁路变速器P、制动器B以及一个副轴。离合器S和S1可借助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离合器S2和S22可借助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
图8和图9示出了第二实施例M7,其包括旁路变速器P和制动器B以 及两个副轴。离合器S和S1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离合器S2和S22也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
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三实施例M8,其包括齿轮级I和离合器C1以及一个副轴。离合器S和S1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离合器S2和S22也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
图12和图13示出了第四实施例M9,其包括齿轮级I、离合器C1以及两个副轴。离合器S和S1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离合器S2和S22也可通过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三档是借助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离合器模块的齿轮级元件I或P以及第一副变速器T1来获得,其中另一离合器S是打开的。
从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二档到第三档的切换是通过向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供能/闭合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并且向第二离合器装置C2较少地供能/打开第二离合器装置C2来实现(同时保持输出部上的扭矩)。之后,不需要操作另外的离合器。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四档是借助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离合器模块的齿轮级元件I或P以及第二副变速器T2来获得,其中另一离合器S是闭合的。
整体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五档是借助第二离合器装置C2和第二副变速器T2来获得,其中另一离合器S是闭合的或打开的。
从变速器系统的第三档到第四档的切换是通过向第二离合器装置C2供能并且向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较少地供能来实现(同时保持输出部上的扭矩)。如果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基本上不传递扭矩,则它们是打开的。随后,另一离合器S被闭合,并且向第二离合器装置C2进一步供能,直到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能够基本上同时被闭合,并且第二离合器装置C2能够被打开。在该切换操作期间,另外的变速器离合器确实被操作。在该切换操作期间扭矩增益是通过低于第四档的第五档产生的。
从变速器系统的第四档到第五档的切换是通过向第二离合器装置C2供能/闭合第二离合器装置C2、并且向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较少地供能/打开第一离合器装置C1或B来实现(同时保持输出部上的扭矩)。之后,不需 要操作另外的变速器离合器。
在变速器系统中进行一个或更多的切换操作,在变速器系统中,从变速器系统的第x到第(x+1)档的切换是经由第(x+2)、第(x+3)或者第(x+4)档来实现的。
离合器S和S1借助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离合器S2和S22借助另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
在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变速器模块被设置为具有一个副轴,其中T1的输出部和T2的输出部借助一个最终减速部IF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
在图8和图9以及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变速器模块被设置为具有至少两个副轴,其中T1的输出部借助一个最终减速部IF1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并且其中T2的输出部借助两个最终减速部(IF1和IF2)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
在以下的图38和图39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变速器模块被设置为具有至少两个副轴,其中T2的输出部借助一个最终减速部IF2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并且其中T1的输出部借助两个最终减速部(IF1和IF2)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
在以下的图40和图41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变速器模块被设置为具有至少两个副轴,其中T1的输出部借助两个最终减速部(IF1和IF2)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并且其中T2的输出部借助两个最终减速部(IF1和IF2)联接到变速器模块的输出部。
变速器模块还可包括倒档齿轮,该倒档齿轮可位于T1和T2中以及T1与T2之间。在图5中描绘的变速器系统中以及在之后的图35和图36中,倒档齿轮R位于T2中,并且被设置为不同步(不同步啮合)。
如果倒档齿轮位于T1与T2之间,则其可由两个额外的齿轮(gearwheel)构成,其中第一齿轮与I1或I啮合,而第二齿轮与I2或I22啮合。在两个额外的齿轮之间还可设置反向离合器sr,该反向离合器sr优选地通过另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此外,这两个额外的齿轮优选地与第二副轴同轴地设置(具有相同的轴线)。
在图10和图11以及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变速器系统中,在离合器模 块的两个输出部和/或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1e、2e之间设有中间齿轮级I”。另一离合器S相对于第一和/或第二离合器装置同轴地设置。
另一离合器S可被设置为摩擦离合器、爪形离合器、同步啮合离合器,或者被设置为自由轮轴承/自由轮离合器。离合器C1可被设置为干片或湿片摩擦离合器。离合器C2也可被设置为干片或湿片摩擦离合器。制动器B可被设置为干片或湿片摩擦制动器。
制动器B优选地被设置为湿片制动器,并且离合器C2被设置为干片摩擦离合器,或者制动器被设置为干片制动器,并且离合器C2被设置为湿片摩擦离合器。
在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与离合器C1之间和/或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与离合器C2之间可设有另一齿轮级。
齿轮级装置P可被设置为具有最少三个旋转构件的旁路变速器(行星齿轮组),其中第一旋转构件r1连接到离合器模块的输入部Cin,第二旋转构件r2连接到离合器模块的第一输出部Cout1,而第三旋转构件r3连接到制动器B。第一旋转构件优选地由环形齿轮形成,第二旋转构件由行星齿轮架形成,而第三构件由恒星齿轮形成。
变速器模块的第一和第二输入轴能够借助至少一个另外的离合器S直接彼此联接。
制动器B是常开的。离合器C1和/或C2是常开或常闭的。离合器C2由穿过输入变速器轴(第二输入轴)的拉杆或推杆来操作。
副变速器T1和T2包括能够接通和断开的最少一个齿轮级。离合器s1、s11、s2、s22等位于齿轮级I1、I11、I2、I22的输入侧上和/或输出侧上。
从最终减速部IF到差速器的第一齿轮可以是与齿轮级I1的第二齿轮相同的齿轮,其中s1与另一离合器S是同轴的(具有相同的轴线)。
可设有能够驱动车辆的电机(马达/发电机)。该电机EM可联接到驱动机构或变速器系统的任何任意轴(arbitrary shaft)。该电机EM能够被连接为使得它还能够以完全电力的方式驱动,在此情况下,内燃机可从驱动线路中脱离。该电机EM优选地位于驱动源与离合器模块之间,或者该电机EM连接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轴和/或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轴。当从一个档切换到下一个档,使得电机EM能够显著地减小离合器C2的能量消耗时,该 电机EM可起到辅助作用。离合器C2可被设置为爪形离合器和/或同步啮合装置(synchromesh)。
上述的驱动概念可以:
-用于后轮驱动,在此情况下,输出轴借助差速齿轮箱连接到后部差速器;
-用于四轮驱动,在此情况下,前轮配置(横向安装引擎)或者后轮配置(纵向安装引擎)被作为基础;
-设置为包括任何具有制动器和离合器的任意的行星齿轮组;
-与具有上述附图中所示的制动器和离合器的行星齿轮组的所有的实施例相组合;
-设有任何倒档齿轮的可能的实施例;以及
-设有任何停车机构的可能的实施例。
图14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一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二功能性变型M10。图15和图16示出了包括T1中的无极变速器的该变型的建设性实施例。变速器T2或IF容纳倒档齿轮。T2和/或I2的齿轮形成该部分。
通过向制动器B供能,能够从停止状态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开动。之后,不能够加载变速机VAR。当从制动器切换到离合器时,驱动扭矩继续存在。当离合器闭合并且制动器打开时,仍然不加载变速机VAR。这时能够使爪形离合器和/或同步装置S脱开并且闭合S1。通过从离合器再次切换回到制动器,能够通过变速进行机驱动并且实现更高的档位。因此,在齿轮和第三档之上具有两个开动档(drive-off gear),并且能够借助变速机VAR实现多个上升档(3-10)。结果,能够实现非常大的传动比覆盖范围。此外,变速机VAR可被设置为小得多的模式(3与4之间的RC)。
图17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一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三功能性变型M11;
图18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四功能性变型M12;
图19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五功能性变型M13;
图20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六功能性变型M14;
图21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七功能性变型M15;
图22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八功能性变型M16;
图23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九功能性变型M17;
图24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功能性变型M18;
图25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两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一功能性变型M19;
图26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二功能性变型M20;
图27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三功能性变型M21;
图28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四功能性变型M22;
图29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一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五功能性变型M23;
图30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六功能性变型M24;
图31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七功能性变型M25;
图32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八功能性变型M26;
图33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十九功能性变型M27;
图34示出了包括T1中的两个齿轮级和T2中的三个齿轮级的变速器系统的第二十功能性变型M28;
图35、图36以及图37示出了包括一个副轴的第八到第十二变型的建设性实施例M29;
图38和图39示出了包括两个副轴的第八到第十二变型的建设性实施例M30;
图40和图41还示出了包括两个副轴的第八到第十二变型的建设性实施例M31;
图42和图43示出了包括两个副轴的第十三到第十五变型的建设性实施例M32;
图44到图51示出了用于包括离合器SF和/或S3的后轮驱动的建设性实施例M33的示例。以下描述的具有离合器SF(没有S3)的变型具有与上述的变型1到7相同的功能,但是变速器系统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被同轴地设置(具有相同的轴线)。这显著地适用于后轮驱动车辆,如(轻)卡车以及公共汽车。IF代替了齿轮级I22,并且SF代替了离合器S22。借助额外的离合器S3,能够经由I1、I2以及SF实现额外的档位,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齿轮。
图46和图47示出了五档传动的实施例,其中S1和S借助一个换档拨叉来操作,并且S2和SF也是如此。
基于如下的减速,形成下文所提到的档位:
减速T1=1.4(1.0)
减速T2=2.74(1.96)
减速IF=1.0(1.4)
第一档3.84(制动器、S、s2闭合)
第二档2.74(离合器、s2闭合)
第三档1.96(制动器、s1闭合)
第四档1.4(离合器、S、s1闭合)
第五档(制动器、S、sf闭合)(离合器、sf闭合)
通过改变制动器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保持扭矩传递的同时在第一组(1到5)档位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情况下,离合器s1、s2和S能够在被卸载的同时接通或断开。
然而,在保持扭矩的同时在第三档与第四档之间进行切换会更困难一些。在第三档中,sf可闭合,使得扭矩传递能够借助摩擦离合器C来进行。随后,通过向离合器C供能,能够应用第五档。在第五档被同步之前,还能够通过从s1切换到S并且闭合制动器来应用第四档。从这种情况开始,通过从制动器改变到离合器而容易切换到第五档。
图48和图49通过S1和S2的单独的操作示出了六档传动的实施例。
基于如下的减速,形成下文所提到的档位:
减速T1=1.96
减速T2=3.84
减速IF=1.0
第一档5.38(制动器、S、s2闭合)
第二档3.84(离合器、s2闭合)
第三档2.74(制动器、s1闭合)
第四档1.96(离合器、S、s1闭合)
第五档1.4(制动器、S、sf闭合)
第六档1.0(离合器、sf闭合)
通过改变制动器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保持扭矩传递的同时在第一组(第一到第四)档位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情况下,离合器s1、s2和S能够在被卸载的同时接通或断开。
通过改变制动器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保持扭矩传递的同时在第二组(5和6)档位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情况下,离合器s1、s2和S能够在被卸载的同时接通或断开。
然而,在保持扭矩的同时在第一与第二组之间进行切换会更困难一些。为了该目的,必须能够接通sf而不对其加载。然而,这确实可以通过例如从第三档切换到第六档来实现。在第三档中,sf能够闭合,使得扭矩传递能够借助摩擦离合器C进行。之后,能够通过闭合离合器C来操作第六档。在第六档被同步之前,第五档可以已经被操作。从这种情况开始,在保持扭矩的同时能够到达第二组中的任何档位。
图50和51示出了通过加入S3而形成的七档传动的实施例。
基于如下的减速,形成下文所提到的档位:
减速T1=1.96
减速T2=3.84
减速IF=1.0
第一档5.38(制动器、S、s2、s3闭合)
第二档3.84(离合器、s2、s3闭合)
第三档2.74(制动器、s1、s3闭合)
第四档1.96(离合器、S、s1、s3闭合)
第五档1.4(制动器、S、sf闭合)
第六档1.0(离合器、sf闭合)
第七档0.71(制动器、s1、s2、sf闭合)
通过改变制动器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保持扭矩传递的同时在第一组(第一到第四)档位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情况下,离合器s、s1、s2和s3能够在被卸载的同时接通或断开。
通过改变制动器与离合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可以在保持扭矩传递的同时在第二组(第五到第七)档位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情况下,离合器s、s1、s2和sf能够在被卸载的同时接通或断开。
然而,在保持扭矩的同时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进行切换会更困难一些。为此目的,必须要能够在s3与sf之间切换而不对其加载。然而,这确实可以通过例如从第三档切换到第六档来实现。在第三档中,sf能够闭合,使得能够借助摩擦离合器C进行扭矩传递,使得s3不再被加载并且能够被打开(见图52所示的建设性实施例M34)。之后,能够通过闭合离合器C而应用第六档。在第六档被同步之前,第五档可以已经被应用。从这种情况开始,在保持扭矩的同时能够到达第二组中的任何档位。
在一个上述的变速器系统中,在离合器模块的输入轴与内燃机之间可设有变矩器TC。见图53。
此外,在一个上述的变速器系统中,可围绕变矩器的油输入/输出部同轴 地构造一离合器作用部。
此外,在一个上述的变速器系统上,在离合器模块的输入轴与内燃机之间可设有电机EM。
虽然以上基于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看到的是,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或手段受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延及涵盖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但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变速器系统,包括:输入轴(Min),其能够连接到驱动源(A);以及输出轴(Mout),其能够连接到负载(L),并且该变速器系统包括:
-离合器模块(C),其具有:输入部(Cin),连接到所述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出部(Cout1)和第二输出部(Cout2);第一离合器装置(C1),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之间;第二离合器装置(C2),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输出部之间,而不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之间;以及齿轮级装置(I),其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一输出部之间,而不位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第二输出部之间;以及
-变速器模块(T),具有:第一输入部(Tin1)和第二输入部(Tin2)以及连接到所述输出轴的输出部(Tout);第一副变速器(T1),其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以及第二副变速器(T2),其位于所述第二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而不位于所述第一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
-其中所述离合器模块的第一输出部(Cout1)连接到所述变速器模块的第一输入部(Tin1),并且所述离合器模块的第二输出部(Cout2)连接到所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Tin1),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副变速器(T1)和第二副变速器(T2)各自包括与所述变速器模块的输入部和输出部连接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并且各自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级(I1、I2),所述齿轮级位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由第一离合器(C1)形成,而所述齿轮级装置由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的主齿轮级(I)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副变速器(T1、T11、T2、T22)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离合器(S1、S11、S2、S22),所述变速器离合器位于该副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系统包括中间离合器(S),所述中间离合器位于所述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离合器模块的两个输出部(Cout1、Cout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系统的最大的齿数比是通过使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离合器装置(C1)、所述中间离合器(S)以及所述第二副变速器(T2)传递来实现,其中所述两个副变速器中的所述第二副变速器具有较大的齿数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系统的最小的齿数比是通过使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二离合器装置(C2)、所述中间离合器(S)以及所述第一副变速器(T1)传递来实现,其中所述两个副变速器中的所述第一副变速器具有较小的齿数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系统包括中间齿轮级(I”),所述中间齿轮级位于所述变速器模块的两个输入部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离合器模块的两个输出部之间,并且连接到所述中间离合器(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模块的两个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是同轴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器模块的第二输入部与输出部之间具有直接离合器(SF),用以将所述第二输入部直接地连接到所述输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变速器(T1)包括无级变速器。
CN201180067828.3A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 Active CN103459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1064.9A CN106195190B (zh)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L2007613 2011-10-18
NL2007613 2011-10-18
NL2007625 2011-10-20
NL2007625 2011-10-20
NL2007939 2011-12-09
NL2007939 2011-12-09
PCT/NL2011/050862 WO2012112028A2 (en) 2010-12-17 2011-12-20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changing a first gear ratio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1064.9A Division CN106195190B (zh)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9894A CN103459894A (zh) 2013-12-18
CN103459894B true CN103459894B (zh) 2016-09-14

Family

ID=4974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7828.3A Active CN103459894B (zh)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
CN201610641064.9A Active CN106195190B (zh)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1064.9A Active CN106195190B (zh) 2011-10-18 2011-12-20 变速器系统及改变传动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459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77757B1 (en) * 2012-07-24 2020-09-02 DTI Group B.V. Transmission system
DE102016002220A1 (de) * 2016-02-25 2017-08-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JP2019158075A (ja) * 2018-03-15 2019-09-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JP7091892B2 (ja) * 2018-07-06 2022-06-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
DE102019206979A1 (de) * 2019-05-14 2020-11-19 Deere & Company Lastschaltgetriebe für Landmaschinen
BE1027844B1 (nl) * 2019-12-11 2021-07-12 Punch Powertrain Psa E Trans Nv Transmissiesysteem voor een voertui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9017A2 (en) * 2000-11-24 2002-05-2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hybrid vehicle
CN1802272A (zh) * 2003-05-08 2006-07-12 Dti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适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CN101061013A (zh) * 2004-10-20 2007-10-24 Dti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适于车辆布局的驱动器和传动模块
CN101149093A (zh) * 2006-09-18 2008-03-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多档变速器
CN101189449A (zh) * 2005-04-08 2008-05-28 Dti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尤其是载重汽车的车辆的驱动器
DE102008030516A1 (de) * 2007-12-17 2009-06-18 Hyundai Motor Company Automatikgetriebe eines Fahrzeuges
CN101779060A (zh) * 2007-06-15 2010-07-14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9017A2 (en) * 2000-11-24 2002-05-29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hybrid vehicle
CN1802272A (zh) * 2003-05-08 2006-07-12 Dti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适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
CN101061013A (zh) * 2004-10-20 2007-10-24 Dti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适于车辆布局的驱动器和传动模块
CN101189449A (zh) * 2005-04-08 2008-05-28 Dti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尤其是载重汽车的车辆的驱动器
CN101149093A (zh) * 2006-09-18 2008-03-2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多档变速器
CN101779060A (zh) * 2007-06-15 2010-07-14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行星齿轮组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DE102008030516A1 (de) * 2007-12-17 2009-06-18 Hyundai Motor Company Automatikgetriebe eines Fahrzeu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5190A (zh) 2016-12-07
CN103459894A (zh) 2013-12-18
CN106195190B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9894B (zh) 变速器系统
US8992362B2 (en) Hybrid power train for a motor vehicle
US8979693B2 (en)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a hybrid drive system and hybrid drive system comprising two sub-transmissions
US20200208722A1 (en) Transmission system, as well as a method for changing a transmission ratio
CN102837594B (zh) 混合传动系、机动车辆和换挡方法
CN110290961B (zh) 用于混合动力总成的变速器、用于运行混合动力总成的方法及混合动力总成
CN104696503B (zh) 用于对自动化的换挡变速器进行换挡控制的方法
KR101543164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파워트레인
CN103732944B (zh) 机动车变速器
WO2010070707A1 (ja) ハイブリット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WO2010070976A1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CN108349370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带有这种变速器的传动系和用于运行该传动系的方法
CN108349365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和具有这种驱动系统的动力总成
CN114407637B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KR102497028B1 (ko) 자동화 수동변속기
CN107559413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
KR101262498B1 (ko) 자동화 수동 변속기
US20150260262A1 (en) Multiple hydraulic multi-plate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203892480U (zh) 一种混合动力纵置双离合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3162010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装置
CN203822968U (zh) 一种混合动力纵置双离合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3488643U (zh) 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3548727U (zh) 一种纵置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JP2014521895A (ja) 自動化手動変速機
JP5160367B2 (ja) 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St. treden, Belgium

Patentee after: PUNCH POWERTRAIN N.V.

Address before: Einhofen, the Netherlands

Patentee before: DTI Group 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