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9775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89775A CN103389775A CN2012101391709A CN201210139170A CN103389775A CN 103389775 A CN103389775 A CN 103389775A CN 2012101391709 A CN2012101391709 A CN 2012101391709A CN 201210139170 A CN201210139170 A CN 201210139170A CN 103389775 A CN103389775 A CN 103389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support member
- mode
- base
- angle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38—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folding, e.g. pivoting or scissors tong mechan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21—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本体;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第二旋转结构;底座,通过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垂直;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平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已经具有更多功能,电子设备既可以通过外接的输入接口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也可以使用触摸装置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而电子设备上设置了与其连接的一支撑装置,通过该支撑装置来调节电子设备的位置,比如改变屏幕的位置,降低屏幕高度等,以使电子设备调整到适合使用的状态。
而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现有技术中,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支撑装置仅能够单独的调整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并不能进一步的使用支撑装置来调节电子设备的模式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电子设备根据支撑装置来调节模式切换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包括:本体;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第二旋转结构;底座,通过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垂直;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平行。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三者之间的角度位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底座三者之间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底座三者之间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用于使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同步连动。
可选的,当所述连杆用于使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同步连动时,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旋转连接结构或第二旋转结构处,并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件的角度位置或者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位置。
可选的,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旋转连接结构,并检测出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件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当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二旋转连接结构,并检测出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位置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具体为台式电脑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设备接口及与所述输入设备接口连接的处于使能状态的输入设备;触摸功能开关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及触摸感应单元连接,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关闭触摸功能指令,使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处于非使能状态。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具体为平板模式时,所述触摸功能开关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开启触摸功能指令,使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处于使能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托座,与所述显示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中,用于根据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基本垂直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基本平行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本体,支撑件以及底座间的角度位置,还通过切换单元根据角度位置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够单独的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为不能通过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来对电子设备进行模式切换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能够根据本体,支撑件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位置的变化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位置在满足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时,进行不同的模式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不同的模式下,能够通过不同的设备操作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架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架构图;
图7为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电子设备根据本体,支撑件,底座之间的角度位置来调节模式切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请参看图1,图1中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01,第一旋转结构102,支撑件103,第二旋转结构104,以及底座105。
其中,第一旋转结构102与本体101连接。支撑件103通过第一旋转结构102与本体101连接。底座105通过第二旋转结构104与支撑件103连接。
其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本体101和底座105基本垂直;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本体101和底座105基本平行。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除了包括上述部件之外,还包括了检测单元106以及状态切换单元107。
其中,检测单元106用于检测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三者之间的角度位置。
而状态切换单元107则用于当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三者之间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当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三者之间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控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图1中描述了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的功能模块图,而电子设备具体的架构图则如图2。
图2至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本体101利用支撑件作为连杆其转动调节过程中三个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在图2中,本体101与底座105的位置基本垂直,支撑件103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结构102与本体101连接,而支撑件10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旋转结构104与底座105连接,这一工作模式为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为用户使用的通常状态,本体101竖直,以方便用户观看;这种状态可以为旋转调节的起始状态,当用户转动本体101时,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而通过第一旋转结构102以及第二旋转结构104的作用,此时支撑件103可以相对于底座10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经过图3的状态,转动至图4的工作模式,也即最后状态,本体101,支撑件103与底座105相对平行放置。
而由于从本体101相对于底座105垂直的模式转动至本体101相对于底座105平行的模式,支撑件103上的两个旋转结构之间的距离较长,当分别转动本体101和支撑件103实现该动作过程时,就容易造成重心偏移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实现同步联动,则在电子设备上做了具体的调整,如图5所示。
在图5中,除了上述描述的本体101,第一旋转结构102,支撑件103,第二旋转结构104,以及底座105之外,还设置了支撑杆103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杆1031的具有两端,第一端具有轴套10311,第二端具有轴套10312。
下面将在图5中对上述结构进行的描述。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01,包括显示屏幕等,用于显示图像,在本体101上具有一突出件1011,在突出1011的不同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结构102和第一转轴1012,第一旋转结构102与第一转轴1012不同轴。
支撑件103,用于支撑本体10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轴套1032,第二端具有轴套1033。
底座105,用于稳固放置本体101,在底座105上设置有不同轴的第二旋转结构104和第二转轴1041。
支撑杆103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轴套10311,第二端具有轴套103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电子设备进行组合安装时,支撑件103第一端的轴套1032套设于第一旋转结构102上,支撑件103第二端的轴套1033套设于底座105的第二旋转结构104上。通过第一旋转结构102,使支撑件103能够相对于本体101转动;通过第二旋转结构104,使支撑件103能够相对于底座105转动。由于支撑件103具有用于支撑本体101的作用,当本体101以图2所示状态放置时,支撑件103与第一旋转结构102之间的摩擦力需要能够保证本体101能够以图2所示倾斜角度固定,而支撑件103与第二转轴131之间摩擦力又需要能够保证支撑件103以图2所示倾斜角度固定,因此当使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转动时,或者使支撑件103相对于底座105转动时,均需要施加一定转动力才行。
此外,支撑杆1031第一端的轴套10311套设于第一转轴1012上,支撑杆1031第二端的轴套10312套设于第二转轴1041上。通过第一转轴1012,使支撑杆1031能够相对于本体101转动;通过第二转轴1041,使支撑杆1031能够相对于底座105转动。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1031,配合支撑件103使用,当用户扳动本体101时,由于本体101与支撑杆1031之间的相对转动,形成为推动支撑件103的转动力矩,使支撑件103通过第二旋转结构104相对于底座105转动。这样,通过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的转动,带动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分别相对于底座130转动。
此外,当扳动本体101顺时针转动时,形成为推动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逆时针转动的力矩,因此使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逆时针转动。
从上述的结构可知,仅扳动本体101,能够使本体101与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的转动,带动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相对于底座105转动,即能够从图2所示的状态调节为图4所示的状态,且由于显示装置110与支撑杆120之间的连动,在图2至图4中的任何一个状态中,本体101的重心始终位于预定空间内,不会偏离底座105的支撑范围。
此外,如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本体101还包括一支撑弹簧1013,用于支撑支撑件103,并为支撑件103的翻转提供一弹性力,使支撑件103在固定于一倾斜角度时,保持稳定,不会发生转动。因此,利用支撑件103与第一旋转结构102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利用支撑件103与第二旋转结构104之间摩擦力和支撑弹簧1013的支撑力,保证本体101在任何一个状态时,均能够使支撑件103和本体101稳定保持于该状态,不会随时发生翻转。
应当注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图5中描述的使用支撑杆来达到电子设备中通过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的转动,带动支撑件103和支撑杆1031分别相对于底座130转动的联动作用,以及使用支撑弹簧防止电子设备发生翻转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其他结构比如设置平行支撑杆或者在支撑件103上使用传送带等来达到联动作用,在第二旋转结构104处使用齿轮结构组合或是转动轮和传送带(比如皮带或链条)的组合来达到防止电子设备发生翻转,此处本发明不再赘述。
当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能够实现同步联动时,当本体101受到外力运动时,本体101和支撑件103呈现的角度以及支撑件103和底座105呈现的角度都会有关系,此时,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一旋转结构102或是第二旋转结构104上都可。
进一步的,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一旋转结构102上时,则检测本体101与支撑件103的角度位置,而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二旋转结构104上时,则检测支撑件103与底座105的角度位置。
而状态切换单元107则根据检测单元106的位置对电子设备进行状态切换:
当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一旋转结构102,并检测出本体101与支撑件103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
而当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二旋转结构104,并检测出支撑件103与底座105的角度位置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当支撑件103具体为连杆的时候,能够使本体101,支撑件103,底座105同时连动,从而检测单元106以及状态切换单元107则会检测电子设备的角度位置并根据该角度位置进行模式切换的过程,而当第一工作模式设置为台式电脑模式,第二工作模式设置为平板模式时,电子设备中还具有其他功能的部件:
当第一工作模式具体为台式电脑模式时,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设备接口及与输入设备接口连接的处于使能状态的输入设备。
触摸功能开关单元,与检测单元106连接,用于基于检测单元106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关闭触摸功能指令,使触摸感应单元处于非使能状态。
当第二工作模式具体为平板模式时,触摸功能开关单元还用于基于检测单元106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开启触摸功能指令,使触摸感应单元处于使能状态。
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台式电脑模式以及平板模式之外,还可以具有其他的模式,比如电子设备既能够具有台式电脑模式,又可以具有平板模式的双重模式,当检测单元106检测到该电子设备在运动到一定的角度位置时,状态切换单元107则可以将电子设备切换于该双重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在水平面进行角度位置的变化时,通过本体101,支撑件103以及底座105能够的同步联动作用,检测单元106设置在第一旋转结构102或是第二旋转结构104都能够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角度位置,进而通过状态切换单元实现电子设备内部的模式切换。
而除上述改变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之外,还具有其他几种改变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会具体描述。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具体的描述了第二种改变电子设备工作模式的方式,其中,这种方式和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式不一样,而是在第一旋转结构102处设置了第一检测单元106,用于检测本体101是否达到第一角度位置,在第二旋转结构104处设置了第二检测单元106,用于检测本体101是否达到第二角度位置,且由于支撑件103没有连杆作用,当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进行顺时针旋转时,并不会带动支撑件103进行逆时针转动,而仅仅是本体101运动。
如图2所示,本体101与底座105的位置基本垂直,支撑件103的一端通过第一旋转结构102与本体101连接,而支撑件103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旋转结构104与底座105连接,这一工作模式为电子设备的第一工作模式,为用户使用的通常状态,本体101竖直,以方便用户观看;这种状态可以为旋转调节的起始状态,当用户转动本体101时,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此时支撑件103已经无连动作用,因此,仅是本体101相对于支撑件103旋转,直至旋转至图6的状态,在图6中,支撑件103保持原状态,而本体101相对于底座105平行。
当要是支撑件103旋转时,则对支撑件103外加一压力,此时支撑件103可以相对于底座10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至图4的工作模式,也即最后状态,本体101、支撑件103与底座105相对平行放置。
进一步的,在本体101开始旋转时,第一检测单元106会判断出其已经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则状态切换单元107会根据第一检测单元106的判断确定本体101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本体101旋转到第二角度位置时,设置在第二旋转结构104的第二检测单元106会判断其处于第二角度位置,则状态切换单元107会将电子设备从第一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而具体的,第一工作模式以及第二工作模式的具体模式,则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除上述实施例之外,还可以改进检测单元106,使其用于检测是否连接外接设备(比如键盘、鼠标),如果连接了外设设备则确定其为第一工作模式,如果没有连接外接设备,则确定其为第二工作模式。
为了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则可以在电子设备的本体101上设置一检测单元106,该检测单元106检测电子设备上是否连接有外界设备,若检测单元106检测到电子设备上连接有外接设备,则状态切换单元107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上没有连接外接设备,则状态切换单元107将电子设备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
而具体的,第一工作模式以及第二工作模式的具体模式,则如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四中,描述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显示器701;
托座702,与显示器701连接,用于支撑显示器701;
处理单元703,设置于显示器701中,用于根据托座702与显示器701的位置关系,确定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处理单元703具体用于当托座702与显示器701基本垂直时,调整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托座702与显示器701基本平行时,调整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本体,支撑件以及底座间的角度位置,还通过切换单元根据角度位置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够单独的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为不能通过改变电子设备的位置来对电子设备进行模式切换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能够根据本体,支撑件与底座之间的角度位置的变化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位置在满足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时,进行不同的模式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不同的模式下,能够通过不同的设备操作电子设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与所述本体连接;
第二旋转结构;
底座,通过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垂直;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底座基本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三者之间的角度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状态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底座三者之间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底座三者之间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体为:
连杆,所述连杆用于使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同步连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杆用于使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底座同步连动时,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旋转连接结构或第二旋转结构处,并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件的角度位置或者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旋转连接结构,并检测出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件满足第一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或
当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二旋转连接结构,并检测出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的角度位置满足第二角度位置时,将所述电子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具体为台式电脑模式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输入设备接口及与所述输入设备接口连接的处于使能状态的输入设备;
触摸功能开关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关闭触摸功能指令,使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处于非使能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具体为平板模式时,所述触摸功能开关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角度生成一开启触摸功能指令,使所述触摸感应单元处于使能状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器;
托座,与所述显示器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
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中,用于根据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基本垂直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当所述托座与所述显示器基本平行时,调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91709A CN103389775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电子设备 |
US13/874,665 US9645659B2 (en) | 2012-05-07 | 2013-05-01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mode switchi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91709A CN103389775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89775A true CN103389775A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951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91709A Pending CN103389775A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45659B2 (zh) |
CN (1) | CN10338977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7755A (zh) * | 2014-01-13 | 2014-05-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838496A (zh) * | 2014-02-20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267832A (zh) * | 2014-09-09 | 2015-01-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375582A (zh) * | 2014-12-08 | 2015-02-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输入设备 |
CN104913165A (zh) * | 2014-03-10 | 2015-09-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5843333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2182B (zh) * | 2014-06-30 | 2020-03-17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
JP6679659B2 (ja) * | 2018-06-06 | 2020-04-15 | 株式会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 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制御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133A (zh) * | 2004-10-08 | 2006-06-07 | 微软公司 | 用于优化转换的直接铰链 |
CN1925511A (zh) * | 2005-09-02 | 2007-03-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模式转换设备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
US20070183123A1 (en) * | 2006-01-23 | 2007-08-09 |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00289763A1 (en) * | 2009-05-15 | 2010-11-18 | Wistron Corporatio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89750B2 (en) * | 2005-10-18 | 2012-01-03 | Computer Ergotech, Llc | Multi-sectioned ar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JP5408687B2 (ja) * | 2008-03-17 | 2014-02-05 | 国立大学法人広島大学 | ずれ応力センサおよび分布型ずれ応力センサ |
CN101749314B (zh) * | 2008-12-18 | 2013-04-24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KR101442665B1 (ko) * | 2009-09-28 | 2014-09-22 | 교세라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휴대형 전자기기 |
AU2011265093B2 (en) * | 2010-06-07 | 2014-12-04 | Targus International Ll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ccessori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2548296B (zh) * | 2010-12-24 | 2015-04-1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滑动模组及具有该滑动模组的电子装置 |
JP5197813B2 (ja) * | 2011-03-30 | 2013-05-15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CN202257383U (zh) * | 2011-10-10 | 2012-05-30 | 深圳市保绿源硅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板电脑支撑装置 |
US8896558B2 (en) * | 2011-11-18 | 2014-11-25 | Wistron Corporation |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djustable touch screen display |
US8644013B2 (en) * | 2012-03-14 | 2014-02-04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Movable hinge |
-
2012
- 2012-05-07 CN CN2012101391709A patent/CN103389775A/zh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5-01 US US13/874,665 patent/US964565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84133A (zh) * | 2004-10-08 | 2006-06-07 | 微软公司 | 用于优化转换的直接铰链 |
CN1925511A (zh) * | 2005-09-02 | 2007-03-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模式转换设备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模式转换方法 |
US20070183123A1 (en) * | 2006-01-23 | 2007-08-09 |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00289763A1 (en) * | 2009-05-15 | 2010-11-18 | Wistron Corporatio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7755A (zh) * | 2014-01-13 | 2014-05-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777755B (zh) * | 2014-01-13 | 2019-07-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838496A (zh) * | 2014-02-20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913165A (zh) * | 2014-03-10 | 2015-09-1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4267832A (zh) * | 2014-09-09 | 2015-01-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267832B (zh) * | 2014-09-09 | 2017-07-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375582A (zh) * | 2014-12-08 | 2015-02-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输入设备 |
CN104375582B (zh) * | 2014-12-08 | 2019-01-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输入设备 |
CN105843333A (zh) * | 2016-03-31 | 2016-08-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645659B2 (en) | 2017-05-09 |
US20130293497A1 (en) | 2013-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9775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US9779481B2 (en) | Device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direction of displayed image | |
CN201984791U (zh)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WO2006062789A3 (en) | Controlling device with dual-mode, touch-sensitive display | |
JP2011059781A5 (zh) | ||
CN103135850A (zh) | 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方法 | |
CN105556429A (zh) | 生成触觉反馈的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0056466A2 (en) | Haptic effect generation with an eccentric rotating mass actuator | |
US9811162B2 (en) | Operating device | |
JP5666008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 |
CN202091732U (zh) | 支架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
JP2004288048A (ja) | ポイ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 |
EP2354903A3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 |
CN104035742A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支架结构 | |
JP5128991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 | |
JP2013122669A (ja) | 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 |
JP5985125B2 (ja) |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 |
JP2008140064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203178959U (zh) | 一种输入装置及电子设备 | |
JP2018530078A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遠隔入力装置 | |
CN104460835B (zh) | 一种调整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
CN1828476A (zh) | 信息设备与显示控制方法 | |
JP2015043233A (ja) | 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方法 | |
CN103092376A (zh) | 生成控制命令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5528017A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