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9486A - 网络设备重载中的地址兼容性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重载中的地址兼容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29486A CN103329486A CN2012800056260A CN201280005626A CN103329486A CN 103329486 A CN103329486 A CN 103329486A CN 2012800056260 A CN2012800056260 A CN 2012800056260A CN 201280005626 A CN201280005626 A CN 201280005626A CN 103329486 A CN103329486 A CN 1033294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dress
- address prefix
- network equipment
- prefix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61—Pools of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53—Lease time; Renewal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该重载由诸如重启或者软件升级之类的重新连接事件引起。在重载之前,网络设备使用第一地址前缀建立通信。由于重载,该第一地址前缀被从网络设备中清除。服务提供商可提供第二地址前缀。网络设备不是通知第二地址前缀,而是等待来自主机的流量。如果主机继续使用第一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请求服务提供商重新指派第一地址前缀。如果服务提供商不重新指派第一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可在包括相对短的优选生命期的路由器通知中通知第一地址前缀。短的优选生命期防止对旧地址前缀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设备重载。
背景技术
当前版本的因特网协议(IPv4)的地址空间不久将被耗尽。到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的过渡正在获得动力。IPv6的地址空间具有大约3.4×1038个地址,这提供了地址分配的灵活性。地址分配一般是节俭进行的,并且家庭或者其他局域网(LAN)中的地址由于IPv4地址将被耗尽的全球认识而被定量配给。定量配给可以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来提供。网络地址转换在传输中修改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以将一个地址空间重新映射到另一个。例如,LAN中的所有计算机对于剩余因特网可看起来具有相同地址。LAN的网络设备在分组进入LAN时修改分组的地址以使得分组到达LAN内的适当设备。
然而,在IPv6中,LAN上的许多主机设备可具有唯一的全球地址。在IPv6下,网络地址转换不一定是出于定量配给原因,但是网络设备仍然将LAN连接到服务提供商并将流量路由至主机设备。当服务提供商改变对主机设备可用的地址时,传统的邻居发现协议可能不允许这些设备精确地更新其IPv6地址。
附图说明
图1图示出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网络设备的示例网络。
图2图示出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恢复地址的示例实施例。
图3图示出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使地址无效的示例实施例。
图4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流程图。
图5图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流程图。
图6图示出图1-3中的网络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览
在一些部署中,诸如家庭网关之类的网络设备的重载导致主机继续使用旧地址前缀,同时网络设备通知从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新地址前缀。通常,这导致网络流量被丢弃。然而,网络设备可被配置为通过等待来自主机的流量而非立即请求新的地址前缀并将该新的地址前缀通知给附接的LAN主机来在网络设备重载期间维持地址兼容性。如果主机继续使用旧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可以请求服务提供商重新指派该旧地址前缀。如果服务提供商不照做或者无法照做,则网络设备生成路由器通知消息,该路由器通知消息将(从来自主机的分组得知的)旧地址前缀的优选生命期设置为零或者相对短的值并且将新地址前缀的优选生命期设置为缺省值。相应的,主机优选或者使用新地址前缀。该解决方案除了总地遵守已在多数网络中采用的RFC4292之外不依赖于任何主机上的功能。此外,该解决方案对端用户是透明的并且可以不需要用户参与。
在一个方面,一种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方法包括:作为重新连接事件的一部分,从网络设备的存储器中清除正被至少部分用来提供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性的第一地址前缀,接收来自提供商的第二地址前缀,使包括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延迟一时段,以及在该时段期间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第一地址前缀。
在第二方面,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和控制器。通信接口使用从服务提供商接收到的第一地址前缀建立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连接性。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重新连接事件,其中作为重新连接事件的一部分第一地址前缀被从网络设备中清除,并且控制器被配置为使包括从服务提供商接收到的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延迟。
在第三方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操作来使用第一地址前缀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通信,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第二地址前缀,并且在接收到第二地址前缀之后的延迟时段期间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包括第一地址前缀的消息,其中在延迟时段期间避免对包括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
示例实施例
网络由链路和节点构成。链路是节点可以通过其进行通信的任何通信介质。相同链路上的节点使用邻居发现来发现其他节点的存在并且维持关于到活动邻居节点的路径的可达性信息。节点可以是主机或者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是转发不是明确地寄往该网络设备作为目的地的分组的任何节点。主机是不为网络设备的任何节点。
邻居发现消息包括邻居和路由器请求和通知。路由器请求请求路由器生成路由器通知。路由器通知列出发送路由器的存在。路由器通知包括用于确定另一地址是否共享相同链路、配置、跳限制或者其他参数的前缀。路由通知可以是由2007年9月发布并且可在http://tools.ieft.org/html/rfc4861处获得的包括选项格式的RFC4861定义的格式。选项格式可以列出前缀和优选生命期。优选生命期可以是相对于分组被发送的时间、以秒来测量的一段时间,使得根据前缀生成的任何地址仍然是优选的。优选生命期可以是从0到无穷大。
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来配置的地址在来自路由器通知消息的优选生命期过期之前可被使用。在多数情况下,生命期由于新路由器通知重新启动定时器而不过期。但是如果网络设备停止所生成的路由器通知或者如果优选生命期被设置为相对小的值,则最终优选生命期过去并且地址变为弃用。主机被配置为避免将弃用地址用于新连接。
网络地址转换涉及在跨网络设备传输中修改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以将一个地址空间重新映射到另一个。例如,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对于剩余因特网可能看起来具有相同地址(网络设备的地址),这是因为网络设备在分组离开网络时修改分组的地址以使得分组到达适当的设备。
家庭网关是网络设备的示例。家庭网关可以利用网络地址转换以使得家庭网络内的所有主机对于家庭网络外部的节点作为一个地址出现。术语“家庭”原来表明家庭网关旨在用于家庭环境,与在企业环境中的使用的更复杂的网络设备形成对照。然而,家庭网关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区别已经缩小,并且类似的网络设备在家庭、商业、校园或者任何环境中被使用。
网络设备或者家庭网关还可被称为客户端设备(CPE)或者(CP),其是根植于为客户提供设备并且防止客户将其自己的设备连接到网络的电话(或者其他电信)公司的实践中的术语。CP设备和家庭网关的使用因地理环境而异,但是两者中的任一类型设备可以实现以下实施例。诸如公司环境中的其他网关可实现以下实施例。
图1图示出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网络设备100的网络。网络设备100通过服务提供商20连接到外部网络10。外部网络可以是因特网。服务提供商20可以提供通过数字用户线(DSL)、同轴线、无线信号、光纤线或者能够提供宽带连接的任何通信介质到外部网络的连接。网络设备100与多个主机通信。例如,主机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计算机101a、打印机101b、移动电话101c、摄像机101d、台式计算机101e或者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
网络设备100通过向主机101指派地址来便利主机101到外部网络10之间的通信。网络设备100被服务提供商20指派地址。当网络设备100重启时,网络设备100丢失主机101的地址。地址丢失可能是因为网络设备100缺乏存储器或者未被配置为在关机期间存储地址或者因为网络设备100被配置为在关机期间清除地址。地址可以是整个IPv6地址、部分地址或者前缀。
在重启之后,网络设备100可向服务提供商20请求一组地址(称为前缀)。从服务提供商20接收到的地址可能不匹配旧地址。服务提供商20可能希望周期性地,例如每周或者每天,或者在引起网络设备重载的任何重新连接事件时改变地址。重新连接事件可以是重启、重新配置、软件升级或者硬件升级。
地址的改变可能由技术原因造成或者由商业原因造成。示例性的技术原因可以是服务提供商20包括许多路由器并且网络设备100在重新连接事件之后可能不与重新连接事件之前相同的路由器或者服务器通信。这两个服务器或者路由器基于其在服务提供商20的网络上的各自位置可具有不同地址。另一技术原因可以是服务器上的DHCPv6状态的丢失。这在DHCPv6服务器被升级、改变、重新配置或者移动到另一地址时发生。服务器上的DHCPv6状态的丢失可能是由于服务器故障。
示例性的商业原因可以是服务提供商20可能希望向客户提供两种合同,一种具有静态IP地址并且一种没有静态IP地址。这样,需要静态IP地址的客户因为希望托管网站、提供电子邮件服务器、使能对主机设备的远程访问或者维持恒定的IP语音(VoIP)连接而被收取更高服务费率。
如果服务提供商20发出新地址并且主机101继续使用旧地址,则产生网络中的混淆,并且分组可能被丢弃(尤其是从网络10到主机101的返回分组可能被错误路由至另一网络设备)。在一种情形中,分组由于服务提供商20的第一跳路由器可能对分组运行单播反向路径转发(uRPF)检查而被丢弃。uRPF检查阻挡来自已知非法网络的流量。仅当分组来自路由或转发表所定义的到分组源的最佳路径时该分组才被转发。uRPF被2004年3月发布并且可在http://tools.ietf.org/html/rfc3704处获得的RFC3704进一步定义。
为了防止流量被丢弃,网络设备100可监控主机101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对地址的使用。在一种技术中,网络设备100恢复旧地址并且请求服务提供商20重新指派旧地址。在另一种技术中,网络设备100识别旧地址并且指示主机101使旧地址无效。这两种技术可被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以无缝地提供鉴于服务提供商20的条款的选项。
图2图示出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恢复地址的示例实施例。作为正常操作的一部分,服务提供商20向网络设备100提供第一地址前缀,网络设备100将第一地址前缀提供给一个或多个主机101。当网络设备100经历重启或者另一重新连接事件时,第一地址前缀被从网络设备100中清除。然而,第一地址前缀可能未被从主机101中的一个或多个中清除。主机101可能继续生成并传输列出第一地址前缀的分组。
当网络设备100重启时,网络设备100可接收来自服务提供商20的第二地址前缀,它还可以使其DHCPv6前缀请求延迟一定时间。然而,网络设备100不通知任何地址,而是等待将从主机101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流量。在延迟期间,网络设备100发送具有空前缀列表的至少一个通知消息以及将网络设备100作为缺省路由器的指定。延迟可以是预定时间段,例如1秒、3秒、10秒或者任何时间量。可替代地,网络设备100在预定数目的分组被从主机101接收到之前可延迟发送网络发现消息。预定数目可以是来自每个主机101的一个分组。
根据从主机101接收到的流量,网络设备100被配置为以算法方式识别主机101认为有效的地址前缀。该识别可包括分析分组以确定主机101所使用的源IP地址前缀。如果主机101仍然认为第一地址前缀有效,则网络设备100向服务提供商20发送请求再次向网络设备100分配先前曾使用的第一地址前缀的请求。如果服务提供商20再次向网络设备100分配第一地址前缀,则流量可以在主机101不实施改变的情况下继续。第二地址前缀可被释放。
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恢复地址的该技术可利用任何类型的部署来实现。在IPv6快速部署(6rd)的情况下,通过使用32位的IPv6地址空间来映射整个IPv4地址空间以跨IPv4基础设施部署IPv6。指派给主机101的IPv6地址基于广域网(WAN)上的接口的IPv4地址。当WAN的IPv4地址改变时,主机设备的IPv6地址也改变。网络设备100可尝试利用使用暗示选项的DHCPv4来请求旧IPv4地址。
在DHCPv6前缀委派的情况下,不是所有的运营商都使用集中式服务器,这导致以下可能性:在操作移动之后,网络设备100可接收到不同于先前的前缀的委派前缀。为了请求先前的前缀,网络设备100充当请求路由器并且可以将先前的前缀包括在用于前缀委派的身份关联(IA_PD)中,IA_PD包含指派给请求服务器的前缀的集合。IA_PD请求可由2003年12月发布并且可在http://tools.ietf.org/html/rfc3633处获得的RFC3633定义。IA_PD请求可被用于请求DHCPv6服务器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指派先前的前缀,即使当前缀长度不同时也是如此。
图3图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服务提供商20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出于商业或者技术原因要求使地址循环。当服务提供商20不向网络设备100分配第一地址前缀而是坚持网络设备100分发第二地址前缀时,网络设备100向主机101发送路由器通知。该路由器通知表明第二地址前缀是优选的并且第一地址前缀不是优选的。
例如,路由器通知可包括为0的第一地址前缀的优选生命期。相应地,主机101立即停止在向网络设备100发送的所有流量中使用第一地址前缀。此外,路由器通知可包括第二地址前缀的非零优选生命期。非零优选生命期是网络设备100通常用于有效分组的生命期。换言之,如果网络设备100经历重新连接事件并且第一地址(旧前缀)被包括在来自主机101的流量中但是服务提供商20坚持提供第二地址(新前缀)时,网络设备100通知第二地址(新前缀)并且告知主机101第一地址(旧前缀)不再有效。主机101开始使用第二地址,并且网络设备重载之后没有分组被丢失。
此外,网络设备100可被配置为禁用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恢复地址和/或禁用在网络设备重载之后使地址无效。在一个示例中,网络设备100在检测到其他网络设备存在于家庭网络上之后可自动禁用这些特征。这种多路由器设置当路由器通知从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时可被检测。在另一示例中,网络设备100可基于用户输入禁用这些特征。
图4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流程图。在S101处,网络设备100使用第一地址前缀建立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101的连接性。第一地址前缀可以是IPv6地址或者可被根据IPv4地址直接生成。第一地址前缀被服务提供商20指派给网络设备100。
网络设备100使得主机设备101能够到达外部网络10(例如,因特网)。在S103处,网络设备100经历重新连接事件,并且第一地址前缀被从网络设备100中清除。相应地,网络设备100必须重载地址。重新连接事件可以是由断电或者升级引起的重启。
在S105处,网络设备100接收来自服务提供商20的第二地址前缀。服务提供商20要么随机地基于与网络设备100相连的路由器或者服务器要么有意地为了在静态IP地址订户和动态IP地址订户之间进行区分而规定是否发送相同地址前缀。
在S107处,网络设备100使发送具有新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正常操作延迟预定时间段。网络设备100不是立即(例如,在处理延迟之后)通知新地址前缀,而是等待接收来自主机设备101的流量。等待可以是基于诸如一个或多个消息的接收之类的事件的预设时段。在S109处,网络设备100接收来自主机设备101的包括第一地址前缀的消息。在S111,网络设备100通过使用发送到主机设备101的一个或多个路由器通知使第一地址前缀无效或者恢复来自服务提供商20的第一地址前缀来维持地址兼容性。
图5是在网络设备重载中维持地址兼容性的更详细流程图。在S201处,使用第一地址前缀在主机设备101与外部网络10之间建立连接性。在S203处,网络设备100经历重新连接事件。重新连接事件可以是端用户进行重启、故障或者升级的结果。重新连接事件也可以由服务提供商20远程发起。在S205处,在第一前缀地址已被从网络设备100中清除之后,服务提供商20提供第二前缀地址。
网络设备100使发现协议消息(包括第二前缀地址的路由器通知)的正常传输延迟预定时间段或者直到事件发生为止。在延迟时间期间,网络设备100接收来自主机设备101的流量。在S207处,网络设备100针对第一地址前缀来分析从主机101接收到的流量。这可包括根据从主机设备101接收到的分组中包括的源IP地址来重新创建第一地址前缀。
在S209处,如果分组中的源IP地址不包括第二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100在与设备提供商20和主机设备101的通信中回复到正常操作。然而,如果分组中的源IP地址不对应于第二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在S211处请求服务提供商20重新指派第一地址前缀。
在S213处,网络设备100确定服务提供商20是否重新指派第一地址前缀。如果服务提供商20向网络设备100提供第一地址前缀,则正常操作在S215处继续。主机设备101可能未被告知第二地址前缀曾被指派给网络。
在S217处,如果服务提供商20不向网络设备100提供第一地址前缀,则网络设备100向主机设备101发送具有与第一优选生命期相关联的第一地址前缀和与第二优选生命期相关联的第二地址前缀的路由器通知。第二优选生命期大于第一优选生命期。例如,第一优选生命期可被设置为零并且第二优选生命期被设置为非零整数数目的秒。在另一示例中,基于从服务提供商20接收到的信息,第一优选生命期可被设置为几秒(例如2秒或者5秒)并且第二优选生命期可被设置为缺省数目的秒(例如,604800秒以近似于一周,2592000秒以近似于一个月)或者无穷大的值(例如0xffffffff)。
可替代地,第一优选生命期和第二优选生命期可被包括在分离的路由器通知消息中。在S219处,网络设备100继续便利主机设备101与服务提供商20之间的通信的正常操作。该解决方案对端用户是透明的并且除了总地遵守已在多数网络中采用的例如在2006年4月发布并且可在http://tools.ietf.org/html/rfc4292处获得的RFC4292之外不依赖于任何主机上的功能。
图6图示出网络设备100的框图。网络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1、控制器13和通信接口15。数据库17也可被包括。附加的、不同的或者更少的组件可被提供。网络设备100可以是家庭网关、无线接入点、交换机或者网络转换设备。
通信接口15可包括输入通信接口15a和输出通信接口15b。通信接口15被配置为使用从服务提供商20接收到的地址前缀建立与主机设备10和服务提供商20的连接性。
存储器11或者数据库17存储网络地址转换表。存储器100可以是需要电力来维持地址转换表的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在由控制器13执行的重新连接事件的情况下被自动清除。数据库17可以是服从于清除地址转换表的命令的永久存储设备。该命令可源自于网络设备100或者服务提供商20。
在重新连接事件之后,网络设备100重载网络地址转换表。网络设备100可接收来自服务提供商20的第二地址。控制器13被配置为使包括从服务提供商接收到的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延迟。该延迟可以继续预定时间段或者直到流量被从主机设备100接收到为止。该流量可包括包括与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源IP地址的一个或多个分组。
为了在重载之后维持地址兼容性,控制器13可以向服务提供商20请求与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如果服务提供商20不提供这样的地址,则控制器13被配置为生成到主机设备101的具有与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的网络发现消息。网络发现消息可以是将第一地址前缀的优选生命期设置为零或者另一相对小的值(例如10秒)的路由器通知。该路由器通知或者另一路由器通知可将第二地址前缀的优选生命期设置为缺省值。缺省值可以是高达无穷大的任何值。
存储器11可以是任何已知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1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可编程随机访问存储器(PROM)、闪存、电可擦写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或者其他类型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11可存储用于在此讨论的算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器13可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被包括在计算机代码中。计算机代码可被存储在存储器11中。计算机代码可用任何计算机语言编写,例如C、C++、C#、Java、Pascal、Visual Basic、Per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JavaScript、汇编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或者其任意组合。计算机代码被编码在一个或多个有形介质中或者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有形介质中以供控制器13执行。
指令可被存储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软盘、硬盘、专用集成电路(ASIC)、紧凑盘CD、其他光学介质、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存储器芯片或者卡、记忆棒或者计算机、处理器或其他电子设备可以从中进行读取的其他介质。
控制器13可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服务器处理器、其组合或者其他现在已知或者以后开发的处理器。处理器13可以是例如与网络或者分布式处理相关联的单个设备或者设备的组合。各种处理策略中的任何策略可被使用,例如多处理、多任务、并行处理、远程处理、集中式处理等。控制器13可以响应于或者可操作来执行作为软件、硬件、集成电路、固件、微码等的一部分来存储的指令。在附图中图示出或者在此描述的功能、动作、方法或者任务可通过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指令的控制器13来执行。功能、动作、方法或者任务独立于特定类型的指令集、存储介质、处理器或者处理策略,并且可通过单独或者组合操作的软件、硬件、集成电路、固件、微码等来执行。这些指令用于实现在此描述的处理、技术、方法或者动作。
一个或多个I/O接口15a-b可包括任何可操作的连接。可操作的连接可以是其中信号、物理通信和/或逻辑通信可被发送和/或接收的连接。可操作的连接可包括物理接口、电接口和/或数据接口。可操作的连接可包括足以允许可操作的控制的接口和/或连接的不同组合。例如,两个实体可被可操作地连接以向彼此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实体(例如,处理器、操作系统、逻辑、软件)传送信号。逻辑和/或物理的通信信道可被用来创建可操作的连接。例如,一个或多个I/O接口15a-b可包括专用于发送数据、分组或者数据报的第一通信接口以及专用于接收数据、分组或者数据报的第二通信接口。可替代地,一个或多个I/O接口15a-b可使用单个通信接口来实现。
通信链路可以是被用来将服务器耦合到计算机的任何协议或者物理连接。通信路径可利用以太网、无线、传输控制协议(TCP)、因特网协议或者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如在此使用的,短语“通信中”和“耦合”被定义为意味着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组件间接相连。这种中间组件可包括基于硬件的组件和基于软件的组件两者。
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可被单独使用或者结合另一实施例使用。前面的详细描述仅描述了本公开的许多可能实现方式中的一些。因此,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该描述旨在作为例示而非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作为重新连接事件的一部分,从网络设备的存储器中清除正被至少部分用来提供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性的第一地址前缀;
接收来自提供商的第二地址前缀;
使包括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延迟一时段;以及
在该时段期间接收来自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前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提供商请求地址;以及
如果所述提供商提供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则向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发送具有该地址的网络发现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提供商提供与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则向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发送路由通知消息,其中该路由通知消息列出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的第一优选生命期和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的第二优选生命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优选生命期超过所述第一优选生命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优选生命期是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家庭网关或者客户端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新连接事件发起启动序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新连接事件独立于启动序列。
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使用从服务提供商接收到的第一地址前缀建立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连接性;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执行重新连接事件,其中作为该重新连接事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地址前缀被从所述网络设备中清除,并且该控制器被配置为使包括从所述服务提供商接收到的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延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在所述延迟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消息,其中该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地址前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服务提供商请求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提供商提供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的情况下生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的网络发现消息以传输到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提供商提供与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的情况下生成到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路由器通知消息,其中所述路由器通知消息列出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的第一优选生命期和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的第二优选生命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优选生命期超过所述第一优选生命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优选生命期是零并且所述第二优选生命期是非零整数。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重新连接事件是启动序列、升级或者重启。
17.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当所述软件被执行时可操作来:
使用第一地址前缀与至少一个主机设备通信;
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第二地址前缀;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地址前缀之后的延迟时段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的包括第一地址前缀的消息,其中在该延迟时段期间避免对包括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的网络发现消息的传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可操作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向所述外部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可操作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如果所述外部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则向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发送具有与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的网络发现消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可操作来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如果所述外部设备提供与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相关联的地址,则向所述至少一个主机设备发送路由器通知消息,其中所述路由器通知消息列出所述第一地址前缀的第一优选生命期和所述第二地址前缀的第二优选生命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008,630 US20120182994A1 (en) | 2011-01-18 | 2011-01-18 | Address compatibility in a network device reload |
US13/008,630 | 2011-01-18 | ||
PCT/US2012/020595 WO2012099730A1 (en) | 2011-01-18 | 2012-01-09 | Address compatibility in a network device reload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29486A true CN103329486A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6490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56260A Pending CN103329486A (zh) | 2011-01-18 | 2012-01-09 | 网络设备重载中的地址兼容性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82994A1 (zh) |
EP (1) | EP2666262A1 (zh) |
CN (1) | CN103329486A (zh) |
WO (1) | WO201209973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1710B (zh) * | 2013-10-28 | 2017-04-12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升级服务器、机顶盒及其软件升级方法 |
CN110851186A (zh) * | 2019-11-08 | 2020-02-28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重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89564A (zh) * | 2018-10-08 | 2021-05-11 | 探求自动化服务有限公司 | 自动化系统网络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00747B2 (en) * | 2011-04-19 | 2014-04-15 |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dressing devices in a multi-drop network |
US8904289B2 (en) * | 2011-04-21 | 2014-12-02 | Touchstream Technologies, Inc. | Play control of content on a display device |
US9767195B2 (en) | 2011-04-21 | 2017-09-19 | Touchstream Technologies, Inc. | Virtualized hosting and displaying of content using a swappable media player |
US9379970B2 (en) * | 2011-05-16 | 2016-06-2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elective content routing and storage protocol for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 |
US9338023B2 (en) * | 2012-08-22 | 2016-05-1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ite-to-site 6rd tunneling using collocated border router and customer edge |
US9563440B2 (en) | 2013-02-05 | 2017-02-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Fast learning to train learning machines using smart-triggered reboot |
US20160036772A1 (en) * | 2014-07-31 | 2016-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 to Prevent IPv6 Address Exhaustion in Prefix Delegation Mode for Mobile Access Point Routers |
US11929850B2 (en) * | 2021-03-31 | 2024-03-12 | Fortinet, Inc. | Dynamic elimination of old IPv6 addresses from WLAN/BYOD/IOT devices INDHCPv6 stateless mode after transitioning between VLANs |
US12120090B2 (en) * | 2022-11-16 | 2024-10-15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Residential gateway IP prefix renewal after re-registration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9496A (zh) * | 2005-09-09 | 2007-03-14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IPv6接入网络中网络地址重构方法 |
CN101449529A (zh) * | 2006-05-19 | 2009-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将dhcpv6和aaa用于移动台前缀委派和增强的邻居发现 |
CN101803329A (zh) * | 2007-07-10 | 2010-08-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节点中实施的移动性功能的检测 |
CN101888387A (zh) * | 2010-07-14 | 2010-11-17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重新建立绑定表项的方法、装置及侦听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67522B2 (en) * | 2004-04-23 | 2009-07-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uppression of router advertisement |
US7630392B2 (en) * | 2005-05-31 | 2009-12-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ulti-homing using controlled route leakage at a backup service provider |
US20090147751A1 (en) * | 2005-08-05 | 2009-06-11 | Lakshmi Prabha Gurusamy | Method of applying fast mobile ipv6 for mobile nodes in mobile networks, mobile router therefor, and mobile network therefor |
EP1833274A1 (en) * | 2006-03-08 | 2007-09-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st handovers using dynamic router advertisements |
US8625609B2 (en) * | 2006-05-19 | 2014-01-0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Using DHCPv6 and AAA for mobile station prefix delegation and enhanced neighbor discovery |
EP2030416A4 (en) * | 2006-06-20 | 2011-03-0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IN MOBILE NETWORKS |
US20090265767A1 (en) * | 2006-08-30 | 2009-10-22 | Johan Rune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refix management in moving networks |
US8914445B2 (en) * | 2007-10-17 | 2014-12-1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ameter prefix authorization |
CN102113357A (zh) * | 2008-08-06 | 2011-06-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前缀分配管理系统、移动终端、以及前缀分配管理设备 |
US8676999B2 (en) * | 2008-10-10 | 2014-03-1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 (RADIUS) prefix authorization application |
EP2203005A1 (en) * | 2008-12-23 | 2010-06-3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Optimized home link detection |
US20110271117A1 (en) * | 2009-10-26 | 2011-11-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User equipment (ue), home agent node (ha), method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ome network prefix (hnp) assignment |
-
2011
- 2011-01-18 US US13/008,630 patent/US201201829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
- 2012-01-09 CN CN2012800056260A patent/CN103329486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1-09 EP EP12736886.8A patent/EP266626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1-09 WO PCT/US2012/020595 patent/WO201209973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29496A (zh) * | 2005-09-09 | 2007-03-14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IPv6接入网络中网络地址重构方法 |
CN101449529A (zh) * | 2006-05-19 | 2009-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将dhcpv6和aaa用于移动台前缀委派和增强的邻居发现 |
CN101803329A (zh) * | 2007-07-10 | 2010-08-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节点中实施的移动性功能的检测 |
CN101888387A (zh) * | 2010-07-14 | 2010-11-17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重新建立绑定表项的方法、装置及侦听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1710B (zh) * | 2013-10-28 | 2017-04-12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升级服务器、机顶盒及其软件升级方法 |
CN112789564A (zh) * | 2018-10-08 | 2021-05-11 | 探求自动化服务有限公司 | 自动化系统网络 |
CN110851186A (zh) * | 2019-11-08 | 2020-02-28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重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851186B (zh) * | 2019-11-08 | 2022-12-16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设备重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99730A1 (en) | 2012-07-26 |
US20120182994A1 (en) | 2012-07-19 |
EP2666262A1 (en) | 2013-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29486A (zh) | 网络设备重载中的地址兼容性 | |
JP5312455B2 (ja) | ルータをホストに割り当て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01044728B (zh) | Rfc 2574网络边缘处的快速重路由(frr)保护 | |
US20210014175A1 (en) |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nding bgp information | |
CN107743109B (zh) | 流量攻击的防护方法、控制装置、处理装置及系统 | |
US20120131225A1 (en) | Data center network system and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03298635A (ja) | ソースアドレス選択システム、ルータ装置、通信ノード及びソースアドレス選択方法 | |
US20170180246A1 (en) |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JP6350839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ゲートウェイ冗長化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冗長化方法 | |
CN103916484B (zh) | 配置ip地址的方法和设备 | |
US8291111B1 (en) | Responding to a DHCPLEASEQUERY message | |
US20140317296A1 (en) | Allocat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to node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hich use integrated is-is | |
US201503042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hcp client | |
EP2765743A1 (en) | Layer 2 inter-connec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ipv6 | |
CN108270673A (zh) | 报文发送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US6865611B1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 |
CN109076022B (zh) | 网络地址转换装置、设置请求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 | |
EP2690832B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053328B1 (fr) |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procédé de gestion d'un réseau ip, dispositifs correspondant e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moyen de stockage | |
JP2011120083A (ja) | マルチホーム接続環境における経路切替方法、ルータ及びプログラム | |
ES2611605T3 (es) | Método y sistema para garantizar el intercambio de datos entre un sistema servidor y un sistema cliente | |
EP189289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units | |
JP5105124B2 (ja) | ルータ装置、プレフィクス管理にもとづくパケッ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2175622A (ja) | マルチホーム接続環境におけるル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 |
CN1875574A (zh) | 通信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