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305751A -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5751A
CN103305751A CN2013102260193A CN201310226019A CN103305751A CN 103305751 A CN103305751 A CN 103305751A CN 2013102260193 A CN2013102260193 A CN 2013102260193A CN 201310226019 A CN201310226019 A CN 201310226019A CN 103305751 A CN103305751 A CN 103305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trength magnetic
high strength
magnetic conduction
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6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5751B (zh
Inventor
裴陈新
王立涛
刘强
何宁
董梅
武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60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5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5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5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Steel Electrode Plates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主要成分为Fe,还包括C、Mn、Si、P、S、Als、Nb、Ti,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10、0.10≤Mn<1.0、Si≤0.20、P≤0.20、S≤0.015、0.015≤Als≤0.05、0.01≤Nb≤0.03、Ti≤0.005,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钢板的生产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冶炼化学成分控制、恰当的工艺制定,获得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并且具备良好的直流磁性能的冷轧退火钢板。这种冷轧钢板具备高屈服强度和导磁性能,使用中能够经受大的负荷而不发生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产品及其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钢板钢带产品及其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以及该钢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需要应用建立磁场场合,提高磁场强度的方法是采用导磁材料放大磁场强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或运动带来的受力强度增大,需要导磁材料具备至少双重性能,即要求导磁材料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和高的强度指标。
提高材料的强度一般是添加合金化元素、或通过热处理发生相变获得高强度相或造成高密度位错或发生弥散沉淀而强化。合金化元素的加入能够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塑性和韧性,廉价合金化元素添加量过大显著降低磁性能,热处理发生相变获得高强度相或造成高密度位错涉及到热处理工艺控制。同时,大多数情况下,热处理工艺需要添加合金化元素的配合。
以下是检索到的相关专利文献:
为了使导磁材料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和强度指标,英国专利GB1351884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合金化提高碳、锰和硅含量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虽然获得了高强度指标,但是磁感应强度明显降低。
中国专利CN2006100197710、CN2006100197725和CN200610019773X等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导磁材料的强度、保持高的磁感应强度,是通过合金化增加锰和铌,通过锰和铌的不同添加量,控制合适的热轧和冷轧退火的工艺技术,获得高的机械性能(强度指标),同时磁感应强度降低的尽量少。以上专利方法产品的强度还不够高,或者磁感应强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其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导磁钢板,主要成分为Fe,还包括C、Mn、Si、P、S、Als、Nb、Ti,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10、0.10≤Mn<1.0、Si≤0.20、P≤0.20、S≤0.015、0.015≤Als≤0.05、0.01≤Nb≤0.03、Ti≤0.005,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技术方案一:
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70、Mn:0.22、Si:0.030、P:0.060、S:0.008、Als:0.04、Nb:0.026、Ti:0.0022。
优选技术方案二:
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55、Mn:0.36、Si:0.103、P:0.108、S:0.005、Als:0.05、Nb:0.029、Ti:0.0021。
优选技术方案三:
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35、Mn:0.25、Si:0.053、P:0.126、S:0.004、Als:0.025、Nb:0.032、Ti:0.0025。
优选技术方案四:
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67、Mn:0.28、Si:0.046、P:0.069、S:0.007、Als:0.028、Nb:0.024、Ti:0.0023。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的生产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按上述成分的配比,经过冶炼成合格钢水,然后经连铸连轧成热轧钢卷,之后酸洗、冷轧、退火、平整,成为合格成品钢卷;或者再经过精整,成为合格成品钢卷。
所述的生产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钢水达到以上化学成分,然后经过连铸、加热热连轧,铸坯厚度180~260mm,加热温度为1180~1260℃,热轧终轧温度820~880℃,热轧后卷取温度550~750℃;根据成品要求的不同,热轧钢卷厚度在2.0~6.0mm。
然后热轧钢卷进行酸洗、冷轧,酸洗和冷轧符合一般冷轧产品要求;
冷轧后的钢卷进行周期性退火,其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400~530℃,保温时间0.5~3.5小时;
之后进行平整,平整延伸率0.2~1.5%;
如果需要,还进行精整加工,精整加工到要求的尺寸。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热轧后卷取温度为650℃~750℃。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冶炼化学成分控制、恰当的工艺制定,获得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并且具备良好的直流磁性能的冷轧退火钢板。这种冷轧钢板具备高屈服强度和导磁性能,使用中能够经受大的负荷而不发生变形。按照上述成分和方法生产的钢板的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达600N/mm2以上、抗拉强度达650N/mm2以上,磁感应强度为B50大于1.65T、B100大于1.79T。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是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涉及到要求具有良好直流磁性能和强度钢带及其生产方法,这种产品用于磁场建立的场合,使用中经受非常大的负荷。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具有高力学性能的并且具备高的直流磁性能的冷轧退火钢板。这种钢板的生产通过冶炼化学成分控制、恰当的工艺制度,获得高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钢板生产是通过炼钢、连铸、加热热连轧、酸洗、冷轧、周期退火的流程和相关工艺而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钢的经过冶炼成合格钢水,然后连铸连轧成热轧钢卷,之后酸洗、冷轧、退火、平整、(精整)为合格成品钢卷。
要求钢的化学成分范围为(wt%):C≤0.10、0.10≤Mn<1.0、Si≤0.20、P≤0.20、S≤0.015、0.015≤Als≤0.05、0.01≤0.0Nb≤0.03、Ti≤0.005%,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为铁。
钢水达到如上化学成分,然后经过连铸、加热热连轧,铸坯厚度180~260mm,加热温度1180~1260℃,热轧终轧温度820~880℃,热轧后卷取温度550~750℃,优选650℃以上,热轧钢卷厚度根据成品要求的不同在2.0~6.0mm。
然后热轧钢卷进行酸洗、冷轧。酸洗和冷轧符合一般冷轧产品要求。
冷轧后的钢卷进行周期性退火。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400~530℃,保温时间0.5~3.5小时。
之后进行平整,平整延伸率0.2~1.5%。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精整加工。精整加工到要求的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效果是:
采用表1的化学成分,钢水进行连铸、加热、热连轧为热轧钢卷,热轧钢卷经过酸洗、冷轧,冷轧钢板退火温度见表2,获得冷轧钢板的力学性能指标见2,获得冷轧钢板的磁性能见表3。这种冷轧钢板具备非常高的屈服强度和导磁性能,使用中能够经受大的负荷而不发生变形。
按照如上方法生产的钢板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在600N/mm2以上、抗拉强度650N/mm2以上,磁感应强度B50大于1.65T、B100大于1.79T。
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钢水化学成分(wt%)
序号 C Si Mn P S Al Nb Ti Fe
1 0.070 0.030 0.22 0.060 0.008 0.04 0.026 0.0022 余量
2 0.055 0.103 0.36 0.108 0.005 0.05 0.029 0.0021 余量
3 0.035 0.053 0.25 0.126 0.004 0.025 0.032 0.0025 余量
4 0.067 0.046 0.28 0.069 0.007 0.028 0.024 0.0023 余量
表1和后面的表2、表3中的序号互相对应。
钢水连铸为厚度200mm连铸坯,连铸坯进入1250℃的加热炉,热后热轧,热轧终轧温度860℃,之后冷却、卷取,卷取温度650℃。
热轧钢卷经过酸洗、冷轧到规定厚度。
冷轧后的钢卷装入罩式炉进行周期退火,退火工艺见表2。
表2:周期退火工艺
退火后的钢卷经过平整机平整。
经过以上工序和工艺试验钢的力学性能见表2、磁性能见表3。
表3:钢卷的磁性能
序号 磁感应强度B50(T) 磁感应强度B100(T)
1-1 1.67 1.80
1-2 1.67 1.80
2-1 1.69 1.81
2-2 1.69 1.81
3-1 1.66 1.80
3-2 1.66 1.80
4-1 1.65 1.79
4-2 1.66 1.79
对上述各表格内容的说明:
1、表1中序号1的化学成分说明钢中特别添加了铌和磷进行合金化,钢对应表2中序号1-1为退火温度450℃保温2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80N/mm2;序号1-2为退火温度500℃保温1.5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20N/mm2。表3中序号1-1和1-2是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50为1.67 T、B100为1.80 T。
2、表1中序号2的化学成分说明钢中特别添加了铌和磷进行合金化,硅含量略高钢,对应表2中序号2-1为退火温度450℃保温2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710N/mm2;序号2-2为退火温度500℃保温1.5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50N/mm2。表3中序号2-1和2-2是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50为1.69T、B100为1.81T。
3、表1中序号3的化学成分说明钢中特别添加了铌和磷进行合金化,,钢对应表2中序号3-1为退火温度450℃保温2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730N/mm2;序号3-2为退火温度500℃保温1.5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90N/mm2。表3中序号3-1和3-2是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50为1.66 T、B100为1.80T。
4、表1中序号4的化学成分说明钢中特别添加了铌和磷进行合金化,钢对应表2中序号4-1为退火温度450℃保温2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60N/mm2;序号4-2为退火温度500℃保温1.5小时后的力学性能,说明力学性能中屈服强度大于610N/mm2。表3中序号4-1和4-2是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50为1.65和1.66 T、B100为1.79T。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主要成分为Fe,还包括C、Mn、Si、P、S、Als、Nb、Ti,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10、0.10≤Mn<1.0、Si≤0.20、P≤0.20、S≤0.015、0.015≤Als≤0.05、0.01≤Nb≤0.03、Ti≤0.005,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70、Mn:0.22、Si:0.030、P:0.060、S:0.008、Als:0.04、Nb:0.026、Ti:0.002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55、Mn:0.36、Si:0.103、P:0.108、S:0.005、Als:0.05、Nb:0.029、Ti:0.002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35、Mn:0.25、Si:0.053、P:0.126、S:0.004、Als:0.025、Nb:0.032、Ti:0.002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算,上述成分的含量为:C:0.067、Mn:0.28、Si:0.046、P:0.069、S:0.007、Als:0.028、Nb:0.024、Ti:0.002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成分的配比,经过冶炼成合格钢水,然后经连铸连轧成热轧钢卷,之后酸洗、冷轧、退火、平整,成为合格成品钢卷;或者再经过精整,成为合格成品钢卷。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钢水达到以上化学成分,然后经过连铸、加热热连轧,铸坯厚度180~260mm,加热温度为1180~1260℃,热轧终轧温度820~880℃,热轧后卷取温度550~750℃;根据成品要求的不同,热轧钢卷厚度在2.0~6.0mm。
然后热轧钢卷进行酸洗、冷轧,酸洗和冷轧符合一般冷轧产品要求;
冷轧后的钢卷进行周期性退火,其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400~530℃,保温时间0.5~3.5小时;
之后进行平整,平整延伸率0.2~1.5%;
如果需要,还进行精整加工,精整加工到要求的尺寸。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导磁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后卷取温度为650℃~750℃。
CN201310226019.3A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3305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019.3A CN103305751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019.3A CN103305751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5751A true CN103305751A (zh) 2013-09-18
CN103305751B CN103305751B (zh) 2015-10-07

Family

ID=4913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6019.3A Active CN103305751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575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114A (zh) * 2006-07-31 2007-01-3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3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CN1904115A (zh) * 2006-07-31 2007-01-3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4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CN102876869A (zh) * 2012-09-21 2013-01-16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2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114A (zh) * 2006-07-31 2007-01-3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3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CN1904115A (zh) * 2006-07-31 2007-01-3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4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CN102876869A (zh) * 2012-09-21 2013-01-16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250MPa级冷轧磁极钢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5751B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2107B (zh) 超低碳冷轧深冲搪瓷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09223B (zh) 低屈强比热轧酸洗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27702A (zh) 一种低s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
CN105112776A (zh) 一种含磷低碳冷轧硬质镀锡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695619A (zh) 一种高磁感普通取向硅钢的制造方法
CN104046760B (zh) 一种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2312168B (zh) 一种预硬态塑料模具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02884A (zh) 一种超低碳铝镇静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14726B (zh) 一种低碳低硅高效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18073A (zh) 一种耐低温韧性h型钢及其生产工艺
CN105463310A (zh) 一种无取向硅钢生产方法
CN103320721A (zh) 要求厚拉和高拉保屈服及强度下限的铬钼钢板及生产方法
CN106498139B (zh) 一种生产if钢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103882293A (zh) 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0485074C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if钢的生产工艺
CN106498297A (zh) 精密冲压汽车座椅调节器齿盘用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90938B (zh) 一种低碳Fe-Mn-Al-Si系TWIP钢中试生产方法
CN103290321B (zh)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90326B (zh)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76870A (zh) 一种屈服强度250MPa级的冷轧磁极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3290322B (zh)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90313B (zh)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90323B (zh) 一种高强度导磁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2676913B (zh) 药芯焊丝用冷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5912A (zh) 高饱和磁感、低损耗、耐应力、刚度好的软磁合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