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4370A -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04370A CN103104370A CN2013100484147A CN201310048414A CN103104370A CN 103104370 A CN103104370 A CN 103104370A CN 2013100484147 A CN2013100484147 A CN 2013100484147A CN 201310048414 A CN201310048414 A CN 201310048414A CN 103104370 A CN103104370 A CN 1031043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gas
- liquid
- working medium
- cycle eng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包括有气缸活塞机构,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还包括工质通道,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往复流通口,在所述往复流通口处设对应的往复流通控制门;所述工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往复流通口连通,另一端为密封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上设冷却器;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内燃燃烧室。本发明采用单缸结构,能实现现有技术中热气机的做功过程,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一种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气机即斯特林发动机,一般包含有热缸和冷缸,以及两缸之间的工质通道,气体工质循环地在热缸中被加热和在冷缸中被降温,推动两缸中的活塞对外输出做功。现有技术中的冷缸起到的作用是冷却工质和向热缸回送工质,造成目前斯特林发动机结构复杂,造价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结构简单的热气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一种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包括有气缸活塞机构,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处分别设有对应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还包括工质通道,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往复流通口,在所述往复流通口处设对应的往复流通控制门;所述工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往复流通口连通,另一端为密封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上设冷却器;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内燃燃烧室。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之间的所述工质通道上设回热器。
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气缸活塞机构设为对置气缸活塞机构,所述进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往复流通口设置在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中两个活塞之间的气缸上。
方案四: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涡轮动力机构,所述涡轮动力机构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方案五: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压气机,所述压气机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方案六:在方案五的基础上,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涡轮动力机构,所述涡轮动力机构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
方案七:在方案六的基础上,所述压气机设为叶轮压气机,所述叶轮压气机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和所述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
方案八: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设点火装置。
方案九:在方案一至方案八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缸活塞机构设为活塞液体机构,所述活塞液体机构包括气液缸和气液隔离结构,所述气液隔离结构设在所述气液缸内。
方案十:在方案九的基础上,所述气液缸内的气体工质对所述气液隔离结构的压力大于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
方案十一:在方案一至方案八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的供气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的回充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所述排气口连通。
方案十二:在方案一至方案八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低温冷源,所述低温冷源用于提供低温物质,所述低温物质用于冷却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中或即将进入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的工质。
方案十三:在方案一至方案八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设为三通环形密封端,所述冷却器设在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的环形通道上,所述冷却器将所述环形通道分割成两个半环通道,在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的三通节点和所述冷却器之间的一个半环通道上设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在所述冷却器和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的三通节点之间的另一个半环通道上设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
方案十四:在方案十三的基础上,在所述三通节点和所述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之间设压气机控制阀。
方案十五:在方案十三的基础上,在所述三通节点和所述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之间设涡轮控制阀。
方案十六:在方案十四的基础上,在所述三通节点和所述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之间设涡轮控制阀。
本发明的原理是: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以吸气冲程-压缩冲程-爆炸做功冲程-供气冲程-回充冲程-排气冲程工作模式工作,其中供气冲程和回充冲程可进行两次以上,爆炸做功冲程产生的高温高压工质作为热气机循环的循环工质。
本发明中,所谓的“供气冲程”是指由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向所述工质通道内供气。
本发明中,所谓的“回充冲程”是指由所述工质通道向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充气。
本发明中,所谓的“冷却器”是指一切可以对气体进行降温的装置,例如散热器、混合式降温器(与冷流体混合降低气体温度的装置)等,其目的是对即将被压缩的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气体和已经被压缩的气体进行降温。
本发明中,所谓的“涡轮动力机构”,是指一切利用气体工质流动膨胀对外做功的机构,例如动力透平、动力涡轮等,所述涡轮动力机构既可以对所述叶轮压气机输出动力,也可以对外输出动力。
本发明中,所谓的“压气机”是指一切可以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例如活塞式压气机、螺杆式压气机、叶轮压气机、罗茨风机、流体压气机等;所谓的流体压气机是指利用流体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例如利用射流泵(喷射器)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构,再例如将液体泵入容器内使容器内的气体增压的机构等。
本发明中,所述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是指设在所述半环通道上的涡轮动力机构;所述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是指设在所述半环通道上的叶轮压气机。
本发明中,燃料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中燃烧可以是压燃方式也可以是点火燃烧方式,如果是采用点火燃烧的方式,还需要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设点火装置,例如火花塞。
本发明中,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上设有附属进气口、附属排气口、供气口和回充口,在所述附属进气口、所述附属排气口、所述供气口和所述回充口处依次对应设置附属进气门、附属排气门、供气门和回充门,此处将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气缸上的进气口、排气口分别称为附属进气口、附属排气口,仅是为了和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的进气口、排气口进行区分。
本发明中,所述气液缸是指可以容纳气体工质和/或液体,并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容器,所述气液缸被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分隔成气体端和液体端,所述气液缸的气体端设有气体工质流通口,所述气体工质流通口用于与所述工质通道连通;所述气液缸的液体端设有液体流通口,所述液体流通口用于与液压动力机构和/或液体工质回送系统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气液隔离结构是指可以在所述气液缸中做往复运动的结构体,如隔离板、隔离膜、活塞等,其作用是隔离所述气液缸中的气体工质和液体,优选地,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和所述气液缸密封滑动配合。在所述活塞液体机构工作过程中,根据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处于所述气液缸内的不同位置,所述气液缸内可能全部是气体工质,也可能全部是液体,或者气体工质和液体同时存在。
本发明中,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与传统的活塞连杆机构不同,传统的活塞连杆机构中的活塞可受连杆的推力或拉力停下,从而实现对活塞行程的限制,而在所述气液缸中,当所述气液缸内的气体工质做正功时,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受压力向下止点方向移动,将液体以高压形式排出所述气液缸并推动液压动力机构(例如液体马达)对外做功,当液体即将排尽时,改变液体马达工作模式或启动液体工质回送系统,使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不再减少,此时液体会对所述气液缸内的所述气液隔离结构施加制动力,使其停止,以防止其撞击气液缸的液体端底部的壁;当不断向所述气液缸内输入液体时,所述气液隔离结构会不断向上止点方向移动,当到达上止点附近时,停止向所述气液缸内输入液体或者使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减少(流出),尽管如此,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仍然会由于惯性向上止点方向运动,此时,如果所述气液缸内的气体工质的压力不够高,则会导致所述气液隔离结构继续向上运动而撞击气液缸顶部的壁,为了避免这种撞击,需要使气液缸内气体工质的压力足够高,使其对所述气液隔离结构的压力大于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
本发明中,在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是变化的,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保证在任何工作时刻都满足“所述气液缸内的气体工质对所述气液隔离结构的压力大于所述气液缸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的条件,例如通过调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和所述工质通道中的工作压力、调整气液隔离结构的质量、调整液体密度或调整液体深度等方式来实现,其中,所述液体深度是指液体在做往复运动方向上的液体的深度。
本发明中,所述低温冷源是指能提供温度在0℃以下的低温物质的装置、机构或储罐,例如采用商业购买方式获得的储存有低温物质的储罐,所述低温物质可以是液氮、液氧、液氦或液化空气等。当本发明中氧化剂为液氧时,液氧可直接作为所述低温物质。
本发明中,所述低温冷源以直接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或所述工质通道连通使所述低温物质与系统内的工质混合的方式,或者以经换热装置使所述低温物质与系统内的工质换热的方式,对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内或即将进入所述工质通道的密封端的工质进行冷却处理。热气发动机是一种工作循环接近卡诺循环的动力机构,其热效率的计算可以参考卡诺循环热效率计算公式:从中可知,当冷源温度T2下降时,热效率η升高,而且向冷源排放的热量减少,如果冷源温度T2下降幅度很大,即冷源温度很低,则热效率η很高,向冷源排放的热量很小。由此推断,可用温度相当低的低温物质使冷源温度T2大幅下降,从而大幅减少向冷源排放的热量,有效提高发动机效率。
温度越低的低温物质(例如液氧、液氮或液氦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越多的能量,但是就单位质量而言,对发动机热效率η提升的贡献越大,就好比将能量存储在温度很低的物质中,相当于一种新型电池的概念,所述低温物质可以使用垃圾电等成本很低的能源来制造,从而有效降低发动机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中,所述内燃燃烧室中使用的燃料可以是碳氢化合物、碳氢氧化合物或固体碳。固体碳具有燃烧后没有水生成和燃烧后产物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易液化等优点;固体碳可采用固体预先装配、粉末化后喷入或粉末化后再用液体或气体二氧化碳流化后喷入的方式输入。
本发明中,所谓的“两个装置连通”是指流体可以在两个装置之间单向或者双向流通,所谓的“连通”是指直接连通或经控制机构、控制单元或其他控制部件间接连通。
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采用单缸结构,能实现现有技术中热气机的做功过程,使用与气缸活塞机构连通的盲管结构,产生的高温高压工质将在盲管另一端得到降温处理,而活塞向下止点移动时,降温后的气体工质将部分返回至气缸活塞机构中。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缸活塞机构、2工质通道、3冷却器、4回热器、5涡轮动力机构、7点火装置、8低温冷源、9压气机控制阀、10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进气门、14排气门、15往复流通口、16往复流通控制门、20三通环形密封端、21内燃燃烧室、22环形通道、50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60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61叶轮压气机、62活塞式压气机、90涡轮控制阀、96液压动力机构、97液体回送系统、99过程控制机构、111气液缸、112气液隔离结构、113液体流通口、200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1附属进气口、202附属排气口、203供气口、204回充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包括有气缸活塞机构1,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排气口12处分别设有对应的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还包括工质通道2,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往复流通口15,在所述往复流通口15处设对应的往复流通控制门16;所述工质通道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流通口15连通,另一端为密封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上设冷却器3;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内燃燃烧室21。
本实施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为,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先按照传统内燃机工作模式工作,此阶段所述往复流通控制门16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在内燃机工作中的爆炸做功冲程后作为热气机循环的热缸,关闭所述进气门13和所述排气门14,同时打开所述往复流通控制门16,活塞上行将做功后的气体工质导入所述工质通道2中,被所述工质通道2另一端的所述冷却器3冷却(相当于热气机的冷缸部分),气体工质得到压缩冷却,在活塞下行时经所述往复流通控制门16返回至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中,被高温的气缸壁、活塞以及余下的高温工质加热膨胀,推动活塞下行做功;在活塞上行时可继续将气体工质导入所述工质通道2,经过至少一次热气机循环后,关闭所述往复流通控制门16,打开所述排气门14导出乏气;然后打开所述进气门13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冷却器3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之间的所述工质通道2上设有回热器4,且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上设有点火装置7。
本实施例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具体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以内燃机的工作形式工作:打开所述进气门13进入吸气冲程,关闭所述进气门13完成压气冲程和爆炸做功冲程。爆炸冲程结束后,打开所述往复流通控制门16,进入热气机循环:活塞上行时将工质充入所述工质通道2,并在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降温;活塞下行时工质从所述工质通道2中回充入气缸中,并被所述回热器4、气缸壁和活塞加热膨胀对活塞做功。在进行至少一个热气机循环后,打开所述排气门14排出乏气。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点火装置7采用点火燃烧方式点燃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中的燃料,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当可以采用压燃的方式点燃燃料是,所述点火装置7可以不设。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涡轮动力机构5,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12连通。
利用所述排气口12排出的乏气驱动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做功。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压气机,具体的所述压气机设为叶轮压气机61,所述叶轮压气机61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和所述叶轮压气机61共轴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和所述叶轮压气机61也可非共轴设置。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压气机,具体的所述压气机设为活塞式压气机62,所述活塞式压气机62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
根据需要,所述压气机还可以设为其他形式的压气机,例如螺杆式压气机、罗茨风机、流体压气机等,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可以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在设置所述压气机的结构中,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可以不设。
实施例6
一种单缸三类门热气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设为了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包括两个对置的活塞,所述进气口11、所述排气口12和所述往复流通口15设置在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中两个活塞之间的气缸上。
上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中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均可设为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的结构,所述往复流通口15与所述工质通道2的连接结构可采用与实施例1-3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图6未示出其具体连接结构。
同理,以下实施例中的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也可设为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的结构。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设为活塞液体机构,所述活塞液体机构包括气液缸111和气液隔离结构112,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设在所述气液缸111内,所述气液缸111的液体端的液体流通口113与液压动力机构96连通,所述液压动力机构96与液体回送系统97连通,所述液体回送系统97与所述气液缸111的液体端的另一个液体流通口113连通;所述液压动力机构96和所述液体回送系统97受过程控制机构99控制。
本实施例中,可选择的将所述气液缸111内的气体工质对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的压力设为大于所述气液缸111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
选择性地,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可以设为板状结构、膜结构或活塞状结构等。优选地,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和所述气液缸111密封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参考本实施例将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设为活塞液体机构。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供气口203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回充口204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所述排气口12连通。
气体从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所述附属进气口201进入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在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内进行压缩后由所述供气口203供给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内的所述内燃燃烧室21;由所述排气口12排出的乏气经所述回充口204回充至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进行再次做功后,从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所述附属排气口202排出。
本发明的所有未设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实施方式中,都可参考本实施例设置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低温冷源8,所述低温冷源8与所述回热器4和所述冷却器3之间的所述工质通道2连通,所述低温冷源8用于提供低温物质,所述低温物质用于冷却即将进入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的工质。
选择性地,所述低温冷源8还可与所述冷却器3所在处的所述工质通道2连通或与所述冷却器3所在处的所述工质通道2内的工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中的工质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参照本实施例设置所述低温冷源8。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设为三通环形密封端20,所述冷却器3设在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20的环形通道22上,所述冷却器3将所述环形通道22分割成两个半环通道,在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20的三通节点和所述冷却器3之间的一个半环通道上设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60,在所述冷却器3和所述三通环形密封端20的三通节点之间的另一个半环通道上设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50,在所述三通节点和所述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60之间设压气机控制阀9,在所述三通节点和所述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50之间设涡轮控制阀90,所述半环通道涡轮动力机构50对所述半环通道叶轮压气机60输出动力。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气机控制阀9和所述涡轮控制阀90可以不设或择一设置。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参考本实施例将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设为三通环形密封端20,并设置相应的关联结构。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叶轮压气机61和涡轮动力机构5,所述叶轮压气机61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12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和所述叶轮压气机61共轴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和所述叶轮压气机61非共轴设置,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可对所述叶轮压气机61输出动力,也可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12
如图12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供气口203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四类门气缸活塞机构200的回充口204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所述排气口12连通。
实施例13
如图13所示的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所述工质通道2的一端与二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的所述往复流通口15连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工质通道2的一端还可与三个以上所述气缸活塞机构上的所述往复流通口15连通。
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参考实施例2设置所述点火装置7。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包括有气缸活塞机构(1),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排气口(12)处分别设有对应的进气门(13)和排气门(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质通道(2),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上设往复流通口(15),在所述往复流通口(15)处设对应的往复流通控制门(16);所述工质通道(2)的一端与所述往复流通口(15)连通,另一端为密封设置;在所述工质通道(2)的密封端上设冷却器(3);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内设内燃燃烧室(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器(3)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气缸之间的所述工质通道(2)上设回热器(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设为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所述进气口(11)、所述排气口(12)和所述往复流通口(15)设置在所述对置气缸活塞机构(10)中两个活塞之间的气缸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涡轮动力机构(5),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12)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压气机,所述压气机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还包括涡轮动力机构(5),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的工质入口与所述排气口(12)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对所述压气机输出动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设为叶轮压气机(61),所述叶轮压气机(61)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5)和所述叶轮压气机(61)共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上设点火装置(7)。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设为活塞液体机构,所述活塞液体机构包括气液缸(111)和气液隔离结构(112),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设在所述气液缸(111)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缸(111)内的气体工质对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的压力大于所述气液缸(111)内的液体和所述气液隔离结构(112)做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之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8414.7A CN103104370B (zh) | 2012-02-17 | 2013-02-06 |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80073 | 2012-02-17 | ||
CN201210038007 | 2012-02-17 | ||
CN201210038007.3 | 2012-02-17 | ||
CN201210040223.1 | 2012-02-20 | ||
CN201210040223 | 2012-02-20 | ||
CN2012100402231 | 2012-02-20 | ||
CN2012101331500 | 2012-04-28 | ||
CN201210133150 | 2012-04-28 | ||
CN201210133150.0 | 2012-04-28 | ||
CN201210138890 | 2012-05-05 | ||
CN201210138890.3 | 2012-05-05 | ||
CN2012101388903 | 2012-05-05 | ||
CN2012101551110 | 2012-05-17 | ||
CN201210155111 | 2012-05-17 | ||
CN201210155111.0 | 2012-05-17 | ||
CN2012103019725 | 2012-08-22 | ||
CN201210301972 | 2012-08-22 | ||
CN201210301972.5 | 2012-08-22 | ||
CN201310048414.7A CN103104370B (zh) | 2012-02-17 | 2013-02-06 |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4370A true CN103104370A (zh) | 2013-05-15 |
CN103104370B CN103104370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831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4841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4370B (zh) | 2012-02-17 | 2013-02-06 |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0437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3641A (zh) * | 2015-10-19 | 2017-04-26 | 熵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 |
CN111373129A (zh) * | 2017-11-17 | 2020-07-03 | 朱斯特发动机有限公司 | 内燃发动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55951A (en) * | 1976-08-16 | 1977-11-01 | D-Cycle Associates | Condensing vapor heat engine with two-phase compression and constant volume superheating |
US4276858A (en) * | 1979-02-26 | 1981-07-07 | Ateliers De La Motobecane | Two-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RU2056510C1 (ru) * | 1993-02-01 | 1996-03-20 | Ю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олычевский |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двухтак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
CN1821557A (zh) * | 2005-09-12 | 2006-08-23 | 李岳 | 连续燃烧恒功率发动机 |
US7389755B2 (en) * | 2005-07-21 | 2008-06-24 | Ronald Dean Noland | Tandem-piston engine |
CN101680354A (zh) * | 2007-08-07 | 2010-03-24 | 史古德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交换压缩阀提前打开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 |
US20110023817A1 (en) * | 2005-11-22 | 2011-02-03 | Lung-Tan Hu | Variable-coordination-timing type self-cooling engine with variable-profile-camshaf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320475A1 (ru) * | 1984-01-26 | 1987-06-30 | И. Г. Бурдейный, В. И. Бурдейный, А. И. Бурдейный и В. Л. Букшань |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 и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двигател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 |
-
2013
- 2013-02-06 CN CN201310048414.7A patent/CN10310437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55951A (en) * | 1976-08-16 | 1977-11-01 | D-Cycle Associates | Condensing vapor heat engine with two-phase compression and constant volume superheating |
US4276858A (en) * | 1979-02-26 | 1981-07-07 | Ateliers De La Motobecane | Two-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RU2056510C1 (ru) * | 1993-02-01 | 1996-03-20 | Ю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олычевский |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двухтак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
US7389755B2 (en) * | 2005-07-21 | 2008-06-24 | Ronald Dean Noland | Tandem-piston engine |
CN1821557A (zh) * | 2005-09-12 | 2006-08-23 | 李岳 | 连续燃烧恒功率发动机 |
US20110023817A1 (en) * | 2005-11-22 | 2011-02-03 | Lung-Tan Hu | Variable-coordination-timing type self-cooling engine with variable-profile-camshaft |
CN101680354A (zh) * | 2007-08-07 | 2010-03-24 | 史古德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交换压缩阀提前打开的分开式循环发动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3641A (zh) * | 2015-10-19 | 2017-04-26 | 熵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 |
CN111373129A (zh) * | 2017-11-17 | 2020-07-03 | 朱斯特发动机有限公司 | 内燃发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4370B (zh) | 2015-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11059U (zh) | 高压涡轮活塞复合热动力系统 | |
CN102777253B (zh) | 高压充气爆排发动机 | |
CN103133176A (zh) | 单缸u流熵循环发动机 | |
CN103174544A (zh) | 冷源做功热气机 | |
CN103195607A (zh) | 热源做功热气机 | |
CN103104370B (zh) | 单缸三类门熵循环发动机 | |
CN102748126B (zh) | 门控同缸u流活塞热动力系统及提高其效率的方法 | |
CN103104374B (zh) | 气缸内燃斯特林发动机 | |
CN103089486A (zh) | 三类门热气发动机 | |
CN103122805A (zh) | 三类门热气发动机 | |
CN202811049U (zh) | 单工质连续燃烧室活塞热动力系统 | |
CN103206316A (zh) | 做功单元热气机 | |
CN103216358A (zh) | 热缸门控热气机 | |
CN102748159B (zh) | 扫气式双工质连续燃烧室活塞热动力系统 | |
CN103939229A (zh) | 基于正时定容燃烧方式的一种原动机的热力循环方法 | |
CN103089484A (zh) | 三类门热气发动机 | |
CN103089482B (zh) | 压气单元热气机 | |
CN202746009U (zh) | 无撞击自由活塞爆排发动机 | |
CN103104375B (zh) | 气缸内燃斯特林发动机 | |
CN103470397A (zh) | 冷压单元发动机 | |
CN103195606B (zh) | 做功单元热气机 | |
CN103133177B (zh) | 往复通道熵循环发动机 | |
CN103104372A (zh) | 三类门热气发动机 | |
CN103089485A (zh) | 三类门热气发动机 | |
CN103114936A (zh) | 热气缸非共轭热气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Wei Wan Zhen Wei Wan Cun, Cao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aoxian Shengyi Biomass Fuel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yuan Road, No. 168, Sheng Sheng building, 24 floor Patentee befor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 Co.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