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9430A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59430A CN102859430A CN2011800198322A CN201180019832A CN102859430A CN 102859430 A CN102859430 A CN 102859430A CN 2011800198322 A CN2011800198322 A CN 2011800198322A CN 201180019832 A CN201180019832 A CN 201180019832A CN 102859430 A CN102859430 A CN 102859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ixel
- electrode
- signal line
- display pan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09—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incorporated in the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e.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ing el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18—Shield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pix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各像素电极(7)与各晶体管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像素电极(7)的形成层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形成层形成于比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形成层靠上层,像素电极(7)和扫描信号线(GLn、GLn+1…)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在像素电极(7)和扫描信号线(GLn、GLn+1…)重叠的部分,在像素电极(7)中形成有切口部(7a、7b),屏蔽电极(4a、4b)由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形成层形成,且以至少一部分与切口部(7a、7b)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将1像素分割为多个畴、能在多方向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取代布劳恩管(CRT)而快速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利用节能型、薄型、轻量型等特征,被广泛利用于电视、监视器、便携电话等。
特别是,最近具备作为驱动电源的具有有限的电容的电池和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所谓的移动设备正在增加。
在这些移动设备中,具有有限的电容的电池被用作驱动电源,因此为了更加延长移动设备的连续驱动时间,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下降更进一步被重视。
因此,如下技术受到关注:其提高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和透射率,相应地削减背光源的光量,结果是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低功耗。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往最常使用的是使用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的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模式方式。但是,具有如下问题:与从正面方向观看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相比,在从上下左右的倾斜方向观看的情况下,该TN模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色调等画质显著劣化。
即,上述TN模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因为画质的视野角依存性大,所以不适合假设从正面方向以外观赏的用途。
作为改善这样的画质的视野角依存性的液晶显示装置,已知IPS(In-Plane Switching:面内开关)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
例如,在上述MVA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夹持液晶层的一对基板中的至少一方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的面设有具有作为取向分割单元的突起物、切口部的透明电极中的任一方,或者它们的组合,由此,在各像素内形成液晶分子所取向的方向分别不同的区域,实现宽视野角特性。
图11示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的概略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10具备有源矩阵基板和具备肋(铆钉)或者切口部的相对基板,有源矩阵基板具备像素电极160,像素电极160具备多个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和冲切区域R1。
如图所示,横长的像素114在其长边方向大致均等地分为3个子像素115a、115b、115c,像素电极160也与上述子像素115a、115b、115c对应地分割为大致均等的大小的3个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
另外,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形成为大致正方形,在子像素电极163a与子像素电极163b之间、以及子像素电极163b与子像素电极163c之间形成有作为像素电极160被冲切的区域的冲切区域R1。
并且,具备栅极电极152、源极电极154以及漏极电极156的TFT 150按每个像素114设置,子像素电极163a通过接触孔168与TFT 150的漏极电极156电连接。
而且,由上述冲切区域R1分隔的子像素电极163a和子像素电极163b由子像素电极连接部165电连接,同样,由上述冲切区域R1分隔的子像素电极163b和子像素电极163c也由子像素电极连接部165电连接。
因此,如图所示,构成为:3个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均通过接触孔168与TFT 150的漏极电极156电连接。
此外,在横长的像素114的下部区域且在图中的X方向(横向)形成有与栅极电极152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32,在像素114的大致中央区域且在与上述扫描信号线132平行的方向形成有利用与栅极电极152同一的层形成的储存电容线136,在像素114的左端区域且在图中的Y方向(纵向)形成有与源极电极154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135。而且,以在俯视时与上述储存电容线136重叠的方式隔着绝缘层形成有与漏极电极156电连接的储存电容相对电极140。
另一方面,在相对基板侧以当组合上述有源矩阵基板和上述相对基板时位于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的大致中央的方式具备肋100a(铆钉)或者切口部。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是上述有源矩阵基板和上述相对基板具备取向分割单元的构成,所以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但是,如图11所示,扫描信号线132设于相邻的像素电极160之间,在具有横长的像素114的液晶显示装置110中,上述扫描信号线132和上述像素电极160接近的距离变长。因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10中,在上述扫描信号线132和上述像素电极160相互相对的区域R40产生倾斜电场,在该区域产生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所以发生漏光,由于该原因,具有容易产生粗涩、显示不均等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如图12所示,以能屏蔽引起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的扫描信号线132的电场的方式在像素114的大致中央区域配置扫描信号线132,由隔着绝缘层形成的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和子像素电极连接部165覆盖上述扫描信号线132,由此能屏蔽上述扫描信号线132的电场。
根据上述构成,记载了能实现可抑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显示质量提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专利公报“WO2009/130819号公报(2009年10月29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28094号公报(2007年5月24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58737号公报(2006年3月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中,为了屏蔽扫描信号线132的电场,使用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和利用与上述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同一的层形成的电极连接部165,因此设置上述电极连接部165的位置限定于扫描信号线132上。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如图12所示,考虑到液晶显示装置110a的透射率,扫描信号线132和设于上述相对基板侧的作为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的取向分割单元的肋100a(铆钉)或者切口部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配置。
因此,电连接子像素电极163a和子像素电极163b的电极连接部165和电连接子像素电极163b和子像素电极163c的电极连接部165形成于对设于上述相对基板侧的作为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的取向分割单元的肋100a(铆钉)或者切口部进行连接的假想直线上。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设置上述电极连接部165的位置限定于扫描信号线132上,所以包括子像素电极163a、163b、163c和上述电极连接部165的上述像素电极160的形状被限定,冲切区域R1的形状也被限定。因此,具有如下问题: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分割中不能形成最佳形状的上述像素电极160的冲切区域R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绝缘基板,其具备多条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扫描信号线交叉的多条数据信号线、以及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多个晶体管元件;第2绝缘基板,其以与上述第1绝缘基板相对的方式形成;以及液晶层,其被夹持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与上述第2绝缘基板之间,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上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备上述晶体管元件,与上述各像素对应设置的各像素电极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层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于比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靠上层,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重叠的部分,在上述像素电极中形成有切口部,屏蔽电极由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
根据上述构成,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即,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扫描信号线被作为比上述扫描信号线靠上层的上述像素电极覆盖,因此成为能抑制由上述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的构成。
另外,是如下构成:在上述各像素的作为液晶分子的取向分割单元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未被上述像素电极覆盖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和由作为比上述扫描信号线靠上层的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成为如下构成:利用由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抑制由被提供与上述像素电极不同的信号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在上述切口部形成有上述屏蔽电极的区域,能对由上述扫描信号线引起的取向紊乱区域进行遮光,因此对比度提高、残像减少等显示质量提高。
另外,因为使用由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所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所以能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分割中将上述像素电极形成为最佳形状。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液晶显示面板。
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是如下构成:与上述各像素对应设置的各像素电极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层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于比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靠上层,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在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重叠的部分,在上述像素电极中形成有切口部,屏蔽电极由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
另外,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备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构成。
故此,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未设置屏蔽电极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屏蔽电极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屏蔽电极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设于最相邻像素间的边界的电极和相对电极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2是示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3是示出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设于显示区域外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该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不过是一实施方式,不应利用这些对该发明的范围作限定解释。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像素电极结构具有CPA(Continuous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结构的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是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畴垂直取向)方式的具有狭缝的像素电极、IPS(In Plane Switching:面内开关)以及TBA(Transverse Bend Alignment:横向弯曲对准)方式的梳齿状像素电极、鱼刺形状的像素电极等在像素形成区域中扫描信号线不完全被像素电极(或者子像素电极)覆盖、而在各像素中存在不被像素电极(或者子像素电极)覆盖的扫描信号线,就能应用本发明。
此外,所谓上述CPA结构是指如下结构:是以取向限制物位于各像素中心的方式例如在相对基板所具备的共用电极设置突起物、切口部、并以与上述相对基板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有源矩阵基板所具备的像素电极也形成为沿着上述取向限制物的形状的构成,由此,使液晶在上述取向限制物间全方位地连续地取向。
另外,所谓上述TBA方式是指以水平电场使液晶分子垂直取向的模式。即,与上述IPS方式同样,在有源矩阵基板侧设有梳齿状的像素电极和相对电极,以水平电场进行液晶分子的控制,但并非如上述IPS方式那样液晶分子在水平方向被控制,而是指如VA方式在垂直方向被控制的方式。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为如下构成:在作为第1基板(第1绝缘基板)的阵列基板9与作为第2基板(第2绝缘基板)的相对基板16之间夹持液晶层17,液晶层17包含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材料。
在阵列基板9形成有作为绝缘性基板的玻璃基板2、形成于玻璃基板2上的未图示的TFT元件(晶体管元件)、与上述TFT元件的栅极电极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GLn+1、由与扫描信号线GLn+1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配线CSn、形成于扫描信号线GLn+1和辅助电容配线CSn上的栅极绝缘膜3(第1绝缘层)、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在栅极绝缘膜3上利用与未图示的数据信号线同一的层以在俯视时与辅助电容配线CSn重叠的方式形成。此外,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与未图示的TFT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并且,在形成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上的层间绝缘膜5(第2绝缘层)中形成有接触孔6,在层间绝缘膜5上形成有像素电极7,像素电极7通过接触孔6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电连接。然后,在像素电极7上形成有垂直取向膜。
另一方面,在相对基板16形成有作为绝缘性基板的玻璃基板10,在玻璃基板10上形成有黑矩阵11和彩色滤光片层12R、12G、12B,以覆盖彩色滤光片层12R、12G、12B的整个面的方式设有共用电极13。
并且,在共用电极13上形成作为突起状结构物的突起部14作为取向分割单元,但不限于此,也能使用将共用电极13切开的切开部(切口部)作为取向分割单元。另外,突起部14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图2所示的形状,其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三角形状或者梯形形状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相对基板16设置上述取向分割单元的位置,考虑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以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与辅助电容配线CSn和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在俯视时重叠的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上述取向分割单元,但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4使用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高的感光性抗蚀剂形成为规定形状,但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按阵列基板9的每个像素设置的像素电极7,在玻璃基板10与共用电极13之间设置例如红色、绿色、蓝色的彩色滤光片层12R、12G、12B,但不限于此,可以设为将上述彩色滤光片层12R、12G、12B设于阵列基板9侧的COA(ColorFilter On Array:阵列上彩色滤光片)结构。
并且,在共用电极13及突起部14的与液晶层17相接侧的面形成有垂直取向膜15。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阵列基板9中与液晶层17相接侧的相反侧的面与相对基板16中与液晶层17相接侧的相反侧的面分别具备偏振板。
并且,在例如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为如下构成,具备:如上的液晶显示面板1、对液晶显示面板1照射面状的均匀的光的背光源、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1的驱动电路、电源电路。
下面,基于图1对液晶显示面板1的构成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另一方面,图3是示出不具备屏蔽电极4a、4b的液晶显示面板1a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1和图3中,各形成层的上下关系图示除像素电极7之外的情况的上下关系。
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中,各像素P(n,n+1)、P(n,n)…呈矩阵状配置,按上述各像素具备TFT元件18(栅极电极18G、源极电极18S、漏极电极18D)。
即,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中设有多条数据信号线SLn、SLn+1…和多条扫描信号线GLn、GLn+1…,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和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各交叉部设有TFT元件18。
从未图示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对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依次提供高电平的扫描信号,当连接到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TFT元件18为导通时,从未图示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入的图像信号通过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TFT元件18的源极电极18S提供给连接到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的像素电极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如下构成:如图所示,形成有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因此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电连接,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和像素电极7通过设于各像素P(n,n+1)、P(n,n)…的大致中央部分的接触孔6电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如下构成:按各像素P(n,n+1)、P(n,n)…具备由与扫描信号线GLn、GLn+1…平行形成的多条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栅极绝缘膜3、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所形成的辅助电容,但不限于此,上述辅助电容只要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也能适当省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为如下的所谓的横长形状的像素电极7:像素电极7的与扫描信号线GLn、GLn+1…平行的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像素电极7的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平行的方向的长度长。
如图所示,像素电极7具备2个切口部7a、7b,2个切口部7a、7b中的一方7a从图中的上方被切开,2个切口部7a、7b中的另一方7b从图中的下方被切开。并且,2个切口部7a、7b均以像素电极7未完全分离而残像素电极7的一部分的方式使像素电极7图案化。
并且,在图1和图3中,当着眼于各像素P(n,n+1)、P(n,n)…时,扫描信号线GLn、GLn+1…在像素电极7的2个切口部7a、7b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
这样,在被提供与像素电极7不同的信号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的构成中,发生由于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如下构成:为了在像素电极7的2个切口部7a、7b抑制由于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在像素电极7的2个切口部7a、7b,设有使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到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部位、由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同一的层形成的屏蔽电极4a、4b。
根据上述构成,为如下构成:利用像素电极7和由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形成层所形成的屏蔽电极4a、4b,对由于被提供与像素电极7不同的信号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进行抑制。
另外,因为使用由数据信号线SLn、SLn+1…(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形成层形成的屏蔽电极4a、4b,所以能使像素电极7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分割中形成为最佳的形状。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因为屏蔽电极4a、4b与像素电极7所电连接的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所以将提供给像素电极7的信号也提供给屏蔽电极4a、4b,能实现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是为了设置辅助电容而形成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构成,所以使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设置屏蔽电极4a、4b,但是在不必设置上述辅助电容而未设置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情况下等,在像素电极7的2个切口部7a、7b,在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部位,也能设置由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同一的层形成、与漏极电极18D电连接的屏蔽电极。而且,可以设置由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同一的层形成、与漏极电极18D未电连接的屏蔽电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像素电极7的2个切口部7a、7b中的至少一个、图1和图3所示的切口部7b,以切口部7b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在俯视时与像素电极7重叠的方式将像素电极7切开。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切口部7b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以与像素电极7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所以相应地能使由数据信号线SLn、SLn+1…(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形成层形成的屏蔽电极4b的形成面积比屏蔽电极4a的形成面积小。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降低由屏蔽电极4b和扫描信号线GLn、GLn+1…所形成的寄生电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至少在像素电极7的切口部7a、7b以与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隔着栅极绝缘层3由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形成层同一的层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电极7的切口部7a、7b、即像素P(n,n+1)、P(n,n)…的非开口部,能确保由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栅极绝缘层3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所构成的辅助电容,相应地能减小各像素P(n,n+1)、P(n,n)…的像素电极7的形成区域(各像素的开口部)的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和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形成面积。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开口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1。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相对于TFT元件18的栅极电极18G,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在俯视时向右侧伸出而与其重叠。另外,相对于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的一部分,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一部分也在俯视时向右侧伸出而与其重叠。即,相对于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的一部分,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伸出的方向只要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相对于栅极电极18G的伸出方向相同即可。
在液晶显示面板1中已知如下现象:起因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像素电极7)与扫描信号线GLn、GLn+1…之间的寄生电容Cgd、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像素电极7)与TFT元件18的源极电极18S(以及与其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Ln、SLn+1…)之间的寄生电容Csd,当TFT元件18为截止(扫描信号为非激活)时,像素电极7的电位下降。
将该电位下降量(绝对值)称作馈通电压(ΔV),当将提供给像素电极7的信号电位设为S时,S-ΔV为施加于像素的有效电位。此外,如果将提供给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扫描信号的激活电位设为VH,将非激活电位设为VL,将液晶电容设为Clc,将辅助电容设为Ccs,将数据信号线SLn、SLn+1…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以及与其电连接的像素电极7)之间的寄生电容设为Csd,则馈通电压ΔV=Cgd×(VH-VL)/(Ccs+Csd+Cgd+Clc)。
根据上述构成,为如下构成:在配线图案偏离设计值而形成的情况下,利用辅助电容Ccs的变动使由于上述寄生电容Cgd的变动而产生的馈通电压(ΔV)缓和。
因此,在漏极电极18D相对于栅极电极18G向右方偏移而形成的情况下,栅极电极18G和漏极电极18D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减小,所以寄生电容Cgd变小,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也变小,但是因为由与栅极电极18G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的一部分和由与漏极电极18D同一的层形成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一部分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也减小,所以辅助电容Ccs变小,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变大,所以结果是,能抑制馈通电压ΔV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漏极电极18D相对于栅极电极18G向左方偏移而形成的情况下,栅极电极18G和漏极电极18D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增加,所以寄生电容Cgd变大,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也变大,但是因为由与栅极电极18G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的一部分和由与漏极电极18D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一部分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也增加,所以辅助电容Ccs变大,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变小,所以结果是,能抑制馈通电压ΔV的变化。
此外,图1示出配线图案按设计值形成的情况。
另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电极4a、4b从与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因此是将提供给像素电极7的信号也提供给屏蔽电极4a、4b的构成,所以能实现能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
而且,屏蔽电极4a、4b在像素电极7的切口部7a、7b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所以能实现开口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构成:在各像素P(n,n+1)、P(n,n)…的像素电极7设有2个切口部7a、7b,但是切口部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限于此,能适当改变。
另外,为如下构成:当着眼于图1中的像素P(n,n)…时,扫描信号线GLn+1与像素电极7在俯视时重叠,该像素电极7和与扫描信号线GLn电连接的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为如下构成:扫描信号线GLn与像素电极7在俯视时重叠,该像素电极7和与扫描信号线GLn电连接的TFT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
另外,也能使具有未被像素电极7覆盖的区域的屏蔽电极4a、4b由阵列基板9的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形成层不同的层形成,将其用作进行对准测定时的对准图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信号线GLn、GLn+1…、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数据信号线SLn、SLn+1…、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能使用选自Mo、Ta、W、Ti、Al、Cu、Cr、Nd等的元素、或者以上述元素为主成分的合金材料或者化合物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另外,像素电极7能由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IZO(Indium Zinc Oxide:铟锌氧化物)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栅极绝缘膜3使用无机类绝缘膜,作为层间绝缘膜5使用感光性有机绝缘膜,但不限于此。
另外,期望层间绝缘膜5的膜厚厚、介电常数低,具体地,优选层间绝缘膜5的膜厚为例如1~3μm、介电常数为2~5,但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在液晶显示面板1中,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形成层上隔着层间绝缘膜5形成有像素电极7,所以作为能抑制由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的屏蔽层还具备层间绝缘膜5,所以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
〔实施方式2〕
接着,基于图4、图5以及图13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屏蔽电极4c从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对于其他的构成,正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为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b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4中,各形成层的上下关系也示出除了像素电极7之外的情况的上下关系。
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b所具备的屏蔽电极4c是从作为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P(n,n+1)(图4示出将最相邻像素设为上侧的像素的情况)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构成。
即,如图4所示,设于像素P(n,n)的屏蔽电极4c是从设于作为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以使得能对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为如下构成: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能使用从设于作为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4c来取代具有上述虚线部的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一部分。
图5是用于说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b的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屏蔽电极4c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5中的○部位示出使用激光电连接的部位,×部位示出使用合适激光进行电切断的部位。
如图所示,能使用像素P(n,n)所具备的屏蔽电极4c、扫描信号线GLn+1、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数据信号线SLn+1、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对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进行修复。
图5中的虚线示出避开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而传送数据信号的路径,数据信号通过辅助电容配线CSn、像素P(n,n)中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扫描信号线GLn+1、屏蔽电极4c、像素P(n,n+1)中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以及辅助电容配线CSn+1传递。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P(n,n+1)、P(n,n)…内能使用屏蔽电极4c和各配线进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虚线部的修复,所以与如图13所示的、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201设于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202外的现有构成比较,能将信号延迟的影响抑制得低。
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b中,即使是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也能确保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同等的充电率,所以在与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电连接的像素和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电连接的像素之间,亮度差不被视觉识别,能实现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b。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b中,对扫描信号线GLn、GLn+1…使用激光进行电连接和切断而进行修复,所以发生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切断,因此需要在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两端以针对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从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两端能依次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栅极驱动器单片(GDM)技术将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在液晶显示面板1b中形成为单片,但不限于此,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可以外带地设于液晶显示面板1b。
以往,在大型液晶显示面板、高精细的液晶显示面板或者三重扫描结构(使横长的像素在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像素的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等中,由于对各像素的充电时间短,另外,面板的负载(电阻、电容)大,所以在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设于显示区域外的情况下,由于信号延迟等,产生不能修复的情况,导致成品率下降。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构成,能不产生信号延迟的问题、另外不会受到面板的负载(电阻、电容)的影响地进行数据信号线的修复,因此能进一步细地形成数据信号线,能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透射率。另外,因为不必如以往那样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设于显示区域外,所以能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实施方式3〕
接着,基于图6和图7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如下方面与实施方式1和2不同:扫描信号线GLn、GLn+1…在像素电极7的切口部7a、7b中的至少一个以与切口部7a、7b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所形成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4d在以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对于其他的构成,正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为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2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c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6中,各形成层的上下关系也示出除了像素电极7之外的情况的上下关系。
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面板1c中,扫描信号线GLn、GLn+1…在像素电极7的切口部7a以与切口部7a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作为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P(n,n+1)和该像素P(n,n)的边界所形成的扫描信号线GLn+1的一部分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4d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能减小屏蔽电极4d和像素电极7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例如能抑制从作为最相邻像素之一的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的屏蔽电极4d的电位对像素P(n,n)的像素电极7赋予的影响。即,能抑制通过屏蔽电极4d对保持为一定电位的像素P(n,n)的像素电极7赋予的影响。
因此,能实现能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c。
图7是用于说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c的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屏蔽电极4d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7中○部位示出使用激光进行电连接的部位,×部位示出使用合适激光进行电切断的部位。
如图所示,使用在像素P(n,n+1)和像素P(n,n)的边界所具备的屏蔽电极4d、以与切口部7a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的扫描信号线GLn+1、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数据信号线SLn+1、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能修复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
图7中的虚线示出避开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传送数据信号的路径,数据信号通过辅助电容配线C Sn、像素P(n,n)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屏蔽电极4b、扫描信号线GLn+1、屏蔽电极4d、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以及辅助电容配线CSn+1传送。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P(n,n+1)、P(n,n)…内,能使用屏蔽电极4d和各配线进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虚线部的修复,所以与如图13所示的、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201设于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202外的现有构成比较,能将信号延迟的影响抑制得低。
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c中,即使是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也能确保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同等的充电率,所以在和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电连接的像素与和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电连接的像素之间,亮度差不被视觉识别,能实现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c。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c中也对扫描信号线GLn、GLn+1…使用激光进行电连接和切断来进行修复,所以发生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切断,因此需要在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两端以针对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从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两端能依次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实施方式4〕
接着,基于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如下方面与实施方式1~3不同:包含屏蔽电极4a的配线延伸设置到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边界而形成电极4e,电极4e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电极4e的相对电极19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对于其他的构成,正如在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那样。为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d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8中,各形成层的上下关系也示出除像素电极7之外的情况的上下关系。
如图所示,由与数据信号线SLn、SLn+1…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同一的层形成、包含屏蔽电极4a的配线延伸设置到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的最相邻像素间P(n,n+1)、P(n,n)的边界而形成电极4e,电极4e和从由与扫描信号线GLn、GLn+1…同一的层形成的像素P(n,n+1)的辅助电容配线CSn+1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电极4e的相对电极19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图9是用于说明在液晶显示面板1d的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使用设于最相邻像素间P(n,n+1)、P(n,n)的边界的电极4e和相对电极19进行修复的情况的图。
图9中○部位示出使用激光进行电连接的部位,×部位示出使用适当激光进行电切断的部位。
如图所示,能使用在像素P(n,n+1)和像素P(n,n)的边界所具备的电极4e、电极4e的相对电极19、辅助电容配线CSn、CSn+1、数据信号线SLn+1、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对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进行修复。
图9中的虚线示出避开在数据信号线SLn+1的一部分产生的虚线部(缺陷部)而传送数据信号的路径,数据信号通过辅助电容配线CSn、像素P(n,n)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屏蔽电极4e、相对电极19、以及辅助电容配线CSn+1传送。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P(n,n+1)、P(n,n)…内,能使用电极4e、电极4e的相对电极19以及除了扫描信号线GLn、GLn+1…之外的各配线进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虚线部的修复,所以与如图13所示的、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201设于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202外的现有构成比较,能将信号延迟的影响抑制得低。
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1d中,即使是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也能确保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同等的充电率,所以在和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SLn+1电连接的像素与和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SLn…电连接的像素之间,亮度差不被视觉识别,能实现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1d。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1d中,能不使用扫描信号线GLn、GLn+1…进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虚线部(缺陷部)的修复,因此成为不必以针对某一条扫描信号线GLn、GLn+1…能从两端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设置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构成。
因此,能实现如下液晶显示面板1d:其能实现边框区域的缩小,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
而且,因为不使用扫描信号线GLn、GLn+1…进行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虚线部(缺陷部)的修复,所以能实现修复时间的缩短和操作错误的减少。
〔实施方式5〕
接着,基于图10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在如下方面与实施方式1~4不同:各像素P(n,n+1)、P(n,n)…具备利用切口部20d而电分离的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子像素电极20a、20b、20c与设于像素P(n,n+1)、P(n,n)…中的晶体管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其他的构成如在实施方式1~4中说明的那样。为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4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e中具备子像素电极20a、20b、20c的像素部的概略形状的俯视图。
此外,在图10中,各形成层的上下关系也示出除了子像素电极20a、20b、20c之外的情况的上下关系。
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e的各像素P(n,n+1)、P(n,n)…的像素电极由利用切口部20d而电分离的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均通过形成于层间绝缘膜5的接触孔6与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电连接,该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与晶体管元件18的漏极电极18D电连接,因此不必在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之间如上述的实施方式1~4那样设置另外的连接部。
已知上述连接部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残像、响应速度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构成,成为可以在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间另外设置连接部的构成,因此能实现改善残像、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面板1e。
另外,如图所示,在切口部20d设有连接部,因此成为未被多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覆盖的扫描信号线GLn、GLn+1…的一部分被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的形成层所形成的屏蔽电极4a覆盖的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像素P(n,n+1)、P(n,n)…中形成电分离的3个子像素电极20a、20b、20c,但不限于此,也能设为如下构成:例如,仅在子像素电极20a与子像素电极20b之间设置连接部,子像素电极20a和子像素电极20b电连接,仅子像素电极20c与子像素电极20a以及子像素电极20b电分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在各像素P(n,n+1)、P(n,n)…中将所需的接触孔6的数量设为2个,能实现透射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
另一方面,在图10所示的构成中,在各像素P(n,n+1)、P(n,n)…中所需的接触孔6的数量为3个,接触孔6的数量增加,相应地透射率变低,但是能实现响应速度、残像的质量提高的液晶显示面板1e。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屏蔽电极4a从该像素P(n,n)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但是屏蔽电极4a也能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延伸设置的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从作为该像素P(n,n)的最相邻像素P(n,n+1)、P(n,n-1)的任一方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
此外,这样在屏蔽电极4a从作为上述最相邻像素P(n,n+1)、P(n,n-1)的任一方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4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在数据信号线SLn、SLn+1…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屏蔽电极4a修复上述虚线部。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各像素电极是利用上述切口部而电分离的多个子像素电极,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均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各像素电极由利用上述切口部而电分离的多个子像素电极形成。
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均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因此不必在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间设置另外的连接部。
已知在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间另外设置的连接部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残像、响应速度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构成,成为可以在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间不另外设置连接部的构成,因此能实现改善残像、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屏蔽电极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屏蔽电极与和上述像素电极或者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电连接的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因此是将提供给上述像素电极或者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信号也能提供给上述屏蔽电极的构成,因此能实现能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各像素电极的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平行的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上述像素电极的与上述数据信号线平行的方向的长度长。
如上述构成那样,在具有横长的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上述扫描信号线在各像素中占的比例变大,因此利用在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所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抑制由上述扫描信号线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的构成更有效。
另外,例如在将上述横长的像素在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像素的情况下,与将纵长的像素在上述扫描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排列而形成一像素的情况比较,能减少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数量。一般,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与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相比功耗大,制造成本高,因此通过减少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数量,能削减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功耗和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像素电极按以下方式被切开: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的至少一个中,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是以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被切开的构成。
因此,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以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所以相应地能减小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所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的形成面积。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降低由上述屏蔽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所形成的寄生电容。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辅助电容配线和辅助电容相对配线以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由与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平行地形成,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至少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以在俯视时与上述辅助电容配线重叠的方式隔着第1绝缘层由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至少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由与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配线以隔着第1绝缘层与由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形成的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即上述像素的非开口部,能确保由辅助电容配线、第1绝缘层以及辅助电容相对配线构成的辅助电容,相应地能减小上述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像素的开口部)的上述辅助电容配线和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形成面积。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开口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在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包含栅极电极的上述扫描信号线偏离设计值而形成的情况下,上述辅助电容配线和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根据上述扫描信号线和上述漏极电极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的增减也同样地增减的方式,上述设计值使得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俯视时向某一定方向偏移地重叠,使得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一部分也相对于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的一部分在俯视时向上述某一定方向偏移地重叠。
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已知如下现象:起因于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以及与其电连接的上述像素电极)与上述扫描信号线之间的寄生电容Cgd,当上述晶体管元件为截止(扫描信号为非激活)时,像素(像素电极)的电位下降。将该电位下降量(绝对值)称作馈通电压(ΔV),当将提供给像素的信号电位设为S时,S-ΔV成为施加于像素的有效电位。此外,如果将提供给上述扫描信号线的扫描信号的激活电位设为VH、将非激活电位设为VL、将液晶电容设为Clc、将辅助电容设为Ccs、将上述数据信号线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以及与其电连接的上述像素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设为Csd,则馈通电压ΔV=Cgd×(VH-VL)/(Ccs+Csd+Cgd+Clc)。
根据上述构成,成为如下构成:在配线图案偏离设计值而形成的情况下,利用辅助电容Ccs的变动缓和由于上述寄生电容Cgd的变动而产生的馈通电压。
当举例具体地说明时,当配线图案的设计值使得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上述栅极电极在俯视时例如向右方伸出地重叠,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一部分也相对于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的一部分在俯视时向右方伸出地重叠时,在漏极电极的形成层相对于栅极电极的形成层偏离上述设计值而形成配线图案的情况下如下所述。
在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上述栅极电极向右方偏移而形成的情况下,上述栅极电极和上述漏极电极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减小,所以寄生电容Cgd变小,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也变小,但是由与上述栅极电极同一的层形成的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的一部分和由与上述漏极电极同一的层形成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一部分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也减小,所以辅助电容Ccs变小,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变大,所以结果是能抑制馈通电压ΔV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上述栅极电极向左方偏移而形成的情况下,上述栅极电极和上述漏极电极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增加,所以寄生电容Cgd变大,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也变大,但是由与上述栅极电极同一的层形成的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的一部分和由与上述漏极电极同一的层形成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一部分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也增加,所以辅助电容Ccs变大,由上述的式可知馈通电压ΔV变小,所以结果是能抑制馈通电压ΔV的变化。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屏蔽电极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从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屏蔽电极从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因此是将提供给上述像素电极的信号也能提供给述屏蔽电极的构成,所以能实现能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而且,上述屏蔽电极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从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所以能实现开口率高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屏蔽电极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屏蔽电极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所以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而且,在以针对某一条上述扫描信号线能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成为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取代具有上述虚线部的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内,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进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虚线部的修复,所以与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设于显示区域外的现有构成比较,能将信号延迟的影响抑制得低。因此,即使是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也能确保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同等的充电率,所以在和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像素与和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像素之间,亮度差不被视觉识别,能实现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与上述切口部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所形成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和从上述最相邻像素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为如下构成:使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与上述切口部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在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所形成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以与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能减小上述屏蔽电极和上述像素电极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能抑制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的上述屏蔽电极的电位对上述像素电极赋予的影响。即,能抑制通过上述屏蔽电极对保持为一定电位的像素电极赋予的影响。
因此,能实现能进行更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而且,在以针对某一条上述扫描信号线能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成为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取代具有上述虚线部的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像素内,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进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虚线部的修复,所以与将修复用的预备配线设于显示区域外的现有构成比较,能将信号延迟的影响抑制得低。因此,即使是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也能确保与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同等的充电率,所以在和被修复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像素与和未进行修复的通常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像素之间,亮度差不被视觉识别,能实现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在延伸设置的多条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两端以针对各扫描信号线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的两端能依次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根据上述构成,以针对某一条上述扫描信号线能从两端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使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形成为单片或者外带地形成,所以成为如下构成: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取代具有上述虚线部的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上述屏蔽电极延伸设置到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在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和该像素的边界,上述屏蔽电极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辅助电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的相对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在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俯视时不重叠的区域、即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和该像素的边界,上述屏蔽电极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辅助电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的相对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因此,成为如下构成: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产生虚线部(缺陷部)的情况下,不使用上述扫描信号线,能使用上述屏蔽电极和上述屏蔽电极的相对电极取代具有上述虚线部的上述数据信号线的一部分。
因此,不使用上述扫描信号线就能进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虚线部(缺陷部)的修复,因此成为如下构成:不必以针对某一条上述扫描信号线能从两端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设置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因此,能实现能实现边框区域的缩小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而且,不使用上述扫描信号线就能进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虚线部(缺陷部)的修复,所以能实现修复时间的缩短和操作错误的减少。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以与形成于该像素中的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与和形成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中的像素电极电连接的上述晶体管元件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成为如下构成:在该像素内具备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电连接,上述晶体管元件与设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像素中的像素电极或者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上隔着第2绝缘层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层。
根据上述构成,作为能抑制由上述扫描信号线的电场影响引起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的屏蔽层,还具备第2绝缘层,因此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并且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期望上述第2绝缘层的膜厚厚、介电常数低,具体地,优选上述第2绝缘层的膜厚为例如1~3μm、介电常数为2~5,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优选在上述第2绝缘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侧的面,形成有具有作为取向分割单元的突起和/或切口部的共用电极。
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具有宽视野角特性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式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Claims (16)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绝缘基板,其具备多条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扫描信号线交叉的多条数据信号线、以及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多个晶体管元件;
第2绝缘基板,其以与上述第1绝缘基板相对的方式形成;以及
液晶层,其被夹持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与上述第2绝缘基板之间,
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上呈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的每一个具备上述晶体管元件,
与上述各像素对应设置的各像素电极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层和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于比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靠上层,
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扫描信号线重叠的部分,在上述像素电极中形成有切口部,
屏蔽电极由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形成,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像素电极是利用上述切口部而电分离的多个子像素电极,
上述多个子像素电极均与设于上述各像素的该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电极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的漏极电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像素电极的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平行的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上述像素电极的与上述数据信号线平行的方向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电极按以下方式被切开: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的至少一个中,上述切口部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辅助电容配线和辅助电容相对配线以与上述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
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由与上述扫描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与上述扫描信号线平行地形成,
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至少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以与上述辅助电容配线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隔着第1绝缘层由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同一的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包含栅极电极的上述扫描信号线偏离设计值而形成的情况下,
上述辅助电容配线和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根据上述扫描信号线和上述漏极电极的俯视时的重叠面积的增减也同样地增减的方式,
上述设计值使得上述漏极电极相对于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俯视时向某一定方向偏移地重叠,
使得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的一部分也相对于上述辅助电容配线的一部分在俯视时向上述某一定方向偏移地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电极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从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屏蔽电极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扫描信号线在上述像素电极的切口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与上述切口部在俯视时不重叠的方式弯曲地形成,
在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所形成的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一部分和从上述最相邻像素的上述辅助电容相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屏蔽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延伸设置的多条上述扫描信号线的两端以针对各扫描信号线能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的两端依次提供相同扫描信号的方式具备2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屏蔽电极延伸设置到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和该像素的边界,
在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和该像素的边界,上述屏蔽电极和从上述一方最相邻像素的辅助电容配线延伸设置而形成的上述屏蔽电极的相对电极以在俯视时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以与形成于该像素中的像素电极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的上述扫描信号线与上述晶体管元件电连接,上述晶体管元件与形成于上述数据信号线延伸设置的方向的最相邻像素的任一方中的像素电极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数据信号线的形成层上隔着第2绝缘层形成有上述像素电极的形成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绝缘基板的与上述液晶层相接侧的面,形成有具有作为取向分割单元的突起和/或切口部的共用电极。
1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97193 | 2010-04-20 | ||
JP2010097193 | 2010-04-20 | ||
PCT/JP2011/053539 WO2011132452A1 (ja) | 2010-04-20 | 2011-02-18 |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9430A true CN102859430A (zh) | 2013-01-02 |
CN102859430B CN102859430B (zh) | 2015-07-08 |
Family
ID=4483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9832.2A Active CN102859430B (zh) | 2010-04-20 | 2011-02-18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36121B2 (zh) |
JP (1) | JP5791593B2 (zh) |
CN (1) | CN102859430B (zh) |
WO (1) | WO201113245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6758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液晶显示设备 |
CN110376807A (zh) * | 2018-04-12 | 2019-10-25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12666761A (zh) * | 2020-08-12 | 2021-04-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23016341A1 (zh) * | 2021-08-11 | 2023-0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05763B1 (fr) | 2013-05-17 | 2016-10-14 | Fogale Nanotech | Dispositif et procede d'interface de commande capacitive adapte a la mise en œuvre d'electrodes de mesures fortement resistives |
FR3028061B1 (fr) * | 2014-10-29 | 2016-12-30 | Fogale Nanotech | Dispositif capteur capacitif comprenant des electrodes ajourees |
FR3032287B1 (fr) | 2015-02-04 | 2018-03-09 | Quickstep Technologies Llc |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capacitif multicouches, et appareil comprenant le dispositif |
KR102418615B1 (ko) * | 2015-08-21 | 2022-07-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수리방법 |
CN108646477A (zh) * | 2018-03-27 | 2018-10-12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28073A (ja) * | 2001-11-30 | 2003-08-15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5003916A (ja) * | 2003-06-11 | 2005-01-06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7193673B2 (en) * | 2002-08-21 | 2007-03-20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7128094A (ja) * | 2005-11-03 | 2007-05-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表示基板、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CN101126881A (zh) * | 2007-09-13 | 2008-02-2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与像素 |
WO2009013855A1 (ja) * | 2007-07-20 | 2009-01-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09130819A1 (ja) * | 2008-04-22 | 2009-10-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09157157A1 (ja) * | 2008-06-24 | 2009-12-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02889A (ja) | 1998-06-16 | 2000-01-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6965422B2 (en) | 1998-07-24 | 2005-11-1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4483477B2 (ja) | 2004-08-23 | 2010-06-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023746B2 (ja) | 2005-02-23 | 2007-12-19 |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 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のベース及び製造方法 |
EP2390718B1 (en) * | 2008-11-19 | 2014-11-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WO2010092706A1 (ja) | 2009-02-13 | 2010-08-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アレイ基板、液晶表示装置、電子装置 |
-
2011
- 2011-02-18 US US13/641,949 patent/US9036121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WO PCT/JP2011/053539 patent/WO20111324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2-18 CN CN201180019832.2A patent/CN102859430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8 JP JP2012511577A patent/JP579159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28073A (ja) * | 2001-11-30 | 2003-08-15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US7193673B2 (en) * | 2002-08-21 | 2007-03-20 | Lg. Philips Lcd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5003916A (ja) * | 2003-06-11 | 2005-01-06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128094A (ja) * | 2005-11-03 | 2007-05-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表示基板、これを具備す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WO2009013855A1 (ja) * | 2007-07-20 | 2009-01-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126881A (zh) * | 2007-09-13 | 2008-02-20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与像素 |
WO2009130819A1 (ja) * | 2008-04-22 | 2009-10-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WO2009157157A1 (ja) * | 2008-06-24 | 2009-12-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6758A (zh) * | 2013-01-15 | 2014-07-16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液晶显示设备 |
US9551911B2 (en) | 2013-01-15 | 2017-01-24 | Japan Display In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10376807A (zh) * | 2018-04-12 | 2019-10-25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12666761A (zh) * | 2020-08-12 | 2021-04-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11467455B2 (en) | 2020-08-12 | 2022-10-11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CN112666761B (zh) * | 2020-08-12 | 2022-10-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WO2023016341A1 (zh) * | 2021-08-11 | 2023-0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036121B2 (en) | 2015-05-19 |
JP5791593B2 (ja) | 2015-10-07 |
US20130033469A1 (en) | 2013-02-07 |
CN102859430B (zh) | 2015-07-08 |
WO2011132452A1 (ja) | 2011-10-27 |
JPWO2011132452A1 (ja) | 2013-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9430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TW550417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4880871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EP3048479B1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920750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9581850B2 (en) | Display panel | |
KR101702105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
US860524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1540333B (zh) |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具有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显示装置 | |
US8643802B2 (en) | Pixel array, polymer stablized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y driving method | |
US10901273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0013470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832528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20110299022A1 (en) | Display panel | |
CN106527005B (zh) | 像素结构的制造方法 | |
US20170255071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US845139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8115878B2 (en)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10620487B2 (en) | 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4272176A (zh) | 液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 |
US20190012975A1 (en) | Pixel circuit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 |
CN106773402B (zh) |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 |
US10281786B2 (en) | Display device using low capacitance bus lines having gate lines and data lines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 |
CN102763030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794283B1 (ko)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UNIT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RP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0530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30 Address after: Delaware Applicant after: Unit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or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