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26715A -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6715A
CN102826715A CN201210334846XA CN201210334846A CN102826715A CN 102826715 A CN102826715 A CN 102826715A CN 201210334846X A CN201210334846X A CN 201210334846XA CN 201210334846 A CN201210334846 A CN 201210334846A CN 102826715 A CN102826715 A CN 102826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ewage
tank
anoxic
anoxic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48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殿海
郑翔
刘华杰
李昊岩
鲁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348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6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6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进入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分流,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流经第一个缺氧池的污水再进入好氧池,接着同进入第二个缺氧池的污水汇合,之后污水进入MBBR池,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第一缺氧池的硝化液回流管道;其余部分污水经MBBR池处理后,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停留之后,部分污泥排入预浓缩池,污泥在预浓缩池中停留0.25-1.0小时后,上清液经预浓缩池顶部回流至第二缺氧池,浓缩污泥从预浓缩池底部的回流管道进入预缺氧池,通过预缺氧池最终回流至厌氧池,循环处理。本发明通过MBBR好氧池、前置厌氧区碳源分流以及回流污泥预浓缩等典型工艺手段保证生物处理的脱氮除磷效果。从而提升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每年的污水排放量约400-500亿m3,在这之中,经过处理后排放的仅为15%-25%,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经过传统二级处理之后的污水,依然残留较高浓度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污染物,导致我国许多河流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所以,加强对污水的治理,包括水量和水质,对于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保护水资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氮磷的过量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含量的严格控制则是有效手段之一。当前,许多地区都对此十分重视,相关的废水排放标准中针对氮磷等营养元素都有严格的排放限定。但是传统的处理工艺很难满足新的市政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因此需要探寻新的工艺对市政污水中的氮磷进行有效去除。
目前在污水处理中关于脱氮除磷应用得最多的是“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即A2O工艺,见附图1。在A2O工艺处理系统中同时具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能够同时做到脱氮、除磷和有机物的降解。在厌氧区内,存在着污水连同由沉淀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磷菌在厌氧环境条件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COD、VFA为PHB,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区内,主要进行脱氮作用,硝酸盐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区传输过来,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得到降解去除,同时硝酸盐被还原为氮气。在好氧区内,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此进行进一步降解,同时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出。
A2O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交替运行,可以达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同时能够抑制丝状菌生长,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A2O工艺的总水力停留时间少,缺氧段、厌氧段只进行缓慢搅拌,运行费用低。但是A2O工艺也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例如脱氮和除磷效果相互制约,很难同时取得理想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且泥龄的控制、碳源的分配等等都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解决生物脱氮除磷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即MBBR工艺技术。移动床生物膜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
在研究和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之后,MBBR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生物填料具有有效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填料的结构以具有受保护的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内表面积为特征。当曝气充氧时,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生物分解的目的。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由此而得名。其原理示意图如附2所示。因此,流动床生物膜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膜法(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堵塞和配水不均)的限制,为生物膜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MBBR技术的特点包括:容积负荷高,占地省;耐冲击负荷,性能稳定,运行可靠;搅拌和曝气系统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生物池无堵塞,无死角,生物池容积得到充分利用;池型多样,灵活方便;折旧率低,使用寿命长。
当MBBR技术与A2O法混合应用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工艺池中,将兼具生物膜工艺和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点。其中活性污泥泥龄短,主要承担BOD和磷的去除;生物膜泥龄长,主要承担硝化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移动床生物膜工艺(MBBR)和经过改进的活性污泥法相结合,以A2O系统的各个构筑物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提出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以期达到较高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完成污水的达标排放。
本发明提出的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经过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分流,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其中,流经第一个缺氧池的污水再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接着同进入第二个缺氧池的污水汇合,在第二个缺氧池内接受反硝化作用,之后污水进入MBBR池,由位于MBBR池内的生物流化床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第一缺氧池的硝化液回流管道;其余部分污水在经过MBBR池处理之后,污水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停留2.0-4.0小时后,上清液作为出水排放,沉淀后的部分污泥排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放;污泥在预浓缩池中停留0.25-1.0小时后,上清液经预浓缩池顶部回流至第二缺氧池,浓缩污泥从预浓缩池底部的回流管道进入预缺氧池,通过预缺氧池最终回流至厌氧池,循环处理;其中:预缺氧池的污泥停留时间为0.1-0.3h。浓缩污泥从预浓缩池回流至预缺氧池的流量占沉淀池污泥回流总量的30%-60%。
本发明中,MBBR池7中投加比重与所需处理市政污水较为接近的悬浮填料。
本发明中,污水从厌氧池流出后按适宜的分流比进入两个缺氧池,具体分流比和内回流比可视实际水质及MBBR池硝化效果而定,以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
本发明中,MBBR池内应用密度与污水相似的填料,选择合适的填料填充率和曝气量,保证较高的硝化效率。
本发明中,回流污泥预浓缩池内的浓缩污泥回流量可以因地制宜,以期以一个适当的回流比进入预缺氧池,强化系统的内源反硝化效果和厌氧释磷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传统的A2O系统中的生化反应池进行简便的升级改造,仅将现有曝气池中部分区域改为缺氧池并加设搅拌设备,在后续好氧区域内增加了生物填料(改造成为MBBR池),增加了一个回流污泥预浓缩池和一个与之相连的预缺氧池,节省占地面积,延长部分污泥泥龄。
污泥预浓缩池的存在,使得整个系统的流量得以减少,回流至厌氧区的污泥量也大幅减小,降低了对进水VFA的稀释,同时减少了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浓度,避免了硝酸盐对释磷的负面作用,优化了厌氧池内的生物除磷环境,提高厌氧释磷效果。从整个系统上来说,污泥浓度得到增加,实际停留时间得到延长,与脱氮除磷相关的微生物总量和效率都增加了,特别强化了释磷、反硝化等过程的反应速率,对吸磷及硝化也同样存在促进作用。
分级的缺氧-好氧技术能够让污水中有限的碳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外加碳源需要发生的运行管理费用。污水从厌氧池流出后分流至两个缺氧池,确保有限的污水碳源在缺氧池中用于反硝化。多段式的AO系统还能促进生物脱氮除磷速率的增加,强化处理效果,在不增加池容的基础上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将MBBR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有机地融合于同一池中,能达到省地和延长污泥泥龄的目的。大量的吸附生长在生物填料上的生物膜使生物池中的活性生物量大大增加,加之生物膜的泥龄比活性污泥的泥龄长得多,使整个生物池的平均泥龄大幅度提高。因此,污泥负荷要低许多,处理效率高,而系统更稳定。在相同污泥负荷下,该工艺则更紧凑省地而且高效,并且特别适合脱氮,其原因是长泥龄的生物膜为生长缓慢的硝化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存环境,达到高效的硝化效果;而活性污泥的泥龄相对较短,主要起去除有机物和磷的作用;同时避免了普通活性污泥工艺中为了达到硝化目的而不得不延长泥龄而导致的污泥膨胀问题。
MBBR技术与多级AO技术联合应用时,自氧菌的硝化主要出现在附着生物膜和脱落的生物膜上,而异氧的BOD去除则由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完成。脱落的生物膜进入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产生硝化污泥接种作用,强化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稳定性. 由于活性污泥泥龄短,污泥膨胀现象大为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污泥的沉降性能优良。同时不像其它固定式生物膜工艺 ,不存在红虫等后生动物在生物膜载体填料上生长的现象。生物除磷通过适当结合厌氧区和短泥龄好氧区而实现并得到强化(而活性污泥中硝化的长泥龄往往不利于磷的好氧吸收)。
从经济方面考虑,短泥龄下的生物膜上的硝化使好氧池容相对活性污泥工艺要节约50-70%的池容。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总投资节约约20%。由于曝气系统和出水装置几乎无需维护,生物填料结实耐久,使得污水厂日常维护管理只是鼓风机和仪器仪表,而不包括曝气系统的曝气头(穿孔管),运行管理成本较活性污泥工艺的为低。
从运行管理方面考虑,通过运行实例可以发现,出水水质(BOD, SS,氨氮,总氮,总磷) 在整个运行期间都很好。在冲击负荷和大的环境因素变化(如温度和污水的毒性)时,运行依然稳定。日常运行管理简便,只需控制几个参数(通过控制鼓风机控制DO,碱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MBBR工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a)为好氧反应器,(b)为厌氧反应器。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厌氧池,2为第一缺氧池,3为好氧池,4为沉淀池,5为第二缺氧池,6为预缺氧池,7为MBBR池,8为预浓缩池。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AO联合应用的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这个联合反应系统的构筑物包括:一个厌氧池1,一组用于碳源分流的第一缺氧池2和第二缺氧池5,一个好氧池3,一个MBBR池7,一个沉淀池4,一个回流污泥的预浓缩池8,一个预缺氧池6,以及从MBBR池7回流至第一缺氧池2的回流管道,从预浓缩池8底部回流至预缺氧池6的回流管道和从预浓缩池8顶部回流至第二缺氧池5的上清液回流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厌氧区污水分流至两个缺氧区,与一个好氧池3和一个MBBR池7形成联合处理单元,共同作用脱氮除磷。
采用上述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如下:
污水经由进水管连接进入本处理系统。
污水进入系统之后,首先在厌氧池1中停留,经过厌氧池1处理后进行碳源分流,将厌氧池1内的碳源以适当的比例分流,即将全部污水分为两部分,分别流入第一缺氧池2和第二缺氧池5。本实施方式中分流比为30%-70%(分流比:分流至第二缺氧池的厌氧池出流混合液的流量/厌氧池出流混合液的流量)。。
流经第二缺氧池5的污水随后进入好氧池3。好氧池3内曝气充氧,反应之后的这部分污水流入第二缺氧池5中与另一部分污水汇合。
经过第二缺氧池5之后,全部污水进入MBBR池7处理,其中第二缺氧池5末端的硝化液回流至第一缺氧池2中,进行反硝化作用。
将污水全部通过MBBR池7排入沉淀池4。
将沉淀池4中的污泥沉淀后,上清液即出水,污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预浓缩池8进行浓缩处理,另一部分作为系统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系统。
在预浓缩池8中,池污泥经重力浓缩之后分为两部分。浓缩上清液排入沉淀池4前的第二缺氧池5。浓缩污泥回流至预缺氧池6。本实施方式中,8池回流至预缺氧池6的流量约占沉淀池污泥回流总量的30%-60%。
预缺氧池6中污泥经过一定停留时间之后,回流进入1池进行污泥接种循环反应。本实施方式中,预缺氧池6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1-0.3h。
采用前述实施方式处理污水的特点在于:利用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中的长泥龄,强化系统的硝化效果;将厌氧区出水分流,保证原污水中的碳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多段式AO提升处理脱氮除磷效果;采用了回流污泥预浓缩工艺,减少回流液体积,增加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厌氧池释磷效果。
具体说来,本工艺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两套回流系统。其中,外回流系统由沉淀池、回流污泥预浓缩池8和预缺氧池6以及相互连接的管道组成,主要体现了本方法中的回流污泥预浓缩技术,将沉淀池4回流的污泥进行进一步的泥水分离,在预浓缩池8和预缺氧池6中进行高效的污泥浓缩及内源反硝化,再进入厌氧池1,与进水完全混合,在良好的厌氧状态下进行反应。内回流系统主要是从MBBR池7抽取硝化液回流至第一缺氧池,形成内部回流系统,借以强化系统的反硝化效果。
本方法采用回流污泥预浓缩技术。通过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外回流污泥浓度得以增加。在预浓缩池8内二沉污泥以一定的浓缩比浓缩以后,在预缺氧池6内还发生了反硝化反应。污泥浓度增加以后,相当于增加了之后各工段,尤其是厌氧池1的实际停留时间。整个系统的流量也因此得到减少,对于控制碳源稀释程度和降低系统处理负荷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在预缺氧池6中,高污泥浓度环境使得内源呼吸作用效果显著,预缺氧池6中溶解氧几乎被消耗殆尽,强化了预缺氧池6中的厌氧环境。同时,在预缺氧池6内发生内源反硝化作用,因为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内源反硝化效果十分明显,将回流污泥带入的硝酸盐基本反硝化完全,能够将回流污泥中夹带的硝酸盐含量降低至2mg/L以下。由于硝酸盐的存在会抑制厌氧区内的释磷效果,本方法降低了硝酸盐浓度,控制了无效释磷的发生,能够提升系统厌氧区内的释磷效果,强化聚磷菌除磷的能力。厌氧区内的VFA(短链脂肪酸)浓度相对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能够得到提高。VFA浓度的提高有利于厌氧池内聚磷菌释磷。当有大量VFA存在时,聚磷菌将会高效地将磷释放出来,同时形成PHB储存于体内。从整个系统来看,回流污泥经过预浓缩之后,流经系统的污水量得到减少,系统负荷得以降低,实际停留时间增加,改善系统的处理效果。
MBBR池7的应用是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大特色。在活性污泥工艺中应用生物膜,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二者的优势和特色,回避了各自的不足,充分发挥联用效能。应用了MBBR技术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能够克服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缺点,也能避免固定式生物膜法的限制和缺陷。在本实施方式的MBBR池7中,投加了比重与所需处理一般市政污水较为接近的悬浮填料。该类填料仅需轻微搅拌就能够随水流自由运动,微生物生长于其上,轻易能够随之在水中移动。在本方式的MBBR池中,布满这样的生物填料,填充率约为80%,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为400m2/m3,能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表面内生长而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MBBR池7优势在于空间小,能扩容,操作管理简单,不会堵塞,生物易恢复活力,并且适宜应用于改造工程。本实施方式结合了生物膜法之后,MBBR池7内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拥有较长的泥龄,同时配水混合均匀,能够让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也易于维护管理。
厌氧池1碳源分流多级AO是本装置提高脱氮的重要手段。在多级AO条件下,第一缺氧池2负责将经过MBBR池7硝化处理后回流的混合液反硝化,第二缺氧池5负责将经过好氧池3硝化处理的混合液反硝化,原污水的总氮在多级AO流程中得到了阶段性的降解。与传统A2O工艺相比较,充分利用碳源,强化了反硝化反应,省去了大流量内回流系统,整个系统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也得到提高。污水经过厌氧区处理之后进行分流,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2和第二缺氧池5,把原污水中有限的碳源分成两部分进入不同的缺氧区,为第一缺氧池2和第二缺氧池5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因而能够确保系统的脱氮效果。通过该实施方式,充分利用了原污水中有限的碳源,避免了外投加碳源,提高了系统脱氮除磷性能。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
在某市某污水厂进行的本工艺的中试试验研究,进出水水质情况如下:
  CODCr BOD5 SS NH4 +-N TN TP
进水 150-250 60-90 80-100 25-35 30-40 3-5
出水 20-40 5-8 10-20 1-4 12-15 0.2-0.4
从出水效果可以看出,尽管进水中碳源不是很充足,但是通过回流污泥预浓缩和厌氧区碳源分流,提高进水碳源的利用率;通过MBBR池7强化硝化作用;出水中的氮磷等指标仍可达到一级A标准,说明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好。

Claims (2)

1.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经过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分流,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其中,流经第一个缺氧池的污水再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接着同进入第二个缺氧池的污水汇合,在第二个缺氧池内接受反硝化作用,之后污水进入MBBR池,由位于MBBR池内的生物流化床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回流至第一缺氧池的硝化液回流管道;其余部分污水在经过MBBR池处理之后,污水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停留2.0-4.0小时后,上清液作为出水排放,沉淀后的部分污泥排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放;污泥在预浓缩池中停留0.25-1.0小时后,上清液经预浓缩池顶部回流至第二缺氧池,浓缩污泥从预浓缩池底部的回流管道进入预缺氧池,通过预缺氧池最终回流至厌氧池,循环处理;其中:预缺氧池的污泥停留时间为0.1-0.3h;浓缩污泥从预浓缩池回流至预缺氧池的流量占沉淀池污泥回流总量的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MBBR池中投加比重与所需处理市政污水接近的悬浮填料。
CN201210334846XA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2826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4846XA CN102826715A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4846XA CN102826715A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715A true CN102826715A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3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4846XA Pending CN102826715A (zh) 2012-09-12 2012-09-12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6715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0092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湖南永清环保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污泥同步减量近零排放工艺系统
CN107298507A (zh) * 2016-04-15 2017-10-27 梁开新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8383330A (zh) * 2018-03-29 2018-08-10 陕西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8862563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米水处理的mbbr工艺
CN109279694A (zh) * 2018-10-10 2019-01-29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ao复合ifas技术的高效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9809639A (zh) * 2019-03-07 2019-05-28 合肥格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CN110803767A (zh) * 2019-11-25 2020-02-18 云南滇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交替式d-a2mbbr污水处理系统
CN111056699A (zh) * 2019-12-05 2020-04-24 广州盈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新技术
CN111170458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上海昱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ao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CN114524518A (zh) * 2022-03-09 2022-05-24 安徽建筑大学 基于ao-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20898A (zh) * 2022-03-29 2022-06-14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34276A (zh) * 2020-12-16 2022-06-17 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氮除磷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4988639A (zh) * 2022-06-01 2022-09-02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除磷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282683A (zh) * 2023-02-20 2023-06-23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sMBR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回流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1768A1 (en) * 1998-01-23 1999-07-28 AW Creative Technologies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wastewater
CN101215047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
CN101767910A (zh) * 2010-01-07 2010-07-07 同济大学 一种连续流污水低氧短程脱氮处理工艺
CN102583900A (zh) * 2012-03-08 2012-07-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分段进水mbbr脱氮除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1768A1 (en) * 1998-01-23 1999-07-28 AW Creative Technologies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wastewater
CN101215047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处理焦化废水的a/o/a分支直流生物脱氮方法
CN101767910A (zh) * 2010-01-07 2010-07-07 同济大学 一种连续流污水低氧短程脱氮处理工艺
CN102583900A (zh) * 2012-03-08 2012-07-1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分段进水mbbr脱氮除磷的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0092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湖南永清环保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污泥同步减量近零排放工艺系统
CN107298507A (zh) * 2016-04-15 2017-10-27 梁开新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8383330A (zh) * 2018-03-29 2018-08-10 陕西朗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8862563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安徽恒宇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米水处理的mbbr工艺
CN109279694A (zh) * 2018-10-10 2019-01-29 浙江博华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ao复合ifas技术的高效脱氮除磷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9809639A (zh) * 2019-03-07 2019-05-28 合肥格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CN110803767A (zh) * 2019-11-25 2020-02-18 云南滇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交替式d-a2mbbr污水处理系统
CN111056699A (zh) * 2019-12-05 2020-04-24 广州盈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新技术
CN111170458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上海昱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ao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CN114634276A (zh) * 2020-12-16 2022-06-17 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氮除磷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4524518A (zh) * 2022-03-09 2022-05-24 安徽建筑大学 基于ao-anammox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20898A (zh) * 2022-03-29 2022-06-14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988639A (zh) * 2022-06-01 2022-09-02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生物除磷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282683A (zh) * 2023-02-20 2023-06-23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sMBR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回流方法
CN116282683B (zh) * 2023-02-20 2023-08-15 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sMBR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其工艺回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6715A (zh) 一种生物膜法与多级活性污泥法联合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CN106277319B (zh) 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CN104556572B (zh) 一种废水高效生化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01723510A (zh) 预脱氧-厌氧-缺氧-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脱氮除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31300B (zh) 一种污水中有机氮的处理方法
CN102765856B (zh) 一种强化低碳磷比污水的短程硝化及反硝化除磷脱氮方法
CN102153239B (zh) 一种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1792243B (zh) 两级生物选择反硝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5217786B (zh) 基于deamox强化改良分段进水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207827958U (zh) 一种新型mbbr泥膜混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1525207A (zh) 前置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污水处理集成工艺
CN103588299B (zh) 一种一体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器
CN101798156B (zh) 三循环a2/o2间歇曝气生化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CN107585974B (zh)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7963720A (zh) 一种短程硝化耦合固体缓释碳源反硝化联用脱氮装置及方法
CN108046518A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8383320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CN109264859A (zh) A2o2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7877509U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
CN206940554U (zh) 一种基于mbbr的msbr脱氮除磷系统
CN110171904B (zh) 基于连续流aao除磷及部分脱氮串联复合式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自养脱氮装置和方法
CN105776749B (zh) 电镀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组合多元生化系统及其深度处理方法
CN104628128A (zh)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稳定运行的泥水分排方法
CN205990324U (zh) 一种基于MBBR的Bardenpho脱氮除磷装置
CN202046974U (zh) 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