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6140A - 透镜组装方法、透镜组装体以及具备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组装方法、透镜组装体以及具备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6140A CN102576140A CN2010800428654A CN201080042865A CN102576140A CN 102576140 A CN102576140 A CN 102576140A CN 2010800428654 A CN2010800428654 A CN 2010800428654A CN 201080042865 A CN201080042865 A CN 201080042865A CN 102576140 A CN102576140 A CN 1025761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ark
- lens
- entirety
- outer reg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2—Fiducial marks and measuring scales within the optical system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64—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with testing or indicating
- Y10T29/49778—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with testing or indicating with aligning, guiding, or instruction
- Y10T29/4978—Assist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组装多个透镜的情况下能够调整多个透镜间的倾斜来进行组装的透镜组装方法。第一透镜(10)在第一面(11)上具有第一标记(12),在第二面(13)上具有第二标记(14)。第二透镜(20)在第一面(21)上具有第三标记(22)。使第二面(13)与第一面(21)相面对来在第二透镜(20)上设置第一透镜(10),通过使第一透镜(10)沿平行方向移动来对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改变第一透镜(10)的倾斜,由此对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设置在光学装置中的多个透镜进行组装的组装方法、组装多个透镜而成的组装体以及具备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数字照相机、带有照相机的便携电话等光学设备的光学系统是将多个透镜组合而构成的。在组装该光学系统的情况下,精密地对准多个透镜的光轴,以对准的状态固定透镜间来构成透镜组装体,之后,在该透镜组装体中安装摄像传感器来构成摄像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光轴偏离的光学系统中,发生像变形或者模糊等问题,因此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例如,在包括多个透镜的照相机透镜单元中,随着推进图像传感器的高像素化,要求高精度地组装多个透镜,但是该组装的难度高。例如在多个透镜的组装作业中,包括对准各透镜的光轴的调心作业,通过该调心作业高精度地对准各透镜的光轴的难度非常高。作为组装多个透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示出的四种组装方法。参照图14来说明四种组装方法。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的透镜的截面图。
作为第一方法有镜架嵌合组装方法。该方法是如下方法:如图14的(a)所示,由镜架520夹持第一透镜500和第二透镜510的侧面,利用镜架520的基准位置通过物理方式将两个透镜进行定位来组装。由于通过镜架520进行定位,因此不进行对准第一透镜500和第二透镜510的光轴的调心作业就能够容易地组装两个透镜。然而,由于通过镜架520等的其它部件来进行两个透镜的定位,因此存在定位的精度差的问题。
作为第二方法有基准位置嵌合组装方法。在该方法中,如图14的(b)所示,在第一透镜530中,在位于透镜有效光学面的外侧的外周区域设置凸缘(flange)531。同样地,在第二透镜540中,在位于透镜有效光学面的外侧的外周区域设置凸缘541。然后,通过使第一透镜530与第二透镜540嵌合,凸缘531、541作为基准位置发挥功能,由此以物理方式实现两个透镜的定位,来组装两个透镜。根据该方法,通过凸缘(基准位置)以物理方式实现两个透镜的定位,因此不进行调心作业就能够容易地进行高精度的组装。然而,凸缘作为基准位置发挥功能,因此需要将它们的设置位置高精度地形成在各透镜中,但是高精度地形成凸缘是非常困难的。即,制作具有高精度的基准位置的透镜的难度非常高。另外,对设置于透镜的基准位置(凸缘的位置)进行测量来进行组装作业也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第三方法,有一边对透镜的光学性能进行测量来进行调心一边组装透镜的方法。例如图14的(c)所示,在第二透镜560上设置第一透镜550来作为透镜组装体,一边对该透镜组装体的光学性能进行测量一边使第一透镜550沿平行方向(箭头方向)移动来进行调心。然后,决定透镜组装体的光学性能变得良好的位置,将第一透镜550与第二透镜560进行固定。根据该组装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组装,但是存在包括光学性能的测量在内的调心作业中需要时间的问题。另外,该组装方法只能适用于将能够测量光学性能的透镜的组合进行组装的情况,因此存在缺乏应用性的问题。例如,在将具有多个透镜的透镜单元进行组装的情况下,只能在最终的透镜的组装中适用该组装方法,因此导致缺乏应用性。
作为第四方法,有在透镜中形成标记来一边利用该标记进行调心一边进行组装的方法。例如图14的(d)所示,在第一透镜570中与第二透镜580对置的面上设置标记571,在第二透镜580中与第一透镜570对置的面上设置标记581。然后,读取各透镜的标记的位置,使第一透镜570沿平行方向(箭头方向)移动来对准标记571的位置与标记581的位置,由此进行第一透镜570和第二透镜580的调心。通过这样利用标记能够容易地进行调心,但由于是仅在平行方向上的调整,因此难以高精度地对准光轴。
也就是说,由于是仅在平行方向上的调整,因此在第一透镜570与第二透镜580之间产生倾斜(偏斜(tilt)),但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方法中进行仅在平行方向上的调整,因此无法调整该倾斜。参照图15来说明该倾斜。图15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的截面图。在上述的第四方法中仅调整透镜的平行方向,因此导致在第一透镜570与第二透镜580之间产生具有角度φ的倾斜的光轴的倾斜,无法调整该角度φ的倾斜。例如根据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方法,导致产生5分(5′)~10分(10′)的光轴的倾斜,无法满足对例如1200万像素级的高像素的光学系统要求的偏斜角度。
另外,已知如下方法:在位于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形成标记,利用该标记来组装透镜(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如下方法:将位于透镜的有效光学面内的规定位置的缺陷用作定位用的标记来组装透镜(例如专利文献2)。另外,已知如下方法:在透镜上形成标记来确定透镜的中心(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1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68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7-5190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难以调整多个透镜间的倾斜(偏斜),无法满足对高像素的光学系统要求的偏斜角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组装方法中,难以进行将多个透镜间的倾斜(偏斜)的调整也包括在内的调心。另外,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透镜以提高透镜单体的偏心精度为目的,因此难以调整多个透镜间的倾斜。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组装多个透镜的情况下能够调整多个透镜间的倾斜来进行组装的透镜组装方法。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多个透镜间的倾斜来被组装的透镜组装体。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组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第二标记,上述第二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三标记,该透镜组装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对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一个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以及第二工序,在维持上述第一工序中的对位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另一个标记的位置与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上的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透镜的第二标记和上述第二透镜的第三标记被设置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对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第三方式是一种组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第二标记,上述第二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三标记,该透镜组装方法包括:第一工序,使用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一个标记和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第三标记来进行对位;以及第二工序,在维持上述第一工序中的对位的状态下,使用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另一个标记与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上的上述第三标记来进行对位,其中,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是如下工序:根据上述第一标记或上述第二标记估计虚拟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至少一个标记在位于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在上述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的标记,根据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标记估计虚拟标记的位置,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在上述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的标记被设置在离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标记,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上述虚拟标记,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另外,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或第五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被设置成错开位置。
另外,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至少一个标记是以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形状的标记,被设置在位于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标记,估计由上述圆形状的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对准估计出的上述重心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
另外,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圆形状的上述第一标记的直径大小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圆形状的上述第二标记的直径大小不同。
另外,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五方式、第七方式中的任一个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内的标记被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上。
另外,第十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九方式中的任一个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三标记被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上。
另外,第十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九方式中的任一个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三标记在位于上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根据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三标记估计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另外,第十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多个上述第三标记被设置在离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三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另外,第十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九方式中的任一个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三标记是以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形状的标记,被设置在位于上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上述第三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另外,第十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上,上述第三标记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上。
另外,第十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十四方式中的任一个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中,上述第一标记、上述第二标记以及上述第三标记的大小分别不同。
另外,第十六方式是透镜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设置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标记;以及第二透镜,设置有第三标记,其中,以对准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且对准上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的状态被组装。
另外,第十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十六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中,上述第二透镜在与形成有上述第三标记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第四标记。
另外,第十八方式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十六或第十七方式所述的透镜组装体;以及摄像传感器,在该透镜组装体的上述第二透镜中与配置有上述第一透镜的面相反的面侧接收透过上述第一透镜和上述第二透镜的入射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工序能够对准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平行方向上的位置,而且通过第二工序能够调整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倾斜。这样,能够通过第二工序抑制透镜间的倾斜,其结果,能够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
图4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5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7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
图8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9是变形例4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12是变形例5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13是变形例6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15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40、60、70:第一透镜;12、42a、42b、42c、62、72a、72b、72c:第一标记;14、45、64a、64b、64c、75a、75b、75c:第二标记;20、30、80:第二透镜;22、82a、82b、82c:第三标记;24:第四标记;41a、44a、61a、63a、71a、74a、81a:有效光学面;41b、44b、61b、63b、71b、74b、81b:外周区域;43:虚拟标记;110:第三透镜;112:第五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设置有标记的多个透镜为对象,根据该标记进行调心来组装多个透镜。例如在组装两个透镜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透镜的两面上形成标记,在另一个透镜的一面上形成标记。然后,利用这些标记进行两个透镜的调心来组装透镜。通过利用这些标记进行组装,进行平行方向上的透镜的对位,进一步调整透镜间的倾斜(偏斜)。以下示出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以及透镜组装方法。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的透镜的截面图。图1的(a)是将第一透镜10从一个面(第一面11)观察时的顶视图和通过第一透镜10的中央的截面图。图1的(b)是将第二透镜20从一个面(第一面21)观察时的顶视图和通过第二透镜20的中央的截面图。图1的(c)是表示组装了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状态的透镜组装体的截面图。
如图1的(a)~(c)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具备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第一透镜10在两面上具有标记。例如图1的(a)所示,在第一透镜10中,在该透镜的光轴上,在一个面(第一面11)上设置有凸状的第一标记12,在相反侧的面(第二面13)上设置有凸状的第二标记14。另外,如图1的(b)所示,在第二透镜20中,在一个面(第一面21)的光轴上设置有凸状的第三标记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透镜20中,在与第一透镜10对置的面(第一面21)的光轴上设置有第三标记22。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以及第三标记22在从上方观察时作为一例具有圆形状的形状。而且如图1的(c)所示,使第一透镜10中的第二面13与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将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进行组合,由此制作透镜组装体。
作为一例,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直径为3mm,第一标记12等的直径为50μm以下。例如,第一标记12等的直径为20μm。此外,透镜和标记的大小是一例,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和标记并不限定于该大小。
此外,此处未图示,但是作为摄像装置,在第二透镜20的与第一面21相反的面侧隔着期望的间隔而配置用于接收透过了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入射光的摄像传感器来构成。
此外,在以图1所示的截面观察的情况下,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以及第三标记22的形状既可以是带有圆角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状的形状。另外,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以及第三标记22的形状除了凸状的形状以外,还可以是如槽状的标记那样凹陷的形状。另外,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以及第三标记22的大小既可以是相同的大小,也可以是分别不同的大小。
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既可以由树脂构成,也可以由玻璃构成。
(透镜组装方法)
接着,参照图2来说明将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进行组合的方法。
(第一工序(移位(shift)调心))
首先,如图2的(a)所示,使第一透镜10中的第二面13与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在第二透镜20上设置第一透镜10。然后,对准设置于第二透镜20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设置于第一透镜10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例如,通过在第二透镜20上使第一透镜10沿平行方向(X方向)移动,对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
具体地说,在第二透镜20上设置第一透镜10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三标记22,例如使用光学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以下称为“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进行测量。三维坐标测量装置只要使用公知的坐标测量装置即可。坐标测量装置例如以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为原点来测量第三标记22的坐标并保持该坐标信息。
接着,使第二面13与第二透镜20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将第一透镜10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然后,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二标记14的坐标信息。然后,根据所保持的坐标信息,以使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10沿平行方向(X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使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以该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位置。
(第二工序(偏斜调心))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一面11上的第一标记1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一标记12的坐标信息。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一透镜10的倾斜。例如图2的(b)所示,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在θ方向上改变第一透镜10的倾斜,由此对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偏斜调心)。
在这样对准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下对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即,根据该第二工序(偏斜调心),能够调整第一透镜10的光轴与第二透镜20的光轴之间的倾斜来抑制该倾斜。
(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的固定)
在对准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的(c)所示,通过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周边部设置粘接剂100,使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粘接并固定。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工序(移位调心),能够对准平行方向上的第一透镜10的位置与第二透镜20的位置。而且,通过第二工序(偏斜调心),能够调整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来抑制光轴的倾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方法,通过测量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以及第三标记22来进行调心,能够测量通过以往的调心方法无法检测的透镜间的相对倾斜(相对偏斜量)来进行调心。由此,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在例如图1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导致在透镜间产生5分(′)~10分(′)的倾斜。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方法,能够将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抑制为2分(′)以下。在1200万像素级的高像素的光学系统中,要求透镜间的倾斜为3分(′)以下。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方法,能够将透镜间的倾斜抑制为2分(′)以下,因此能够满足对高像素的光学系统要求的倾斜。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以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与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二面13上的第二标记14相面对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这是因为,由于隔着第一透镜10视觉辨认标记来进行对位,因此尽可能地接近观察侧的情况下对于标记的视觉辨认性来说更优选,而本发明并不必须限定于此。即,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也可以设置在与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标记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移位调心也可以在这种不相面对的标记之间进行。
(标记的另一例)
在图3中示出设置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上的标记的另一例。图3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例如第一标记12A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具有X状的形状。即,第一标记12A具有两个直线交叉的形状。这样,也可以将设置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上的标记的形状设为X状的形状。此外,具有X状的形状的标记既可以是凸状的标记,也可以是具有槽状的凹陷的形状的标记。
设置在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上的各标记既可以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形状。另外,各标记既可以分别具有相同的大小,也可以分别具有不同的大小。
另外,优选的是改变各标记的大小、形状。由此,变得容易识别各标记来进行检测,能够更容易地进行透镜的组装。
另外,从一边将用于使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成形的模具旋转一边进行加工制作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各标记的形状是具有圆角的形状。
(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4来说明变形例1所涉及的透镜。图4的(a)、(b)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透镜10的两面上设置标记,在第二透镜20的一个面上设置标记,但是也可以在各透镜的两面上设置标记。例如图4的(a)所示,在第二透镜20中,在该透镜的光轴上,在一个面(第一面21)上设置第三标记22,在该透镜的光轴上,在相反侧的面(第二面23)上设置第四标记24。这样,在第一透镜10的两面上设置标记(第一标记12、第二标记14),在第二透镜20的两面上设置标记(第三标记22、第四标记24)。由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进行调心。关于变形例1所涉及的透镜,也能够通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即,通过第一工序(移位调心),对准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平行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第二工序(偏斜调心),调整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通过该组装方法,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即,如第一透镜10那样在两面上设置标记,另外,在第二透镜20的两面上设置标记,由此能够正确地测量第二透镜20的光轴,能够使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的光轴对齐为平行。由此,与在第二透镜20的一个面上设置标记的情况相比,能够制作更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另外,如图4的(b)所示,在第二透镜20中,也可以在第二面23的光轴上设置第四标记24,而在第一面21上不设置标记。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组装方法来进行组装。即,通过第一工序(移位调心),对准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四标记24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由此,对准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平行方向上的位置。另外,通过第二工序(偏斜调心),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四标记24的位置的状态,一边对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四标记24的位置。由此,调整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通过该组装方法,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两面上形成标记,在另一个透镜的一面上形成标记,由此能够抑制透镜间的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变形例2)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变形例2所涉及的透镜。图5的(a)、(b)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在组装多个透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镜架来进行组装。例如图5的(a)所示,也可以由镜架520夹持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30的侧面,由此进行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30的定位来进行组装。在变形例2中,在第二透镜30的两面上设置有标记。第一标记31在第二透镜30中设置在该透镜的光轴上的与第一透镜10对置的面上。第二标记32在第二透镜30中设置在该透镜的光轴上的与第一面相反侧的面上。在这样使用镜架520来组装透镜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调整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30之间的倾斜(偏斜)来进行组装,其结果,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此外,将在两面上设置有标记的第一透镜10与在一面上设置有标记的第二透镜20进行组装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镜架520来进行组装。
另外,如图5的(b)所示,在将透镜单元与光圈600进行组装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两个标记(第一标记12和第二标记14)来进行移位调心和偏斜调心。即,针对设置在光圈600上的开口部610(光圈直径D)的中心,对准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二标记14的位置,由此能够进行移位调心和偏斜调心,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另外,在组装透镜单元之后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光圈600与透镜单元的光轴的位置测量。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以及透镜组装方法。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图6的(a)是将第一透镜40从一个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1a的面)观察时的顶视图和通过第一透镜40的中央的截面图。图6的(b)是将第二透镜20从一个面(第一面21)观察时的顶视图和通过第二透镜20的中央的截面图。图6的(c)是表示组装了第一透镜40与第二透镜20的状态的透镜组装体的截面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透镜的光轴上设置有标记,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透镜的光轴以外的位置处设置有标记。例如,在位于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标记。
具体地说,如图6的(a)所示,第一透镜40在两面上具有标记。第一透镜40的第一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41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41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41b构成。另外,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44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44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44b构成。在第一面上的外周区域41b中,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相等间隔的角度而设置有三个标记(第一标记42a、42b、42c)。例如,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在外周区域41b上设置有第一标记42a、42b、42c。另外,第一标记42a、42b、42c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即,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同一个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标记42a、42b、42c(以下有时称为第一标记42a等)。另外,在第二面中,在位于有效光学面44a内的光轴上设置有第二标记45。另外,如图6的(b)所示,在第二透镜20中,在一个面(第一面21)的光轴上设置有第三标记22。
此外,第一标记42等、第二标记45以及第三标记22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既可以具有圆形状的形状,也可以具有矩形状的形状。另外,这些标记既可以具有凸状的形状,也可以具有槽状的形状。另外,这些标记既可以是相同的大小,也可以是分别不同的大小。
而且,如图6的(c)所示,通过使第一透镜40中的第二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4a的面)与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组合第一透镜40与第二透镜20,制作透镜组装体。
(透镜组装方法)
接着,说明将第一透镜40与第二透镜20进行组合的方法。首先,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第一透镜40中的第二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4a的面)与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在第二透镜20上设置第一透镜40。然后,对准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一透镜40上的第二标记45的位置。具体地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坐标测量装置测量第二标记45的位置和第三标记22的位置,根据各标记的坐标信息,以使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第二标记45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4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以第二标记45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一透镜40和第二透镜20的位置。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40的外周区域41b上的第一标记42a、42b、42c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一标记42a、42b、42c的坐标信息。接着,根据第一标记42a、42b、42c各自的坐标信息,估计由第一标记42a、42b、42c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例如,估计由第一标记42a、42b、42c形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第一标记42a等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因此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40的光轴上。换言之,在第二透镜20中第三标记22被设置在光轴上,因此以利用第一标记42a等估计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40的光轴上的方式将第一标记42a等设置在第一透镜40的外周区域41b。例如图6的(a)所示,利用第一标记42a等确定重心位置,将该重心位置定义为虚拟标记43的位置。利用第一标记42a等估计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40的光轴上,因此虚拟标记43也位于第一透镜40的光轴上。此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三个标记设置在外周区域41b上,但是也可以将四个以上的标记设置在外周区域41b上来估计虚拟标记的位置。
此外,该重心位置是与平面图形中的中心位置相同的位置。
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标记45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一透镜40中的虚拟标记43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一透镜40的倾斜(偏斜调心)。通过这样以对准了第二标记45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对准虚拟标记43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能够调整第一透镜4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其结果,能够调整第一透镜40的光轴与第二透镜20的光轴之间的倾斜来抑制该倾斜。
如上所述,在光轴以外的位置处形成标记的情况下,也通过在一个透镜的两面上形成标记,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另外,在第一透镜40中,在一个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4a的面)上是在光轴上设置有第二标记45,在相反侧的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1a的面)上是在光轴以外的外周区域41b上设置有第一标记42a等。这样,通过在各个面上在错开的位置处设置标记,在进行对位时标记的位置在两面上不重叠,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各标记的位置。
(标记的另一例)
图7中示出设置在第一透镜40上的标记的另一例。图7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例如第一标记46a、46b、46c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具有X状的形状。即,第一标记46a等具有两个直线交叉的形状。这样,也可以将在第一透镜40中设置在外周区域41b上的标记的形状设为X状的形状。另外,既可以将设置在第一透镜40上的第二标记45设为X状的形状,也可以将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设为X状的形状。
(变形例3)
接着,参照图8来说明变形例3所涉及的透镜。图8是变形例3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透镜40中,在该透镜的光轴上,在与第二透镜20对置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标记45,在第二面的相反侧的第一面(包括有效光学面41a的面)的外周区域41b上设置有第一标记42a等。作为本变形例,也可以在该透镜的光轴上,在第一面上设置第一标记,在第二面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第二标记。
例如图8的(a)所示,第一透镜60的第一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61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61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61b构成。另外,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63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63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63b构成。在第一面中,在位于有效光学面61a内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标记62。在第二面中的外周区域63b上,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相等间隔的角度而设置有三个标记(第二标记64a、64b、64c)。例如,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在外周区域63b上设置有第二标记64a、64b、64c。另外,第二标记64a、64b、64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即,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圆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标记64a、64b、64c(以下有时称为第二标记64a等)。另外,如图8的(b)所示,在第二透镜20中,在一个面(第一面21)的光轴上设置有第三标记22。
而且,如图8的(c)所示,使第一透镜60中的第二面(包括有效光学面63a的面)与第二透镜20中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将第一透镜60与第二透镜20进行组合,由此制作透镜组装体。
(透镜组装方法)
关于变形例3所涉及的透镜,也能够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相同的方法进行组装。首先,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三标记的坐标信息。然后,在第二透镜20上设置第一透镜60,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60的外周区域63b上的第二标记64a、64b、64c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二标记64a、64b、64c的坐标信息。接着,根据第二标记64a、64b、64c各自的坐标信息,估计由第二标记64a、64b、64c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例如,估计由第二标记64a、64b、64c形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第二标记64a、64b、64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因此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60的光轴上。将该重心位置定义为虚拟标记的位置。
然后,对准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在第一透镜60中估计出的虚拟标记的位置。具体地说,以使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虚拟标记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6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以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虚拟标记的位置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一透镜60和第二透镜20的位置。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60的第一面(包括有效光学面61a的面)上的第一标记6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一标记62的坐标信息。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一标记6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一透镜60的倾斜(偏斜调心)。通过这样以对准了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对准第一标记6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能够调整第一透镜6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其结果,能够调整第一透镜60的光轴与第二透镜20的光轴之间的倾斜来抑制该倾斜。
(变形例4)
接着,参照图9来说明变形例4所涉及的透镜。图9是变形例4所涉及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和变形例3中,在一个透镜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标记。作为它们的变形例,也可以在两个透镜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标记。
例如图9的(a)所示,第一透镜70的第一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71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71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71b构成。另外,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74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74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74b构成。在第一面中的外周区域71b上,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相等间隔的角度而设置有三个标记(第一标记72a、72b、72c)。例如,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在外周区域71b上设置有第一标记72a、72b、72c。另外,第一标记72a、72b、72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即,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标记72a、72b、72c(以下有时称为第一标记72a等)。
另外,在第二面中的外周区域74b上,也是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相等间隔的角度而设置有三个标记(第二标记75a、75b、75c)。例如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在外周区域74b上设置有第二标记75a、75b、75c。另外,第二标记75a、75b、75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即,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圆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标记75a、75b、75c(以下有时称为第二标记75a等)。
此外,优选的是将第一标记72a等与第二标记75a等相对错开角度来设置在第一透镜70上。即,第一标记72a等和第二标记75a等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设置在第一透镜70上,但是优选的是将第一标记72a等与第二标记75a等错开相位来设置在第一透镜70上。这样,通过将第一标记72a等与第二标记75a等错开相位来设置在第一透镜70上,各标记的位置在两面上不重叠,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各标记的位置。另外,也可以改变通过第一标记72a等的圆的直径和通过第二标记75a等的圆的直径来将各标记设置在第一透镜70上。例如,通过将第二标记75a等设置在第一标记72a等的外侧或内侧,第一标记72a等的位置与第二标记75a等的位置相错开,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各标记的位置。
另外,如图9的(b)所示,第二透镜80的第一面(与第一透镜70对置的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81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81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81b构成。在第一面中的外周区域81b上,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相等间隔的角度而设置有三个标记(第三标记82a、82b、82c)。例如以光轴为中心分别隔着120度的间隔而在外周区域81b上设置有第三标记82a、82b、82c。另外,第三标记82a、82b、82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即,在以光轴为中心的圆上设置有第三标记82a、82b、82c(以下有时称为第三标记82a等)。
而且,如图9的(c)所示,使第一透镜70中的第二面(包括有效光学面74a的面)与第二透镜80中的第一面(包括有效光学面81a的面)相面对来将第一透镜70与第二透镜80进行组合,由此制作透镜组装体。
(透镜组装方法)
关于变形例4所涉及的透镜,也能够通过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相同的方法进行组装。首先,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二透镜80的外周区域81b上的第三标记82a、82b、82c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三标记82a、82b、82c的坐标信息。接着,根据第三标记82a、82b、82c各自的坐标信息,估计由第三标记82a、82b、82c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例如,估计由第三标记82a、82b、82c形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第三标记82a、82b、82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因此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二透镜80的光轴上。例如图9的(b)所示,利用第三标记82a等确定重心位置,并将该重心位置定义为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
然后,在第二透镜80上设置第一透镜70,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70的外周区域74b上的第二标记75a、75b、75c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二标记75a、75b、75c的坐标信息。接着,根据第二标记75a、75b、75c各自的坐标信息,估计由第二标记75a、75b、75c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例如,估计由第二标记75a、75b、75c形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第二标记75a、75b、75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因此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70的光轴上。将该重心位置定义为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
然后,对准第二透镜80中估计的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与第一透镜70中估计的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具体地说,以使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7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以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一透镜70和第二透镜80的位置。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70的第一面(包括有效光学面71a的面)上的第一标记72a、72b、72c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一标记72a、72b、72c的坐标信息。接着,根据第一标记72a、72b、72c各自的坐标信息,估计由第一标记72a、72b、72c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例如,估计由第一标记72a、72b、72c形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位置。第一标记72a、72b、72c被设置在离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因此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位于第一透镜70的光轴上。例如图9的(a)所示,利用第一标记72a等确定重心位置,并将该重心位置定义为第一虚拟标记73的位置。
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一透镜70中的第一虚拟标记73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一透镜70的倾斜(偏斜调心)。通过这样以对准了第二虚拟标记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的状态对准第一虚拟标记73的位置与第三虚拟标记83的位置,能够调整第一透镜70与第二透镜80之间的倾斜(偏斜)。其结果,能够调整第一透镜70的光轴与第二透镜80的光轴之间的倾斜来抑制该倾斜。
(标记的另一例)
图10中示出设置在透镜的外周区域上的标记的另一例。图10是表示标记的另一例的透镜的顶视图和截面图。例如,第一透镜90的第一面由包括光轴的有效光学面91a和位于有效光学面91a的周围的外周区域91b构成。在该第一面的外周区域91b上设置有以光轴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凸状的第一标记92。另外,在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93上,在光轴上设置有第二标记94。在外周区域91b上设置了同心圆状的第一标记92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测量第一标记92的位置。然后,根据第一标记92的位置,估计由第一标记92包围的区域内的重心位置,将估计出的重心位置定义为虚拟标记的位置。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一标记92是以光轴为中心的圆状的标记,因此重心位置与光轴的位置一致。然后,在将第一透镜90与未图示的第二透镜进行组装时,以估计出的重心位置为基准进行标记的对位。这样,在将设置在外周区域上的标记的形状设为同心圆状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透镜间的相对倾斜来容易地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此外,第一标记92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状,但是也可以是侧面为曲线状。例如,第一标记92的截面也可以是朝向顶端逐渐变窄的形状。另外,第一标记92是凸状的标记,但是也可以将同心圆状的槽状的标记设置在外周区域91b上。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透镜90的两面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同心圆状的标记。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改变设置在第一面上的同心圆状的标记的直径和设置在第二面上的同心圆状的标记的直径。通过这样改变设置在各面上的同心圆状的标记的直径,标记的位置在两面上不重叠,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各标记的位置。另外,在与第一透镜90组装的第二透镜中,也可以在有效光学面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同心圆状的标记。
另外,从制作用于使透镜成形的模具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设置在透镜的外周区域上的标记的形状为同心圆状。即,这是因为,与在模具的外周区域上将多个标记形成为位于同一个圆上的情况相比,形成具有同心圆状的形状的标记的情况下,从模具加工的观点来看更容易。
此外,在通过树脂成形制作透镜的情况下,与透镜的中央部相比周边部的收缩更大。因而,与在透镜的外周区域上形成标记的情况相比,优选的是如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那样在透镜的光轴上形成标记。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两个透镜进行组合,但是也可以将三个以上的透镜进行组合。例如图11所示,在将第一透镜10、第二透镜20以及第三透镜110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也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装方法,能够抑制透镜间的倾斜(偏斜)来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与图4所示的透镜组装体同样地,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在两面上具有标记。在第三透镜110中,在与第二透镜20对置的第一面111的光轴上设置有凸状的第五标记112。
(透镜组装方法)
说明三个透镜的组装方法。首先,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的第五标记11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五标记112的坐标信息。接着,使第二面23与第三透镜110的第一面111相面对来将第二透镜20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然后,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二透镜20的第二面23上的第四标记24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四标记24的坐标信息。然后,根据所保持的坐标信息,以使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与第四标记2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二透镜2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使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四标记24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的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以该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二透镜20和第三透镜110的位置。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二透镜20的第一面21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三标记22的坐标信息。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第四标记24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二透镜20的倾斜(偏斜调心)。由此,能够调整第二透镜20与第三透镜110之间的倾斜(偏斜)来抑制该倾斜。
接着,使第二面13与第二透镜20的第一面21相面对来将第一透镜10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然后,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二面13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二标记14的坐标信息。然后,根据所保持的坐标信息,以使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与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1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然后,使设置在第一透镜10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以该一致的状态维持第一透镜10和第二透镜20的位置。
接着,通过坐标测量装置对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一面11上的第一标记12的位置进行测量,并保持第一标记12的坐标信息。然后,一边维持对准了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的状态,一边以使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改变第一透镜10的倾斜(偏斜调心)。由此,能够对第一透镜10与第二透镜20之间的倾斜(偏斜)进行调心来抑制该倾斜。
如上所述,在将三个以上的透镜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也通过反复进行移位调心与偏斜调心,能够抑制透镜间的倾斜(偏斜)来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各透镜的光轴上设置有标记,但是也可以在位于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标记或同心圆状的标记来进行调心。
(变形例5)
接着,参照图12来说明变形例5所涉及的透镜。图12是变形例5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中,在设置于第一透镜10与第三透镜110之间的第二透镜20的两面上设置有标记。作为本变形例,也可以在第二透镜20上不设置标记。
例如图12所示,第一透镜10在两面上具有标记,第三透镜110在一个面上具有标记。另一方面,第二透镜20不具有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二透镜20,不太要求对位的精度,因此在第三透镜110上设置第二透镜20之后以第一透镜10和第三透镜110为对象来进行移位调心和偏斜调心。即,以使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的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二面13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1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接着,一边维持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一边以使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一面11上的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调整第一透镜10的倾斜(偏斜调心)。通过这样以第一透镜10和第三透镜110为对象来进行移位调心和偏斜调心,能够抑制第一透镜10与第三透镜110之间的倾斜(偏斜)。
(变形例6)
接着,参照图13来说明变形例6所涉及的透镜。图13是变形例6所涉及的透镜的截面图。作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组装体的变形例,也可以仅在第二透镜20的第一面21上设置第三标记22。
例如图13所示,第一透镜10在两面上具有标记,第二透镜20在第一面21上具有标记,第三透镜110在第一面111上具有第五标记112。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三透镜110上设置第二透镜20,以使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的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二透镜20上的第三标记2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二透镜20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接着,以使设置在第三透镜110上的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与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二面13上的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一致的方式使第一透镜沿平行方向移动(移位调心)。接着,一边维持第二标记14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的状态,一边以使设置在第一透镜10的第一面11上的第一标记12的位置与第五标记112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调整第一透镜10的倾斜(偏斜调心)。由此,能够抑制第一透镜10与第三透镜110之间的倾斜(偏斜)。
如上所述,在将三个以上的透镜进行组合的情况下,也通过在任一个透镜的两面上设置标记来进行调心,能够抑制透镜间的倾斜(偏斜)来制作高精度的透镜单元。
Claims (18)
1.一种组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第二标记,
上述第二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三标记,
该透镜组装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对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一个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以及
第二工序,在维持上述第一工序中的对位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另一个标记的位置与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上的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的第二标记和上述第二透镜的第三标记被设置在相互面对的面上,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对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3.一种组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具有第二标记,
上述第二透镜在一个面上具有第三标记,
该透镜组装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使用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一个标记和上述第二透镜的上述第三标记来进行对位;以及
第二工序,在维持上述第一工序中的对位的状态下,使用上述第一透镜的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另一个标记与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上的上述第三标记来进行对位,
其中,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是如下工序:根据上述第一标记或上述第二标记估计虚拟的第一标记或第二标记,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至少一个标记在位于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
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在上述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的标记,根据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标记估计虚拟标记的位置,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在上述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的标记被设置在离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
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标记,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上述虚拟标记,对该虚拟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进行对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被设置成错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至少一个标记是以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形状的标记,被设置在位于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
在上述第一工序或上述第二工序中,关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标记,估计由上述圆形状的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对准估计出的上述重心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圆形状的上述第一标记的直径大小与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圆形状的上述第二标记的直径大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中的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有效光学面内的标记被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标记被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标记在位于上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设置有多个,
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根据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三标记估计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第三标记被设置在离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的距离分别相等的位置处,
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多个上述第三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标记是以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形状的标记,被设置在位于上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光学面的周围的外周区域上,
在上述第一工序和上述第二工序中,将由设置在上述外周区域上的上述第三标记包围的区域的重心位置估计为关于上述第三标记的虚拟标记的位置,进行上述对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和上述第二标记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一透镜的光轴上,上述第三标记设置在上述第二透镜的光轴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标记、上述第二标记以及上述第三标记的大小分别不同。
16.一种透镜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透镜,在一个面上设置有第一标记,在与上述一个面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二标记;以及
第二透镜,设置有第三标记,
其中,以对准上述第二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且对准上述第一标记的位置与上述第三标记的位置的状态被组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透镜在与形成有上述第三标记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第四标记。
18.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组装体;以及
摄像传感器,在该透镜组装体的上述第二透镜的与配置有上述第一透镜的面相反的面侧,接收透过上述第一透镜和上述第二透镜的入射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26168 | 2009-09-30 | ||
JP2009-226168 | 2009-09-30 | ||
PCT/JP2010/063861 WO2011040136A1 (ja) | 2009-09-30 | 2010-08-17 | レンズの組立方法、レンズの組立体、及びレンズ組立体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6140A true CN102576140A (zh) | 2012-07-11 |
Family
ID=4382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28654A Pending CN102576140A (zh) | 2009-09-30 | 2010-08-17 | 透镜组装方法、透镜组装体以及具备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89285B2 (zh) |
EP (1) | EP2485078A4 (zh) |
JP (1) | JPWO2011040136A1 (zh) |
CN (1) | CN102576140A (zh) |
WO (1) | WO2011040136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5889A (zh) * | 2015-12-02 | 2016-03-30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采用分体式镜头的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376699A (zh) * | 2019-07-26 | 2019-10-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镜片对位方法、镜头模组及成像装置 |
WO2019233213A1 (zh) * | 2018-06-08 | 2019-12-12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632727A (zh) * | 2018-06-08 | 2019-12-31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WO2021082705A1 (zh) * | 2019-10-29 | 2021-05-06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镜头、光学镜片和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
US11435545B2 (en) | 2015-12-02 | 2022-09-06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Camera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15016089A (zh) * | 2022-08-09 | 2022-09-06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用于分体积木反射式纹影仪的光路快速找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85078A4 (en) * | 2009-09-30 | 2014-09-1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LENS CONSTRUCTION PROCESS, LENS STRUCTURE AND IMAGE ASSEMBLY WITH LENS STRUCTURE |
CN103293626A (zh) * | 2012-02-27 | 2013-09-1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03424836A (zh) * | 2012-05-17 | 2013-12-0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
US10048473B2 (en) * | 2015-08-06 | 2018-08-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bmicron wafer alignment |
GB201603149D0 (en) * | 2016-02-22 | 2016-04-06 | Adlens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glasses with selectively adjustable optical power lenses |
JP6659612B2 (ja) | 2017-03-31 | 2020-03-04 |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光照射モジュール、及び光照射装置 |
JP7047329B2 (ja) | 2017-10-27 | 2022-04-05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光学部品、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コネクタケーブ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71909A (ja) * | 2000-09-04 | 2002-03-12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919996B2 (en) * | 2001-01-24 | 2005-07-19 | Konica Corporation | Objective lens for use in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
US6710947B1 (en) * | 2003-02-10 | 2004-03-23 | Electro Optical Sciences, Inc. | Method for assembling lens elements |
US6951392B2 (en) * | 2003-07-09 | 2005-10-04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Lens having at least one lens centration mark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
JP4258353B2 (ja) * | 2003-10-31 | 2009-04-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 |
JP2006085837A (ja) * | 2004-09-16 | 2006-03-3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対物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4849900B2 (ja) * | 2005-02-25 | 2012-01-1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2007079318A (ja) * | 2005-09-15 | 2007-03-29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光学素子、その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光学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
EP1965230A4 (en) * | 2005-12-13 | 2010-04-07 | Panasonic Corp | LENS, LENS UNIT,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US8226227B2 (en) | 2009-09-18 | 2012-07-24 | Sony Corporation | Glasses for image viewing |
CN102033284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片卡合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镜头模组 |
EP2485078A4 (en) * | 2009-09-30 | 2014-09-10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LENS CONSTRUCTION PROCESS, LENS STRUCTURE AND IMAGE ASSEMBLY WITH LENS STRUCTURE |
US9448338B2 (en) * | 2011-01-20 | 2016-09-20 | Fivefocal Llc | Passively athermalized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2010
- 2010-08-17 EP EP10820256.5A patent/EP248507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8-17 JP JP2011534133A patent/JPWO2011040136A1/ja active Pending
- 2010-08-17 WO PCT/JP2010/063861 patent/WO201104013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8-17 US US13/498,520 patent/US8789285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8-17 CN CN2010800428654A patent/CN10257614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35545B2 (en) | 2015-12-02 | 2022-09-06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Camera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TWI634358B (zh) * | 2015-12-02 | 2018-09-01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Camera module using split lens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
US11874518B2 (en) | 2015-12-02 | 2024-01-16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Camera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US11703654B2 (en) | 2015-12-02 | 2023-07-18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Camera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5445889A (zh) * | 2015-12-02 | 2016-03-30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采用分体式镜头的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US11385432B2 (en) | 2015-12-02 | 2022-07-12 |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 Camera lens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WO2019233213A1 (zh) * | 2018-06-08 | 2019-12-12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632727A (zh) * | 2018-06-08 | 2019-12-31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110376699B (zh) * | 2019-07-26 | 2021-12-03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镜片对位方法、镜头模组及成像装置 |
CN110376699A (zh) * | 2019-07-26 | 2019-10-25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镜片对位方法、镜头模组及成像装置 |
WO2021082705A1 (zh) * | 2019-10-29 | 2021-05-06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镜头、光学镜片和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
CN115016089A (zh) * | 2022-08-09 | 2022-09-06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用于分体积木反射式纹影仪的光路快速找准方法 |
CN115016089B (zh) * | 2022-08-09 | 2022-11-04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一种用于分体积木反射式风洞纹影仪的光路快速找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85078A1 (en) | 2012-08-08 |
US20120182459A1 (en) | 2012-07-19 |
JPWO2011040136A1 (ja) | 2013-02-21 |
WO2011040136A1 (ja) | 2011-04-07 |
US8789285B2 (en) | 2014-07-29 |
EP2485078A4 (en)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76140A (zh) | 透镜组装方法、透镜组装体以及具备透镜组装体的摄像装置 | |
US7830610B2 (en) | Lens, lens unit, and imag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4378434B2 (ja) | 複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CN100582715C (zh) | 镜片偏心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5812521B2 (ja) | 複眼ユニット | |
EP3248369B1 (en) | Camera focus for adas | |
JP2007199107A (ja) | 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
US7535557B2 (en) | Lens measu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decenter and tilt of the lens | |
JPWO2014098075A1 (ja) | 積層レンズアレイ、積層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JP2013174784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組み付け方法、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 |
JP2009053011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2250622A (ja) | 光学素子及びその型の形状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7163798A (ja) | 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
KR20180094152A (ko) | 기판의 형상 변화 측정 방법 | |
US7499220B2 (en) |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0349020C (zh) |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 |
JP4729395B2 (ja) | 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
JP2007256319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光軸調整方法 | |
US7327522B2 (en) | Optical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2007315865A (ja) | 三次元変位量測定器および測定方法 | |
US11815669B2 (en) | Lens, optical system, projector, and imaging device | |
JP2008241838A (ja) | 複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7163800A (ja) | 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 |
JP6508201B2 (ja) | アレイレンズ、複眼光学系、撮像装置,測定方法、評価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 |
CN109839086A (zh) | 一种变形镜刚体位移误差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