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5977A - 在mimo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mimo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45977A CN102545977A CN2010105884320A CN201010588432A CN102545977A CN 102545977 A CN102545977 A CN 102545977A CN 2010105884320 A CN2010105884320 A CN 2010105884320A CN 201010588432 A CN201010588432 A CN 201010588432A CN 102545977 A CN102545977 A CN 1025459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criber equipment
- channel response
- equipment
- response vector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其中,网络设备先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随后,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在调度用户时,同时考虑有效抑制共信道干扰(CCI)和最小化量化误差,能使系统得到最佳优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IMO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有限的频谱资源情况下,更高的传输速率需求催生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在单小区蜂窝系统当中,多用户传输能带来更高的下行传输吞吐量。然而,在蜂窝系统中,基站所辖小区的注册用户设备往往多于系统可提供的传输资源,因此,基站必须考虑多用户同时进行传输的情况。只要选择的用户设备恰当,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共信道干扰(CCI),从而获得更高的吞吐量。不过,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有限的反馈信息将使得基站调度合适的用户设备组合变得极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恰当地选择用户,提高系统性能,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如下:
每个用户设备使用M维归一化矢量的码本来量化信道方向,并且向基站(BS)反馈回相应码本索引(采用的码本集的大小是N=2B)、及估计的信干噪比(SINR)。基站依据所有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来选择将要被传输的用户设备,并且设计预编码器,这就是基于信道矢量量化(CVQ)的迫零波束赋型技术(ZFBF)。
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基站只有在用户设备最终被调度完成后,才能准确地设计迫零预编码器;而且,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干噪比是估计值,这就造成了所选用户设备不一定最优,如此,将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基于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中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其中,每个用户设备包含与其所属基站相同的码本集,所述信道相关信息还包括码本索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基于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网络设备,其中,每个用户设备包含与其所属基站相同的码本集,所述信道相关信息还包括码本索引,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
调度装置,用于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调度用户时,同时考虑有效抑制共信道干扰(CCI)和最小化量化误差,能使系统得到最佳优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系统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与基于CVQ的ZFBF方案性能比较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的系统拓扑图。所述系统为基于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及网络设备2;在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以及网络设备2中,都保存有相同的码本c={c1,…,cN}。其中,网络设备2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进行用户调度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但不限于:1)基站,例如,BS、e-Node B等;2)网络控制器等。所述网络设备2可以直接或间接与各用户设备通信,例如,如果所述网络设备2为基站,则其可以直接与各用户设备以无线方式通信,而如果所述网络设备2为网络控制器,则其可通过所连接的基站与各用户设备的通信等。而各用户设备可以是任何一种能以无线方式直接或间接和网络设备2通信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DA等。
此外,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一用户设备只有一根天线,基站具有M根天线,各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采用频分双工模式(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 mode,FDD mode)收发信息,基站每次能调度K个用户设备。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用户设备和基站收发信息的模式并非以上所述为限。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方面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以网络设备2是基站为例进行描述。而且,为了简化图示,图中仅仅以用户设备11和网络设备2之间的通信交互为例进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事实上,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也在与网络设备2进行通信交互,在此不再逐一详述。
具体的,在步骤S1中,用户设备1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的发射信号。
接着,在步骤S2中,用户设备11根据接收的发射信号和最小欧氏距离规则,由所述码本中选择相应的信道响应矢量。例如,用户设备11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自身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为h1,由此,根据即可获得信道响应方向信息随后,用户设备11再根据最小欧氏距离规则,对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也就是根据: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用户设备如何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估计出信道信息的技术已经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接着,在步骤S3中,用户设备11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1将信道响应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2。
接着,在步骤S4中,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例如,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其中,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获得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的方法与用户设备11相同,即各用户设备根据各自所接收的发射信号,先估计出各自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h2、……hN,随后再根据信道矩阵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再基于码本对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由此可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矢量进而得到相应的码本索引。接着,在步骤S5中,网络设备2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例如,网络设备2根据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的各自的信道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随后网络设备2再对已选择的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包括预编码在内的各项处理以形成待发射信号,进而将所形成的待发射信号通过M根天线予以发射。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方面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在步骤S1’中,用户设备1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的发射信号。
接着,在步骤S2’中,用户设备11根据接收的发射信号和最小欧氏距离规则,由所述码本中选择相应的信道响应矢量。例如,用户设备11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自身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为h1,由此,根据即可获得信道响应方向信息随后,用户设备11再根据最小欧氏距离规则,对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也就是根据:
其中,d(a,b)表示任意维度向量a和b的欧氏距离。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用户设备如何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估计出信道信息的技术已经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接着,在步骤S4’中,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例如,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 其中,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获得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的方法与用户设备11相同,即各用户设备根据各自所接收的发射信号,先估计出各自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h2、……hN,随后再根据信道矩阵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随后,再基于码本对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由此可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矢量相应即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
接着,在步骤S5’中,网络设备2选择量化误差信息最小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例如,网络设备2接收的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的量化误差信息 中,最大,由此,网络设备2将用户设备11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
接着,在步骤S6’中,网络设备2基于所述第一个用户设备反馈的码本索引,由所述码本集获取相应信道响应矢量,并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酉矩阵。例如,如果第一个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11,则网络设备2基于用户设备11反馈的码本索引,由所述码本集中获得用户设备11的信道响应矢量并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酉矩阵,例如为:
接着,在步骤S7’中,网络设备2在未选择用户设备中选择下一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下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所述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其中,所述预定匹配条件满足以下公式:
也就是,网络设备2在除用户设备11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即: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中选择第二个用户设备。例如,网络设备2选择的第二个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13。
随后,网络设备2再基于以下公式在除用户设备11和用户设备13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即: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4……用户设备1N,中选择第三个用户设备: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网络设备2基于以下公式选择出第K个用户设备为止:
其中,T为未选择的用户设备集合。
接着,在步骤S8’中,网络设备2根据ZFBF技术来对已选择用户设备进行预编码。例如,网络设备2基于已选择的K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和ZFBF技术,生成相应的预编码矩阵,随后基于该预编码矩阵对该K个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包括预编码在内的各项处理,由此形成发射信号,并基于M根天线将发射信号发射。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方面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系统示意图。其中,网络设备2包括:接收装置21、及调度装置22。
具体的,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的发射信号。
接着,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根据接收的发射信号和最小欧氏距离规则,由所述码本中选择相应的信道响应矢量。例如,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自身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分别为h1、h2、……hN,由此,各自再根据即可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随后,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再根据最小欧氏距离规则,对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也就是各自根据: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各用户设备如何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估计出信道信息的技术已经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接着,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将各自的信道响应矢量 对应的码本索引发送给网络设备2。
接着,接收装置21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例如,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
接着,调度装置22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例如,网络设备2根据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的各自的信道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随后网络设备2再对已选择的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包括预编码在内的各项处理以形成待发射信号,进而将所形成的待发射信号通过M根天线予以发射。由于形成待发射信号的过程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方面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系统示意图。其中,所述网络设备2包括:接收装置21、调度装置22及预编码装置23。所述调度装置22又包括:第一选择装置221、矩阵生成装置222、第二选择装置223。
具体的,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的发射信号。
接着,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根据接收的发射信号和最小欧氏距离规则,由所述码本中选择相应的信道响应矢量。例如,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根据接收的信号估计自身与网络设备2之间的信道矩阵分别为h1、h2、……hN,由此,各自再根据即可获得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随后,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再根据最小欧氏距离规则,对各自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进行量化,也就是根据:
其中,j表示用户设备的序号,各自在码本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信道响应矢量相应的,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即可以获得各自的量化误差,也就是各自的信道响应矢量和实际的信道响应方向信息之间的欧氏距离
......
其中,d(a,b)表示任意维度向量a和b的欧氏距离。
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用户设备如何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估计出信道信息的技术已经知悉,故在此不再详述。
接着,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将各自信道响应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将信道响应矢量 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 发送给网络设备2。
接着,接收装置22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例如,网络设备2接收来自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各自的信道矢量对应的码本索引及量化误差信息
接着,第一选择装置221选择量化误差信息最小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例如,在接收装置21接收的用户设备11、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的量化误差信息 中,最大,由此,第一选择装置221将用户设备11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
接着,矩阵生成装置222基于所述第一个用户设备反馈的码本索引,由所述码本集获取相应信道响应矢量,并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酉矩阵。例如,如果第一个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11,则矩阵生成装置222基于用户设备11反馈的码本索引,由所述码本集中获得用户设备11的信道响应矢量并将所述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酉矩阵,例如为:
接着,第二选择装置223在未选择用户设备中选择下一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下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所述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其中,所述预定匹配条件满足以下公式:
也就是,第二选择装置223在除用户设备11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即: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N,中选择第二个用户设备。例如,第二选择装置223选择的第二个用户设备为用户设备13。
随后,第二选择装置223再基于以下公式在除用户设备11和用户设备13之外的其他用户设备,即:用户设备12、用户设备14……用户设备1N,中选择第三个用户设备:
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第二选择装置223基于以下公式选择出第K个用户设备为止:
其中,T为未选择的用户设备集合。
接着,预编码矩阵23根据ZFBF技术来对已选择用户设备进行预编码。例如,预编码矩阵23基于已选择的K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和ZFBF技术,生成相应的预编码矩阵,随后基于该预编码矩阵对该K个用户设备的信息进行包括预编码在内的各项处理,由此形成发射信号,并基于M根天线将发射信号发射。
以下将通过仿真来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能:。
在仿真中,网络设备2的天线数量M=4,各用户设备的天线数量为1,每次调度的用户设备数量K=4,总的用户设备数量N=20,使用4比特的高斯码本。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本发明的方案的结果明显好于基于CVQ的ZFBF方案。这是因为:本发明的方案在调度用户时,同时考虑了有效抑制共信道干扰(CCI)和最小化量化误差,因此能给系统带来最佳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0)
1.一种在基于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中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其中,每个用户设备包含与其所属基站相同的码本集,所述信道相关信息还包括码本索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还包括与信道量化误差信息,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所述信道量化误差最小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步骤a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酉矩阵;
-在未选择用户设备中选择下一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下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所述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ZFBF技术来对已选择用户设备进行预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BS,Node-B,或网络控制器。
6.一种在基于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进行用户调度的网络设备,其中,每个用户设备包含与其所属基站相同的码本集,所述信道相关信息还包括码本索引,其中,该网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N个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所述N个用户设备各自用于表征信道响应矢量的码本索引;
调度装置,用于根据各用户设备反馈的信道响应矢量来逐一选择用户设备,以使得所选择的每一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一已选择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的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还包括与信道量化误差信息,其中,所述调度装置还包括:
第一选择装置,用于选择所述信道量化误差最小的用户设备作为第一个用户设备;
矩阵生成装置,用于将第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进行QR分解,以生成一个酉矩阵;
第二选择装置,用于在未选择用户设备中选择下一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下一个用户设备的信道响应矢量与所述酉矩阵满足预定匹配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还包括:
预编码装置,用于根据ZFBF技术来对已选择用户设备进行预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BS,Node-B,或网络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8432.0A CN102545977B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在mimo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8432.0A CN102545977B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在mimo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5977A true CN102545977A (zh) | 2012-07-04 |
CN102545977B CN102545977B (zh) | 2015-04-22 |
Family
ID=4635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88432.0A Active CN102545977B (zh) | 2010-12-14 | 2010-12-14 | 在mimo系统中进行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4597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7990A1 (en) * | 2013-11-29 | 2015-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in a network and network node for co-scheduling in a network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144A (zh) * | 2003-08-07 | 2005-03-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发送/接收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和设备 |
EP1914909A1 (en) * | 2006-10-20 | 2008-04-2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Downlink scheduling method for MIMO/MISO cellular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signalling |
CN101287262A (zh) * | 2008-04-29 | 2008-10-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协作通信中协作用户体验质量的改善方法 |
US20090010369A1 (en) * | 2007-07-02 | 2009-01-08 | Nec Corporation | User selection method and user selection device for multiuser mimo communication |
-
2010
- 2010-12-14 CN CN201010588432.0A patent/CN1025459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92144A (zh) * | 2003-08-07 | 2005-03-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发送/接收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用户的方法和设备 |
EP1914909A1 (en) * | 2006-10-20 | 2008-04-2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 Downlink scheduling method for MIMO/MISO cellular systems with limited feedback signalling |
US20090010369A1 (en) * | 2007-07-02 | 2009-01-08 | Nec Corporation | User selection method and user selection device for multiuser mimo communication |
CN101287262A (zh) * | 2008-04-29 | 2008-10-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协作通信中协作用户体验质量的改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若臣: "多用户MIMO系统的用户调度算法研究", 《万方数据库》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7990A1 (en) * | 2013-11-29 | 2015-06-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in a network and network node for co-scheduling in a network |
US10091805B2 (en) | 2013-11-29 | 2018-10-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in a network and network node for co-scheduling in a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45977B (zh) | 2015-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9416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forming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codebook | |
CN101636929B (zh) | 使用任意预编码基准信号的mu-mimo的通用化基准信令方案 | |
CN102195698B (zh) | 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1166052B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 |
CN102301666B (zh) | 预编码码本和反馈表示 | |
CN103975537B (zh) | 用于在mimo系统中进行调制编码方案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170335B (zh) |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 |
CN104396153A (zh) | 用于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码字构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3671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输入多输出的空间复用的预编码方法 | |
CN102239646A (zh) | 用于多小区合作通信的包含基站和终端的通信系统 | |
CN110266356A (zh) | 用于4Tx MIMO的PUCCH上的CSI反馈的码书亚采样 | |
CN105406908A (zh) | 波束形成系统中用于信道有关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532661A (zh) | 用于比特自适应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714647A (zh) | 用于多粒度反馈的码本设计和结构 | |
CN101785210B (zh) | 与单用户闭环mimo一致的信道感知多用户mimo方案 | |
CN101146078A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 | |
KR20100053417A (ko) | 다중입력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신호 수신 방법 | |
JP2009141957A (ja) | Mimoシステムのプレコーディング伝送方法 | |
CN101409576A (zh) | 用于管理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763447A (zh) | 用于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823177A (zh) | 用于操作从站的方法 | |
CN101232478A (zh) | 选择配对数据流及对应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及设备 | |
EP2856677B1 (en) | Generating precoders for use in optimising transmission capacity between an enodeb and ue in a dl mu-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2195749A (zh) | 一种自移动台产生用于上行传输的预编码器的方法与装置 | |
CN10222794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同信道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388, ning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test area, Shanghai City,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Co-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