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024B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80024B CN102480024B CN 201110210337 CN201110210337A CN102480024B CN 102480024 B CN102480024 B CN 102480024B CN 201110210337 CN201110210337 CN 201110210337 CN 201110210337 A CN201110210337 A CN 201110210337A CN 102480024 B CN102480024 B CN 1024800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active index
- layer
- core layer
- super material
- f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所述天线包括馈源和超材料面板,所述超材料面板包括多个具有相同折射率分布的核心层,所述每一核心层包括多个超材料单元,所述超材料单元包括单元基材以及人造微结构。本发明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通过改变超材料面板内部的折射率分布情况,使得天线远场功率大大地增强了,进而提升了天线传播的距离,同时通过在天线腔体内部设置一层吸波材料层,增加了天线的前后比,使得天线更具方向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天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超材料的后馈式雷达天线。
背景技术
后馈天线又被称为卡塞格伦天线,由抛物面主反射面2、双曲面副反射面1、馈源喇叭3以及支架4构成,如图1所示。由于抛物面主反射面2的实焦点与双曲面副反射面1的虚焦点重合,而馈源喇叭3的相位中心与双曲面副反射面1的实焦点重合,从卫星射来的电磁波经过抛物面主反射面2一次反射,再被双曲面副反射面1二次反射后,被聚焦于馈源喇叭3的相位中心,同相叠加。从而实现雷达天线定向接收或者发射电磁波。
为了制造抛物面反射面和双曲面副反射面通常利用模具铸造成型或者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方法。第一种方法的工艺流程包括:制作抛物面模具、铸造成型抛物面和进行抛物面反射器地安装。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而且抛物面的形状要比较准确才能实现雷达天线的定向传播,所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第二种方法采用大型数控机床进行抛物面的加工,通过编辑程序,控制数控机床中刀具所走路径,从而切割出所需的抛物面形状。这种方法切割很精确,但是制造这种大型数控机床比较困难,而且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制造抛物面反射面和双曲面副反射面的困难,提供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该天线不再拘泥于抛物面的定式,改以平板超材料,节约了空间;且改进大角度电磁波入射的偏折问题,提高了天线能量辐射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所述天线包括:馈源,用于辐射电磁波;超材料面板,用于将所述馈源辐射出的电磁波从球面电磁波转化为平面电磁波,所述超材料面板包括多个具有相同折射率分布的核心层,所述每一核心层包括多个超材料单元,所述超材料单元包括单元基材以及人造微结构,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以其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和多个与圆形区域同心的环形区域,在所述圆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逐渐减小;在所述每一环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也逐渐减小,且相连的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率突变,即交界处的折射率位于半径大的区域时比位于半径小的区域时要大。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天线还包括外壳,用于固定所述馈源;以及紧贴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吸波材料层,用于吸收从馈源辐射出来的部分电磁波;所述吸波材料层和超材料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腔体;所述馈源位于所述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超材料面板还包括对称分布于所述核心层两侧的多个渐变层,所述每一渐变层均包括片状的基板层、片状的填充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层和填充层之间的空气层,所述填充层内填充的介质包括空气以及与所述基板层相同材料的介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圆形区域内,圆心处的折射率为最大值nmax,且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从最大值nmax逐渐减小到最小值nmin;在所述每一环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也是从最大值nmax逐渐减小到最小值nmin。
进一步地,所述超材料单元还包括第一填充层,所述人造微结构位于所述单元基材和第一填充层之间,所述第一填充层内填充的材料包括空气、人造微结构以及与所述单元基材相同材料的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核心层的折射率以其中心为圆心,随着半径r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式中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中的最大折射率值,d表示所有核心层的总厚度,ss表示所述馈源到最靠近馈源位置的核心层的距离,n(r)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内半径r处折射率值,λ表示馈源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渐变层内的折射率均匀分布的,且多个渐变层间折射率分布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其中ni表示第i层渐变层的折射率值,m表示渐变层的层数,nmin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内的最小折射率值,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中的最大折射率值,其中第m层渐变层与核心层靠近,随着m值的变小逐渐远离核心层,第一层渐变层为最外层渐变层。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微结构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对电磁场有响应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所述金属丝为铜丝或银丝,所述金属丝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附着在所述单元基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在“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形、雪花状或雪花状的衍生形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层和第二基板层均由陶瓷材料、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FR-4复合材料或F4B复合材料制得。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通过改变超材料面板内部的折射率分布情况,使得天线远场功率大大地增强了,进而提升了天线传播的距离,同时通过在天线腔体内部设置一层吸波材料层,增加了天线的前后比,使得天线更具方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后馈抛物面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超材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超材料多个核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超材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超材料渐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核心层内人造微结构排布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核心层折射率变化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核心层折射率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2是本发明后馈式雷达天线的结构示意图,该天线包括馈源10、超材料面板20、外壳30以及吸波材料层40,所述馈源10固定于外壳30上,吸波材料层40紧贴于外壳30内壁,所述吸波材料层40与超材料面板20相连,且吸波材料层40和超材料面板20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所述馈源10位于所述腔体内。
通常从馈源10辐射的电磁波是球面电磁波,但是球面电磁波的远场方向性能不好,对于远距离以球面电磁波为载体的信号传输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衰减快,本发明通过在馈源10传输方向上设计一具有电磁波汇聚功能的超材料面板20,该超材料面板20将馈源10辐射出来的大部分电磁波从球面电磁波转换为平面电磁波,使得雷达天线的方向性更好,天线主瓣能量密度更高,能量更大,进而以该平面电磁波为载体的信号传输距离更远。
为了增强雷达天线的前后比,我们通常是降低天线副瓣和后瓣的电磁波能量,本发明中采用在所述外壳30的内壁紧贴一层吸波材料层40,用于吸收除主瓣方向以外的电磁波能量,所述外壳30用于固定所述馈源10,一般采用金属材料或者ABS材料。
图3是图2所示的超材料面板20的结构示意图,超材料面板20包括多个核心层210以及对称分布在核心层210两侧的多个渐变层220,每一核心层210均由多个超材料单元组成,所述超材料单元包括单元基材211、片状的第一填充层213以及设置在所述单元基材211和第一填充层213之间的多个人造微结构212,如图4以及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填充层213内填充的材料可以是空气、人造微结构212以及与所述单元基材211相同材料的介质,比如,当需要所述超材料单元内的等效折射率变大时,可以在第一填充层213内填充金属微结构或者是填充具有较大折射率的介质;当需要所述超材料单元内的等效折射率变小时,可以在第一填充层213内填充空气介质或者是不填充任何介质。超材料面板20内的多个超材料核心层210堆叠在一起,且各个核心层210之间等间距排列地组装,或两两片层之间直接前、后表面相粘合地连接成一体。具体实施时,超材料面板20的核心层的数目以及各个核心层之间的距离可依据需求来进行设计。每个超材料核心层210由多个超材料单元阵列形成,整个超材料核心层210可看作是由多个超材料单元沿X、Y、Z三个方向阵列排布而成。
所述超材料面板20的多个核心层210通过改变其内部的折射率分布以实现通过所述超材料面板20后的电磁波等相位辐射,即实现从所述馈源10辐射出的球面电磁波转换为平面电磁波。本发明中每个超材料核心层210的折射率分布均相同,这里仅对一个超材料核心层210的折射率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描述。通过对人造微结构212的拓扑图案、几何尺寸以及其在单元基材211和第一填充层213上分布的设计,使中间的核心层210的折射率分布满足如下规律:每一超材料核心层210包括一个以超材料核心层210中心点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和多个半径大于圆形区域且与圆形区域同心的环形区域,圆心处折射率最大,具有相同半径的圆形区域或者环形区域处折射率相同,在所述圆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逐渐减小;在所述每一环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也逐渐减小,且相连的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率突变,即交界处的折射率在位于半径大的区域时比位于半径小的区域时要大。例如:所述圆形区域和与圆形区域相邻的环形区域的交界处,如果该交界处位于圆形区域时,它的折射率比其位于环形区域时的折射率小;同理相邻的两个环形区域也如此。如图9所示,给出nmax~nmin的折射率变化图,即在圆形区域内,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从圆心处的最大值nmax逐进减小到最小值nmin,在环形区域也如此,但是应知本发明的折射率变化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设计目的为:使电磁波经过各超材料核心层210时,电磁波偏折角度被逐渐改变并最终平行辐射。通过公式Sinθ=q·Δn,其中θ为所需偏折电磁波的角度、Δn为前后折射率变化差值,q为超材料功能层的厚度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即可确定所需参数值并达到本发明设计目的。
图8为图9所示超材料核心层折射率分布图的O-O′视图。作为公知常识我们可知,电磁波的折射率与成正比关系,其中μ为磁导率,ε为介电常数,当一束电磁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外一种介质时,电磁波会发生折射,当物质内部的折射率分布非均匀时,电磁波就会向折射率比较大的位置偏折,因此,设计超材料面板20内核心层210各点的折射率使其满足上述折射率变化规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上超材料单元是一个立方体而非一个点,因此上述圆形面域只是近似描述,实际上的折射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超材料单元是在一个锯齿形圆周上分布的。其具体设计类似于计算机用方形像素点绘制圆形、椭圆形等平滑曲线时进行描点的编程模式(例如OpenGL),当像素点相对于曲线很小时曲线显示为光滑,而当像素点相对于曲线较大时曲线显示有锯齿。
为使超材料核心层210实现图8以及图9所示折射率的变化,经过理论和实际证明,可对所述人造微结构212的拓扑图案、几何尺寸以及其在单元基材211和第一填充层213上分布的设计,单元基材211采用介电绝缘材料制成,可以为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铁磁材料等,高分子材料例如可以是、环氧树脂或聚四氟乙烯。人造微结构212为以一定的几何形状附着在单元基材211上能够对电磁波有响应的金属线,金属线可以是剖面为圆柱状或者扁平状的铜线、银线等,一般采用铜,因为铜丝相对比较便宜,当然金属线的剖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金属线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等工艺附着在单元基材211上,所述第一填充层213可以填充不同材料的介质,可以与单元基材211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人造微结构,还可以是空气,所述每一核心层210由多个超材料单元组成,每超材料单元都具有一个人造微结构,每一个超材料单元都会对通过其中的电磁波产生响应,从而影响电磁波在其中的传输,每个超材料单元的尺寸取决于需要响应的电磁波,通常为所需响应的电磁波波长的十分之一,否则空间中包含人造微结构212的超材料单元所组成的排列在空间中不能被视为连续。
在单元基材211的选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人造微结构212的图案、尺寸及其在单元基材211上的空间分布和在第一填充层213填充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可以调整超材料上各处的等效介电常数及等效磁导率进而改变超材料各处的等效折射率。当人造微结构212采用相同的几何形状时,某处人造微结构的尺寸越大,则该处的等效介电常数越大,折射率也越大。
本实施例采用的人造微结构212的图案为工字形的衍生图案,由图7可知,雪花状人造微结构212的尺寸从中心由最大值向周围逐渐变小为最小值,然后又从最大值逐渐变小这样周期性变化,在每一核心层210中心处,雪花状的人造微结构212的尺寸最大,并且在距离中心相同半径处的雪花状人造微结构212的尺寸相同,因此每一核心层210的等效介电常数由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的周期性变化,中间的等效介电常数最大,因而每一核心层210的折射率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变小地周期性变化,中间部分的折射率最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人造微结构212的图案可以是二维、也可以是三维结构,不限于该实施例中使用的“工”字形,可以为“工”字形的衍生结构,可以是在三维空间中各条边相互垂直的雪花状及雪花状的衍生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几何形状,其中不同的人造微结构可以是图案相同,但是其设计尺寸不同;也可以是图案和设计尺寸均不相同,只要满足由天线单元发出的电磁波经过超材料面板20传播后可以平行射出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超材料面板20的每一核心层210的折射率以其中心为圆心,随着半径r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式中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210中的最大折射率值,d表示所有核心层的总厚度,ss表示所述馈源10到最靠近馈源10位置的核心层210的距离,n(r)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内半径r处折射率值,λ表示馈源10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其中,
通常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输到另一种介质的时候,由于阻抗不匹配的问题,会出现一部分电磁波反射,这样影响电磁波的传输性能,本发明中,当从馈源10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入射到超材料面板20时同样会产生反射,为了减少反射对雷达天线的影响,我们在超材料面板20的核心层210两侧堆成设置多个超材料渐变层220,如图3所示。
如图5所示,每一超材料渐变层220均包括片状的基板层221、片状的第二填充层223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层221和第二填充层223之间的空气层222。所述基板层221可选用高分子聚合物、陶瓷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等。其中高分子聚合物优选FR-4或F4B材料。多个超材料渐变层220之间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为了匹配空气与核心层210的阻抗,通常是通过调整所述空气层222的宽度和通过在第二填充层223内填充含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来实现阻抗匹配,该介质也可以是与基板层221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空气,其中靠近空气的超材料渐变层220的折射率最接近空气且超核心层210方向折射率逐渐增加。
本发明中实施例中,所述超材料面板20的每一渐变层内220的折射率均匀分布的,且多个渐变层220间折射率分布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其中ni表示第i层渐变层220的折射率值,m表示渐变层220的层数,nmin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210内的最小折射率值,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210中的最大折射率值,其中第m层渐变层220与核心层210靠近,随着m值的变小逐渐远离核心层210,第1层渐变层为最外层渐变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通过改变超材料面板20内部的折射率分布情况,使得天线远场功率大大地增强了,进而提升了天线传播的距离,同时通过在天线腔体内部设置一层吸波材料层40,增加了天线的前后比,使得天线更具方向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所述天线包括:馈源,用于辐射电磁波;超材料面板,用于将所述馈源辐射出的电磁波从球面电磁波转化为平面电磁波,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面板包括多个具有相同折射率分布的核心层,所述每一核心层包括多个超材料单元,所述超材料单元包括单元基材以及人造微结构,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核心层包括一个以其中心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和多个与圆形区域同心的环形区域,在所述圆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逐渐减小;在所述每一环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也逐渐减小,且相连的两个区域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率突变,即交界处的折射率位于半径大的区域时比位于半径小的区域时要大,所述超材料单元还包括第一填充层,所述人造微结构位于所述单元基材和第一填充层之间,所述第一填充层内填充的材料为与所述单元基材相同材料的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天线还包括外壳,用于固定所述馈源;以及紧贴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吸波材料层,用于吸收从馈源辐射出来的部分电磁波;所述吸波材料层和超材料面板共同构成封闭的腔体;所述馈源位于所述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面板还包括对称分布于所述核心层两侧的多个渐变层,所述每一渐变层均包括片状的基板层、片状的填充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层和填充层之间的空气层,所述填充层内填充的介质包括空气以及与所述基板层相同材料的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区域内,圆心处的折射率为最大值nmax,且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从最大值nmax逐渐减小到最小值nmin;在所述每一环形区域内,随着半径的增加折射率也是从最大值nmax逐渐减小到最小值n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核心层的折射率以其中心为圆心,随着半径r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式中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中的最大折射率值,d表示所有核心层的总厚度,ss表示所述馈源到最靠近馈源位置的核心层的距离,n(r)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内半径r处折射率值,λ表示馈源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面板的每一渐变层内的折射率均匀分布的,且多个渐变层间折射率分布的变化规律如以下表达式:
其中ni表示第i层渐变层的折射率值,m表示渐变层的层数,nmin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内的最小折射率值,nmax表示所述每一核心层中的最大折射率值,其中第m层渐变层与核心层靠近,随着m值的变小逐渐远离核心层,第一层渐变层为最外层渐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对电磁场有响应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所述金属丝为铜丝或银丝,所述金属丝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附着在所述单元基材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结构为在“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形、雪花状或雪花状的衍生形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10337 CN102480024B (zh) | 2011-07-26 | 2011-07-26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PCT/CN2011/082841 WO2013013465A1 (zh) | 2011-07-26 | 2011-11-24 | 后馈式雷达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10337 CN102480024B (zh) | 2011-07-26 | 2011-07-26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0024A CN102480024A (zh) | 2012-05-30 |
CN102480024B true CN102480024B (zh) | 2013-03-13 |
Family
ID=46092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10337 Active CN102480024B (zh) | 2011-07-26 | 2011-07-26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8002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292615A1 (en) * | 2011-10-27 | 2014-10-02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Metamaterial antenna |
US9666953B2 (en) * | 2011-07-26 | 2017-05-30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Cassegrain microwave antenna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2401B (zh) * | 2012-08-03 | 2018-05-22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宽频吸波超材料 |
EP2882037B1 (en) * | 2012-07-31 | 2018-05-16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Wide-frequency wave-absorbing metamateri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wide-frequency wave-absorbing metamaterial |
CN102856664B (zh) * | 2012-07-31 | 2015-07-01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卡塞格伦型超材料天线 |
WO2014019524A1 (zh) | 2012-07-31 | 2014-02-06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卡塞格伦型超材料天线 |
CN102821589B (zh) * | 2012-08-03 | 2015-07-01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吸波材料 |
CN104527175A (zh) * | 2014-12-15 | 2015-04-22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纳米吸波薄膜功能化改性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方法 |
CN106654565A (zh) * | 2015-12-20 | 2017-05-1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基于mimo体制相控阵的一体化超宽带偏置抛物柱面阵列天线 |
CN105789915B (zh) * | 2016-03-16 | 2019-08-20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双极化天线 |
CN109085551A (zh) * | 2018-09-25 | 2018-12-25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机载雷达第一近副瓣反射杂波影响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7990A (zh) * | 2009-07-01 | 2009-11-25 | 东南大学 |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宽带圆柱形透镜天线 |
CN101699659A (zh) * | 2009-11-04 | 2010-04-28 | 东南大学 | 一种透镜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70432B1 (en) * | 2008-02-07 | 2009-08-04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Metamaterial gradient index lens |
-
2011
- 2011-07-26 CN CN 201110210337 patent/CN1024800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7990A (zh) * | 2009-07-01 | 2009-11-25 | 东南大学 | 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宽带圆柱形透镜天线 |
CN101699659A (zh) * | 2009-11-04 | 2010-04-28 | 东南大学 | 一种透镜天线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66953B2 (en) * | 2011-07-26 | 2017-05-30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Cassegrain microwave antenna |
US20140292615A1 (en) * | 2011-10-27 | 2014-10-02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Metamaterial antenna |
US9722319B2 (en) * | 2011-10-27 | 2017-08-01 | Kuang-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 Metamaterial antenna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0024A (zh) | 2012-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0024B (zh)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
WO2013013465A1 (zh) | 后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480031B (zh)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904044B (zh)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480025B (zh) | 一种前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3036038B (zh) | 一种后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480019B (zh) | 一种超材料天线 | |
CN102480032B (zh) | 一种偏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480029B (zh) | 一种偏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480026B (zh) | 一种前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810755B (zh) | 一种超材料天线 | |
CN103094705A (zh) | 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天线 | |
CN102904045B (zh) | 一种前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3036064A (zh) | 一种卡塞格伦型超材料天线 | |
CN102709709B (zh) | 超材料天线 | |
CN102904040B (zh) | 一种偏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842766B (zh) | 超材料微波天线 | |
CN102904038B (zh) | 一种前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800984B (zh) | 一种超材料天线 | |
WO2013013466A1 (zh) | 后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2800982B (zh) | 一种超材料天线 | |
CN102800975A (zh) | 一种基站天线 | |
CN103036039B (zh) | 一种偏馈式雷达天线 | |
CN103036065A (zh) | 一种卡塞格伦型超材料天线 | |
WO2013013468A1 (zh) | 偏馈式雷达天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