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PE设备上配置用户专线组,并相应对报文转发流程进行改进,实现了VPLS域内的用户专线技术,扩展了用户侧AC(AttachmentCircuit,接入电路)的接入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描述了任一VSI下接入到同一个PE设备的AC之间实现用户专线通信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PE设备上配置本地专线组,其成员为需要采用用户专线方式进行通信的两个本地CE(Custom Edge,用户边界网络设备)所对应的AC,这两个AC之间相互转发报文,形成用户专线。
具体的,可在控制层面的VPLS实例内创建两个AC,并设置该两个AC为同一本地专线组的成员AC(称为专线AC)。上述配置可通过静态配置方式完成。
例如,对于如图1所示的VPLS网络架构,如果PE1上连接的CE10和CE12需要采用用户专线方式进行通信,其中,CE10通过AC1连接于PE1,CE12通过AC2连接于PE1,则在PE1上在VSI内配置AC接入时,直接指定相应AC(即AC1和AC2)的接入属性为专线接入并给出专线组号,从而实现在相应CE间创建用户专线。具体的,可在PE1上进行如下配置:
vsi vsi1 static//创建一个VPLS实例,实例名为vsi1
pwsignal ldp//指定VPLS的信令协议为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
vsi-id 500//指定VPLS实例的ID为500
service-instance 1//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1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id 1 Qos 1//指定AC的封装方式为专线方式,专线ID为1,QOS属性为1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service-instance 2//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2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id 1 Qos 2//指定AC的封装方式为专线方式,专线ID为1,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属性为2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其中,将AC1的QoS属性设置为2,表示当从AC1接收到报文后,将该报文的QoS优先级设置为2,同理,将AC2的QoS属性设置为1,表示当从AC2接收到报文后,将该报文的QoS优先级设置为1。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置QoS属性值,例如,设置QoS属性值为1或者2,其中QoS属性值越高,从该AC进入的流量的QoS优先级就越高。QoS属性是可选配置。
通过上述配置,在控制层面的VPLS实例内创建了两个专线AC:AC1和AC2,AC1和AC2属于同一个本地专线组,该用户专线组以专线ID标识,从而在CE10和CE12之间形成一条用户专线。
本地专线组内的成员AC之间转发报文的依据是上述配置的本地专线组,而不依赖于MAC地址表,因此PE2上除配置了该VSI 1的广播表,VSI 1的MAC表,还配置了VSI 1的专线组1的专线组转发表,该专线组转发表包含专线组1的AC1的接口和AC2的接口。当PE2通过AC1或AC2收到以太网报文,将该专线组转发表中的另一AC的接口作为出接口,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实现专线组内转发,不用执行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询,也不会导致VSI 1内产生广播。
基于以上配置,在PE设备上的本地AC之间进行用户专线方式通信的流程可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PE设备接收以太网报文;
步骤202,PE设备解析接入电路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
以图1中PE2设备为例,PE2设备接收到以太网报文后,通常根据收到以太网报文的端口以及以太网报文的VLAN ID(虚拟局域网标识),解析出收到以太网报文是AC1。PE2根据AC1的上述配置,解析出该AC1关联于VSI 1以及专线组1
步骤203,该PE设备根据解析的虚拟转发实例以及专线组的匹配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
具体的,图1中的PE2可以根据解析VSI 1和专线组1查找到专线组1转发表。
步骤204,该PE通过查找到的专线组转发表中对应于其他AC的接口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
具体的,图1中的PE2将VSI 1的专线组1的专线组转发表包含AC1对应的接口和AC2对应的接口,因此PE2将该专线组转发表中AC2对应的接口作为出接口(收到以太网报文的AC对应的接口以外的其他AC对应的接口),通过该出接口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
这样图1中PE2设备通过AC1接收的以太网报文不会被转发到VSI 1的其它AC或PW(Pseudo Wire,虚链路)。
进一步的,如果为VSI 1的专线组1的AC1和AC2配置相同或不同的QoS属性,则PE2设备还将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的QoS优先级设置为该QoS属性所指示的优先级。
在步骤202中,如果PE2设备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属于VSI 1但不属于专线组1,则PE2的按照现有方式转发该以太网报文,先进行源MAC检查和学习,再匹配目的MAC对应的接口(AC接口或PW接口),将目的MAC对应的接口确定为出接口,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即目的MAC对应AC的接口,则通过该AC的接口转发以太网报文,若目的MAC对应PW接口,则根据该PW接口封装对应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生成VPLS报文,将VPLS从出接口转发。若PE2在VSI 1内没有学习到目的MAC,则根据VSI 1的广播表,,则从收到以太网报文的AC的接口之外的其它AC接口和PW接口上广播该报文。PE2在生成VSI 1的专线组1转发表中记录AC1和AC2的各自的接口,则不会再将AC1和AC2各自的接口加入VSI 1的广播表,不接收VSI 1内的广播。
虽然本实施例仅以由接入到同一个PE的两个AC构成的专线组的设置和转发为例,但是本领域人员根据本实施例内容,在VSI中以相同的方式创建多个专线组,每个专线组都包含至少两个AC且在PE2设备上设置了唯一的专线ID,不同专线组的AC之间不能相互转发报文。每个本地专线组的设置方式以及每个本地专线组中的成员AC所对应的CE之间的通信过程,均可采用上述方式实现。
进一步的,PE设备上配置的本地专线组中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成员AC,此种情况下,PE设备在从本地专线组成员AC入接口接收到报文后,采用多播方式,分别从该本地专线组成员AC中除了该报文入接口AC以外的其它成员AC所对应的出接口转发该报文,从而在该本地专线组中实现点对多点的专线方式通信。为便于PE设备收到专线组的AC转发的以太网报文后,在专线组的两个以上其他AC上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可以进一步在配置专线组时,为专线组的每个AC设置相应的广播/多播的转发方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看出,PE设备将专线组的AC接收的以太网报文不做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只转发到专线组的其他AC,从而既实现了本地用户专线通信,又节省了MAC地址表的存储空间。PE设备对于VSI的专线组以外的AC接收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不会被广播到专线组的AC,对于VSI公网侧(PW)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也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这样就完全排除了VSI中专线组之外的其它AC和公网侧PW的业务流量转发到专线组的AC,从而保证在VSI的专线组AC之间进行流量互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描述了任一VSI下,接入到不同PE设备的AC之间实现用户专线通信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首先在专线组中各AC接入的PE上分别配置专线组。
例如,对于如图3所示的VPLS网络架构,如果PE1上连接的CE10和PE4上连接的CE40需要采用用户专线方式进行通信,其中,CE10通过PE1本地AC1连接于PE1,CE40通过PE2本地AC2连接于PE2,则在PE1上在VSI内配置AC接入时,进行如下配置:
vsi vsi1 static//创建一个VPLS实例,实例名为vsi1
pwsignal ldp//指定VPLS的信令协议为LDP
vsi-id 500//指定VPLS实例的ID为500
peer 4.4.4.4//指定VPLS对端PE4
peer 3.3.3.3//指定VPLS对端PE3
peer 6.6.6.6//指定VPLS对端PE6
service-instance 1//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1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global-id 1 qos 1 peer 4.4.4.4//指定该AC的封装方式为全局专线方式,专线组ID为1,QoS属性为1,该专线为单播且指定对端为PE4。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基于上述配置,PE1配置了该VSI 500广播表与专线组1转发表,该专线组1转发表包含AC1的AC接口以及连接PE4的PW对应的PW接口。VSI 1广播表则不记录专线组1转发表中的接口。
在PE4上在VSI内配置AC接入时,进行如下配置:
vsi vsi1 static//创建一个VPLS实例,实例名为vsi1
pwsignal ldp//指定VPLS的信令协议为LDP
vsi-id 500//指定VPLS实例的ID为500
peer 1.1.1.1//指定VPLS对端PE1
peer 3.3.3.3//指定VPLS对端PE3
peer 6.6.6.6//指定VPLS对端PE6
service-instance 2//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2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global-id 1 qos 2 peer 1.1.1.1//指定该AC的封装方式为全局专线方式,专线组ID为1,QoS属性为2,该专线为单播且指定对端为PE1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PE4将接入本设备的AC2的QoS属性设置为2,表示将从该AC接入的流量的QoS优先级设置为2。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业务需要设置QoS属性值,例如,设置QoS属性值为1或者2,其中QoS属性值越高,从该AC进入的流量的QoS优先级就越高。QoS属性是可选配置。
PE4上除配置了该VSI 500的广播表和专线组1转发表,该专线组1转发表包含AC2的接口和连接PE1的PW对应的PW接口。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对源端和目的端PE设备上的报文转发处理流程进行了改进,即从专线组中AC侧进入的以太网报文可以在专线组的其他AC以及所有PW上进行转发,从专线组的PW侧进入的VPLS报文可以在专线组的所有AC上进行转发,禁止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询(如可通过关闭专线AC接口上的MAC地址学习功能和Bridge功能实现)。其中在PW上进行VPLS报文转发时,根据连接对端PE的PW对应的PW接口为以太网报文封装对应的隧道标签和VC标签以外,还要将所属远程专线组的标识信息封装到VPLS报文中,以便目的端PE设备根据该远程专线组标识。进行专线组内的报文转发。
基于以上配置,在PE设备间进行用户专线方式通信的流程可如图4所示。该流程主要包括:
步骤401,PE设备从AC侧接收以太网报文;
步骤402,PE设备解析收到该报文的AC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和专线组。即,通过解析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入接口AC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确定所述AC所属的专线组;
步骤403,该PE设备根据解析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查找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
步骤404,该PE设备根据查找的专线组转发表中其他AC对应的接口转发收到的以太网报文以及连接每个对端设备的PW对应的接口,将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封装具有对应外层标签以及对应内层标签的VPLS报文,并为封装后的VPLS报文设置专线转发标识,将封装后的VPLS报文通过连接每个对端设备的PW对应的接口转发;
其中,携带有远程专线组标识信息的报文封装格式可如图5所示。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对VPLS报文内的控制字进行了扩展。具体的,使用原有的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字段承载专线组ID信息,对Rsvd保留字段扩展其最后一个保留比特,将该比特设置为Z标记(表示该VPLS报文中携带有远程专线组ID),即将原有保留字段减少一个比特,将Flags字段增加一个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VPLS报文格式仅为一种示例,只要通过扩展VPLS报文使其携带远程专线组标识,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的,如果为该报文的入接口对应的AC设置了QoS属性,则PE设备还将该报文的QoS优先级设置为该QoS属性所指示的优先级。如可将QoS属性映射到报文的EXP字段中,这样就可以将源PE上AC侧的QoS属性携带到远端PE上了。
步骤405,对端PE设备从PW接收该VPLS报文;
步骤406,解析VPLS报文的专线组转发标识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
根据图5所示的VPLS报文的格式,该对端PE设备可根据Rsvd保留字段的Z标记判断该报文是否携带有远程专线组标识。
步骤407,解封装VPLS报文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
步骤408,根据解析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查找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中每个AC对应接口,转发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
具体的,该对端PE4设备若判断该报文中携带有远程专线组标识,则不进行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而是根据图5所示的VPLS报文的格式,该对端PE4设备解析出Sequence number字段承载的专线组ID,然后根据本PE设备上配置的远程专线组确定属于该专线组ID的本地AC,查询该AC对应的出接口,并将弹掉VC标签和去除远程专线组标识的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本地CE。若该对端PE4未查找到该专线组的本地专线AC,则根据默认策略进行处理,如丢弃该报文。
在步骤402中,PE1设备若未解析出专线组转发标识,则采用现有方式在公网侧和/或本地侧转发。
在步骤405中,该对端PE4设备若未解析出专线组转发标识,则采用现有方式,在本地转发该报文。执行相应的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当根据该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查询到对应的出接口后,从该出接口转发该报文。如果未查询到对应的出接口,则依据水平分割原则,只在本地转发。。
一个VSI实例内可设置专线组,每个专线组中PE设备上都有唯一的专线ID,每个专线组内至少包含两个以上接入到不同PE设备的AC,但是相同VSI的不同专线组的AC之间不能相互转发报文。每个专线组的设置方式以及每个专线组中的成员AC所对应的CE之间的通信过程,均可采用上述方式实现。
为了保证VSI内的其他AC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以及VSI内公网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本发明实施例在VSI内的广播表中不包含专线AC节点。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VPLS控制层在创建VPLS实例的普通AC(即非专线AC)时,在该VSI实例的广播表中增加该AC节点,而在创建VPLS实例的专线AC时,不修改该VSI实例的广播表,即不会在VSI实例的广播表中添加该专线AC节点。
进一步的,一个PE设备上配置的专线组中也可以包括两个以上本地成员AC。此种情况下:
当PE设备从专线组的入接口AC接收到报文后,若查询到该入接口AC所属的专线组中包括两个以上本地AC,则还将报文从该专线组中的除该报文的入接口AC以外的其它本地成员AC对应的出接口转发;
当PE设备从PW侧接收到携带有专线组标识的报文时,若查询到对应的专线组中包括两个以上本地成员AC,则采用多播方式,将去除VC标签和专线组标识后的报文,分别从该专线组中的本地成员AC对应的出接口转发。
通过以上流程,实现了在两个PE设备上的属于同一专线组的成员AC间进行点对多点的用户专线方式通信。
以图3所示的VPLS网络架构为例,比如PE1设备上的AC1和PE2设备上的AC2配置为同一专线组的专线AC。从AC1进入的用户报文,PE1根据该报文的入接口获取入接口属性(即前述在PE1上进行VSI内接入配置时所配置的信息),由于该入接口属性标识出该报文为专线组内报文(如encapsulationprivate-line global-id 1 qos 1peer 4.4.4.4),则PE1获取专线组ID(global-id1)、VC标签和公网出接口信息,在报文中封装VC标签、专线组标识和公网隧道头部信息,然后将该报文转发到公网侧PW,报文在公网上转发时按照公网头部的隧道标签执行标签交换,最后到达对端PE设备PE2。PE2接收到的是携带有VC标签和专线组ID的VPLS报文,PE2根据VC标签识别该报文所属的VPLS实例和报文源发送PE端,根据内层专线组ID识别报文所属的专线组,在识别出报文属于专线组后禁止执行VSI内的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而是直接根据本PE2维护的专线组找到组内的专线AC,并将剥掉了公网头部、VC标签和专线组ID的报文转发到该专线AC对应的出接口。
上述流程中,报文在各个设备上转发时的报文头信息可如图6所示。其中,PE1从用户侧接收到的是用户二层以太报文,经过VPLS转发后进入公网时报文被封装上了VC标签和Tunnel标签(公网隧道标签,如图中的Tunnel),若用户侧为专线组的专线AC,则在VC标签后还会携带控制字(CtrlWord),该控制字的Sequence Number用于标识专线组ID。PE4接收到该报文后,去掉VC标签和Tunnel标签,在该报文还封装有携带专线组ID的控制字的情况下,还要去掉该控制字,然后将该报文转发到本地AC侧。
同理,PE4接收到CE40发送的报文后,以专线通信方式将该报文转发到PE1的CE10的过程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源PE设备上从一个专线接入AC侧进入的报文会以专线方式转发到目的PE设备上的对端专线AC,且对源报文不做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从而既实现了用户专线通信,又节省了MAC地址表的存储空间。对于VSI内的其他AC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对于VSI内公网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也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这样就完全排除了专线AC之外的其它AC和公网侧PW的业务流量转发到专线AC,从而保证专线AC之间进行流量互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描述了任一VSI下,接入到不同PE设备的AC之间实现用户专线通信的实施方式,其中专线组不止两个专线AC接入。
此实施例较适用的场景是,在VPLS实例中有时需要在特定的组内进行无条件的广播以达到数据备份的目的,而这些组内的接入AC并不是实例的普通的AC,可能是挂接服务器的特殊AC接入设备。
为了实现这个场景的运用,本实施例可以为专线组定制广播服务,即专线组内的报文会广播到组内所有成员。
以图7所示的VPLS网络架构为例,如果PE1上连接的CE10、PE3上连接的CE30、PE4上连接的CE40、PE6上连接的CE60和CE61之中,若有一个CE发送的报文需要被其它CE接收,则在这些PE设备上进行VSI内配置AC接入时创建专线组,该专线组的AC成员将不止2个,而是包括上述各CE所对应的AC。为了与前述实施例区别开,本实施例中将广播类型的专线组称为广播专线组,广播类型的专线组在配置上和单播类型的专线组有所区别,具体的,以PE6为例,CE60通过AC1接入PE6,CE61通过AC2接入PE6,可在PE6上进行如下配置:
vsi vsi1 static//创建一个VPLS实例,实例名为vsi1
pwsignal ldp//指定VPLS的信令协议为LDP
vsi-id 500//指定VPLS实例的ID为500
peer 4.4.4.4//指定VPLS对端PE4
peer 3.3.3.3//指定VPLS对端PE3
peer 1.1.1.1//指定VPLS对端PE1
service-instance 1//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1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global-id 1 qos 1 broadcast//指定AC的封装方式为全局专线方式,专线组ID为1,QoS属性为1,该专线为广播类型,默认将会在VPLS的所有对端广播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service-instance 2//创建一个AC,AC序号为2
encapsulation private-line global-id 1qos 1 broadcast//指定AC的封装方式为全局专线方式,专线组ID为1,QoS属性为1,该专线为广播类型,默认将会在VPLS的所有对端广播
xconnect vsi vsi1//将该AC绑定到vsi1
其中,QoS属性为可选配置,表示将从相应AC接入的流量的QoS优先级设置为该QoS属性所指示的优先级。
通过将AC1和AC2在VSI内广播,则可以将AC1和AC与VSI内的所有对端设备设置成一个专线组,亦可以按照实施例二的方式,分别将AC1和AC和实施例的所有对端设备设置成一个专线组。
同理,在其它PE设备上进行类似配置,各PE设备上所配置的广播专线组的专线ID相同,但是各PE上配置的专线组中的对端设备可以包括所有的对端设备,亦可以仅包括部分对端设备。通过上述配置,在控制层面的VPLS实例内创建了若干个专线AC,分别在不同的PE设备上,但属于同一专线组这些PE设备配置的VSI广播表和VSI专线转发表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似。
例如,对于图7所示的组网架构以及专线组的配置要求,对应于专线组ID为1的广播专线组,各PE设备上配置的专线组广播表内容如下:
PE1:包括连接本地EC10的AC,连接PE2的PW,连接PE6的PW;
PE3:包括连接本地EC30的AC,连接PE1的PW,连接PE4的PW;
PE4:包括连接本地EC40的AC,连接PE3的PW,连接PE5的PW;
PE6:包括连接本地EC60的AC,连接本地EC61的AC,连接PE1的PW。
以图7所示的VPLS网络架构以及上述专线组的配置(即PE1、PE3、PE4、PE6和PE5上都存在VPLS实例,其中PE1、PE3、PE4和PE6上都存在广播专线组AC,这些专线AC都属于同一个广播专线组)为例,当PE1上的专线AC例(CE10设备)进入广播报文时,PE1将在专线组范围内进行转发,所有创建了该VPLS实例的PE设备都会接收到报文,该报文和前面的单播报文格式类似,都携带了VC标签和控制字信息(控制字中携带有广播专线组ID)。PE3、PE4、PE5和PE6接收到该报文后,弹掉VC标签并识别控制字,根据控制字在本地转发报文。由于PE3设备的VPLS实例中存在一个专线组AC,PE3将流量转发给该专线AC(CE30);PE4设备上存在一个专线组AC,PE4将流量转发给该专线AC(CE40),值得注意的是PE4上虽然存在其它的接入AC(如CE41),但是不属于专线组AC,因此流量不会被转发到CE41;PE5上无专线组AC则丢弃报文;PE6上存在两个专线组AC,因此会向CE60和CE61分别复制流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源PE设备上从一个专线接入AC侧进入的报文会以专线方式广播到同一广播专线组内的各目的PE设备上的对端专线AC,且对源报文不做源MAC地址学习和目的MAC地址查找,从而既实现了广播专线通信,又节省了MAC地址表的存储空间。对于VSI内的其他AC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对于VSI内公网侧进入的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也不会被广播到专线AC侧。这样就完全排除了专线AC之外的其它AC和公网侧PW的业务流量转发到专线AC,从而保证只有两个专线AC之间进行流量互通。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可应用于上述流程的VPLS网络中用户专线通信装置。
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实施例一的VPLS网络中用户专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VPLS网络中用户专线通信装置应用于VPLS网络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801,用于创建虚拟转发实例并设置属于该虚拟转发实例的接入电路AC以及对端设备,将所述虚拟转发实例中至少两个AC配置成专线组;生成关联于该所述虚拟转发实例以及所述专线组的专线组转发表;其中,该专线组转发表包括专线组中每个AC对应的接口;
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以太网报文;
处理模块803,用于通过解析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入接口AC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确定所述AC所属的专线组;根据所述AC所属的的虚拟转发实例以及专线组,查找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
发送模块804,用于通过查找到的专线组转发表中对应于其他AC的接口转发所述以太网报文。
进一步的,配置模块801还用于为专线组的每个AC配置相同的Qos属性;或为专线组的每个AC配置不同的Qos属性。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803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的入接口AC的QoS属性,设置所述以太网报文的QoS优先级。
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VPLS网络中用户专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虚拟专用局域网VPLS网络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901,用于创建虚拟转发实例并为设置属于该虚拟转发实例的接入电路以及对端设备,将所述虚拟转发实例的一个以上接入电路AC与至少一个对端设备配置专线组;生成关联于该所述虚拟转发实例与所述专线组的专线组转发表;其中,该专线组转发表包括专线组中每个AC对应的接口以及连接每个对端设备的PW对应的接口;
接收模块902,用于接收以太网报文;
处理模块903,用于通过解析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入接口AC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确定所述AC所属的专线组;根据所述AC所属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查找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
第一发送模块904,用于通过查找的专线组转发表中其他AC对应的接口转发所述以太网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905,用于通过查找的专线组转发表中每个对端设备的PW对应的接口,将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封装成具有对应外层标签以及对应内层标签的VPLS报文,并为每个封装后的VPLS报文设置专线转发组标识,将每个封装后的VPLS报文通过每个对端设备的PW对应的接口转发。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902还用于接收VPLS报文;相应的,处理模块903还用于通过解析所述VPLS报文的专线组转发标识以及关联的虚拟转发实例,确定对应的专线组,解封装VPLS报文的外层标签和内层标签;第一发送模块904根据所述VPLS报文所属的虚拟转发实例与专线组,查找关联的专线组转发表中每个AC对应的接口,根据查找到的接口转发解封装后的以太网报文。
进一步的,配置模块901还用于为专线组的每个AC配置相同的Qos属性;或为专线组的每个AC配置不同的Qos属性。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903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的入接口AC的QoS属性,设置待转发报文的QoS优先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扩展了VSI内的AC接入,实现了VSI内支持用户专线,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虚拟接入功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