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0203A - 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0203A CN102340203A CN2011102042537A CN201110204253A CN102340203A CN 102340203 A CN102340203 A CN 102340203A CN 2011102042537 A CN2011102042537 A CN 2011102042537A CN 201110204253 A CN201110204253 A CN 201110204253A CN 102340203 A CN102340203 A CN 1023402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portion
- internal thread
- motor
- circuit substrate
- threa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该电动机具有:静止部、旋转部以及以中心轴为中心将旋转部支撑为可相对于静止部旋转的轴承机构,所述旋转部具有: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毂;以及固定于转子毂的圆筒部内侧的转子磁铁,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其配置于轴承机构的周围,在径向上与转子磁铁相对;基座部,其位于定子下方,在与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被固定于基座部的上表面的电路基板,所述基座部具有贯穿基座部的内螺纹部,该内螺纹部和电路基板在与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重叠,基座部的上表面中的内螺纹部周围的区域即螺纹部周围区域相比于上表面中的与电路基板抵接或接近的区域即基板载置区域位于下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电动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空调设备和机器人等设备中使用电动机。例如,在空调设备中,利用电动机的转矩进行控制阀的开闭。在这种电动机中,在电动机的基座部设置有安装孔,设备内的其他部件与基座部被螺纹紧固。在日本特开2009-232676号公开公报中公开了安装于盘驱动装置的电动机。在安装有电路基板的安装板中,在相比电路基板的外周缘朝侧方突出的部位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板和盘驱动装置内的其他部件的安装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2676号公开公报
但是,近年来,由于设备的小型化和部件个数的增加,设备内安装电动机的空间变窄,从而对于电动机要求小型化。但是,在减小基座部大小并在与电路基板重叠的范围内设置螺纹紧固用的内螺纹部时,螺钉的前端与电路基板干涉。当采取可靠地使螺钉前端不从螺纹部突出的对策时,螺钉旋合到内螺纹部的范围变短,基座部的安装强度降低。此外,当要用短螺钉将基座部固定于安装部时,有可能损伤螺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基座部的安装强度,并且防止作为外螺纹的螺钉对电路基板的干涉。
本发明的例示性电动机具有:静止部;旋转部;以及轴承机构,其以中心轴为中心将所述旋转部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毂;以及转子磁铁,其被固定于所述转子毂的圆筒部的内侧,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其配置于所述轴承机构周围,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磁铁相对;基座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下方,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电路基板,其被固定于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所述基座部具有贯穿所述基座部的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和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重叠,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中的所述内螺纹部周围的区域即螺纹部周围区域,相比所述上表面中的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或接近的区域即基板载置区域位于下方。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基座部的安装强度,并且防止安装用的外螺纹对电路基板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电动机构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3是基座部的俯视图。
图4是基座部的剖视图。
图5是基座部的仰视图。
图6是示出基座部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8是基座部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2:旋转部
3:静止部
4:轴承机构
5:(基座部的)上表面
10:电动机构
11、11a:电动机
13:安装部
14:螺钉
21:转子毂
22:转子磁铁
31:基座部
32:定子
33:电路基板
41:轴
42:套筒
43:轴承保持部
51:螺纹部周围区域
52:基板载置区域
121:第1齿轮
122:第2齿轮
123:轴部件
132:周边孔部
211:圆筒部
311:(基座部的)孔部
313:内螺纹部
314:突起
315:贯通孔
J1: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机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上侧简称作「上侧」,将下侧简称作「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表示实际组装到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放大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构10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图。电动机构10例如用于空调设备内的控制阀的开闭。电动机构10具有电动机11、动力传递机构12、安装部13以及作为外螺纹的螺钉14。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安装部13附近的图。安装部13具有中央孔部131、和在中央孔部131的周围贯穿安装部13的多个周边孔部132。电动机11被安装在安装部13上,并用螺钉14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动力传递机构12具有第1齿轮121、第2齿轮122和轴部件123。第1齿轮121被固定于电动机11的后述的轴41的前端。第2齿轮122与第1齿轮12啮合。轴部件123的一个端部被固定在第2齿轮122的中央。实际上动力传递机构12具有其他多个部件。在电动机构10的驱动时,第1齿轮121由于电动机11的旋转而旋转,与第1齿轮121啮合的第2齿轮122也旋转。固定于第2齿轮122的轴部件123以中心轴J2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通过第1和第2齿轮121、122以及轴部件123的旋转而传递电动机11的动力。
电动机11是外转子型的电动机。电动机11具有作为旋转组装体的旋转部2、作为固定组装体的静止部3和轴承机构4。旋转部2借助轴承机构4以电动机11的中心轴J1为中心,被支撑为可相对于静止部3旋转。
旋转部2具有转子毂21和转子磁铁22。转子磁铁22被固定于转子毂21的圆筒部211的内侧。转子毂21是有盖的大致圆筒状。
静止部3具有基座部31、定子32和电路基板33。基座部31由金属例如镀锌钢板形成。基座部31是环状,在与中心轴J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电路基板33被固定于基座部31的上表面5(以下称作「基座上表面5」。)。电路基板33与基座上表面5的固定例如用粘接剂或粘贴材料等进行固定。在电路基板33上装配有霍尔传感器331。霍尔传感器331采用例如霍尔元件或霍尔IC等。霍尔传感器331与转子磁铁2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此外,在相比电路基板33的基座部31朝径向外侧突出的部位处装配有连接器332。定子32在基座部31的上方配置于轴承机构4的周围,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上与转子磁铁22相对。以下,将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作「径向」。在驱动电动机11时,在转子磁铁22与定子32之间产生转矩。
轴承机构4具有轴41、套筒42、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43、下密封部45和多个上密封部44。轴承保持部43是大致圆筒状的。上密封部44是环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密封部有两个。此外,下密封部45是环状的。轴41被插入到套筒42中。转子毂21具有盖部212。在盖部212的中央设置有孔部。如图1所示,轴41的上端被固定在该孔部中。在轴41的下端固定有上述第1齿轮121。
套筒42由含油烧结金属形成。轴承保持部43覆盖套筒42的外周。在轴承保持部43的下部外周上固定有基座部31。在相比于轴承保持部43的基座部31位于下侧的位置,设置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431。如图2所示,凸缘部431位于安装部13的中央孔部131的内侧。也可以替代套筒42而采用滚珠轴承等其他轴承部件。
如图1所示,上密封部44和下密封部45分别被安装于轴承保持部43的上部和下部内侧。轴41分别贯穿上密封部44和下密封部45。在相比于轴41的下密封部45位于下侧的位置处安装有防脱部件411。由此,能够防止轴41和旋转部2朝上方移动。
通过轴承保持部43、上密封部44和下密封部45,在轴承机构4内保持有润滑油。润滑油被浸渍在套筒42中。在驱动电动机11时,套筒42隔着润滑油将轴41支撑为可旋转。另外,轴41与旋转部2一起旋转,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旋转部2的一部分。
图3是基座部31的俯视图。图4是在图3的箭头A的位置处剖切基座部31而得到的剖视图。基座31具有中央孔部311、多个凹陷部312、内螺纹部313和多个突起314。在图3中,凹陷部312为三个。突起314的数量为两个。如图2所示,在基座部31被固定于轴承保持部43时,轴承保持部43从下方被插入到基座部31的孔部311中。轴承保持部43具有铆接部432。此处,铆接部432是环状的。孔部311位于铆接部432与凸缘部431之间。此外,通过朝径向外侧弯折铆接部432,孔部311的上端边缘被按压向下方且径向外侧。另外,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朝径向外侧弯折铆接部432前的状态。
如图4所示,凹陷部312通过对作为基座部31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的压凸加工而形成。凹陷部312是相比周围部位被向下方下压的部位。即,在通过冲压使板部件塑性变形时,通过在中途停止冲头的下降而形成凹陷部312。通过利用压凸加工,凹陷部312的上表面51和下表面61容易地成为与中心轴J1垂直的面。如图3所示,多个凹陷部312在设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包围轴承保持部43的周围。以下,将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作「周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内螺纹部313位于凹陷部312内。凹陷部312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贯穿基座部31。内螺纹部313的螺纹牙在螺纹孔的(大致)整个长度范围内设置。当然,在存在不完全螺纹部或倒角的情况下,在这些部位上不形成完全的内螺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凹陷部312的上表面51、即基座上表面5中的内螺纹部313的周围区域称作「螺纹部周围区域51」。
在基座部31中,在基座上表面5中的、相比于螺纹部周围区域51位于上侧的区域52中载置有电路基板33。以下,将区域52称作「基板载置区域52」。如图4所示,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的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的距离为基座部31的厚度的大致1/3倍。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的侧壁511与中心轴J1平行。由此,能够将基板载置区域52扩展到与螺纹部周围区域51的边界附近。
在基板载置区域52中,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起314。突起314与凹陷部312的情况同样,通过对作为基座部31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压凸加工而形成。在电路基板33上形成有孔333。孔333例如用于电路基板33的定位用。在将电路基板33安装到基座部31时,如图2所示,在孔333中插入基座部31的突起314。由此,能够容易地决定电路基板33相对于基座部31的位置和方向。电路基板33在被安装到基板载置区域52的状态下,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与内螺纹部313重叠。此处的「重叠」包含电路基板33与内螺纹部313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部分重叠的情况。此外,螺纹部周围区域51相比基板载置区域52位于下方。因此,内螺纹部313与电路基板33间隔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利用压凸加工,由比较薄的板部件形成基座部3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座部31不比不利用压凸加工的情况厚的情况简单表现为「较薄」。在用较厚的板部件形成基座部的情况下,难以减小定位用的突起的直径。但是,能够通过利用较薄的基座部31,容易地形成直径较小的突起314。并且,还能够减小电路基板33的孔333的大小。因此,在电路基板33中,能够更多地确保形成布线的区域和装配电子部件的区域。其结果,能够减小电路基板33。
如图3所示,在基座部31中,仅内螺纹部313的周围朝下方凹陷。因此,在周向上,内螺纹部313与内螺纹部313之间的部位成为基板载置区域52的一部分。由此,基板载置区域52在基座部31中能够存在于较广范围内,能够将电路基板33稳定安装到基座部31上。
图5是基座部31的仰视图。在图5中,对基座部31的下表面(以下称作「基座下表面6」中的与凹陷部312对应的下表面61标注格子线示出。此外,对孔部311的周围的环状区域(以下称作“中央环状区域62」)也标注格子线。如图2所示,凹陷部312的下表面61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相比中央环状区域62位于下方。在将电动机11载置到安装部13的状态下,下表面61与安装部13的上表面抵接。以下,将下表面61称作「安装区域61」。侧壁521是在包含中心轴J1的面上,位于和中央环状区域62处于同一面的区域与安装区域61之间的部位。侧壁521与中心轴J1平行。由此,能够将安装区域61扩展到侧壁521。
中央环状区域62在上下方向上与轴承保持部43的凸缘部431的上表面抵接。在基座部31,以安装区域61为基准面,决定中央环状区域62的平行度。即,以安装区域61为基准,进行中央环状区域62的加工,或者排除中央环状区域62的平行度不足的基座部31。由此,能够容易地确保轴41相对于安装区域61的垂直度。其结果,能够防止电动机11的轴相对于安装部13歪斜。在基座部31,还能够防止基板载置区域52上的电路基板33的倾斜。由此,能够防止图1所示的旋转部2与电路基板33的接触,防止布线图案的损伤。并且,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利用霍尔传感器331进行的转子磁铁22的位置检测。此外,以安装区域61为基准面决定轴承保持部43的中心轴J1方向上的高度,能够容易地确保电动机11的高度上的精度。
在将电动机11安装到安装部13时,使基座部31(图2)的内螺纹部313与安装部13的周边孔部13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同时,将轴承保持部43的凸缘部431嵌入到安装部13的中央孔部131中。接着,将螺钉14从下方插入到周边孔部132中,将螺钉14旋合到内螺纹部313中。由此,基座部31被固定于安装部13。另外,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螺钉14前端的不完全螺纹部14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
但是,在是电路基板在基座部的进行螺纹紧固的位置处与基座部接触的电动机的情况下,螺钉前端与电路基板干涉。为了可靠地使螺钉前端不从内螺纹部突出,需要将螺钉缩短为比内螺纹部和安装部的轴向长度(深度尺寸)短。其结果,与内螺纹部的啮合齿数变少。
针对于此,如图2所示,在电动机11中设置有凹陷部312。因此,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螺钉14前端的不完全螺纹部142位于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因此,能够防止螺钉14与电路基板33干涉。此外,能够通过设置凹陷312,在内螺纹部313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旋合螺钉14的完全螺纹部141,而不会缩短螺钉14。其结果,充分确保了基座部31与安装部13之间的安装强度。
并且,在电路基板33没有设置用于避开螺钉前端的孔。因此,能够相对于其他结构的电动机任意改变孔的位置,能够在与其他结构的电动机之间,将电路基板设为公共的设计。其结果,能够价廉地制造电路基板33。在电路基板33上不存在避开螺钉用的孔。因此,在电路基板33,能够充分确保形成布线的区域和装配电子部件的区域。
在电动机11中,与在基座部上设置不与电路基板重叠的部位并在该部位处对电动机进行螺纹紧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基座部。此外,基座部31的厚度较薄,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直径小的内螺纹部313,能够进一步减小基座部31。其结果,能够使电动机11小型化。
能够通过利用较薄的基座部31,将基座部31容易地铆接固定于轴承保持部43。图2所示的中央环状区域62与凸缘部431的上表面之间的抵接位置,与基座部较厚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中心轴J1方向上位于上侧。其结果,能够降低轴承保持部43的整体高度,能够使电动机11薄型化。在基座部31中利用价廉的冲压部件,并且原部件比较薄,因此加工工序比较少且材料费便宜。因此,能够减少电动机11的制造成本。
在基座部31中,能够通过利用压凸加工,高精度地调整凹陷部312相对于周围部位的位移量,而不用考虑回弹的影响。由此,能够防止安装区域6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的距离不必要地变大。另外,在凹陷部312的位移量较小、且允许增厚基座部31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厚基座部31,增长内螺纹部313与螺钉14的啮合长度。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螺钉14的不完全螺纹部142的一部分相比于螺纹部周围区域51位于上侧,因此期望将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的距离设为0.5mm以上。此外,为了确保基座部31的强度,优选将该距离设为基座部31的厚度的3/4以下。
如图6所示,在电动机11中,也可以在基座部31的基板载置区域52设置贯通孔315。贯通孔315例如用于电路基板33的定位。贯通孔315通过冲裁加工,形成为与中心轴J1平行地延伸。在将电路基板33安装到基座部31时,通过将销插入贯通孔315和孔333(参照图2),进行电路基板33相对于基座部31的定位。在图6中,由于基座部31的原材料比较薄,因此即使在贯通孔315的直径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形成。因此,还能够减小形成在电路基板33的孔333的直径,能够充分确保电路基板33上的布线等的区域。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1a的局部的剖视图。在电动机11a中,在周向上形成多个凹陷部312a。在图7中,凹陷部312a的数量为三个。凹陷部312a通过对作为基座部31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的弯折加工,形成为相比周围部位朝下方弯折的部位。在弯折加工中,原则上通过1次冲压形成凹陷部312a。基座部31由金属材料形成。作为金属材料,采用例如镀锌钢板。内螺纹部313设置在凹陷部312a内,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基座部31。图8是基座部31的俯视图。多个凹陷部312a包围图7的轴承机构4的周围,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俯视凹陷部312a时看到的形状是圆形。以下,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将形成有内螺纹部313的凹陷部312a的上表面称作「螺纹部周围区域51」。将基座上表面5中的载置有电路基板33的区域称作「基板载置区域52」。电动机11a的其他结构与电动机11相同,以下针对相同结构标注相同标号来进行说明。
螺纹部周围区域51相比基板载置区域52位于下方。部位512位于螺纹部周围区域51与基板载置区域52之间。以包含中心轴J1的面剖切部位512而得到的截面朝向下方倾斜并且朝向凹陷部312a的中央倾斜。电路基板33在被安装到基座部31的状态下,在与中心轴J1平行的方向上与内螺纹部313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电动机11a中,将螺钉14插入到安装部13的周边孔部132中,并与内螺纹部313旋合。由此,电动机11a被固定于安装部13。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通过设置凹陷部312a,确保了基座部31与电路基板33之间的距离。其结果,能够防止螺钉14与电路基板33的干涉。并且,能够在足够的长度范围内使螺钉14与内螺纹部313旋合,能够充分确保基座部31与安装部13之间的安装强度。在电动机11a中,能够在基座部31的与电路基板33重叠的位置处进行螺纹紧固。因此,能够减小基座部31。其结果,能够使电动机11a小型化。
能够通过利用弯折加工,由比较薄的板部件形成基座部31。由此,能够使基座部31与凸缘部431在上下方向上的抵接位置位于上侧。其结果,能够降低轴承保持部43的整体高度。
在电动机11a中,如果安装部13与电路基板33之间的距离可以隔开一定程度,则也可以形成为朝下方较大程度弯折凹陷部312a。在该加工中,使用例如弯折加工。由此,即使在使用较长的螺钉14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螺钉14与电路基板33之间的干涉。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对板部件进行的拉深加工(絞り加工)形成凹陷部312a。在拉深加工中,通过对板部件进行在厚度方向上进行压缩的多次冲压,凹陷部312a附近的部位进行加工硬化。由此,能够将螺钉14牢固安装于内螺纹部313,能够提高基座部31与安装部13之间的安装强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基座部31中,也可以设置4个以上的内螺纹部313。在基座部31中也可以设置2个内螺纹部313。即,在基座部31中设置2个以上的内螺纹部313。期望多个内螺纹部313轴对称地进行配置。同样,在基座部31中,设置有朝下方凹陷的2个以上的凹陷部,各内螺纹部313设置于各凹陷部中。此时,也优选能够通过将内螺纹部313与相邻的内螺纹部313之间的部位设为基板载置区域52的一部分,将电路基板33稳定地固定于基座部31。
在基座部31中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内螺纹部313的情况下,将相邻的两个内螺纹部313之间的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角度设为180度以下。在上述情况下,优选将相邻的两个内螺纹部313之间的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角度设为120度以下。由此,能够将内螺纹部313以包围轴承机构4的方式配置在周向上。此外,由此,基座部31被适当地固定于安装部13。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电路基板33重叠的内螺纹部313也可以仅为1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以使用较厚的板部件作为基座部31的情况下,也可以替代冲压加工而利用切削加工形成凹陷部。在切削加工中,高精度地形成基座部31。利用切削,与直接使用较厚的板部件作为基座部31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基座部31的重量。此时,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充分确保基座部31与安装部13之间的安装强度的同时,防止螺钉14的前端与电路基板33干涉。作为基座部31的原料的板部件,例如利用黄铜。
基座部31也可以利用压铸形成。并且,基座部31也可以通过树脂的注塑成型而形成。能够通过用树脂材料形成基座部31,价廉地制造基座部31。能够通过利用压铸和树脂的注塑成型,容易且高精度地形成凹陷部。基座部31在俯视图中的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或椭圆等。在多边形的情况下,可以是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在电动机11、11a中,将基座部31牢固地紧固到安装部13,并且确保了轴41的垂直度。因此,这些电动机除了用于空调设备内的控制阀的开闭以外,例如还能够用于机器人和监视照相机等的驱动这样的、经由动力传递机构得到大的输出转矩的电动机构。
防止螺钉14对电路基板33的干涉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电路基板33隔着绝缘体被安装于定子的电动机。在该电动机中,通过使基座部31的螺纹部周围区域51相比于接近电路基板33的基板载置区域52位于下方,来防止螺钉14前端与电路基板33干涉。上述方法也可以在搭载有风扇的设备中,应用于风扇的电动机部与安装部的安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输出动力的各种电动机构的电动机,还能够用作电动机构以外的电动机。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
静止部;
旋转部;以及
轴承机构,其以中心轴为中心将所述旋转部支撑为可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
所述旋转部具有:
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转子毂;以及
转子磁铁,其被固定于所述转子毂的圆筒部的内侧,
所述静止部具有:
定子,其配置于所述轴承机构的周围,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磁铁相对;
基座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下方,在与所述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
电路基板,其被固定于所述基座部的上表面,
所述基座部具有贯穿所述基座部的内螺纹部,
所述内螺纹部和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重叠,
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中的所述内螺纹部的周围区域即螺纹部周围区域,相比于所述上表面中的与所述电路基板抵接或接近的区域即基板载置区域位于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螺纹部周围区域是通过对作为所述基座部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的压凸加工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螺纹部周围区域是通过对作为所述基座部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的弯曲加工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螺纹部周围区域是通过对作为所述基座部的原料的板部件进行的拉深加工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在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基板载置区域中,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突起或贯通孔,
所述突起或所述贯通孔是通过压凸加工或冲裁加工而形成的,用于所述电路基板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基座部具有贯穿所述基座部的两个以上的内螺纹部,所述两个以上的内螺纹部以包围所述轴承机构周围的方式配置,
所述两个以上的内螺纹部与所述电路基板在与所述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上重叠,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上表面中的所述两个以上的内螺纹部的周围区域即两个以上的螺纹部周围区域,相比于所述基板载置区域位于下方,在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所述基板载置区域的一部分位于各内螺纹部与相邻的内螺纹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轴承机构具有:
轴,其上端被固定于所述转子毂;
轴承部件,所述轴插入该轴承部件;以及
轴承保持部,其覆盖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
所述轴承保持部被插入并固定在形成于所述基座部的孔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多个所述内螺纹部以轴对称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相邻的多个所述内螺纹部之间的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角度被设为180度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凹陷部形成为朝向下方较大程度地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螺钉插入所述内螺纹部,并且该螺钉与所述内螺纹部旋合,
所述螺钉的前端的不完全螺纹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螺纹区域部与所述基板载置区域之间。
12.一种电动机构,该电动机构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
齿轮,其被固定于所述旋转部;
另一齿轮,其与所述齿轮啮合而传递所述电动机的动力;
安装部,其固定有所述基座部;以及
外螺纹,其被插入所述安装部的贯通孔并与所述内螺纹部旋合,由此将所述基座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62461A JP2012029345A (ja) | 2010-07-20 | 2010-07-20 |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機構 |
JP2010-162461 | 2010-07-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0203A true CN102340203A (zh) | 2012-02-01 |
CN102340203B CN102340203B (zh) | 2014-05-21 |
Family
ID=4551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4253.7A Active CN102340203B (zh) | 2010-07-20 | 2011-07-20 | 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029345A (zh) |
CN (1) | CN10234020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6287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CN104520926A (zh) * | 2012-03-14 | 2015-04-15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定子组合件支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032142A1 (en) | 2014-12-11 | 2016-06-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otary drive |
JP6157545B2 (ja) * | 2014-12-11 | 2017-07-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駆動伝達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9190A (zh) * | 2001-08-06 | 2004-10-20 | �����з��ɷ�����˾ | 电动机 |
JP2005073417A (ja) * | 2003-08-26 | 2005-03-17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Acサーボモータ |
CN2800630Y (zh) * | 2005-05-09 | 2006-07-26 | 崔江 | 直流无刷减速电机 |
CN101521421A (zh) * | 2008-02-26 | 2009-09-02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盘驱动设备 |
CN201328060Y (zh) * | 2008-12-03 | 2009-10-14 | 杨伟平 | 三相无刷外转子马达 |
-
2010
- 2010-07-20 JP JP2010162461A patent/JP2012029345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
- 2011-07-20 CN CN201110204253.7A patent/CN1023402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39190A (zh) * | 2001-08-06 | 2004-10-20 | �����з��ɷ�����˾ | 电动机 |
JP2005073417A (ja) * | 2003-08-26 | 2005-03-17 | Yaskawa Electric Corp | Acサーボモータ |
CN2800630Y (zh) * | 2005-05-09 | 2006-07-26 | 崔江 | 直流无刷减速电机 |
CN101521421A (zh) * | 2008-02-26 | 2009-09-02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以及盘驱动设备 |
CN201328060Y (zh) * | 2008-12-03 | 2009-10-14 | 杨伟平 | 三相无刷外转子马达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20926A (zh) * | 2012-03-14 | 2015-04-15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定子组合件支承 |
CN104426287A (zh) * | 2013-09-04 | 2015-03-18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0203B (zh) | 2014-05-21 |
JP2012029345A (ja) | 2012-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80630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rotor including a resolver rotor for detecting rotation position | |
US20190207462A1 (en) | Electric actuator | |
CN102340203B (zh) | 电动机以及电动机构 | |
JP2008283759A (ja) |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US20080169709A1 (en) | Spindle Moto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090256441A1 (en) | Motor structure | |
US10774922B2 (en) | Gear unit having a housing | |
CN204179803U (zh) | 内转子型马达 | |
CN110771016B (zh) | 电子设备 | |
US10177626B2 (en) | Brushless motor | |
JP2012125129A (ja) | モータ | |
KR20100123461A (ko) | 모터 | |
JP6816720B2 (ja) | 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コアの検査方法、ステータコア、およびモータ | |
KR101257194B1 (ko) | 모터 | |
JP2011185310A (ja) | 弁体の取付構造 | |
CN204258508U (zh) | 马达 | |
CN202488250U (zh) | 马达 | |
JP7380201B2 (ja)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5631393B2 (ja) | 打抜き加工されたセンタリングディスク | |
WO2018147052A1 (ja) | モータ用ロータ、モータ及び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 |
CN203289229U (zh) | 基底部、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 |
US20090001844A1 (en) | Motor adopting improved mechanism | |
CN102345514A (zh) | 用于空气涡轮启动器的防旋转特征 | |
WO2012008150A1 (en) | Fixing structure and drive apparatus | |
CN203457004U (zh) | 用于电机的定位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