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44697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4697B
CN102244697B CN201010621695.7A CN201010621695A CN102244697B CN 102244697 B CN102244697 B CN 102244697B CN 201010621695 A CN201010621695 A CN 201010621695A CN 102244697 B CN102244697 B CN 102244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audio jack
connector body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16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4697A (zh
Inventor
金京钟
梁永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44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4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46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1Combination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with clocks or memoranda p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084Pivotab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10Telescop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主体;被安装到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侧并且被连接到音频输出设备的音频插孔;和可分离地安装到所述音频插孔的天线设备,其中所述天线设备包括:以具有预定长度的杆形式实现的天线主体;在所述天线主体的一端形成以插入到所述音频插孔中的连接器,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一个或多个馈送端子;和在所述连接器的端部提供的触摸尖端,所述触摸尖端被配置为操纵所述触摸屏。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并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外部天线设备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可以随身携带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功能的设备,所述功能诸如语音和视频呼叫通信、输入和输出信息、存储数据等。
随着这种功能变得更加多样,移动终端可以支持更复杂的功能,诸如捕捉图像或视频、再现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通过全面且共同地实现这种功能,移动终端可以以多媒体播放器或设备的形式体现。
为了实现这种多媒体播放器或设备的各种功能,就硬件或软件而言,多媒体播放器要求足够的支持,为此进行并实施了许多尝试。例如,提供了用于允许用户容易且方便地搜索和选择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利的用户接口以及更简单且微小的外部特征,移动终端可以采用借助触摸的输入方法。此外,可以实现诸如‘触针’(stylus)之类的附加工具以克服由于用户手指的触摸输入所导致的缺点。
增加了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的无线服务的数目。例如,无线服务包括蜂窝式移动通信、数字广播、诸如蓝牙、超高速数据通信等短距通信。在数字广播的情况下,由于其使用长波,所以用于通过陆地波接收广播的天线必须具有足够的物理长度来用于谐振。
因为移动终端近来变得更轻且薄,所以触针和用于接收陆地波的天线难以被安装到移动终端中。因此,触针和天线中的每个可以被出售或者以移动终端的独立组件的形式进行交易。
然而,把触针和用于接收陆地波的天线安装到移动终端上可能导致用户的不便,并且在资源和空间利用方面并不是更可取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触针和用于接收陆地波的天线双功能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允许用于把陆地波接收天线连接到移动终端的装置插入到常规的连接器中的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并且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所具体实现和大致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主体;被安装到所述终端主体一侧并且被连接到音频输出设备的音频插孔;和可分离地安装到所述音频插孔的天线设备,其中所述天线设备包括:以具有预定长度的杆形式实现的天线主体;在所述天线主体的一端形成以插入到所述音频插孔的连接器,并且该连接器包括一个或多个馈送端子;和提供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并且被配置为操纵所述触摸屏的触摸尖端。
终端主体可以进一步包括识别设备,被配置为识别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或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连接到移动终端。
音频插孔可以包括MIC端子、接地端子和左右信号端子,并且连接器的馈送端子可以被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
识别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比较器,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比较值,该第一比较值表示通过把第一预置电压与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和第二比较器,被配置为输出第二比较值,该第二比较值表示通过把高于第一预置电压的第二预置电压与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其中基于对应于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以及从预置的组合列表中选择的内容来识别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或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连接到音频插孔。
第一预置电压可以被设置为低于当正常操作麦克风时的电压,从而被连接到第一比较器的(+)输入端子,而第二预置电压可以被设置为高于当正常操作麦克风时的电压,从而被连接到第二比较器的(+)输入端子。
连接器的馈送端子可以被连接到分路感应线圈以与终端主体的地线分离。
可以依照对应于音频插孔大小的形状形成连接器。并且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主体,其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铰链连接到天线主体;第二连接器主体,其由导电材料形成、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头部以被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并且被配置为形成馈送端子;和第三连接器主体,其由导电材料形成、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头部以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绝缘,并且在其一端具有安装孔以固定触摸尖端(touch tip)。
在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多个外部圆周表面之一上进一步提供以接触MIC端子的第一绝缘体。
在第二连接器主体和第三连接器主体之间设置第二绝缘体,由此把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和第三连接器主体彼此绝缘。
第三连接器主体可以具有足够的长度以接触左信号端子和右信号端子二者。
可以在天线主体提供伸缩子杆(telescopic sub-rod)。
可以将天线设备形成为耦合到天线主体,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帽,所述帽被配置为当未使用天线设备时覆盖连接器和触摸尖端。
可以形成所述帽使得以直线形式延长天线主体。
将连接器配置为容纳在天线主体中一定长度,该长度足以将铰链插入到该天线主体中。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主体;音频插孔,被安装到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侧,并且被配置为连接到音频输出设备;天线设备,可分离地安装到所述音频插孔,被形成为当被安装到所述音频插孔时用作广播接收天线,并且被形成为当与所述音频插孔分离时操纵触摸屏;和识别设备,被配置为识别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或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连接到音频插孔。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优点并且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所具体实现和大致描述的,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音频输出设备或天线设备是否已经被连接到移动终端的方法,所述音频输出设备被安装到终端主体的一侧并且被连接到音频插孔,所述方法包括:把第一预置电压与在所述音频插孔中包括的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把高于所述第一预置电压的第二预置电压与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并且基于对应于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并且从预置的组合列表中选择的内容来确定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或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
当结合附图时,根据本发明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和构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正面透视图;
图3到5是示出在依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模式中利用天线设备的例子的示图;
图6A到6E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操作状态的示图;
图7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连接器的详细配置的截面图;和
图8是在概念上示出被配置为识别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或普通音频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插入到音频插孔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为了参考附图进行简要描述,相同的或等效的组件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对其的描述。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下面描述中,给出诸如用于指代元件的‘模块’、‘部分’或‘单元’之类的后缀的使用仅用来便于解释本发明,其本身并没有任何重要的意义。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以下组件,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电源单元190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100,但是应当理解并不要求实现所有图示的组件。作为选择可以实现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以下,顺次地描述每个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一般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模块允许在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者在移动终端100和该移动终端100所处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距通信模块114、位置定位模块115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陆上信道。特别地,将参考图2更详细地解释依照本发明用于接收陆地波信道的天线设备。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表示产生和发送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的服务器或用于接收预先产生的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并且把它们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尤其可以被实现为TV广播信号、电台广播信号和数据广播信号。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电台广播信号组合的数据广播信号。
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的例子可以包括与广播信道、广播节目、广播服务供应商等相关联的信息。
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接收。
可以以各种格式实现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例如,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可以包括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从各种类型广播系统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这种广播系统可以包括陆地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仅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陆地集成服务数字广播(ISDB-T)等。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配置为适合于用于发送广播信号的每个广播系统以及数字广播系统。
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相关联的信息可以被存储在适当的设备中,诸如存储器160。
移动通信模块112向和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依照文本/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接收,这种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呼叫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指的是用于无线因特网访问的模块。此模块可以被内部或外部地耦合到终端。无线因特网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访问)等。
短距通信模块114指的是用于短距通信的模块。作为短距通信技术,可以使用蓝牙、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便携式终端的位置(或方位)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的典型例子是GPS(全球定位系统)。
A/V输入单元120被配置为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照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照相机121处理由图像捕捉设备以视频捕捉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所获得的静止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可以在显示单元151上显示处理的图像帧。
由照相机121处理的图像帧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0中或者可以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发送。依照便携式终端的配置可以提供两个或多个照相机121。
在电话呼叫模式、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中,麦克风122可以经由麦克风等接收声音(有声数据),并且可以把这种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在电话呼叫模式的情况下,处理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为了输出目的而被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麦克风122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抵消(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或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由用户键入的命令产生键输入数据以控制便携式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键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小键盘、薄膜开关、触摸板(例如,能够检测由于接触所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变化的触敏构件)、微动轮、微动开关等。特别地,当以分层方式在显示单元151上覆盖触摸板时,所述触摸板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便携式终端100的当前状况(或状态),诸如便携式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与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接触(即,触摸输入)存在或不存在、便携式终端100的朝向、便携式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运动和方向等,并且产生用于控制所述便携式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便携式终端100被实现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滑动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的。另外,感测单元140可以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设备耦合。同时,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输出单元150被配置为以视觉、听觉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触觉模块154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便携式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便携式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呼叫相关联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便携式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中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捉的图像和/或接收到的图像、用于示出视频或图像及与其相关的功能的UI或GUI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和三维(3D)显示器等中的至少一个。
这种显示器151中的一些可以被实现为通过其可看到外部的透明类型或透光类型,这种显示器被认为是‘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的代表性例子可以包括透明的OLED(TOLED)等。显示单元151的背面也可以被实现为透光的。在此配置之下,用户可以通过终端主体的显示单元151所占据的区域来观看位于终端主体背面的对象。
依照便携式终端100的配置特征,显示单元151在数目上可以被实现为两个或多个。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彼此相互间隔开的布置在一个表面上或者彼此集成地布置在一个表面上,或者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这里,如果显示单元151和触敏传感器(被称为触摸传感器)在它们之间具有分层结构,所述结构可以被称为触摸屏。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设备而不是输出设备。触摸传感器可以被实现为触摸薄膜、触摸片、触摸板等。
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施加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或在所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出现的电容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而且,触摸传感器也可以被配置为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区域而且感测触摸压力。
当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相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然后把相应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80。据此,控制器180可以感测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已经被触摸。
仍然参照图1,接近传感器141可以被布置在由触摸屏覆盖的便携式终端100的内部区域或者接近所述触摸屏。接近传感器141表示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电磁场或红外线来感测是否存在接近要被感测的表面的对象或者是否存在设置在要感测的表面附近的对象的传感器。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呼叫接收模式、呼叫发起模式、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中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到的或存储在存储器160中的音频数据。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输出与在便携式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相关的音频信号,例如用于警告接收呼叫或接收消息的声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接收器、扬声器、蜂鸣器等。稍后将更详细地解释关于本发明的扬声器的机械结构。
警报器153输出通知便携式终端100事件的发生的信号。从便携式终端100发生的事件可以包括接收到呼叫、接收到消息、输入键信号、输入触摸等。警报器153不仅可以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而且可以输出其它类型的信号,诸如以振动方式通知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由于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单元152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所以所述显示单元151和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被分类为警报器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产生用户可以感应的各种触觉效应。由触觉模块154产生的触觉效应的代表性例子包括振动。由触觉模块154产生的振动可以具有可控制的强度、可控制的模式等。例如,可以以合成方式或顺序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触觉模块154可以产生各种触觉效应,不仅包括振动,而且包括相对于被触摸(接触)的皮肤垂直移动的针的排列,通过喷射孔或抽吸孔的喷射力或抽吸力,皮肤表面的触摸,是否存在与电极的接触,诸如静电力之类的刺激引起的效果,使用吸热设备或放热设备再现冷或热的感觉等。
触觉模块154可以被配置为使用手指或手通过用户直接接触或用户肌肉感应来发送触觉效应(信号)。依照便携式终端100的配置,触觉模块154在数目上可以被实现为两个或多个。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器180的处理和控制的程序。作为选择,存储器160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数据、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当在触摸屏上进行触摸输入时,存储器160还可以存储与各种振动模式和音频输出相关的数据。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适当的存储介质来实现存储器160,包括闪速存储器类型、硬盘类型、微型多媒体卡、存储卡类型(例如,SD或DX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等。便携式终端100还可以操作在因特网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器。
接口单元170通常可以被实现为把便携式终端与外部设备对接。接口单元170可以允许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接收、到便携式终端100的每个组件的电力递送或者从所述便携式终端100到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接口单元170例如可以包括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耦合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识别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存储对使用移动终端100的权限进行认证所要求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其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订户识别模块(SIM)等。还可以以智能卡类型实现具有识别模块的设备(以下被称为‘识别设备’)。从而,识别设备可以经由端口被耦合到便携式终端100。
接口单元170还可以充当在将便携式终端100连接到外部托架时从所述外部托架向便携式终端100提供电力的路径,或者充当用于传送由用户从所述托架向便携式终端100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的路径。从托架输入的这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为识别便携式终端100已经被准确地安装到托架的信号。
控制器180一般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电话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提供多媒体重放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被配置为控制器180的一部分或者独立的组件。
控制器180可以执行图案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输入的书写或绘图识别为文本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提供各个组件所要求的电力。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的正面透视图。
所描述的便携式终端100具有直板型终端主体10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类型,而是适用于各种配置,诸如两个或多个体彼此耦合以相对移动的滑动型、折叠型、旋盖型(swing-type)、旋转型等。
终端主体101包括用于形成外部特征的壳体(壳,外壳,盖子等)。壳体可以被分类为正面壳体102和背面壳体103。可以在由正面壳体102和背面壳体103形成的空间中容纳各个组件。在正面壳体102和背面壳体103之间可以进一步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这种壳体可以借助注模合成树脂形成,或者可以使用诸如不锈钢(STS)或钛(Ti)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
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图像输入单元121、第一用户输入单元131、音频输入单元122等可以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前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包括用于可视地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器(LCD)模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模块、电子纸等。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用于允许以触摸方式输入操作的触摸感测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显示单元151可以被称作‘触摸屏’。从而当触摸显示单元151上的点时,输入对应于触摸位置的内容。以触觉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在各种模式下指示或指定的字符、号码、菜单项等。触摸感测单元被形成为透明的,使得可以观看显示单元151。并且触摸感测单元可以包括在明亮地方增强触摸屏的可见度的结构。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以输出呼叫声音的接收器的形式或者以输出各种系统报警声音或多媒体再现声音的扬声器的形式实现。接收器或扬声器可以被实现为电动扬声器(dynamic speaker),或者可以以骨传导(bone conduction)方式操作。
用户输入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参照图2,用户输入单元包括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前表面上的第一用户输入单元131和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侧表面上的第二用户输入单元132。第一和第二输入单元131和132可以被称为‘操纵部分’,并且可以采用允许用户以触觉方式操纵的任何组件。
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由第一用户输入单元131或第二用户输入单元132输入的内容。例如,第一用户输入单元131可以接收诸如‘开始(START)’、‘结束(END)’和‘滚动(SCROLL)’之类的命令,并且第二用户输入单元132可以接收诸如用于控制从音频输出单元152输出的声音级的命令或者用于把显示单元151的当前模式转换为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
音频输入单元122可以被实现为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或其它声音等的麦克风。
图像输入单元121可以被实现为用于捕捉关于用户或任何对象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照相机。此外,图像输入单元121可以被用作检测或识别对象的装置。参照图2,图像输入单元121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前表面上。这里,图像输入单元121也可以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后表面上。
输入/输出端口170、音频插孔125等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侧表面上。
输入/输出端口170充当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等的通道。例如,输入/输出端口170可以包括要被连接到耳机的有线/无线端子、短距通信端口(例如,IrDA端口,蓝牙端口和无线LAN端口)和用于向移动终端100提供电力的电源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端口170还可以被实现为卡插槽(例如,用于耦合到存储卡、订户识别模块(SIM)卡和用户识别模块(UIM)卡)。依照制造商的选择,输入/输出端口170可以具有各种大小。
与输入/输出端口170不同,音频插孔125是连接有音频配件(例如,头戴式耳机或耳麦或免提设备)的装置,并且可以被设置在终端主体101的一侧。依照其大小,音频插孔125可以被分类为几种类型。在本发明中公开的音频插孔125是插槽型音频插孔,其中可以插入直径3.5mm的插头,这种插头目前使用得最多。然而,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已经安装了并非是3.5mm的其他直径的音频插孔的移动终端。如图8所示,此音频插孔125包括MIC端子125a、接地端子125b和左右信号端子125c和125d。
可兼作触针使用的天线设备200可以被连接到音频插孔125。此天线设备200可以作为移动终端100的配件对待,并且其可以包括帽203,该帽203连接到绳204以便挂在形成于移动终端100的一侧的连接环104上。可以在天线设备200上形成螺线211以将帽203与天线主体210相耦合。帽203被形成为当不使用天线设备200时覆盖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并且被形成为以直线形式延伸天线主体210。
参照图2,天线设备200包括天线主体210、连接器220和在连接器220的端部安装的触摸尖端250。天线主体210由导电金属形成,并且充当触针的手柄。在天线主体210提供其长度适于接收陆地波广播波段的一个或多个伸缩子杆213。在子杆213的端部提供被配置为便于收回(拉出)子杆213的手柄212。
连接器220从天线主体210的一端延长,并且以对应于音频插孔125大小的形状形成,以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此连接器220包括一个或多个馈送端子,使得可以馈送通过天线主体210和子杆213接收的广播信号。连接器220的馈送端子被配置为连接到音频插孔125的接地端子。
在连接器的端部提供在连接器220的端部安装的触摸尖端250,并且其被形成为具有锐利端部以操纵触摸屏151。触摸尖端250允许用户在抓住天线设备200的情况下将天线设备200用作触针,即便在天线设备200并未连接到音频插孔125的状态下也是如此。
由于音频插孔125通常被连接到通常的音频配件(耳机或免提设备)和天线设备200,所以移动终端100可以提供各种用户界面。
图3到5是用于示出用户接口的示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天线设备200被用作用于操纵触摸屏151的触针的状态。在触摸屏151被实现为静压力型的情况中,可以十分有效地利用天线设备以能够进行复杂的搜索和输入。在将天线设备200用作触针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将天线设备作为配件设备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由于天线设备200始终通过连接绳204来处于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状态,所以必要时,能够容易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使用。
参照图4,在已经把天线设备200与帽203分离的状态中,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或插头)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并且抽出(拉出)天线设备200,由此接收陆地波广播信号。天线设备200具有对应于用于接收陆地波广播信号的带宽的物理长度,例如在韩国大约为170~210MHz的带宽。
触摸屏151可以在使用天线设备200时提供用于选择广播内容、将一个信道切换到另一信道或者控制音量的用户界面。
在将天线设备20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的情况下,可以从移动终端100的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包括在广播中的声音。所述输出可以按照预置的方法自动地执行,或者可以按照用户选择来设置。
参照图5,耳机或耳麦设备300可以被连接到音频插孔125。耳机或耳麦设备300也可以被配置成作为用于接收陆地波广播信号的天线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当已经把耳机或耳麦设备300的插头32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时,安装到终端主体101的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被配置为自动地限制声音输出。
图6A到6E是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天线设备200的多个使用状态的示图。
如图6A所示,在已经把帽203耦合到天线设备200的状态中,天线设备200可以被用作移动终端100的配件。帽203以直线的形式延长天线设备200,并且完全具有杆形状。
如图6B所示,一旦已经把帽203与天线设备200分离,连接器220和天线设备200的触摸尖端250就暴露到外面。
如图6C所示,在使用天线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手柄212从天线主体210中抽出子杆213。
连接器220可以被容纳到天线主体210中一预定深度,并且当略微拔出(抽出)连接器220时铰链216被暴露到外面,如图6D所示。
如图6E和图4所示,天线主体210通过铰链216被连接到连接器220,所述连接器220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据此,天线主体210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个方向上朝向终端主体101。
图7是用于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的详细配置的截面图。
如图6所示,以对应于音频插孔125的大小的形状形成连接器220。更具体地,连接器220包括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铰链216连接到天线主体210的第一连接器主体221,被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的头部以电连接到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22,以及被安装到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的头部以与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绝缘的第三连接器主体223。
第一绝缘体225被安装在适合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的多个外部圆周表面之一上。第一绝缘体225提供了第一部分(R1),在该部分音频插孔125的MIC端子125a可以接触第一绝缘体225。为了便于安装第一绝缘体225,第二连接器主体222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独立地制造,并且被装配到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然而,第二连接器主体222可以与第一连接器主体221整体形成,然后可以与第一绝缘体225一起安装。
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的多个外部圆周表面中的另一外部圆周表面提供了第二部分(R2),音频插孔125的接地端子可以与之接触。第二连接器主体222处于与第一连接器主体221电连接的状态,并且通过天线主体210接收的电信号被馈送到音频插孔125的接地端子125b。
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22和第三连接器主体223之间提供第二绝缘体226。即,在第二绝缘体226已经被安装到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的头部的状态中,第二连接器主体222被插入到第三连接器主体223中。据此,第三连接器主体223与第二连接器主体222绝缘。在第三连接器主体223的端部形成用于安装触摸尖端250的安装孔224。第三连接器主体223被形成为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包括部分R3和R4,其中音频插孔125的左右信号端子可以接触部分R3和R4。
在此配置之下,即便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已经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第三连接器主体223也会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22中摆动。据此,没有信号提供给音频插孔125的左右信号端子(非连接状态)。
图8是在概念上示出被配置为识别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或通常音频设备的连接器是否已经被插入到音频插孔中的电路图。
如上所述,音频插孔125包括MIC端子125a、接地端子125b和左右信号端子125c和125d。
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的馈送端子所连接的接地端子125b被配置为连接到分路感应线圈127,以在使用天线设备200时与终端主体101的地线分离。
终端主体101包括识别设备400,被配置为识别音频输出设备300的连接器或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是否已经被连接到音频插孔125。参照图8,识别设备400包括两个比较器,即第一比较器410和第二比较器420。
第一比较器410输出第一比较值,该第一比较值表示通过把第一预置电压与MIC端子125a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参照图8,第一预置电压是0.22V,并且被连接到第一比较器410的(+)输入端子。并且MIC端子125a的电压被连接到第一比较器410的(-)输入端子。当MIC端子125a的电压小于第一预置电压0.22V时,从第一比较器410输出的第一比较值被表示为高电压。另一方面,当MIC端子125a的电压大于第一预置电压0.22V时,从第一比较器410输出的第一比较值被表示为低电压。
第二比较器420输出第二比较值,该第二比较值表示通过将第二预置电压与MIC端子125a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参照图8,第二预置电压是1.54V,并且被连接到第二比较器420的(+)输入端子。并且MIC端子125a的电压被连接到第二比较器420的(-)输入端子。当MIC端子125a的电压小于第二预置电压1.54V时,从第二比较器420输出的第二比较值被表示为高电压。另一方面,当MIC端子125a的电压大于第二预置电压1.54V时,从第二比较器420输出的第二比较值被表示为低电压。
假设当正常操作麦克风时的电压在+1.1V~+1.3V范围之内,第一预置电压低于所述电压,而第二预置电压高于所述电压。
MSM 401的HP_EAR_KEY表示音频插孔125的MIC端子125a的电压。并且HP_EAR_DET依照连接器或插头是否已经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来输出高信号或低信号。
在此配置之下,识别设备400可以依照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的对象来预测诸如以下表1的情形。这里,3.5PI_INT表示第一比较值,并且3.5PI_ANT表示第二比较值。
[表1]
Figure BSA00000409654100201
识别设备400被配置为基于对应于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并且从预置组合列表中选择的内容来识别音频输出设备300的插头或天线设备的连接器220是否已经被连接到音频插孔125。如果没有将插头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则HP_EAR_DET输出低信号,并且移动终端保持默认状态。
如果三端耳机的插头被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则接触MIC端子125a的插头的部分被连接到接地端子125b。因此,HP_EAR_KEY被检测为0V~+0.1V的低电压。这里,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均处于高状态(H)。
如果将四端耳机的插头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则所述插头具有用于接触MIC端子125a的附加端子。这里,HP_EAR_KEY被检测为+1.1V~+1.3V的电压。第一比较值处于低状态(L),而第二比较值处于高状态(H)。
在将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的情况中,连接器220不具有接触MIC端子125a的端子。因此,HP_EAR_KEY被检测为+1.6V~+1.7V的电压,其比被设置给麦克风的+1.8V略低。这里,第一比较值和第二比较值二者均处于低状态(L)。
通过第一比较值(3.5PI_INT)和第二比较值(3.5PI_ANT)的组合,可以识别是否已经将插头(更具体地,三端耳机的插头和四端耳机的插头)和天线设备的连接器22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
当已经将三端耳机的插头、四端耳机的插头和天线设备的连接器22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时,触摸屏151可以提供用户接口。例如,当已经将天线设备200的连接器220插入到音频插孔125中时,可以向触摸屏151输出用于询问是否输出接收到的广播图像的弹出的向导。
在依照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由音频插孔来馈送通过天线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因此,并不需要用于馈送天线设备的附加端口或连接器。这可以允许移动终端具有简单的外部特征。天线设备还可以被用作用于操纵触摸屏的触针。据此,可以实现各个应用例子。
上述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以被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此说明书意在是说明性的,而并非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许多候选方式、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方法及其它特性以获得附加和/或候选示例性实施例。
因为在不脱离其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若干形式具体体现本特征,所以还应当理解,除非另作说明,否则上述实施例并不受以上说明书的任何细节的限制,相反应当在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宽泛地解释,由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边界和范围或这种边界和范围的等效物之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均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内。

Claims (16)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主体;
在所述终端主体上提供的音频插孔,所述音频插孔用于与音频输出设备连接;和
可分离地提供到所述音频插孔的天线设备,
其中所述天线设备包括:
以杆形式实现的天线主体,
提供在所述天线主体的一端用于插入到所述音频插孔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馈送端子以接收信号,和
提供在所述连接器处的触摸尖端,所述触摸尖端被配置为操纵所述触摸屏,
其中,所述连接器被形成为对应于所述音频插孔的大小,
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主体,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通过铰链连接到所述天线主体;
第二连接器主体,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头部处以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被配置为形成所述馈送端子;和
第三连接器主体,由导电材料形成,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头部处以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绝缘,并且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在其端部处具有安装孔以容纳所述触摸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终端主体包括识别设备,以确定所述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以及确定所述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当所述天线设备的连接器已经插入到所述音频插孔中时,所述触摸屏提供用于询问是否输出接收到的广播图像的用户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音频插孔包括麦克风(MIC)端子、接地端子、左信号端子和右信号端子,
其中,当将所述天线设备提供给所述音频插孔时,所述连接器的馈送端子被连接到所述接地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识别设备包括:
第一比较器,用于输出第一比较值,所述第一比较值用于表示通过将第一预置电压与所述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和
第二比较器,用于输出第二比较值,所述第二比较值用于表示通过将第二预置电压与所述MIC端子的电压相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值,其中所述第二预置电压值高于所述第一预置电压,
其中,所述识别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比较值和所述第二比较值并且基于预置的列表来确定所述音频输出设备的连接器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或者所述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预置电压低于当正常操作麦克风时的电压,并且所述第一预置电压被连接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子,
其中,所述第二预置电压高于当正常操作麦克风时的电压,并且所述第二预置电压被连接到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以便当在所述音频插孔中提供所述天线设备时接触所述MIC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之间,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彼此绝缘。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的长度足够长以便当在所述音频插孔中提供所述天线设备时接触所述左信号端子和所述右信号端子二者。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主体;
在所述终端主体上的电连接到音频设备的音频插孔,所述音频插孔包括多个端子;
用于无线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包括天线主体、从所述天线主体延伸的多个伸缩杆、具有多个馈送端子以便当将所述天线设备独立地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时电接触所述音频插孔的连接器、以及耦合到所述连接器以便当所述天线设备与所述音频插孔断开电连接时经由所述触摸屏提供用户输入的触摸尖端;和
识别设备,用于确定所述音频设备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以及确定所述天线设备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其中当所述音频设备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时所述音频插孔向所述音频设备提供音频信号,并且当所述天线设备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时所述音频插孔从所述天线设备接收广播信号,
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一连接器主体;
用于将所述天线主体耦合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铰链设备;
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二连接器主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头部处以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和
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第三连接器主体,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头部处以便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绝缘,并且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具有安装孔以容纳所述触摸尖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识别设备包括:
第一比较器,用于基于第一预置电压和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一个端子处的电压的比较而输出第一比较值;和
第二比较器,用于基于第二预置电压和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一个端子处的电压的比较而输出第二比较值,其中所述第二预置电压值高于所述第一预置电压,
其中,所述识别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比较值和所述第二比较值来确定所述音频设备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并且确定所述天线设备是否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一个端子是麦克风(MIC)端子,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二个端子是接地端子,并且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三个端子是左信号端子或右信号端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当在所述音频插孔中提供所述连接器时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二个端子被电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当在所述音频插孔内提供所述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不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一个端子,并且当在所述音频插孔内提供所述天线设备的连接器时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不被电连接到所述音频插孔的第三个端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的外表面上以便当在所述音频插孔中提供所述连接器时接触所述第一个端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被提供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之间,以便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和所述第三连接器主体彼此绝缘。
CN201010621695.7A 2010-05-14 2010-12-28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46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45192A KR101688139B1 (ko) 2010-05-14 2010-05-14 이동 단말기
KR10-2010-0045192 2010-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697A CN102244697A (zh) 2011-11-16
CN102244697B true CN102244697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56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169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4697B (zh) 2010-05-14 2010-12-28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98674B2 (zh)
EP (1) EP2388855B1 (zh)
KR (1) KR101688139B1 (zh)
CN (1) CN1022446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1840B1 (ko) 2010-12-27 2016-01-06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수화 유닛 및 수화 유닛
US9313306B2 (en) 2010-12-27 2016-04-12 Rohm Co., Ltd. Mobile telephone cartilage conduction unit for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ear cartilage
JP5783352B2 (ja) 2011-02-25 2015-09-24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会話システム、会話システム用指輪、携帯電話用指輪、指輪型携帯電話、及び、音声聴取方法
TW201237689A (en) * 2011-03-14 2012-09-16 Fih Hong Kong Ltd Stylu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2160778A1 (ja) * 2011-05-20 2012-11-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話機
KR101369940B1 (ko) * 2012-01-18 2014-03-04 양묘근 이중 대역 로드 안테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이동 장치
WO2013108426A1 (ja) 2012-01-20 2013-07-25 ローム株式会社 軟骨伝導部を有する携帯電話
CN103220614B (zh) * 2012-01-20 2015-09-1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接口类型检测装置
JP6017172B2 (ja) * 2012-04-19 2016-10-26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軟骨伝導振動源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
KR102036464B1 (ko) 2012-06-29 2019-10-24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스테레오 이어폰
CN102739829A (zh) * 2012-06-29 2012-10-1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以及智能终端与外置天线的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2739830B (zh) * 2012-07-09 2015-06-0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外接天线的手机
KR101353960B1 (ko) * 2012-07-10 2014-01-24 최신영 착탈식 펜 겸용 안테나
GB2506339A (en) * 2012-08-07 2014-04-02 Andrew Alexander Jewson A mobile phone with writing means demountably retained in a conventional (e.g. earphone) socket
US20140049851A1 (en) * 2012-08-20 2014-02-20 Scott Snell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ccessories to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40117193A1 (en) * 2012-10-29 2014-05-01 Alison Wong Stand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733586A1 (en) * 2012-11-14 2014-05-21 BlackBerry Limited A device system that performs radio-frequency matching with a stylus antenna
US20140274228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King Leung WONG Portable stand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EP3694191A1 (en) 2013-08-23 2020-08-12 FINEWELL Co., Ltd. Mobile telephone
KR102079893B1 (ko) 2013-10-24 2020-02-20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팔찌형 송수화 장치, 팔찌형 통지 장치
KR101571496B1 (ko) * 2014-03-10 2015-11-25 (주)파트론 안테나 일체형 스타일러스
JP6551919B2 (ja) 2014-08-20 2019-07-31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見守りシステム、見守り検知装置および見守り通報装置
KR101973486B1 (ko) 2014-12-18 2019-04-29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전자형 진동 유닛을 사용한 연골 전도 청취 장치 및 전자형 진동 유닛
CN104965379A (zh) * 2015-06-16 2015-10-07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外接天线的运动相机
US10967521B2 (en) 2015-07-15 2021-04-06 Finewell Co., Ltd. Robot and robot system
US10193229B2 (en) * 2015-09-10 2019-01-29 Cpg Technologies, Llc Magnetic coils having cores with high magnetic permeability
JP6551929B2 (ja) 2015-09-16 2019-07-31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受話機能を有する腕時計
US9288567B1 (en) * 2015-10-07 2016-03-15 Abduljalil K. H. Habash Audio phone connection mount for touch pen
WO2017126406A1 (ja) 2016-01-19 2017-07-27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ペン型送受話装置
CN106532223A (zh) * 2016-10-31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天线单元、终端及天线使用方法
JP2020053948A (ja) 2018-09-28 2020-04-02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聴取装置
CN112421207B (zh) * 2020-10-28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634680A (zh) * 2020-12-29 2021-04-09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咖啡制作流程的vr展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43A (zh) * 1996-01-09 1997-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携带式通信信息终端装置
CN1770551A (zh) * 2004-11-01 2006-05-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电视功能的便携终端装置和用作输入笔的电视天线
CN101072249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兼用输入笔的便携式终端机
CN201160118Y (zh) * 2008-02-27 2008-12-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挂绳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9801A (ja) 1982-06-15 1983-12-21 Seiko Epson Corp アンテナ構造
KR100536555B1 (ko) * 2004-05-20 2005-12-14 퍼스텔 주식회사 디에이비/디엠비 휴대용 수신기의 안테나장치
US20080084834A1 (en) * 2006-10-09 2008-04-10 Zbigniew Stanek Multiplexed connection interface for multimedia serial data transmission
US7656355B2 (en) 2007-09-14 2010-02-02 Giga-Byte Communications Inc. Stylus arranged with antenna and portab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090125348A (ko) * 2008-06-02 2009-12-07 손호정 스타일러스펜 겸용 안테나
US20100056096A1 (en) 2008-08-29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for driving a ground reference on a signal path, control circuit for driving a ground reference on a signal path, and mobile device
US8019096B2 (en) * 2009-04-10 2011-09-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rnal equipment with configurable audio path circuitr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43A (zh) * 1996-01-09 1997-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携带式通信信息终端装置
CN1770551A (zh) * 2004-11-01 2006-05-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电视功能的便携终端装置和用作输入笔的电视天线
CN101072249A (zh) * 2006-05-11 2007-11-14 乐金电子(昆山)电脑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兼用输入笔的便携式终端机
CN201160118Y (zh) * 2008-02-27 2008-12-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挂绳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4697A (zh) 2011-11-16
KR101688139B1 (ko) 2016-12-20
EP2388855A1 (en) 2011-11-23
EP2388855B1 (en) 2017-04-05
US20110281617A1 (en) 2011-11-17
KR20110125700A (ko) 2011-11-22
US8798674B2 (en) 2014-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4697B (zh) 移动终端
US9350183B2 (en) Mobile terminal
US10177440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1909109B (zh) 在移动终端中执行菜单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US20140361979A1 (en) Grip sensor device and grip sensing method
KR101790042B1 (ko) 이어폰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이어폰 운용 방법
US8525737B2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CN101963885A (zh) 执行移动终端中的菜单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EP2665028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492644A (zh)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4010071A (zh) 移动终端应用控制方法和设备、耳机装置及应用控制系统
CN103002079A (zh)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99440A (zh) 移动终端的电池连接器
CN101567737A (zh) 对经由移动通信终端提供的内容进行基于年龄的控制
KR20110131750A (ko) 이동 단말기
US9973636B2 (en) Mobile terminal
KR20130006894A (ko) 이어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101649648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21174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079019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1811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0410739Y1 (ko) 카드형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안테나
KR10152701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방송 제어 방법
KR10156426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393131B1 (ko) 다중 경로 외장형 안테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