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680B -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38680B CN102238680B CN2010101758456A CN201010175845A CN102238680B CN 102238680 B CN102238680 B CN 102238680B CN 2010101758456 A CN2010101758456 A CN 2010101758456A CN 201010175845 A CN201010175845 A CN 201010175845A CN 102238680 B CN102238680 B CN 1022386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wave
- base station
- common frequency
- alien frequencies
- frequency measur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演化,目前已经发展出现了一些适用于不同场景具有不同覆盖范围的小区/网络通信节点。
以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的长期演进/增强长期演进(LTE/LTE-A,Long Term Evolution/LTE-Advanced)系统为例,已发展出适合家庭/办公覆盖范围的家庭基站(HeNB,Home eNB)、适用于居民小区覆盖范围的微微演进基站(pico eNB)、适用于扩展宏小区边缘吞吐量的中继站(Relay)、以及宏基站等。其中,多种节点的部署可形成如图1-a所示的异构网络通信场景,在一些覆盖交叠区中间或者覆盖交叠区的边缘,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上下行传输都有可能受到相邻小区传输信号的强烈干扰。因此,两个相邻/覆盖交叠的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将有助于整个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
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包括物理控制信道的干扰协调和物理数据信道的干扰协调两部分,其中,物理数据信道的干扰协调可以通过基站间进行协调调度来解决,而物理控制信道的正确解调是物理数据信道正确解调的先决条件。
异构网络的部署可能使宏小区的中心产生强烈的同频干扰,导致宏小区中心用户遭受较高的物理信道解调出错概率。参见图1-b,现有技术中,将一个小区大载波拆分成两个小载波(f1,f2),使两个交叠/相邻的小区的物理控制信道在频率上错开;或在两个不同的载波(f1,f2)上将两个交叠/相邻的小区的控制信道在频率上错开。例如,在大覆盖小区的载波f1上物理控制信道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信令和导频符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ymbol)等,而大覆盖小区的载波f2上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功率为零;而小覆盖小区的载波f2上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和CRS等,小覆盖小区的载波f1上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功率为零,进而实现将两个交叠/相邻的小区的控制信道在频率上错开。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异构网络中避免同频干扰的机制,可能导致如LTE Rel-8/9版本的UE进行过多的异频测量,从而增加UE因异频测量的功耗;并且,Rel-8/9版本的UE在由大覆盖范围的小区进入小覆盖范围的小区时,其在载波f1上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要好于物理数据信道,而UE在物理控制信道上进行的是移动性测量,而在数据信道上进行的是调度性测量。此时,由于两个小区间物理控制信道的正交性,UE在进入相邻小区的覆盖区域时,因源小区仍然具有较好的移动性测量性能,从而无法及时触发UE的移动性上报以进行小区切换,进而导致物理数据信道可能出现较强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有利于减少UE异频测量的功耗,保证UE对相邻小区的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理控制信道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携带UE对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所述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以及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第二基站,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携带UE对所述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所述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所述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所述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判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决模块确定出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时,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基站。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异构网络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相邻小区载波设计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控制信道设计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承载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物理控制信道设计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邻区物理控制信道设计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事件与对应处理规则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控制信道信号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有利于减少UE异频测量的功耗,保证UE对相邻小区的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新物理信道设计的方案,参见图2-a,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基站载波设计分为可包括: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等两类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基站(如基站A)可包括多个第一类载波和多个第二类载波,一个第一类载波对应着一个小区。基站A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可与基站A相邻/覆盖交叠的另一基站(如基站B)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基站A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可与基站B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互为同频载波。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载波。其中,同频载波指的是中心频率相同的载波。
第一类载波可包含物理控制信道的所有或部分元素,例如可包括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DCCH和CRS等,并且,如CRS和PDCCH等元素可分布于第一类载波的整个物理控制信道频段,第一类载波上物理控制信道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上的CRS和PDCCH信令的摆放位置可如图2-b中的PCC所示,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既发送CRS也发送PDCCH信令,还可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HICH信令和PCFICH信令等。
第二类载波可设计为包含物理控制信道,第二类载波上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例如可只承载CRS),但不承载如PDCCH信令等。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类载波可设计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第二类载波上物理控制信道只有中心频率1.25MHz上按正常功率发送CRS,其它位置不发射CRS或CRS发射功率为0,另一种则是在第二类载波上整个物理控制信道的频段都按正常功率发送CRS,第二类载波上物理控制信道的一个资源块上的CRS摆放位置可如图2-b中的SCC1/SCC2所示。基站可只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需要说明的是,图2-b中的横轴表示OFDM符号,纵轴表示载频/频点。其中,物理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可以是1-3个,当物理控制信道的符号小于3个时,则除去图2-b中的最右边的OFDM符号所指的1列或2列后,获得相应PCC和SCC的资源块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异构网络切换方法主要基于如图2-a所示的物理信道设计方案实现。覆盖交叠/相邻的基站按照如图2-a所示的物理控制信道,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CRS和PDCCH信令等,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CRS等。例如参见图2-c、图2-d,基站A和基站B为覆盖交叠/相邻的基站,基站A包括第一类载波a1和第二类载波a2,基站B包括第一类载波b1和第二类载波b2。
其中,第一类载波a1和第二类载波b2互为同频载波,第二类载波a2和第一类载波b1互为同频载波。基站A在第一类载波a1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PDCCH信令和CRS等,可只在第二类载波a2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CRS;基站B在第一类载波b1(第二类载波a2的同频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PDCCH信令和CRS等,可只在第二类载波b2(第一类载波a1的同频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CRS。
例如UE当前驻留在基站A下,UE若通过测量CRS来测量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则可以通过同频测量方式,测量第一类载波a1和第二类载波b2上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或测量第二类载波a2和第一类载波b1上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
实践发现,由于所有移动性测量都针对CRS进行,因此保留第二类载波的控制域(即物理控制信道)的CRS,可保证UE对物理控制信道测量的准确性,且并不会对邻区(同频载波)的PDCCH信令等的传输造成严重的干扰,若仅保留第二类载波中间1.25MHz的CRS以用于UE的移动性测量,可在进一步降低对邻区PDCCH干扰的同时不影响UE移动性测量的准确性。基站调度CRS到一个资源块中的位置可由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entity)确定(例如图2-b中SCC1和SCC2的CRS位置不相同),而UE要从第0,5个子帧的同步信道读取PCI,尽管同步信道位于物理数据信道中的固定位置,但由于同步信道也要求全网覆盖,需要避免小区同步信道之间的干扰。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小区的基站可以通过岔开相邻小区的系统子帧号来实现(即使得相邻小区的第0,5子帧不重叠),并通过相应的协调调度来避免强干扰的产生。
而对于UE而言,在一个频带(band)内的多个载波所经历的大尺度衰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一个载波的大尺度衰落来评估另一个载波的大尺度衰落,因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信道设计方案,在例如图2-c和图2-d所示的覆盖交叠/相邻的基站下,若UE当前驻留在基站A,UE对基站B的第二类载波b2上物理控制信道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可以近似的代表其对基站B的第一类载波b1上物理控制信道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这就为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提供了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合理的切换机制通常需要避免以下两种情况:
(1)乒乓(Pingpong)效应(即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间频繁的来回切换);
(2)过高的切换失败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合理的切换触发可以通过避免以下情况进行:过早切换触发导致频繁的Pingpong和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 Failure);过晚切换触发导致RLF;不合理切换触发导致频繁切换操作。
在LTE Rel-8/9所面向的同构网络系统中,移动性测量上报事件及切换RRM算法的对应处理规则如图2-e所示。在A2(服务小区质量好于阈值)事件上报触发切换前,基站可能接收到来自UE的A3(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超过阈值)事件、A4(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事件,A5(服务小区质量差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2)事件等的同频测量的事件上报。而在同构网络场景下,这意味着UE需要进行同频切换。然而,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为保证控制信道频率正交而采用如图1-b或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载波物理控制信道设计后,UE并不能在相邻小区间进行同频切换。因此,如果不能执行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或者,统计显示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会导致严重乒乓效应或过高的切换失败率),那么A3/A4/A5事件的同频测量上报同样会触发基站为UE配置异频测量操作及参数,当然,异频测量的参数配置需要参考异构网络目标节点中的相应异频小区(载波)的切换性能来完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信号发送方案,以及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覆盖交叠/相邻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采用例如图2-a所示物理信道设计方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物理控制信道信号发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包括:第一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参见图3,具体可以包括:
310、第一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基站可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导频符号CRS,以及PDCCH信令、PCFICH信令和PHICH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还可以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例如可只发送CRS)。
320、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二基站可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导频符号CRS,以及PDCCH信令、PCFICH信令和PHICH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还可以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例如可只发送CRS)。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可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整个频段发送导频CRS;或,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中心频率1.25MHz发送导频CRS。
进一步的,此时若UE的服务基站为第一基站,UE在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上进行同频测量,可获得第二基站在该频点上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并可在满足上报事件条件(例如A2/A3/A4/A5)时,向第一基站上报测量报告,如果第二基站在该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二类载波,则可触发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中的物理控制信道信号发送机制,本发明实施例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携带UE对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根据上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参见图4,具体可以包括:
410、第一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携带UE对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
其中,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导频符号CRS,以及PDCCH信令、PCFICH信令和PHICH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还可以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例如,可只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整个频段发送CRS;或,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中心频率1.25MHz发送CRS。驻留在第一基站下的UE可采用同频测量方式,测量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同频的两个载波(第一基站的某个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某个第二类载波,或者,第一基站的某个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某个第一类载波)上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并可在满足事件上报条件(例如A2/A3/A4/A5事件)时,向第一基站上报测量报告,触发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420、第一基站根据上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基站可根据测量报告中的同频测量信息,参考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进行异频切换判决。其中,异频切换的判决规则可预先制定。
举例来说,第一基站可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超过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否则,可判决异频切换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或,第一基站也可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服务小区质量差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2,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否则可判决异频切换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或,第一基站也可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否则可判决异频切换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430、若第一基站的异频切换判决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第二基站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根据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获知本次切换是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第二基站执行异频切换,为UE准备切换资源,UE进而可接入到目标基站,实现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
此外,若第一基站的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可为UE进行异频测量配置,进而可触发执行传统的基于异频测量进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进一步的,第一基站可对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进行适宜的调整,以使得其更合理优化。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基站可控制UE进行多个频点的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确定或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和/或,在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后,网络侧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失败的性能参量,并根据该性能参量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其中,性能参量可包括:过早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或乒乓效应的概率、过晚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不合理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操作的概率等等。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由于引入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机制,可避免无谓的异频测量对UE功率的消耗。
实施例三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下面以UE执行异构网络切换的一种过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参见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包括:
501、eNB-A对UE进行测量控制;
其中,eNB-A(源eNB)可指示UE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测量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信号强度,UE亦可主动的测量邻区信号强度。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eNB可以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相关性能参量。eNB-A可参考网络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的性能参量的统计计算结果,为UE配置合理的测量事件上报的触发参数(包括配置相关限阈值、触发迟滞量等)。
在实际应用中,eNB配置测量上报事件A3/A4/A5中的触发参数时,需参考同频测量的结果触发异频切换的测量偏差。
502、UE向eNB-A上报测量报告,其中携带同频测量信息;
本实施例中,UE上报的测量报告携带UE对eNB-A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eNB-B的同频测量信息,包括移动性测量的信号强度信息等;
其中,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eNB-A的第一类载波和eNB-B的第二类载波;或,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eNB-A的第二类载波和eNB-B的第一类载波;其中,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eNB-A和eNB-B可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导频符号CRS,以及PDCCH信令、PCFICH信令和PHICH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还可以在其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上发送CRS(如可只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整个频段发送CRS;或,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中心频率1.25MHz发送CRS)。驻留在eNB-A下的UE可采用同频测量方式,测量eNB-A和eNB-B中同频的两个载波上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并在满足事件上报条件(例如A2/A3/A4/A5事件)时,向eNB-A上报测量报告,以触发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503、eNB-A接收UE上报的测量报告,根据该测量报告中的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eNB-A可根据UE同频测量的A3/A4/A5事件触发上报的同频测量结果,参考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等进行异频切换判决。其中,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可预置或由eNB-A根据UE上报的多个异频测量结果,确定或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和/或,在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后,通过网络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失败的性能参量,并可根据该性能参量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其中,性能参量可包括:失败的切换是从哪个源小区到哪个目标小区(可用切换标识予以标识)、过早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或乒乓效应的概率、过晚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不合理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操作的概率等等。
若满足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切换要求,执行步骤504;若不满足,则可为UE分配Measurement Gap,执行标准的异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流程,此时UE同频测量的A3/A4/A5事件上报,触发源eNB为UE配置异频测量操作及参数,当然,异频测量的参数配置需要参考异构网络目标节点中的相应异频小区的切换性能来完成,而标准的异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504、eNB-A向eNB-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eNB-A可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通知eNB-B(目标eNB)本次切换为同频测量触发的异频切换。
505、eNB-B接收eNB-A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其中,eNB-B可根据切换请求消息中的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获知本次切换是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按照异频切换模式对UE进行接入控制,若允许UE接入,则为UE准备相应的切换资源,执行步骤506,若不允许UE接入,则可结束流程。
进一步的,网络(eNB)可在同频测量触发同频切换/异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性能统计的基础上,增加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性能统计,每当出现切换失败发起网络重连后,网络可以根据UE上报的信息确定:
(1)该次切换的失败是否是属于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
(2)该次失败的切换是从哪个源小区到哪个目标小区;
(3)该次切换的失败是属于过早切换触发,过晚切换触发还是不合理切换触发所导致的切换失败。
eNB可根据相应性能参量的统计结果,以对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场景下的测量事件触发参数、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等异频切换控制参数进行适宜性的调整,以不断弥补同频测量代替异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所导致的误差,尽可能避免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导致的Pingpong效应和过高的切换失败率。
例如,eNB此前统计发现,当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设置为S1时,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的成功率小于95%,当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设置为S2(S2<S1),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成功率大于98%,则eNB将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调整为S2,以此类推。
506、eNB-B向eNB-A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携带eNB-B为UE准备切换资源信息。
507、eNB-A接收eNB-B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获知eNB-B允许UE接入,向UE发送切换命令,指示UE接入eNB-B,切换命令中携带eNB-B为UE准备切换资源信息。
此时,eNB-A若接收到UE的下行数据,eNB-A可向eNB-B前传UE的下行数据。eNB-B缓存eNB-A前转过来的UE的下行数据。
508、UE上行同步到目标小区,向eNB-B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其中携带前导Preamble。
509、eNB-B为UE分配上行无线资源,并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其中携带eNB-B为UE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信息(指示上行时频资源)、以及UE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提前量(TA,Time AdCanced)等信息。
510、UE向eNB-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511、eNB-B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请求对UE的数据传输路径进行转换;
512、MME向服务网管(SGW,Servering Getway)发送用户面更新请求;
513、SGW转换UE的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
514、SGW向MME发送用户面更新响应;
515、MME向eNB-B发送路径转换响应,eNB-B可据此获知UE的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转换完成;
516、eNB-B指示eNB-A释放相应资源。
eNB-A释放UE的相应资源,清空对应UE的下行数据缓存,并继续向eNB-B前转正在传输的UE下行数据。
后续UE便可直接通过eNB-B和网络交互数据包。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eNB(eNB-A和eNB-B)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eNB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有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eNB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由于引入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机制,可避免无谓的异频测量对UE功率的消耗。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方案具备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如LTE Rel-8/Rel-9版本的UE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不需要任何改动也能够顺利的切换和工作。
进一步的,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装。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610,以及与第一基站610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620。
其中,第一基站610,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第二基站620,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610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620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610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620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第一基站610(或第二基站620)可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整个频段发送CRS;或,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中心频率1.25MHz发送CRS。
进一步的,此时若UE的服务基站为第一基站610,UE在第一基站610的第一类载波上进行同频测量,可获得第二基站620在该频点上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信号强度,并可在满足上报事件条件(例如A2/A3/A4/A5)时,向第一基站610上报测量报告,如果第二基站620在该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二类载波,则可触发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第一基站61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eNB-A,第二基站62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eNB-B,可用于实现其全部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第一基站610和第一基站620)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700,包括:接收模块710、判决模块720和发送模块730。
其中,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UE上报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携带UE对所述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基站700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所述基站700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
其中,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判决模块720,用于根据上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发送模块730,用于在判决模块720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时,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第二基站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根据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获知本次切换时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第二基站执行异频切换,为UE准备切换资源,UE进而可接入到目标基站,实现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判决模块7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参考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其中,判决模块720可以包括:
第一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超过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第二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服务小区质量差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2,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第三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之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基站700还可以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在判决模块720判决异频切换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时,为该UE进行异频测量配置。进而可触发执行传统的基于异频测量进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基站700还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UE进行多个异频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确定或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
在一种应用场景下,基站700还可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后,通过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失败的性能参量,并参考该性能参量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其中,性能参量可包括:过早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或乒乓效应的概率、过晚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不合理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操作的概率。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基站70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eNB-A,可用于实现其全部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基站700和第二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eNB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有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触发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由于引入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机制,可避免无谓的异频测量对UE功率的消耗。
进一步的,上述切换方案具备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如LTE Rel-8/Rel-9版本的UE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不需要任何改动也能够顺利的切换和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810,以及与基站810相邻/覆盖交叠的另一基站820。
其中,基站810,用于接收UE上报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携带UE对基站810和另一基站820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基站810的第一类载波和另一基站820的第二类载波;或,该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基站810的第二类载波和另一基站820的第一类载波;其中,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根据上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向另一基站820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另一基站820接收基站810发送的切换请求,并可按照异频切换模式执行UE的接入控制。
此外,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为UE进行异频测量配置。进而可触发执行传统的基于异频测量进行异频切换的流程。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基站81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eNB-A,基站82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eNB-B,可用于实现其全部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包括:基站7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9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910,用于在基站900的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
第二发送模块920,用于在基站900的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均采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组合设计,且相邻/覆盖交叠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中至少有一对同频,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并在第二类载波发送CRS,因此可以保证UE在同频测量时,对相邻/覆盖交叠的基站的小区物理控制信道移动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测量上报的及时性;且能够较好的保证用户的服务延续性,并避免邻区间无谓的上/下行数据信道干扰;由于引入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机制,可避免无谓的异频测量对UE功率的消耗。
进一步的,上述异频切换方案具备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如LTE Rel-8/Rel-9版本的UE在异构网络场景下不需要任何改动也能够顺利的切换和工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物理控制信道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包括:
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整个频段发送CRS;或,
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中心频率1.25MHz发送CRS。
3.一种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携带UE对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所述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包括:
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参考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包括:
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超过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服务小区质量差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2,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则为所述UE进行异频测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UE进行多个异频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UE上报的测量结果,确定或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后,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失败的性能参量,并参考该性能参量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
其中,所述性能参量包括:
过早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或乒乓效应的概率、过晚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不合理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操作的概率。
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以及与第一基站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第二基站,用于在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PDCCH信令、PCFICH信令、PHICH信令和CRS,在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发送CRS;
其中,第一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和/或,第一基站的第二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与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中至少一个载波互为同频载波。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携带UE对所述基站和与其相邻/覆盖交叠的第二基站的同频测量信息,其中,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所述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二类载波;或,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对应的测量频点上的载波为所述基站的第二类载波和第二基站的第一类载波;其中,所述第一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信令、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信令、物理混合反馈重传指示信道PHICH信令和导频符号CRS;所述第二类载波的物理控制信道承载CRS;
判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判决模块确定出异频切换判决的结果为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时,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携带同频测量触发异频切换的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决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同频测量信息,参考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进行异频切换判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决模块包括,包括:
第一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服务小区超过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第二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服务小区质量差于阈值1且相邻小区质量好于阈值2,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或,
第三判决子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UE同频测量的上报事件为相邻小区质量好于设定阈值;且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在误差偏移值的范围内时,判决异频切换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判决模块判决异频切换不满足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的条件时,为所述UE进行异频测量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UE进行多个异频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UE上报的测量结果,确定或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基于同频测量的异频切换失败后,统计基于同频测量执行异频切换失败的性能参量,并参考所述性能参量调整同频测量估计异频信道状况的误差偏移值;
其中,所述性能参量包括:
过早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或乒乓效应的概率、过晚切换导致的无线链路失败的概率、不合理切换导致的频繁切换操作的概率。
1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758456A CN102238680B (zh) | 2010-05-07 | 2010-05-07 |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758456A CN102238680B (zh) | 2010-05-07 | 2010-05-07 |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38680A CN102238680A (zh) | 2011-11-09 |
CN102238680B true CN102238680B (zh) | 2013-12-04 |
Family
ID=4488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758456A Active CN102238680B (zh) | 2010-05-07 | 2010-05-07 |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386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85566B2 (en) * | 2011-12-01 | 2015-1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ell cancellation list and an adaptive radio link failure trigger for improved spectrum sharing |
CN103313275B (zh) * | 2012-03-16 | 2018-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Mro 场景检测方法及装置 |
US9320062B2 (en) * | 2012-04-17 | 2016-04-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521654B2 (en) * | 2012-05-02 | 2016-12-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EP2849489B1 (en) | 2012-05-11 | 2018-12-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frequency to be measured |
WO2013177787A1 (zh) * | 2012-05-31 | 2013-1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测量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6304926B2 (ja) * | 2013-01-17 | 2018-04-04 | Kddi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153722A1 (zh) * | 2013-03-26 | 2014-10-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信息传递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
US9585104B2 (en) * | 2013-04-08 | 2017-02-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erform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on carriers with overlapping bandwidths |
CN104244283B (zh) * | 2013-06-06 | 2020-04-21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
CN104508991B (zh) * | 2013-07-24 | 2017-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4469816A (zh) * | 2013-09-16 | 2015-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启动异频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宏基站 |
CN111405665B (zh) * | 2013-12-11 | 2023-1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WO2015100735A1 (zh) * | 2014-01-03 | 2015-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方法、节点设备及用户设备 |
CN111432420A (zh) * | 2014-06-23 | 2020-07-17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
US20180279273A1 (en) * | 2017-03-24 | 2018-09-27 | Mediatek Inc. |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Desig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CN111279747B (zh) * | 2018-10-05 | 2022-06-1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早期准备功能的切换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CN112105046B (zh) * | 2019-06-18 | 2023-03-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模型训练方法及系统、异频测量估计方法及系统 |
CN111886836A (zh) * | 2019-11-04 | 2020-11-03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双频段多频点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911663B (zh) * | 2021-02-03 | 2022-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0812A (zh) * | 2007-03-26 | 2007-09-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N频点组网方法 |
CN101218581A (zh) * | 2005-07-04 | 2008-07-09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多个通信网络之间资源共享的设备及方法 |
CN101547512A (zh) * | 2008-03-27 | 2009-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
-
2010
- 2010-05-07 CN CN2010101758456A patent/CN1022386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8581A (zh) * | 2005-07-04 | 2008-07-09 | 摩托罗拉公司 | 用于多个通信网络之间资源共享的设备及方法 |
CN101030812A (zh) * | 2007-03-26 | 2007-09-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N频点组网方法 |
CN101547512A (zh) * | 2008-03-27 | 2009-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层异构分布式基站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38680A (zh) | 201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38680B (zh) | 异构网络切换控制方法和信号发送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 | |
US10097332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448269B2 (en) | Measurement method,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node | |
US9337972B2 (en) | Method for instructing user terminal to alleviate interference in a base station | |
US10952089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2018057B1 (ko) | 중첩 셀 환경에서의 조정 다중점 송수신 방법 | |
Lindbom et al. |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in lte-advanced: A survey | |
JP5899359B2 (ja) |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 |
US9674742B2 (en) | Exploi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s for inter-cell scheduling | |
JP5735127B2 (ja) |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 |
WO2022084955A1 (en) | L1/l2-centric mobility - neighbour cell measurements | |
US20170245160A1 (en) |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network,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base station | |
CN105580415A (zh) |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US971307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hannel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 | |
CN104541538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
WO2017036306A1 (zh) | 上下行干扰协调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5121759A2 (en) | Cell swapping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further enhanced non ca-based icic for lte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2824958B1 (en) |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 |
KR101632567B1 (ko) | 스몰 셀 디스커버리를 위한 채널 측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JP2016077020A (ja) | 移動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接続確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