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8795A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18795A CN102118795A CN2009102169244A CN200910216924A CN102118795A CN 102118795 A CN102118795 A CN 102118795A CN 2009102169244 A CN2009102169244 A CN 2009102169244A CN 200910216924 A CN200910216924 A CN 200910216924A CN 102118795 A CN102118795 A CN 1021187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rec
- module
- standard
- along sepa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14—Channel dividing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a single bit stream is divided between several baseband channels and reassembled at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REC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分路前的I/Q数据;所述REC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本发明还提供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无线基站。本发明可以避免在用户面数据的数量比较大的情况下,CPRI链路发生拥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无线基站(BS,Base Station)以及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数据的传送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无线基站采用基带模块(BBU,Base Band Unit)和射频拉远模块(RRU,Remote Radio Unit)的组成形式。BBU和RRU都遵循CPRI协议。BBU对应于CPRI协议中的无线设备控制器(REC,Radio EquipmentControl),RRU对应于CPRI协议中的无线设备(RE,Radio Equipment)。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多个RE可以组成链型、星型或环型等形式。REC与RE之间的接口称为CPRI,REC与RE之间的链路称为CPRI链路。
如果采用CPRI链路备份的方式,那么REC与RE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一条CPRI链路设置在REC的一个端口与RE的一个端口之间,另一条CPRI链路设置在REC的另一个端口与RE的另一个端口之间。按照现有的CPRI数据的传送方案,一条CPRI链路用于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的传送,另一条CPRI链路用于信号检测以判断链路的通断。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户面数据的数量比较大,而且仍然只用一条CPRI链路传送用户面数据,那么可能会造成传送用户面数据的CPRI链路拥塞,甚至会丢失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无线基站。
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REC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其中,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RE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所述RE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RE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其中,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REC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所述REC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
一种无线基站,包括REC和RE,所述REC与所述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REC与RE之间的I/Q数据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RE与REC之间交互的用户面数据在RE与REC之间的所有CPRI链路上传送,也就是说,RE与REC之间的所有CPRI链路都可以用于传送RE与REC之间交互的用户面数据,这样就避免了在用户面数据的数量比较大的情况下,CPRI链路发生拥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模基站的一种逻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基站的一种逻辑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模基站的一种逻辑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叠式双模宏基站的一种逻辑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PRI协议定义的三个平面和三个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ort ID、Slot ID和Hop Number的传送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制式REC条件下的I/Q数据传送格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基站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单模基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12所示的连接结构的I/Q数据和HDLC数据的传送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模基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14所示的连接结构的I/Q数据和HDLC数据的传送方式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双模基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16所示的连接结构的双模基站的I/Q数据和HDLC数据的传送方式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荷分担模式下的HOP扫描过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荷分担模式下的进出RE的端口的控制字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I/Q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一种I/Q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I/Q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HDLC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一种HDLC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HDLC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格式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另一种背板数据传送格式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基站在负荷分担模式下的共享I/Q分配策略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配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些专业知识。
基站可以分为单模基站(Single Mode BTS)和多模基站(Multi ModeBTS)。
单模基站的一种组成形式如图1所示,单模基站包括BBU和RRU,其中,BBU上承载有支持单一制式的REC。
多模基站的几种组成形式如图2、图2A和图3所示,多模基站也可以包括BBU和RRU,其中,BBU上承载有支持多个制式的REC。如图2、图2A和图3所示,BBU上承载有支持两个不同制式的REC,例如,两个制式可以分别是全球移动通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制式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制式。
前面提到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EC与RE之间的接口称为CPRI。CPRI由通用公共无线接口联盟发起制定。目前,CPRI被广泛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的基站中。
CPRI协议包括三个平面:用户数据面、管理控制面和同步机制面,按协议层次分为三层:物理层(Layer1,L1)、链路层(Layer2,L2)和应用层(Layer3,L3),具体可以参见图4。CPRI协议重点关注与硬件相关的协议层面(L1和L2),确保硬件做有限的适配就可以提供独立的技术演进,CPRI协议不包括应用层的规定。
在物理层,每个超帧(Hyperframe)的256个控制字(Control Word)按一定的格式被组织成64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包括4个控制字,控制字按矩阵的方式组织成子信道。
根据CPRI协议的定义,64个子信道传送的内容如表1所示。
subchannelnumber Ns | purpose ofsubchannel | Xs=0 | Xs=1 | Xs=2 | Xs=3 |
0 | sync&timing | sync byte K28.5 | HFN | BFN-low | BFN-high |
1 | slow C&M | slow C&M | slow C&M | slow C&M | slow C&M |
2 | L1 inband prot | version | startup | L1-reset-LOS... | pointer p |
3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 | … | … | … | … | … |
15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16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 | … | … | … | … | … |
p-1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vendor specific |
pointer:p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 | … | … | … | … | … |
63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fast C&M |
表1
其中,厂商定义(vendor specific)的子信道(子信道16~子信道p-1)可以根据产品需要自定义。
为使REC能够获知各条CPRI链路(或链环)的拓扑结构信息(包括CPRI链路的头尾位置,RE位置信息等),那么就需要REC与RE协同完成I/Q数据传递、拓扑扫描(TOP Scan,Topology Scan)、数据配置等工作。为此,本发明实施例将CPRI协议中厂商定义的子信道16做了如表2所示的定义。
subchannelnumber Ns | purpose ofsubchannel | Xs=0 | Xs=1 | Xs=2 | Xs=3 |
0 | sync&timing | sync byte K28.5 | HFN | BFN-low | BFN-high |
1 | slow C&M | slow C&M | slowC&M | slowC&M | slow C&M |
2 | L1 inband prot. | version | startup | L1-reset-LOS. | pomter p |
3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 | … | … | … | … | … |
15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reserved |
16 | vendor specific | Port ID/Slot ID | vendor specific | Hop Number | M&S Attribute |
… | … | … | … | … | … |
p-1 | vendor specific | reserved of vs | reserved of vs | reserved of vs | reserved of vs |
Pointer-p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 | … | … | …… | … | … |
63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faster C&M |
表2
其中,Port ID表示CPRI链路的端口号,占用#Z.16.0字节,具体的,用Z.16.0的低4个比特(Bit)传送REC内的Port ID。Port ID对应的4个比特可以表示16个端口号。
vendor specific区域的Port ID定义如表3所示。
表3
Slot ID表示CPRI链路的槽位号,占用#Z.16.1字节,具体的,从最高位(MSB,Most Significant Bit)到最低位(LSB,Least Significant Bit)分别对应Z.16.1的b7~b0。Slot ID字段由REC填写,由CPRI链路中的RE进行转发。
vendor specific区域的Slot ID定义如表4所示。
表4
M or S Attribute是端口主从属性,占用#Z.208.0字节,从下行链路的角度来看,发送端口为“master”主设备,接收端口为“slave”从设备,占用每个超帧的对应控制字。
vendor specific区域M or S Attribute的定义如表5所示。
表5
Hop Number表示RE在下行将slave端口上的Hop Number加1后在master端口上转发;上行对于末级节点,在slave端口上发送自己的Hop Number;对于非末级节点,在slave端口直接转发master端口收到的Hop Number。
Port ID、Slot ID和Hop Number的传送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的传送过程为:(1)从BBU的CPRIm发出CPRIm的Port ID和Slot ID,并且发出值为0的Hop Number,值为0的Hop Number是图5所示的左边的RRU的编号;值为0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向图5所示的右边的RRU发出CPRIm的Port ID和Slot ID,并且发出值为1的Hop Number,值为1的Hop Number是图5所示的右边的RRU的编号;值为1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向BBU的CPRIn发出BBU的CPRIm的Port ID和Slot ID,并且,针对从CPRIn发出的值为0的Hop Number向CPRIn发出值为无效值的Hop Number;(2)从BBU的CPRIn发出CPRIn的Port ID和Slot ID,并且发出值为0的HopNumber;值为1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图5所示的右边的RRU)向值为0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图5所示的左边的RRU)发出CPRIn的PortID和Slot ID,并且向值为0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发出值为1的HopNumber;值为0的Hop Number对应的RRU向BBU的CPRIm发出CPRIn的Port ID和Slot ID,并且发出值为1的Hop Number。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字的传送过程可以与I/Q数据的传送过程同时进行。
CPRI链路的用户数据面传送的是I/Q数据,不同载波的I/Q数据按对应的粒度(占用的比特位数)划分为AxC(antenna-carrier)通路,CPRI协议中称为AxC Container,通过软件控制可以在CPRI链路内进行动态的CPRI资源共享。单制式REC条件下的I/Q数据传送格式如图6所示。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面数据具体是指I/Q数据。
此外,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都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这种方法包括:
S701: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S702:REC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其中,分路后的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在S701中,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也就是说,REC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拆分后传送。一般来说,REC拆分的I/Q数据的路数与CPRI链路的数量相同。
在S702中,REC在每一条CPRI链路上都传送分路后的I/Q数据。一般来说,REC会在每一条CPRI链路上都传送一路分路后的I/Q数据,同一个REC在各条CPRI链路上传送的I/Q数据在内容上互不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在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也就是说,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给RE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RE的另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时分长期演进(TDL,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其中,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是指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的模块。之后,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并在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由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也就是说,某个或某些模块不仅要通过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将传送给RE的一部分I/Q数据传送给RE,还要通过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将传送给RE的另一部分I/Q数据传送给RE。另外,某个或某些REC只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传送给RE。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支持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也就是说,某个或某些REC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上向RE传送I/Q数据。另外,有的模块需要通过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和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才能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传送给RE。
上述实施例是从REC的角度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面再从RE的角度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图8所示,这种方法包括:
S801:RE从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REC需要分路传送给RE的I/Q数据;
S802:RE将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REC需要分路传送给RE的I/Q数据。
在S801中,RE可以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一般来说,RE接收的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I/Q数据的路数与CPRI链路的数量相同。
在S802中,RE将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进行合路,合路后的数据就是同一个REC传送给RE的完整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从两条CPRI链路接收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过来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将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给RE的I/Q数据。也就是说,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给RE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RE的另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从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一路I/Q数据,从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另一路I/Q数据,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另一路I/Q数据是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接收的,其中,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是指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的模块,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两路I/Q数据的内容互不相同。RE将接收到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两路I/Q数据合路为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I/Q数据。也就是说,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和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某个或某些模块传送给RE的I/Q数据。另外,RE可以只从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某个或某些模块传送给RE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REC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REC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从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接收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RE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将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也就是说,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某个或某些模块传送给RE的I/Q数据。另外,RE可以只从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中的一条CPRI链路接收某个或某些模块传送给RE的I/Q数据。
上述两个实施例描述的是REC向RE传送I/Q数据的过程,下面再用两个实施例来描述RE向REC传送I/Q数据的过程。
首先介绍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如图9所示,这种方法包括:
S901: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分路前的I/Q数据;
S902:RE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C,其中,分路后的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在S901中,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也就是说,RE将传送给REC的I/Q数据拆分后传送。一般来说,RE拆分的I/Q数据的路数与CPRI链路的数量相同。
在S902中,RE在每一条CPRI链路上都传送分路后的I/Q数据。一般来说,RE在每一条CPRI链路上都传送一路分路后的I/Q数据,RE各条CPRI链路上传送给同一个REC的I/Q数据在内容上互不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将传送给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在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也就是说,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RE传送给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RE的另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由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在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也就是说,RE可以通过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将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一部分I/Q数据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还可以通过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将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的另一部分I/Q数据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另外,RE可以只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I/Q数据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也就是说,RE可以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上同时传送RE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I/Q数据。另外,RE可以只通过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和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将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I/Q数据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
上述实施例是从RE的角度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面再从REC的角度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图10所示,这种方法包括:
S1001:REC从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RE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
S1002:REC将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RE需要分路传送给REC的I/Q数据。
在S1001中,REC可以接收RE发来的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一般来说,REC接收的RE发来的I/Q数据的路数与CPRI链路的数量相同。
在S1002中,REC将多路不同内容的I/Q数据进行合路,合路后的数据就是RE传送给REC的完整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从两条CPRI链路接收RE传送过来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将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RE传送给REC的分路前的I/Q数据。也就是说,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RE传送给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RE的另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从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一路I/Q数据,并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接收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另一路I/Q数据,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另一路I/Q数据是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从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的,其中,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I/Q数据的内容互不相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将接收到的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I/Q数据。也就是说,某个或某些模块不仅可以通过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RE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的一部分I/Q数据,还可以通过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和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接收RE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的I/Q数据。另外,某个或某些模块只从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RE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的I/Q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REC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REC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从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接收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并将接收到的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RE传送给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I/Q数据。也就是说,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可以同时用于传送RE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I/Q数据。另外,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还可以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RE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接收RE传送给某个或某些模块的I/Q数据,之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在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将RE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的I/Q数据传送给这个或这些模块。
前面提到过,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都适用于无线基站,对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基站。如图11所示,这种无线基站包括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和无线设备1102,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与无线设备1102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与无线设备1102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上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可以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两条CPRI链路中的一条链路上传送。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和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传送,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其中,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是指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并接收RE分路传送过来的I/Q数据的模块。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RE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其中,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是指不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并且不接收RE分路传送过来的I/Q数据的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设备控制器1101可以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支持第一制式的REC与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第一制式例如是TDL制式,第二制式例如是TDS制式。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其中,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是指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并接收RE分路传送过来的I/Q数据的模块。
在这种连接模式下,REC中的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和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中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和RE与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其中,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是指不需要将传送给RE的I/Q数据分路传送并且不接收RE分路传送过来的I/Q数据的模块。
对于无线基站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几个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介绍三种CPRI数据传送方式。
(1)单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
如图12所示,RE的两个端口与支持TDL制式的REC的基带接口(BaseBand Interface)单元的两个端口分别通过线缆相连,构成RE与支持TDL制式的REC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
I/Q数据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数据的传送方式如图13所示。在这种CPRI数据传送方式下,I/Q数据需要在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而HDLC数据只需要在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另一条CPRI链路作为HDLC数据传送的备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HDLC数据是控制数据的一种形式,这里只是以HDLC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控制数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数据,例如Ethernet数据。
(2)多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一
如图14所示,RE的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的一个端口通过线缆相连,构成RE与REC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RE的另一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的一个端口通过线缆相连,构成RE与REC之间的另一条CPRI链路,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之间传送数据,例如通过背板总线传送数据,所述背板总线构成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当然,不同制式的模块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送数据,例如通过线缆传送数据,这里只是以背板总线为例而已。
I/Q数据和HDLC数据的传送方式如图15所示。在这种CPRI数据传送方式下,I/Q数据需要在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而HDLC数据只需要在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另一条CPRI链路作为HDLC数据传送的备份。在实际应用中,HDLC数据究竟在哪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同样,HDLC数据是控制数据的一种形式,这里只是以HDLC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控制数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数据,例如Ethernet数据。
(3)多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二
如图16所示,RE的两个端口与REC中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的两个端口通过线缆相连,构成RE与REC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与REC中的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基带接口单板之间通过背板总线传送数据,所述背板总线构成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
I/Q数据和HDLC数据的传送方式如图17所示。在这种CPRI数据传送方式下,I/Q数据需要在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0对应的链路传送,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1对应的链路传送。当然,通过哪条CPRI链路传送哪种或哪些种数据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自行设置。这里只是假设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0对应的链路传送,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1对应的链路传送,实际上,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1对应的链路传送、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通过CPRI0对应的链路传送也是可行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REC和RE中设置用于表示链环模式和RE的两个端口的Master/Slave属性的标志,其中,链环模式表明是否需要进行分路传送。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扩展了控制字Z.208.0的定义,定义BIT3~BIT1为链环模式,由REC高层软件写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逻辑寄存器,扩展后的Z.208.0具体如表6所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扩展控制字Z.208.0只是一种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以扩展其他控制字,例如Z.208.1。
比特索引(BYTEIndex) | 功能(Function) | 解释(Comment) |
Z.208.0 | M or S attribute andLink Mode | BIT3~BIT1:链环模式(Link Mode)000:单向链环模式011:负荷分担模式BIT0:表示发送该CPRI帧的端口属性为master还是slave。1表示master,0表示slave。 |
表6
如表6所示,单向链环模式表示不需要分路传送数据。在单向链环模式下,RE的两个端口有Master/Slave属性区别,在Slave端口接收下行数据、发送上行数据,在Master端口接收上行数据、转发下行数据,这种模式下的链环实际上是由两条CPRI链路拼成的。
如表6所示,负荷分担模式表示需要分路传送数据。在负荷分担模式(即I/Q数据在多条CPRI链路上传送的模式)下,RE的两个端口的Master/Slave属性都设定为Slave属性,I/Q数据和HDLC数据的收发做相应的调整。从CPRI链路的一端到另一端扫描Hop Number。
CPRI链环的工作模式可以由用户配置。当然,CPRI链环的工作模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配置,例如软件自动决策等。
REC软件将链环模式配置给接口器件(如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rgrated Circuits)),接口器件使用控制字Z.208.0的BIT3-BIT1将链环模式传送给RE。
由于上面提到了扫描Hop Number,所以,下面再对HOP扫描(即扫描Hop Number)进行说明。
在进行HOP扫描时,RE的CPRI逻辑首先判断收到的链环模式,如果是b000,则认为应该按照单向链环模式进行HOP扫描,将接收侧的端口置为Slave,将另一侧的端口置为Master,并将Hop Number加1后在Master端口发出。
如果收到的链环模式是b011,则认为应该按照负荷分担模式进行HOP扫描,将接收侧的端口置为Slave,将另一侧的端口也置为Slave,并将在一个端口收到的Hop Number在另一个端口发出,此时,Hop Number=0,具体可以参见图18所示的负荷分担模式下的HOP扫描过程。
另外,负荷分担模式下的进出RE的端口的控制字如图19所示。从CPRI0进入的控制字和从CPRI1出去的控制字分别为:Slot ID=2,Port ID=m,HopNumber=0,Link mode=b011,从CPRI1进入的控制字和从CPRI0出去的控制字分别为:Slot ID=2,Port ID=n,Hop Number=0,Link mode=b011。
由前面几个实施例不难看出,I/Q数据处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重要过程,下面对I/Q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单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
如图20所示,RE分别从CPRI0和CPRI1接收I/Q数据,两路I/Q数据经过合路处理后到达中射频(IRF,Intermediate Radio Frequency)信号处理模块。高层软件需要将本RE上的每个载波占用的AxC信息及其对应的收发CPRI信息配置给FPGA。发送I/Q数据时,FPGA根据高层软件配置的CPRI信息,将I/Q数据发往对应的端口。接收I/Q数据时,FPGA根据高层软件配置的CPRI信息,从对应的端口上接收I/Q数据。
REC侧的I/Q数据处理方式与RE相同,也要根据AxC的端口信息做合路和分路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2)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1
如图21所示,RE的两个端口分别与REC中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和REC中的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相连。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需要在RE的两个端口进行负荷分担,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不需要在RE的两个端口进行负荷分担。
对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I/Q数据以AxC的粒度分路为在面板链路和背板链路方向,当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时,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
对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面板端口需要进行汇聚,将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进行合路。同样,当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时,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在接收数据时,支持TDS制式的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分路为在面板链路和背板链路方向。
对于RE:需要将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做分路处理,一路数据通过CPRI0直接到达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另一路数据需要与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合路后到达支持TDS制式的模块。接收数据时,从CPRI1收到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合路后的数据,之后,将合路后的数据进行分路处理,将分路出来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与从CPRI0收到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合路后送到IRF。
(3)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2
如图22所示,RE的两个端口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分别相连。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需要在RE的两个端口进行负荷分担,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传送给RE的数据不需要在RE的两个端口进行负荷分担。
对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I/Q数据以AxC的粒度分路为在两个面板链路方向。一个面板链路只传送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另一个面板链路需要进行汇聚,将支持TDL制式的REC的部分数据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进行合路。当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时,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
对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只在背板链路传送数据,当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时,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
对于RE:需要将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做分路处理,一路数据通过CPRI0直接到达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另一路数据需要与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合路后,通过CPRI1到达支持TDL制式的模块。接收数据时,从CPRI1收到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与支持TDS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合路后的数据,之后,将合路后的数据进行分路处理,将分路出来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与从CPRI0收到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的数据合路后送到IRF。
由前面几个实施例不难看出,RE与REC之间除传送I/Q数据外,还要传送控制数据。下面以HDLC数据为例,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RE与REC之间对于控制数据的传送方式。
(1)单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
如图23所示,HDLC数据只在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RE接收到HDLC数据时,由FPGA将HDLC数据排队,由底层软件读取给高层软件。另一条CPRI链路作为传送HDLC数据的备份链路。
(2)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1
如图24所示,RE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相连。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在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
RE接收HDLC数据时,由FPGA将从两个端口收到的HDLC数据排队,之后传送给高层软件。对应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层软件和对应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层软件根据HDLC数据的地址,只取用对应自己地址的HDLC数据。RE发送HDLC数据时,由FPGA将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LDC数据和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LDC数据进行合路处理,并在两个端口同时发送,REC侧的HDLC层软件只取用对应自己地址的HDLC数据
(3)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2
如图25所示,RE的两个端口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分别相连。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在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数据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
RE接收HDLC数据时,由FPGA将从两个端口收到的HDLC数据排队,之后传送给高层软件。对应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DLC层软件和对应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DLC层软件根据HDLC数据的地址,只取用对应自己地址的HDLC数据。RE发送HDLC数据时,由FPGA将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HLDC数据和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HLDC数据进行合路处理,并在两个端口同时发送,REC侧的HDLC层软件只取用对应自己地址的HDLC数据。
前面提到过,图14-17、图21、图22、图24和图25对应的实施例都涉及到两个REC之间通过背板链路传送数据,下面再对通过背板链路传送数据的方式进行说明。
(1)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1
在这种方式下,RE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相连。
如果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那么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即,将多个面板链路的数据进行汇聚。
在这种方式下,两个模块之间通过背板链路传送数据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6所示,支持TDS制式的模块实现面板汇聚,并需要将从多个面板链路收到的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背板汇聚,之后,将汇聚后的数据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实际上,在这种实现方式下,背板端口与面板端口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27所示,支持TDS制式的模块实现面板汇聚,但不需要将从多个面板链路收到的传送给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背板汇聚,在背板只需转发面板过来的数据即可。实际上,在这种实现方式下,背板端口与面板端口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1下,背板不需要传送控制数据,只需要传送I/Q数据。I/Q数据的排列方式较多,例如采用图30所示的方式,按分层的方式对应不同的端口。例如,图30示出了背板每路端口的带宽为6.144G,支持传送两路3.072G的I/Q数据,byte0~byte4对应一个端口,byte5~byte9对应另一个端口。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1下,实现背板汇聚功能和面板汇聚功能时,共享端口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I/Q字段统一分配,互不重叠,方案实现比较简单。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1下,背板链路的线速率要大于或等于面板链路的线速率的整数倍。
(2)双模基站的CPRI数据传送方式2
在这种方式下,RE的两个端口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分别相连。
如果基站背板链路的带宽比面板链路的带宽大,那么可以在背板侧实现汇聚功能。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面板不需要传送数据。
在这种方式下,两个模块之间通过背板链路传送数据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28所示,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实现面板汇聚,并需要将从多个面板链路收到的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背板汇聚,之后,将汇聚后的数据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实际上,在这种实现方式下,背板端口与面板端口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29所示,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实现面板汇聚,但不需要将从多个面板链路收到的传送给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背板汇聚,在背板只需转发面板过来的数据即可。实际上,在这种实现方式下,背板端口与面板端口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2下,背板需要传送控制数据和I/Q数据。IQ数据的排列方式较多,例如采用图31所示的方式,按分层的方式对应不同的端口。例如,图31示出了背板每路接口的带宽为6.144G,支持传送两路3.072G的I/Q数据,byte0~byte4对应一个端口,byte5~byte9对应另一个端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举的一个例子而已,适用于其他速率的例子不再一一列举。例如,背板速率为6.144G,则可以支持4路1.2288G速率的速率传送。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2下,实现背板汇聚功能和面板汇聚功能时,共享端口的支持TDL制式的模块和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I/Q字段统一分配、互不重叠。控制数据也是一一对应的。方案实现比较简单。
在CPRI数据传送方式2下,背板链路的线速率要大于或等于面板链路的线速率的整数倍。
在实际应用中,支持两个制式的REC在同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I/Q数据时,支持两个制式的REC需要协同工作,在CPRI基本帧中对支持两个制式的REC的I/Q数据分配合适的空间,避免支持两个制式的REC的数据在CPRI基本帧中空间重叠。以图32为例,背板每个链路的带宽为6.144G,支持传送两路3.072G的I/Q数据,支持TDS制式的模块通过背板收到支持TDL制式的模块传送过来的CPRI基本帧后,需要在CPRI基本帧中为自己传送给RE的数据分配空间,支持TDS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CPRI基本帧中占用的空间与支持TDL制式的模块的数据在CPRI基本帧中占用的空间不重叠。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但需要有硬件技术的支持,还需要有软件技术的支持,特别是在I/Q数据传送之前,需要对REC和RE进行必要的配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需的软件配置流程。
如图33所示,软件配置流程如下:
S3301:启动软件,FPGA加载运行;
S3302:判断CPRI链环模式,如果是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则转S3303,如果是负荷分担模式(即多条CPRI链路用于传送I/Q数据),转S3304;
S3303:按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处理;
S3304:REC向FPGA提供链环模式信息、RE的槽位号(Slot ID)和RE的端口号(Port ID);
S3305:FPGA判断链环模式,如果是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则转S3306,如果是负荷分担模式(即多条CPRI链路用于传送I/Q数据),转S3308;
S3306:按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处理;
S3308:RE的高层软件从FPGA读取链环模式信息、REC的槽位号、REC的端口号和RE的端口号,转S3309;
在S3304之后,在S3308之前,软件配置流程还包括:
S3307:REC在HDLC建立过程中,将REC的槽位号和REC的端口号提供给RE的高层软件;
S3309:RE的高层软件判断链环模式,如果是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则转S3310,如果是负荷分担模式(即多条CPRI链路用于传送I/Q数据),转S3311;
S3310:按单向链环模式或双星型链环模式处理;
S3311:RE的高层软件向FPGA配置RE端口的制式;
S3312:REC在建立载频过程中,将REC的端口号提供给RE的高层软件;
S3313:RE的高层软件在建立载频过程中,将RE端口号提供给FPGA。
REC与RE的高层软件在建立载频的消息接口中包含但不限于如表7所示的信息。
字段 | 长度(字节) | 参数类型 | 描述 |
Command ID(命令ID) | 1 | 0x7E | Request(请求) |
High byte of length(长度的高字节) | 1 | Variable length(可变长度) | Length;2 bytes |
Low byte of length(长度的低字节) | 1 | Variable length | |
Transaction ID(上下文ID) | 2 | INTEGER(整数类型)(0..2^16-1) | Transaction ID |
… | |||
TLV Type(TLV类型) | 1 | INTEGER(1) | TLV Type:RX Information(接收信息) |
TLV Length | 2 | INTEGER(0..2^16-1) | TLV Length |
TLV Value | TLV Value | ||
… | |||
>Index of Carrier(载波号) | 1 | INTEGER(0..MAX_RX_CARRIER_PER_CHAN | Index of Carrier |
NEL-1)(每通道的最大接收载波个数) | |||
… | |||
>Amount AxC(天线容器总数) | 1 | INTEGER(0..0xFF) | The total AxC of this carrier inRX direction.(此载波在接收方向的天线容器总数) |
>AxC Location Information(天线容器定位信息) | 0..<Amountof AxC>(天线容器数目) | ||
>>AxC Index | 1 | INTEGER(0..0xFF) | AxC Index.0xFF:Invalid |
>>StartBit(起始比特) | 2 | INTEGER(0..2^16) | The start Bit of this AxC. |
>>Bit Length(比特长度) | 2 | INTEGER(0..2^16) | The bit length of this AxC. |
>>Sub Rack ID of REC(REC的框号) | 1 | INTEGER(0..0xFF) | Sub Rack ID of REC0xFF:Invalid |
>>Slot ID of REC (REC的槽位号) | 1 | INTEGER(0..0xFF) | Slot ID of REC0xFF:Invalid(无效) |
>>CPRI Port ID of REC(REC的CPRI端口号) | 1 | INTEGER(0..0xFF) | CPRI Port ID of REC.0xFF:Invalid |
… | |||
TLV Type | 1 | INTEGER(1) | TLV Type:TX Information |
TLV Length | 2 | INTEGER(0..2^16-1) | TLV Length |
TLV Value | TLV Value | ||
… | |||
>Index of Carrier | 1 | INTEGER(0..MAX_TX_CARRIER_PER_CHANNEL-1) | Index of Carrier |
… | |||
>Amount AxC | 1 | INTEGER(0..0xFF) | The total AxC of this carrier inTX direction.(此载波在发送方向的天线容器总数) |
>AxC Location Information | 0..<Amountof AxC> | ||
>>AxC Index | 1 | INTEGER(0..0xFF) | AxC Index. |
0xFF:Invalid | |||
>>Start Bit | 2 | INTEGER(0..2^16) | The start Bit of this AxC. |
>>Bit Length | 2 | INTEGER(0..2^16) | The bit length of this AxC. |
>>Sub Rack ID of REC | 1 | INTEGER(0..0xFF) | Sub Rack ID of REC0xFF:Invalid |
>>Slot ID of REC | 1 | INTEGER(0..0xFF) | Slot ID of REC0xFF:Invalid |
>>CPRI Port ID of REC | 1 | INTEGER(0..0xFF) | CPRI Port ID of REC.0xFF:Invalid |
表7
REC在建立载频的消息接口中包括了载频上下行AxC的长度、起始比特、端口号。RE根据REC的端口号就能确定对应的AxC所在的RE端口。对于每一个AxC,都指定在一个端口传送I/Q数据,达到了将I/Q数据分配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的目的。
AxC在CPRI基本帧中具体的比特位置由REC根据CPRI线速率计算得出,CPRI线速率决定每个控制数据的比特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多条CPRI链路传送REC与RE之间的I/Q数据,那么在相同的硬件成本情况下,REC与RE之间可以传送更多的I/Q数据。以TDL基站为例,使用现有技术传送I/Q数据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传送I/Q数据对CPRI带宽的需求如表8所示。
场景 | 射频规格(TD-LTE) | 当前方案的CPRI带宽需求 | 负荷分担方式的CPRI带宽需求 |
1 | 10M(8T8R) | 4.9152G | 2.4576G×2 |
2 | 10M(8T8R) | 4.9152G | 2.4576G×2 |
3 | 20M(8T8R) | 9.8304G | 6.144G×2 |
4 | 20M(8T8R) | 9.8304G | 6.144G×2 |
表8
在表8中,10M是指TDL基站占用的无线频段的宽度,8T8R是指TDL基站使用8路发射天线和8路接收天线。
从硬件来看,支持高速率的器件(例如光模块、逻辑器件等)的价格非常高,而支持较低速率的器件的价格较低。所以,从表8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CPRI带宽需求的规格,可以降低硬件的规格,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
对于多模基站而言,带宽充裕的CPRI链路可以承担支持多个制式的REC的I/Q数据的传送,特别是分担数量较大的REC的数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硬件资源,降低了基站成本。例如,支持TDS和TDL两种制式的多模基站,在射频模块共模时,两种制式的CPRI对带宽的需求不相同,TDL对带宽的需求较大,TDS对带宽的需求较小,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硬件的规格。
场景 | 射频规格(TDL TDS) | 现有技术对CPRI带宽的需求 | 本发明实施例对CPRI带宽的需求 |
1 | 10M(8T8R)+3C | 4.9152G+1.2288G | 3.072G×2 |
2 | 10M(8T8R)+6C | 4.9152G+2.4576G | 3.6864G×2 |
3 | 20M(8T8R)+3C | 9.8304G+1.2288G | 6.144G×2 |
4 | 20M(8T8R)+6C | 9.8304G+2.4576G | 6.144G×2 |
表9
在表9中,3C是指TDS的3个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括GSM、UMT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TDS等各种无线制式的单模基站,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制式组成的多模基站,例如,GSM与UMTS两种制式组成的双模基站,UMTS与CDMA两种制式组成的双模基站,UMTS与LTE两种制式组成的双模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Slot ID、Port ID等参数的数值都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前面的实施例中主要是以REC与RE之间只有两条CPRI链路为例,但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REC与RE之间设置两条以上的CPRI链路,这种情况下,REC与RE之间需要分路传送的数据可以在两条以上的CPRI链路上分路传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分布式基站,也适用于宏基站,总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基带模块与射频模块采用CPRI互联的任何基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无线设备控制器REC与无线设备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公共通用无线接口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其中,分路后的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所述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将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具体包括: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在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C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将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具体包括: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并在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由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所述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C将需要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将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具体包括: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
5.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RE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所述RE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所述RE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从所述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过来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所述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一路I/Q数据,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另一路I/Q数据,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另一路I/Q数据是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接收的,其中,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两路I/Q数据的内容互不相同;
所述RE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接收到的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两路I/Q数据合路为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REC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REC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同一个REC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C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所述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的模块传送给所述RE的I/Q数据。
9.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其中,分路后的I/Q数据承载在不同的CPRI链路上传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传送给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具体包括:所述RE在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在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具体包括:所述RE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并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由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在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将所述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将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分路为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在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每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具体包括:所述RE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另一条CPRI链路上将分路后的另一路I/Q数据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
13.一种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REC与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的无线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REC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组成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
所述REC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所述REC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从所述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将所述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C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一路I/Q数据,并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另一路I/Q数据,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另一路I/Q数据是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接收的,其中,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I/Q数据的内容互不相同;
所述REC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I/Q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REC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所述REC从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过来的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REC中的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从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接收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
所述REC将所述多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需要分路传送给所述REC的I/Q数据具体包括: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两路内容互不相同的I/Q数据合路为所述RE传送给所述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的I/Q数据。
17.一种无线基站,包括REC和RE,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与所述RE之间具有至少两条CPRI链路;
REC与RE之间的I/Q数据在所述至少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单一制式的REC,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所述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所述支持单一制式的REC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所述两条CPRI链路中的一条链路上传送。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RE的另一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的一个端口之间具有一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和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上传送,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中的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所述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CPRI链路上传送。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是支持多个制式的REC,所述RE的两个端口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的两个端口之间具有两条CPRI链路,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REC与所述REC中的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具有数据链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中的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上传送,所述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EC中的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I/Q数据在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和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两条CPRI链路中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所述不需要分路传送I/Q数据和不需要接收分路I/Q数据的模块与所述RE之间交互的控制数据在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与所述支持第二制式的模块之间的数据链路和所述RE与所述支持第一制式的模块之间的一条CPRI链路上传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69244A CN102118795B (zh) | 2009-12-31 | 2009-12-31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EP10840585.3A EP2521418B1 (en) | 2009-12-31 | 2010-12-30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data i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
EP16162069.5A EP3136816B1 (en) | 2009-12-31 | 2010-12-30 |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data in radio base station |
PCT/CN2010/080475 WO2011079798A1 (zh) | 2009-12-31 | 2010-12-30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ES10840585.3T ES2590356T3 (es) | 2009-12-31 | 2010-12-30 | Métodos de transmisión o recepción de datos de interfaz de radio pública común en una estación base inalámbrica y una estación base inalámbrica asociada |
US13/539,146 US9179500B2 (en) | 2009-12-31 | 2012-06-29 |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data in radio base station |
US14/864,662 US9634871B2 (en) | 2009-12-31 | 2015-09-24 |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data in radio base sta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169244A CN102118795B (zh) | 2009-12-31 | 2009-12-31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18795A true CN102118795A (zh) | 2011-07-06 |
CN102118795B CN102118795B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421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169244A Active CN102118795B (zh) | 2009-12-31 | 2009-12-31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179500B2 (zh) |
EP (2) | EP2521418B1 (zh) |
CN (1) | CN102118795B (zh) |
ES (1) | ES2590356T3 (zh) |
WO (1) | WO2011079798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7473A (zh) * | 2013-12-31 | 2014-04-2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链路使用方法及多模基站 |
CN104935422A (zh) * | 2015-06-15 | 2015-09-23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单模lte实现共模lte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5154504A1 (zh) * | 2014-07-03 | 2015-10-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基站负荷分担装置及方法 |
CN105101482A (zh) * | 2014-05-14 | 2015-11-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基站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WO2017167152A1 (zh) * | 2016-03-29 | 2017-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8365917A (zh) * | 2017-12-26 | 2018-08-03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监控和提高双绞线das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51608B2 (en) | 2010-07-13 | 2022-02-15 | Raycap S.A. | Overvoltage protec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883471B2 (en) * | 2011-06-13 | 2018-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te matching |
CN103581926B (zh) * | 2012-08-01 | 2016-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种组网模式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
EP2944061A4 (en) | 2013-01-14 | 2016-09-07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SCANNER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DIGITAL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9363692B2 (en) | 2013-02-28 | 2016-06-07 |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cellular transmission system |
US9277424B2 (en) * | 2013-02-28 | 2016-03-01 |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cellular transmission system |
FR3007617A1 (fr) * | 2013-06-19 | 2014-12-26 | France Telecom | Dispositifs de fourniture d'informations de service pour une liaison par faisceau microondes |
US10383172B2 (en) * | 2014-09-30 | 2019-08-13 |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ngle unit small, low-power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both metro cell outdoor (MCO) and metro radio outdoor (MRO) operations |
US9971119B2 (en) * | 2015-11-03 | 2018-05-15 | Raycap Intellectual Property Ltd. | Modular fiber optic cable splitter |
US10802237B2 (en) | 2015-11-03 | 2020-10-13 | Raycap S.A. | Fiber optic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
US10608919B2 (en) | 2016-02-19 | 2020-03-31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testing in distributed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architecture |
US10609582B2 (en) | 2016-09-08 | 2020-03-31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Interferenc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from RF or digitized signal |
WO2018136812A1 (en) | 2017-01-20 | 2018-07-26 | Raycap S.A.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8990106B (zh) * | 2017-06-02 | 2021-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US10971928B2 (en) | 2018-08-28 | 2021-04-06 | Raycap Ip Assets Ltd | Integrate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
US11677164B2 (en) | 2019-09-25 | 2023-06-13 | Raycap Ip Assets Ltd | Hybrid antenna distribution unit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9661A (zh) * | 2006-02-27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传输多体制无线业务iq数据的方法 |
CN101009934A (zh) * | 2007-01-11 | 200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re始端优先接入rec的方法及设备 |
CN101309465A (zh) * | 2008-05-23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 |
CN101584247A (zh) * | 2007-03-16 | 2009-11-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站、无线控制装置以及无线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0302596D0 (sv) * | 2003-09-30 | 2003-09-3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Improv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ase stations |
US7856029B2 (en) * | 2003-11-17 | 2010-12-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e-start-up procedure for internal interface of distributed radio base station |
EP2421329A3 (en) * | 2003-11-17 | 2016-07-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ncapsulation of diverse protocols over internal interface of distributed radio base station |
EP2566238B1 (en) * | 2005-09-08 | 2016-05-18 | Apple Inc. | Context transfer in heterogeneous handover |
CN1956564A (zh) | 2005-10-26 | 2007-05-02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分布式基站系统中基于cpri的多协议信号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960231A (zh) | 2005-10-31 | 2007-05-09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Cpri链路多路复用传输方法及系统 |
JP4807453B2 (ja) * | 2007-03-28 | 2011-11-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制御装置と無線装置間のデータ通信方法、無線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 |
CN100589407C (zh) | 2007-09-18 | 2010-0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获取网络设备地址的方法 |
CN101242593B (zh) | 2008-03-21 | 201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拓扑扫描的方法和基站 |
-
2009
- 2009-12-31 CN CN2009102169244A patent/CN102118795B/zh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2-30 EP EP10840585.3A patent/EP252141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30 WO PCT/CN2010/080475 patent/WO201107979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2-30 ES ES10840585.3T patent/ES2590356T3/es active Active
- 2010-12-30 EP EP16162069.5A patent/EP3136816B1/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9 US US13/539,146 patent/US91795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9-24 US US14/864,662 patent/US96348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9661A (zh) * | 2006-02-27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用公共无线接口传输多体制无线业务iq数据的方法 |
CN101009934A (zh) * | 2007-01-11 | 2007-08-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re始端优先接入rec的方法及设备 |
CN101584247A (zh) * | 2007-03-16 | 2009-11-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站、无线控制装置以及无线装置 |
CN101309465A (zh) * | 2008-05-23 | 2008-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设备控制器和无线设备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7473A (zh) * | 2013-12-31 | 2014-04-2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链路使用方法及多模基站 |
WO2015101212A1 (zh) * | 2013-12-31 | 2015-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链路使用方法及多模基站 |
CN103747473B (zh) * | 2013-12-31 | 2017-04-12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链路使用方法及多模基站 |
CN105101482A (zh) * | 2014-05-14 | 2015-11-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基站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
WO2015154504A1 (zh) * | 2014-07-03 | 2015-10-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基站负荷分担装置及方法 |
CN104935422A (zh) * | 2015-06-15 | 2015-09-23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单模lte实现共模lte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935422B (zh) * | 2015-06-15 | 2018-03-02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单模lte实现共模lte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7167152A1 (zh) * | 2016-03-29 | 2017-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7241739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节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8365917A (zh) * | 2017-12-26 | 2018-08-03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监控和提高双绞线das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13956A1 (en) | 2016-01-14 |
EP2521418A1 (en) | 2012-11-07 |
CN102118795B (zh) | 2013-10-09 |
ES2590356T3 (es) | 2016-11-21 |
EP2521418B1 (en) | 2016-06-22 |
EP2521418A4 (en) | 2013-03-27 |
WO2011079798A1 (zh) | 2011-07-07 |
EP3136816B1 (en) | 2019-11-06 |
US9179500B2 (en) | 2015-11-03 |
US9634871B2 (en) | 2017-04-25 |
EP3136816A1 (en) | 2017-03-01 |
US20130003677A1 (en) | 2013-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8795B (zh) | 无线基站中公共通用无线接口数据的传送方法及无线基站 | |
US9392640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the insertion of control word in CPRI daisy chain configuration | |
JP4814992B2 (ja) | 基地局、無線制御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
EP4161147A1 (en) |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3368688A (zh) | 数据处理装置 | |
CN102014463B (zh) | 一种进行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695192A (zh) | 实现基带处理单元与射频单元之间资源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 |
US10306491B2 (en) | Antenna line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3647855A (zh) | 跨网通信中的ip地址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611502B (zh) |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11570688B2 (en) | Single channel deployment over wireless network topologies | |
CN101702839B (zh) | Ir接口主备链路倒换功能实现装置及方法 | |
US1012238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the-fly modific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n an active antenna carrier in radio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 |
CN101686562B (zh) | 网络系统、信息传输方法、接入点设备和基站 | |
JP6959084B2 (ja) |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
JP7477566B2 (ja) | アクセス方法及び伝送ポイント | |
CN102118818B (zh) | 天基路由转发平台和天基路由交换系统 | |
US1069458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io interface switching | |
EP4383669A1 (en) | Data 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3281809A (zh) | 数据的传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444397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WO2024169623A1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2237599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395227B (zh) | 通信信号的多路复用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设备控制器 | |
CN103501551A (zh) | 数据的传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