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87900B -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7900B
CN101987900B CN2009100911140A CN200910091114A CN101987900B CN 101987900 B CN101987900 B CN 101987900B CN 2009100911140 A CN2009100911140 A CN 2009100911140A CN 200910091114 A CN200910091114 A CN 200910091114A CN 101987900 B CN101987900 B CN 101987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controlled
loop polymerizatio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11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7900A (zh
Inventor
王云红
徐文清
肖江
张保军
刘继新
金丽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911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7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7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用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合成,CS-2催化剂/丙烯为0.02~0.03g/kg,两环管均匀加入氢气和乙烯;三乙基铝/丙烯为0.14~0.24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8kg/kg,一、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密度控制在530~580Kg/m3,氢气浓度控制在1200~1500ppm,乙烯/丙烯为18~20kg/t,粉料熔体流动速率为11~14g/10min;添加剂为抗氧剂,中和剂,抗粘连剂,爽滑剂;产品熔体流动速率数值为6~9g/10min,乙烯含量为3.6~4.0%。

Description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属于合成树脂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流延膜(CPP)是通过熔体流延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鲜花、食品、日用品的包装。CPP膜生产要求采用专用树脂,树脂要有一定的熔体流动性和熔体张力,一般要求树脂熔体流动速率(MFR)范围为6~12g/10min,分均聚物和共聚物两大类。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由于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好的冲击性能主要用于热封膜或蒸煮膜使用。由于较高的乙烯含量,使得聚丙烯装置长周期生产非常困难且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合成用于包装的流延膜的高乙烯含量(3.6%-4.0%)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方法,最佳工艺指标和添加剂配方。
本发明所述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如下:
采用CS-2催化剂(向阳科化集团生产,主要成分为钛、镁、氯、酯及少量挥发份等),在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上,采用一环二环同时加入等量的氢气和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控制在6~9g/10min,乙烯质量控制在3.6~4.0%,生产出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粉料,并与抗氧剂、中和剂、爽滑剂、抗粘连剂按配方比例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挤出造粒,造粒温度150~235℃之间,所造粒料经均化即得所述专用料。并且在工业化生产实践中,摸索了最适合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生产的工艺指标。确保了产品质量。
表1  合成工艺指标
Figure G2009100911140D00021
表2  挤压工段工艺指标
Figure G2009100911140D00022
保证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工艺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方法如下:
从均聚聚丙烯转产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聚丙烯时提前8小时加入Atmer163,和提前24小时加入浓度为100%的给电子体,并且保证Atmer163的加入量不小于0.5kg/h。采取此措施后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时出现的闪蒸罐(D2301)下料阀堵塞现象大大减少。并调整进入汽蒸器(D2501)的蒸汽温度,进入汽蒸器的蒸汽温度控制在110℃以下。使得装置在生产无规物时汽蒸器洗涤塔(T2501)细粉大大减少。并改造了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T2501的排水线由5个拐角改造为2个拐角,使排水速度加快。确保了装置生产无规料时长周期运行。保证无规共聚单元的长周期运行。
本发明所说聚丙烯装置为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
本发明所说的催化剂为向阳科化集团的CS-2催化剂,
本发明所说的乙烯为纯度大于99.9%。
本发明所说的TEAL为三乙基铝,分子式为(C2H5)3Al,
本发明所说的DONORO为给电子体Donor C,名称为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分子式为C9H20O2Si。
本发明所说的Atmer163,中文名称为乙氧基烷基胺。
本发明所说的配方是添加剂添加比例,以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按100重量份计,抗氧剂为0.1~0.3份,中和剂为0.03~0.1份,抗粘连剂为0.1~0.3份,爽滑剂为0.06~0.1份。
本发明所说的均化是所造粒料按200吨为一个批次,在均化仓中混合4~8小时,以保持专用料性能的均匀性。
本发明所说的抗氧剂为复合抗氧剂,由抗氧剂1010与168按1∶2的比例组成。
本发明所说的抗氧剂1010为[3-(3.5双特丁基-4-羟基环己基)丙酸酯],168为(2,4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
本发明所说的中和剂为硬脂酸钙。
本发明所说的抗粘连剂为平均粒径在0.5μm,纯度大于99%以上的二氧化硅。
本发明所说的爽滑剂为介酸酰胺。
发明效果:
采用Spheripol(国产)第二代环管的聚丙烯装置,通过控制乙烯加入量,氢气加入量、确定了三乙基铝/丙烯及三乙基铝/给电子体最佳控制值。实现了高乙烯含量3.6-4.0%的无规共聚专用料的工业稳定化规模生产,通过优化操作工艺,实现了无规共聚流延膜树脂的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了薄膜加工过程中可复合性与抗粘连性的最佳平衡,提高了专用料的加工性及使用性能。开发的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料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热封性能及透明性而成为国内流延膜厂家认可的优制原料。
附图说明
图1聚丙烯装置流程示意图
其中:D2201预接触罐、Z2203在线混合器、R2200预聚合反应器、R2201一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2二环管聚合反应器、D2301闪蒸罐、F2301袋式过滤器、D2501汽蒸器、D2502干燥器、EX2801挤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用国产的第二代环管聚丙烯装置合成;将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在预接触罐中在10℃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络合物,从预接触罐中溢流出来的络合物在在线混合器中与20℃的丙烯混合后进入预聚反应器,在20℃,3.4Mpa压力下,反应4min,进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加入乙烯和氢气,一部分丙烯进行聚合,聚合物浓度控制在50-55%wt,从一环管聚合反应器出来的聚合物、丙烯和加入的乙烯、氢气进入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同时以不小于0.5kg/h从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出口加入乙氧基烷基胺,一、二环管聚合反应温度为69-71℃,压力为3.3~3.4Mpa,二环管聚合反应器排出的物料,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以无规共聚聚丙烯粉重量为100份计,加入抗氧剂0.1~0.3份,中和剂0.03~0.1份,抗粘连剂0.1~0.3份,爽滑剂0.06~0.1份,混合后送入挤压机挤出造粒,造粒温度150~235℃;
催化剂/丙烯为0.02~0.03g催化剂/kg丙烯,三乙基铝/丙烯为0.14~0.24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8kg/kg,氢气浓度控制在1200~1500ppm,乙烯/丙烯为18~20kg/t,汽蒸器的蒸汽温度控制在100~110℃,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控制在11~14g/10min,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的乙烯含量控制在3.6~4.0%;
给电子体为环己基、甲基或二甲氧基硅烷;
抗氧剂为复合抗氧剂,由抗氧剂1010[3-(3.5双特丁基-4-羟基环己基)丙酸酯],与168(2,4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按重量1∶2的比例组成;
中和剂为硬脂酸钙;
抗粘连剂为平均粒径在0.5μm,纯度大于99%以上的二氧化硅;
爽滑剂为介酸酰胺。
实施例1
(装置负荷6t/h):主催化剂(120g/h),三乙基铝(840g/h)以及给电子体(105g/h~840g/h)在预接触罐D2201中于10℃左右,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络合物。从D2201中溢流出来的络合物在Z2203(在线混合器)中与冷的丙烯(20℃)(6t/h)混合后进入预聚合反应器R2200,在20℃,3.4Mpa压力下,反应4min左右,进入一环管反应器R2201中,同时将乙烯(116kg/h左右)以及控制分子量的氢气一起输入一环管反应器R2201,在一环管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操作温度70℃,压力3.4Mpa,一部分丙烯进行聚合,同时剩余液态丙烯作为固态聚合物的流动载体,淤浆浓度控制在50-55%wt。从R2201出来的淤浆、丙烯和来自界区的乙烯(116kg/h)及氢气进入二环管反应器R2202。并以不小于0.5kg/h从R2202出口加入Atmer163。二环管反应器R2202排出的淤浆,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D2301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动力分离器进入到丙烯洗涤塔,而闪蒸罐D2301底部所收集的聚合物则在料位控制下,排到袋式过滤器F2301。F2301中的聚合物依靠重力进入移动床式汽蒸器D2501内,D2501带有慢速搅拌器,蒸汽由带孔的分布板均匀地进入D2501,通过蒸汽向上,粉料向下移的“对流”形式,使残余催化剂失活,并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从而提高产品质量。D2501操作压力0.02Mpa,温度100~110℃。通过闭路热氮气循环系统,将来自D2501的聚合物表面的水份在流化床干燥器D2502中除去。
以每一批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粒料200吨计,添加剂罐中1920kg聚丙烯粉料、抗氧剂200kg、中和剂60kg、抗粘连剂200kg、爽滑剂120kg充分混合与来自D2502的聚合物经过计量装置连续按比例地送至混和器,再送至挤压机EX2801。然后送入均化料仓进行均化,均化8小时,得产品。产品熔体流动速率数值为6~9g/10min,乙烯含量为3.6~4.0%。
实施例2
(装置负荷6t/h):主催化剂(150g/h),三乙基铝(1140g/h)以及给电子体(142.5g/h~1140g/h)在预接触罐D2201中于10℃左右,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络合中心。从D2201中溢流出来的络合物在Z2203(在线混合器)中与冷的丙烯(20℃)(6t/h)混合后进入预聚反应器R2200,在20℃,3.4Mpa压力下,反应4min左右,进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1中,同时将乙烯(116kg/h左右)以及控制分子量的氢气一起输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1,在一环管聚合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操作温度70℃,压力3.4Mpa,一部分丙烯进行聚合,同时剩余液态丙烯做为固态聚合物的流动载体,淤浆浓度控制在50-55%wt。从R2201出来的淤浆、丙烯和来自界区的乙烯(116kg/h)及氢气进入二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2。并以不小于0.5kg/h从R2202出口加入Atmer163。二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2排出的淤浆,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D2301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动力分离器进入到丙烯洗涤塔,而闪蒸罐D2301底部所收集的聚合物则在料位控制下,排到袋式过滤器F2301。F2301中的聚合物依靠重力进入移动床式汽蒸器D2501内,D2501带有慢速搅拌器,蒸汽由带孔的分布板均匀地进入D2501,通过蒸汽向上,粉料向下移的“对流”形式,使残余催化剂失活,并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从而提高产品质量。D2501操作压力0.02Mpa,温度100~110℃。通过闭路热氮气循环系统,将来自D2501的聚合物表面的水份在流化床干燥器D2502中除去。
以每一批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粒料200吨计,添加剂罐中1410kg聚丙烯粉料、抗氧剂400kg、中和剂130kg、抗粘连剂400kg、爽滑剂160kg充分混合与来自D2502的聚合物经过计量装置连续按比例地送至混和器,再送至挤压机EX2801。然后送入均化料仓进行均化,均化8小时,得产品。产品熔体流动速率数值为6~9g/10min,乙烯含量为3.6~4.0%。
实施例3
(装置负荷6t/h):主催化剂(180g/h),三乙基铝(1440g/h)以及给电子体(180~1440g/h)在预接触罐D2201中于10℃左右,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络合中心。从D2201中溢流出来的络合物在Z2203(在线混合器)中与冷的丙烯(20℃)(6t/h)混合后进入预聚反应器R2200,在20℃,3.4Mpa压力下,反应4min左右,进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1中,同时将乙烯(116kg/h左右)以及控制分子量的氢气一起输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1,在一环管聚合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操作温度70℃,压力3.4Mpa,一部分丙烯进行聚合,同时剩余液态丙烯做为固态聚合物的流动载体,淤浆浓度控制在50-55%wt。从R2201出来的淤浆、丙烯和来自界区的乙烯(116kg/h)及氢气进入二环管反应器R2202。并以不小于0.5kg/h从R2202出口加入Atmer163。二环管聚合反应器R2202排出的淤浆,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D2301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动力分离器进入到丙烯洗涤塔,而闪蒸罐D2301底部所收集的聚合物则在料位控制下,排到袋式过滤器F2301。F2301中的聚合物依靠重力进入移动床式汽蒸器D2501内,D2501带有慢速搅拌器,蒸汽由带孔的分布板均匀地进入D2501,通过蒸汽向上,粉料向下移的“对流”形式,使残余催化剂失活,并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从而提高产品质量。D2501操作压力0.02Mpa,温度100~110℃。通过闭路热氮气循环系统,将来自D2501的聚合物表面的水份在流化床干燥器D2502中除去。
以每一批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粒料200吨计,添加剂罐中900kg聚丙烯粉料、抗氧剂600kg、中和剂200kg、抗粘连剂600kg、爽滑剂200kg充分混合与来自D2502的聚合物经过计量装置连续按比例地送至混和器,再送至挤压机EX2801。然后送入均化料仓进行均化,均化8小时,得产品。产品熔体流动速率数值为6~9g/10min,乙烯含量为3.6~4.0%。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项指标的分析方法:
1、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方法:GB/T 3682
2、乙烯含量测试方法:Q/SY DS 0240.118-2004

Claims (1)

1.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国产的第二代环管聚丙烯装置合成;将CS-2催化剂、三乙基铝和给电子体在预接触罐中在10℃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络合物,从预接触罐中溢流出来的络合物在在线混合器中与20℃的丙烯混合后进入预聚合反应器,在20℃,3.4Mpa压力下,反应4min,进入一环管聚合反应器,加入乙烯和氢气,一部分丙烯进行聚合,聚合物浓度控制在50-55wt%,从一环管聚合反应器出来的聚合物、丙烯和来自界区的乙烯、氢气进入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同时以不小于0.5kg/h从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出口加入乙氧基烷基胺,一、二环管聚合反应温度为69-71℃,压力为3.3~3.4Mpa,二环管聚合反应器排出的物料,先经夹套蒸汽加热的闪蒸管线升温之后,进入压力为1.8Mpa的闪蒸罐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聚合物经过滤器进入汽蒸器使残余催化剂失活,蒸出粉料吸附的单体,干燥后得到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以无规共聚聚丙烯粉重量为100份计,加入抗氧剂0.1~0.3份,中和剂0.03~0.1份,抗粘连剂0.1~0.3份,爽滑剂0.06~0.1份,混合后送入挤压机挤出造粒,造粒温度150~235℃;
CS-2催化剂/丙烯为0.02~0.03g/kg,三乙基铝/丙烯为0.14~0.24kg/t,三乙基铝/给电子体为1~8kg/kg,氢气浓度控制在1200~1500ppm,乙烯/丙烯为18~20kg/t,汽蒸器的蒸汽温度控制在100~110℃,粉料熔体流动速率控制在11~14g/10min,熔体流动速率测试方法:GB/T 3682,无规共聚聚丙烯粉料的乙烯含量控制在3.6~4.0wt%,一、二环管聚合反应器密度控制在530~580Kg/m3
给电子体为环己基、甲基或二甲氧基硅烷;
抗氧剂为复合抗氧剂,由抗氧剂1010与168按重量1∶2的比例组成;
中和剂为硬脂酸钙;
抗粘连剂为平均粒径在0.5μm,纯度大于99%以上的二氧化硅;
爽滑剂为介酸酰胺。
CN2009100911140A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1987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1140A CN10198790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11140A CN10198790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7900A CN101987900A (zh) 2011-03-23
CN101987900B true CN101987900B (zh) 2012-05-30

Family

ID=4374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11140A Active CN101987900B (zh) 2009-08-07 2009-08-07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7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7450B (zh) * 2011-06-17 2014-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乙烯含量聚丙烯注塑桶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2992934A (zh) * 2011-09-17 2013-03-27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氮气闭路循环再生式丙烯脱水方法及装置
CN109438834B (zh) * 2018-10-09 2022-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3863B (zh) * 2018-10-09 2022-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用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7825B (zh) * 2018-10-09 2022-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拉伸薄膜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171B (zh) * 2018-10-09 2022-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3088004B (zh) * 2021-04-13 2023-03-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耐辐照杀菌聚丙烯注塑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25742A1 (en) 2022-07-25 2024-02-01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urged polymer,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72649A1 (fr) * 2001-03-12 2002-09-19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de permettant de produire une composition de resine olefinique et composition de propylene
CN1737018A (zh) * 2001-06-27 2006-02-22 北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性能的丙烯聚合物树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72649A1 (fr) * 2001-03-12 2002-09-19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cede permettant de produire une composition de resine olefinique et composition de propylene
CN1737018A (zh) * 2001-06-27 2006-02-22 北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性能的丙烯聚合物树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英年等.乙烯共聚聚丙烯流延膜树脂力学与结晶性能研究.《中国塑料》.2010,第24卷(第9期),第41-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7900A (zh)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7900B (zh) 一种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2030841B (zh) 一种丙烯气相聚合方法
AU2014256451B2 (en) Two-stage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s
CN102532380B (zh) 高流动性抗冲聚丙烯制备方法
CN108473605A (zh) 用于聚合物的在线共混的方法和装置
US9994656B2 (en) Two-stage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s
CN102827450B (zh) 一种高乙烯含量聚丙烯注塑桶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2399395A (zh) 一种高流动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143275A (zh) 用于生产耐低温聚丙烯组合物的多阶段法
WO2015191066A1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elletized polymer compositions
CN105658687B (zh) 丙烯和1‑己烯的多峰共聚物
KR101746700B1 (ko) 프로필렌 공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0543046C (zh) 聚丙烯的分子量分布在较宽范围内可调的连续聚合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EP3230348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ellets of copolymers of propylene
EP3235832B1 (en)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s
CN103130939A (zh) 一种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的生产方法
CN108148251A (zh) Pe100管件专用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12194848B (zh) 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2275A (zh) 一种丙烯/1-丁烯共聚聚丙烯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KR20240027601A (ko) 비닐방향족 폴리머의 제조를 위한 공정
CN116925276A (zh) 一种聚丙烯产品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6425906A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
CN111004338A (zh) 一种提高ppr管材专用基础树脂刚韧平衡性的催化剂复配体系
KR20130060735A (ko) 폴리락티드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KR20170061904A (ko)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