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9520A -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9520A CN101949520A CN 201010254664 CN201010254664A CN101949520A CN 101949520 A CN101949520 A CN 101949520A CN 201010254664 CN201010254664 CN 201010254664 CN 201010254664 A CN201010254664 A CN 201010254664A CN 101949520 A CN101949520 A CN 1019495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horizontal
- vertical
- glue frame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所述胶框包含一主体以及自主体延伸出的一突出部。主体具有一第一水平面、一第二水平面、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其中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相对。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垂直面以及一第二垂直面,其中第一垂直面与第二垂直面相对。第一凹槽连接第一垂直面与第一水平面,而第二凹槽连接第二垂直面与第二水平面。本发明是于胶框的突出部两侧设置两凹槽,当突出部受到显示面板的冲击力时,突出部会向显示面板的反方向弯曲变形,以有效减少显示面板对胶框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框,特别涉及一种当显示装置遭外力冲击时,可有效减少显示面板的冲击力的胶框。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1的局部剖面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包含一背光模块10、一显示面板12以及一金属框架14。背光模块10包含一背光元件100以及一胶框102。一般而言,背光元件100可由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反射板、扩散板、菱镜片、偏光板等组成。胶框102设置在背光元件100的周围。显示面板12可为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胶框102上。金属框架14则设置于显示面板12与背光模块10上。
如图1所示,胶框102包含一主体1020以及自主体1020延伸出的一突出部1022。主体1020具有一水平面1024,且突出部1022具有一垂直面1026。此外,显示面板12具有一水平承靠面120以及一垂直承靠面122。当显示面板12组装于胶框102上时,水平承靠面120抵接于水平面1024,且垂直承靠面122抵接于垂直面1026。由于上述的胶框102的结构设计并不具有缓冲作用,显示装置1在冲击测试过程中,显示面板12的玻璃基板四周常常会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分离或形成破片,使得显示装置1常常无法通过冲击测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胶框、包含此胶框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遭外力冲击时,本发明的胶框可有效减少显示面板的冲击力,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胶框包含一主体以及自主体延伸出的一突出部。主体具有一第一水平面、一第二水平面、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其中第一水平面与第二水平面相对。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垂直面以及一第二垂直面,其中第一垂直面与第二垂直面相对。第一凹槽连接第一垂直面与第一水平面,而第二凹槽连接第二垂直面与第二水平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含一背光元件以及一如上所述的胶框。胶框设置于背光元件的周围。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一如上所述的背光模块、一显示面板以及一金属框架。显示面板设置于胶框上。显示面板具有一水平承靠面以及一垂直承靠面,其中水平承靠面抵接于第一水平面,且垂直承靠面抵接于第一垂直面。金属框架设置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上。金属框架具有一水平对应面以及一垂直对应面,其中水平对应面隔空对应于第二水平面,且垂直对应面隔空对应于第二垂直面。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如上所述的背光模块;组装一显示面板至胶框上,其中显示面板具有一水平承靠面以及一垂直承靠面,使得水平承靠面抵接于第一水平面,且垂直承靠面抵接于第一垂直面;以及组装一金属框架至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上,其中金属框架具有一水平对应面以及一垂直对应面,使得水平对应面隔空对应于第二水平面,且垂直对应面隔空对应于第二垂直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于胶框的突出部两侧设置两凹槽,当突出部受到显示面板的冲击力时,突出部会向显示面板的反方向弯曲变形,以有效减少显示面板对胶框的冲击力。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外观图。
图3为图2中的显示装置沿X-X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搭配图4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胶框的放大图。
图7至图11为五种胶框的模拟与冲击测试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3 显示装置 10、30 背光模块
12、32、P 显示面板 14、34 金属框架
100、300 背光元件 102、302、A、胶框
B、C、D、E
120、320 水平承靠面 122、322 垂直承靠面
340 水平对应面 342 垂直对应面
1020、3020 主体 1022、3022 突出部
1024 水平面 1026 垂直面
3024 第一水平面 3026 第二水平面
3028 第一凹槽 3030 第二凹槽
3032 第一垂直面 3034 第二垂直面
H1、H2 高度 D1、D2 深度
W、W1、W2 宽度 X-X 剖面线
S20-S2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的外观图,图3为图2中的显示装置3沿X-X线的局部剖面图。如图2与图3所示,显示装置3包含一背光模块30、一显示面板32以及一金属框架34。背光模块30包含一背光元件300以及一胶框302。一般而言,背光元件300可由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反射板、扩散板、菱镜片、偏光板等组成。胶框302设置在背光元件300的周围。显示面板32可为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胶框302上。金属框架34则设置于显示面板32与背光模块30上。
如图3所示,胶框302包含一主体3020以及自主体3020延伸出的一突出部3022。主体3020具有一第一水平面3024、一第二水平面3026、一第一凹槽3028以及一第二凹槽3030,其中第一水平面3024与第二水平面3026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面3024与第二水平面3026系隔着突出部3022彼此相对,且第一水平面3024系与第二水平面3026共平面。突出部3022具有一第一垂直面3032以及一第二垂直面3034,其中第一垂直面3032与第二垂直面3034相对,第一垂直面3032垂直于第一水平面3024,第二垂直面3034垂直于第二水平面3026。第一凹槽3028连接第一垂直面3032与第一水平面3024,并位于第一垂直面3032与第一水平面3024之间的角隅处,而第二凹槽3030连接第二垂直面3034与第二水平面3026,并位于第二垂直面3034与第二水平面3026之间的角隅处。换言之,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分别位于突出部3022的两侧,且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相对。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的剖面呈圆弧形。然而,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的剖面亦可呈多边形(例如,方形)。此外,亦可使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的其中之一的剖面呈圆弧形,且使第一凹槽3028与第二凹槽3030的其中另一的剖面呈多边形。换言之,第一凹槽3028或第二凹槽3030的剖面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计。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2具有一水平承靠面320以及一垂直承靠面322。当显示面板32组装于胶框302上时,水平承靠面320抵接于第一水平面3024,且垂直承靠面322抵接于第一垂直面3032。此外,金属框架34具有一水平对应面340以及一垂直对应面342。当金属框架34组装于显示面板32与背光模块30上时,水平对应面340隔空对应于第一水平面3024与第二水平面3026,且垂直对应面342隔空对应于第一垂直面3032与第二垂直面3034。亦即,水平对应面340不与第一水平面3024以及第二水平面3026接触,且垂直对应面342不与第一垂直面3032以及第二垂直面3034接触。
请参阅图4以及图5,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搭配图4的组装示意图。首先,执行步骤S20,提供如上所述的背光模块30,如图5(A)所示。接着,执行步骤S22,组装显示面板32至胶框302上,使得水平承靠面320抵接于第一水平面3024,且垂直承靠面322抵接于第一垂直面3032,如图5(B)所示。最后,执行步骤S24,组装金属框架34至显示面板32与背光模块30上,使得水平对应面340隔空对应于第一水平面3024与第二水平面3026,且垂直对应面342隔空对应于第一垂直面3032与第二垂直面3034,如图5(C)所示。借此,即组装完成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3。
请参阅图6,图6为图3中的胶框302的放大图。如图6所示,定义第一垂直面3032的高度H1为突出部3022的顶面3036至第一水平面3024的距离,定义第二垂直面3034的高度H2为突出部3022的顶面3036至第二水平面3026的距离,定义第一凹槽3028的深度D1为第一水平面3024至第一凹槽3030底部的距离,定义第二凹槽3030的深度D2为第二水平面3026至第二凹槽3030底部的距离,定义突出部3022的宽度W为第一垂直面3032至第二垂直面3034的距离。此外,第一凹槽3028具有宽度W1,且第二凹槽3030具有宽度W2,如图6所示。
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垂直面3032的高度H1或第二垂直面3034的高度H2可设计为介于0.5厘米与2厘米之间,且第一凹槽3028的深度D1或第二凹槽3030的深度D2可设计为介于0.3厘米与1厘米之间,使得第一垂直面3032的高度H1或第二垂直面3034的高度H2与第一凹槽3028的深度D1或第二凹槽3030的深度D2的比值介于0.5与6.67之间。此外,突出部3022的宽度W可设计为介于0.5厘米与1.5厘米之间,且第一凹槽3028的宽度W1或第二凹槽3030的宽度W2可设计为介于0.3厘米与1厘米之间,使得突出部3022的宽度W与第一凹槽3028的宽度W1或第二凹槽3030的宽度W2的比值介于0.5与5之间。较佳地,第一垂直面3032的高度H1或第二垂直面3034的高度H2可设计为1.27厘米,第一凹槽3028的深度D1或第二凹槽3030的深度D2可设计为0.4厘米,突出部3022的宽度W可设计为1厘米,且第一凹槽3028的宽度W1或第二凹槽3030的宽度W2可设计为0.3厘米,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028的深度D1与第二凹槽3030的深度D2相同,且第一凹槽3028的宽度W1与第二凹槽3030的宽度W2相同,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7至图11,图7至图11为五种胶框的模拟与冲击测试图。图7中的胶框A即是图1中的现有胶框102的模拟图,与图8中的胶框B皆不具有凹槽,胶框B的突出部的厚度较胶框A的突出部的厚度薄,具有部分的缓冲效果,图9中的胶框C具有远离显示面板P的单一凹槽,图10中的胶框D具有接近显示面板P的单一凹槽,而胶框E即是上述本发明的胶框302的模拟图。其中,胶框B、胶框C、胶框D为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胶框。需说明的是,图9至图11中的方形凹槽仅作为模拟之用,本发明不以方形凹槽为限。
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P设置于胶框A上,在3毫秒期间以210G的冲击力(即2450米/秒)进行冲击测试,胶框A与面板P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99.37牛顿(取绝对值)。如图8所示,显示面板P设置于胶框B上,在3毫秒期间以210G的冲击力进行冲击测试,胶框B与面板P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73.84牛顿(取绝对值)。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P设置于胶框C上,在3毫秒期间以210G的冲击力进行冲击测试,胶框C与面板P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68.88牛顿(取绝对值)。如图10所示,显示面板P设置于胶框D上,在3毫秒期间以210G的冲击力进行冲击测试,胶框D与面板P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68.35牛顿(取绝对值)。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P设置于胶框E上,在3毫秒期间以210G的冲击力进行冲击测试,胶框E与面板P所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为61.08牛顿(取绝对值)。
图7至图11的冲击测试结果整理如下表一、二。由下表一、二可以得知,当显示装置遭外力冲击时,胶框E可有效减少胶框与显示面板P的冲击力。
表一
表二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胶框A(胶框102)以及本发明所提出的模拟胶框B、C、D,本发明于胶框E(胶框302)的突出部两侧设置两凹槽,当突出部受到显示面板的冲击力时,突出部会向显示面板的反方向弯曲变形,以有效减少显示面板对胶框E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胶框,包含:
一主体,具有一第一水平面、一第二水平面、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一水平面与该第二水平面相对;以及
一突出部,自该主体延伸出,该突出部具有一第一垂直面以及一第二垂直面,该第一垂直面与该第二垂直面相对;
其中,该第一凹槽连接该第一垂直面与该第一水平面,该第二凹槽连接该第二垂直面与该第二水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第一凹槽或该第二凹槽的剖面呈多边形或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第一凹槽或该第二凹槽的深度介于0.3厘米与1厘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第一垂直面或该第二垂直面的高度与该第一凹槽或该第二凹槽的深度的比值介于0.5与6.67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突出部的宽度与该第一凹槽或该第二凹槽的宽度的比值介于0.5与5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第一凹槽或该第二凹槽的宽度介于0.3厘米与1厘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中该第一凹槽的深度与该第二凹槽的深度相同,且该第一凹槽的宽度与该第二凹槽的宽度相同。
8.一种背光模块,包含:
一背光元件;以及
一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框,设置于该背光元件的周围。
9.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
一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胶框上,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水平承靠面以及一垂直承靠面,该水平承靠面抵接于该第一水平面,且该垂直承靠面抵接于该第一垂直面;以及
一金属框架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上,该金属框架具有一水平对应面以及一垂直对应面,该水平对应面隔空对应于该第一水平面与该第二水平面,且该垂直对应面隔空对应于该第一垂直面与该第二垂直面。
10.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
组装一显示面板至该胶框上,该显示面板具有一水平承靠面以及一垂直承靠面,使得该水平承靠面抵接于该第一水平面,且该垂直承靠面抵接于该第一垂直面;以及
组装一金属框架至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上,该金属框架具有一水平对应面以及一垂直对应面,使得该水平对应面隔空对应于该第一水平面与该第二水平面,且该垂直对应面隔空对应于该第一垂直面与该第二垂直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46642A CN101949520B (zh) | 2010-08-11 | 2010-08-11 |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546642A CN101949520B (zh) | 2010-08-11 | 2010-08-11 |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9520A true CN101949520A (zh) | 2011-01-19 |
CN101949520B CN101949520B (zh) | 2012-07-18 |
Family
ID=4345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546642A Active CN101949520B (zh) | 2010-08-11 | 2010-08-11 |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4952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2188A (zh) * | 2014-02-11 | 2014-05-28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4167153A (zh) * | 2014-06-27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定位件及显示装置 |
CN105474080A (zh) * | 2013-08-26 | 2016-04-06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CN107039410A (zh) * | 2015-11-30 | 2017-08-11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2690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KR20080071738A (ko) * | 2007-01-31 | 2008-08-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US20090213291A1 (en) * | 2008-02-25 | 2009-08-27 | Choi Hyun Si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2010
- 2010-08-11 CN CN2010102546642A patent/CN1019495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2690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KR20080071738A (ko) * | 2007-01-31 | 2008-08-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US20090213291A1 (en) * | 2008-02-25 | 2009-08-27 | Choi Hyun Sic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4080A (zh) * | 2013-08-26 | 2016-04-06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CN105474080B (zh) * | 2013-08-26 | 2019-08-20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CN103822188A (zh) * | 2014-02-11 | 2014-05-28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4167153A (zh) * | 2014-06-27 | 201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定位件及显示装置 |
US9377809B2 (en) | 2014-06-27 | 2016-06-28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Display panel positioning memb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07039410A (zh) * | 2015-11-30 | 2017-08-11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107039410B (zh) * | 2015-11-30 | 2021-11-16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9520B (zh) | 2012-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1049B (zh) | 液晶显示模组 | |
KR102451998B1 (ko) |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01949520B (zh) | 胶框、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WO2021063080A1 (zh) |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 |
CN203455561U (zh) |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2608785B (zh) | 中框及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1598869A (zh) |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1261381B (zh) | 背光模块组装结构及制造方法 | |
CN103684232B (zh) | 太阳能电池模块 | |
CN104360528A (zh) | 一种显示模组 | |
US10139544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02327902U (zh) | 一种用于容置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结构 | |
CN102720993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730741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窄边框液晶模组 | |
CN201688266U (zh) | 侧光式背光模块 | |
CN201327553Y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US9195085B2 (en) | Back plate capable of resisting external forces,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CN105485579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3062675B (zh) | 背光模块 | |
CN203705770U (zh) | 背板、中框及液晶模组 | |
CN102606975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4808387A (zh) | 光源组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
TWI409549B (zh) | 膠框、背光模組、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 |
CN104914610A (zh) | 一种便携式终端 | |
CN104363730A (zh) | 一种玻璃盖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