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18955B -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8955B
CN101418955B CN 200810166563 CN200810166563A CN101418955B CN 101418955 B CN101418955 B CN 101418955B CN 200810166563 CN200810166563 CN 200810166563 CN 200810166563 A CN200810166563 A CN 200810166563A CN 101418955 B CN101418955 B CN 101418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main
burner
main burner
fi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665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8955A (zh
Inventor
荒松政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nn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nn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nnai Corp filed Critical Rinna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8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8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8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89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不仅能够维持良好的火焰传火性还能有效且低廉地进行制造的课题。其中,主副燃烧器具有副燃烧器盖和围绕副燃烧器盖的圆环状的主燃烧器盖(10)。副燃烧器盖上有副燃烧器火孔,主燃烧器盖(10)上有主燃烧器火孔(11)。在主燃烧器火孔(11)和副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主燃烧器盖(10)的上壁部(13)上,突出设置中空的凸部(14);以主燃烧器盖(10)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使其旋转,通过车床加工切削掉凸部(14)的副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15)和主燃烧器火孔(11)侧的纵壁部(16)之间厚的部分,从而在凸部(14)上形成一对传火孔(17、18)。

Description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燃气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及该主副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燃气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已知的有如下一种燃气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即:具有副燃烧器盖和围绕副燃烧器盖的环状主燃烧器盖,副燃烧器盖的圆周壁部有多个副燃烧器火孔,该副燃烧器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主燃烧器盖的外围的圆周壁部有多个主燃烧器火孔,该主燃烧器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另外,在这种主副燃烧器中,一般用点火器对副燃烧器火孔和主燃烧器火孔的其中一个点火,使其对其他火孔进行传火点火。
但是,在这种主副燃烧器中,为了便于在副燃烧器火孔和主燃烧器火孔之间进行传火点火,已知有如下一种设计,即:在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设置缝隙状的传火孔,该缝隙状的传火孔在主燃烧器火孔和副燃烧器火孔之间沿直径方向伸展(例如,日本专利第2506954号专利公报)。在这种设计中,由于来自主燃烧器盖外周方面的切削,缝隙状的传火孔完全阻断了包括外周的周壁部在内的主燃烧器盖的外周部分。
不过,如果一旦形成缝隙状的传火孔,完全阻断主燃烧器盖的外周部分,传火孔会由于主燃烧器盖产生的热膨胀,在直径方向向外收缩而变得狭窄,传火火口输出的燃气量就会减少,导致主燃烧器火孔和副燃烧器火孔之间不能良好地进行传火。并且,如果缝隙状传火孔与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在同一平面上,传火孔会因为煮沸物溢出而发生堵塞,不能获得良好的传火性。
因此,已知的有如下一种设计,即:在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设置一个中空的凸部,在该凸部形成传火孔(例如,日本实公平4-24260号公报)。在这种设计中,传火孔呈由缝隙状或呈多个小孔状,在凸部的半个圆周或整个圆周上横向打通而形成。由于在所述凸部设置传火孔,从而减少主燃烧器盖因热膨胀产生的影响及煮沸物汁液的流入,可以维持良好的传火性。
但是,在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设置所述凸部,并在该凸部的周壁上横向打通传火孔时,需要在凸部上的,与凸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横方向上插入钻头等切削工具,而切削工具会影响到主燃烧器盖的其他部分(例如,主燃烧器火孔的上缘等),就会出现不能在凸部的希望位置上形成传火孔的问题。因此,要提升凸部的突出方向的高度,让切削工具在不影响主燃烧器盖其他部分的位置上切削传火孔。如果这样做,就加大了传火孔与主燃烧器火孔之间的距离,产生传火性降低的不良问题。
另外,在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设置所述凸部,并在该凸部形成传火孔时,特别是要设置多个凸部时,就必须针对每个凸部逐一地进行传火孔的加工作业,从而产生因工作效率低而抬升制造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其目的为:不仅可以良好地维持传火性,还能高效且廉价地制造生产。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主副燃烧器具有副燃烧器盖和围绕副燃烧器盖的环状主燃烧器盖,其中,副燃烧器盖的周壁部上有多个副燃烧器火孔,该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主燃烧器盖的外圆周方向的周壁部有多个主燃烧器火孔,该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主燃烧器火孔与副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朝上方突出设置一个中空的凸部,该中空的凸部的内部与主燃烧器火孔连通;以主燃烧器盖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旋转该主燃烧器盖,通过车床加工,将该凸部的副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和主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之间厚的部分切削掉,由此获得在该凸部上开设的一对连通到该凸部内的传火孔,该一对传火孔沿着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周向开口,并且所述副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同一圆周上,另一方面,所述主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的另一同一圆周上。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具有传火孔的凸部被朝上方突出设置在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因此,可以防止经过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流下来的煮沸溢出物流入传火孔,从而可以良好的维持传火性。
此外,由于传火孔是经过车床加工切削而形成的,传火孔非常大,可以获得较高的传火性。而且,传火孔是通过车床加工,旋转主燃烧器盖,切削掉部分凸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即使凸部的突出方向的高度比较低,也可以确切地开设传火孔,缩短传火孔与主燃烧器火孔之间的距离,提高传火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主副燃烧器中,所述凸部的理想形状如下,即:以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圆周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时,形成一个所述副燃烧器火孔的纵壁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主燃烧器火孔的纵壁部的宽度的形状;所述副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主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的开口面积。
本发明中的传火孔由于是由车床加工通过切削掉凸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因此,可以根据凸部的形状设定传火孔的开口形状。由于这样形成的凸部,其形状为副燃烧器火孔端的纵壁部的宽度小于主燃烧器火孔端的纵壁部的宽度,因此,通过车床加工获得的传火孔,副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相对于主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其开口面积小。这样,主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开口扩大,可以提高对主燃烧器火孔的传火性,同时,副燃烧器火孔端的传火孔开口缩小,可以降低传火孔的火焰对副燃烧器火孔火焰的影响(例如,发生黄色火焰等),从而使副燃烧器良好地燃烧。
在本发明的主副燃烧器中,所述凸部的各个传火孔的理想形态如下,即:在该凸部的纵壁部形成的下侧切削面是形成为朝向该凸部的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这样,煮沸溢出物从凸部的上方滴落时,经过凸部的纵壁部流下的汁液会顺着各传火孔的下侧切削面形成的倾斜面流到凸部外侧,可以防止汁液通过传火孔流到凸部内,防止堵塞传火孔,从而实现维持良好的传火性。
在本发明的主副燃烧器中,所述凸部的各传火孔的理想状态如下,即:所述凸部的各传火孔在该凸部的纵壁部上形成的上侧切削面的外缘比该凸部的纵壁部上形成的下侧切削面的内缘要更靠该凸部的外侧。这样,即使煮沸溢出物从凸部上方滴落,也可以阻止汁液流到凸部的里面。
另外,本发明的主副燃烧器,具有副燃烧器盖和环绕副燃烧器盖的环状主燃烧器盖,其中,副燃烧器盖的周壁部有多个副燃烧器火孔,该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主燃烧器盖的外周的周壁部有多个主燃烧器火孔,该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所述主副燃烧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主燃烧器火孔和副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向上突出形成中空的凸部,该中空的凸部的内部连通到主燃烧器火孔;以主燃烧器盖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旋转该主燃烧器盖;通过车床加工,切削掉该凸部的副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和主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的壁厚部分,在该凸部的内部开设一对与主燃烧器盖的直径方向相互连通的传火孔,该一对传火孔沿着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周向开口,并且所述副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同一圆周上,另一方面,所述主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的另一同一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以主燃烧器盖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通过车床加工形成传火孔,因此,即使设置多个凸部也不会增加加工的工作量,可以非常有效地开设传火孔。并且,通过车床加工旋转主燃烧器盖,切削掉凸部的一部分而形成传火孔,因而,即使凸部的突出方向得高度比较低,也可以切实开设传火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副燃烧器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主燃烧器盖的俯视图。
图3是说明凸部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其他形态的主燃烧器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标号说明
6:副燃烧器盖;7:副燃烧器火孔;10:主燃烧器盖;11:主燃烧器火孔;13:上壁部;14:凸部;14a:顶部;15、16:纵壁部;17:第1火焰传火孔(副燃烧器火孔的传火孔);19、20:下侧切削面(倾斜面);19a、20a:下侧切削面的内缘;21、22:上侧切削面;21a、22a:上侧切削面的外缘;18:第2传火孔(主燃烧器火孔的传火孔);X:切削旋转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主副燃烧器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表示主燃烧器盖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凸部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其他形态的主燃烧器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的燃烧器为炉具用主副燃烧器,由副燃烧器1和环绕副燃烧器1的主燃烧器2构成,位于图示省略的燃气炉具内部。该主副燃烧器具有副燃烧器混合管3和主燃烧器混合管4。并且,各混合管3、4的上游端对着图示未显示的燃气喷嘴,在各混合管3、4生成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为从各燃气喷嘴释放出的燃料燃气与燃料燃气喷出时吸收的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
在副燃烧器混合管3的下游端有朝上方开口的内筒5,在内筒5的上端,安装锻压铜的副燃烧器盖6。副燃烧器混合管3和内筒5以及副燃烧器盖6构成副燃烧器1。在副燃烧器盖6的周壁部,有多个副燃烧器火孔7,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副燃烧器混合管3供给的混合气体,从副燃烧器盖6的副燃烧器火孔7喷出。
在主燃烧器混合管4的下游端有外筒8,该外筒8设置在内筒5周围的空隙处。外筒8由内壁8a和外壁8b两层构成,形成一个上方有开口的环状。外筒8的内壁8a和外壁8b之间有气体分配室9,该分配室9用于向四周分散主燃烧器混合管4喷出的混合气体。在外筒8的上方,安装锻压铜的主燃烧器盖10。主燃烧器混合管4和外筒8以及主燃烧器盖10共同构成主燃烧器2。
主燃烧器盖10围绕副燃烧器盖6形成环状,在主燃烧器盖10的外圆周的周壁部,形成多个主燃烧器火孔11。主燃烧器火孔11,由在主燃烧器盖10的圆周方向存在固定间隔,且垂直设置的多个齿部12的间隙构成。并且,对着主燃烧器盖10的中心,有向下倾斜的上壁部13,在上壁部13上设置朝上突出的中空凸部14。凸部14的内部连通到外筒8的分配室9,在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和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上,分别开设第1传火孔和第2传火孔。
所述两个传火孔17、18用于将副燃烧器1的火焰传火到主燃烧器2,即:只点燃副燃烧器1时,一旦开始对主燃烧器2供给燃料燃气,就可以对凸部14的内部供给燃料。这样,在第1传火孔17中可以形成副燃烧器火孔7传来的火焰,接下来,马上可以向第2传火孔18形成传火,从第2火焰传火孔18向主燃烧器火孔11传火。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同一圆周上设置3个凸部14,且在主燃烧器盖10的上壁部13存在固定间隔。在各个凸部14上,开设一对与主燃烧器盖10的直径方向相互连通的传火孔17、18。这样,就可以在3点上进行传火,切实实现副燃烧器1和主燃烧器2之间的传火点火。
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凸部14,以主燃烧器盖10的圆周方向作为横宽时,形成如下形状,即: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的宽度小于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的宽度。由于凸部14为此种形状,如图3所示,第1传火孔17的开口面积小于第2传火孔18。通过这样的设置,第2传火孔18具备了比较大的开口面积,形成充分强烈的传火火焰,因此,可以迅速且准确地向主燃烧器火孔11传火点火。另外,由于第1传火孔17的开口面积比较小,形成比较小的传火火焰,因此,第1传火孔17的火焰几乎不会对副燃烧器火孔7上形成的火焰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可以防止副燃烧器火孔7产生黄火,使副燃烧器1进行良好的燃烧。
经过后述的车床加工,切削掉凸部14的各个纵壁部15、16上厚的部分形成两个传火孔17、18,如图4所示,各传火孔17、18的下侧切削面19、20形成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与该倾斜面(下侧切削面19、20)相对的上侧切削面21、22,其外缘21a、22a相对于下侧切削面19、20的内缘19a、20a位于外侧,凸部14的顶部14a的一部分形成突出。如图3所示,从上方看到凸部14时,不会露出凸部14的内部空间,即使做饭时从凸部14的正上方滴落煮沸溢出物,也可以防止汁液直接流到凸部14的内部,同时,即使煮沸溢出物滴落到各传火孔17、18上,也可以顺着倾斜的下侧切削面19、20流到凸部14的外侧,而不会流入凸部14内。
两传火孔17、18通过车床加工形成如下,即:首先参照图2,以主燃烧器盖10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X,旋转主燃烧器盖10。实际上是通过图示上未显示的车床锁扣固定主燃烧器盖10的外周,使锁扣的旋转轴心与主燃烧器盖10的中心保持一致。在图2及图3上,分别让刀具T1、T2进入假设线表示的轨道R1、R2(参照图4)。如图4所示,这样,刀具T1、T2切削掉凸部14的各个纵壁部15、16上厚的部分,形成各个传火孔17、18。并且,根据刀具T1、T2的形状,除凸部14的顶部14a以外,可以切削掉的位于下方的纵壁部15、16,从而使顶部14a的一部分突出在各传火孔17、18的上部,作为上侧切削面21、22,非常易于加工。
在本实施形态中,3个凸部14各有一对传火孔17、18。如图2所示,由于3个凸部14在同一圆周上,做一次车床加工就可以在3个凸部14上形成传火孔17、18,可以极为有效地开设传火孔17、18。
另外,如图3所示,凸部14以主燃烧器盖10的圆周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时,形成一个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的宽度小于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的宽度的形状。按照该形状,刀具T1端的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的切削距离短于刀具T2端的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的切削距离。因此,第1传火孔17的开口面积小于第2传火孔18的开口面积。
由于各传火孔17、18是经过车床加工而形成的,如图1及图4所示,即使凸部14不从主燃烧器盖10的上壁部13的最高位置13a向上突出,也可以很容易地形成各传火孔17、18,这样,凸部14不突出显示,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最理想的示例,如图3所示,凸部14的形状为,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的宽度小于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的宽度,但是,本发明中的凸部形状不仅限于此。例如,副燃烧器火孔的纵壁部的宽度与主燃烧器火孔的纵壁部的宽度几乎相等的形状,即:可以为平面视图的椭圆形状(无图示)。
另外,在所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最理想的示例,如图4所示,凸部14的顶部14a的一部分突出在各传火孔17、18的上部,显示为各传火孔17、18的上侧切削面21、22。此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使凸部14的顶部14a的一部分不突出,切削掉副燃烧器火孔7的纵壁部15的上端部分和主燃烧器火孔11的纵壁部16的上端部分,形成各传火孔17、18。

Claims (3)

1.一种主副燃烧器,该主副燃烧器具有副燃烧器盖和围绕副燃烧器盖的圆环状的主燃烧器盖,所述副燃烧器盖的周壁部有多个副燃烧器火孔,该副燃烧器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主燃烧器盖的外周的周壁部有多个主燃烧器火孔,该主燃烧器火孔在圆周方向存在间隔,其特征在于,
在主燃烧器火孔和副燃烧器火孔之间的主燃烧器盖的上壁部,向上突出设置中空的凸部,该中空的凸部的内部与主燃烧器火孔连通;以主燃烧器盖的中心作为切削旋转轴心,旋转该主燃烧器盖,通过车床加工切削掉该凸部的副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和主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的壁厚部分,在该凸部开设一对连通该凸部内部的传火孔,
该一对传火孔沿着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周向开口,并沿着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周向延伸贯穿所述中空的凸部,并且所述副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同一圆周上,另一方面,所述主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处于所述主燃烧器的另一同一圆周上,
以所述主燃烧器盖的圆周方向作为宽度方向时,所述凸部形成一个所述副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主燃烧器火孔侧的纵壁部的宽度尺寸的形状,
所述副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主燃烧器火孔侧的传火孔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各传火孔,在该凸部的纵壁部形成的下侧切削面形成为朝向该凸部的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副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的各传火孔在该凸部的纵壁部形成的上侧切削面的外缘比该凸部的纵壁部上形成的下侧切削面的内缘要更靠该凸部的外侧。
CN 200810166563 2007-10-26 2008-10-17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8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9059A JP5182745B2 (ja) 2007-10-26 2007-10-26 親子バーナ
JP2007279059 2007-10-26
JP2007-279059 2007-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8955A CN101418955A (zh) 2009-04-29
CN101418955B true CN101418955B (zh) 2013-05-29

Family

ID=4062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665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8955B (zh) 2007-10-26 2008-10-17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82745B2 (zh)
CN (1) CN1014189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4571B2 (ja) * 2010-04-07 2013-04-17 株式会社コメットカトウ ガスコンロ
CN104501155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吴江市格瑞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套环形高效节能灶头
CN107461744B (zh) * 2017-09-28 2023-01-3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火盖和燃烧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7703B2 (ja) * 1995-09-01 2001-10-15 株式会社東芝 磁性体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磁気センサ
CN2486852Y (zh) * 2001-03-28 2002-04-17 上海山富燃气用具有限公司 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615509Y (zh) * 2003-04-17 2004-05-12 徐剑光 家用燃气灶燃烧器
JP2004218875A (ja) * 2003-01-10 2004-08-05 Paloma Ind Ltd 親子バーナ
CN2859235Y (zh) * 2006-01-06 2007-01-17 吴启瑞 一种改进的燃气具炉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260Y2 (zh) * 1987-04-30 1992-06-08
JPH01181009A (ja) * 1988-01-13 1989-07-19 Rinnai Corp バーナ装置
JP2506954B2 (ja) * 1988-07-06 1996-06-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ガスこんろ
JP2911944B2 (ja) * 1990-01-24 1999-06-28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ガスこんろ用親子バーナ
JP3459858B2 (ja) * 1995-11-10 2003-10-27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こんろバーナ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こんろバーナ
JP3777690B2 (ja) * 1996-12-19 2006-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ガスコンロ
JP3277149B2 (ja) * 1998-01-10 2002-04-22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こんろバーナの製造方法
JPH10140U (ja) * 1998-01-10 1998-06-26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こんろバーナの製造方法
JP3701488B2 (ja) * 1999-01-06 2005-09-28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ガスこんろ用のバー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7703B2 (ja) * 1995-09-01 2001-10-15 株式会社東芝 磁性体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磁気センサ
CN2486852Y (zh) * 2001-03-28 2002-04-17 上海山富燃气用具有限公司 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
JP2004218875A (ja) * 2003-01-10 2004-08-05 Paloma Ind Ltd 親子バーナ
CN2615509Y (zh) * 2003-04-17 2004-05-12 徐剑光 家用燃气灶燃烧器
CN2859235Y (zh) * 2006-01-06 2007-01-17 吴启瑞 一种改进的燃气具炉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8955A (zh) 2009-04-29
JP2009109036A (ja) 2009-05-21
JP5182745B2 (ja)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2248B1 (en) Gas burner system for food cooking appliances
EP0899511B1 (en) Gas turbine combustor
US20020034713A1 (en) Ignition flame for gas cooking burners
JP6429994B2 (ja) 熱シールドを備える多機能燃料ノズル
CN101418955B (zh) 主副燃烧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383492A1 (en) Cap to change inner flame burner to vertical flame
CN102434883A (zh) 炉具用燃烧器
CN103900080A (zh) 一种内环火焰稳定的燃气灶具燃烧器
JP6410924B2 (ja) デュアルオリフィス噴霧器を備える多機能燃料ノズル
AU2008365043A1 (en) Gas burner for domestic cookers
JP2017525924A (ja) 噴霧器配列を備える多機能燃料ノズル
EP1809946B1 (en) Improved gas burner system for food cooking
JP2013142500A (ja) コンロバーナ
CN210861084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1125613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US7819657B2 (en) Gas burner with only an internal flame
CN207350335U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2466228A (zh) 燃气燃烧器
JP6114992B2 (ja) こんろ用バーナ
KR101787388B1 (ko) 가스버너
CN205579572U (zh) 一种燃气灶用燃烧器
CN111964103A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JP2018189255A (ja) コンロ用バーナ
JP2003194310A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EP1584868A2 (en) Cylindrical bur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