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5945A - 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65945A CN101165945A CNA2007100793821A CN200710079382A CN101165945A CN 101165945 A CN101165945 A CN 101165945A CN A2007100793821 A CNA2007100793821 A CN A2007100793821A CN 200710079382 A CN200710079382 A CN 200710079382A CN 101165945 A CN101165945 A CN 1011659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unit
- battery
- battery module
- middle body
- peripheral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多个单元电池,每个单元电池均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以及置于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具有打开的顶面并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盖组件。所述电池模块具有互连部件,该互连部件通过将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当中的第一单元电池的下部分与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当中的第二电池单元的上部分相连接,而将该第一单元电池与该第二单元电池互相连接。所述互连部件的周边部分与一凹口部分相接合,而且该凹口部分通过在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壳体之中制成一台阶而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互连结构的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池模块包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几个或几十个可再充电电池。这些可再充电电池由于其化学能与电能转换的可逆性而可被反复地充电和放电。近年来,已经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移动无线电子产品,而且对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可再充电电池之需求也随着其尺寸的缩小以及其重量的减小而不断增加。
广泛使用的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等。尤其是,锂可再充电电池具有3.6V的工作电压,这是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工作电压的三倍,而锂可再充电电池每单位重量还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锂可再充电电池被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源而迅速地推广。这种锂可再充电电池可分为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及锂聚合物电池。尽管锂聚合物电池几乎近似于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但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解质可用聚合物来代替。这有助于外形设计的灵活性以及更高的安全性。通常所使用的就是具有上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
该部分的论述在于提供一般性背景信息,并不构成对现有技术的认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将这二者互连的侧面,该侧面包括在该第二端附近的凹口;第二电池单元,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面对第二电池单元;和联接器,其包括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该中央部分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之间,该周边部分与所述凹口接触,以便该联接器承接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
在上述电池模块中,所述凹口可包括所述侧面的向内缩进部分。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端面,而且所述侧面的所述向内缩进部分与该第二端面相邻接。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互相连接的互连表面,并且所述向内缩进部分可通过该互连表面而被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可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可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形成。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可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可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的闭合环形成单个闭合环。所述侧面可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凹口。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可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可包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而且该罐体的剖面形状可选自大体由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所组成的组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可被固定到或结合到所述联接器上。
仍在上述电池模块中,所述中央部分可包括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表面,而且所述周边部分大致沿着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而延伸。所述周边部分可包括一轮缘,该轮缘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着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而延伸。所述周边部分可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环绕所述侧面。所述联接器可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周边部分,并且每个周边部分可通过一臂件与所述中央部分形成一体。所述周边部分可在靠近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处大致环绕所述侧面。所述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面对的第二端面,当沿着与所述第二端面垂直的方向朝所述第二端观看时,所述侧面可形成最外面轮廓,并且当沿着相同的方向观看时,所述联接器不会向外伸出该轮廓。所述轮廓可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大致圆形,所述联接器的所述中央部分具有一中心,并且在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平面中从该中心到所述周边部分的最外表面的距离,与所述半径基本上相同或者小于所述半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模块的汽车。
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侧面,该侧面包括在该第二端附近的凹口,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而且其中所述联接器包括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布置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面对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以及布置所述联接器,以使:所述中央部分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之间,所述周边部分与所述凹口接触,并且所述联接器承接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凹口可包括所述侧面的向内缩进部分。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可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可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可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的闭合环形成单个闭合环。所述中央部分可包括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表面,而且所述周边部分大致沿着与该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周边部分可包括一轮缘,该轮缘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着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联接器可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周边部分,并且每个周边部分可通过一臂件与所述中央部分形成一体。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的尺寸减小而现有输出功率水平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多个单元电池,每个单元电池均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以及置于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具有打开的顶面并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盖组件;和互连部件,其通过将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当中的第一单元电池的下部分与所述多个单元电池当中的第二电池单元的上部分相连接,而将该第一单元电池和第二单元电池互相连接,其中所述互连部件的一端与通过在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壳体中制成一台阶而形成的承接部分相结合,而所述互连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元电池的盖组件相结合。
所述承接部分可形成在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壳体的下侧面中。所述承接部分可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互连部件的一端利用焊接与所述凹槽相结合。所述互连部件可在所述第一单元电池和第二单元电池沿纵向被布置时而将这二者彼此互相连接。所述互连部件可包括与所述凹槽相结合的侧部分,和被连接至该侧部分并与所述第二单元电池的盖组件相结合的底部分。所述凹槽可以预定间隔而彼此分隔开。此外,在所述承接部件中可提供有四个凹槽,而且所述凹槽可以相同的间隔而彼此分隔开。
四个侧部分可与四个凹槽相结合。所述侧部分的厚度可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等。在另外的情况下,所述侧部分的厚度可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侧部分可利用焊接与所述凹槽相结合,而且所述底部分可利用焊接与所述盖组件相结合。所述焊接可包括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所述承接部件可包括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通过沿着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的中心的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壳体的下侧圆周在半径方向上制成一台阶而形成。所述互连部件可包括与所述台阶部分相结合的侧部分;和被连接至该侧部分并与所述第二单元电池的盖组件相结合的底部分。四个侧部分可以相同的间隔彼此分隔开。所述侧部分可具有竖直延伸的圆柱形状。所述壳体可具有圆柱形状。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剖视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块的装配透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单元电池和互连部件被拆卸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互连部件和第一单元电池被装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本发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不同的形式来具体体现。与本发明不一致的元件将不在此处进行描述,从而结合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简单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而且,对于本领域中已经公知的元件也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可再充电电池总的来说包括:具有正极、负极以及置于该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提供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空间的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结合从而将所述电极组件密封的盖板。每个正极、负极均包括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部分,以及未被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提供所述未涂覆部分以用来收集在所述正极、负极中产生的电流,并且一导电接线片被连到该未涂覆部分上。所述导电接线片将所述在正极、负极中产生的电流分别引导到正、负极端子。就所述电极组件和壳体的形状来说,该种可再充电电池可被制成多种形状,例如圆柱形、矩形,以及袋型。
具有上述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池模块正在被广泛地用作电源,该电源用于驱动诸如手机、个人计算机和可携式摄像机的便携式小型电子设备以及混合电动车的马达。所述电池模块的单元电池利用互连部件或联接器而彼此互连。例如,当电池模块通过将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互连而构成时,提供所述互连部件来夹紧所述电池单元的外部。这种连接结构可能会增加所述电池模块的外径。为了避免该模块外径的增加,可使用具有小直径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这种小尺寸的电池单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因此,所需要的是其输出功率基本上没有任何下降的紧凑型电池模块。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的剖视透视图,而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块的装配透视图。根据所示的实施例,由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构成的第一和第二单元电池或者电池单元105和107包括于电池模块100之中。不过,所述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仅仅为示例,也可以用其它类型的电池来替换。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单元电池来构成,而且这些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参照图1和图2,电池模块100包括第一单元电池105和第二单元电池107,以及互连部件160,其中的每个单元电池均包括电极组件110、壳体120、盖组件140和中心销(未示出)。由于第一单元电池105和第二单元电池107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下文中将描述的所述单元电池的各部件可类似地应用于第一单元电池105和第二单元电池107。电极组件110包括:负极112,其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附到电荷收集器上而形成;正极114,其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附到电荷收集器上而形成;以及隔板113,其置于正极114与负极112之间,从而防止二者之间的短路。
更具体地说,负极112通过将浆型活性物质层涂覆在诸如铜板之类的电荷收集器上而制成,而所述浆型活性物质层通过将负极活性物质粉、负极粘合剂、结合剂等等相混合而获得。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包括选自由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石墨碳、非石墨碳及其组合作为主要成分的组中的碳材料。此外,负接线片132与负极112相结合,并与壳体120的内底面相接触。其结果是,壳体120可用作负极。在有些实施例中,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负电荷收集器(未示出)可被连接至负极112,从而代替负极接线片132。
正极114通过将浆型活性物质层涂覆在诸如铝板的电荷收集器上而制成,而所述浆型活性物质层通过将正极活性物质粉、正极粘合剂、正极导电添加剂等等相混合而获得。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包括选自由LiCoO2、LiMnO2、LiNiO2、LiCrO2和LiMn2O4所组成的组中的锂金属氧化物。正极接线片134和正极114相结合,并且从正极114中引出,然后被连接至盖组件140的安全排气件142。在有些实施例中,正电荷收集器(未示出)可被连接至正极114,而不是连接至正极接线片134。在这种情况下,该正电荷收集器的导线接线片(未示出)可被连接至盖组件140。
隔板113将正极114和负极112彼此隔开,并且给锂离子提供循环路径。在一实施例中,隔板113可以是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偏二氟乙烯构成的单层膜,或者具有这样所形成的两层或更多层的多层膜。在另一实施例中,隔板113可以为诸如聚乙烯/聚丙烯双层隔板的混合型多层膜,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的三层膜,或者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的三层隔板。
电极组件110可通过顺序地层叠负极、隔板113和正极114,将一中心杆(未示出)与叠层的端部相结合,并且将它们卷绕成圆柱形而获得。所获得的电极组件110可被插入到壳体120内,这在下文中还会进行描述,然后所述中心杆可与电极组件110分离。通过将所述中心杆分离而产生的未用空间可被填充以中心销(未示出)。所述中心销用来防止在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充电/放电操作期间所产生的电极组件的变形,而且该中心销可具有圆柱形状从而被安装到所述未用空间内。这种中心销可以由诸如铁、铜、镍和镍合金之类的金属或者聚合物构成。同时,上绝缘板138和下绝缘板136分别被安装在上述电极组件110的上侧和下侧上,从而防止电极组件110与壳体120之间不必要的电短路。
壳体120包括用于以圆柱形状来容纳电极组件110的内部空间。壳体120具有打开的顶面,而且电极组件110可被插入到该打开的顶面内。壳体120还包括卷边部分123和卷曲部分125,从而固定盖组件140和设置于其内部空间中的电极组件110。密封壳体120的内部空间被填充有电解液(未示出),这使得在充电/放电操作期间由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锂离子在正极114与负极112之间移动。同时,台阶式的承接部分或凹口围绕壳体120的下圆周而形成,这在下文中还会进行详细描述。
在有些实施例中,盖组件140包括电极盖143、正温度系数元件141、安全排气件142以及垫圈144,而且盖组件140被安装在打开的壳体120的顶部上,从而将该壳体密封。垫圈144覆盖导电电极盖143、正温度系数元件141和安全排气件142的侧面,从而将它们与壳体120相隔离。安全排气件142具有下表面,在该下表面处从正极114引出的正极接线片134利用诸如焊接之类的结合工艺而被连接。在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超出预定值时,安全排气件142被向上摆动,从而断开与正极114的电连接。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安全排气件142和正极接线片134彼此直接连接,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绝缘部件(未示出)和盖板(未示出)可被进一步地层叠到安全排气件142的下方,而且正极接线片134可与所述盖板相结合。
正温度系数元件141被电地以及机械地连接至安全排气件142的上部分。正温度系数元件141当其温度增加到超过预定水平时,其电阻增加到接近无穷大的水平。因此,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温度增加到超过预定水平时,所述正温度系数元件可用来停止充电/放电电流。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温度下降到低于预定水平时,正温度系数元件141的电阻又降低。相应地,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功能可以得到恢复。
除了上述安全排气件142和正温度系数元件141之外,根据一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可进一步包括单独的安全装置,从而防止由过充电/放电操作、相当高的温度、过电流等等所引起的异常状况。电极盖143被连接至正温度系数元件141的上部分,从而向外部供给电流。
下文中,将对上述壳体120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承接部分形成于壳体120的下侧面。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承接部分包括四个承接凹槽或凹口150。对于所有承接凹槽150来说,相邻承接凹槽150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提供有四个承接凹槽或凹口150,不过承接凹槽150的数目也可以变化。相邻承接凹槽150之间的距离在设计阶段也可以变化。此外,当电池模块100由一对第一单元电池105和第二单元电池107构成时,在有些实施例中,承接凹槽150可以仅形成于第一单元电池105的壳体120内互连部件160被安装之处。
互连部件160包括侧部分或周边部分162和底部分或中央部分164,用于将具有上述部件的第一单元电池105和第二单元电池107电互连。侧部分162被固定到形成于第一单元电池105的壳体120的下侧面的承接凹槽150上,而被一体地连接至侧部分162的底部分164被固定到第二单元电池107的电极盖143上。互连部件160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被固定,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是焊接法。所述焊接法可包括电阻焊接、激光焊接等等。
虽然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包括一对单元电池105和107,不过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电池模块100可包括三个或更多的单元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互连部件160的数目可通过从所述单元电池的数目减去1而进行计算。
下文中,将参照图3和图4对承接凹槽150和互连部件160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单元电池105和互连部件160被拆卸的状态的剖视图。参照图3,形成于第一单元电池105中的承接凹槽150具有预定深度d。在这种情况下,可确定承接凹槽150的深度,以便电池模块100的输出功率不会降低。此外,优选地,承接凹槽150的深度d等于或大于互连部件160的侧部分162的厚度t。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第一单元电池105和互连部件160被装配的状态的剖视图。参照图4,与承接凹槽150相结合的互连部件160的最大直径D”并不大于第一单元电池105的最大直径D。于是,根据所述实施例,可以避免所述电池模块的尺寸的增加。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200的分解透视图,而图6是图5的正视图。参照图5和图6,电池模块200包括第一单元电池205、互连部件160和第二单元电池207。台阶部分250形成于第一单元电池205的下圆周。台阶部分250通过沿着相对于壳体220下表面的中心的壳体220的下侧圆周或者所述端面与所述侧面相汇合的边缘在半径方向上制成一台阶而形成。互连部件160的侧部分162采用诸如焊接之类的结合工艺与该台阶部分结合。优选地,台阶部分250的深度d等于或大于互连部件160的侧部分162的厚度t。此外,互连部件160的最大直径D”等于或小于第一单元电池205的最大直径D。根据所示实施例,互连部件160的侧部分162与台阶部分250相接合。因此,即使当所述电池模块中包含互连部件160时,电池模块200的尺寸也不会增加。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7,电池模块300包括第一单元电池205、互连部件260和第二单元电池207。互连部件260包括侧部分或周边轮缘262和底部分264,并将第一单元电池205和第二单元电池207彼此电互连。侧部分262具有竖直延伸的圆柱形状,而侧部分262的整个内表面与台阶部分250相接触,并被固定到台阶部分250上,其中台阶部分250沿着第一单元电池205的壳体220的下侧圆周而被提供。此外,被一体连接至侧部分262的底部分264被固定到第二单元电池207的电极盖243上。在这种情况下,侧部分262内表面的一部分可与台阶部分250相接触并被固定到台阶部分250上。
互连部件260采用诸如电阻焊接和激光焊接之类的焊接工艺而被固定到台阶部分250和电极盖243上。此外,互连部件260的最大直径D”等于或小于第一单元电池205的最大直径D。根据本发明的所示实施例,由于台阶部分250与互连部件260的侧部分262相接合,所以即使在电池模块300包括互连部件260时,电池模块300的尺寸也不会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互连部件的侧部分与壳体的承接部分安全地相接合,所以可以降低电池模块的最大直径,而基本上没有降低电池模块的输出功率。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可以输出较之具有相同最大直径的常规电池模块要高的功率。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优势在于设计出了一种紧凑型电池模块及其冷却剂路径,这是因为该冷却剂路径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互连部件的侧部分并不接触。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不过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详细描述以及附图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因此,这些修改本质上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第一电池单元,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侧面,该侧面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将二者互连,该侧面包括在该第二端附近的凹口;
第二电池单元,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被布置成使得该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面对该第二电池单元;和
联接器,其包括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该中央部分置于该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之间,该周边部分与所述凹口接触,以便该联接器承接该第一电池单元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凹口包括所述侧面的向内缩进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端面,而且所述侧面的向内缩进部分与该第二端面相邻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电池单元进一步包括将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互相连接的互连表面,并且所述向内缩进部分通过该互连表面被连接至所述第二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的闭合环形成单个闭合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侧面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凹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一罐体,该罐体包括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而且该罐体的剖面形状选自大体由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多边形所组成的组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被固定到或结合到所述联接器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中央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表面,而且所述周边部分大致沿着与该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周边部分包括一轮缘,该轮缘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着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周边部分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环绕所述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联接器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周边部分,并且每个周边部分通过一臂件与所述中央部分形成一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周边部分在靠近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处大致环绕所述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端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面对的第二端面,当沿着与所述第二端面垂直的方向朝所述第二端观看时,所述侧面形成最外面轮廓,并且当沿着相同的方向观看时,所述联接器不会向外延出该轮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轮廓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大致圆形,所述联接器的所述中央部分具有一中心,并且在与所述方向垂直的平面中从该中心到所述周边部分的最外表面的距离,与所述半径基本上相同或者小于所述半径。
17.一种汽车,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18.一种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电池单元、第二电池单元和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侧面,该侧面包括在第二端附近的凹口;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所述联接器包括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
布置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二端面对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以及
布置所述联接器,以使:所述中央部分置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与第二电池单元之间;所述周边部分与所述凹口接触;并且所述联接器承接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靠近其第二端的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凹口包括所述侧面的向内缩进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端和所述侧面在二者之间限定一或更多个边缘,该一或更多个边缘形成一闭合环,并且所述凹口沿着该一或更多个边缘的闭合环形成单个闭合环。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央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表面,而且所述周边部分大致沿着与该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周边部分包括一轮缘,该轮缘从所述中央部分沿着与所述中央部分的所述表面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联接器包括一或更多个附加周边部分,并且每个周边部分通过一臂件与所述中央部分形成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60102429A KR100786875B1 (ko) | 2006-10-20 | 2006-10-20 | 전지 모듈 |
KR1020060102429 | 2006-10-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65945A true CN101165945A (zh) | 2008-04-23 |
CN100570927C CN100570927C (zh) | 2009-12-16 |
Family
ID=3896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793821A Active CN100570927C (zh) | 2006-10-20 | 2007-02-16 | 电池模块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11800B2 (zh) |
EP (1) | EP1914820B1 (zh) |
JP (1) | JP4672678B2 (zh) |
KR (1) | KR100786875B1 (zh) |
CN (1) | CN100570927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8664A (zh) * | 2015-03-27 | 2017-11-2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圆筒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054299A (zh) * | 2017-10-19 | 2018-05-18 |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可串联的特种电池 |
CN110506348A (zh) * | 2017-12-21 | 2019-11-2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用于电池的串联连接的电池连接器和包括该电池连接器的电池组 |
CN111341956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单元连接器及电池单元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23510B1 (ko) * | 2006-10-17 | 2008-04-21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3022395B (zh) * | 2007-07-16 | 2015-10-14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连接构件 |
CN101803067B (zh) | 2007-07-16 | 2013-06-05 | 株式会社Lg化学 | 基于机械连接方式的二次电池组 |
FR2940858B1 (fr) * | 2009-01-07 | 2011-04-01 |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 Dispositif de stockage d'energie, notamment pour equiper un vehicule automobile |
JP5211022B2 (ja) * | 2009-11-30 | 2013-06-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FR2954907B1 (fr) | 2010-01-04 | 2012-02-24 | Oreal | Composition cosmetique, procede de traitement cosmetique et kit |
US20110177379A1 (en) * | 2010-03-25 | 2011-07-2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assembly |
JP5570407B2 (ja) * | 2010-03-26 | 2014-08-1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組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8828586B2 (en) * | 2010-05-03 | 2014-09-09 | Samsung Sdi Co., Ltd. |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and connection tab used for the same |
WO2015149275A1 (zh) * | 2014-04-01 | 2015-10-08 | 深圳市智轮电动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及其电芯状态采集装置 |
AT522256B1 (de) * | 2019-03-08 | 2021-11-15 | Raiffeisenlandesbank Oberoesterreich Ag | 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Kontaktieren einer Batteriezel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53421B2 (ja) | 1979-07-18 | 1985-11-26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再充電可能電池 |
JPH0963553A (ja) | 1995-08-22 | 1997-03-0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パック電池 |
JPH09161762A (ja) * | 1995-12-11 | 1997-06-20 |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 筒形電池の負極端子 |
JP3312853B2 (ja) | 1996-09-26 | 2002-08-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池間接続構造 |
JP2000138046A (ja) * | 1998-10-30 | 2000-05-16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密閉形電池 |
JP2000268793A (ja) | 1999-03-17 | 2000-09-29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電池間の接続構造 |
JP2001035473A (ja) * | 1999-07-15 | 2001-02-09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電池の接続部材と車両 |
JP3668084B2 (ja) | 1999-12-28 | 2005-07-06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DE10064648C2 (de) | 1999-12-28 | 2003-09-18 | Honda Motor Co Ltd | Batterieeinheit |
JP3723433B2 (ja) | 2000-03-30 | 2005-12-0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2246006A (ja) * | 2001-02-21 | 2002-08-30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電池用接続部材 |
JP4206319B2 (ja) | 2003-09-18 | 2009-01-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池の接続構造 |
US6932651B2 (en) * | 2003-09-16 | 2005-08-23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ells |
US20050196665A1 (en) | 2004-02-23 | 2005-09-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Battery, battery pac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battery pack |
KR100578982B1 (ko) * | 2004-09-07 | 2006-05-1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전지 |
-
2006
- 2006-10-20 KR KR1020060102429A patent/KR10078687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
- 2007-01-19 JP JP2007010517A patent/JP4672678B2/ja active Active
- 2007-01-29 US US11/699,543 patent/US7611800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2-16 CN CNB2007100793821A patent/CN100570927C/zh active Active
- 2007-06-19 EP EP07110579.5A patent/EP1914820B1/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8664A (zh) * | 2015-03-27 | 2017-11-2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圆筒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US10601002B2 (en) | 2015-03-27 | 2020-03-2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Cylindrical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CN108054299A (zh) * | 2017-10-19 | 2018-05-18 |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可串联的特种电池 |
CN110506348A (zh) * | 2017-12-21 | 2019-11-2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用于电池的串联连接的电池连接器和包括该电池连接器的电池组 |
US11539102B2 (en) | 2017-12-21 | 2022-12-27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Battery connector for series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
CN111341956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单元连接器及电池单元结构 |
US11831041B2 (en) | 2018-12-18 | 2023-11-28 | Lg Energy Solution, Ltd. | Battery cell connector and battery cell structure including battery cell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us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14820A1 (en) | 2008-04-23 |
US20080096104A1 (en) | 2008-04-24 |
EP1914820B1 (en) | 2016-03-30 |
CN100570927C (zh) | 2009-12-16 |
JP2008103302A (ja) | 2008-05-01 |
US7611800B2 (en) | 2009-11-03 |
JP4672678B2 (ja) | 2011-04-20 |
KR100786875B1 (ko) | 2007-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0927C (zh) | 电池模块 | |
KR101265199B1 (ko) | 이차 전지 | |
CN100544068C (zh) | 电池模块 | |
US7879478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EP2077595A2 (en) | Protective circuit board, battery pack,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US11005147B2 (en) | Pouch type secondary battery | |
EP1914817B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 |
US8530073B2 (en) | Battery module having compact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
KR20100096720A (ko) | 이차 전지 | |
KR102593582B1 (ko) | 이차 전지 | |
KR100913174B1 (ko) | 전지 모듈 | |
US7488556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EP4075578A1 (en) |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electrochemical cell module | |
JP2022501770A (ja) |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デバイス | |
KR101576597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 |
KR100814882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상기 이차 전지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 |
JP4052127B2 (ja) | 薄型電池支持構造体、組電池及び車両 | |
CN110036501B (zh) | 二次电池 | |
KR101275788B1 (ko) | 전지 모듈 | |
CN118054165A (zh) | 二次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