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4365A -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4365A CN101154365A CNA2007101517551A CN200710151755A CN101154365A CN 101154365 A CN101154365 A CN 101154365A CN A2007101517551 A CNA2007101517551 A CN A2007101517551A CN 200710151755 A CN200710151755 A CN 200710151755A CN 101154365 A CN101154365 A CN 1011543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rce electrode
- voltage
- circuit
- short circuit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以在再利用电荷时实现高速化,并以简单结构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优先实现低成本化的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驱动光电装置的源极线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各源极短路电路用于使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和预设的源极短路节点短路;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用于使连接有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的源极电荷存储节点和源极短路节点短路;电压设定电路,用于向源极电荷存储节点提供预设的电压;节点短路电路,用于使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和源极短路节点短路,其中,在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上外加有向对置电极输出的电压,对置电极是与光电装置的像素电极隔着光电元件而设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搭载在便携式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上的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广义上的显示面板。更广义上的光电装置),公知的有简单矩阵方式的LCD面板以及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TFT)等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LCD面板。
简单矩阵方式与有源矩阵方式相比易于实现低功耗化,但是却难于实现多色彩化和活动图像显示。另一方面,有源矩阵方式适于多色彩化和活动图像显示,却难于实现低功耗化。
在简单矩阵方式的LCD面板或有源矩阵方式的LCD面板中进行驱动以使施加于构成像素的液晶(广义上的光电物质)上的外加电压为交流。作为这样的交流驱动方法,广泛使用线反转驱动或域反转驱动(帧反转驱动)。在线反转驱动中进行驱动以使液晶的外加电压的极性对应一条或多条扫描线进行反转。在域反转驱动中进行驱动以使液晶的外加电压的极性对应域(对应帧)进行反转。
这时,通过根据反转驱动时序(timing)提供给对置电极(公共电极)的对置电极电压(公共电压)变化,可以降低外加于像素电极的电压电平,其中,该对置电极与构成像素的像素电极对置。
在进行这样的交流驱动时,液晶的充放电会导致功耗量增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反转驱动时,通过使隔着液晶的两个电极短路而使存储在液晶里的电荷初始化,并通过转变为电极短路前的电压的中间电压而实现低功耗化。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向像素电极写入的写入期间前的第一预充电期间和对置电极电压的切换前的第二预充电期间中,通过在源极线上给定预充电电位,从而抑制对置电极电压切换时的源极线的电位变动以实现低功耗化。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44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354758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功耗量的削减效果要依存于在源极线上给定的电压。因此,存在电荷量的削减效果不那么理想的情况,其中该电荷量是对极性反转的对置电极进行充放电的电荷量。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根据在源极线上给定的电压和对置电极电压的极性之间的关系,使隔着液晶的两个电极短路,从而会导致应该充放电的电荷量反而增加,低功耗化的效果弱化的情况。因此,优选在再利用一次提供的电荷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削减功耗量,同时,可以驱动源极线、对置电极。
另一方面,根据驱动电路的适用领域,会牺牲一定程度的功耗降低效果,而优先实现缩小驱动电路等的芯片尺寸或安装面积。例如,在顾客(电子设备厂家)最优先考虑驱动电路或包括该驱动电路的LCD面板的低成本化的产品上适用该驱动电路等的情况。
这样,优选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者优先实现低成本化的驱动电路等。即、优选可以以简单的结构牺牲一定程度的成本降低效果而追求低功耗化(低功耗化优先),或者牺牲一定程度的功耗降低效果而追求低成本化(低成本化优先)。如果可以提供这样的驱动电路等,就意味着以一种驱动电路满足多种客户的要求,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通过短路从而再利用电荷并使电位一致,因此,没有驱动负载的装置,电荷再利用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因此,存在在一水平扫描期间内给定的像素电极的写入时间缩短,而导致进行电荷再利用的时间不够的问题。对于像素电极的写入时间的高速化,例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预充电技术的效果很好,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公开如上所述的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者优先实现低成本化的驱动电路等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几种方式,可以提供在再利用电荷时实现高速化,并且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者优先实现低成本化的驱动电路、光电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光电装置的源极线,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各源极短路电路用于使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和预设的源极短路节点短路;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用于使连接有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的源极电荷存储节点和所述源极短路节点短路;电压设定电路,用于向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提供预设的电压;节点短路电路,用于使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和所述源极短路节点短路,其中,在所述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上外加有向对置电极输出的电压,所述对置电极是与所述光电装置的像素电极隔着光电元件而设置的。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了节点短路电路,可以通过使对置电极和源极短路节点短路而进行电荷再利用,或者采用源极用电容器进行电荷再利用。此外,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以利用电压设定电路对源极线进行预充电,所以可以提供以简单的结构在再利用电荷时实现高速化、且可以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者低成本化的驱动电路。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可以在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节点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之后,将所述节点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之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向各源极线提供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设置电容器的情况下,再利用源极线的电荷,因此,可以缩小驱动电路的芯片尺寸或安装面积。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在将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将所述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之后,可以由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之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并向各源极线提供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依存于在源极线上给定的电压的情况下,有效地再利用电荷,从而使进一步实现低功耗化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源极用电容器。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可以在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时,将所述光电装置的截止电压外加在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上。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在进行所述对置电极的极性反转驱动时,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在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时,根据所述光电元件外加电压的极性将同的电压外加在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上。
根据本发明,不论是在进行极性反转驱动时提供给源极线的灰阶电压的中间值不同的情况下,还是在正极性和负极性的任一个期间,都可以削减预充电期间后应该充放电的电荷量,实现进一步的低功耗化。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包括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用于使连接有对置电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的对置电极电荷存储节点和所述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短路,其中,可以在所述节点短路电路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反复处于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从所述对置电极用电容器充放电电荷。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置电极驱动时的电荷再利用。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包括输入有预设的预充电用电压的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以被供给到所述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运算放大器的防止振荡的效果。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所述运算放大器可以进行B级放大动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削减无用的电流消耗,使进一步实现低功耗化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用于将各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和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可以是不同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低电压作为电压设定电路的电源电压,因此可以缩小电压设定电路的面积。其结果是使驱动电路的低成本化也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驱动电路中,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用于将各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可以是将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升压后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驱动相同负载的情况下,也可以削减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功耗量。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装置,该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源极线;多条栅极线;连接于所述多条源极线和所述多条栅极线的多个像素;用于扫描所述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多条源极线的上述任一种驱动电路。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包括驱动电路的光电装置,该驱动电路在再利用电荷时实现高速化,并且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优先实现低成本化。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任一种驱动电路的电子设备。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光电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应用了驱动电路的电子设备,该驱动电路在再利用电荷时实现高速化,并且以简单的结构优先实现低耗电化或优先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结构例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其他构成例框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源极线驱动电路的结构例框图。
图4是图1或图2的源极线驱动电路的结构例框图。
图5是图1或图2的栅极线驱动电路的结构例框图。
图6是图1或图2的电源电路的结构例说明图。
图7示出了图1或图2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波形的一个例子。
图8是极性反转驱动的说明图。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显示驱动器的结构要部。
图10示出了电源电压VDD、VDDHS的关系。
图11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驱动器的控制例说明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第一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图13是以第一控制方式控制的液晶装置的动作例的波形图。
图14示出了图11的第二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图15是以第二控制方式控制的液晶装置的动作例的波形图。
图16示出了图11的第三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图17示出了图11的第四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图18是第一变形例中源极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结构例电路图。
图19是第二变形例中的源极电压设定电路的结构例框图。
图20是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下面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并没有对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内容进行不当的限定。以下说明的所有结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构成要件。
1、液晶装置
图1是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框图示例。
液晶装置10(液晶显示装置。广义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2(狭义上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面板)、源极线驱动电路20(狭义上的源极驱动器)、栅极线驱动电路30(狭义上的栅极驱动器)、显示控制器40、电源电路50、源极电压设定电路(广义上的电压设定电路)70。此外,液晶装置10没有必要包含所有这些电路模块,也可以是省略其一部分电路模块的结构。此外,在图1中以有源矩阵型的液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将以下的实施例适用于简单矩阵型的液晶装置。
这里,显示面板12(广义上的光电装置)包括多条栅极线(扫描线)、多条源极线(数据线)、以及由各栅极线和各源极线指定各像素电极的多个像素电极。这时,通过将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Transistor,广义上的开关元件)连接于源极线,将像素电极连接于该TFT,从而可以构成有源矩阵型的液晶装置。
更具体地说,显示面板12形成于有源矩阵基板(例如玻璃基板)上。在该有源矩阵基板上配置有多条沿图1的Y方向排列并分别向X方向延伸的栅极线G1~GM(M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多条沿X方向排列并分别向Y方向延伸的栅极线S1~SN(N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此外,在与栅极线GK(1≤K≤M,K是自然数)和源极线SL(1≤L≤N,L是自然数)的交叉点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KL(广义上的开关元件)。
TFTKL的栅电极连接于栅极线GK,TFTKL的源电极连接于源极线GK,TFTKL的漏电极连接于像素电极PEKL。在该像素电极PEKL和对置电极(共同电极、公共电极)之间形成液晶电容CLKL(液晶元件)和辅助电容CSKL,其中,该对置电极CE与像素电极PEKL隔着液晶(广义上的光电物质)对置。此外,在形成有像素电极PEKL等的有源基板和形成有对置电极CE的对置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像素的穿透率根据像素电极PEKL和对置电极CE之间的外加电压而发生变化。
给定对置电极CE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高电位侧电压VCOMH、低电位侧电压VCOML)是由电源电路50所包含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生成的。此外,对置电极CE也可以不是在对置基板上形成为一面,而是形成为与各栅极线对应的带状。
源极线驱动电路20基于灰阶数据驱动显示面板12的源极线S1~SN。另一方面,栅极线驱动电路30扫描(依次驱动)显示面板12的栅极线G1~GM。
显示控制器40根据未图示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等主机设定的内容控制源极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以及电源电路50。更具体地说,显示控制器40对于源极线驱动电路20和栅极线驱动电路30进行例如工作模式的设定或提供在内部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或水平同步信号,对于电源电路50,控制外加于对置电极CE上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的极性反转时序(timing,定时)。
电源电路50基于从外部提供的基准电压,生成驱动显示面板12所必须的各种电压电平(灰阶电压)或对置电极CE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
在源极线驱动电路20驱动源极线S1~SN之前,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进行电荷再利用和源极线S1~SN的预充电中的任意一种。由此,可以在实现高速的像素电极写入的同时,降低源极线的充放电所带来的电力消耗。
这样结构的液晶装置10,在显示控制器40的控制下,基于从外部提供的灰阶数据,源极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电源电路50以及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相互协调以驱动显示面板12。
此外在图1中,将源极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电源电路50以及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集成化,可以构成作为半导体装置(集成电路、IC)的显示驱动器(广义上的驱动电路)60。此外,图1的显示驱动器60也可以是省略了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结构。此外,在图1中,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驱动器60也可以是包含源极线驱动电路20、电源电路50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和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结构。
这样的显示驱动器60还可以包括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设置在源极线和驱动该源极线的输出缓冲器之间的多个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MN。各输出缓冲器的输出连接于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第一端子。各源极线连接于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第二端子。共用线COL的一端连接于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第三端子。多个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MN由未图示的通用控制信号一起进行开关控制。此外,也可以由提供给各个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个别地进行开关控制。
此外,通过进行将各输出缓冲器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输出使能控制,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也可以是包含源极短路开关(源极短路开关电路、源极短路电路)的结构。各源极短路开关电路插入到各输出缓冲器的输出和共用线COL之间。
显示驱动器60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1和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电路、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VSW。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设置于电源电路50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出(提供有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和第一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1(对置电极电荷存储节点C1ND)之间。第一电容元件CCV(对置电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1。在第一电容元件CCV的另一端提供有规定的电源电压(例如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在图1中,第一电容元件CCV设置于显示驱动器60的外部,但是,第一电容元件CCV也可以内置于显示驱动器60的内部。
而且,显示驱动器60可以包括源极电荷存储用的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2、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电路、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CSW。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设置于共用线COL的一端和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2之间。这里,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输出通过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与共用线COL连接。
共用线COL可以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节点。第二电容元件CCS(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2。在第二电容元件CCS的另一端被提供有规定的电源电压(例如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在图1中,第二电容元件CCS设置于显示驱动器60的外部,但是,也可以是第二电容元件CCS内置于显示驱动器60的内部。
将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电路、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VSW设定为导通状态时,电源电路50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出被设定为高阻抗状态。
而且,显示驱动器60可以包括节点短路开关(节点短路开关电路、节点短路电路)HSW。节点短路开关HSW设置于共用线COL和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之间。
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源极线S1~SN之前,先进行来自对置电极CE或源极线S1~SN的电荷的再利用和预充电中的任意一种。在进行电荷再利用时,显示驱动器60根据工作模式使用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节点短路开关HSW,再利用来自对置电极CE或源极线S1~SN的电荷。
在上述工作模式中,在利用节点短路开关HSW的开关控制而进行电荷再利用的工作模式下,显示驱动器60控制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保持非导通状态不变。此外,上述工作模式中,在通过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以及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的开关控制而进行电荷再利用的工作模式下,显示驱动器60控制节点短路开关HSW保持非导通状态。在进行预充电时,控制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位于共用线侧(源极短路开关为导通状态)、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保持导通状态、源极短路开关HSW保持非导通状态。
关于这些各开关的详细控制例将在后面说明。
此外,在图1中,液晶装置10为包括显示控制器40的结构,但是,显示控制器40也可以设置于液晶装置10的外部。或者是显示控制器40和主机一起包含于液晶装置10中。此外,也可以是源极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显示控制器40、电源电路50、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于显示面板12上。
图2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框图。
在图2中,在显示面板12上(面板基板上)形成有显示驱动器60,该显示驱动器60包括源极线驱动电路20、栅极线驱动电路30以及电源电路50。这样,显示面板12可以构成为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源极线、由多条栅极线的各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的各条源极线指定的多个像素(像素电极)、驱动多条源极线的源极线驱动电路、扫描多条栅极线的栅极线驱动电路。在显示面板12的像素形成区域44形成有多个像素。各像素可以包括源极上连接有源极线、栅极上连接有栅极线的TFT和连接于该TFT的漏极的像素电极。
此外,在图2中,也可以是显示面板12上省略了栅极线驱动电路30和电源电路50中至少一个的结构。
2、显示驱动器
下面,对图1或图2的显示驱动器60的结构要部进行说明。
图3、图4示出了图1或图2的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结构例框图。
源极线驱动电路20包括:移位寄存器22;线锁存器24、26;基准电压发生电路27;DAC 28(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广义上的数据电压生成电路);输出缓冲器29。
移位寄存器22包括与各源极线对应设置、依次连接的多个触发器。该移位寄存器22如果与时钟信号CLK同步保持使能输入输出信号EIO,则依次与时钟信号CLK同步将使能输入输出信号EIO移位至邻接的触发器。
例如以18位(6位(灰阶数据)×3(RGB各色))为单位从显示控制器40向线锁存器24输入灰阶数据(DIO)。线锁存器24与由移位寄存器22的各触发器依次移位的使能输入输出信号EIO同步锁存该灰阶数据(DIO)。
线锁存器26与由显示控制器40提供的水平同步信号LP同步,锁存由线锁存器24锁存的一水平扫描单位的灰阶数据。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27生成64种的基准电压。由基准电压发生电路27将生成的64种基准电压提供给DAC 28。
DAC(数据电压生成电路)28生成应该提供给各源极线的模拟的数据电压。具体地说,DAC 28基于来自线锁存器26的数字的灰阶数据,选择来自基准电压发生电路27的基准电压中的任意一个基准电压,输出数字的灰阶数据对应的模拟的数据电压。
输出缓冲器29缓存来自DAC 28的数据电压并输出到源极线,并驱动源极线。具体地说,输出缓冲器29包含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该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包括对应各源极线设置的以电压输出器方式连接的运算放大电路,这些各运算放大电路模块将来自DAC 28的数据电压进行阻抗转换,并输出到各源极线。此外,输出缓冲器29包括图1或图2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或源极短路开关),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设置于各运算放大电路模块的输出上。
此外,在图3中采用了将数字的灰阶数据进行数字/模拟转换,通过输出缓冲器29输出到源极线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取样保持,通过输出缓冲器29输出到源极线的结构。
基准电压发生电路27将由电源电路50生成的两端的电压VDDH、VSSH进行电阻分割,生成64种基准电压。各基准电压与6位的灰阶数据所表示的各灰阶值对应。各基准电压共同地提供给源极线S1~SN的各源极线。
DAC 28包括与各条源极线对应设置的解码器,各解码器将灰阶数据对应的基准电压输出到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将灰阶数据提供给每一条线时的结构例,但是,显示驱动器60也可以内置有存储至少一个画面的灰阶数据的显示存储器。
图5示出了图1或图2的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结构例。
栅极线驱动电路30包括地址生成电路32、地址解码器34、电平移位器36、输出电路38。
地址生成电路32生成与栅极线G1~GM中应该选择的栅极线对应的地址。地址生成电路32可以生成地址,以使一条一条地选择栅极线G1~GM进行扫描。地址生成电路32可以生成地址,以使与来自显示控制器40的垂直同步信号同步开始垂直扫描期间时,与水平同步信号同步选择一条线。
地址解码器34解码由地址生成电路32生成的地址,基于其解码结果选择栅极线G1~GM对应的解码信号线。
电平移位器36将来自于地址解码器34的解码信号线的信号的电压移位为适应显示面板12的液晶元件和TFT的晶体管能力的电压电平。作为该电压电平,需要高电压电平,因此,采用了和其他逻辑电路部不同的高耐压工序。
输出电路38缓存由电平移位器36移位了的扫描电压,并输出到栅极线,驱动栅极线。
图6示出了图1或图2的电源电路50的结构。
电源电路50包括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扫描电压生成电路54、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该电源电路50上提供有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和系统电源电压VDD。
在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上提供有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和系统电源电压VDD。此外,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以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为基准,生成将系统电源电压VDD在正方向上升压到两倍的电源电压VDDHS。即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将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和系统电源电压VDD之间的电压差升压到两倍。这样的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可以由公知的充电泵电路构成。将电源电压VDDHS提供给源极线驱动电路20、扫描电压生成电路54或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此外,优选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在以大于等于两倍的升压倍率升压之后,由稳压器调整电压电平,输出将系统电源电压VDD在正方向上升压到两倍的电源电压VDDHS。
扫描电压生成电路54上提供有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和系统电源电压VDD。此外,扫描电压生成电路54生成扫描电压。扫描电压是外加于栅极线驱动电路30所选择的栅极线的电压。该扫描电压的高电位侧电压是VDDHG,低电位侧电压是VEE。
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生成对置电极电压VCOM。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基于极性反转信号POL,将高电位侧电压VCOMH或低电位侧电压VCOML作为对置电极电压VCOM进行输出。极性反转信号POL是根据极性反转时序由显示控制器40生成的。
图7示出了图1或图2的显示面板12的驱动波形的一个例子。
在源极线上外加有对应灰阶数据的灰阶值的灰阶电压DLV。在图7中,以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0V)为基准外加有5V的振幅的灰阶电压DLV。
在栅极线上,非选择时外加有低电位侧电压VEE(=-10V)、选择时外加有高电位侧电压VDDHG(=15V)的扫描电压GLV。
在对置电极CE上外加有高电位侧电压VCOMH(=3V)、低电位侧电压VCOML(=-2V)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此外,以预设的电压为基准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的极性根据极性反转时序进行反转。在图7中示出了所谓的扫描线反转驱动时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波形。根据该极性反转时序,源极线的灰阶电压DLV也是以预设的电压为基准反转其极性。
但是,液晶元件具有长时间外加直流电压其品质就会劣化的性质。因此,需要每隔规定期间使外加于液晶元件的电压极性进行反转的驱动方式。作为这样的驱动方式有帧反转驱动、扫描(栅极)线反转驱动、数据(源极)线反转驱动、点反转驱动等。
其中,帧反转驱动虽然功耗量低,但是具有画质不好的缺点。此外,数据线反转驱动、点反转驱活动图像质很好,但是具有驱动显示面板需要高电压的缺点。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采用了扫描线反转驱动。在该扫描线反转驱动中,外加于液晶元件的电压每个扫描期间(对应每条栅极线)都进行极性反转。例如,在第一扫描期间(栅极线)内正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在第二扫描期间内负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在第三扫描期间内正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另一方面,在下一帧当中,这次是在第一扫描期间内负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在第二扫描期间内正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在第三扫描期间内负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
此外,在该扫描线反转驱动中,对置电极CE的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每个扫描期间都进行极性反转。
更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正极的期间T1(第一期间),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电压电平为低电位侧电压VCOML,在负极的期间T2(第二期间)则为高电位侧电压VCOMH。此外,根据该时序外加于源极线的灰阶电压其极性也进行反转。此外,低电位侧电压VCOML是以预设的电压电平为基准反转了高电位侧电压VCOMH的极性的电压电平。
这里,正极的期间T1是提供有源极线的灰阶电压的像素电极的电压电平高于对置电极CE的电压电平的期间。该在期间T1中正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另一方面,负极的期间T2是提供有源极线的灰阶电压的像素电极的电压电平低于对置电极CE的电压电平的期间。该在期间T2中负极性的电压外加于液晶元件。
通过这样地极性反转对置电极电压VCOM,可以降低驱动显示面板所需要的电压。由此,可以降低驱动电路的耐压,实现驱动电路制造工序的简单化、低成本化。
2.1控制例
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显示驱动器60的结构要部。
在图9中,和图1或图2相同的部分标注了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了其说明。此外,在图9中,仅示出了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中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1≤j≤N,j是整数)、SSWk(1≤k≤N,k≠j,k是整数),但是其他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也具有同样的结构。此外,在图9中,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具有源极短路开关。
作为第一源极短路电路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的源极短路开关设置于源极线Sj(驱动源极线Sj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和源极短路节点SVND(共用线COL)之间。作为第二源极短路电路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设置于源极线Sk(驱动源极线Sk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和源极短路节点SVND(共用线COL)之间。
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设置于连接有第二电容元件(源极用电容器)CCS的一端的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D和源极短路节点SVND(共用线COL)之间。
节点短路开关HSW设置于外加有输出到对置电极CE的电压的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和源极短路节点SVND之间,其中,该对置电极CE是隔着显示面板12(光电装置)的像素电极和光电元件(液晶元件)设置的。
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可以包括例如以电压输出器方式连接的运算放大器OPS、以及设置在运算放大器OPS的输出和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2之间的电压设定开关(电压设定开关电路)PSW。在进行将运算放大器OPS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输出使能控制时,可以采用不要电压设定开关PSW的结构。此外,因为具有运算放大器OPS的输出电压被提供给第一电容元件CCS的一端的结构,所以可以获得运算放大器OPS的振荡防止的效果。
在运算放大器OPS的输入上提供有可以在提供给源极线S1~SN的源极电压的最高电压和最低电压之间任意设定的电压(预充电用电压)。作为这样的电压优选作为光电装置的显示面板12的截止电压。该截止电压是指隔着液晶元件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压低于规定的阀值使像素的穿透率几乎为零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PS可以将该电压进行阻抗转换并将输出电压提供给源极电荷存储用节点C2ND。
提供系统电源电压VDD作为这样的运算放大器OPS的高电位侧电源电压,提供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作为运算放大器OPS的低电位侧电源电压。
另一方面,基于源极线Sj所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Sj的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j包括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第一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提供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HS作为该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电源电压,提供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作为该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低电位侧电源电压。此外,基于源极线Sk所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Sk的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k包括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提供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HS作为该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电源电压,提供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作为该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低电位侧电源电压。
这里,高电位侧电源电压VDDHS是升压了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运算放大器OPS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VDD的电压。
此外,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没有必要是升压了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的电压,只要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是与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不同的电压即可。即、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包括将与各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输出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的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可以是与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不同的电压。由此,可以采用低电压作为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电源电压,所以可以缩小源极电压设定电路的面积。该结果是可以实现显示驱动器60的低成本化。
图10示出了电源电压VDD、VDDHS的关系。
电源电路50的正方向两倍升压电路52生成电源电压VDDHS,该电源电压VDDHS是将系统电源电压VDD和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之间的电压以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为基准在正方向上升压了两倍的电压。
这里,考虑了运算放大器OPS根据其输出对规定的电荷Q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的功耗量P1和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j(OPCk)的运算放大器根据其输出对规定的电荷Q进行充电或放电时的功耗量P2。被供给有作为高电位侧电源电压的电源电压VDDHS的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j(OPCk)的运算放大器驱动规定电流I时与被供给有作为高电位侧电源电压的电源电压VDD的运算放大器OPS向其输出驱动规定电流I时相比,功耗量为二分之一。这是因为电源电压VDD是电源电压VDDHS的二分之一。特别是,从被供有电源电压VDDHS的电源线充放电的电荷是从被供有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线充放电,因此,通过上述内容可以降低功耗量。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60或显示面板12包括未图示的工作模式设定寄存器,在该工作模式设定寄存器的控制数据所对应的工作模式下进行电荷再利用控制以及预充电控制。或者显示驱动器60或显示面板12包括未图示的工作模式设定端子(外部设定端子),在由外部给定该工作模式设定端子的信号状态所对应的工作模式下进行电荷再利用的控制以及预充电控制。
图11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驱动器60的控制例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行图9所示的各种开关的开关控制,可以在驱动对置电极时进行电荷的再利用,在驱动源极线时进行电荷的再利用或预充电。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驱动器60根据工作模式设定寄存器所设定的控制数据,进行由以下第一~第四的控制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指定的控制。
在第一控制方式下,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对置电极之前,先进行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电荷再利用。此外,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源极线之前,先进行第一工作模式下的电荷再利用,之后进行源极线的预充电,之后采用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
在第二控制方式下,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对置电极之前,先进行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电荷再利用。此外,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源极线之前,先进行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电荷再利用,之后进行源极线的预充电,之后采用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
在第三控制方式下,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对置电极之前,先进行第二工作模式下的电荷再利用。此外,在驱动源极线之前,显示驱动器60在不进行电荷再利用的情况下进行源极线的预充电,之后采用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
在第四控制方式下,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对置电极之前不进行电荷再利用。另一方面,显示驱动器60在驱动源极线之前,在不进行电荷再利用的情况下进行源极线的预充电,之后采用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驱动源极线。
2.1.2第一控制方式
图12示出了图11的第一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在图12中,示出了将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作为包括源极短路开关的电路,将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所包括的源极短路开关的控制状态作为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控制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图12中,各开关的“接通”表示开关为导通状态,各开关的“断开”表示开关为非导通状态。
在第一控制方式下,在基于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驱动源极线的驱动期间之前,先设置电荷再利用期间和预充电期间。
在电荷再利用期间中,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接通、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即、设定在图9中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电路、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
其结果是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源极线S1~SN和共用线COL短路的同时,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和源极短路节点SVND短路。因此,通过电荷移动以使源极线S1~SN和对置电极为同电位,从而进行电荷的再利用。
接着,在预充电期间,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接通。即设定在图9中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此外,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向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D提供预充电电压PV。
其结果是预充电电压通过共用线COL外加于源极线S1~SN。
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断开(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此外,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向源极线S1~SN提供灰阶数据对应的灰阶电压。
图13是第一控制方式控制的液晶装置10的动作例的波形图。
在图13中,示出了栅极线Gk、Gk+1、源极线Sj以及对置电极CE的电位变化,但是其他的栅极线、源极线也是同样的变化。在图13中,作为栅极线Gk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在一水平扫描期间(1H)内,在栅极线Gk上外加有扫描电压,作为栅极线Gk+1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在一水平扫描期间(1H)内,在栅极线Gk+ 1上外加有扫描电压。此外,各水平扫描期间包括电荷再利用期间、预充电期间以及驱动期间。
在电荷再利用期间(TT1),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中,源极线Sj、Sk分别电连接于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节点的共用线COL。此外,在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以及电压设定开关PSW保持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节点短路开关HSW为导通状态,共用线COL和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出(提供有对置电极电压VCOM的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电连接。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共用线COL和源极线Sj、Sk电连接,源极线Sj、Sk和对置电极CE为同电位,按照电荷保存的原理,存储于源极线Sj、Sk的寄生电容的电荷向对置电极CE补充电荷,或者存储于对置电极CE的电荷向源极线Sj、Sk的寄生电容补充电荷。即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在完全不进行来自电源电路50的电荷补充的情况下,变化源极线和对置电极CE的电位。
接着,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预充电期间(TT2)和电荷再利用期间同样,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中,源极线Sj、Sk分别电连接于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节点的共用线COL。此外,在设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和电压设定开关PSW为导通状态的同时,设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在预充电期间,对置电极CE上提供有例如高电位侧电压VCOMH。另一方面,共用线COL上提供有预充电电压PV。因为即使在预充电期间也是共用线COL与源极线Sj、Sk电连接,所以,源极线Sj、Sk上提供有预充电电压PV。
此时,以电荷再利用期间TT1中的变化后的电位为基准,到各源极线为预充电电压PV为止,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进行源极线的电荷充放电。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预充电期间,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所应该要变化的源极线电压低的情况很多。即、以前一个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1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源极线的电位为基准,就在该状态下设定该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源极线的电位,则如图13所示需要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充放电源极线的电荷ΔVs01。相对于此,通过设置上述电荷再利用期间,如图13所示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充放电源极线的电荷ΔVs02(ΔVs02<ΔVs01)即可。例如,如图13所示,通过预充电至预充电电压PV,存在应该从源极线充放电的电荷量增加的情况,但是,如下一个1H所示,也存在应该从源极线充放电的电荷量可以大幅削减的情况。
而且,仅在电荷再利用期间中,未能充分进行电荷的充放电时,也可以通过设置预充电期间,从而可以缩短应该在1H内结束的像素电极的写入时间。
接着,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TT3),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L、SSWL+1中,源极线SL、SL+1分别电连接于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输出缓冲器的输出上。此外,将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以及电压设定开关PSW设定为非导通状态。此外,将节点短路开关HSW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在驱动期间,源极线Sj、Sk由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输出缓冲器进行驱动。
同样地,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TT3),对置电极CE和电源电路50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的输出电连接。因此,在驱动期间,向对置电极CE、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提供对置电极电压VCOM。此时,以电荷再利用期间TT1中的变化后的电位为基准,到高电位侧电压VCOMH为止,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进行对置电极CE的电荷的充放电。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驱动期间,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所应该要变化的源极线的电压低即可。即、以前一个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1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对置电极CE的电位为基准,就在该状态下设定该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对置电极CE的电位,则如图13所示需要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充放电对置电极CE的电荷ΔVc01。相对于此,通过设置上述电荷再利用期间,如图13所示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充放电对置电极CE的电荷ΔVc02(ΔVc02<ΔVc01)即可。
即、通过在节点短路开关HSW断开的状态下,反复进行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的接通以及断开,从第一电容元件CCV充放电电荷,从而进行电荷的再利用。
此外,在下一个水平扫描期间,也可以设置电荷再利用期间、预充电期间和驱动期间,在各个期间也是同样地进行。图13的电荷再利用期间中的动作是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控制。
2.1.2、第二控制方式
图14示出了图11的第二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在图14中示出了将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作为包括源极短路开关的电路,将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包括的源极短路开关的控制状态作为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控制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图14中,各开关的“接通”表示开关为导通状态,各开关的“断开”表示开关为非导通状态。
在第二控制方式下,在基于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驱动源极线的驱动期间之前,设置有电荷再利用期间以及预充电期间。
设定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即、在图9中,设定将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情况下,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和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
其结果是,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源极线S1~SN和共用线COL短路,同时共用线COL和第二电容元件CCS的一端电连接。此外,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与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电连接。因此,为了源极线S1~SN和第二电容元件CCS的一端为同电位而进行电荷移动,从而进行电荷的再利用。此外,为了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与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为同电位而进行电荷移动,从而进行电荷的再利用。
接着,在预充电期间,进行和图12的预充电期间相同的控制。即、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接通。即、在图9中,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接通。此外,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向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D提供预充电电压PV。
其结果是预充电电压通过共用线COL外加于源极线S1~SN。
设定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断开(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此外,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将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提供给源极线S1~SN。
图15是由第二控制方式控制的液晶装置10的动作例的波形图。
在图15中,示出了栅极线Gk、Gk+1、源极线Sj以及对置电极CE的电位变化,但是,其他栅极线、源极线也是同样的电位变化。在图15中,在作为栅极线Gk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一水平扫描期间(1H)内,将扫描电压外加于栅极线Gk,在作为栅极线Gk+1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一水平扫描期间内,将扫描电压外加于栅极线Gk+1。此外,各水平扫描期间包括电荷再利用期间和预充电期间以及驱动期间。
在电荷再利用期间(TT10),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中,源极线Sj、Sk分别电连接于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节点的共用线COL。此外,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导通状态,共用线COL通过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2与第二电容元件CCS的一端电连接。此外,设定电压设定开关PSW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第二电容元件CCS的一端和源极线Sj、Sk为同电位,按照电荷保存原理,源极线的寄生电容中所存储的电荷对第二电容元件CCS的一端补充电荷,或者将第二电容元件CCS中存储的电荷补充给源极线Sj、Sk的寄生电容。即、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在完全不进行来自电源电路50的电荷补充的情况下,变化源极线的电位。
同样地,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未图示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出被设置为高阻抗状态,且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被设置为导通状态,因此,对置电极CE通过第一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TL1和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电连接。所以,在电荷再利用期间,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和对置电极CE为同电位,对置电极CE的寄生电容中所存储的电荷对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补充电荷,或者将第一电容元件CCV中存储的电荷补充给对置电极CE的寄生电容。即、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在完全不进行来自电源电路50的电荷补充的情况下,变化对置电极CE的电位。
接着,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预充电期间(TT20),和电荷再利用期间同样地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中,源极线Sj、Sk分别电连接于包括第二电容元件连接节点的共用线COL。此外,在设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和电压设定开关PSW为导通状态的同时,设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在预充电期间,对置电极CE上提供有例如高电位侧电压VCOMH。另一方面,共用线COL上提供有预充电电压PV。因为在预充电期间也是共用线COL与源极线Sj、Sk电连接,所以,源极线Sj、Sk上提供有预充电电压PV。
此时,以电荷再利用期间TT10中的变化后的电位为基准,到各源极线为预充电电压PV为止,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进行源极线的电荷充放电。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预充电期间,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所应该要变化的源极线的电压低的情况很多。即、以前一个的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1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源极线的电位为基准,就在该状态下设定该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源极线的电位,则如图15所示需要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充放电源极线的电荷ΔVs1。相对于此,通过设置上述电荷再利用期间,如图15所示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充放电源极线的电荷ΔVs2(ΔVs2<ΔVs1)即可。例如,如图15所示,通过预充电至预充电电压PV,存在应该从源极线充放电的电荷量增加的情况,但是,如下一个1H所示,也存在应该从源极线充放电的电荷量可以大幅削减的情况。
而且,仅在电荷再利用期间中,未能充分进行电荷的充放电时,也可以通过设置预充电期间,从而可以缩短应该在1H内结束的像素电极的写入时间。
接着,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TT30),在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L、SSWL+1中,源极线Sj、Sk分别电连接于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输出缓冲器的输出上。此外,将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以及电压设定开关PSW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在驱动期间,源极线Sj、Sk由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输出缓冲器进行驱动。
同样地,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TT30),将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对置电极CE和电源电路50的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的输出电连接。因此,在驱动期间,向对置电极CE、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提供对置电极电压VCOM。此时,以电荷再利用期间TT10中的变化后的电位为基准,到高电位侧电压VCOMH为止,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进行对置电极CE的电荷的充放电。因此,在电荷再利用期间后的驱动期间,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所应该要变化的源极线的电压低即可。即、以前一个的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1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对置电极CE的电位为基准,就在该状态下设定该水平扫描期间(栅极线Gk所连接的像素的选择期间)的对置电极CE的电位,则如图15所示需要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充放电对置电极CE的电荷ΔVc1。相对于此,通过设置上述电荷再利用期间,如图15所示对置电极电压生成电路56充放电源极线的电荷ΔVc2(ΔVc2<ΔVc1)即可。
此外,在下一个水平扫描期间,也可以设置电荷再利用期间、预充电期间和驱动期间,在各个期间也是同样地进行动作。图15的电荷再利用期间中的动作是第一工作模式下的控制。
因为电荷再利用期间中的源极线的驱动所带来的电力消耗依存于驱动期间中应该由源极线驱动电路20设定的电压(即、灰阶数据),所以电荷再利用带来的低功耗化的效果会弱化。但是,因为将对置电极CE设置为高电位侧电压VCOMH或低电位侧电压VCOML中的任一种,所以可以不依存于显示数据,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实现低功耗化,电荷再利用带来的低功耗化的效果也会很显著。
如上所述,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可以在不使用第一及第二电容元件CCS、CCV的情况下实现电荷再利用,因此,可以缩小显示驱动器60的芯片尺寸和安装面积。另一方面,因为是将显示数据对应的电压外加于源极线,所以电荷再利用的效果依存于显示数据。
相对于此,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对置电极电压是2值,所以对置电极CE的电荷再利用的效果得以体现,因此可以可靠地获得低功耗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不用第一或第二电容元件CCS、CCV即可实现电荷再利用,所以不会缩小显示驱动器60的芯片尺寸和安装面积。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在进行电荷的再利用时,只通过设置节点短路开关HSW即可在上述任一种工作模式下实现电荷再利用,因此,可以通过一种显示驱动器满足多种用户的要求,其结果是可以进一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而且,通过设置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可以降低电荷再利用所带来的伴随着源极线的预充电的功耗量,同时,可以缩短电荷再利用所带来的像素电极的写入时间。
2.1.3第三控制方式
图16示出了图11的第三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在图16中示出了将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作为包括源极短路开关的电路,将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包括的源极短路开关的控制状态作为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控制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图16中,各开关的“接通”表示开关为导通状态,各开关的“断开”表示开关为非导通状态。
在第三控制方式下,在基于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驱动源极线的驱动期间之前,设置有电荷再利用期间以及预充电期间。
设定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断开(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即、在图9中,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
其结果是,在电荷再利用期间,源极线S1~SN和共用线COL不会短路,且不进行源极线S1~SN的电荷再利用。另一方面,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电连接于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因此,为了使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VND电连接于第一电容元件CCV的一端为同电位而进行电荷移动,从而进行电荷再利用。
接着,在预充电期间,进行和图12或图14的预充电期间相同的控制。即、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接通。即、在图9中,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此外,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向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D提供预充电电压PV。
其结果是预充电电压通过共用线COL外加于源极线S1~SN。
设定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断开(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此外,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将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提供给源极线S1~SN。
2.1.4第四控制方式
图17示出了图11的第四控制方式的控制时序的一个例子。
在图17中示出了将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作为包括源极短路开关的电路,将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包括的源极短路开关的控制状态作为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控制状态的情况。此外,在图17中,各开关的“接通”表示开关为导通状态,各开关的“断开”表示开关为非导通状态。
在第四控制方式下,在基于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驱动源极线的驱动期间之前,设置有电荷再利用期间以及预充电期间。
在预充电期间,进行和图12、图14或图16的预充电期间相同的控制。即、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接通(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接通。即、在图9中,设定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j、SSWk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接通、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接通、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此外,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向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D提供预充电电压PV。
设定在预充电期间后的驱动期间,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为断开(更详细地说是源极输出切换电路SSW1~SSWN的各源极输出切换电路的源极短路开关为断开),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CSW为断开、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VSW为断开、节点短路开关HSW为断开、电压设定开关PSW为断开。此外,运算放大电路模块OPC1~OPCN将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提供给源极线S1~SN。
此外,第三及第四控制方式是省略了第二控制方式的一部分的控制方式。因此,如图13或图15所示,在详细说明了第一或第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图13或图15实现第三及第四控制方式。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驱动器60具有图9所示的结构,因此,在进行电荷的再利用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优先实现低功耗化或优先实现低成本化。而且,即使是在进行电荷再利用的情况下,显示驱动器60也可以利用预充电功能,向源极线或与该源极线电连接的像素电极高速写入希望的灰阶电压。
2.2变形例
在本实施例中,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运算放大器OPS也可以进行B级放大动作。进行B级放大动作的运算放大器OPS,可以分别进行使输出电压VOUT移位至高电位侧的控制以及使输出电压VOUT移位至低电位侧的控制。
图18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运算放大器OPS的结构例的电路图。
第一变形例中的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运算放大器OPS包括输出电路OBUF。输出电路OBUF包括p型(广义上的第一导电型)驱动金属氧化膜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以下,MOS晶体管仅简称为晶体管)pTr和n型(广义上的第二导电型)晶体管nTr。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源极上提供有系统电源电压VDD,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源极上提供有系统接地电源电压VSS。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漏极和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漏极连接,将该漏极的电压作为输出电压VOUT进行输出。
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栅极由第一栅极控制电路GC1进行控制。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栅极由第二栅极控制电路GC2进行控制。通过第一及第二栅极控制电路GC1、GC2,设置电压VH和电压VL之间的宽度,从而当输出电压VOUT在电压VH和电压VL之间时,可以防止输出电路OBUF的穿透电流,削减多余的消功耗流,其中,电压VH是使输出电压VOUT移位至高电位侧的电压,电压VL是使输出电压VOUT移位至低电位侧的电压。
第一栅极控制电路GC1包括n型差动放大电路,包括构成差动对的n型晶体管N1、N2和电流镜电路CM1。晶体管N1、N2的源极上连接恒流源CS1。晶体管N1、N2的漏极上连接电流镜电路CM1。晶体管N1的漏极连接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栅极,基于该漏极的电压,对p型驱动晶体管pTr进行栅极控制。
晶体管N1的电流驱动能力比晶体管N2的电流驱动能力小。晶体管N1的栅极上提供有输入电压VIN,晶体管N2的栅极上提供有输出电压VOUT。因此,在成为电压VU的规定状态下呈平衡状态,其中,电压VU是输入电压VIN与输出电压VOUT相比为高电位的电压。这里,如果输入电压VIN是固定电压,则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为高电位侧时,进行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电位下降、提高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的控制。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为低电位侧时,不进行基于p型驱动晶体管pTr的输出电压VOUT的控制。
第二栅极控制电路GC2包括构成差动对的n型晶体管N3、N4和电流镜电路CM2、CM3、CM4。晶体管N3、N4的源极连接恒流源CS2。
电流镜电路CM2由p型晶体管N10、N11构成。电流镜电路CM2由p型晶体管N12、N13构成。电流镜电路CM3由n型晶体管N5、N6构成。
晶体管N3的漏极连接电流镜电路CM2的晶体管N10的漏极。晶体管N4连接电流镜电路CM3的晶体管N12的漏极(以及栅极)。
电流镜电路CM2的晶体管N11的漏极连接电流镜电路CM4的晶体管N6的漏极。电流镜电路CM3的晶体管N13的漏极连接电流镜电路CM4的晶体管N5的漏极。晶体管N5的漏极连接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栅极,基于该漏极的电压对n型驱动晶体管nTr进行栅极控制。
晶体管N3的电流驱动能力比晶体管N4的电流驱动能力大。晶体管N3的栅极上提供有输入电压VIN,晶体管N4的栅极上提供有输出电压VOUT。因此,在成为电压VD的规定状态下呈平衡状态,其中,电压VD是输入电压VIN与输出电压VOUT相比是低电位的电压。这里,如果输入电压VIN是固定电压,则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为低电位侧时,晶体管N3的漏极电流增加,其结果是,进行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栅极电位上升、降低输出电压VOUT的电位的控制。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为高电位侧时,不进行基于n型驱动晶体管nTr的输出电压VOUT的控制。
如上所述,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只有电压VU为低电位侧时、或者输出电压VOUT与平衡状态相比只有电压VD为高电位侧时,构成输出电路OBUF的p型驱动晶体管pTr及n型驱动晶体管nTr为断开状态,因此可以削减输出电路OBUF的穿透电流。即、当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运算放大器OPS的输出电压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回避穿透电流,在上述范围外时可以在输出电路OBUF中注入电流、将输出电压VOUT作为预充电电压进行提供,因此,如上所述,在进行预充电的基础上,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低功耗化。
此外,在本实施例或第一变形例中,是将输入电压VIN作为固定电压,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中,在进行极性反转驱动时,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根据极性改变作为预充电电压PV进行输出的电压。在正极性及负极性中,提供给源极线的灰阶电压的中间值不同,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改变电压,即使在正极性及负极性的任一期间(正极期间或负极期间),也可以降低预充电期间后应该充放电的电荷量。
图19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结构例框图。
第二变形例中的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包括电压输出器漏极的运算放大器OPSH、OPSL、切换电路SWHL。运算放大器OPSH输出高电位侧的预充电电压VH。运算放大器OPSL输出低电位侧的预充电电压VL。即、预充电电压与预充电电压VL相比位于高电位侧。
切换电路SWHL基于规定极性反转时序的极性反转信号,在预充电期间输出预充电电压VH或者预充电电压VL。此外,切换电路SWHL在预充电期间以外的期间,可以将源极电压设定电路70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这样的切换电路SWHL的输出与源极电荷存储节点C2N电连接。
2、电子设备
图20是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例框图。这里,作为电子设备示出了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例框图。
便携式电话机900包括照相机模块910。照相机模块910包括CCD摄像机,由CCD摄像机拍摄的图像数据以YUV格式提供给显示控制器540。显示控制器540具有图1或图2的显示控制器40的功能。
便携式电话机900包括显示面板512。显示面板512由源极驱动器520和栅极驱动器530进行驱动。显示面板512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源极线、多个像素。显示面板512具有图1或图2的显示面板12的功能。
显示控制器540连接于源极驱动器520和栅极驱动器530,向源极驱动器520提供RGB格式的灰阶数据。
电源电路542连接于源极驱动器520和栅极驱动器530,向各驱动器提供驱动用的电源电压。电源电路542具有图1或图2的电源电路50的功能。作为显示驱动器544包括源极驱动器520、栅极驱动器530以及电源电路542,该显示驱动器544可以驱动显示面板512。
主机940连接于显示控制器540。主机940控制显示控制器540。此外,主机940可以将通过天线960接收的灰阶数据由调制解调器950进行解调后,提供给显示控制器540。显示控制器540基于该灰阶数据由源极驱动器520和栅极驱动器530在显示面板512上进行显示。源极驱动器520具有图1或图2的源极线驱动电路20的功能。栅极驱动器530具有图1或图2的栅极线驱动电路30的功能。
主机940可以将照相机模块910所生成的灰阶数据在调制解调部950进行调制之后,通过天线960指示向其他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主机940基于来自操作输入部970的操作信息进行灰阶数据的发送-接收处理、照相机模块910的摄像、显示面板512的显示处理。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发明宗旨范围内可以各种变型。例如,本发明并不仅仅适用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也可以适用于场致发光、等离子显示装置的驱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第一或第二变形例中,对所有的源极线与共用线COL短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与共用线COL短路的源极线可以是一条,但是,优选与共用线COL短路的源极线是多条。
此外,在本发明中从属权利要求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是省略所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结构要件一部分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独立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的要部也可以从属于其他的独立权利要求。
附图标记说明
10 液晶装置 12显示面板
20 源极线驱动电路 30栅极线驱动电路
40 显示控制器 50 电源电路
60 显示驱动器 70 源极电压设定电路
C1ND 对置电极电荷存储节点
C2ND 源极电荷存储节点 CSW 源极电荷存储用开关
COL 共用线 CCS 第二电容元件
CCV 第一电容元件 G1~GM 栅极线
HSW 节点短路开关 OPS 运算放大器
S1~SN源极线 SSW1~SSWN 源极输出切换电路
SVND 源极电路节点 TL1 第一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
TL2 第二电容元件连接用端子
VSW 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开关
VND 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
Claims (14)
1.一种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光电装置的源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各源极短路电路用于使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和预设的源极短路节点短路;
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用于使连接有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的源极电荷存储节点和所述源极短路节点短路;
电压设定电路,用于向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提供预设的电压;以及
节点短路电路,用于使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和所述源极短路节点短路,其中,在所述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上外加有向对置电极输出的电压,所述对置电极是与所述光电装置的像素电极隔着光电元件而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节点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之后,将所述节点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由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之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并向各源极线提供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输出设定为高阻抗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源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设定为导通状态、所述节点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之后,由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之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短路电路设定为非导通状态,并向各源极线提供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极用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在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时,将所述光电装置的截止电压外加在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对置电极的极性反转驱动的情况下,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在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进行预充电时,根据所述光电元件外加电压的极性将不同的电压外加在所述源极电荷存储节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所述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用于使连接有对置电极用电容器的一端的对置电极电荷存储节点和所述对置电极电压输出节点短路,
其中,在所述节点短路电路为非导通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对置电极电荷存储用短路电路反复处于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从所述对置电极用电容器充放电电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设定电路包括输入有预设的预充电用电压的运算放大器,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被供给到所述源极用电容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进行B级放大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用于将各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
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和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是不同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各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将各灰阶数据所对应的灰阶电压输出到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线的各源极线,
所述第一及第二源极输出用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是将所述电压设定电路的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侧的电源电压升压后的电压。
12.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源极线;
多条栅极线;
多个像素,连接于所述多条源极线和所述多条栅极线;
栅极驱动器,用于扫描所述多条栅极线;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多条源极线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61961 | 2006-09-27 | ||
JP2006261961 | 2006-09-27 | ||
JP2007227348 | 2007-09-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4365A true CN101154365A (zh) | 2008-04-02 |
Family
ID=3925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1517551A Pending CN101154365A (zh) | 2006-09-27 | 2007-09-27 |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5436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93719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07731172A (zh) * | 2016-08-10 | 2018-02-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10085180A (zh) * | 2018-01-26 | 2019-08-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驱动器、电路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858723A (zh) * | 2018-08-24 | 2020-03-03 | 戴洛格半导体(英国)有限公司 | 用于电荷再循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681600A (zh) * | 2020-01-09 | 2020-09-1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
2007
- 2007-09-27 CN CNA2007101517551A patent/CN10115436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93719A (zh) * | 2013-01-17 | 2013-05-08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03093719B (zh) * | 2013-01-17 | 2015-09-0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07731172A (zh) * | 2016-08-10 | 2018-02-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7731172B (zh) * | 2016-08-10 | 2022-04-19 | 伊英克公司 |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10085180A (zh) * | 2018-01-26 | 2019-08-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驱动器、电路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085180B (zh) * | 2018-01-26 | 2022-08-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显示驱动器、电路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0858723A (zh) * | 2018-08-24 | 2020-03-03 | 戴洛格半导体(英国)有限公司 | 用于电荷再循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681600A (zh) * | 2020-01-09 | 2020-09-1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1681600B (zh) * | 2020-01-09 | 2021-07-2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44090B2 (en) | Driver circuit,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 |
CN100437417C (zh) | 公共电压生成电路、电源电路、显示驱动器和公共电压生成方法 | |
CN1904706B (zh) | 显示装置 | |
JP4826383B2 (ja) | 電源回路、表示ドライバ、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H09504389A (ja)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を駆動する節電型回路及び方法 | |
US10748465B2 (en) | Gate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gate drive circuit | |
CN102157136B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1436398B (zh) | 显示装置 | |
KR102082372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080011896A (ko) | 게이트 온 전압 발생회로와 게이트 오프 전압 발생회로 및이들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346123A (zh) | 显示器用驱动装置 | |
CN101350183B (zh) | 电源电路、显示驱动器、光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201192B (zh) | 电平移位电路、数据驱动器及显示装置 | |
KR20070118386A (ko)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 |
CN101154365A (zh) | 驱动电路、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20120200549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 |
CN100570457C (zh) | 栅极驱动器、光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驱动方法 | |
JP2008083286A (ja) | 負荷測定装置、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07206469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968925B2 (ja) | 表示駆動装置 | |
JP2017085803A (ja) | 昇圧部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及び昇圧回路 | |
US8477128B2 (en) | Driving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pixel arr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US8493290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1162570A (zh) | 电源电路、驱动电路、装置、设备、对置电极驱动方法 | |
JP2004012566A (ja) | 液晶駆動用半導体集積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