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14352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3523A
CN101143523A CNA2007101496964A CN200710149696A CN101143523A CN 101143523 A CN101143523 A CN 101143523A CN A2007101496964 A CNA2007101496964 A CN A2007101496964A CN 200710149696 A CN200710149696 A CN 200710149696A CN 101143523 A CN101143523 A CN 101143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rinting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char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96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3523B (zh
Inventor
川畑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3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35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通常在进行两面印刷的时候,简单的构成不能在防止雾滴附着的同时又提高两面印刷的通过量。本发明在于,在进行两面印刷的时候,根据第1面印字时从记录头24排出的排出液滴数而得到的、对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来判别(检测)印刷状态、从而判别第2面印刷时是否需要变更带电控制,并且在变更带电控制时,变更带电电位/带电周期长度,更进一步的是,根据对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来判别是否要执行第1面印字后停止控制,如果需要印字后停止,就在第1面的印字结束时,在排纸输送部7里暂停用纸5,如果没有必要停止,就原样不动地转换到第2面印刷。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具备静电吸附用纸后输送的输送带之、可以两面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绘图机,或者复合了它们之中的几个功能之后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是,使用包括记录头的液体排出装置,该记录头由排出记录液(液体)的液滴之液体排出头构成,在输送用纸(不限制其材质,也可以用被记录媒体、记录媒体、媒体、页纸材、转印材、记录纸等同义词来称呼)的同时,将液体之记录液(以下称墨水)附着到用纸里以进行图像形成(也可以用记录、印刷、打印、印字等同义词来称呼),或者是以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转印到页纸材料中。
这里所说的「图像形成装置」指的是,将液体排出到纸、线、纤维、布帛、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等媒体里,通过这样来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电子照相方式等其他方式来形成图像的装置。另外、「图像形成」指的是,不仅文字或图像等有意义的图像赋予给媒体,还包括将图样等没有意义的图像赋予给媒体。另外,「液体」指的是,不局限于记录液、墨水,只要是排出时成为流体的,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众所周知的是对用纸的两面进行印刷,即可以两面印刷;使用输送带以静电力吸附用纸来输送;对于印字后的用纸,保持其状态直到墨水干燥为止使其停止等。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是,对用纸的两面进行印刷,即可以进行两面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08971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里记载的是,作为输送用纸的输送手段,包括将用纸静电吸附的输送带,为了降低因静电吸附引起墨水雾化而附着到用纸上,对应于电极板和接地板,对记录媒体上的范围内预先排出处理液,通过处理液的水分来减少记录媒体的表面电荷,从而抑制附着到记录媒体上的墨水雾化量。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9969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里记载的是,在进行两面记录的时候,即使记录媒体的含水量增加,为了能够确切地将记录媒体吸附到输送带里,设有记忆去记录媒体记录量的页存储器,根据记忆在页存储器里的记录量,比起以第1面为表面来输送记录媒体时候的、输送带和记录媒体之间的电位差来,以第2面为表面来输送记录媒体时候的、输送带和记录媒体之间的电位差要大,并以此来改变去输送带的印加电压。
专利文献3:特开2005-34363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4里记载的是,不损害印字后的图像,为了实现缩短至下一次印字开始为止的时间,并提高实质上的通过量,将印字后的媒体吸引保持在压纸卷筒上以干燥墨水,在墨水干燥期间执行用于下一个印字的初始动作。
专利文献4:特开2000-19048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5里记载的是,由于用纸的表面阻抗不同而引起静电吸附力的变化,从而不能够进行对应于用纸种类的、稳定的输送,因此,根据对应于用纸种类情报的带电间距情报和输送带的移动量,来控制对于输送带的带电图样的带电间距。
专利文献5:特开2004-2625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在具有将用纸静电吸附并输送的输送带的情况下,通过因用纸自身的极化而产生电荷,浮游在装置内的墨水雾滴等液体雾滴就容易吸附。此时,专利文献2所述的装置中,虽然是通过专用的处理液,在规定范围里预先增加用纸的水分量以减少电荷,具备排出这种专用处理液的排出头或处理液的储存手段,会带来图像形成装置的复杂化、大型化和高成本化,另外,存在不能执行对应于用纸的控制的课题。
还有,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比起对第1面印字的时候来,增加对第2面印字时的电位差,亦即,提高印加到输送带里的电压时,会产生,影响排出头的电场增大、雾滴容易附着、图像品质下降等课题。
还有,如上述专利文献4所述,在对印字后的用纸一律进行停止的控制时,会产生,两面印刷的全体的印刷时间失去、通过量减低、生产率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防止雾滴附着的同时,提高两面印刷的通过量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将液滴排出到用纸里以形成图像的液体排出头;将环绕移动地被配置的用纸静电吸附并输送的输送带;对该输送带进行带电的带电手段,可以对用纸的两面进行两面印刷,可以执行对用纸印刷之后的输送的、印刷后停止控制,其特征在于:根据对用纸第1面的印刷状态来对第2面进行印刷的时候,来执行对输送带的带电以及第2面印刷后的印刷后停止控制。
这里,对第1面的印刷状态可以是印字面积、印字分布以及印字浓度中的至少一个。还有,对第1面的印刷状态可以是根据对第1面进行印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判别的。还有,对第1面的印刷状态可以是对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此时,对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可以是从液体排出头排出的液滴数。还有,对第1面的印刷状态可以是用纸的阻抗值。还有,对第1面的印刷状态可以是用纸的阻抗值以及用纸的种类。
还有,控制手段至少可以变化根据带电手段的带电电位以及根据带电手段的带电周期长度中的一个。还有,控制手段可以不执行印刷后停止控制。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根据对用纸第1面的印刷状态来对第2面进行印刷时、来执行对输送带的带电以及第2面印刷后的印刷后停止控制的控制手段、能够在降低雾滴的附着的同时提高两面印刷中的通过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全体构成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该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副扫描输送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3所示是该副扫描输送部的放大说明图。
图4所示是用于该输送路径说明的模式说明图。
图5所示是该控制部的概要说明模块图。
图6所示是用于说明对输送带进行带电控制的模式说明图。
图7所示是用于说明使输送带带电的模式说明图。
图8所示是用于说明对用纸接触该输送带时的说明图。
图9所述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所述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加图来作说明。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参照图1至图4来作说明。另外,图1所示是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概要构成图,图2所示是该装置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副扫描输送部的平面说明图,图3所示是以其一部分透视状态来表示的侧面说明图,图4所示是两面印刷中,用于说明对于输送带的用纸输送路径的模式说明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框体内),具有用于一边输送用纸一边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手段)2,以及用于输送用纸的副扫描输送部(手段)3,从包括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供纸盒的供纸部(手段)4,将用纸1张1张地进行供纸,通过副扫描输送部3,在将用纸沿与图像形成部2相对的位置来输送的同时,通过图像形成部2,将液滴排出到用纸5里,以形成(记录)所希望的图像之后,在单面印刷的情况下,通过排纸输送部(手段)7,将用纸5排纸到形成于装置本体1上面的排纸盘8里;在两面印刷的情况下,将用纸从排纸输送部7的中途,送入到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的两面单元10里,进行转向路线输送,再度供纸到副扫描输送部3里,在两面里形成图像后排纸到排纸盘8上。
另外,该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在图像形成部2所形成的图像数据(印刷数据)的输入系统,具备有在装置本体1的上部排纸盘8上方里、用于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扫描部)11。该图像读取部11中,包括照明光源13和镜子14的扫描光学系统15和包括镜子16、17的扫描光学系统18移动后,对放置在接触玻璃12上面的原稿图像进行读取,被扫描后的原稿图像在配置在透镜19后方的图像读取元件20处,作为图像信号被读取,被读取的图像信号去经过数字化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后的印刷数据能够印刷。
此时,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2也如图2所示,通过导杆21以及未图示的导轨,支撑打印车23的一侧,使之能够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并通过主扫描马达27,介由架设在驱动带轮28A和从动带轮28B之间的时机带29,在主扫描方向上作移动扫描。
之后,在该打印车23上搭载由排出各自颜色的液滴的液滴排出头所构成的记录头24,使打印车23沿主扫描方向作移动,通过副扫描输送部3将用纸送去用纸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同时,从图像形成手段之记录头24排出液滴以进行图像形成,采用的是穿梭型。另外,也可以使用线型头。
记录头24由分别排出黑(Bk)墨水的2个液体排出头24k1、24k2和排出青(C)墨水、洋红(M)墨水、黄(Y)墨水的、各自的1个液滴排出头24c、24m、24y等,共计5个液滴排出头(以后在不需要区别颜色时,称为「记录头24 」)所构成,从搭载在打印车23里的各个副罐25,各个颜色的墨水分别得到供给。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从装置本体1的前面,分别收容黑(Bk)墨水、青(C)墨水、洋红(M)墨水、黄(Y)墨水的记录液卡盒之各色墨水卡盒26,能够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卡盒安装部里,从各色的墨水卡盒26将墨水提供到各色的副罐25里。另外,黑墨水的供给是采用从1个墨水卡盒26向2个副罐25来提供的构成的。
还有,作为记录头24,既可以使用压电元件作为向墨水流路内(压力发生室)的墨水加压的压力发生手段(致动装置手段),来使形成墨水流路壁面的振动板变形,从而使墨水流路内体积发生变化而排出墨水,即所谓的压电型;也可以通过使用发热阻抗体在墨水流路内加热墨水、产生气泡,以由此产生的压力来排出墨水滴,即加热型;或者是通过振动板与电极之间所发生的静电力来使振动板变形,从而使墨水流路内体积发生变化排出墨水滴的静电型。
还有,在打印车23的扫描方向一侧的非印字领域内,如图2所示,配置有用于维持记录头24的喷嘴状态,并恢复的维持恢复装置121。该维持恢复装置121,包括用于封盖5个记录头24的各喷嘴面之、保湿用盖122k2、122k1、122c、122m、122y(以后不需要区别颜色的时候称为「保湿用盖122」);和1个兼作保湿用的吸引用盖123;和用于刮擦记录头24的喷嘴面之刮刀124;和用于执行不影响记录(图像形成)的液滴排出(空排出)的空排出接受部件125等。
更进一步的是,在打印车23的扫描方向的另一侧的非印字领域里,如图2所示,设有用于执行从5个记录头24排出(空排出)、对于记录(图像形成)没有影响的液滴的空排出接受部件126。在该空排出接受部件126里,形成有对应于记录头24的5个开口127k2、127k1、127c、127m、127y(以后不需要区别颜色时称为「开口127」)。
副扫描输送部3也如图3所示,其包括用于将从下方输送来的用纸5的输送方向,转换约90°后与图像形成部2相对地输送的,架设在驱动带轮之输送辊32和张紧辊之从动辊33之间的环状输送带31;和为了使该输送带31的表面带电,由高压电源印加交变电压之高电压的带电手段之带电辊34;和在与图像形成部2的相对领域内引导输送带31的压纸卷筒导向部件35;和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部件136里、在与输送辊32相对的位置里将用纸5押向输送带31的加压滚轮36A,以及在记录头24的前面,将用纸5押向输送带31先端加压滚轮36B;和压住由图像形成部2而形成有图像的用纸5的上面一侧的导向板37;和用于将形成有图像的用纸5从输送带31分离的分离爪38。
该副扫描输送部3的输送带31的构成是,通过使用DC无刷马达的副扫描马达131,介由时机带132以及时机辊133,输送辊32被转动,并沿图2中的用纸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作环绕。另外,输送带31虽然采用的是,由没有进行阻抗控制的、纯粹的树脂材料(如纯ETFE材料)所形成的用纸吸附面所构成的表层,和与表层为同一材质、通过碳进行阻抗控制的里层(中间阻抗层、接地层)所形成的2层构造,但可以不局限于此,即使是1层构造或3层构造也可以。
另外,在从动辊33和带电辊34之间,还设有未图示的,用于将附着在输送带3 1表面里的纸粉除去的清洁手段(这里采用的是姆拉聚酯),和用于将输送带31表面的电荷除去的除电刷。
更进一步的是,在输送辊32的轴32a里安装高有高分辨率的码轮137,并设置由检测形成于该码轮137里的狭缝137a的通过型光传感器所构成的编码器138,通过这些码轮137和编码器138构成了回转式编码器。
供纸部4是在装置本体1的前面侧能够抽出插入的,其包括堆积收纳多数页用纸5的供纸盒41;和用于将供纸盒41内的用纸5一张一张地分离送出的供纸滚轮42以及摩擦垫43;和对供纸来的用纸5进行对位的对位辊对44。
另外,该供纸部4包括用于堆积收容多数页用纸5的手动插盘46以及用于将手动插盘46内的用纸5一张一张地进行供纸的手动供纸滚轮47;和选择地安装在装置本体1下侧的供纸盒或下面要叙述的、用于输送从两面单元10供纸来的用纸的纵向输送辊对48。供纸滚轮42、对位辊对44、手动供纸滚轮47、纵向输送辊对48等用于将用纸5供纸给副扫描输送部3的部件,介由未图示的电磁离合器,由HB型步进马达所构成的供纸马达(驱动手段)49转动驱动。
排纸输送部7包括输送,在副扫描输送部3的分离爪38处被分离的用纸5的、3个输送辊71a、71b、71c(以后不需要区别的时候称为「输送辊71」),以及与此相对的推动齿轮72a、72b、72c(以后不需要区别的时候称为「推动齿轮72」);和引导由排纸辊71以及推动齿轮72之间输送来的用纸5的下导向部73以及上导向部74;和用于将下导向部73以及上导向部74之间送出的用纸5,通过第1输送路径之反转排纸路径81进行反转后,正面朝下地送出至排纸盘8的反转辊对77以及反转排纸辊对78。另外,下导向部73以及上导向部74之间,输送用纸5的输送途径称为输送路径70。
在输送路径70的出口侧里,设置有切换到,用于反转排纸到排纸盘8里的第1排纸路径81,用于下述直接排纸到排纸盘181里的第2排纸路径82,以及相对于两面单元10中某一个的第3输送路径83的分歧机构60。还有,为了将已经在第1面形成完图像的用纸送入两面单元10里,设置了夹住第3输送路径83的两面中继辊对84、85。
两面单元10具有待机输送路径101a以及转向路线输送路径101b,在待机输送路径101a里,从进口侧开始设置有两面输送辊对91~96,在转向路线输送路径101b里设置有反转辊对97、98,在配备从转向路线输送路径101b将第2面印刷用的用纸,送出到装置本体1的输送辊对48里的两面出口辊99的同时,还可以摆动地设置了切换,从待机输送路径101a至转向路线输送路径101b的用纸5的输送路径,和用于从转向路线输送路径101b至纵向输送辊对48的再供纸的输送路径的分歧板100。分歧板100可以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转向路线侧位置和虚线所示的再供纸侧位置之间进行摆动。
由该两面单元10送出来的用纸5,被送入上述纵向输送辊对48后,被送至对位辊对44。
之后,当从上述供纸部4的供纸盒41、手动供纸盘46、两面单元10提供来的用纸被输送到对位辊对44处时,再副扫描输送部3的输送辊32以及按压滚轮36和对位辊对44之间,为了防止在用纸5里形成松弛而对用纸5产生反张力,如图1及图3所示地,设置了可以摆动的开关导向板110。
该开关导向板110在将用纸5从对位辊对44送出到副扫描输送部3的时候,从图示的状态向图1所示箭头方向摆动后导引用纸5,当用纸5到达副扫描输送部3的时候,恢复到图示的状态,进入可以形成松弛的状态。
更进一步的是,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进行1页的手动供纸,如图1所示,在装置本体1的一侧里,1页手动供纸盘141相对于装置本体1设置成可以开闭(可以放倒)的,当进行1页手动供纸时,将1页手动供纸盘141放倒至点线所示的位置。从该1页手动供纸盘141经1页的手动供纸来的用纸5,在开关导向板110的上面被引导后,可以原样不变地沿直线插入副扫描输送部3的输送辊32和加压滚轮36A之间。
另一方面,为了将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用纸5正面朝上地直接排纸,在装置本体1的另一侧里设置了可以开闭(可以放倒)的直接排纸盘181。通过打开(放倒)该直接排纸盘181,就形成了用于将、从排纸输送部7里的下导向部73以及上导向部74送出来的用纸5,沿直线排纸到直接排纸盘181里的,第2排纸路径之直接排纸路径82。
由此,在使用如OHP、厚纸等、不容易作曲线输送的用纸时,从1页手动供纸盘141进行1页手动供纸,可以将用纸5直线地输送到直接排纸盘181。当然,即使是普通纸等通常的用纸,也是可以从1页手动供纸盘141来供纸,直线地排纸到直接排纸盘181里。
另外,参照图4对各种探测器的配置作说明。为了检测用纸5,分别在对位辊对44的上游侧里设置了输送对位探测器201;在输送辊32和加压滚轮36A的前面设置印字部进口探测器202;在先端加压滚轮36B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2的进口)里设置用于对准图像写出位置的图像对位探测器203;在图像形成部2的出口(输送辊71a的前面)处设置了印字部出口探测器204;在排纸输送部7的出口侧设置了分歧探测器205;在排纸辊对78的前面设置了排纸探测器206;在两面单元10的两面输送辊对91的部分里设置两面进口纵向输送探测器207;在输送辊对96的前面设置待机探测器208;在分歧板100的部分里设置反转探测器209;在两面出口辊对99的下游侧设置两面出口纵向输送探测器210;在纵向输送辊对48的上游侧设置了电磁离合器探测器211。
接下来,参照图5的模块图对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概要作说明。该控制部300包括:CPU301;储存CPU301所执行的程序及其他固定数据的ROM302;暂时储存图像数据等的RAM303;在装置的电源被切断期间,用于保持数据的非挥发性存储器(NVRAM)304;处理用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各种信号处理、排列替换等图像处理,或控制其他的装置全体的输入输出信号的ASIC305等,兼作为控制装置全体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控制手段的主控制部310。
还有,该控制部300包括:介于客户侧和主控制部310之间,用于进行数据、信号的发送接受的外部I/F311;包括用于驱动控制记录头24的记录头驱动器的印刷控制部312;用于驱动使打印车23移动扫描的主扫描马达27的主扫描驱动部(马达驱动器)313;用于驱动副扫描马达131的副扫描驱动部314;用于驱动供纸马达49的供纸驱动部315;用于驱动、驱动排纸部7的各个辊的、排纸马达179的排纸驱动部316;用于驱动、驱动两面单元10的各个辊的、两面再供纸马达199的两面驱动部317;用于驱动、驱动维持恢复机构121的、维持恢复马达129的恢复系统驱动部318;将AC偏压提供给带电带34的AC偏压供给部319。
更进一步地,控制部300还包括驱动各类电磁(SOL)类321等的电磁类驱动部(驱动器)322;驱动与供纸有关的电磁离合器类323等的离合器驱动部324;控制图像读取部11的扫描控制部325。
另外,主控制部310输入温湿度探测器234的检测信号,其检测输送带31的周围温度以及湿度(环境条件)。还有,在主控制部310里,还输入有上述图4所说明的各种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在此省略其图示。另外,主控制部310还在装置本体1里所设置的10位键、打印开始键等各种键以及包括各种显示器的操作/显示部327之间,进行必须的键输入的处理、显示情报的输出。
更进一步的是,在该主控制部310里,还输入了由,被配置在主扫描方向里用于检测打印车23移动量的编码器标尺;和检测该编码器标尺狭缝的光探测器(编码器探测器)所构成的线型编码器401来的输出信号(检测脉冲)。控制部310根据该输出信号,介由主扫描驱动部313来驱动控制主扫描马达27,并使打印车23在规定的方向里移动规定的移动量。
另外,在该主控制部310里,由上述码轮137和光探测器(编码器探测器)138所构成的回转式编码器402来的输出信号(脉冲)被输入。主控制部310根据该输出信号,通过介由副扫描驱动部314来驱动控制副扫描马达131,介由输送辊32来使输送带31移动。
这里,还参照图6之后的图来对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输送带31的带电控制作说明。
首先,参照图6对相对于输送带31的、与带电控制有关的部分作说明。如前所述,由设置在驱动输送带31的输送辊32端部里的编码器轮137以及编码器探测器138所构成回转式编码器402来检测转动量,对应于该转动量,在通过副扫描驱动部314来驱动控制副扫描马达131的同时,来控制将高压(AC偏压)印加到带电辊34里的AC偏压供给部(高压电源)319的输出。
通过该AC偏压供给部319,来控制印加到带电辊34里的正负极的印加电压的周期(印加时间),并在同时,由主控制部310通过控制输送带31的驱动,就能够以规定的带电周期长度,将正负极的电荷印加到输送带31上。这里所说的「带电周期长度」指的是图6中也显示的,相当于正负极印加电压1个周期的输送方向上的宽度(距离),带电幅度指的是各极性自身在输送方向上的宽度(距离)。
这里,如前所述,开始印刷的时候,以副扫描马达131来转动驱动输送辊32,使输送带31在图1中以反时针圆周方向作转动,同时从AC偏压供给部319对带电辊34印加正负极的方形波。由此,由于带电辊34与输送带31的绝缘层相接,在输送带31的绝缘层里,如图6所示,正极性的电荷和负极性的电荷,相对于输送带31的输送方向交替地被印加(带状的正极性的带电领域501和负极性的带电领域502成交替地形成),如图7所示,在输送带31上生成了不均匀电场。
该印加有正负极电荷的输送带31的绝缘层,由于其体积阻抗率在1012Ωcm以上,更好的是在1015Ωcm,所以能够防止绝缘层里带电后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边界处移动,从而能够保持印加在绝缘层里的正负极的电荷。
然后,用纸5被送入因其绝缘层里形成正负极电荷而产生不均匀电场的输送带31里。被送到输送带31上不均匀电场里的用纸5,沿电场的方向瞬时极化。如图8所示,由于不均匀电场的作用,用纸5靠输送带31侧一面、形成与输送带之间引力的电荷密度增大,用纸另一侧表面中、形成与输送带之间斥力的电荷密度减小。通过这种电荷的密度差,用纸5瞬时地吸附到输送带31里。另外,由于用纸5具有一定的阻抗,与此同时,在用纸5的吸附面以及相反一侧里被诱发出真电荷来。
该用纸5的吸附面一侧所被诱发的正负电荷,通过与输送带31上被印加的电荷相吸引,称为安定的吸引力。另外,与用纸5吸附面相反一侧的表面里所被诱发的真电荷,由于用纸5具有表面阻抗率为107Ω/□~1013Ω/□的有限阻抗值,电荷就能移动,随着时间的经过,通过相邻的正负极电荷的吸引移动而被中和的同时逐渐减少。
其结果是,输送带31上的电荷与用纸5的吸附面一侧里被诱发的真电荷形成平衡而导致电场关闭,与用纸5的吸附面相反的一侧面里所被诱发的真电荷因上述原因被中和后导致电场关闭。另外,由于印加在输送带31面里的电荷和、与输送带31的电荷成斥力的电荷,从用纸5表面上减少的缘故,用纸5吸附于输送带31的吸附力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该吸附力与温湿度、带电周期长度的关系是相关的。亦即,由于高湿环境下用纸的阻抗值降低,吸附力达到峰值的时间在1秒以下(msec级),另外,相对于带电周期长度越长吸附力越高,由于低湿环境下用纸的阻抗值增大,其吸附力达到峰值的时间比高湿环境下的情况要长(sec级)。在低湿环境下,为了缩短吸附力达到峰值的时间,就有必要缩短带电周期长度,而带电周期长度变短后,其吸附力就会降低。
因此,以该输送带31将用纸5作间断性地输送的同时,根据用纸5上的印刷数据,从记录头24排出记录液液滴以形成(印刷)图像,并由分离爪38将形成有图像的用纸5的先端侧从输送带31上分离后,通过排纸输送部7,根据需要排纸到排纸盘8、直接排纸盘181,或者送入两面单元10,对另一面进行图像形成后排纸。
接下来,参照图9对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作说明。另外,图9是用于说明主控制部310所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在印刷开始时,根据设置在供纸盒41附近的温湿度探测器234的输出信号,来检测作为带电控制基准的温度、湿度。之后,判断是否选择了两面印字(两面印刷)。
然后,当没有选择两面印刷的时候,就传送图像数据以进行第1面的印字,在第1面印字时,读入记录记录头24排出液滴数之液滴量计数的计数值,根据去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来判断印字后停止控制是否必要。根据判断结果,如果印字后停止控制有必要的,在第1面印字结束时,在排纸输送部7里使用纸5作暂时停止并待机,在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后,通过例如第1输送路径81将用纸5排出到排纸盘8里。
此时,停止时间是从以温度、湿度、液滴量等数据为基础而事先作成的对照表来读出其对应停止时间的、并在经过停止时间后执行停止。另外,停止位置是用纸5的后端离开记录头24的位置,或离开打印车23的位置。
相对于此,当选择为两面印刷时,传送图像数据以进行第1面的印字,在第1面印字时,读入记录记录头24排出液滴数之液滴量计数的计数值,根据去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来判断(检测)印刷状态,对第2面印刷时是否要变更带电控制作判断。
之后,在变更第2面印刷时的带电控制时,变更从AC偏压供给部319输出至带电辊34的AC偏压电压后,变更输送带31带电时的带电电位,或者,变更输送带31带电时的带电周期长度,或者是同时变更带电电位以及带电周期长度。
之后,根据相对于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来判断是否有必要执行第1面的印字后停止控制,如果有必要执行印字后停止控制,在去第1面的印字结束时,在排纸输送部7里使用纸5作暂时停止并待机,在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之后,通过第3输送路径83,将用纸5送入两面单元10里,在对第2面进行印刷之后,通过第1输送路径81,将用纸5排出到排纸盘8里。另外,如果没有必要进行印字后停止时,就与原样相同地,通过第3输送路径83将用纸5送入两面单元10里,在对第2面进行印刷以后,通过第1输送路径81将用纸5排出到排纸盘8里。
此时,停止时间是从以温度、湿度、液滴量等数据为基础而事先作成的对照表来读出其对应停止时间的、并在经过停止时间后执行停止。另外,停止位置或者是用纸5的后端离开记录头24的位置,或者是离开打印车23的位置,抑或是两面单元10之内。
亦即,附着于第1面的液滴量越多,由于用纸5的阻抗值比没有液滴附着状态时要低,可以在第2面印刷时,延长对输送带31进行带电时的带电周期长度(或者时增大带电电位)以增大吸附力。特别是在低湿环境下时,在印刷没有附着液滴的第1面时,由于用纸的阻抗值相对增大,因用纸里产生的电荷而使雾滴变得容易附着,这是就有必要通过例如缩短(缩短用纸的电荷被中和的时间)带电周期长度,来降低雾滴的附着。
相对于此,在印刷第2面时,由于附着于第1面的液滴使得用纸的阻抗值下降,即使延长带电周期长度,雾滴的附着也不会增加,就可以通过延长带电周期长度来得到大的吸附力。
具体来说就是,用纸的阻抗值因第1面印刷后而下降,由于输送带上的电场不影响到记录头,故而也能够防止雾滴的附着,并且,由于可以延长带电周期长度,吸附力也可以比第1面印刷要设定得高,从而提高输送性。例如,通常印字时的带电控制以及印字后停止控制的带电电压为±1.4kV、带电周期长度为8mm、印字后停止为5秒的情况下,当第1面里印刷有实心图像时,可以切换到带电电压为±2.0kV、带电周期长度为16mm、印字后停止为0秒。
另外,如果附着于第1面的液滴量少,由于不需要等待液滴的干燥,通过不进行印字后停止就原样不变地转换到第2面的印刷,省略了多余的停止处理,从而能提高两面印刷的通过量。
如此,由于其构成是包括,根据对用纸第1面的印刷状态,对第2面印刷时相对于输送带的带电,以及进行第2面印刷后的印刷后停止控制的控制手段,在降低雾滴附着的同时,能够提高两面印刷中的通过量。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作说明。另外,图10是用于说明主控制部310所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这里,第1面的印刷状态是根据对第1面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判别的(检测)。根据该图像数据的印刷状态判别是指例如,第1面的印字面积、印字分布(连续排出次数)、或者印字浓度(单纯的浓度设定,以及根据印字模式的重复写的次数等)。然后,根据该结果来判断是否要进行带电控制的变更,以及第1面印刷后,是否要进行印字后停止等。
例如,以印字面积为例,当印字面积率不满30%时,能够不执行印字后停止控制,原样不变地将用纸送去两面单元10,对第2面进行印刷。
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是以排出液滴数(液滴附着量)、印字面积、印字分布、印字浓度等作为参数而变更控制为例来说明的,也可以对它们进行组合。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对位辊对44的上游侧里,设置用于检测用纸5的阻抗值的阻抗值检测探测器215,来直接检测用纸5的阻抗值。此时,能够与印字前的阻抗值比较以判断阻抗值的下降率是否需要进行带电控制的变更,或是否要进行印字后停止处理。另外,也可以根据用纸的种类来设置不同的基准,以判断是否要进行带电控制的变更,或是否要进行印字后停止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对本发明在适用于多功能(MFP)图像形成装置时为例来说明的,其同样也适用于打印机、传真机等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也能够适用于适用墨水之外的记录液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前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之外,从前述各实施方式作适当变更后的所得也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前述构成部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6年9月13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247755,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液体排出头,其排出液滴到用纸里以形成图像;
输送带,其设置为可以环绕移动地、静电吸附所述用纸并输送;
带电手段,其使所述输送带带电;其能够:
进行两面印刷,其对所述用纸的两面进行印刷;
进行印刷后停止控制,其停止对于所述用纸印刷结束后的输送;
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对所述用纸第1面的印刷状态,来对所述用纸第2面进行印刷时,进行对所述输送带的带电以及第2面印刷后的印刷后停止控制的控制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为印字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为印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为印字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是根据对所述第1面印刷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判别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是对于所述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液滴附着量是从所述液体排出头排出的液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是所述用纸的阻抗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面的印刷状态是所述用纸的阻抗值以及所述用纸的种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带电手段来变化带电电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段根据所述带电手段来变化带电周期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段不执行所述印刷后停止控制。
CN2007101496964A 2006-09-13 2007-09-13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7755A JP4730963B2 (ja) 2006-09-13 2006-09-13 画像形成装置
JP247755/06 2006-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3523A true CN101143523A (zh) 2008-03-19
CN101143523B CN101143523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16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6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3523B (zh) 2006-09-13 2007-09-1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92954B2 (zh)
JP (1) JP4730963B2 (zh)
CN (1) CN1011435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9880A (zh) * 2013-07-29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3711B2 (ja) 2007-11-28 2012-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8050B2 (ja) * 2008-11-11 2011-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905576B2 (ja) * 2010-03-31 2012-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003379B2 (ja) * 2011-10-12 2016-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50880B2 (ja) * 2013-09-27 2016-07-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1093B2 (ja) * 1998-06-12 2005-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0190481A (ja) 1998-12-27 2000-07-11 Copy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63650B2 (ja) * 2003-01-28 2010-10-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62416B2 (ja) 2003-09-19 2011-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両面対応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用機器
JP4533080B2 (ja) 2003-12-15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19601B2 (ja) * 2004-05-06 2012-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4201B2 (ja) 2004-06-03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7396123B2 (en) * 2004-06-03 2008-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4464200B2 (ja) * 2004-06-03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7506948B2 (en) * 2004-08-18 2009-03-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4584070B2 (ja) * 2004-08-18 2010-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17571B2 (ja) * 2005-09-16 2011-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781795B2 (ja) * 2005-11-29 2011-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9880A (zh) * 2013-07-29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4339880B (zh) * 2013-07-29 2018-05-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92954B2 (en) 2011-08-09
JP2008068955A (ja) 2008-03-27
JP4730963B2 (ja) 2011-07-20
CN101143523B (zh) 2010-06-02
US20080062215A1 (en)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818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lectrostatic conveyance apparatus capable of stably conveying a recording medium
CN10039351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6995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175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4352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0567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6641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8839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0509593C (zh) 片材传送设备及方法和成像设备
US76739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ovable output unit
CN101559677B (zh) 传送装置,防止泄漏电流的方法及成像设备
US8246161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49137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7549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4088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搬送装置
JP2005343636A (ja)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6484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729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31242A (ja)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4464201B2 (ja) 記録装置
JP20061688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5055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42313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1368A (ja) 記録紙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