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8836A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68836A CN109868836A CN201910205317.1A CN201910205317A CN109868836A CN 109868836 A CN109868836 A CN 109868836A CN 201910205317 A CN201910205317 A CN 201910205317A CN 109868836 A CN109868836 A CN 1098688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concrete
- retaining wall
- ecological
- ecological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主要包括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原土、填土,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一行一行砌筑,在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原土之间填充填土;每3‑5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成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内外侧墙面均对齐,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由下至上逐渐向内收进,最后收进至相邻底层下部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最外排小生态孔的最内侧边缘;每行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之间互相契合。本发明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背景技术
边坡工程在整个大土木工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原因是边坡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大、事故率高。边坡工程对象是岩体或土体,岩土体是天然生成的,不能人为制造,特点是:性质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人类了解不能详尽;不能准确的提供力学参数;设计水平因人而异。这些特点存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困难,其结果是:对岩土体把握不当,事故率大(据了解,建筑工程中,边坡事故率占70%左右);设计方案不同,成本差异大;地质条件变化大,在很多情况下缺少经济合理的边坡支护方法。
目前,高填方边坡治理中采用的结构体主要有:悬臂桩挡土墙、锚拉桩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斜桩自平衡挡土墙等。其中:重力式挡土墙高度大于8米时,工程成本增加很快,对于高挡土墙而言经济性特别差;悬臂桩挡土墙的弯矩是所有结构类型中最大的一种,所以成本也非常高;对于高大挡土墙而言,相比之下,锚拉桩挡土墙的成本比前两者低,而斜桩自平衡挡土墙成本最低,所以近年来这两种挡土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锚拉桩挡土墙需要有锚拉条件,而斜桩自平衡挡土墙不依赖锚拉条件,在经济和地质条件适应方面有更大的优势。斜桩自平衡挡土墙技术的关键在于:采用斜桩支护减小边坡推力;采用上部挡土墙重力产生的反弯矩平衡边坡推力弯矩。这种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的特点,使边坡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且对地质条件的依赖很小,所以适用性很强。也正是由于这种结构,要求边坡要有一定斜度(一般与铅垂线夹角20度),这意味着边坡支挡要占一定空间。但是,某些没有放坡空间的边坡工程,斜桩自平衡挡墙的应用就受到限制。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与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不同,装配式挡土墙面板由于采用工厂化标准预制、现场安装施工的方式,使装配式挡土墙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即较短的装配工期,且预制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尤其在大中型城市道路级桥梁引道工期的建设中,路肩挡土墙施工由于受工期短。与周围建筑物的限制,就使其必须采用装配式挡土墙进行施工。此外,对于那些地基条件差且缺乏石料的地区,由于其要求墙身轻小、占地较少且地基承载力低,因此采用装配式挡土墙是其最佳的选择。
装配式挡土墙,由于能够使工程缩短工期,因此其施工对周边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较小,由此便能够将城市道路建设的交通压力得以缓解,这样一来,就对建设低碳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它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混凝土挡土墙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主要包括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原土、填土,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一行一行砌筑,在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原土之间填充填土;
最底部的1-3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均置于原土上,且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顶面与外侧的原土标高相同;
每3-5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成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内外侧墙面均对齐,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由下至上逐渐向内收进,最后收进至相邻底层下部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最外排小生态孔的最内侧边缘;
每行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之间互相契合;
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相互契合的接缝均相互错开;
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上设置有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最上面一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最外部的最外排小生态孔均露出,形成一排外露的最外排小生态孔;同一行的最外排小生态孔均对齐,横向形成一排一排的最外排小生态孔;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中间一排小生态孔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最外部一排小生态孔对齐;
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大生态孔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中间一排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对应,大生态孔的重叠范围与小生态孔相同,上面一组的中间一排小生态孔与下面一组的大生态孔孔洞区域完全重叠;
在所有的小生态孔、大生态孔内填充填土,并在露在外部的小生态孔、大生态孔内均种植草。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上还设置有表层混凝土纵肋、内层混凝土纵肋、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直角梯形榫、直角梯形卯、等腰梯形榫、等腰梯形卯、上表凸榫和下表凹卯;
两个相对的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的立面均为竖直平面,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之间为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均竖直平行分布;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两端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表层混凝土纵肋与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均垂直;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的中间为内层混凝土纵肋;
内层混凝土纵肋、表层混凝土横肋与内层混凝土横肋的厚度相同,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厚度的2倍;
其中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将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平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被另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平均分成两个部分。
进一步地,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大生态孔,由表层混凝土纵肋、内层混凝土纵肋、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围成,所述大生态孔是矩形的并且上下通透;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小生态孔,由表层混凝土纵肋、内层混凝土纵肋、表层混凝土横肋和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围成,所述小生态孔是方形的并且上下通透。
进一步地,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每排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均内外对齐,同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左右的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均与相邻上下行的左右不同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一一对齐。
进一步地,位于小生态孔和大生态孔两端的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的顶面均分别设置上表凸榫,上表凸榫向上凸起,上表凸榫的俯视为长方形两端分别半圆光滑过渡连接,上表凸榫的长度方向与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的方向一致;
在表层混凝土横肋、内层混凝土横肋底面与上表凸榫对应的位置开设与上表凸榫相同的形状的向内凹进的下表凹卯;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的两端设置向外突出的直角梯形榫,直角梯形榫俯视为直角梯形,在端部的直角,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直角梯形卯;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与内层混凝土横肋对应的位置设置等腰梯形榫,等腰梯形榫俯视为等腰梯形,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等腰梯形卯。
进一步地,每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直角梯形榫、直角梯形卯、等腰梯形榫、等腰梯形卯均分别与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直角梯形卯、直角梯形榫、等腰梯形卯和等腰梯形榫相契合。
进一步地,每组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底部行的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上表凸榫与位于其上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下表凹卯均一一契合。
进一步地,相邻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下面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的顶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中间两排上表凸榫与位于其上面一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最外面两排的下表凹卯均一一契合。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实现混凝土挡土墙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混凝土挡土墙的锚固性能、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能显著提高,并且成本低,工程质量容易保证。另外,使各部分土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建造生态化挡土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俯视示意图;
图3为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俯视示意图;
图4为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侧视示意图。
图中:1为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2为原土,3为填土;1-1 为表层混凝土纵肋;1-2为内层混凝土纵肋;1-3为表层混凝土横肋;1-4为内层混凝土横肋;1-5为小生态孔;1-6为大生态孔;1-7为直角梯形榫;1-8为直角梯形卯;1-9为等腰梯形榫;1-10为等腰梯形卯;1-11为上表凸榫;1-12为下表凹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主要包括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原土2、填土3,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一行一行砌筑,在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原土2之间填充填土3。
最底部的1-3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均置于原土2上,且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顶面与外侧的原土2标高相同;
每3-5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组成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内外侧墙面均对齐,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由下至上逐渐向内收进,最后收进至相邻底层下部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的最内侧边缘。
如图2所示,每行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之间互相契合;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相互契合的接缝均相互错开;下面一组最上面一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与相邻上面一组最下面一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相互契合的接缝均相互错开;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上设置有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最上面一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部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均露出,形成一排外露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同一行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均对齐,横向形成一排一排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部一排小生态孔1-5对齐。
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大生态孔1-6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对应,大生态孔1-6的重叠范围与小生态孔1-5相同,上面一组的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与下面一组的大生态孔1-6孔洞区域完全重叠。
在所有的小生态孔1-5、大生态孔1-6内填充填土3,并在露在外部的小生态孔1-5、大生态孔1-6内均种植草。
如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上还设置有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卯1-8、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卯1-10、上表凸榫1-11和下表凹卯1-12。两个相对的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1-3的立面均为竖直平面,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1-3之间为2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均竖直平行分布;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两端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1-1,表层混凝土纵肋1-1与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均垂直;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中间为内层混凝土纵肋1-2。
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厚度相同,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与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厚度相同,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1-1厚度的2倍。
其中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将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平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被另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平均分成两个部分。
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大生态孔1-6,由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围成,所述大生态孔是矩形的并且上下通透;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小生态孔1-5,由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和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围成,所述小生态孔是方形的并且上下通透。
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每排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均内外对齐,同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左右的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均与相邻上下行的左右不同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一一对齐。
位于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两端的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顶面均分别设置上表凸榫1-11,上表凸榫1-11向上凸起,上表凸榫1-11的俯视为长方形两端分别半圆光滑过渡连接,上表凸榫1-11的长度方向与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方向一致。
如图4所示,在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底面与上表凸榫1-11对应的位置开设与上表凸榫1-11相同的形状的向内凹进的下表凹卯1-12。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两端设置向外突出的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榫1-7俯视为直角梯形,在端部的直角,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直角梯形卯1-8。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与内层混凝土横肋1-4对应的位置设置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榫1-9俯视为等腰梯形,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等腰梯形卯1-10。
每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卯1-8、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卯1-10均分别与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直角梯形卯1-8、直角梯形榫1-7、等腰梯形卯1-10和等腰梯形榫1-9相契合。
每组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底部行的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上表凸榫1-11与位于其上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下表凹卯1-12均一一契合。
相邻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下面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的顶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中间两排上表凸榫1-11与位于其上面一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面两排的下表凹卯1-12均一一契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包括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原土(2)、填土(3),其特征在于:
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一行一行砌筑,在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原土(2)之间填充填土(3);
最底部的1-3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均置于原土(2)上,且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顶面与外侧的原土(2)标高相同;
每3-5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组成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内外侧墙面均对齐,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由下至上逐渐向内收进,最后收进至相邻底层下部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的最内侧边缘;
每行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之间互相契合;
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相互契合的接缝均相互错开;
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上设置有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最上面一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部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均露出,形成一排外露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同一行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均对齐,横向形成一排一排的最外排小生态孔(1-5);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部一排小生态孔(1-5)对齐;
下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大生态孔(1-6)与相邻上面一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对应,大生态孔(1-6)的重叠范围与小生态孔(1-5)相同,上面一组的中间一排小生态孔(1-5)与下面一组的大生态孔(1-6)孔洞区域完全重叠;
在所有的小生态孔(1-5)、大生态孔(1-6)内填充填土(3),并在露在外部的小生态孔(1-5)、大生态孔(1-6)内均种植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上还设置有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卯(1-8)、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卯(1-10)、上表凸榫(1-11)和下表凹卯(1-12);
两个相对的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1-3)的立面均为竖直平面,两个表层混凝土横肋(1-3)之间为2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均竖直平行分布;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两端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1-1),表层混凝土纵肋(1-1)与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均垂直;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中间为内层混凝土纵肋(1-2);
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与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厚度相同,均为表层混凝土纵肋(1-1)厚度的2倍;
其中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将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平均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被另一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平均分成两个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大生态孔(1-6),由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围成,所述大生态孔是矩形的并且上下通透;每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四个小生态孔(1-5),由表层混凝土纵肋(1-1)、内层混凝土纵肋(1-2)、表层混凝土横肋(1-3)和两个内层混凝土横肋(1-4)围成,所述小生态孔是方形的并且上下通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每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每排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均内外对齐,同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左右的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均与相邻上下行的左右不同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一一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位于小生态孔(1-5)和大生态孔(1-6)两端的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顶面均分别设置上表凸榫(1-11),上表凸榫(1-11)向上凸起,上表凸榫(1-11)的俯视为长方形两端分别半圆光滑过渡连接,上表凸榫(1-11)的长度方向与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的方向一致;
在表层混凝土横肋(1-3)、内层混凝土横肋(1-4)底面与上表凸榫(1-11)对应的位置开设与上表凸榫(1-11)相同的形状的向内凹进的下表凹卯(1-12);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两端设置向外突出的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榫(1-7)俯视为直角梯形,在端部的直角,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直角梯形卯(1-8);
在其中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与内层混凝土横肋(1-4)对应的位置设置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榫(1-9)俯视为等腰梯形,在另一个表层混凝土纵肋(1-1)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相互契合的等腰梯形卯(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每一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直角梯形榫(1-7)、直角梯形卯(1-8)、等腰梯形榫(1-9)、等腰梯形卯(1-10)均分别与相邻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直角梯形卯(1-8)、直角梯形榫(1-7)、等腰梯形卯(1-10)和等腰梯形榫(1-9)相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每组相邻行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底部行的一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上表凸榫(1-11)与位于其上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下表凹卯(1-12)均一一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位于下面的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组的顶行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的中间两排上表凸榫(1-11)与位于其上面一行的相邻两块混凝土挡土墙分孔生态砌块(1)最外面两排的下表凹卯(1-12)均一一契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5317.1A CN109868836A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5317.1A CN109868836A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68836A true CN109868836A (zh) | 2019-06-11 |
Family
ID=6692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5317.1A Withdrawn CN109868836A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6883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1020A (zh) * | 2020-09-25 | 2020-12-04 | 沈阳建筑大学 | 加强内拱混凝土砌块挡土墙 |
CN112095641A (zh) * | 2020-09-25 | 2020-12-18 | 沈阳建筑大学 | 装配式格构混凝土路堤 |
-
2019
- 2019-03-18 CN CN201910205317.1A patent/CN10986883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31020A (zh) * | 2020-09-25 | 2020-12-04 | 沈阳建筑大学 | 加强内拱混凝土砌块挡土墙 |
CN112095641A (zh) * | 2020-09-25 | 2020-12-18 | 沈阳建筑大学 | 装配式格构混凝土路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81688A (zh) | 互锁式混凝土生态砌块挡土墙 | |
CN102677695A (zh) | 一种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905251A (zh) | 一种模块预应力装配式挡土墙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8717946U (zh) | 一种预制互锁混凝土挡土墙系统 | |
CN109868836A (zh)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
CN209555967U (zh) | 一种h型混凝土板装配式生态挡土墙 | |
CN207003470U (zh) | 一种拼装式生态锚杆挡土墙结构 | |
CN108978705A (zh) | 预制混凝土挡土墙系统 | |
CN203284795U (zh) | 一种带锚定板的扶壁式挡土墙 | |
CN205669211U (zh) |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 |
CN108951696A (zh) | 一种预制互锁混凝土挡土墙系统 | |
CN110241847A (zh) | 一种生态悬臂式和扶壁式装配挡土墙 | |
CN108517891A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 | |
CN108951694A (zh) | 加强锚固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 | |
CN202989942U (zh) | 一种针对于软弱土或高回填土区围墙基础构造 | |
CN208309629U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 | |
CN109898531A (zh) | 重力式装配混凝土挡土墙 | |
CN212582732U (zh) | 一种装配式绿化挡土墙 | |
CN208717945U (zh) | 加强锚固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 | |
CN212223949U (zh) | 一种用于生态挡土墙的装配式墙砖及挡土墙 | |
CN208884565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挡土墙加强刚度结构系统 | |
CN209975559U (zh) | 混凝土分孔生态砌块挡土墙 | |
CN208578059U (zh) | 一种挡墙护坡一体化土工构筑物 | |
CN209975539U (zh) | 互锁式混凝土生态砌块挡土墙 | |
CN202416350U (zh) | 一种景观挡土块及挡土块干垒砌筑的挡土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