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3041B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13041B CN109813041B CN201711167750.8A CN201711167750A CN109813041B CN 109813041 B CN109813041 B CN 109813041B CN 201711167750 A CN201711167750 A CN 201711167750A CN 109813041 B CN109813041 B CN 1098130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ing
- frame
- partition
- storage device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一对导向机构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括板本体以及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板本体围成一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导向机构通过所述U形槽挂扣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处,且所述导向机构可沿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前后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隔架同步滑动。本发明不仅可提升容纳腔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而且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用户清洗储物装置以及根据需要取舍导向机构和分隔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储物装置,例如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一般具有一个大的容纳腔,当放置多种食品时,多种食品间相互交杂,取放极为不便。特别是冷冻室抽屉中交杂放置多种食品时,食品间冷冻后发生粘连,自冰箱冷冻室抽屉中取出食品更为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的生产商将储物装置的容纳腔用分隔架进行分割,但是往往只能对容纳腔进行简单的分割,不能根据储存物品而自由调整分割空间,灵活性较差;而且分隔架的组装结构复杂,不便于拆卸和组装;不同分隔空间的储存物品相互滑落交叉,达不到分割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及其储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一对导向机构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以及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括板本体以及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板本体围成一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导向机构通过所述U形槽挂扣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处,且所述导向机构可沿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前后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隔架同步滑动。
进一步地,当所述导向机构挂扣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处时,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第二侧壁于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被限制;当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机构时,所述第一分隔架与所述导向机构于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被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分隔架,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绕竖直轴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分隔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隔架相对所述第一分隔架绕所述竖直轴转动以使所述储物装置于叠置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共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与所述叠置状态相对应的第一啮合状态、与所述展开状态相对应的第二啮合状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啮合状态和所述第二啮合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当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时,所述调节组件受到一弹性驱动力,所述弹性驱动力驱使所述调节组件由所述临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啮合状态或所述第二啮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之一配接;
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另一配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的第一凹凸曲面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的第二凹凸曲面;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绕所述竖直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凹凸曲面和所述第一凹凸曲面彼此抵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沿竖直方向做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的往复跳跃式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隔横杆,所述第二分隔架包括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割纵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之一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另一滑动地穿过。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储物装置的冰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架与导向机构的配合结构,不仅可提升容纳腔被分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储存需求,而且组装/拆卸方便,方便用户清洗储物装置以及根据需要取舍导向机构和分隔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叠置状态;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展开状态;
图4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4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临界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4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容纳腔零分区时的状态;
图6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容纳腔二分区时的状态;
图6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容纳腔三分区时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图;其中示意了储物装置处于叠置状态;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9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9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临界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9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调节组件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和箱门限定出至少一个存储间室,所述存储间室可以为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所述冰箱还包括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设置于所述存储间室内,其具体可设置为抽屉、保鲜盒、储物箱、瓶座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所述储物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图1~6c,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100,该储物装置100包括本体11、一对导向机构12、第一分隔架132、第二分隔架131以及调节组件14。
本体11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容纳腔10,该容纳腔10用于储存各类储存物,如食品、饮料等。本体11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11a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11b。所述底壁用于承载储存物,一对第一侧壁11a和一对第二侧壁11b分别自所述底壁向上垂直延伸。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一对第一侧壁11a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称为纵向),一对第二侧壁11b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为横向)。也即,一对第一侧壁11a前后相对设置,一对第二侧壁11b左右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共同限定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
参图1和图2,一对导向机构1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11b上。导向机构12包括导向杆12a、导向件12b以及固定座12c,其中:导向机构12通过固定座12c固定于本体11上,固定座12c与本体1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卡扣连接等;导向杆12a平行于第二侧壁11b并前后延伸;导向件12b套设于导向杆12a上并可沿导向杆12a前后滑动,当导向机构12固定于本体11时,导向件12b可且仅可相对本体11前后滑动。
第一分隔架132容置于容纳腔1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前后分割。具体地,第一分隔架132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横置于容纳腔10内以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件所在的竖直面定义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容纳腔10以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横杆132a、132b,分隔横杆132a、132b左右延伸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一分隔架132还包括一对连接件132c,连接件132c连接分隔横杆132a端部和分隔横杆132b端部,并与分隔横杆132a、132b围成一长方形框体。
第一分隔架132通过导向机构12前后滑动地连接至本体11上,以调整容纳腔10被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或数量。具体地,第一分隔架1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132的左右两端的一对固定部132d,每个固定部132d连接至相对应的导向件12b上。当导向件12b沿导向杆12a前后滑动时,第一分隔架132同步的于容纳腔10内前后滑动。
固定部132d与导向件12b彼此插接配合。固定部132d具体设置为长杆状,其延伸方向与分隔横杆132a、132b的延伸方向(左右方向)相垂直;导向件12b包括与固定部132d相匹配的安装孔12d,固定部132d可沿其延伸方向插接配合至安装孔12d内。当固定部132d插置于安装孔12d内时,固定部132d和安装孔12d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限位,使固定部132d无法相对导向件12b左右运动;一对导向件12b对第一分隔架132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一分隔架132无法相对本体11左右运动,增强第一分隔架132的稳定性。
每个导向件12b的外表面贴靠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上,这样,当第一分隔架132产生相对本体11向左或向右的运动趋势时,其一导向件12b可通过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的抵持以限制第一分隔架132向左的运动趋势,另一导向件12b可通过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的抵持以限制第一分隔架132向右的运动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2设置于本体11背离容纳腔10的外部,具体设置于相应的第二侧壁11b的外侧。每个导向件12b的内侧分别贴靠于相对应的第二侧壁11b上,从而增强导向件12b在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第一分隔架132相对本体11左右晃动。
每个第二侧壁11b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导槽11c,第一分隔架132的左右两端穿过导槽11c后配接至导向机构12上,具体来说,固定部132d自容纳腔10穿过导槽11c后配接于导向件12b的安装孔12d内。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2d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槽11c的延伸方向,也即固定部132d也沿前后方向延伸,这样,不仅可避免使用过程中第一分隔架132相对本体11左右晃动,而且还便于固定部132d从导向件12b上拆卸下来,进而方便第一分隔架132的组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导向件12b包括分体设置地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可拆卸地组装连接。安装孔12d设置于第一导向构件121b上,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围成一通道12e,通道12e与安装孔12d相连通。当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分离时,固定部132d可从第一导向构件121b与第二导向构件122b之间插置于安装孔12d内,然后第一导向构件121b和第二导向构件122b组装连接,从而使第二导向构件122b对固定部132d进行限位,防止固定部132d从安装孔12d内脱离出去。
参图1~3,第二分隔架131容置于容纳腔1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左右分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架131通过调节组件14绕竖直轴t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根据第二分隔架131与第一分隔架132的位置关系,储物装置100具有叠置状态(参图1)和展开状态(参图3)。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架131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可调节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增加对容纳腔10分割的灵活性。
第二分隔架131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可用于对容纳腔1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体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容纳腔10的横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二侧壁11b的间距)大于容纳腔10的纵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一侧壁11a的间距),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的宽度,也即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分隔体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体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纵杆131a、131b,分隔纵杆131a、131b相互平行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参图1,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相共面,分隔纵杆131a、131b以及分隔横杆132a、132b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可减小闲置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占用空间,同时增加整洁度和美观度;参图3,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与第一分隔架132十字交叉设置,容纳腔10可以以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且容纳腔10可以以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为界被左右分割,此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具有一非零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相垂直,具体来讲,分隔纵杆131a、131b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横杆132a、132b沿左右方向延伸,分隔纵杆131a、131b垂直于分隔横杆132a、132b。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还包括玻璃隔板133a,隔板133a可通过第一固定件133b和第二固定件133e被用户选择性地组装至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其中,隔板133a通过第一固定件133b组装至连接件132c上,并通过第二固定件133e可拆卸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上。通过设置隔板133a,使第一分隔架132前后两侧的储存分区内的储存物品不相接触,避免串味,并避免储存物品从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交叉滑落。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隔板133a可不仅仅位于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之间,还可以部分向上延伸至分隔横杆132a上方,和/或部分向下延伸至分隔横杆132b下方。
于竖直方向上,分隔纵杆131a和分隔纵杆131b相邻设置,且分隔纵杆131a始终高于所述分隔件的上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132a),分隔纵杆131b始终低于所述分隔件的下边界(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分隔横杆132b)。分隔纵杆131a、分隔横杆132a、隔板133a、分隔横杆132b、分隔纵杆131b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131不会干涉隔板133a。
进一步地,第二分隔架131还可通过调节组件1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也即,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既可滑动又可绕竖直轴t转动,从而按需调整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大小。
其中,上述的第二分隔架131通过调节组件1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132上,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分隔架132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10被第一分隔架1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二,第一分隔架1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10被第二分隔架1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架1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第二分隔架131也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14,从而使容纳腔10被第一分隔架1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以及被第二分隔架1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均可被调节,灵活性更高。
下面具体参图4a~5,对调节组件14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4设置为沿一水平面q镜像对称的圆柱形结构,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其形状、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
调节组件14包括第一调节机构以及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的其中之一配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的其中另一配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分隔架132配接,且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横杆132a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142a以及与分隔横杆132b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142b;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与第二分隔架131配接,也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纵杆131a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141a以及与分隔纵杆131b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匹配,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匹配。
第一调节机构142a包括第三构件43a、第四构件44a以及第一通道145a。其中,第三构件43a包括两个卡钩434a和凹槽433a;第四构件44a包括两个卡槽441a和凹槽442a;两个卡钩434a与两个卡槽441a一一对应并卡扣配接,以使第三构件43a和第四构件44a彼此组装配接;第一通道145a形成于第三构件43a和第四构件44a之间,其具体由凹槽433a和凹槽442a共同围成,从而方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分隔横杆132a的组装配接。第一通道145a供分隔横杆132a穿过,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沿分隔横杆132a滑动。
同样的,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分隔横杆132b组装配接,其具体结构参考第一调节机构142a,在此不再赘述。第一通道145a和第一通道145b相平行,调节组件14左右滑动地配接至第一分隔架132上。
第二调节机构141a包括第一构件41a、第二构件42a以及第二通道144a。其中,第一构件41a包括两个卡钩411a和凹槽412a;第二构件42a包括两个卡槽421a和凹槽422a;两个卡钩411a与两个卡槽421a一一对应并卡扣配接,以使第一构件41a和第二构件42a彼此组装配接;第二通道144a形成于第一构件41a和第二构件42a之间,其具体由凹槽422a和凹槽412a共同围成,从而方便第二调节机构141a与分隔纵杆131a的组装配接。第二通道144a供分隔纵杆131a穿过,以使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分隔纵杆131a滑动。
同样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与分隔纵杆131b组装配接,其具体结构参考第二调节机构141a,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通道141a和第二通道141b相平行,调节组件14滑动地配接至第二分隔架131上。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142a包括配接柱432a,第二调节机构141a包括与配接柱432a相匹配的配接孔;配接柱43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的所述配接孔可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且二者具有彼此相适配的圆柱形配接面,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1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141a绕竖直轴t转动。同样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包括配接孔424b,第一调节机构142b包括与配接孔424b相匹配的配接柱;配接孔424b与第一调节机构142b的所述配接柱可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且二者具有彼此相适配的圆柱形配接面,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11为参照)第二调节机构141b绕竖直轴t转动。
并且,当配接柱43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的所述配接孔配接时,二者彼此限位,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被限制,从而避免晃动。同样,当配接孔424b与第一调节机构142b的所述配接柱时,二者彼此限位,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被限制,从而避免晃动。
这样,通过第一调节机构142a、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的相对转动,带动第一分隔架132和第二分隔架131相对彼此绕竖直轴t转动,以使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
具体地,调节组件14还包括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也即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a和第二调节机构141a之间的凸轮结构143a,以及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b和第二调节机构141b之间的凸轮结构143b。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可仅设置为凸轮结构143a和凸轮结构143b的其中之一。
以凸轮结构143a为例,对所述凸轮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凸轮结构143b的具体结构参考凸轮结构143a,不再赘述)。凸轮结构143a包括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142a上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一凹凸曲面431a以及形成于第二调节机构141a下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二凹凸曲面423a,第一凹凸曲面431a和第二凹凸曲面423a相适配;且当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绕竖直轴t转动时,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抵接配合,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做远离或靠近的往复跳跃式运动。
凸轮结构143a具有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凹凸配合的至少两个最低点啮合位置(参图4a及图4c)以及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凸凸抵接的最高点抵接位置(参图4b)。当凸轮结构143a由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远离;当凸轮结构143a由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向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靠近。
当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时,以搁物组件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化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搁物组件100由所述展开状态变化至所述叠置状态的过程与之相反,不再赘述)为例:
参图4a,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调节组件14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145a、145b和第二通道144a、144b相平行,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相平行,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参图4b,当储物装置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在调节组件1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过程中,凸轮结构143a、1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直至调节组件14处于临界状态,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然后,在调节组件1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变化过程中,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
参图4c,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调节组件14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145a、145b和第二通道144a、144b相垂直,相应的,第一分隔架1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131的分隔面相垂直,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另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进一步地,凸轮结构143a、143b均设置为圆周四等分结构,也即凸轮结构143a、143b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90°,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90°。进而,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90°,以使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完成一个翻转周期。
同时,凸轮结构143a、143b在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45°,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相对绕竖直轴t转动45°。
进一步地,当凸轮结构143a、1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调节组件14始终受到一驱使凸轮结构143a、143b运动至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的弹性驱动力,也即,所述弹性驱动力驱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与第二调节机构141a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以及第一调节机构142b与第二调节机构141b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驱动力由第二分隔架131所提供。具体地,第二分隔架131设为刚性材质,其还包括连接分隔纵杆131a的端部和分隔纵杆131b的端部的一对连接杆131c;第四构件44a和第四构件44b一体成型,第四构件44a设置为结构件44的上半部分,第四构件44b设置为构件44的下半部分,以使第一调节机构142a、142b于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当凸轮结构143a、143b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第二分隔架131不具有弹性形变,其分割纵杆131a、131b相互平行且具有初始间距;当凸轮结构143a、1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包括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之间和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时,在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的带动下,分割纵杆131a、131b靠近调节组件14处的局部间距大于所述初始间距而端部在连接杆131c的牵拉下维持所述初始间距,进而第二分隔架131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二分隔架131施加于调节组件14上一所述弹性驱动力。
这样,储物装置1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的一个翻转周期内:在人为外力作用下,第二分隔架131相对第一分隔架132绕竖直轴t转动,调节组件1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或由第二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凸轮结构143a、1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带动第二分隔架131发生弹性形变;当调节组件14到达临界状态时,凸轮结构143a、1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第二分隔架131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越过临界状态,在第二分隔架131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二调节机构141a、1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调节组件1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或由临界状态向第一啮合状态)变化,从而使储物装置1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由所述展开状态变换为所述叠置状态)。
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0还可包括提供所述弹性驱动力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当所述凸轮结构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进一步地,连接杆131c设置为与分隔纵杆131a、131b非共平面,当储物装置1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一对连接杆131c贴靠分隔横杆132a和分隔横杆132b并且分别位于第一分隔架132的前后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储物装置100,可按需调整容纳腔10分割形成的储物分区的数量/大小,例如通过第一分隔架132和/或第二分隔架131的运动,形成如图6a的零分区、图6b或图1的二分区、图3的四分区,或通过拆卸更换第二分隔架131,形成如图6c的三分区;而且第一分隔架132的拆卸组装方便,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第一分隔架132分割形成的储物分区可避免交叉掉落。
实施例2
参看图7~9c,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物装置200,该储物装置200包括本体21、一对导向机构22、第一分隔架232、第二分隔架231以及调节组件24。
本体21围成具有上开口的大致呈长方体的容纳腔20,该容纳腔20用于储存各类储存物,如食品、饮料等。本体21具体包括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21a以及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21b。所述底壁用于承载储存物,一对第一侧壁21a和一对第二侧壁21b分别自所述底壁向上垂直延伸。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一对第一侧壁21a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也称为纵向),一对第二侧壁21b的相对位置所限定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也称为横向)。也即,一对第一侧壁21a前后相对设置,一对第二侧壁21b左右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共同限定的平面定义为水平面,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
一对导向机构22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侧壁21b上,也即,每个第二侧壁21b上设置有一导向机构22。导向机构22具体包括板本体22a、导向部22b、以及安装孔22c。其中,导向部22b和板本体22a围成一开口向下的U形槽,导向机构22通过所述U形槽挂扣于第二侧壁21b的上端面处,且导向机构22可沿第二侧壁21b的上端面前后滑动,从而方便导向机构22及第一分隔架232从容纳腔10内拆卸出来或组装上去。并且,当导向机构22挂扣于第二侧壁21b的上端面处时,导向机构22与第二侧壁21b于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被限制。
第一分隔架232容置于容纳腔2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20进行前后分割。具体地,第一分隔架232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横置于容纳腔20内以用于对容纳腔2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件所在的竖直面定义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容纳腔20以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横杆232a、232b,分隔横杆232a、232b左右延伸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一分隔架232通过导向机构22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连接至本体21上,通过第一分隔架232的滑动,可调整容纳腔20被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和/或数量,以适应不同储存物品的多元化需求。
具体地,第一分隔架232包括形成于第一分隔架232的左右两端的固定部232d,固定部232d配接至导向机构22的安装孔22c内,以使第一分隔架232通过导向机构22前后滑动地设置于容纳腔20内。也即当导向机构22前后滑动时,第一分隔架232同步的于容纳腔20内滑动。
其中,固定部232d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可沿左右方向插置于安装孔22c内。当固定部232d插接配合至安装孔22c且导向机构22挂扣于第二侧壁21b上时,导向机构22无法相对本体21左右运动,固定部232d和安装孔22c于左右方向上彼此限位,使第一分隔架232无法相对导向机构22左右运动,第一分隔架232无法相对本体21左右运动,增强第一分隔架232的稳定性。
第二分隔架231容置于容纳腔20内,并可用于对容纳腔20进行左右分割。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架231通过调节组件24绕竖直轴t1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232上,根据第二分隔架231与第一分隔架232的位置关系,储物装置200具有叠置状态(参图7)和展开状态。这样可按需调整容纳腔2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增加对容纳腔20分割的灵活性。
第二分隔架231包括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可用于对容纳腔20进行分割,所述分隔体所在的竖直平面定义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容纳腔20的横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二侧壁21b的间距)大于容纳腔20的纵向宽度(也即一对第一侧壁21a的间距),相应的,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的宽度,也即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分隔体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体包括设置为长杆状的分隔纵杆231a、231b,分隔纵杆231a、231b相互平行并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参图7,当储物装置2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相共面,分隔纵杆231a、231b以及分隔横杆232a、232b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分隔横杆232a、分隔纵杆231a、分隔纵杆231b、分隔横杆232b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当储物装置2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第二分隔架231与第一分隔架232十字交叉设置,容纳腔20可以以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为界被前后分割,且容纳腔20可以以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为界被左右分割,此时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具有一非零夹角,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与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相垂直,具体来讲,分隔纵杆231a、231b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横杆232a、232b沿左右方向延伸,分隔纵杆231a、231b垂直于分隔横杆232a、232b。
第二分隔架231还包括一对连接杆231c。连接杆231c连接分隔纵杆231a的端部和分隔纵杆231b的端部,其与分隔纵杆231a、231b共平面,且与分隔纵杆231a、231b共同围成一长方形框体。
进一步地,第二分隔架231还可通过调节组件2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232上,也即,第二分隔架231相对第一分隔架232既可滑动又可绕竖直轴t1转动,以调整容纳腔20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数量/大小。
其中,上述的第二分隔架231通过调节组件24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分隔架232上,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一,第一分隔架232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第二分隔架231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20被第一分隔架2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二,第一分隔架2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第二分隔架231不可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从而可调节容纳腔20被第二分隔架2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其三,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架232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第二分隔架231也滑动地连接至调节组件24,从而使容纳腔20被第一分隔架232前后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以及被第二分隔架231左右分割形成的储存分区的大小/数量均可被调节,灵活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24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调节组件14的具体结构相同,不再赘述,不同点仅在于调节组件24与第一分隔架232、第二分隔架231的配接关系,下面就该不同点进行详细介绍。
调节组件24设置为沿一水平面q’镜像对称的圆柱形结构。
调节组件24包括与第一分隔架232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与第二分隔架231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横杆232a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241a(其具体结构参实施例1的第二调节机构141a)以及与分隔横杆232b配接的第二调节机构241b(其具体结构参实施例1的第二调节机构141b);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也设置为两个,也即与分隔纵杆231a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242a(其具体结构参实施例1的第一调节机构142a)以及与分隔纵杆231b配接的第一调节机构242b(其具体结构参实施例1的第一调节机构142b);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匹配,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相匹配。
第一调节机构242a包括供分隔纵杆231a穿过的第一通道245a,当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分隔纵杆231a的组装配接时,第一调节机构242a沿分隔纵杆231a滑动;同样的,第一调节机构242b包括供分隔纵杆231b穿过的第一通道245b,当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分隔纵杆231b的组装配接时,第一调节机构242b沿分隔纵杆231b滑动。第一通道245a和第一通道245b相平行,调节组件24滑动地配接至第二分隔架231上。
第二调节机构241a包括供分隔横杆232a穿过的第二通道244a,当第二调节机构241a与分隔横杆232a的组装配接时,第二调节机构241a沿分隔横杆232a滑动;同样的,第二调节机构241b包括供分隔横杆232b穿过的第二通道244b,当第二调节机构241b与分隔横杆232b的组装配接时,第二调节机构241b沿分隔横杆232b滑动。第二通道241a和第二通道241b相平行,调节组件24左右滑动地配接至第一分隔架232上。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机构242a和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1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21为参照)第一调节机构242a绕竖直轴t1转动。同样的,第一调节机构242b和第二调节机构241b相配接且彼此可绕竖直轴t1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本体21为参照)第一调节机构242b绕竖直轴t1转动。
具体地,调节组件24还包括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也即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242a和第二调节机构241a之间的凸轮结构243a,以及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242b和第二调节机构241b之间的凸轮结构243b。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可仅设置为凸轮结构243a和凸轮结构243b的其中之一。
以凸轮结构243a为例,对所述凸轮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凸轮结构243b的具体结构参考凸轮结构243a,不再赘述)。凸轮结构243a包括形成于第一调节机构242a上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一凹凸曲面431a’以及形成于第二调节机构241a下端面的整周波浪形的第二凹凸曲面423a’,第一凹凸曲面431a’和第二凹凸曲面423a’相适配;且当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彼此绕竖直轴t1转动时,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抵接配合,以使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做远离或靠近的往复跳跃式运动。
凸轮结构243a具有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凹凸配合的至少两个最低点啮合位置(参图9a及图9c)以及第二凹凸曲面423a’和第一凹凸曲面431a’彼此凸凸抵接的最高点抵接位置(参图9b)。当凸轮结构243a由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远离;当凸轮结构243a由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向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运动时,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彼此沿竖直方向靠近。
当第二分隔架231相对第一分隔架232绕竖直轴t1转动时,以搁物组件2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化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搁物组件200由所述展开状态变化至所述叠置状态的过程与之相反,不再赘述)为例:
参图9a,当储物装置200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调节组件24处于第一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245a、245b和第二通道244a、244b相平行,相应的,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相平行,凸轮结构243a、243b均处于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参图9b,当储物装置200由所述叠置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在调节组件2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过程中,凸轮结构243a、2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直至调节组件24处于临界状态,凸轮结构243a、2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然后,在调节组件2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变化过程中,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
参图9c,当储物装置2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调节组件24处于第二啮合状态,此时,第一通道245a、245b和第二通道244a、244b相垂直,相应的,第一分隔架232的分隔面与第二分隔架231的分隔面相垂直,凸轮结构243a、243b均处于另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
进一步地,凸轮结构243a、243b均设置为圆周四等分结构,也即凸轮结构243a、243b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绕竖直轴t1转动90°,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相对绕竖直轴t1转动90°。进而,第二分隔架231相对第一分隔架232绕竖直轴t1转动90°,以使储物装置2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完成一个翻转周期。
同时,凸轮结构243a、243b在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间变换时,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相对绕竖直轴t1转动45°,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相对绕竖直轴t1转动45°。
进一步地,当凸轮结构243a、2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调节组件24始终受到一驱使凸轮结构243a、243b运动至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的弹性驱动力,也即,所述弹性驱动力驱使第一调节机构242a与第二调节机构241a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以及第一调节机构242b与第二调节机构241b具有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驱动力由第一分隔架232所提供。具体地,第一分隔架232设置为刚性材质,其还包括连接分隔横杆232a的端部和分隔横杆232b的端部的一对连接件232c,连接件232c与分隔横杆232a、232b共同围成一长方形框体;第一调节机构242a、242b于竖直方向固定连接。当凸轮结构243a、243b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第一分隔架232不具有弹性形变,其分隔横杆232a、232b相互平行且具有初始间距;当凸轮结构243a、243b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包括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和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之间和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时,在第二调节机构241a、241b的带动下,分隔横杆232a、232b靠近调节组件24处的局部间距大于所述初始间距而端部在连接件232c的牵拉下维持所述初始间距,进而第一分隔架232具有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一分隔架232施加于调节组件24上一所述弹性驱动力。
这样,储物装置200于所述叠置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间切换的一个翻转周期内:在人为外力作用下,第二分隔架231相对第一分隔架232绕竖直轴t1转动,调节组件24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或由第二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凸轮结构243a、243b均由一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向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运动,第二调节机构241a、241b沿竖直方向彼此远离,带动第一分隔架232发生弹性形变;当调节组件24到达临界状态时,凸轮结构243a、243b均处于所述最高点抵接位置,第一分隔架232的弹性形变达到最大;越过临界状态,在第一分隔架2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二调节机构241a、241b沿竖直方向彼此靠近,调节组件24由临界状态向第二啮合状态(或由临界状态向第一啮合状态)变化,从而使储物装置200由所述叠置状态变换为所述展开状态(或由所述展开状态变换为所述叠置状态)。
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储物装置200还可包括提供所述弹性驱动力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之间,当所述凸轮结构未处于所述最低点啮合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储物装置200,可按需调整容纳腔20分割形成的储物分区的数量/大小;而且第一分隔架232的拆卸组装方便,且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
当然,在变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设置为一个,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配合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为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体设置,且当所述调节组件由第一啮合状态向临界状态变化时,两个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沿竖直方向相对靠近运动。这些变化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围成一容纳腔的本体、调节组件、一对导向机构以及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分隔架和第二分隔架,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前后相对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左右相对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板本体、安装孔以及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板本体围成一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板本体,所述导向机构通过所述U形槽挂扣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处,所述板本体及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左右两端插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且所述导向机构可沿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前后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隔架同步滑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之一配接,形成有第一凹凸曲面;
第二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另一配接,形成有第二凹凸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绕竖直轴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且在转动时,所述第二凹凸曲面和所述第一凹凸曲面彼此抵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沿竖直方向相对远离,同时所述第一分隔架和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其中之一发生弹性形变,以驱使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具有沿竖直方向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向机构挂扣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处时,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第二侧壁于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被限制;当所述第一分隔架连接至所述导向机构时,所述第一分隔架与所述导向机构于左右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被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架相对所述第一分隔架绕所述竖直轴转动以使所述储物装置于叠置状态和展开状态间切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叠置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共面;当所述储物装置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分隔架的分隔面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的分隔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与所述叠置状态相对应的第一啮合状态、与所述展开状态相对应的第二啮合状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啮合状态和所述第二啮合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当所述第二分隔架与所述第一分隔架相对转动时,所述调节组件受到一弹性驱动力,所述弹性驱动力驱使所述调节组件由所述临界状态变化至所述第一啮合状态或所述第二啮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还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架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并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隔横杆,所述第二分隔架包括用于分割所述容纳腔的分割纵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之一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道供所述分隔横杆和所述分割纵杆的其中另一滑动地穿过。
7.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7750.8A CN109813041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67750.8A CN109813041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13041A CN109813041A (zh) | 2019-05-28 |
CN109813041B true CN109813041B (zh) | 2020-11-27 |
Family
ID=6660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67750.8A Active CN109813041B (zh) | 2017-11-21 | 2017-11-21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1304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15420Y (zh) * | 2003-01-17 | 2004-05-12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
CN101498542A (zh) * | 2008-01-30 | 2009-08-05 | 海尔集团公司 | 冰箱储物盒分隔架 |
CN101929785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冷机 |
KR101299065B1 (ko) * | 2011-09-09 | 2013-08-27 | 박윤식 | 분할장치 및 분할장치가 구비된 장치 |
KR20150073540A (ko) * | 2013-12-23 | 2015-07-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바이더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
CN106839634A (zh) * | 2017-02-21 | 2017-06-13 |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2017
- 2017-11-21 CN CN201711167750.8A patent/CN1098130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615420Y (zh) * | 2003-01-17 | 2004-05-12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内隐藏式多段定位枢钮器 |
CN101498542A (zh) * | 2008-01-30 | 2009-08-05 | 海尔集团公司 | 冰箱储物盒分隔架 |
CN101929785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冷机 |
KR101299065B1 (ko) * | 2011-09-09 | 2013-08-27 | 박윤식 | 분할장치 및 분할장치가 구비된 장치 |
KR20150073540A (ko) * | 2013-12-23 | 2015-07-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바이더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
CN106839634A (zh) * | 2017-02-21 | 2017-06-13 |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13041A (zh) | 2019-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13039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CN109813042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EP3059534B1 (en) | Shelf uni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KR101920512B1 (ko) | 개인화 및 확장 가능 가정용 스토리지 시스템 | |
US12066244B2 (en) | Household appliance comprising shelf arrangement | |
CN109813044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CN109813041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CN109813038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KR101774101B1 (ko) | 냉장고 선반 | |
CN207585201U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CN207585200U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CN109813040B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
EP3401627B1 (en) | Household appliance comprising shelf arrangement | |
CN210004673U (zh) | 搁架组件及制冷设备 | |
KR101101813B1 (ko)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용 선반 | |
KR200438651Y1 (ko) | 상품 진열용 진열대 | |
KR20130037021A (ko) | 절첩식 선반을 구비한 냉장고 | |
CN109813043A (zh) | 储物装置及具有该储物装置的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66101 No.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