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853B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00853B CN109600853B CN201710923047.9A CN201710923047A CN109600853B CN 109600853 B CN109600853 B CN 109600853B CN 201710923047 A CN201710923047 A CN 201710923047A CN 109600853 B CN109600853 B CN 1096008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u
- sequence number
- air interface
- interface path
- acc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于包复制技术传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时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终端功耗较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接入网发送PDCP PDU,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第一空口路径,并记录在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接入网确认的PDU,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第二空口路径;在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无线接入网第二层(Radio access network 2,RAN2)在新无线电(new radio,NR)中引入包复制(duplication)功能以增加数据传输可靠性。包复制功能即,终端将多个基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进行复制,然后将原始的多个PDCP PDU以及复制得到的多个PDCP PDU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空口传输路径并行向接入网进行发送,从而终端通过第一空口传输路径发送的PDCPPDU未送达接入网时,该接入网可以接收到终端通过第二空口传输路径发送的PDCP PDU,从而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然而,终端基于包复制功能向接入网发送PDCP PDU时,由于两条空口传输路径独立并行地进行传输,导致通过第一空口传输路径发送的某个PDCP PDU已经到达接入网时,终端依然通过第二空口传输路径向接入网发送该PDCP PDU,造成空口资源浪费,并且增加了终端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于包复制技术传输PDCP PDU时导致的空口资源浪费,终端功耗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CPPDU,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一空口路径,并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在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时,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之后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包复制模式下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包复制模式下的两个空口路径独立并行的传输PDCP 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两个空口路径的发送记录相互协调两个空口路径,若其中一个空口路径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另一个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进而可以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带宽浪费,以及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可以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上述设计中,通过第一发送记录调整第二发送记录来相互协调两个空口路径,可以有效避免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降低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从而可以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避免带宽浪费,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可以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上述设计中通过第一发送记录以及第二发送记录可以确定已被接入网确认的PDU,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进而可以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避免带宽浪费,并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然后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后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终端设备在两条空口路径上的传输方法是相同的,差别在于两条空口路径的空口资源的信号质量不同,导致两条空口路径的PDU发送速度不同,而上述设计中,若接入网在第一空口路径上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二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避免带宽浪费,并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然后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后,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上述设计中,若接入网在第一空口路径上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二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避免带宽浪费,并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具体的,针对第二空口路径确定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然后在响应第二调度授权时,基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从确定的所述PDU对应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上述设计中,若接入网在第一空口路径上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二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避免带宽浪费,并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之前,还可以先根据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然后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所述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是基于所述总数量的PDU的。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授权指令之后生成PDU,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授权指令之前根据第二空口路径的空口质量预先生成PDU,从而终端设备在生成PDU时可以不依赖于授权指令,从而可以降低由生成PDU导致的传输延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一空口路径;第一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并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记录模块;所述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在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预生成模块;所述预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根据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并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所述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是基于所述总数量的PDU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并实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该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复制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PDU生成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待发送PDU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待发送PDU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待发送PDU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采用包复制模式的通信系统中。采用包复制模式的通信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接入网以及终端设备,接入网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以及下行数据传输。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调度信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系统可以是各类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是第五代(5G)通信系统,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
其中,接入网,可以是普通的基站(如Node B或eNB),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ode B(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可以是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该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其中,每个基站可以覆盖1个或多个小区。
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在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在采用包复制技术向接入网传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unit,PDU)时,将待发送的多个PDCP PDU进行复制,然后将原始的多个PDCP PDU以及复制得到的多个PDCP PDU分别在接入网覆盖下的两个小区的空口资源上向该接入网独立并行进行发送。由于两个小区的空口资源的信号质量不同,两个小区的PDU传输速度可能不同。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包复制模式:在上行传输时,终端设备将多个PDCPPDU进行复制,然后将原始的多个PDCPPDU以及复制得到的多个PDCPPDU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空口路径并行向接入网进行发送,也就是通过不同小区的空口资源并行向接入网进行发送。
空口路径:即小区的空口资源。包复制模式下的两个空口路径所在的小区不同,因此所述两个空口路径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以及逻辑信道不同,如图2所示。两个空口路径所在的小区可以属于该接入网下的同一个基站,也可以分别属于该接入网下的两个不同的基站,因此,所述两个空口路径的RLC实体可以属于同一个小区组合(cell group,CG),也可以属于不同的CG。其中,同一个基站覆盖下的所有小区为一个小区组合。当两个空口路径属于同一个小区组合,终端设备在两个空口路径上与同一个基站通信。当两个空口路径不属于同一个小区组合,终端设备在两个空口路径上与两个基站分别通信。
调度授权:终端设备在需要向接入网传输上行数据时,向接入网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从而接入网接收到SR后,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并通过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通知终端设备,也就是通过UL grant指示终端设备可以用于传输数据的时频资源,以及指示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的PDCP PDU的数量等。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S301,接入网(比如基站)向终端设备下发第一调度授权,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即第一调度授权可以授权终端设备在第一空口路径上传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两个空口路径可以选择性的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和接入网中的同一基站或分别两个基站。例如,对于两个空口路径属于同一个小区组合的情况,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接入网是同一个基站;对于两个空口路径属于非同一个小区组合的情况,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接入网包括多个基站。
S302,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CP PDU。
S303,所述终端设备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其中,第一发送记录用于使终端设备确定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接入网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反馈了成功接收消息的PDU的序列号;也可以包括:已在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且未被接入网确认的PDU的标识以及未在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标识;也可以包括:已在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且未被接入网确认的PDU的标识以及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当然,第一发送记录也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S304,所述接入网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第二调度授权,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即第二调度授权可以授权终端设备在第二空口路径上传输PDCPPDU。例如,对于两个空口路径属于非同一个小区组合的情况,下发第一调度授权盒第二调度授权的是所述接入网中的不同基站。或者对于两个空口路径属于同一个小区组合的情况,下发第一调度授权盒第二调度授权的是所述接入网中的同一基站。
S305,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待发送到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发送记录确定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然后判断未在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中是否存在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若有,则删除该PDU,之后终端设备确定在经过删除后的未在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S306,所述终端设备基于包复制方式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包复制模式下的两个空口路径独立并行的传输PDCP 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两个空口路径的发送记录相互协调两个空口路径,若其中一个空口路径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另一个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降低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进而可以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带宽浪费,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统一称为NextAckSn1,将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统一称为NextTxSn1,其中,NextAckSn1小于等于NextTxSn1。将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统一称为NextAckSn2,将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统一称为NextTxSn2,其中,NextAckSn2小于等于NextTxSn2。
终端设备在响应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之前,可以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一调度请求,所述第一调度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第一空口路径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U,然后接收接入网基于所述第一调度请求后下发的第一调度授权,第一调度授权中携带发送时间以及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然后在到达第一调度授权携带的发送时间时,开始在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接入网发送PDU。
其中,所述第一调度请求中可以携带所述第一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第一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即为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缓存的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的数量,使得接入网可以根据第一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确定终端设备在响应第一调度授权时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同理,终端设备在响应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之前,可以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调度请求,所述第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U,然后接收接入网基于所述第二调度请求后下发的第二调度授权,第二调度授权中携带发送时间以及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然后在到达第二调度授权携带的发送时间时,开始在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接入网发送PDU。
其中,所述第二调度请求中可以携带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为IP层缓存的SDU的数量,以及在NextTxSn2至NexTxSn1之间所包括的序列号的数量之和,使得接入网可以根据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确定终端设备在响应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的数量等于第二调度授权所携带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在接收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可以根据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然后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从而在响应于第二调度授权时,可以基于生成的所述总数量的PDU来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也就是,在响应于第二调度授权时,可以直接从已生成的PDU中获取未经接入网确认的PDU作为待发送PDU。若第二调度授权中包括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大于已生成的PDU中获取未经接入网确认的PDU的数量时,可以在接收到第二调度授权后继续生成待发送PDU。这里的预测使得预先生成的PDU的总数量大致等于至少一个待发送PDU的数据量。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首先,终端设备在IP层中获取缓存的所述总数量的SDU,然后终端设备的各协议层(如PDCP层、RLC层等等)依次为获取的SDU分配协议头数据等一些不依赖上行网络授权的头域,例如PDCP层为获取的SDU分配PDCP的协议头域、RLC层为经过PDCP层处理的SDU分配RLC的协议头域、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为经过RLC层处理的SDU分配MAC的协议头部等等。如图4所示,假设终端设备要向接入网传输一个IP包,则这个IP包称作SDU,该SDU经过PDCP层进行添加PDCP的协议头域等处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调度授权之后生成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调度授权之前根据第二空口路径的空口质量预先生成PDU,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提前生成适合数量的PDU,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由生成PDU导致的传输延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NextAckSn1和在NextAckSn1对应的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NextTxSn1和在NextTxSn1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可以包括:NextAckSn2和在NextAckSn2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NextAckSn2和在NextAckSn2对应的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
方式一:
A1,参阅图5所示,在所述NextAckSn1大于所述NextAckSn2,且小于所述NextTxSn2时,将在所述NextAckSn2与所述NextAckSn1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NextAckSn1对应的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A2,将所述NextAckSn2调整为所述NextAckSn1。
A3,将从所述NextTxSn2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例如,NextAckSn1为7,NextTxSn1为15,第一发送记录为{7,9,10,12,15,16,17,18,19,20,21……}。NextAckSn2为1,NextTxSn2为11,第二发送记录为{1,2,5,7,9,11,12,13,14,15,16……}。
可以确定NextAckSn1(也就是7)大于NextAckSn2(也就是1),小于NextTxSn2(也就是11),因此将第二发送记录中记录的NextAckSn2与NextAckSn1之间的序列号{1,2,5}对应的PDU,以及在NextAckSn1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也就是第二发送记录中记录的序列号{11,14}对应的PDU)进行释放,并将NextAckSn2调整为7,则调整后的第二发送记录为{7,9,12,13,15,16……}。将从NextTxSn2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也就是将{12,13,15,16……}的前N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N等于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的数量,也就是等于第二调度授权携带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方式二:
B1,参阅图6所示,在所述NextAckSn1大于所述NextTxSn2时,将在所述NextAckSn1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B2,将所述NextAckSn2和NextTxSn2调整为所述NextAckSn1。
B3,将从所述NextTxSn2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例如,NextAckSn1为7,NextTxSn1为15,第一发送记录为{7,9,10,12,13,15,16,17,18,19,20,21……}。NextAckSn2为1,NextTxSn2为5,第二发送记录为{1,2,5,6,7,8,9,10,11,12,13……}。
可以确定NextAckSn1(也就是7)大于NextTxSn2(也就是5),因此将第二发送记录中记录的NextAckSn2之前的序列号{1,2,5,6}对应的PDU,以及在NextAckSn1对应的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也就是第二发送记录中记录的序列号{8,11,14}对应的PDU)进行释放,并将NextAckSn2以及NextTxSn2均调整为7,因此调整后的第二发送记录为{7,9,10,12,13,15,16,17,18……}。将从NextTxSn2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也就是将{7,9,10,12,13,15,16,17,18……}的前M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M等于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的数量,也就是等于第二调度授权携带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终端设备在两条路径上的传输方法是相同的,差别在于两条路径的空口资源的信号质量不同,导致两条路径的PDU发送速度不同,而通过上述方案,若接入网在第一空口路径上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二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以及有效避免带宽浪费,并且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具体的,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C1,针对第一空口路径记录NextTxSn1,针对第二空口路径记录NextTxSn2。
C2,在响应第二调度授权时,基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从NextTxSn2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之后,在接收到所述接入网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针对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已发送的任一PDU的成功接收消息、且该任一PDU对应的PDU序列号包含在第一发送记录中时,可以删除记录的该任一PDU对应的PDU序列号。从而可以在响应第三调度授权时,所述第三调度授权为所述第一调度授权的下一个与第一空口路径对应的调度授权,基于第一发送记录,从NextTxSn1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以第一发送记录为{5,8,10,15,19,23,25,26,27,28,29,30……},NextTxSn1为25,NextTxSn2为17,第二调度授权中携带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为7,第三调度授权中携带的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为5为例,参阅图7所示,在响应第二调度授权时,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将从17开始的前7个序列号{19,23,25,26,27,28,29}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并将NextTxSn2更新为30,如虚线箭头所示。当接入网确认{27,28}对应的PDU已接收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更新为{5,8,10,15,19,23,25,26,29,30……},从而在响应第三调度授权时,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将从25开始的前5个序列号{25,26,29,30,31}对应的PDU向接入网进行发送,并将NextTxSn1更新为32,如虚线箭头所示。
通过上述方案,若第一空口路径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二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若第二空口路径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第一空口路径同样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以及避免带宽浪费,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一空口路径;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待发送到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包复制模式下的两个空口路径独立并行的传输PDCP 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两个空口路径的发送记录相互协调两个空口路径,若其中一个空口路径针对某个PDU反馈成功接收消息,则另一个空口路径则无需再发送该PDU,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降低终端设备的冗余发送,进而可以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避免带宽浪费,还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授权指令之后生成PDU,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授权指令之前根据第二空口路径的空口质量预先生成PDU,从而终端设备在生成PDU时可以不依赖于授权指令,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由生成PDU导致的传输延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设备80,具体用于实现图3至图7所述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该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本身,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组或芯片或芯片中用于执行相关方法功能的一部分,该设备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收发器801以及处理器802等物理器件,其中处理器8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收发器801用于终端设备和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收发,收发器801可以为射频收发器件,主要用于将处理器802处理后的基带信号调制成高频无线信号发送出去,并将接收到的高频无线信号处理成基带数据信号发送处理器802进行处理。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处理器802执行的程序,当然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需要的一些其他数据等。存储器8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803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或者存储器8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803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802、存储器803以及收发器801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8中仅以存储器803、处理器802以及收发器801之间通过总线804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总线在图8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802可以是专用硬件或运行软件的处理器,当处理器802可以运行软件时,处理器802读取存储器803存储的指令,并在所述指令的驱动下,执行之前实施例中涉及的方法。
具体地,收发器801接收接入网下发的第一调度授权,所述第一调度授权用于授权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包复制模式在第一空口路径传输PDCP PDU。处理器802响应于所述收发器801接收的所述第一调度授权,获得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的PDCPPDU,所述收发器801将处理器802获得的PDCPPDU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传输给所述接入网;处理器802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
后续,所述收发器801接收所述接入网下发的第二调度授权,所述第二调度授权用于授权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包复制模式在第二空口路径传输PDCP PDU。所述处理器802响应于所述收发器801接收的所述第二调度授权,获得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收发器801将处理器802获得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传输给所述接入网。
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802可以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的前一个调度授权时记录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从而,所述处理器802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具体地,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可以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可以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基于上述第一发送记录和第二发送记录,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802具体可以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基于上述第一发送记录和第二发送记录,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802也可以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收发器801接收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可能接收了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均是用于授权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包复制模式在第二空口路径传输PDCP PDU,其中,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因此,所述处理器802,还可以在响应于所述收发器801接收的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根据所述收发器801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接收的来自所述接入网的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然后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预先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当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软件或硬件或软硬件结合实现的时候,其对应的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可以包括软件、硬件或其结合。具体地,该装置如图9所示,其可以至于所述终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发送模块901、第一发送模块902以及第二发送模块903,其中:第一发送模块901,用于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一空口路径;第一记录模块902,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第二发送模块903,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记录模块902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并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记录模块904;所述第二记录模块904,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所述第二发送模块903,在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记录模块902记录的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记录模块904记录的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送可以记录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可以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基于上述第一发送记录和第二发送记录,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903具体可以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基于上述第一发送记录和第二发送记录,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发送模块903也可以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预生成模块905;所述预生成模块905,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903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根据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并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其中,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时,第一发送模块901,第一记录模块902,第二发送模块903,第二记录模块904以及预生成模块905对应的实体硬件可以是处理器802。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对于设备或装置实施例而言,其部分处理过程可参考之前的方法实施例。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来自接入网的第一调度授权,在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一空口路径;
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
响应于来自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
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所述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在响应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之前,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调度请求,所述第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U,所述第二调度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为网络协议IP层缓存的业务数据单元SDU的数量,以及在NextTxSn2至NexTxSn1之间所包括的序列号的数量之和,所述NextTxSn2为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所述NexTxSn1为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
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包括:
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
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包括:
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
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之前,还包括:根据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所述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是基于所述总数量的PDU的。
6.一种上行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接入网下发的第一调度授权,所述第一调度授权对应于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一空口路径;
处理器,用于响应于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一调度授权,通过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的第一发送记录;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下发的第二调度授权,所述第二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二调度授权,确定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中排除了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所指示的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向所述接入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记录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的第二发送记录,
并在确定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响应所述接入网的第二调度授权之前,向所述接入网发送第二调度请求,所述第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第二空口路径向所述接入网发送PDU,所述第二调度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的所有未发送的PDU的数量为网络协议IP层缓存的业务数据单元SDU的数量,以及在NextTxSn2至NexTxSn1之间所包括的序列号的数量之和,所述NextTxSn2为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所述NexTxSn1为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的序列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包括:第一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一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二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二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二PDU是已在所述第一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二PDU的序列号;
所述第二发送记录包括:第三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三PDU之后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未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的序列号,以及第四PDU的序列号和在所述第四PDU之后未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三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且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四PDU是已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最后一个PDU的下一PDU,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小于等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且小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与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间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
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发送记录调整所述第二发送记录来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大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时,将在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之前的序列号对应的PDU,以及在所述第一PDU之后、所述第一发送记录指示已被所述接入网确认的PDU进行释放;
将所述第三PDU的序列号和第四PDU的序列号调整为所述第一PDU的序列号;
将从所述第四PDU的序列号开始的至少一个序列号对应的PDU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发送PDU。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之前,根据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二调度授权之前接收的来自所述接入网的至少一个调度授权,预测在响应所述第二调度授权时需要在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上发送的PDU的总数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度授权对应于所述第二空口路径,且每个调度授权中包括需要发送的PDU的数量;
并为所述第二空口路径生成所述总数量的PDU,所述确定在所述包复制模式下的第二空口路径上的至少一个待发送PDU是基于所述总数量的PDU的。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23047.9A CN109600853B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8/107401 WO2019062725A1 (zh) | 2017-09-30 | 2018-09-25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23047.9A CN109600853B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00853A CN109600853A (zh) | 2019-04-09 |
CN109600853B true CN109600853B (zh) | 2021-03-05 |
Family
ID=65900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23047.9A Active CN109600853B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00853B (zh) |
WO (1) | WO20190627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0853B (zh) * | 2017-09-30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3498108B (zh) * | 2020-03-20 | 2023-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业务类型调整数据传输策略的芯片、设备以及方法 |
CN112615701B (zh) * | 2020-12-30 | 2023-02-14 |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3165A (zh) * | 2003-10-14 | 2006-12-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个信道上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147479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600853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9-30 CN CN201710923047.9A patent/CN109600853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5 WO PCT/CN2018/107401 patent/WO20190627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83165A (zh) * | 2003-10-14 | 2006-12-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个信道上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147479A (zh) * | 2017-04-27 | 2017-09-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重复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600853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Duplication Impacts to PDCP;Nokia;《3GPP TSG_ RAN WG2 #99 Docs R2-1707990》;20170825;第2节 * |
PDCP UL data split;Ericsson;《3GPP TSG_ RAN WG2 #98-AH Docs R2-1707153》;20170629;第2.1节、第2.2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00853A (zh) | 2019-04-09 |
WO2019062725A1 (zh) | 2019-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96768B2 (ja) | グラントフリー伝送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CN110999355B (zh) | 用于分离用户面的服务质量实现 | |
EP385583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041314A (zh) | 用户设备和调度节点 | |
CN114258151A (zh) | 一种计算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7347199B (zh) |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11757341A (zh) | 一种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600853B (zh)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1866971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0971349B (zh) | 一种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CN106357372A (zh) | 避免反馈消息资源冲突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JP7039683B2 (ja) | リソース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CN104320812A (zh) | 一种联合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567085A (zh) | 支持sTTI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 |
US9906504B2 (en) | Hardware-trust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 access to a shar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CPRI) | |
CN112825496B (zh) | 时间信息传输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6114212B (zh) | 一种辅助信息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4131885A1 (zh) | 通信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芯片 | |
CN113517956B (zh) | 一种清空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6980983A (zh) | 通信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07079465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016499A (zh) | 一种区块链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278895A (zh)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8524438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458509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