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9765A -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529765A CN109529765A CN201710867557.9A CN201710867557A CN109529765A CN 109529765 A CN109529765 A CN 109529765A CN 201710867557 A CN201710867557 A CN 201710867557A CN 109529765 A CN109529765 A CN 1095297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filter layer
- matrix
- noxious material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2—Treating g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生化剂用吸附剂、面料及其制造工艺。本发明包括:基质;粉末活性炭,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吸附有毒物质;溶剂,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在所述基质混合所述粉末活性炭;以及可溶性微粒子填料,由与所述溶剂一同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粘附于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多个微粒子构成,并且从硬化的所述基质中提取并去除所述可溶性微粒子填料,对所述基质提供由气泡形状的孔洞构成的气孔。本发明通过微粒子填料可对所述活性炭的外周面提供气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 制造工艺,更详细地说涉及均匀地形成活性炭以提高对有无物质的吸附性 能,并且在洗涤时不是活性炭脱落,进而可在洗涤之后再利用的核生化剂 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随着在现代战争中开发大量的杀伤武器与持有国家的增加, 正在要求能够保护人体或者设备的产品。而在大量杀伤武器中化学武器的 生产费用低廉,并且因为小型化的制造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生产, 并且相对容易管理的同时威胁度也非常高。
据此,正在要求制作能够保护人体的各种保护装置,例如使用于CB RN(chemical,bacteriological,radiological,or nuclear,化学、细菌、放射 性或者核)的核生化防护服以及防毒面具等。核生化防护服的种类是通过空 气的透气性区分的,大致可分为透气性防护服以及非透气性防护服。
非透气性防护服是无法使外部的流体流通的封闭式防护服,对有毒物 质的防护性优秀,但是存在很难将从体内散发的水蒸气与热气排放到外部 的致命缺点。
相反,透气性防护服与非透气性防护服不同,可使一定的流体进出, 并且由于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人体,因此正在采用包括能够吸附并过滤有毒 物质的活性炭的面料以及在该面料上赋予伪装功能的面料的双重结构面 料。
该透气性防护服的现有技术有:韩国注册专利第10-1041415号的“改 善柔韧性的化学防护服用面料”、韩国注册专利第10-1146573号的“吸附 过滤材料”、韩国注册专利第10-1406311号的“核生化防护衣用面料及其 核生化防护衣”。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由外层面料与内衬构成并且具有如下结构:为了 从由气体以及/或者液体构成的流体状态的有毒物质中保护人体,该外层面 料使用在涤纶系纤维材料等涂层薄薄的乳胶橡胶状态的织物来保护内衬, 起到第一次隔绝液体以及固体状态的有毒物质的作用;所述内衬使用粘合 剂由活性炭处理表面来吸附并清除有毒物质。
尤其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将形成具有细微气孔的多孔珠的形状的 吸附剂置于内衬与外层面料之间,进而吸附并过滤有毒物质。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1)中,由于吸附剂具有多孔 珠形状,因此在多个珠之间形成间隙,进而因为所述间隙存在无法过滤有 毒物质反而渗透有毒物质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吸附剂以珠的形状置于内衬与外层面料之间,据此只 有珠状吸附剂的上部以及下部附着于外层面料与内衬之间,因此在洗涤时 可发生珠状吸附剂从外层面料与内衬脱落的现象,进而存在经过数次洗涤 之后显著降低对有毒物质的吸附性能的问题。
同时,需将吸附剂制作成珠状,因此需要过高的制造成本;并且制造 工艺非常苛刻,因此制造成本高;并且不仅存在重量增加的问题,而且因 为重量增加在使用于防护服时还存在降低活动性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最近在国内(韩国)市场上市了使用粉 末状活性炭的产品而非珠状吸附剂。该产品(现有技术2)仅是将活性炭 粉末单纯喷洒在诸如无纺织布的面料之后进行加压,因此在穿着该产品进 行活动时存在活性炭从面料脱落的问题,而且在洗涤时流失一部分活性炭, 因此还存在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对于该产品,由于活性炭是粉末状,因此使用粘合剂粘合于面料,在 这一情况下活性炭被填埋在粘合剂内,进而活性炭无法发挥吸附功能,尤 其是粘合剂隔绝面料,导致面料丧失透气性,因此不得不将活性炭单纯喷 洒在面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KR B 10-1041415(2011.06.08)
(专利文献2)KR B 10-1146573(2012.05.09)
(专利文献3)KR B 10-1406311(2014.06.03)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核 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均匀地 形成活性炭,以提高对人体有害的诸如核生化剂或者化学物质等有毒物质 的吸附性能,并在洗涤时不使活性炭脱落,并且加工性优秀,具有限制性 透气性能。
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成型片材形状的吸附过滤器,以 吸附并过滤上述有毒物质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 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核生化剂吸附剂包括:吸附有毒物质的 粉末活性炭;基质,所述基质为从液体状硬化至固体状的热固性乃至热塑 性材料,并且混合所述粉末活性炭;溶剂,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在所述 基质混合所述粉末活性炭;以及可溶性微粒子填料,由与所述溶剂一同混 合于所述基质并且粘附于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多个微粒子构成,并且从硬化 的所述基质中提取并去除所述可溶性微粒子填料,对所述基质提供由气泡形状的孔洞构成的气孔。
例如,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24至75重量份的所述基 质;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106至205重量份的所述溶剂;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0.2至57重量份的所述可溶性微粒子 填料。
与上述不同,例如,上述的吸附剂还可包括:在5至70wt%的所述活 性炭混合的5至30wt%的所述基质、混合于所述基质的0.1至20wt%的微 粒子填料以及剩余溶剂。
例如,优选为,所述基质由至少具有弹性、亲水性、耐化学性、耐热 性和耐湿性中的一种的物质构成。
例如,优选为,所述溶剂由通过加热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物质构 成。
优选为,所述活性炭形成0.1μm至300μm的粒度。
根据本发明的吸附剂还可包括添加物,添加于混合所述活性炭的所述 基质来调节所述基质的流动性。
例如,优选为,对所述100重量份的活性炭混合0.1至50重量份的所 述添加物。
根据本发明的吸附过滤器包括:基层;过滤层,提供吸附层,所述吸 附层由上述的吸附剂构成,并且至少涂覆于所述基层的一面,形成吸附有 毒物质的厚膜形状。
所述过滤层可形成气孔,所述气孔形成为使所述基层的一面防水的同 时允许空气透过的大小。
优选为,以间隔于所述基层的状态形成所述过滤层。
优选为,所述过滤层在所述基层两面构成相互交替状态的同时各自形 成间隔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工艺包括:涂层剂制造步骤,由权利要求1至3中 任意一项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制造涂层剂;印刷步骤,将过滤层以厚膜形 状印刷于所述基层,其中所述过滤层提供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将所述涂层 剂涂覆于基层的一面;成型步骤,硬化所述过滤层,在所述基层的一面形 成所述过滤层的片材形状的吸附层;以及气孔形成步骤,在形成所述过滤 层的吸附剂中提取由多个微粒子构成的微粒子填料,通过提取所述微粒子 填料在所述过滤层形成由气泡形态的孔洞构成的气孔。
例如,所述印刷步骤可包括:丝网配置步骤,在所述基层配置印刷丝 网并且间隔有间隙;涂覆步骤,在所述丝网涂覆由所述吸附剂构成的所述 涂层剂;以及转移步骤,加压所述涂层剂透过所述丝网,将所述涂层剂转 移到所述基层的表面
例如,所述印刷步骤可包括:涂层剂涂覆步骤,将所述涂层剂涂覆于 凹版印刷版的印刷面;印刷版布置步骤,使所述凹版印刷版面对所述基层; 转移步骤,将所述凹版印刷版紧贴于所述基层,将涂覆于所述印刷面的所 述涂层剂转移到所述基层的表面。
例如,所述印刷步骤可通过印刷机将所述涂层剂涂覆于所述基层的一 面并且形成厚膜形状。
例如,所述成型步骤可包括:加热步骤,加热印刷于所述基层的所述 过滤层来固化成片材形状;冷却步骤,通过已设定的温度冷却所述过滤层。
例如,所述气孔形成步骤可包括:微粒子提取步骤,使从所述过滤层 提取微粒子填料的反应剂接触所述过滤层,通过所述反应剂以及所述微粒 子填料的化学反应,从所述过滤基层提取所述微粒子填料;以及反应剂去 除步骤,在所述过滤层中去除所述反应剂。
与上述不同,上述的制造工艺可包括:涂层剂制造步骤,利用混合吸 附有毒物质的粉末活性炭的基质作为主要成分的核生化剂吸附剂制造涂 层剂;间隔物形成步骤,在涂覆所述涂层剂的基层表面以间隔状态成型凸 起形状的间隔物;印刷步骤,在多个所述间隔物之间填充所述涂层剂,将 由所述涂层剂构成的过滤层印刷于所述基层形成厚膜形状;过滤器成型步 骤,硬化所述过滤层,在所述基层的表面成型所述过滤层的片材形状的吸 附层。
例如,所述涂层剂制造步骤可包括:溶剂混合步骤,将溶剂投入于所 述基质;可溶性微粒子填料投入步骤,由粘附于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多个微 粒子构成,硬化之后从所述过滤层提取并去除所述可溶性微粒子填料,对 所述过滤层提供由起泡形状的孔洞构成的气孔;以及搅拌步骤,将投入所 述溶剂以及微粒子填料的所述基质与所述粉末活性炭一同搅拌进行混合。
所述涂层剂制造步骤还需包括添加物添加步骤,添加调节所述基质流 动性的添加物。
例如,所述间隔物形成步骤可包括:相变材料准备步骤,准备相变材 料,在涂覆所述涂层剂的所述基层的表面涂覆相变材料,并且所述相变材 料成型高度相当于所述过滤层的厚度,并且准备从液体状硬化至固体状; 相变材料涂覆步骤,将所述相变材料涂覆于所述基层表面并且构成间隔状 态;以及硬化步骤,硬化所述相变材料,对所述基层提供凸起形状的间隔 物。
优选为,所述相变材料准备步骤,作为所述相变材料准备所述涂层剂 或者液体状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尼龙、丙烯酸或胶体或糊状的活性炭原 料。
所述相变材料涂覆步骤,将所述相变材料以点或网格形状涂覆于所述 基层表面,并且从所述基层的表面间隔所述相变材料。
例如,所述印刷步骤可包括:丝网安装步骤,所述涂层剂透过的印刷 丝网安装在所述间隔物;涂层剂填充步骤,使所述涂层剂透过所述丝网, 由所述涂层剂填充多个所述间隔物之间,进而在所述基层形成所述过滤层。
例如,所述涂层剂填充步骤可包括:涂覆步骤,将由所述吸附剂构成 的所述涂层剂涂覆于所述丝网;转移步骤,加压所述涂层剂透过所述丝网, 将所述过滤层的所述涂层剂转移到所述基层的所述间隔物之间。
所述印刷步骤也可用印刷机将所述涂层剂填充于所述间隔物之间。
通过上述的工艺制造本发明的吸附过滤器之后可制造有毒物质防护 服。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是硬化混合粉末型活性炭的基质来形成片材形状,因此均匀地 排列活性炭来提高对有毒物质的吸附性能,并且在洗涤时活性炭不会脱落, 因此在洗涤有毒物质防护服(诸如,被污染的化学防护服)的面料之后还 能够再利用,不仅如此即使防护服的面料起皱或者在洗涤时,核生化剂用 吸附剂以及活性炭也不会从防护服的面料中脱落,并且即使在活动时置于 褶皱严重的防护服内衬或者外层面料,通过硬化的基质的弹力改善穿戴舒 适感。
尤其是,从基质提取由多个微粒子构成的可溶性微粒子填料,对基质 提供由气泡形态的孔洞构成的细微气孔,因此通过与活性炭连通的气孔向 活性炭引导有毒物质,据此最大限度防止基质隔绝活性炭表面,进而能够 稳定且最大限度地确保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然后,基质由具有弹性、亲水性、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湿性的物质 构成,通过提供弹力能够提高上述的舒适感,通过亲水性可确保可溶性、 通过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湿性可提高对耐化学性以及热的耐久性,不仅 如此也能够提高防水性,为此在低温硬化环境下也可单独使用环保型水性 聚氨酯以实现与纤维的粘合力,或者根据另外要求的物理性质可混合使用 耐湿性、硬度和成型性优秀的丙烯酸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以及具有粘合强度、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环氧树脂、硅、苯酚、聚酰胺酸等。
另外,通过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溶剂,对基质以及片材形状的过 滤层提供细微的多空形的孔(Pore),对贴合于基质的活性炭(即,贴合于 过滤层的活性炭)与上述的气孔一同供应有毒物质,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 吸附性能。
另外,活性炭形成0.1μm至300μm的大小,因此有效面积优秀,因此 能够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同时,由于添加添加物,因此不仅能够提高涂层剂的印刷性,还能够 提高分散性与稳定性等的物理性质。
再则,在基层形成厚膜形状的吸附有毒物质的过滤层,因此容易将由 过滤层以及基层构成的吸附过滤器制造成一张面料,若在过滤层以间隔的 状态形成在基层,则过滤层的刚性一部分被削弱,因此能再进一步确保面 料形态的吸附过滤器的柔韧性,若过滤层以交替状态形成在基层的两面, 则不仅能够确保面料型的吸附过滤器的柔韧性,还能够在基层的两侧过滤 有毒物质。
同时,将涂层剂的过滤层印刷于基层之后进行硬化,进而成型滤层以 片材形状与基层形成一体,因此能够容易制造面料形态的吸附过滤器,并 且通过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将过滤层印刷于基层,因此能够印刷成薄膜, 并加热印刷的过滤层进行硬化,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地成型过滤层。
再则,对与微粒子填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剂接触过滤层,来提取微 粒子填料,因此能够容易去除微粒子填料。
再则,在基层成型凸起形状的间隔物之后进行印刷,因此可容易增加 过滤层的厚度,并且利用相变材料来成型间隔物,因此能够容易形成间隔 物,并且相变材料以点或者网格形状涂覆于基层,因此不仅能够容易隔离 间隔物之间的间隔,而且能够在间隔物之间容易填充间隔物。
最后,若用上述的吸附过滤器制造有毒物质防护服,则对于活性炭通 过微粒子填料确保气孔,因此能够净化有毒物质,并且就算反复进行洗涤 活性炭也不会流失,而且因过滤层的柔韧性具有优秀的穿着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以及面料的纵剖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吸附剂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的 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基层的纵剖面图;
图5是示出在图4的基层形成过滤层的过程的纵剖面图;
图6是示出图1的面料的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图1的面料的另一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适用于图3的制造工艺的丝网印刷条件的条件表;
图9是示出通过图3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吸附过滤器的实验结果的结果 表;
图10是示出通过图3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吸附过滤器的性能试验评价 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通过图3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吸附过滤器的清洗过程的流 程图;
图12是示出通过图3的制造工艺制造的吸附过滤器的吸附剂的纵剖 线图;
图13是示出图4的间隔物的多层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14是图1的过滤层的平面立体图;
图15是概念性示出图14的过滤层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16是概念性示出具有图14的过滤层的基层的层叠结构的图面。
(附图标记说明)
10:过滤层 11:粉末活性炭
12:基质 20:基层
22:补充层 30:附加层
OT:外层面料 IN:内衬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如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包括粉末活性炭 11、基质12、溶剂S以及微粒子填料A。
基质12为混合活性炭11并且由从液体状硬化至固体状的热固性或热 塑性材料的凝胶或胶体构成,硬化之后提供后述的片材形状的吸附层。例 如,该基质12在低温硬化条件下与纤维的粘合力也很优秀,并且对纤维 的附着性优秀,并且对吸附层赋予弹性,进而可单独使用环保型水性聚氨 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过滤器的耐久性,或者根据另外要求 的物理性质,可单独或者混合使用耐湿性、硬度和成型性优异的丙烯酸树 脂或三聚氰胺树脂以及具有粘合性、刚性、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环氧树脂、 硅、苯酚以及聚酰胺酸等。基质12在硬化时与活性炭11结合,以防止活 性炭11流动。即,基质12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如图1所示,活性炭11混合于基质12通过多孔(未示出)吸附有毒 物质。即,活性炭11吸附并过滤有害于人体的有毒性化学物质(诸如, 核生化剂或者化学物质),尤其是液体状或者气体状的有毒物质。活性炭 11为粉末状,以容易混合于液体状的基质12。
例如,活性炭11可在石墨烯(graphene)、石墨、金属氧化物(Al2O3、 Fe2O3、SiO2、MgO、CaO、TiO2、ZnO、V2O5)中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者 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然后,活性炭11可含有Cu、Ag、Fe、Ce,进而可以 根据有毒物质的种类提高选择性吸附性能。
活性炭11能够如上所述地低温硬化,并且柔韧性优秀,尤其是混合 于至少由如下中的一种构成的基质12:主要适用于要求弹性的产品的聚氨 酯树脂;耐湿性、硬度以及成型性优秀的丙烯酸、三聚氰胺树脂;或者具 有粘合度、强度、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环氧树脂、硅、苯酚、聚酰胺酸。
优选为,活性炭11形成0.1μm至300μm粒度(微粒子的大小)。活性 炭11粒子的大小越小则有效吸附面积越优秀,因此粒子的大小越小越好。 优选为,相比于椰子系由碳系构成活性炭11最佳。因为,在由椰子系构 成活性炭11的情况下,在进行后述的热处理工艺时容易受到热应力,因 此优选为由热应力强的煤炭系构成活性炭11。
如图1所示,溶剂12混合于基质11,以防止基质11过快地硬化。例 如,溶剂S至少由具有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并且适合硬化以及作业条件的 物理性质的物质构成。优选为,该溶剂S由在后述的热处理工艺时通过热 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物质构成。然后,优选为溶剂S由具有与基质1 2相容的相容性并且为了作业性而在要求的时间期间残存的物质构成。例 如,溶剂S至少可由酒精、水乙二醇、丁基卡必醇、丁基溶纤剂、松油醇 中的一种构成。即,溶剂S可由列出的物质单独构成或者混合构成。
溶剂S在基质12硬化时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同时对硬化的基质1 2提供诸如汗毛孔的细微多孔型的孔(Pore)。从而,基质12可通过孔向活 性炭11供应有毒物质。
微粒子填料A由多个微粒子构成,如图1所示与活性炭11以及溶剂 S一同混合于基质12。优选为,微粒子填料A由可溶性优秀的物质构成, 进而能够容易混合于基质12。如图2(a)所示,微粒子填料A粘附于活性炭 11的外周面,在基质12硬化之后从基质12中提取并去除该微粒子填料A。 此时,如图2(b)所示,微粒子填料A对活性炭11的外周面提供由气泡形态的孔洞构成的气孔H。
即,如图12所示,气孔H通过去除微粒子填料A而产生微粒子填料 A的空缺,在基质12的内部形成气泡状细微孔洞,即形成细微气孔提供 将有毒物质引导于活性炭11外周面的通道。从而,即使活性炭11混合于 基质12,通过气孔H扩大与有毒物质接触的吸附面积,即比表面积(暴 露面积),因此提高活性炭11吸附性能。
微粒子填料A是由液体状或者液化气体构成的物质,并且与溶剂S 相同乃至大同小异的粒度,或者具有与溶剂S不同的粒度(大于或者小于)。 该微粒子填料A与溶剂S相同在基质12硬化时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 同时可从基质12中提取该微粒子填料A。与此不同,通过另外的提取溶 剂(即,与反应剂接触,通过与反应剂的化学反应)也可从基质12提出 微粒子填料A。例如,微粒子填料A至少可由氨、氟利昂或氯、氮、二氧 化碳中的一种构成。即,微粒子填料A可由液体状以及/或者气体状的物 质构成。
在此,上述的气孔H是通过由微粒子构成的微粒子填料A的孔洞形 成的,因此形成防止水渗透硬化的基质12的同时允许气体(诸如,空气) 透过的大小。由此,气孔H事实上向活性炭11引导气体形态的有毒物质。 但是,气孔H也可向活性炭11引导由蒸汽形态构成的液体状的有毒物质。
结果,微粒子填料A为如下的气孔形成物质:提供细微气孔,且由具 有只能够使空气通过的细微气孔的大小的微粒子构成,并且从硬化的基质12中去除该微粒子填料A,对基质12提供细微气孔。然后,如图5及图 14所示,在基质12通过印刷工艺形成涂层形状的片材的情况下,通过由 微粒子填料A以及溶剂S形成的细微的孔以及孔洞(细微孔洞)确保透气性。
另一方面,在微粒子填料A未混合于基质12的情况下,活性炭11外 周面被基质12隔绝,只有一部分是被上述溶剂S的孔开放。但是,如图1 2所示,在基质12混合微粒子填料A之后去除的情况下,在活性炭11外 周面形成上述的气孔H,因此相比只混合溶剂S的情况更加扩大了外周面 开放面积。由此,为了提高活性炭11吸附性能,最优选为在基质12混合 微粒子填料A。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剂对100重量份的活性炭11混 合24至75重量份的基质12。对于100重量份的活性炭11混合106至20 5重量份的溶剂S。对100重量份的活性炭11混合0.2至57重量份的微粒 子填料A。为此,吸附剂是混合约5至70wt%的活性炭11、约5至30wt% 的基质12、约0.1至20wt%的微粒子填料A以及剩余溶剂S制造而成。 优选为,由约37wt%至72wt%构成溶剂S。
若活性炭11含量不足5wt%,则无法期待希望的吸附容量;若超出7 0wt%,则不仅降低印刷性还降低洗涤耐久性。若基质12含量不足5wt%, 则降低与面料的粘合力,因此存在洗涤耐久性的问题;若含量超出30wt%, 则影响活性炭11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而降低吸附力,因此优选为混合5 至30wt%的基质12。若微粒子填料A不足0.1wt%,则无法期待希望的气 孔H;若超出20wt%,则基质12的粘度提高,进而可降低印刷性。若溶 剂S不足37wt%,则过度快速促进基质12的硬化速度;若超出72wt%, 则过度延长基质12的硬化速度。
另一方面,上述吸附剂还可包括添加物,该添加物根据情况调节基质 12的流动性。例如,添加物可由表面活性剂(包括负、正、中性离子)构 成。添加物提高由吸附剂制造成油墨形态的涂层剂的印刷性,并且调节分 散性、稳定性等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添加物提高活性炭11的分散特性, 并且调节基质12的粘度以及流动性,进而在保管时提供稳定性以及在涂 层或者印刷时提供顺利的作业性与印刷性,并且均匀地保持印刷物的表面 物理性质。
优选为,添加物由约0.035wt%至17.5wt%构成,进而对于100重量份 的活性炭11混合0.1至50重量份的添加物。若添加物含量不足0.035wt%, 则上述涂层剂的触变性提高,进而无法顺利进行印刷;若含量超出17.5wt%, 则降低触降低,进而不仅降低作业性,还由基质12遮蔽活性炭11的外周 面导致降低吸附性能。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附剂,在基质12各自投入溶剂S、 活性炭11以及微粒子填料A之后通过搅拌进行混合来形成液体状(诸如, 凝胶或胶体)的涂层剂。此时,吸附剂也可添加上述的添加物之后进行混 合。
如图1所示,涂层剂涂覆于面状基层20之后被硬化,提进而供吸附 有毒物质的过滤层10。即,过滤层10是根据在涂层剂内含上述的活性炭 11而形成在基层20表面的上述的片材形状的吸附层。过滤层10通上述的 气孔H以及孔、上述活性炭11吸附有毒物质至,只使净化的空气限制性 地通过。从而,提供在基层20表面与厚膜形状的过滤层10构成一体的吸附过滤器。即,吸附过滤器由具有过滤层10的基层20构成。
基层20可由可透气的材料或者可防水或防油材料的面料构成。例如, 基层20可由织物、皮革、合成纤维、海绵、无纺布、薄膜、形成多个细 微透气孔的膜或者网眼织物构成。尤其是,基层20优选为由具有透气性 以及轻量型的无纺布构成。
如图3所示,根据要求的吸附性能,过滤层10可配置在基层20的一 面或者两面来过滤有毒物质。若要求过滤层10一般吸附性能,则如图2(a) 所示配置在基层20的一面,但是若要求更强的吸附性能,则如图2(b)所 示可在基层20的两面配置过滤层10。此时,在基层20两面配置过滤层1 0的情况下,可分两步骤过滤有毒物质。
如下所述,过滤层10通过与上述反应剂接触去除上述的微粒子填料A 的同时具有上述多孔型气孔H。然后,通过后述的热处理工艺蒸发或者干 燥乃至消散上述的溶剂S,过滤层10形成多孔型的孔(未示出)。该孔以 及气孔H形成使气体通过基层20的且防止水或者湿气渗透的大小。若向 过滤层10孔以及气孔H流入气体状的有毒物质,则通过结合于基质12的 活性炭11过滤有毒物质。但是,即使诸如蒸汽的液体状的有毒物质流入 过滤层10内部,活性炭11也能够将其吸附并过滤。
如图1所示,过滤层10形成具有厚度薄的片材形状,并且如上所述 基质12由诸如聚氨酯、硅或树脂的物质构成,因此具有柔韧性乃至弹性。
另一方面,由上述的吸附剂构成的涂层剂涂覆于基层20表面后被印 刷成厚膜形状,之后通过热处理进行硬化该涂层剂,据此在基层20的表 面以片材形状形成过滤层10。
例如,过滤层10通过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等在基层20表面形成约2 μm至100μm的厚度。该厚度取决于印刷特性以及要求的吸附性能。例如, 若丝网印刷过滤层10,则可印刷约5~100μm左右的厚度,若是凹版印刷过 滤层10,则可印刷约0.5~5μm左右的厚度。
例如,如图5所示,若丝网印刷过滤层10,则通过聚酯纤维100目 数网可能印刷100μm厚度的丝网印刷(制版,未示出),以3bar的压力、 100mm/s的印刷速度、80度的刮板硬度、75°的刮板角度、3mm的制版 与基板的间隔可在基层20的印刷过滤层10。为此,印刷丝网间隔间隙地 (面对面)配置在基层20的上部,之后在印刷丝网上部涂覆涂层剂。然 后,印刷丝网通过刮板(未示出)加压并展开涂层剂,据此涂层剂通过丝 网的细微网眼向下部渗透,进而转移到基层20的表面。从而,在基层20 的表面将过滤层10印刷成涂层的形状。
与上述不同,若是凹版印刷,则通过在一面形成多个细微凹槽的凹版 印刷版(未示出)的印刷面在基层20的表面将过滤层10印刷成厚膜的面 状。为此,上述的涂层剂涂覆于凹版印刷版的印刷面,之后将印刷版布置 成面对基层20上部的状态下紧贴于基层20来加压印刷版,据此涂层剂转 移到基层20的表面。从而,在基层20表面将过滤层10印刷成涂层的形 状。
过滤层10形成点或网格乃至斜线形状的同时以间隔的状态密集地印 刷在基层20表面。即,可在基层20的表面印刷过滤层10的一部分。尤 其是,如图15所示,若在基层20的两面以间隔状态印刷过滤层10,则可 从基层20两面以相互交替的状态下交替印刷过滤层10。此时,为使过滤 层10能够几乎完全过滤透过基层20的空气,如图15(a)所示边框以相互对应的状态下可各自印刷在基层20的两面,与此不同如图15(b)所示也可 在两面中的一面印刷的边框大于印刷于另一面的边框以稍微重叠地印刷 过滤层。如上所述,根据过滤层10交替地印刷于基层20两面,在基层2 0的另一面过滤向在一面间隔的缝隙流入的有毒物质,因此事实上可将流 入的有毒物质全部过滤。
通过能够在纺织面料或者薄膜等印刷的通常的印刷机(未示出,诸如, 喷墨或3D打印机),在基层20的一面涂覆涂层剂,据此也可将过滤层1 0印刷成厚膜形状。在这一情况下,可迅速并且精密地印刷过滤层10。
在此,如图4所示,上述的过滤层10也可通过间隔物10a印刷于基 层20的表面。如图所示,间隔物10a在形成涂层剂(即,过滤层10)之 前在基层20的表面形成凸起形状。如图所示,形成多个间隔物10a,并且 以间隔的状态形成在基层20的表面。
如图所示,间隔物10a使紧贴于基层20的印刷丝网SC与基层20的 表面间隔。然后,如图5所示,间隔物10a通过上述方法填充透过印刷丝 网SC的涂层剂。即,涂层剂填充于间隔的间隔物10a之间的间隙。从而, 由间隔物10a的高度决定涂层剂的厚度。
结果,间隔物10a是用于增加过滤层10厚度的构成要素。更详细地 说,对于上述的丝网印刷方式,因丝网SC的特性限制印刷于基层20的涂 层的厚度。但是,如上所述具有上述间隔物10a的情况下,印刷丝网SC 可增加涂层的厚度。据此,若通过间隔物10a增加涂层的厚度,则在基层 20的表面可形成更厚的过滤层10。从而,过滤层10可包含更多的活性炭11、微粒子填料A以及溶剂S,因此可提高吸附性能。即,过滤层10形 成更多的活性炭11、气孔H以及孔,因此扩大吸附过滤器的整体比表面 积,据此能够更加顺利过滤有毒物质。
另一方面,涂层剂也可利用上述的印刷机来代替上述的印刷丝网SC 来填充于间隔物10a之间。从而,过滤层10以厚膜形状迅速且精密地印 刷于基层20的表面。
另一方面,间隔物10a由从液体状硬化至固体状的相变材料构成。例 如,间隔物10a可由上述的涂层剂、液体状的聚氨酯、环氧树脂、尼龙、 丙烯酸或胶体或糊状活性炭原料构成。该间隔物10a具有相当于希望的过 滤层10厚度的高度的同时以间隔状态涂覆于基层20的表面,由此在基层 20的表面形成凸起形状。此时,间隔物10a以点或者网格形状涂覆于基层 20的表面,据此可间隔于基层20的表面。然后,间隔物10a通过干燥或 者加热而硬化,据此固着于基层20的表面。
其他一方面,通过间隔物10a成型的过滤层10与图示的不同可形成 多层结构。在这一情况下,通过上述的间隔物10a的印刷方式在基层20 表面印刷一层过滤层10,之后在这上面重新以相同的印刷方式印刷另一层 过滤层10,进而可形成多层过滤从10。即,在基层20在成型间隔物10a 之后的表面第一次成型过滤层10,在该第一次成型的过滤层10的表面反 复依次成型另一间隔物10a以及第二次成型过滤层10,由此具有多层的过 滤层10。据此,过滤层10形成多层结构,可更加增加厚度,因此也一同 增加活性炭11的含量。从而,通过增加过滤层10的厚度,延迟有无物质 的渗透时间,进而大幅度提高吸附性能。
例如,形成一层厚度大约为30μm的过滤层10,大约发挥约200mm2/ g的吸附性能,但是在以这种厚度形成三层的情况下,因三倍的厚度吸附 性能也发挥相当于三倍的约600mm2/g的吸附性能。因此,根据要求的吸 附性能,可形成单层乃至多层结构的过滤层10。
结论,过滤层10通过间隔物10a形成多层结构,实质上可增加厚度, 通过这种厚度的扩张,可大幅度强化吸附性能。
另一方面,对如上所述印刷于基层20的过滤层10在大约80℃至200℃ 的条件,尤其是120至180℃的条件下,大约进行2分钟至25分钟,尤其 是4分钟至15分钟的热处理(加热),据此该过滤层10在基层20表面 硬化的同时以片材形状附着于基层20表面。此时,通过热处理工艺蒸发 或者消散上述的溶剂S。
如上所述,过滤层10被加热之后放置在常温下进行冷却,据此可过 滤层10可稳定地固着在基层20的表面。可通过水冷式或者冷气急速冷却 该过滤层10,但是为了组织的稳定性以及固着的稳定性,优选为如上所述 地在常温下通过空气冷却进行缓慢冷却。从而,过滤层10事实上层压于 基层20,据此形成一张单一体。即,通过过滤层10以及基层20提供由一 张构成的吸附过滤器。
另一方面,根据冷却的过滤层10与上述的反应剂接触,提取并去除 上述吸附剂的微粒子填料A。例如,过滤层10通过与上述的氨、氟利昂 或氯、氮、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与提取这些化学成分的脱气剂或消泡剂等 反应剂(溶剂接触)来去除微粒子填料A。为此,过滤层10可沉淀于液 体状反应剂或者可被该液体状反应剂清洗。从而,通过回收微粒子填料A的反应剂提取微粒子填料A,由此如图2所示在活性炭11外周形成上述 的气孔H。
过滤层10通过从反应剂中除去之后干燥来去除反应剂。但是,过滤 层10除了干燥以外的方法也可通过诸如水洗等去除反应剂。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上述的间隔物10a也可形成多层结构。如 图所示,在这一情况下,间隔于基层20表面第一次形成间隔物10a,之后 通过如上所述的印刷工艺向间隔的间隙之间填充涂层剂进行硬化形成过 滤层10,在该过滤层10的表面以间隔的状态第二次形成间隔物10a。然 后,在过滤层10的表面第二次形成的间隔物10a间隔的间隙之间重新填 充涂层剂进行硬化。由此,过滤层10可形成更厚的厚度,据此增加活性 炭11,因此提高吸附性能。与此相同,若使间隔物10a形成多层结构之后 追加填充涂层剂,则能够容易形成更厚的过滤层10以形成希望的厚度。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上述的基层20可由有毒物质防护服(诸如, 化学防护服)的外层面料(OT)构成。即,如图所示过滤层10可设置在外 层面料(OT)。此时,如图所示,优选为过滤层10印刷于外层面料(OT)的 里面,与外层面料(OT)的表面构成一体。该外层面料(OT)可由不容易透气 的面料构成,诸如芳纶织物,而优选为由能够防水以及防油的同时又透气 的面料构成,诸如通常的登山服的外层面料。例如,外层面料(OT)由通常 的戈尔特斯(Gore-tex)构成,或者也可由具有如下材料的薄膜的面料构成: 耐化学性优秀并且在高温下属性不变的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 四氟乙烯);同时具有防水、防风、透气性的EPTFE(Expanded polytetrafl uoroethylen,膨体聚四氟乙烯)。
与上述不同,如图7所示,上述的基层20可由配置在外层(OT)内侧 的内衬(IN)构成。即,如图所示,过滤层10也可设置在内衬(IN)表面。例 如,该内衬(IN)由不透气的面料构成,诸如薄膜,但是优选为可由可透气 材料的面料构成,诸如通常使用于防护服的无纺布。如图所述,优选为在 内衬(IN)两面中的一面设置过滤层10,尤其优选为在与外层面料(OT)相互 面对的一面配置过滤层10。内衬(IN)可通过过滤层10过滤透过外层面料(O T)的有毒物质。
与上述不同,如图7所示,基层20也可由与外层面料(OT)或内衬(IN) 分开构成的补充层22构成。如图所示,可由外层面料(OT)与内衬(IN)之间 的中间层(MD)来提供该补充层22。补充层22可由如上所述的不透气的材 料构成,但是优选为由透气性材料的面料构成。如图所述,在补充层22 两面中一面设置过滤层10,以过滤有毒物质,或者在也可在两面都设置过 滤层10,在两侧分多个步骤过滤有毒物质。
在此,如图7所示,上述的中间层(MD)可用透气性材料的附加层30 隔绝过滤层10的外侧或者补充层22的外侧。该附加层30可由与基层20 或者补充层22相同材料的面料构成,通过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层A可附 着于过滤层10或者补充层22,或者也可在未粘合的状态下也重叠于补充 层22。
如图7所示,根据要求的隔绝性能(即,透过过滤层10的有毒物质 的过滤性能),附加层30可附着于设置有过滤层10的补充层22的两面, 与此不同也可只粘合于补充层22的一面。即,根据要求的吸附性能,可 构成单个或者多个附加层30,进而附着在设置有过滤层10的补充层22 的一面或者两面。例如,在附加层30附着于两面时,在透过外层面料(OT) 的流体流入补充层22之前过滤有毒物质,或者从透过补充层22的流体中 重新过滤一次有毒物质。从而,中间层(MD)通过补充层22以及附加层30 分多个步骤过滤有毒物质,进而提高吸附性能。
与上述不同,附加层30也能够以间隔状态配置在已设置有过滤层10 的补充层22。即,可提供处于与补充层22分离的状态下的附加层30。在 这一情况下,附加层30提供在与补充层22之间扩散有毒物质的空间。由 此,附加层30通过该空间可扩散气体状的有毒物质。
然后,设置有过滤层10的补充层22形成多个且设置成相互附着的状 态,或者也能够以介入上述的附加层30的状态附着该补充层22,与此不 同也可设置成分离状态,并且也可向分离的间隙介入附加层30。
结果,由过滤层10以及基层20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附过滤器 可作为有毒物质保护服(诸如,化学防护服)的外层面料、内衬、中间层 或者用于这些层的面料来使用。也就是说,可通过上述的吸附过滤器制造 有毒物质防护服。
如上所述,通过各种方式制造利用由基层20以及过滤层10构成的吸 附过滤器制造防护服用面料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为如图9所示,在试 验时将活性炭、粘合剂和填料与剩余溶剂混合进行了实验。如图所示,对 于具有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过滤器的面料,通过由各种组成比构成的 吸附过滤器构成实施例1至15进行了实验,并且测量了洗涤之前以及之 后的吸附容量。然后,将在现有技术中谈及的适用珠状活性炭的现有技术 1(图9)以及单纯喷洒活性炭粉末的现有技术2(图9)作为比较例也一 同进行了实验。此时,由于对于各个面料无法适用实际化学药剂,因此利 用具有与该化学药剂类似的分子结构以及属性的类似药剂,并且采用液相 实验方法,对防护性能进行了评价。例如,对于类似的药剂使用了索曼(G D)的类似产品含磷(P)的DMMP(Dimethyl methylphosphonate,甲基膦酸二 甲酯)与芥末(HD)的类似产品含硫(S)的苯硫酚(Thiophenol)。然后,如图1 0所示,在实验时将各个面料(吸附剂样品)暴露在(浸泡或者喷洒)类 似药剂(样品液),在设定的时间期间吸附有毒物质,之后以时间为单位 测量吸附性能。接着,用GC/UV/Visspectroscopy(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分析各个面料,之后基于分析数据代入于校正曲线计算剩余浓 度,进而计算出过滤层(吸附剂)的吸附容量。
洗涤性能的测试实验是将图11示出的特定洗涤剂与45kg的各个面料 (洗涤物)充分浸泡于32~43℃的水中之后第一次洗涤4~6分钟,之后重 新以相同的方法第二次清洗2分钟,之后浸泡于32~34℃的水中实施第一 次漂洗2分钟,之后以相同的方法再次漂洗第二次以及第三次,接着脱水 3~5分钟之后在19℃下干燥35~50分钟,之后测试洗涤之后的吸附容量。
如图9所示的测试结果如下:实施例1的情况,耐洗涤性优秀,但是 活性炭11的混合量不足,由此在洗涤之前以及之后毫无吸附容量,据此 不具有吸附性能;实施例的2的情况,因低粘度导致印刷性不合格,由此 不仅无法充分形成吸附层的厚度,还降低耐洗涤性;实施例3的情况,耐 洗涤性优秀,但是无法在活性炭11的外周面形成气孔H,因此无法最大限度的确保活性炭11的比表面积,因此降低吸附性能。实施例4的情况, 相比于活性炭11基质12的比例不合格,因此洗涤耐久性优秀,但是由于 活性炭11的量不足,因此缺乏吸附性能;实施例5与6的情况,决定清 洗耐久性的基质12的含量充分,因此确保了耐洗涤性,但是活性炭11与 微粒子填料A的比例不足,因此存在印刷性问题。实施例7至10的情况, 固定确保洗涤耐久性的基质12的含量,改变活性炭11与微粒子填料A的 组成,进而改善了印刷性与吸附性能。实施例11以及13的情况,为了确 保更多的吸附性能,相比于活性炭11的含量过度减少基质12的含量,进 而改善吸附性能,但是体现出降低洗涤耐久性的倾向;实施例12的情况, 适当地组成活性炭11、基质12以及微粒子填料A的混合比,进而发挥了 洗涤前、后的吸附性能要求的吸附容量。然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通过 提取微粒子填料A在活性炭11的外周面形成气孔H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确 保活性炭11的比表面积,据此更加提高吸附过滤器的吸附性能。另外, 通过间隔物10a增加过滤层10的厚度,自然就增加活性炭11的含量,据 此更加提高了吸附性能。同时,构成多个过滤层10的情况下,更加强化 了吸附性能。
在此,如图9所示,相比于现有技术1(比较例),实施例12的比表 面积更小,但是吸附性能优秀。其理由如下:现有技术1是活性炭珠形成 球形,因此比表面积大,但是因为球形的形状特征,有毒物质是经过活性 炭株的外周面,因此相比于比表面积吸附性能低。相反,实施例12是形 成面状,直接与有毒物质面对面,因此就算比表面积小,但是吸附性能比现有技术1优秀。相反地,现有技术2的情况,确认到清洗前的吸附容量 优秀,但是在洗涤时活性炭全部脱落,据此丧失吸附性能。
据此,通过实验明确了解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剂及其吸附过滤器 以最恰当的比例混合活性炭11、基质12以及微粒子填料A的情况下,相 比于比较例提供更加优秀的吸附性能。由此,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 的吸附剂及其吸附过滤器,均匀地形成活性炭11来提高有毒物质的吸附 性能,并且在洗涤时活性炭不脱落,进而在清洗已污染的面料之后可进行 再利用。
另外,吸附剂由粉末活性炭11、基质12、溶剂以及微粒子填料A构 成,确保适当的粘度,因此不仅容易印刷,而且在制造面料时提供优秀的 加工性,并且在硬化后固化成片材形状时,确保弹力,因此在作为有严重 褶皱的防护服的外层面料(OT)或者内衬(IN)使用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供 优秀的穿着舒适感以及优选的耐久性,而且几乎永久防止活性炭1脱落。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由涂层形态的片材构成的上述的过滤层10 可在基层20的表面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状,并且与此不同也可形成三角、 四角、五角或者六角等多角形状。此时,如图所示上述的间隔物10a形成 圆形的同时形成间隔的状态,而在该间隔物10a之间填充涂层剂,据此过 滤层10可形成如上所述的形状。如图所示,该过滤层10以等间距间隔于 基层20的表面。从而,形成多个过滤层10,通过间隔的间隙(即,通过 间隔的间隙的基层20)使空气流通。
如图16所示,形成如上所述的结构并且在一侧面具有过滤层10的基 层20层叠形成多层结构,进而过滤向过滤层10的间隔的间隙流通的空气 中的有毒物质。此时,如图16(b)所示,多个基层20与过滤层10层叠构 成交替状态。由此,从上部的基层20流通的空气通过在下部基层20设置 的过滤层10过滤有毒物质。对于如此层叠状态的基层20,由于向过滤层 10的间隔的间隙流通空气,因此相比在整个表面设置过滤层10,能够更 加提高透气性。即,如上所述的吸附过滤器提高透气性。当然,可提供所 述吸附过滤器作为上述的外层面料(OT)、内衬(IN)或者中间层(MD)是显而 易见的。
上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适用 范围,在满足本质性特征的情况下,在相同思想范畴内可进行适当的变形 (改变结构、省略或者补充一部分)。另外,对于上述的实施例,也可组 合一部分或者多个相互结合。从而,可通过变形或者组合实施在本发明的 实施例示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结构,因此该结构的变形或者组合当然属于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其特征在于:
吸附有毒物质的粉末活性炭;
基质,所述基质为从液体状硬化至固体状的热固性乃至热塑性材料,并且混合所述粉末活性炭;
溶剂,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在所述基质混合所述粉末活性炭;以及
可溶性微粒子填料,由与所述溶剂一同混合于所述基质并且粘附于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多个微粒子构成,并且从硬化的所述基质中提取并去除所述可溶性微粒子填料,对所述基质提供由气泡形状的孔洞构成的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其特征在于,
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24至75重量份的所述基质;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106至205重量份的所述溶剂;在100重量份的所述粉末活性炭混合0.2至57重量份的所述可溶性微粒子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质由至少具有弹性、亲水性、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湿性中的一种的物质构成;
所述溶剂由通过加热蒸发或者干燥乃至消散的物质构成。
4.一种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以及
过滤层,提供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由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构成,并且至少涂覆于所述基层的一面,形成吸附有毒物质的厚膜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层形成气孔,所述气孔形成为使所述基层的一面防水的同时允许空气透过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以间隔于所述基层的状态形成所述过滤层。
7.一种有毒物质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权利要求4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制造所述有毒物质用防护服。
8.一种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涂层剂制造步骤,由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的核生化剂用吸附剂制造涂层剂;
印刷步骤,将过滤层以厚膜形状印刷于所述基层,其中所述过滤层提供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将所述涂层剂涂覆于基层的一面;
成型步骤,硬化所述过滤层,在所述基层的一面形成所述过滤层的片材形状的吸附层;以及
气孔形成步骤,在形成所述过滤层的吸附剂中提取由多个微粒子构成的微粒子填料,通过提取所述微粒子填料在所述过滤层形成由气泡形态的孔洞构成的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步骤包括:
丝网配置步骤,在所述基层配置印刷丝网并且间隔有间隙;
涂覆步骤,在所述丝网涂覆由所述吸附剂构成的所述涂层剂;以及
转移步骤,加压所述涂层剂而透过所述丝网,将所述涂层剂转移到所述基层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步骤包括:
涂层剂涂覆步骤,将所述涂层剂涂覆于凹版印刷版的印刷面;
印刷版布置步骤,使所述凹版印刷版面对所述基层;
转移步骤,将所述凹版印刷版紧贴于所述基层,将涂覆于所述印刷面的所述涂层剂转移到所述基层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步骤包括:
加热步骤,加热印刷于所述基层的所述过滤层来固化成片材形状;以及
冷却步骤,通过已设定的温度冷却所述过滤层。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孔形成步骤包括:
微粒子提取步骤,使从所述过滤层提取微粒子填料的反应剂接触所述过滤层,通过所述反应剂以及所述微粒子填料的化学反应,从所述过滤基层提取所述微粒子填料;以及
反应剂去除步骤,在所述过滤层中去除所述反应剂。
13.一种有毒物质防护服用吸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权利要求8的制造工艺制造所述有毒物质防护服用吸附过滤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67557.9A CN109529765A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67557.9A CN109529765A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29765A true CN109529765A (zh) | 2019-03-29 |
Family
ID=6582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67557.9A Pending CN109529765A (zh) | 2017-09-22 | 2017-09-22 |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52976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28137A (zh) * | 2021-04-06 | 2021-07-16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一种放射性污染通风防护服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3093A (zh) * | 2007-10-22 | 2008-05-07 | 神采时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的混合物、聚四氟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06929A (zh) * | 2007-11-04 | 2011-04-06 | 布吕歇尔有限公司 | 吸持过滤材料及其应用 |
-
2017
- 2017-09-22 CN CN201710867557.9A patent/CN10952976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3093A (zh) * | 2007-10-22 | 2008-05-07 | 神采时尚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的混合物、聚四氟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006929A (zh) * | 2007-11-04 | 2011-04-06 | 布吕歇尔有限公司 | 吸持过滤材料及其应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28137A (zh) * | 2021-04-06 | 2021-07-16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一种放射性污染通风防护服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991397C (en) | Textile protective material of a new typ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TWI383083B (zh) | 具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 |
ES2875545T3 (es) | Material de filtro plano permeable al aire, su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y uso | |
CA2704521A1 (en) | Sorption filter material and use thereof | |
CN101332385A (zh) | 一种过滤材料 | |
CN102776789B (zh) | 一种活性炭印花涂层或覆膜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94258B (zh) | 具透气及吸附的多孔性材料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29765A (zh) | 核生化剂用吸附剂、有毒物质用吸附过滤器、防护服及其制造工艺 | |
KR101864633B1 (ko) | 제한적 통기 기능을 갖는 유독물질 방어용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한 원단,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제조방법 | |
KR101887162B1 (ko) | 유독물질 방호용 필터라이즈드 원단, 이를 위한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특수복 | |
KR101864634B1 (ko) | 제한적 통기 기능을 갖는 유독물질 방어복의 원단구조 | |
JP6159836B2 (ja) | 涼感積層体 | |
TW201328874A (zh) | 具防絨、透氣及吸附之多孔性材料紡織品及其製備方法 | |
KR101799352B1 (ko) | 유독물질용 흡착필터의 제조공정 및 이에 의한 제품 | |
KR101808561B1 (ko) | 화생방작용제용 흡착제 및 이에 의한 유독물질용 흡착필터, 그리고 이에 의한 유독물질용 보호복 및 이를 위한 유독물질용 흡착필터의 제조공정 | |
KR101887166B1 (ko) | 유독물질 방호용 필터라이즈드 원단, 이를 위한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특수복 | |
US20080176472A1 (en) | Permeable ABC protective clothing material, the use thereof, and ABC protective suit composed thereof | |
KR101291104B1 (ko) | 수착성 텍스타일 복합체 | |
KR101847489B1 (ko) |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흡착제거용 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1572106A (zh) | 一种高透湿高阻隔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242968B1 (ko) | 다공성 재료를 함유하는 방직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190628B1 (ko) | 다공성 습식 탈취제 필터의 제조방법 | |
DE102005046320B3 (de) | Permeables ABC-Schutzanzugsmaterial, diesbezügliche Verwendung und diesbezüglicher ABC-Schutzanzug | |
DE10102096B4 (de) | Geruchsadsorbierende Berufsbekleidung | |
KR101585674B1 (ko) | 수처리 및 공기정화기용 원단 필터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4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after: Hankelay Foucai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before: Yama Co., Ltd. Chilly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