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277991B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7991B
CN109277991B CN201810455540.7A CN201810455540A CN109277991B CN 109277991 B CN109277991 B CN 109277991B CN 201810455540 A CN201810455540 A CN 201810455540A CN 109277991 B CN109277991 B CN 109277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valve
grease
spring guide
driving tool
grease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55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7991A (zh
Inventor
纸元顺平
西土典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77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7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7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7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with movable main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7/00Accessories for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e.g.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入工具,其以压缩气体作为驱动源,其中,在头阀的外周面与内周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部件。为了能够一边保持气密性一边使头阀润滑地上下移动,对设置于头阀的外周面与内周面的密封部件涂布有润滑脂。在每次打入作业时,润滑脂因头阀往复移动而逐渐减少。若保持润滑脂减少的状态继续使用打入工具,则密封部件磨损,导致产生气体泄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预先在弹簧引导件(21)设置能够向头阀(20)的外周面(20d)以及内周面(20e)供给润滑脂的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以及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来提高密封环(25、26)的耐磨损性,防止气体泄漏,提高打入工具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以压缩气体作为驱动源的打钉机等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这种打入工具具备:壳体;缸体,其被收纳于壳体;打击用的活塞,其在缸体内往复移动;以及头阀,其被设置为能够在缸体的外周侧且在壳体的内周侧沿缸体所延伸的方向往复移动,并将活塞上室相对于蓄压室进行开闭。头阀被夹设在头阀与固定于缸体的外周侧的弹簧引导件之间的压缩弹簧向将活塞上室相对于蓄压室关闭的关闭侧施力。
在缸体的外周侧且在壳体的内周侧,设置有变压室和排气室。变压室为了进行对头阀的受压面作用大气压、或是作用蓄压室的气压的状态的切换,而在大气开放状态或者压缩气体供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变压室的切换通过供使用者用指尖进行接通操作的触发阀而完成。排气室是在打入动作后头阀向关闭侧移位而使被从活塞上室排出的压缩气体流入的部位,流入到排气室的压缩气体经由设置于壳体的排气孔被向大气排出。
为了使头阀顺畅地进行开闭动作,并且防止排气泄漏,变压室与排气室需要始终被气密地划分开。为了气密地划分开两室,例如,分别对与壳体对置的头阀的外周面、以及与缸体对置的头阀的内周面设置有O型环等密封部件。在密封部件中,为了确保密封部件的气密性以及滑动性,通常涂布有润滑脂(润滑油)。每当进行打入作业时,头阀利用压缩气体以高速往复移动,从而被涂布的润滑脂逐渐减少,导致密封部件的耐磨损性下降,进而成为该打入工具的动作不良的原因。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07384号说明书
然而,由于变压室、排气室是只有较小容积的狭小的部位,且在构造上成为死胡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该打入工具的制造工序中,难以对用于划分两室的密封部件涂布充足的润滑脂。并且,即使在作为保养而使压缩气体中含有雾状的润滑油来进行各部分的润滑的情况下,将雾状的润滑油充分涂布至用于划分变压室与排气室的密封部件也是很困难的。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打入工具,其具有使来自缸体的排气所含有的雾状的润滑脂绕密封部件返回的结构。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那样的使包含润滑脂的气体再循环的结构中,无法避免润滑脂从产品的出货状态开始进行损耗,因而需要润滑脂的补充。若打入工具为了向设置于头阀的外周侧以及内周侧的密封部件供给润滑脂,而具备充足的润滑脂供给源,则能够节省使用者进行润滑脂补充的劳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分别设置于头阀与壳体之间、以及头阀与缸体之间的密封部件充分进行润滑,来提高密封部件的耐磨损性,从而提高该打入工具的耐久性。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各发明来解决。
第一发明的打入工具,具备:壳体;缸体,其被收纳于壳体;头阀,其被设置为能够在缸体的外周侧且在壳体的内周侧沿缸体所延伸的方向往复移动;弹簧引导件,其被设置为在缸体的外周侧且在壳体的内周侧,在弹簧引导件与头阀之间经由弹性部件而与头阀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发明中,在头阀与壳体之间以及在头阀与缸体之间,头阀分别具备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部件。在第一发明中,弹簧引导件在用于与头阀抵接的抵接部,具备润滑脂积存部。
根据第一发明,能够从头阀与弹簧引导件的抵接部经由头阀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向设置于头阀的密封部件供给润滑脂。由此,能够提高分别设置于头阀与壳体之间以及头阀与缸体之间的密封部件的耐磨损性而防止气体泄漏,从而能够提高打入工具的耐久性。
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在第二发明的打入工具中,弹簧引导件在其外周侧具备第一润滑脂积存部作为润滑脂积存部,并且弹簧引导件在其内周侧具备第二润滑脂积存部作为润滑脂积存部。
根据第二发明,通过在接近头阀的外周面的位置配置第一润滑脂积存部,在接近头阀的内周面的位置配置第二润滑脂积存部,从而能够将作为针对密封部件的润滑脂供给源的润滑脂积存部设置于弹簧引导件,而不使弹簧引导件的径向的壁厚变薄。
在第一或者第二发明的基础上,在第三发明的打入工具中,弹簧引导件具备用于保持弹性部件的弹簧保持部。在第三发明中,头阀被介于该头阀与弹簧保持部之间的弹性部件向远离弹簧引导件的方向施力。在第三发明中,润滑脂积存部与弹簧保持部沿弹簧引导件的周向交替排列。
根据第三发明,能够使弹簧引导件具备润滑脂积存部和弹簧保持部,而不使弹簧引导件的强度下降。
在第一~第三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发明的基础上,在第四发明的打入工具中,头阀在其外周侧、且在用于与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端部,具备与设置于弹簧引导件的润滑脂积存部不同的第三润滑脂积存部作为润滑脂积存部。
根据第四发明,能够将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供给来的润滑脂临时积存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并且,根据第四发明,能够将积存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的润滑脂通过头阀的开闭动作涂布于设置于头阀的外周面的密封部件。
在第四发明的基础上,在第五发明的打入工具中,壳体在其内周面具备第一凹部。在第五发明中,第一凹部被设置于如下范围,即:在头阀与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状态下,该第一凹部横跨第一润滑脂积存部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在第五发明中,头阀在其外周侧、且在比第三润滑脂积存部靠弹簧引导件侧,具备沿头阀的径向朝外凸出的刮爪。
根据第五发明,易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经由第一凹部向第三润滑脂积存部供给润滑脂。并且,根据第五发明,当头阀向初始位置返回时,能够利用刮爪,将积存于第一凹部的润滑脂引入第三润滑脂积存部内。
在第二~第五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在第六发明的打入工具中,缸体在其外周面具备第二凹部,该第二凹部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邻接。在第六发明中,相比弹簧引导件的用于与头阀抵接的抵接端面,第二凹部向头阀侧延伸。
根据第六发明,能够更加高效地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经由第二凹部向设置于头阀的内周侧的密封部件供给润滑脂。
在第六发明的基础上,在第七发明的打入工具中,头阀具备第三凹部,在头阀与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状态下,该第三凹部与第二凹部邻接。
根据第七发明,能够将向设置于头阀的内周面的密封部件供给的润滑脂积存于第三凹部。
在第一~第七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基础上,在第八发明的打入工具中,用于供给使头阀返回初始位置用的气体的变压室相对于润滑脂积存部开口。
根据第八发明,利用使头阀返回初始位置用的气体的负压,能够将润滑脂积存部的润滑脂向头阀的初始位置方向(打入工具的上方向)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在本图中,示出了触发阀处于断开位置、头阀与活塞处于初始位置(上侧移动端)的状态。
图2是表示图1的A-A截面向视的剖视图,是从前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3是从左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壳体的纵剖视图。在本图中,示出了触发阀处于接通位置、头阀与活塞处于发射位置(下侧移动端)的状态。
图4是图1的(IV)部分的放大图,是头阀下室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3的(V)部分的放大图,是头阀下室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缸体的立体图。在本图中,对缸体安装有头阀和弹簧引导件。
图7是沿上下方向将图6分成两半后的立体图。在本图中,在图6的基础上,还安装有密封环、压缩弹簧。
附图标记说明
W…被打入材料;1…打入工具;10…工具主体;11…壳体;11a…第一凹部;11b…通气道;11c…壳体排气通道;11d…内周面;11e…排气孔;12…顶盖;13…前盖;14…缸体;14a…第二凹部;14b…阀孔;14c…返回孔;14d…外周面;14e…缸体排气通道;15…活塞;15U…活塞上室;15D…活塞下室;16…上侧移动端缓冲件;17…下侧移动端缓冲件;18…起子器;20…头阀;20a…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b…刮爪;20c…第三凹部;20d…外周面;20e…内周面;20f…下端面;20U…头阀上室;20D…变压室;20M…排气通道;21…弹簧引导件;21a…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b…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c…弹簧保持部;21d…上端面;22…压缩弹簧;23…回气室;24…单向阀;25、26、27…密封环;28…密封部件;30…握持部;31…空气塞;32…蓄压室;33…触发阀;33a…阀杆;34…扳机;40…钉筒;41…输送机构;50…打入鼻部;51…打入通道;52…射出口;53…接触臂。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是能够以压缩气体作为驱动源进行打钉的打钉机。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上下方向,以打入件的打入方向为下方向,关于前后方向,以从使用者角度观察的近前侧为后侧,关于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打入工具1具备:工具主体10、从工具主体10的侧部向后方延伸的握持部30、能够装填多个打入件的钉筒40、以及从工具主体10的下部向下方延伸的打入鼻部50。
如图1所示,工具主体10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壳体11。壳体11的上部被顶盖12气密地封堵。壳体11的下部被前盖13气密地封堵。在壳体11的内部,收纳有与壳体11相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缸体14。在缸体14的内部,活塞15被设置成能够沿缸体14所延伸的方向(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活塞15能够在设置于顶盖12的下表面的上侧移动端缓冲件16、与设置于前盖13的上表面的下侧移动端缓冲件17之间上下移动。活塞15与缸体14的内壁气密地接触。由此,活塞15将在缸体14内比活塞15靠上侧的活塞上室15U、与在缸体14内比活塞15靠下侧的活塞下室15D之间的气体的流动隔断。在活塞15的下表面侧中心,连结有打入件打击用的起子器18。起子器18沿缸体14所延伸的上下方向呈棒状延伸。起子器18能够与活塞15一体地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在起子器18向下方移动时,起子器18的下端在后述的打入通道51内向下方移位。
如图1所示,在壳体11的上部内周侧、且在缸体14的上部外周侧,设置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头阀20。头阀20被设置成能够沿缸体14所延伸的方向(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在头阀20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供压缩气体流入的头阀上室20U、和变压室20D。如图4~图5所示,头阀20的外周面20d相对于壳体11的内周面11d沿上下方向移位。头阀20的内周面20e相对于缸体14的外周面14d沿上下方向移位。在头阀20的外周面20d与内周面20e,分别设置有密封环25、26。利用密封环25、26,变压室20D相对于后述的排气通道20M保持气密性。如图1所示,当头阀20处于上侧移动端时,头阀上室20U利用该头阀20,相对于活塞上室15U关闭。并且,如图3所示,当头阀20向下方下降后,头阀上室20U相对于活塞上室15U打开。
如图1所示,在壳体11的上部内周侧、且在缸体14的上部外周侧、且在头阀20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引导件21,在弹簧引导件21与头阀20之间夹有变压室20D,该弹簧引导件21为树脂制并呈大致圆筒形状。如图7所示,在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设置有弹簧保持部21c,该弹簧保持部21c保持压缩弹簧22。压缩弹簧22介于头阀20的下端面20f与弹簧保持部21c之间。头阀20通过压缩弹簧22被向远离弹簧引导件21的朝向(向上)、且是关闭位置侧施力。若克服压缩弹簧22的作用力而使头阀20向弹簧引导件21侧(下方)、且是打开位置侧移动,则如图5所示,能够使头阀20的下端面20f与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抵接。像这样,头阀20的下侧移动端被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定位。
如图1所示,在壳体11设置有通气道11b,该通气道11b大致沿径向贯通该壳体11的内外。通气道11b的内周侧开口沿上下方向连通于头阀20与弹簧引导件21之间(变压室20D)。通气道11b的外周侧开口与后述的触发阀33连通。通气道11b从壳体11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呈从下方朝上方延伸的形状。
在头阀上室20U与变压室20D的大致中间处设置有排气通道20M。排气通道20M与排气通道11c连通,该排气通道11c大致沿径向贯通壳体11的内外。如图2所示,壳体排气通道11c经由排气罩的排气孔11e而与大气连通。因此,排气通道20M以及壳体排气通道11c总是相对于大气开放。
如图4~图7所示,在弹簧引导件21的上部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该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呈从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向下方延伸的燕尾槽形。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设置于弹簧引导件21的周向等分位置。在弹簧引导件21的上部内周侧设置有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该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呈从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向下方延伸的平行槽状,且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数目相同。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设置于弹簧引导件21的周向等分位置、且是沿径向成为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并排的位置。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相比,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被设置为,槽深(弹簧引导件21的径向)较深、且槽长(上下方向)较长。弹簧保持部21c被设置为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或者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数目相同,并设置于弹簧引导件21的周向等分位置。弹簧保持部21c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或者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沿周向交替排列。槽深更深的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形成为开口侧比底面侧窄小的燕尾槽形,由此使得积存在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内的润滑脂不易向外漏出。
如图4~图7所示,在头阀20的下部外周侧设置有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被沿头阀20的周向开槽。在头阀20的外周侧、且是在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的下侧,设置有圆环形状的刮爪20b,刮爪20b比该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向径向外侧突出。刮爪20b的下端与头阀20的下端面20f成为相同表面。并且,刮爪20b具有沿径向大致与头阀20的外周面20d对齐的突出长度。在头阀20的下端面20f的内周侧,设置有第三凹部20c,该第三凹部20c被沿头阀20的周向开槽。第三凹部20c被设置为,当使头阀20下降至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的下侧移动端时,第三凹部20c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邻接。
如图4~图5所示,在壳体11的内周面11d,且在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凹形的第一凹部11a,该第一凹部11a沿径向向外凹陷。当头阀20下降至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的下侧移动端时,第一凹部11a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邻接。在缸体14的外周面14d、且在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邻接的位置,设置有凹形的第二凹部14a,该第二凹部14a沿径向向内凹陷。当头阀20下降至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的下侧移动端时,第二凹部14a与第三凹部20c邻接。
预先对上述的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第一凹部11a、第二凹部14a、及第三凹部20c涂布有填满各个凹部分的量的润滑脂。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头阀20的内周侧、且是在沿上下方向成为头阀上室20U与排气通道20M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环27。当头阀20位于作为初始位置的上侧移动端时,密封环27远离设置于缸体14的上部外周面的密封部件28而不作为密封部件发挥功能,因此活塞上室15U与排气通道20M连结。即,当头阀20处于初始位置时,活塞上室15U内的气压变成大气压。若头阀20向下移动至下侧移动端,则如图3所示,密封环27与密封部件28抵接,而将活塞上室15U与排气通道20M之间隔断。即,当头阀20位于下侧移动端时,活塞上室15U被从大气中隔断。
如图1所示,在壳体11的内周侧、且是在缸体14的外周侧、并在弹簧引导件21的下方,设置有回气室23。壳体11与缸体14气密地抵接,由此回气室23的上端部被封堵以使气体不会流出流入。在回气室23的比活塞15的下侧移动端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阀孔14b,多个阀孔14b沿径向呈放射状贯通缸体14,并设置于缸体14的周向等分位置。为了封堵该多个阀孔14b在缸体14的外周侧开口,设置有由O型环构成的单向阀24。通过单向阀24,压缩气体能够从缸体14的内周侧经由阀孔14b向外周侧流动,但无法从缸体14的外周侧经由阀孔14b向内周侧流动。在回气室23的下部、且是在比活塞15的下侧移动端靠下方位置,设置有多个返回孔14c,多个返回孔14c沿径向呈放射状贯通缸体14,并设置于缸体14的周向等分位置。
如图1所示,握持部30被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且其外侧表面供使用者进行把持。在握持部30的后端设置有空气塞31,该空气塞31用于连接供给压缩气体的通气软管(省略图示)。在握持部30的内部设置有蓄压室32,该蓄压室32蓄积已经由通气软管而供给来的压缩气体。蓄压室32的压缩气体总是向头阀上室20U流入。头阀上室20U的压缩气体作用在使头阀20向下方下降的方向。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握持部30的基部侧下表面设置有触发阀33。在触发阀33与变压室20D之间设置有通气道11b。在触发阀33的上部设置有通气道,该通气道与壳体排气通道11c相连。并且,触发阀33也与蓄压室32连结,而能够使来自蓄压室32的压缩气体总是流入。触发阀33的阀杆33a被设置为,能够在断开位置与接通位置之间移动。在触发阀33的下方设置有扳机34,该扳机34供使用者能够在把持了握持部30的状态下用手指进行勾动操作。在不操作扳机34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阀杆33a处于断开位置。若在使后述的接触臂53向上移动了的状态下,对扳机34进行勾动操作,则如图3所示,阀杆33a向接通位置移动。若停止扳机34的勾动操作,则阀杆33a向断开位置返回。
如图1所示,当阀杆33a处于断开位置时,通气道11b经由触发阀33与蓄压室32连通。并且,当阀杆33a处于断开位置时,通气道11b通过触发阀33而被从壳体排气通道11c隔断。因此,当阀杆33a处于断开位置时,向变压室20D流入来自蓄压室32的压缩气体。变压室20D的压缩气体作用在使头阀20向上方上升的方向。如图3所示,若阀杆33a移动至接通位置,则通气道11b成为与壳体排气通道11c连通的状态。因此,当阀杆33a处于接通位置时,变压室20D对大气开放。
如图1所示,钉筒40以架设在握持部30的后端部与后述的打入鼻部50之间的状态设置。在钉筒40中以卷绕成螺旋状的状态装填有连结打入件,该连结打入件通过将很多打入件隔开一定的间隔并以并列状态临时结合而成。在图中,省略了连结打入件的图示。在钉筒40的前部设置有输送机构41。被装填的连结打入件的端部与输送机构41卡合。输送机构41与工具主体10的打入动作连动地沿输送方向往复移动,从而连结打入件被向后述的打入通道51间隔输送。通过该间隔输送,打入件被一根一根地从钉筒40向打入通道51供给。
如图1所示,打入鼻部50具备打入通道51、射出口52、及与被打入材料W抵接的接触臂53。通过工具主体10的打入动作,起子器18在打入通道51内向下移动。并且,与工具主体10的打入动作连动地,打入件被一根一根地向打入通道51内供给。通过向下移动的起子器18,供给至打入通道51内的一根打入件被从射出口52向下方打出。接触臂53以沿着打入通道51滑动的方式设置,接触臂53通过与被打入材料W抵接而朝上滑动。当接触臂53处于向上移动后的状态时,作为接通操作,扳机34的勾动操作变得有效。
接下来,基于图1~图5对打入工具1的打入动作的一个循环过程中的上述各构成部件、压缩气体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初始状态下,打入件1的各构成部件的配置为图1及图4那样。在初始状态下,从蓄压室32向头阀上室20U和变压室20D双方供给压缩气体。变压室20D相对于头阀20的受压面积比头阀上室20U相对于头阀20的受压面积大。并且,利用压缩弹簧22,头阀20被向上施力。即,初始状态的头阀20被变压室20D的压缩气体和压缩弹簧22向上施力,结果为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上侧移动端位置)。通过头阀20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从而活塞上室15U被保持为相对于头阀上室20U关闭的初始状态,进而被保持为相对于蓄压室32关闭的初始状态。
若使接触臂53与被打入材料W抵接而使接触臂53向上移动,并对扳机34进行勾动操作(接通操作),则变压室20D的压缩气体被从通气道11b经由壳体排气通道11c和排气孔11e而向大气排出。由此,变压室20D内的气压变成大气压。由于基于头阀上室20U的压缩气体产生的向下的作用力比基于压缩弹簧22产生的向上的作用力大,因此头阀20开始向下移动。若头阀20向下移动,则活塞上室15U相对于头阀上室20U打开进而相对于蓄压室32打开,并且,密封环27与密封部件28卡合,而使活塞上室15U相对于排气通道20M关闭。若活塞上室15U相对于头阀上室20U打开,则流入至头阀上室20U的压缩气体一口气地向活塞上室15U流入。通过流入至活塞上室15U的压缩气体,活塞15开始向下移动。通过活塞15向下移动,起子器18在打入通道51内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起子器18将供给至打入通道51的一根打入件从射出口52向被打入材料W打入。如图3所示,活塞15与下侧移动端缓冲件17抵接而停止。
若活塞15在即将停止之前,向下移动至比阀孔14b靠下方,则活塞上室15U的压缩气体经由阀孔14b一边将单向阀24撑开一边向回气室23流入。此时,由于头阀20向下移动,活塞上室15U相对于头阀上室20U打开,因此压缩气体经由头阀上室20U持续向活塞上室15U流入。因此,活塞上室15U的压缩气体的一部分使活塞15向下移动至与下侧移动端缓冲件17抵接,另一部分向回气室23流入。
活塞15向下移动,而头阀20也朝弹簧引导件21向下移动。由于头阀20反复上下移动,从而涂布于设置于头阀20的密封环25、26的润滑脂逐渐减少。减少的量的润滑脂通过头阀20的上下移动而被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向外周侧的密封环25供给,并被从第三凹部20c向内周侧的密封环26供给。如图5所示,若头阀20到达下侧移动端而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则设置于头阀20的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成为经由第一凹部11a而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相邻的状态。由此,利用润滑脂的粘性,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经由第一凹部11a向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补充润滑脂。并且,若头阀20到达下侧移动端而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则设置于头阀20的第三凹部20c成为经由第二凹部14a而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相邻的状态。由此,利用润滑脂的粘性,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经由第二凹部14a向第三凹部20c补充润滑脂。
如图3~图5所示,若在活塞15到达下侧移动端并进行了一根打入件的打入动作之后,解除扳机34的勾动操作(接通操作)而使触发阀33的阀杆33a返回至断开位置,则通气道11b通过触发阀33被从大气中隔断。因此,变成从蓄压室32经由通气道11b向变压室20D供给压缩气体。通过向成为大气压后的变压室20D流入压缩气体,积存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以及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的润滑脂利用负压而向第一凹部11a以及第二凹部14a内流动。利用变压室20D内的气压和压缩弹簧22的作用力,头阀20开始向上移动。
若头阀20向上移动,则通过刮爪20b,第一凹部11a的润滑脂的一部分被向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内刮出。此外,若头阀20向上移动,则积存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以及第三凹部20c的润滑脂与头阀20的向上移动配合而向密封环25、26侧流动并被涂布。若头阀20进一步向上移动而像图1所示那样到达初始位置(上侧移动端),则活塞上室15U成为相对于头阀上室20U关闭的状态进而相对于蓄压室32关闭的状态,压缩气体向活塞上室15U的供给被隔断。
如图1所示,若返回至活塞上室15U相对于头阀上室20U关闭的状态,则密封环27从密封部件28脱离,活塞上室15U变成相对于排气通道20M开放的状态。由此,活塞上室15U的压缩气体被向大气排出,活塞上室15U内的气压变成大气压。另一方面,流入至回气室23的压缩气体经由返回孔14c向活塞下室15D流入。因此,活塞下室15D内的压力比活塞上室15U内的压力大,所以活塞15被朝上侧移动端推起,向初始状态返回。对于经由回气室23流入到活塞下室15D内的剩余的压缩气体,通过设置于缸体14的上部、图3所示的缸体排气通道14e而被向排气通道20M排出。由此,活塞下室15D内的气压也返回到大气压。以上,从扳机34的勾动操作(接通操作)开始的打入动作的一个循环完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当头阀20向下移动而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时,能够将积存于设置于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的外周侧的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的润滑脂向设置于头阀20的下部外周侧的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供给。这样一来,供给至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的润滑脂通过头阀20的上下移动而向该头阀20的外周面20d扩展并被供给至密封环25。通过对设置于外周面20d的密封环25供给润滑脂,能够防止密封环25的磨损,由此变压室20D相对于排气通道20M的气密性被维持,从而能够提高打入工具1的耐久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当头阀20向下移动而与弹簧引导件21抵接时,能够将积存于设置于弹簧引导件21的上端面21d的内周侧的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的润滑脂向设置于头阀20的下端面20f的内周侧的第三凹部20c供给。这样一来,供给至第三凹部20c的润滑脂通过头阀20的上下移动而向该头阀20的内周面20e扩展并被供给至密封环26。通过向设置于内周面20e的密封环26供给润滑脂,能够防止密封环26的磨损,由此也使变压室20D相对于排气通道20M的气密性被维持,从而能够提高打入工具1的耐久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通过由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承担向头阀20的外周面20d侧的密封环25供给润滑脂,并由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承担向头阀20的内周面20e侧的密封环26供给润滑脂,即使没有将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和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的径向长度(槽深)设置得较大,也能够向各个密封环25、26供给润滑脂。由此,能够不使弹簧引导件21的径向的壁厚变薄,从而能够维持弹簧引导件21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弹簧保持部21c、和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或者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被设置为沿弹簧引导件21的周向交替排列。由此,避免沿弹簧引导件21的径向或者周向出现较薄的部位(薄壁部),因而能够维持弹簧引导件21的强度。尤其是,对于更加需要润滑脂供油的外周侧,将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的槽长设置为较长,对于不像外周侧那样高度需要润滑脂供油的内周侧的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将槽长设置为较短,从而确保该弹簧引导件21的壁厚而确保该弹簧引导件21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在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向头阀20的外周面20d的密封环25供给润滑脂的过程中,通过暂时经由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能够减少润滑脂供给的不均,从而能够改善供给效率。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在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向头阀20的内周面20e的密封环26供给润滑脂的过程中,通过暂时经由第三凹部20c,能够减少润滑脂供给的不均,从而能够改善供给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当头阀20处于下侧移动端时,第一凹部11a以横跨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1的内周面11d。由此,润滑脂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向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的供给通过经由第一凹部11a而变得更加易于供给。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利用设置于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的下侧的刮爪20b,能够将积存于第一凹部11a的润滑脂高效地引入第三润滑脂积存部20a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当头阀20处于下侧移动端时,第二凹部14a以横跨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与第三凹部20c的方式设置于缸体14的外周面14d。由此,润滑脂从第二润滑脂积存部21b向第三凹部20c的供给通过经由第二凹部14a而变得更加易于供给。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通气道11b相对于各润滑脂积存部、各凹部开口,通气道11b的形状从壳体11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而呈从下方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当解除扳机34的勾动操作(接通操作)而使蓄压室32的压缩气体经由通气道11b向变压室20D供给时,压缩气体沿着通气道11b向变压室20D流入。这样一来,通过压缩气体流入变成大气压的变压室20D,能够使积存于各润滑脂积存部、各凹部的润滑脂利用因压缩气体流入而产生的负压向沿着通气道11b的方向、即变压室20D的上方的头阀20侧移近。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通过将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设置成燕尾槽形,确保了与邻接的弹簧保持部21c之间的弹簧引导件21所需的壁厚。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通过将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设置成燕尾槽形,能够防止由于头阀20与弹簧引导件21的抵接、返回初始位置用的气体的负压,而从第一润滑脂积存部21a溢出所需量以上的润滑脂。
也可以对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进行各种变更。例示出了将头阀20设置于比弹簧引导件21靠上方的打入工具1,但对于头阀处于比弹簧引导件靠下方、初始位置为下侧移动端的打入工具,也能够像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那样,应用设置用于积存润滑脂的润滑脂积存部、凹部的结构。关于润滑脂积存部以及凹部的大小、形状、或者设置的个数,并不限于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那样,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另外,作为打入工具例示了打钉机,也能够应用压缩气体驱动式的钉枪所例示的润滑脂供油构造。

Claims (8)

1.一种打入工具,其具备:
壳体;
缸体,其被收纳于该壳体;
头阀,其被设置为能够在该缸体的外周侧且在所述壳体的内周侧沿所述缸体所延伸的方向往复移动;以及
弹簧引导件,其被设置为在所述缸体的外周侧且在所述壳体的内周侧,在所述弹簧引导件与所述头阀之间经由弹性部件而与所述头阀的端部抵接,
其中,
在所述头阀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在所述头阀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头阀分别具备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密封部件,
在所述弹簧引导件上具有用于保持所述弹性部件的弹簧保持部,
所述弹簧引导件在用于与所述头阀抵接的抵接部,具备相对于所述弹簧保持部独立形成的润滑脂积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弹簧引导件在其外周侧具备第一润滑脂积存部作为所述润滑脂积存部,并且所述弹簧引导件在其内周侧具备第二润滑脂积存部作为所述润滑脂积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头阀被介于该头阀与所述弹簧保持部之间的所述弹性部件向远离所述弹簧引导件的方向施力,
所述润滑脂积存部与所述弹簧保持部沿所述弹簧引导件的周向交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头阀在其外周侧、且在用于与所述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端部,具备与所述润滑脂积存部不同的第三润滑脂积存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头阀在其外周侧、且在用于与所述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端部,具备与所述润滑脂积存部不同的第三润滑脂积存部,
所述壳体在其内周面具备第一凹部,
所述第一凹部被设置于如下范围,即:在所述头阀与所述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凹部横跨所述第一润滑脂积存部与所述第三润滑脂积存部,
所述头阀在其外周侧、且在比所述第三润滑脂积存部靠所述弹簧引导件侧,具备沿所述头阀的径向朝外凸出的刮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缸体在其外周面具备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润滑脂积存部邻接,
相比所述弹簧引导件的用于与所述头阀抵接的抵接端面,所述第二凹部向所述头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头阀具备第三凹部,在该头阀与所述弹簧引导件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用于供给使所述头阀返回初始位置用的气体的变压室相对于所述润滑脂积存部开口。
CN201810455540.7A 2017-07-19 2018-05-14 打入工具 Active CN109277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9949 2017-07-19
JP2017139949A JP6938256B2 (ja) 2017-07-19 2017-07-19 打ち込み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7991A CN109277991A (zh) 2019-01-29
CN109277991B true CN109277991B (zh) 2022-10-21

Family

ID=64951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55540.7A Active CN109277991B (zh) 2017-07-19 2018-05-14 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3366B2 (zh)
JP (1) JP6938256B2 (zh)
CN (1) CN109277991B (zh)
DE (1) DE102018117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4035B2 (ja) * 2019-09-30 2023-06-20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空気工具
TWI812797B (zh) * 2019-10-23 2023-08-21 鑽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飛輪式電動釘槍的衝擊裝置
US20230356375A1 (en) * 2022-05-09 2023-11-0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Gas spring-powered fastener driv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855A (zh) * 2005-03-11 2008-03-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的轴承装置
TW200824862A (en) * 2006-12-08 2008-06-16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Pneumatic tool
JP2008213108A (ja) * 2007-03-06 2008-09-18 Makita Corp ねじ打ち込み機
CN103101030A (zh) * 2011-11-15 2013-05-15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工具
CN104110564A (zh) * 2014-07-22 2014-10-22 林岳洪 打钉机枪头润滑结构
CN104339324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05535A (en) * 1973-09-13 1975-09-16 Duo Fast Corp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4091981A (en) * 1975-08-21 1978-05-30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 Power driven percussion tool
JP4507384B2 (ja) 2000-10-23 2010-07-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釘打機における排気構造
US7165478B2 (en) * 2003-10-01 2007-01-23 Hitachi Koki Co., Ltd. Pneumatically operated screw driver
JP4687572B2 (ja) * 2006-06-14 2011-05-2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込機
AU2007202971A1 (en) * 2006-07-01 2008-01-17 Black & Decker, Inc. A lubricant pump for a hammer drill
TWI320354B (en) * 2006-07-05 2010-02-1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TWI319740B (en) * 2006-08-30 2010-01-21 Air actuated nail driver
US7448524B1 (en) * 2007-05-22 2008-11-11 De Poan Pneumatic Corp. Moveable cylinder driving air passage of nail gun
EP2218554A1 (en) * 2009-02-12 2010-08-18 Robert Bosch GmbH Hand-held power tool
JP2011088269A (ja) * 2009-09-25 2011-05-06 Makita Corp 打ち込み工具
US20140158740A1 (en) * 2011-08-23 2014-06-12 Hitachi Koki Co., Ltd. Fastening Tool
JP5800749B2 (ja) * 2012-04-09 2015-10-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込み工具
JP6211398B2 (ja) * 2013-11-19 2017-10-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ち込み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7855A (zh) * 2005-03-11 2008-03-0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的轴承装置
TW200824862A (en) * 2006-12-08 2008-06-16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Pneumatic tool
JP2008213108A (ja) * 2007-03-06 2008-09-18 Makita Corp ねじ打ち込み機
CN103101030A (zh) * 2011-11-15 2013-05-15 株式会社牧田 打入工具
CN104339324A (zh) * 2013-08-08 2015-02-11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4110564A (zh) * 2014-07-22 2014-10-22 林岳洪 打钉机枪头润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7991A (zh) 2019-01-29
JP6938256B2 (ja) 2021-09-22
US10773366B2 (en) 2020-09-15
JP2019018293A (ja) 2019-02-07
DE102018117236A1 (de) 2019-01-24
US20190022841A1 (en)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7991B (zh) 打入工具
TWI574796B (zh) 扣緊工具
US7377413B2 (en) Pneumatic nail gun
US9764456B2 (en) Pneumatic nail gun
US9618116B2 (en) Ported piston for automatic nailer
JP2021535991A (ja) ピストン潤滑システムを備えた、電動工具用作動シリンダ
US10518396B2 (en) Drive blade lubrication assembly and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containing the same
US7712647B2 (en) Driving machine
US10335939B2 (en) Lubrication system for hydraulic hammer
KR101520364B1 (ko) 픽커
CN107923496A (zh) 带有排放的两件式活塞
JP5245667B2 (ja) 打込機
US20160151901A1 (en) Driving machine
JP7294035B2 (ja) 空気工具
US3572211A (en)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4484605B2 (ja) 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09103267A (ja) 空圧緩衝器
JP5730752B2 (ja) エア打込み工具
TW201704662A (zh) 由固持夾分開之密封件
JP4062538B2 (ja) 打込機
JP2008068344A (ja) 打込機
JP4064227B2 (ja) 空圧式固着具打込機
JP2024006588A (ja) 作業機
EP3147082B1 (en) Driving tool
JP5741939B2 (ja) 打込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