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885420B -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420B
CN108885420B CN201780017467.9A CN201780017467A CN108885420B CN 108885420 B CN108885420 B CN 108885420B CN 201780017467 A CN201780017467 A CN 201780017467A CN 108885420 B CN108885420 B CN 108885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oner
developer
electrostatic latent
lat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4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420A (zh
Inventor
泷居真梨子
坂田宏一
菅沼亨
关匡宏
长山将志
中川慎也
庭山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5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9Inorganic components of coat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0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magnetic components
    • G03G9/1075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 particles, e.g. shape 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2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 G03G9/1133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10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 G03G9/113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arrier particles having coatings applied thereto
    • G03G9/1132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 G03G9/1135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1136Macro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oating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silicon ato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其包括芯粒子和包覆芯粒子的树脂层,所述载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包含金属化合物微粒,该金属化合物微粒包括镁化合物微粒或钡化合物微粒,和在所述载体的表面处暴露的镁或钡的量B(原子%)为10.0≥B≥1.2。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 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以及全部均使用该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设备和调色剂存储单元。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系统中的图像形成(成像)过程中,将静电潜像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例如感光材料上,在所述静电潜像上沉积带电的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并且使其定影而形成输出图像。近来,和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影印机或打印机相关的技术一直在从单色图像形成快速地更换到全色图像形成。预期,全色图像形成的市场甚至进一步扩大。
用于电子照相系统的双组分显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载体为这样的承载材料:其与在显影腔内部单独地供应的调色剂混合和搅拌以赋予所述调色剂期望的电荷并且将带电的调色剂输送到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作为载体,已知的载体为具有为了如下意图在载体表面上作为涂覆层形成的包含炭黑的树脂的载体:防止调色剂的成膜、形成均匀表面、防止所述表面的氧化、防止湿度敏感性的下降、延长显影剂的使用寿命、防止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沉积、保护感光体免受擦掉或磨耗、控制带电极性、和调节带电量。
尽管通过上述载体可形成优异的图像,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图像品质由于随复印的纸张的数量增多所述载体的涂覆层剥离而下降。而且,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涂覆层从载体剥离或炭黑从涂覆层掉落,色污(color staining)发生。通常,作为炭黑的替代材料,氧化钛和氧化锌是已知的,但是这样的材料展现不足的降低体积电阻率的效果。
PTL 1公开了形成包含作为针状导电粉末的锑掺杂的氧化锡(ATO)的涂覆层的载体。PTL 2公开了其中在每个母粒子的表面上形成包含导电粒子的涂覆层的载体,其中每个导电粒子包括二氧化锡层和含二氧化锡的氧化铟层的叠层体。
而且,已经知晓在芯上设置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粒子的涂覆层。例如,PTL 3公开了其中在芯的正上方设置的第一涂覆层包含针状或鳞片状导电粉末并且在第一涂覆层上方设置的第二涂覆层包含颗粒状(particulate)导电粉末的经涂覆的载体。PTL 4公开了其中设置在载体芯上的涂覆层包含粘合树脂、第一粒子(其平均粒子等于或大于涂覆层的膜厚)、和第二粒子(其平均粒子等于或小于涂覆层的膜厚)的载体,并且公开了作为实例的第二粒子的体积电阻率为1.0×1012Ω·cm或更小(PTL 4的权利要求1)、其中通过涂覆液在每个铁氧体芯上形成涂覆层的载体的实例(实施例1),该涂覆液包括1,500质量份氧化铝粒子(体均粒径:0.35μm,体积电阻率:1.0×1014Ω·cm)、6,000质量份氧化钛(体均粒径:0.015μm,体积电阻率:1.0×106Ω·cm)和1,950质量份可固化丙烯酸类树脂(固体含量:50%)。PTL 5公开了使用由二氧化锡和氧化铟构成的导电填料调节电阻的技术。
而且,PTL 6还公开了具有如下涂覆层的载体,所述涂覆层包含其中在氧化锡粒子的表面上设置碳的第一导电粒子和其中将金属氧化物粒子和/或金属盐粒子的表面进行导电处理的第二导电粒子。
PTL 7公开了具有包含磁铁矿粒子的涂覆层的载体。
PTL 8公开了具有包含经缺氧氧化锡涂覆的硫酸钡粉末(商品名:Pastran4310,其获自MITSUI MINING&SMELTING CO.,LTD.)的涂覆层的载体。
引文列表
专利文件
PTL 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11-202560
PTL 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6-39357
PTL 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11-184167
PTL 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07-286078
PTL 5: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06-39357
PTL 6: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10-117519
PTL 7: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12-048167
PTL 8: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2012-05342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认为,PTL 7中公开的载体由于抵抗性(resistance)低可导致涂层的擦掉而使载体沉积更加恶化,这是因为粒子的量相对于树脂的配制量少。
PTL 8中公开的载体包含相对于树脂的配制量少量的钡粒子并且PTL 8未清楚地描述干燥时间。
近年来,调色剂趋于在低温下定影以减少能耗。而且,除此之外,打印速度一直在增加。因此,调色剂组分成膜到载体的有可能更容易发生。如下是目前的趋势:调色剂包含大量添加剂并且这样的添加剂趋于在载体上消耗(用尽,spend),导致调色剂的带电量降低和抵抗调色剂飞散和背景模糊的余度(容限,margin)减小。
同时,在近来扩大的制造印刷领域中甚至更高的图像品质是期望的。仅通过机器主体应付(解决)在一张纸上的图像内的浓度差异或浓度不均、或者在几万张纸上打印的图像之间的浓度差异在技术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如下存在甚至更强烈的需要:控制调色剂的带电量不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载体无法满足上述需要。
在制造印刷领域和在本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利用的多功能打印机(MFP)领域两者中对于提供特别地通过具有优异的带电性和耐久性两者的显影剂和载体能够稳定地输出图像的高度耐久性的装置存在需要。
基于上述的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用于在电子照相方法或静电记录方法中使用的双组分显影剂,该载体可确保可应对市场中期望的图像品质和耐久性的足够的电荷控制和耐久性、可将显影剂稳定地供应到显影区域、并且可通过使用低温定影调色剂的高速装置实现低图像面积比的图像的连续输出。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本发明人辛勤地进行的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通过以下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确保了可应对市场中期望的图像品质和耐久性的足够的电荷控制性和耐久性、可将显影剂稳定地供应到显影区域、并且可通过使用低温定影调色剂的高速装置进行以低图像面积比率的打印密度的连续打印。基于以上洞察,已经完成本发明。
具体地,上述问题可通过以下本发明的(1)解决。
(1)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该载体包括:
芯粒子;和
包覆芯粒子的树脂层,其中所述树脂层包含金属化合物粒子,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粒子包括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且所述载体的表面上镁或钡的暴露量B(原子%)满足以下关系:
10.0≥B≥1.2。
发明效果
正如从下面的详细且连贯的描述可理解,本发明可提供如下载体:其可确保可应对市场中期望的图像品质和耐久性的足够的电荷控制性和耐久性,可提供可稳定地供应在显影区域中的显影剂,和可实现通过使用低温定影调色剂的高速装置进行的以低图像面积比率的打印密度的连续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处理卡盒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在实施例中制造的结晶聚酯树脂的X-射线衍射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具体地对本发明的载体进行描述。
本发明涉及以下的(1),但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的(2)至(8)。因此,将对(2)至(8)以及(1)进行描述。
(1)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该载体包括:
芯粒子;和
包覆芯粒子的树脂层,其中所述树脂层包含金属化合物粒子,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粒子包括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且所述载体的表面上镁或钡的暴露量B(原子%)满足以下关系:
10.0≥B≥1.2。
(2)根据(1)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暴露量B(原子%)满足以下关系:
8.0≥B≥3.0。
(3)根据(1)或(2)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粒子为钡化合物粒子。
(4)根据(1)至(3)任一项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载体满足以下关系:
500≤C≤1,000,
其中C(nm)为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的体均粒径D50。
(5)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
根据(1)至(4)任一项的载体;和
调色剂。
(6)补给用显影剂,其包括:
载体;和
调色剂,
其中所述补给用显影剂包括相对于1质量份载体2质量份至50质量份的调色剂并且所述载体为根据(1)至(4)任一项的载体。
(7)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根据(5)的双组分显影剂;
静电潜像承载体;
充电单元,其配置成使静电潜像承载体带电;
曝光单元,其配置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配置成用所述双组分显影剂使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配置成将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和
定影单元,其配置成将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8)调色剂存储单元,其包括:
在调色剂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根据(5)的双组分显影剂或根据(6)的补给用显影剂。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包括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作为金属化合物粒子。
在趋于带正电的金属元素中,镁和钡在载体树脂层内部可稳定地存在。
只要所述暴露量B在由以上(1)表示的范围内,带正电的粒子甚至当所述膜的擦掉由于树脂层在装置内受到的伤害(hazard)而发生时也从内部不断地暴露。因此,带电性随时间不劣化,并且与图像品质相关的问题例如调色剂飞散不发生。
甚至当载体的表面由于调色剂组分的成膜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时,通过使用粒子的适当尺寸也可维持带电位点。因此,有维持载体的带电性的效果。
在B>10.0的情形中,带正电的粒子的量过多并且因此载体的电荷增加。因此,装置的带电量增大,并且载体沉积在边缘部位上变得显著。而且,在可产生高电荷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例如低温和低湿环境中,图像浓度(ID)由于显影性不足(缺失)而降低。
在1.2>B的情形中,带正电的粒子的量过少并且因此载体的电荷减少。因此,装置的带电量减少并且调色剂飞散发生。
而且,所述暴露量B更优选地满足:
8.0≥B≥3.0
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没有特别限制。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的实例包括MgO、Mg(OH)和BaSO4
作为用于控制金属化合物粒子的暴露量B的方法,例如,通过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量或载体的干燥时间可控制暴露量B。
载体的干燥时间意指,例如,在完成通过SPIRA COTA(其获自OKADA SEIKO CO.,LTD.)在芯粒子的表面上涂覆包含金属化合物粒子的分散液之后进行的干燥步骤的持续时间。
而且,作为树脂层中包含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量,以相对于100质量份树脂的50质量份至300质量份的量包含金属化合物粒子。当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量为50质量份或更大时,粒子在载体的最外表面上足够地暴露而充分地表现出赋予带电性的效果。当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量为300质量份或更小时,暴露到载体的表面的树脂的比率没有变得相对小并且因此粒子不从涂覆膜脱落。而且,调色剂在载体的表面上几乎不消耗并且结果,诸如抵抗性增加的问题几乎不发生。
金属化合物粒子优选为钡化合物粒子。
详情尚不明晰,但是从研究结果已经清楚地明白,与使用镁化合物粒子的载体相比,使用钡化合物粒子制造的载体改善带电稳定性。作为其中带电稳定性改善的情形,例如,有这样的情形:与当使用镁化合物粒子的情形相比,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与低温和低湿环境之间的带电量的差是小的。当除了钡化合物粒子或镁化合物粒子之外还使用具有低的带电稳定性的粒子时,带电性取决于市场中的使用条件是不稳固的(robust),并且因此与图像品质相关的多个问题例如调色剂飞散、在边缘部位上的载体沉积、在实心图像上的载体沉积、和ID降低发生。
当将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的体均粒径D50测定为C(nm)时,C优选地满足以下关系:
500≤C≤1,000 (2)
当在载体的表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的条件下体均粒径D50在(2)的范围内时,在载体的表面上具有带电性的金属化合物粒子在成膜的调色剂中不嵌入并且可维持带电位点,并且因此表现出维持载体的带电性的效果。
在C<500的情形中,所述粒子的粒径过小,并且因此带电位点被成膜的调色剂所覆盖。结果,载体的带电性无法维持并且趋于降低。
在1,000<C的情形中,所述粒子的粒径过大,并且因此粒子无法通过树脂保持并且可从树脂脱落。因此,带电维持性由于粒子的脱离而降低并且调色剂飞散趋于发生。而且,加快树脂的擦掉,并且因此抵抗性由于芯的暴露而降低且载体沉积趋于发生。
载体的表面上镁或钡的暴露量B用通过AXIS/ULYRA(其获自Shimadzu/KRATOS)评价的值测定。(光)束照射区域为约900μm×约600μm的尺寸,并且检测25个载体粒子×17个区域。而且,针入深度为0nm至10nm并且检测在载体表面附近的信息。
作为具体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模式为Al,1486.6eV、激发源为单色(Al)、检测系统为光谱模式、和磁透镜关闭的条件下进行测量。首先,检测的元素通过宽扫描而确认。然后,通过窄扫描检测每个检测的元素的峰。之后,通过所安装的峰分析软件计算原子%。
在本发明中,包覆芯粒子的表面的树脂期望地为如下树脂:其包括由以下结构式1表示的A链段(和用于A链段的单体A组分,该A链段为如其在下文中所定义的)和由以下结构式2表示的B链段(和用于B链段的单体B组分,该B链段为如其在下文中所定义的),并且通过用经由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基于丙烯酰基的共聚物包覆芯粒子的表面、随后进行热处理而获得。
A链段(用于其的单体A组分):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081
在以上结构式中,
R1:氢原子或甲基
m:1-8的整数,其中(CH2)m为亚烷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和亚丁基
R2: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X:10摩尔%-90摩尔%
注意,X和Y表示在共聚物中由结构式1表示的A链段和由结构式2表示的B链段的组成比。
在A链段(和单体A组分)中,X为10摩尔%-90摩尔%、优选为10摩尔%-40摩尔%、和更优选为20摩尔%-30摩尔%。
A链段(单体A组分)包括三(三烷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其为在其侧链中包括数量大的烷基的原子基团。随着A链段(单体A组分)相对于全部树脂的比率增大,表面能降低,从而导致调色剂的树脂组分或蜡组分的沉积较少。当A链段(单体A组分)为10摩尔%或更大时,可获得足够的效果,并且调色剂组分的沉积减少。而且,当B链段(单体B组分)为90摩尔%或更小时,韧性将足够,在芯和树脂层之间的粘着改善,并且载体涂覆膜的耐久性改善。
R2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用于构成这样的A链段的单体A组分的实例包括由下式表示的三(三烷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化合物。
在下式中,Me为甲基,Et为乙基,和Pr为丙基。
CH2=CMe-COO-C3H6-Si(OSiMe3)3
CH2=CH-COO-C3H6-Si(OSiMe3)3
CH2=CMe-COO-C4H8-Si(OSiMe3)3
CH2=CMe-COO-C3H6-Si(OSiEt3)3
CH2=CH-COO-C3H6-Si(OSiEt3)3
CH2=CMe-COO-C4H8-Si(OSiEt3)3
CH2=CMe-COO-C3H6-Si(OSiPr3)3
CH2=CH-COO-C3H6-Si(OSiPr3)3
CH2=CMe-COO-C4H8-Si(OSiPr3)3
用于A链段的单体组分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A链段可通过其中使三(三烷基甲硅烷氧基)硅烷和丙烯酸烯丙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在铂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的方法、或者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11-217389中公开的其中使甲基丙烯酰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和六烷基二硅氧烷在羧酸和酸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的方法而获得。
B链段(和单体B组分/前体单体B):
(交联组分)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091
在以上结构式中,
R1:氢原子或甲基
m:1-8的整数,且(CH2)m为亚烷基例如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和亚丁基
R2: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
R3: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丁氧基)
即,用于B链段的单体B组分(包括前体)为可自由基聚合的双官能的(其中R3为烷基的情形)或三官能的(其中R3也为烷氧基的情形)硅烷化合物,并且Y为10摩尔%-90摩尔%、优选为10摩尔%-80摩尔%、和更优选为15摩尔%-70摩尔%。
当B组分为10摩尔%或更大时,可获得足够的韧性。当B组分为90摩尔%或更小时,可防止涂覆膜既硬又脆的问题并且膜的擦掉几乎不发生。而且,可防止环境性质的劣化。这是因为设想到当数量大的水解的交联组分作为硅烷醇基团残留时环境性质(湿度依赖性)劣化。
单体B组分的实例包括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和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
通过交联提高涂覆膜的耐久性的技术公开于日本专利No.3691115中。
日本专利No.3691115公开了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其中该载体包括如下磁性粒子:其各自的表面用热固性树脂进行涂覆,该热固性树脂通过使至少在其末端处包含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和可自由基共聚的单体(其包含选自羟基、氨基、酰胺基团和亚胺基团的至少一个官能团)的共聚物与基于异氰酸酯的化合物进行交联而制备。然而,现状是所公开的载体在涂覆膜的剥离和擦掉方面不能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尽管对于上述的耐久性不足的原因尚不清晰,但是在通过使所述共聚物和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交联而制备的热固性树脂的情形中,每单位质量的官能团(含活性氢的基团,例如氨基、羟基、羧基和巯基)的数量少,这可从结构式看出。因此,设想到,在交联点处无法形成致密的(dense)二维或三维交联结构并且因此当长期使用载体时涂覆膜的剥离或擦掉(涂覆膜的耐磨耗性低)趋于发生,并且无法获得足够的耐久性。
当涂覆膜的剥离或擦掉发生时,图像品质的改变和载体沉积由于载体抵抗性的降低而发生。而且,涂覆层的剥离或擦掉使显影剂的流动性降低而使所吸取的显影剂的量减少,导致低的图像浓度、由于调色剂浓度(TC)增大而引起的背景模糊、和调色剂飞散。
在本发明中,使用通过缩聚使具有每单位质量树脂数量多的(每单位质量两倍或三倍多的)双官能或三官能的可交联的官能团(点)的共聚物树脂进行交联而制备的树脂层可形成如下涂覆膜:其是极其韧性的且难以被擦掉并且可实现高的耐久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树脂中使用的与硅氧烷键的交联键(crosslinkage)比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交联键具有更大的键能并且对于热应力是更稳定的。因此,设想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覆膜可确保经时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为了赋予足够的柔性和获得期望的在芯和树脂层之间以及在树脂层和金属化合物粒子之间的粘着性,所述共聚物可包括由结构式4表示的C链段。
C链段(和单体C组分):(丙烯酰基组分)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111
在以上结构式中,
R1:氢原子或甲基
R4: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且可被氨基所取代的烷基
C组分为具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基于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当将A组分、B组分和C组分的比率分别测定为x、y、z时,在其中包括C组分的情形中,A组分和B组分的量为:x是10摩尔%-40摩尔%且y是10摩尔%-40摩尔%,并且C组分的量为:z是30摩尔%-80摩尔%和优选是35摩尔%-75摩尔%,以及60摩尔%<y+z<90摩尔%、更优选地70摩尔%<y+z<85摩尔%。
当C组分(单体C组分)为80摩尔%或更小时,x和y之一不变为10摩尔%或更小,并且可获得载体涂层的斥水性、硬度和柔性(膜的擦掉)的全部。
作为用于C链段的单体C组分的基于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单体),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是优选的。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基酯、丙烯酸2-(二甲基氨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基酯、丙烯酸3-(二甲基氨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和丙烯酸2-(二乙基氨基)乙基酯。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优选的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特别优选的。而且,以上列举的化合物可单独地或作为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上述的共聚物树脂为包含A组分的单体和包含B组分的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获得的基于丙烯酰基的共聚物。所述共聚物树脂通过交联组分B链段经过热处理而缩聚以进行交联以及每单位质量树脂具有大量的可交联的官能团而获得。因此,设想到,树脂层是极其韧性的并且几乎不被擦掉,并且实现其高的耐久性。
而且,在本发明的树脂中使用的与硅氧烷键的交联键比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交联键具有更大的键能并且对于热应力是更稳定的。因此,设想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层可确保经时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树脂层的组合物优选地包括包含硅烷醇基团和/或能够通过水解产生硅烷醇基团的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包含硅烷醇基团和/或能够通过水解产生硅烷醇基团的官能团(例如烷氧基,和负性基团例如键合到Si原子的卤代基团)的有机硅树脂可与共聚物的交联组分B位点直接地进行缩聚、或者与交联组分B位点以其中将它改变为硅烷醇基团的状态进行缩聚。通过在共聚物中包括有机硅树脂组分进一步改善调色剂的耐消耗性。
在本发明中,在树脂层的形成中使用的包含硅烷醇基团和/或能够通过水解产生硅烷醇基团的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优选地包括由以下通式(I)表示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121
在上式(I)中,A1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甲氧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或芳基(例如苯基和甲苯基),和A2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亚芳基(例如亚苯基)。
在上式的芳基中,碳原子的数量为6-20、和优选为6-14。除了衍生自苯的芳基(苯基)之外,芳基还包括衍生自缩合的多环芳烃例如萘、菲和蒽的芳基,和衍生自链式多环芳烃例如联苯和三联苯的芳基。注意,所述芳基可被多种取代基所取代。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硅树脂的商品没有特别限制。所述商品的实例包括:KR251、KR271、KR272、KR282、KR252、KR255、KR152、KR155、KR211、KR216和KR213(其全部获自Shin-Etsu Silicone);以及AY42-170、SR2510、SR2400、SR2406、SR2410、SR2405和SR2411(其获自Dow Corning Toray Co.、Ltd.)(其获自Toray Silicone)。
如上所述的,可使用多种有机硅树脂。在以上列举的有机硅树脂中,甲基有机硅树脂由于调色剂消耗少和带电量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波动小而是特别优选的。
有机硅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和优选为约1,000-约30,000。当使用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大于100,000时,涂覆液的粘度在涂覆时增加太高以致不能足够地获得涂覆膜的均匀性,或树脂层在固化之后的密度可不足。当所述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问题例如在固化后所得的树脂层趋于变脆的问题趋于发生。
共聚物中有机硅树脂含量为5质量%-95质量%、和优选为10质量%-60质量%。当有机硅树脂含量小于5质量%时,无法获得改善消耗性的效果。当有机硅树脂含量大于95质量%时,树脂层的韧性不足并且膜容易被擦掉。
而且,除了包含硅烷醇基团和/或水解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之外,本发明的树脂层组合物可还包括树脂。这样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该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氨基树脂、基于聚乙烯基的树脂、基于聚苯乙烯的树脂、卤化烯烃树脂、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乙烯、聚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和氟乙烯的共聚物、含氟三元聚合物(例如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和无氟单体的三元聚合物)、和不含硅烷醇基团或水解性官能团的有机硅树脂。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地使用。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丙烯酸类树脂由于强的对芯粒子和导电粒子的粘着和低的脆性而是优选的。
丙烯酸类树脂优选地具有20℃-100℃、和更优选地25℃-8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这样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适当的弹性。因此,当通过摩擦使显影剂带电时,丙烯酸类树脂可在通过在调色剂和载体之间或在载体粒子之间的摩擦对树脂层施加强的冲击时吸收冲击,并且可防止树脂层和导电粒子的劣化。
而且,树脂层组合物更优选地包括丙烯酸类树脂和氨基树脂的交联产物。当树脂层组合物包括所述交联产物时,在维持适当的弹性的同时可防止树脂层之间的熔合(fusion)。氨基树脂没有特别限制。氨基树脂优选为三聚氰胺树脂或苯并胍胺树脂,上述的树脂可改善载体的电荷赋予能力。而且,在其中期望适当地控制载体的电荷赋予能力的情形中,另外的氨基树脂可与三聚氰胺树脂和/或苯并胍胺树脂组合使用。
可与氨基树脂交联的丙烯酸类树脂优选为包含羟基和/或羧基的丙烯酸类树脂、且更优选为包含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这样的丙烯酸类树脂的使用可改善对芯粒子和导电粒子的粘着,并且可改善导电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丙烯酸类树脂的羟值优选为10mgKOH/g或更大、和更优选为20mgKOH/g或更大。
而且,为了加快交联组分B链段的缩合反应,可使用基于钛的催化剂、基于锡的催化剂、基于锆的催化剂和基于铝的催化剂。以上列举的多种催化剂和可提供优异结果的基于钛的催化剂中,钛醇盐和钛螯合物是优选的。
这样的催化剂的使用是优选的,因为加快源自交联组分B链段的硅烷醇基团的缩合反应的效果大并且催化剂不易失活。基于钛醇盐的催化剂的实例包括由以下结构式5表示的二异丙氧基二(乙基乙酰乙酸钛)。而且,基于钛螯合物的催化剂的实例包括由以下结构式6表示的二异丙氧基二(三乙醇胺化物)合钛(titanium diisopropoxybis(triethanolaminate))。
Ti(O-i-C3H7)2(C6H9O3)2 结构式5
Ti(O-i-C3H7)2(C6H14O3N)2 结构式6
树脂层可使用包括如下的树脂层组合物形成:包含A组分和B组分的共聚物、二异丙氧基二(乙基乙酰乙酸钛)催化剂、和任选的除了包含A组分和B组分的共聚物之外的树脂,以及溶剂。
具体地,树脂层可通过在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的同时使硅烷醇基团缩合、或者在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之后使硅烷醇基团缩合而形成。
在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的同时使硅烷醇基团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该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在施加热、光等的同时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的方法。而且,在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之后使硅烷醇基团缩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该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在用树脂层组合物涂覆芯粒子之后进行加热的方法。
而且,具有大分子量的树脂典型地具有极高的粘度。当将该树脂施加到具有小粒径的母粒子时,趋于导致粒子凝集和树脂层的不均,并且制造经涂覆的载体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共聚物树脂优选地具有5,000-100,000、更优选地10,000-70,000、和甚至更优选地30,000-40,000的重均分子量。当共聚物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小于5,000时,树脂层的强度不足。当共聚物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时,液体粘度变高并且载体的制造性变差。
在本发明中,树脂层组合物优选地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
氨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r-(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r-(2-氨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苄基氨乙基)-r-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
相对于有机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的量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当硅烷偶联剂的量为0.1质量%或更大时,有机硅树脂与芯粒子或导电粒子之间的粘着改善,并且因此可防止在长期使用期间树脂层掉落的问题。当硅烷偶联剂的量为10质量%或更小时,可防止在长期使用期间调色剂成膜的发生。
而且,在本发明中,载体的体均粒径优选为20μm或更大但是45μm或更小。当载体的体均粒径为20μm或更大时,每个粒子的磁化(magneticity)变强并且因此难以导致载体沉积。当载体的体均粒径为45μm或更小时,当载体粒子彼此碰撞时的冲击力不变得过大并且对载体表面层的凸部位的应力变小,并且因此,可防止粒子嵌入或粒子擦掉并且载体表面层凸部位可确保足够的带电性并且当调色剂消耗发生时显影剂的带电量可维持不变。
载体的体均粒径可借助SRA型号微追踪粒度分析仪(其获自NIKKISO CO.,LTD.)测量。所述测量通过0.7μm或更大但是125μm或更小的范围设定(setting)进行。而且,使用甲醇制备分散液,折射率设定为1.33,并且载体和芯的折射率设定为2.42。
在本发明中,所述树脂涂覆层为不具有缺陷部位的层并且树脂涂覆层的平均膜厚优选为0.30μm-0.90μm。
由过去进行的研究已经发现,当树脂层太薄时膜的擦掉是显著的,并且当树脂层太厚时调色剂消耗趋于发生。载体的膜擦掉和调色剂消耗两者以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因此,树脂层的厚度基于期望是膜擦掉还是调色剂消耗出现较少而测定。
当所述平均膜厚为0.30μm或更大时,树脂涂覆层在使用期间不太可能受到破坏并且所述膜不被擦掉。而且,当所述平均膜厚为0.90μm或更小时,由于调色剂树脂的高抵抗性而使调色剂消耗几乎不发生,载体的抵抗性不增加,并且载体沉积在边缘部位上不趋于发生。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包括除了钡化合物或镁化合物粒子之外的粒子作为所述载体的抵抗性调节材料。该导电粒子的实例包括炭黑、导电的氧化钛或氧化锡、缺氧的(oxygen-deficient)磷掺杂的锡(ITO)和缺氧的钨掺杂的锡(WTO)。
因为在加入少量炭黑的情况下可展现导电性,所以炭黑是优选的。然而,当导电炭黑从树脂涂覆层脱离时,炭黑在调色剂为彩色调色剂时着色且污染调色剂。当使用彩色调色剂时,可使用锑掺杂的导电氧化钛、缺氧的磷掺杂的锡(ITO)、或缺氧的钨掺杂的锡(WTO)作为导电粒子。
在本发明中,芯粒子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芯粒子由磁性材料形成。其实例包括:铁磁性金属,例如铁和钴;氧化铁,例如磁铁矿、赤铁矿和铁氧体;各种合金和化合物;包含分散在树脂中的以上列举的磁性材料的任一种的树脂粒子。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就环境友好性而言,基于Mn的铁氧体、基于Mn-Mg的铁氧体、和Mn-Mg-Sr铁氧体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包括本发明的载体和调色剂。
调色剂包括粘合树脂和着色剂,并且调色剂可为单色调色剂或彩色调色剂。而且,为了可适用于其中为防止调色剂粘着不向定影辊施加油的无油系统,调色剂粒子可包括脱模剂。包括脱模剂的调色剂通常趋于导致成膜。因为甚至当成膜发生时本发明的载体也可维持带电位点,所以本发明的显影剂可长期地维持优异的品质。
调色剂可通过本领域中知晓的方法例如粉碎法和聚合法制造。不管是使用通过本领域中知晓的粉碎法制造的调色剂还是使用通过本领域中知晓的聚合法制造的调色剂,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例如,在其中通过粉碎法制造调色剂的情形中,首先将调色剂材料进行捏合以获得熔融-捏合的产物,将熔融-捏合的产物冷却,和然后将冷却的熔融-捏合的产物粉碎,随后进行分级,从而制造母粒子。随后,为了进一步改善转印性能和耐久性,向所述母粒子加入外部添加剂从而制造调色剂。
用于将调色剂材料进行捏合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所述装置的实例包括:间歇式双辊机;密炼机;连续的双螺杆挤出机,例如KTK双螺杆挤出机(其获自Kobe Steel,Ltd.)、TEM双螺杆捏合机(其获自TOSHIBA MACHINE CO.,LTD.)、双螺杆挤出机(其获自KCK)、PCM双螺杆挤出机(其获自IKEGAI)、和KEX双螺杆挤出机(其获自Kurimoto,Ltd.);和连续的单螺杆捏合机,例如共捏合机(其获自BUSS)。
当将冷却的熔融-捏合的产物粉碎时,借助锤式粉碎机、Rotoplex等将熔融-捏合的产物进行粗粉碎,随后使用利用喷射流动的细粉碎机或机械的细粉碎机将所得物进行细粉碎。注意,优选地以所得粒子的平均粒径将为3μm-15μm的方式进行粉碎。
而且,当将粉碎的熔融-捏合的产物分级时,可使用风力分级器等。注意,优选地以母粒子的平均粒径将为5μm-20μm的方式进行分级。
而且,当将外部添加剂加入到母粒子时,通过使用混合机等的混合和搅拌将外部添加剂压碎和沉积在母粒子的表面上。
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制。粘合树脂的实例包括:苯乙烯和苯乙烯的取代产物的均聚物,例如聚苯乙烯、聚(对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的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乙烯基酮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的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酚醛树脂;脂族或芳族烃树脂;和芳族类石油树脂。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
用于加压定影的粘合树脂没有特别限制。用于加压定影的粘合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烯烃,例如低分子量的聚乙烯和低分子量聚丙烯;烯烃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酸的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乙烯-氯乙烯的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和离子键树脂;环氧树脂;聚酯;苯乙烯-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酐的共聚物;马来酸-改性酚树脂;和酚改性的萜烯树脂。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
着色剂(颜料或染料)没有特别限制。着色剂的实例包括:黄色颜料,例如镉黄、矿物坚牢黄、镍钛黄、拿浦黄、萘酚黄S、汉撒黄G、汉撒黄10G、联苯胺黄GR、喹啉黄色淀、永久黄NCG和酒石黄色淀;橙色颜料,例如钼橙红(钼橙)、永久橙GTR、吡唑啉酮橙、巴尔干橙、阴丹士林亮橙RK、联苯胺橙G和阴丹士林亮橙GK;红色颜料,例如氧化铁红、镉红、永久红4R、立索红、吡唑啉酮红、沃丘格红(watching red)钙盐、色淀红D、亮洋红6B、曙红色淀、罗丹明色淀B、茜素色淀和亮洋红3B;紫色颜料,例如坚牢紫B和甲基紫色淀;蓝色颜料,例如钴蓝、碱性蓝、维多利亚蓝色淀、酞菁蓝、无金属的酞菁蓝、部分氯化的酞菁蓝、坚牢天空蓝、和阴丹士林蓝BC;绿色颜料,例如铬绿、氧化铬、颜料绿B和孔雀石绿色淀;和黑色颜料,例如炭黑,油炉黑、烟道黑、灯黑、乙炔黑、吖嗪染料(例如苯胺黑)、偶氮染料的金属盐、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
脱模剂没有特别限制。脱模剂的实例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脂肪酸的金属盐、脂肪酸酯、石蜡、基于酰胺的蜡、多元醇蜡、有机硅清漆、巴西棕榈蜡和酯蜡。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
而且,调色剂可进一步包括电荷控制剂。电荷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苯胺黑;包含具有2-16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基于吖嗪的染料(参见日本审查的专利公布No.42-1627);碱性染料,例如C.I.碱性黄2(C.I.41000)、C.I.碱性黄3、C.I.碱性红1(C.I.45160)、C.I.碱性红9(C.I.42500)、C.I.碱性紫1(C.I.42535)、C.I.碱性紫3(C.I.42555)、C.I.碱性紫10(C.I.45170)、C.I.碱性紫14(C.I.42510)、C.I.碱性蓝1(C.I.42025)、C.I.碱性蓝3(C.I.51005)、C.I.碱性蓝5(C.I.42140)、C.I.碱性蓝7(C.I.42595)、C.I.碱性蓝9(C.I.52015)、C.I.碱性蓝24(C.I.52030)、C.I.碱性蓝25(C.I.52025)、C.I.碱性蓝26(C.I.44045)、C.I.碱性绿1(C.I.42040)和C.I.碱性绿4(C.I.42000);以上列举的碱性染料的色淀颜料;季铵盐,例如C.I.溶剂黑8(C.I.26150)、苯甲酰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铵和癸基三甲基氯化物;烷基锡化合物,例如二丁基锡化合物和二辛基锡化合物;二烷基硼酸锡化合物;胍衍生物;聚胺树脂,例如包含氨基的基于乙烯基的聚合物和包含氨基的基于缩合物的聚合物;公开于日本审查的专利公布No.41-20153、43-27596、44-6397和45-26478中的单偶氮染料的金属络合物盐;公开于日本审查的专利公布No.55-42752和59-7385中的水杨酸;二烷基水杨酸盐、萘甲酸和二羧酸的金属(例如Zn、Al、Co、Cr和Fe)络合物;磺化的铜酞菁颜料;有机硼盐;含氟的季铵盐;和基于杯芳烃的化合物。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注意,对于除了黑色调色剂之外的有色调色剂,水杨酸衍生物的白色金属盐等是优选的。
外部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外部添加剂的实例包括:无机粒子,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和氮化硼;以及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获得的具有0.05μm至1μm平均粒径的树脂粒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和聚苯乙烯粒子。以上列举的实例可组合使用。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其表面经历疏水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二氧化硅和氧化钛是优选的。而且,具有优异的对抗湿度的带电稳定性的调色剂可通过组合使用经疏水处理的二氧化硅和经疏水处理的氧化钛并且将经疏水处理的氧化钛的量调节为大于经疏水处理的二氧化硅的量而获得。
通过在配置成在排出显影装置内部的过量显影剂的同时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将本发明的载体用于由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补给用显影剂,可在极长的时期获得稳定的图像品质。即,用未劣化的且补给用显影剂中的载体替代显影装置内部的劣化载体为长期稳定地维持带电量且提供稳定的图像。这样的系统(方式)对于打印大的图像面积是特别有效的。在打印大的图像面积时,载体的主要劣化为与因载体上的调色剂消耗所引起的载体带电相关的劣化。当使用上述的系统时,载体的供应量在打印大的图像面积时增多并因此时常替换劣化载体。因此,可在极长的时期获得稳定的图像。
补给用显影剂的共混比优选地为,将2质量份至50质量份的调色剂与1质量份的载体进行共混。当调色剂的量为2质量份或更大时,供应的载体的量不是过大并且可防止显影剂的带电量的增大。当显影剂的带电量增大时,显影性能下降到较低的图像浓度。而且,当调色剂的量为50质量份或更小时,补给用显影剂中载体的比率不小并且因此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载体被替代,并且可预期防止载体劣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静电潜像承载体、配置成使静电潜像承载体带电的充电单元、配置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配置成用显影剂使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配置成将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单元、和配置成将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根据需要,图像形成设备可进一步包括适当选择的其它单元,例如除电单元、清洁单元、回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图像形成设备使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包括上述的载体和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作为补给用显影剂或在扭矩(torque)显影系统中的显影装置内部使用的显影剂。因此,确保了与市场中期望的图像品质和耐久性对应的足够的电荷控制性和耐久性,可将显影剂稳定地供应到显影区域,和通过使用低温定影调色剂的高速装置可进行在低图像面积比率的打印密度下的连续打印。
注意,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具有其它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只要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相同的功能。
在显影装置内部使用的显影剂期望地在显影剂中具有3质量%至11质量%的调色剂浓度。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包括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步骤、包括用本发明的双组分显影剂使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步骤、包括将形成在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步骤、和包括将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图像定影的步骤。
本发明的调色剂存储单元包括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功能的单元、和在该单元中存储的本发明的显影剂。调色剂存储单元的实施方式的实例包括显影剂存储容器、显影装置和处理卡盒。
显影剂存储容器为在其中存储显影剂的容器。
显影装置为在其中存储显影剂且配置成进行显影的单元。
处理卡盒包括至少静电潜像承载体和显影单元的一体化主体、在其中存储显影剂、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处理卡盒可进一步包括选自充电单元、曝光单元和清洁单元的至少一个。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说明包括四个图像形成站台(station)的串列式图像形成设备。在各站台中,进行不同颜色的图像形成,并且最终,获得彩色图像。下面将对图像形成进行描述。
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配置成供给文件的自动文件供给器(ADF)5、用于读取文件4的扫描仪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3,该图像形成单元3配置成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对输出自扫描仪单元的电子信号进行电子处理以基于输出自图像处理单元的电子信号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在扫描仪单元4中,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图像通过照射灯、镜子和透镜被彩色CCD读取,并且数据被送至图像处理单元。在图像处理单元中,对所述数据进行任何必要的处理以转换成图像信号并且将该图像信号送至图像形成单元3。
在图像形成单元3中,使用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K)调色剂的四个图像形成站台10Y、10C、10M和10K平行地设置,并且一个中间转印带21和一个二次转印辊25相对于四个图像形成站台10设置。作为构成图像形成设备1的图像形成站台10的一个实例,对黄色图像形成站台10Y的结构进行说明。其它的图像形成站台即青色图像形成站台10C、品红色图像形成站台10M和黑色图像形成站台10K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操作,除非另外指明。
注意,图像形成站台10可作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主体中的处理卡盒10使用。
一旦启动图像形成操作,在黄色图像形成站台10Y中,通过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装置12使作为静电潜像承载体的感光体1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通过利用电晕放电的充电装置12Y、12C、12M和12K的每一个使其中在电接地的芯上形成有机感光体层的感光体11Y、11C、11M和11K各自均匀地带负电之后,通过各自包括由激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单元的曝光装置30Y、30C、30M、30K的每一个对图像区域进行与各颜色对应的光照射,以在感光体11Y、11C、11M和11K的每一个上形成静电潜像。
然后,通过由曝光装置30进行的曝光将与全色文件的黄色组分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形成在带电的感光体11上以进行光写(photowriting),并且通过作为显影单元的黄色显影装置13Y用黄色调色剂使所述静电潜像可视化。而且,在青色图像形成站台、品红色图像形成站台和黑色图像形成站台10中以预定的时滞(时间差,time lag)进行相同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在各感光体11上形成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各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为了在中间转印带21上重叠在图像形成站台10Y、10C、10M和10K中形成在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图像Y、C、M和Bk作为一个全色图像,将一次转印辊23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面向各图像形成站台10的感光体11的位置处的背面处。通过向一次转印辊23施加预定的转印偏压将图像形成站台10的调色剂图像顺序地转印并且重叠在中间转印带21上。
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之后,通过光学除电单元消除各图像形成站台10中感光体11的表面电位,并且通过作为清洁单元的清洁装置19的清洁刮板将残留在感光体11上的调色剂除去,并且然后通过上述的充电装置12使感光体带电。重复该图像形成循环。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之后,通过光学除电单元消除感光体11的表面的电荷。之后,通过清洁装置19除去残留物例如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19除去的调色剂经由废调色剂输送通道输送到废调色剂存储槽。
在将全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之后,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22的清洁刷辊或清洁刮板将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沉积物例如调色剂和纸屑除去,并且以和上述的来自感光体的废调色剂相同的方式将收集的调色剂输送到废调色剂存储单元。通过借助凸轮机构使用设置在转印单元(在其中包括中间转印带21、转印偏压电源和带驱动轴)内部的张紧辊211(相对于转印辊25的反向辊)、212和213向转印带施加张力或从其释放张力,可使中间转印带21在中间转印带21与各图像形成站台10的感光体11接触的状态和中间转印带21与感光体11分离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由于上述机构,在装置操作时在各图像形成站台10的感光体11的旋转开始之前将中间转印带转变为与感光体接触的状态,并且在终止装置操作时将其转变为与感光体11分离的状态。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之后,通过光学除电单元消除感光体表面的电荷。然后,首先使清洁装置19的刷辊与感光体接触并且在与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清洁单元内部的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位置处)旋转以擦掉和松开感光体上的残留调色剂和沉积物从而减小对感光体的粘着力,并且然后使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刮板与感光体11在下游位置处接触以除去上述的松开的调色剂或沉积物。
之后,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的调色剂图像(其变成一个全色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将该记录纸同步地供给到中间转印带和施加预定偏压的二次转印辊25之间。转印装置20包括一次转印辊23、二次转印辊25、中间转印带21、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22等。
而且,通过由图像形成设备1控制的拾取辊42从设置在供纸器2内部的多个供纸盒40从供纸盒40逐一地供给所选择的记录纸。然后,通过输送辊43将记录纸输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然后,通过对位辊44将记录纸与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向二次转印辊25供给。
之后,将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输送到定影装置50,随后将记录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从而输出全色图像。
在其中在纸张的两面上进行打印的情形中,将记录纸在记录纸从图像定影装置送至排纸托盘48之前返回到双面传送单元32。然后,再次将记录纸送至对位辊44并且在第二表面上进行打印。
在显影装置13中,将其中包括磁场产生单元的显影套筒设置在面向感光体11的位置处。充电装置12配置成用作为以接触或非接触的状态设置成面向感光体11的充电部件的充电辊从电源施加预定电压以使感光体1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
而且,清洁装置19包括用于感光体11的清洁刮板。此外,清洁装置包括配置成收集清洁的调色剂的膜式收集刮板和配置成转移调色剂的收集线圈。清洁刮板由材料例如金属、树脂和橡胶形成。作为清洁刮板的材料,优选地使用橡胶例如有机硅橡胶、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和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在以上列举的实例中,氨基甲酸乙酯橡胶是特别优选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装置之外,还可设置配置成将润滑剂例如树脂(例如氟树脂和有机硅树脂)和硬脂酸金属化合物(例如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铝)施加到感光体11上的润滑剂施加器。在图1中,24为传送带并且47为排出辊。
注意,在图1中,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图像形成站台10还可充当处理卡盒。
图2为说明本发明的处理卡盒的结构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卡盒10包括充电装置12、显影装置13、和清洁装置19,它们全部设置在感光体11的外围处。处理卡盒10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处理卡盒至少包括感光体11和其它处理装置。通过从设置在上部处的曝光装置30发射的激光L在感光体11上形成潜像。处理卡盒10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主体中。
实施例
将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然而,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注意,“份”是指“质量份”。
<芯制造实施例>
(芯制造实施例1)
称量MnCO3、Mg(OH)2和Fe2O3的粉末并且将其混合以获得粉末混合物。通过加热炉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大气中在900℃预烘烤3小时。在将获得的预烘烤的产物冷却之后,将预烘烤的产物粉碎以获得具有约7μm粒度的粉末。将所得的粉末与1质量%分散剂一起加入到水从而制备浆料。将浆料提供到喷雾干燥器以造粒,从而获得具有约40μm平均粒径的粒料。将所述粒料装填到烧制(燃烧)炉,并且将所述粒料在氮气气氛中在1,250℃烘烤5小时。将获得的烧制产物通过研磨机进行研磨,随后通过筛分调节粒度,从而获得具有约35μm体均粒径的球形铁氧体粒子C1。
借助型号HRA9320-X100的微追踪粒度分布计(其获自NIKKISO CO.,LTD.)在将材料折射率设定为2.42、将溶剂折射率设定为1.33和将浓度设定为约0.06的情况下在水中测量所述体均粒径。
<树脂合成实施例>
(树脂合成实施例1)
向装备有搅拌器的烧瓶加入300g甲苯,并且将甲苯在氮气流动下加热直到90℃。随后,向所得的甲苯,以1小时滴加包含84.4g的由CH2=CMe-COO-C3H6-Si(OSiMe3)3(在该式中,Me为甲基)表示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硅烷(200mmol,Silaplane TM-0701T,其获自CHISSO CORPORATION)、39g(150mmol)的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65.0g(650mmo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0.58g(3mmol)的2,2′-偶氮二-2-甲基丁腈的混合物。在完成所述滴加之后,进一步加入通过将0.06g(0.3mmol)的2,2′-偶氮二-2-甲基丁腈溶解在15g甲苯中制备的溶液(2,2′-偶氮二-2-甲基丁腈的总量:0.64g(3.3mmol))并且将所得物在90℃-100℃温度下混合3小时从而获得基于甲基丙烯酰基的共聚物1。
获得的基于甲基丙烯酰基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3,000。随后,用甲苯将基于甲基丙烯酰基的共聚物以基于甲基丙烯酰基的共聚物溶液的非挥发性组分将为24质量%的方式进行稀释。
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共聚物溶液具有8.8mm2/s的粘度和0.91的比重。
注意,重均分子量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测定。粘度根据JIS-K2283在25℃测量。而且,非挥发性组分通过在铝制盘上称量1g的涂覆剂组合物、将所述涂覆剂组合物在150℃加热1小时、随后测量涂覆剂组合物的质量、和然后根据下式计算非挥发性组分而测定。
非挥发性组分(%)=加热后的质量×100/加热前的质量
<调色剂的制造实施例>
[调色剂1]
-聚酯树脂A的合成-
向装备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罐加入65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合物、86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合物、274份对苯二甲酸和2份二丁基氧化锡,并且使所得混合物在230℃在常压下反应15小时。接着,将所得物在5mmHg至10mmHg的减压下反应6小时以合成聚酯树脂。获得的聚酯树脂A具有2,300的数均分子量(Mn)、8,000的重均分子量(Mw)、58℃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5mgKOH/g的酸值、和35mgKOH/g的羟值。
-预聚物(可与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合成-
向装备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器皿加入682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合物、81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2摩尔)加合物、283份对苯二甲酸、22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二丁基氧化锡。使所得混合物在230℃在常压下反应8小时。随后,将所得物在10mmHg至15mHg的减压下反应5小时以合成中间聚酯。
获得的中间聚酯具有2,100的数均分子量(Mn)、9,600的重均分子量(Mw)、5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的酸值、和49的羟值。
接着,向装备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引入管的反应器皿加入411份所述中间聚酯、89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500份乙酸乙酯,并且使所得混合物在100℃下反应5小时以合成预聚物(可与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
获得的预聚物游离异氰酸酯的量为1.60质量%并且预聚物(其在150℃下静置45分钟之后)的固体含量为50质量%。
-酮亚胺(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的合成-
向设置有搅拌棒和温度计的反应器皿加入30份异佛尔酮二胺和70份甲乙酮。使所得的混合物在50℃反应5小时以合成酮亚胺化合物(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所获得的酮亚胺化合物(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具有423的胺值。
-母料的制造-
借助亨舍尔混合机(其获自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将1,000份水、540份具有42mL/100g的DBP吸油值和9.5的pH的炭黑Printex35(其获自Degussa AG)、和1,200份聚酯树脂A进行混合。借助双辊机将获得的混合物在150℃捏合30分钟,随后将捏合的产物进行辊压和冷却。借助粉碎机(其获自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将所得物粉碎。
-水性介质的制备-
将离子交换水(306份)、265份10质量%磷酸三钙悬浮液和1.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和搅拌以均匀地溶解,从而制备水性介质。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量-
通过以下方法测量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借助表面张力计Sigma(其获自KSV Instruments),使用安装在所述Sigma系统中的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将表面活性剂以每滴0.01质量%的量滴加到水性介质并且将混合物进行搅拌。在静置之后测量表面张力。由获得的表面张力曲线计算通过滴加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张力停止降低处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作为临界胶束浓度。通过表面张力计Sigma测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所述水性介质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相对于所述水性介质质量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5质量%。
-调色剂材料溶液的制备-
向烧杯加入70份聚酯树脂A、10份的所述预聚物和100份乙酸乙酯,并且将所得混合物进行搅拌和溶解。通过在如下条件下通过珠磨机Ultraviscomill(其获自IMEX Co.,Ltd.)三次将5份作为脱模剂的石蜡(HNP-9,其获自NIPPON SEIRO CO.,LTD.,熔点:75℃)、2份MEK-ST(其获自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LTD.)和10份的所述母料分散到所得物:供给速度为1kg/h,圆盘的轮缘速度为6m/秒,将具有0.5mm粒径的锆珠以80体积%填充。之后,向所得物加入2.7质量份的所述酮亚胺化合物并且使其溶解,从而制备调色剂材料溶液。
-乳液或分散液的制备-
向器皿加入150份所述水性介质相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其获自PRIMIXCorporation)在12,000rpm转速下搅拌该水性介质相。向所述水性介质相加入100份的所述调色剂材料溶液并且将所得混合物混合10分钟以制备乳液或分散液(乳化浆料)。
-有机溶剂的除去-
向设置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烧瓶加入100份乳化浆料。在以20m/分钟的搅拌圆周速度搅拌乳化浆料的情况下,将溶剂在30℃下以12小时从乳化浆料除去,从而获得分散浆料。
-洗涤-
将分散浆料(100份)在减压下进行过滤以获得滤饼。然后向滤饼加入100份离子交换水并且借助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向获得的滤饼加入300份离子交换水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将上述的一系列过程进行两次。向获得的滤饼加入20份的10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30分钟),随后在减压下进行过滤。向获得的滤饼加入300份离子交换水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向获得的滤饼加入300份离子交换水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将上述的一系列过程进行两次。向获得的滤饼进一步加入20份的10质量%盐酸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表面活性剂的量的调节-
当将300份离子交换水加入到通过以上洗涤获得的滤饼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混合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时,测量调色剂分散液的导电性。由预先制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校准曲线计算调色剂分散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根据计算值,加入离子交换水以将表面活性剂浓度调节到目标表面活性剂浓度(其为0.05质量%),从而获得调色剂分散液。
-表面处理步骤-
在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已经调节到具有预定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的调色剂分散液以5,000rpm混合的情况下,将调色剂分散液在水浴中在55℃的加热温度T1下加热10小时。之后,将调色剂分散液冷却到25℃并且将所得物进行过滤。向获得的滤饼进一步加入300份离子交换水并且通过TK均匀混合器将所得物混合(以12,000rpm的转速进行10分钟),随后进行过滤。-干燥-
通过空气循环干燥器将获得的最终滤饼在45℃干燥48小时并且将所得物通过具有75μm开口尺寸的筛网进行筛分从而获得调色剂母粒子1。
-外部添加剂处理-
而且,向100份调色剂母粒子1加入3.0份具有100nm平均粒径的疏水二氧化硅、0.5质量份具有20nm平均粒径的氧化钛和1.5份具有15nm平均粒径的疏水二氧化硅细粉末并且通过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从而获得[调色剂1]。
[调色剂1]具有5.2μm的体均粒径。
[调色剂2]
[粉碎调色剂的制造]
结晶聚酯树脂:4份
无定形树脂1:35份
无定形树脂2:55份
复合树脂:10份
着色剂(炭黑):14份
脱模剂(巴西棕榈蜡)(熔点:81℃):6份
电荷控制剂(单偶氮金属络合物盐染料(BONTRON S-34ORIENT CHEMICALINDUSTRIES CO.,LTD.):2份
在借助亨舍尔混合机(FM20B,其获自NIPPON COLE&ENGINEERING CO.,LTD.)将上述的调色剂原材料初步混合之后,借助双螺杆捏合机(PCM-30,其获自Ikegai Corp)将所得混合物在100℃-130℃温度下熔融和捏合。在通过辊压机将获得的捏合产物辊压成2.8mm的厚度之后,通过带式冷却机将所得物冷却到室温并且通过锤式粉碎机将其粗粉碎到200μm-300μm的尺寸。在借助超声喷射磨机Lab Jet(其获自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将所得物细粉碎之后,借助空气分级器(MDS-I,其获自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通过以重均粒径将为5.6μm±0.2μm的方式适当地调节天窗(louver)的开口度将所得物进行分级,从而获得调色剂母粒子。随后,将1.0份添加剂(HDK-2000,其获自CLARIANT)混合到100份的调色剂母粒子中,并且借助亨舍尔混合机将所得混合物搅拌,从而获得粉碎调色剂[调色剂2]。
结晶聚酯为通过使用1,5-戊烷二醇化合物作为醇组分和富马酸化合物作为羧酸组分而获得的树脂。
具体地,使醇组分和羧酸组分的单体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在170℃-260℃的温度下在常压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反应。之后,向所述反应体系加入相对于全部羧酸组分400ppm的三氧化锑,并且在3托的真空下将二醇从所述体系除去的同时在250℃下进行缩聚,从而获得结晶树脂。注意,进行交联反应直至搅拌扭矩将为10kg·cm(100ppm)并且通过解除反应体系的减压状态使所述反应终止。
表1
结晶聚酯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291
而且,至少一个衍射峰在结晶聚酯树脂的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测量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2θ=19°-25°的位置处出现并且确认以上的结晶聚酯树脂为结晶聚酯。所述结晶聚酯树脂X-射线衍射结果呈现在图3中。
以上的无定形树脂1和2为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树脂。
使芳族二醇组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的单体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在170℃-260℃的温度下在常压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反应。之后,向反应体系加入相对于全部羧酸组分400ppm的三氧化锑,并且在3托的真空下从所述体系除去二醇的同时在250℃下进行缩聚,从而获得树脂。注意,进行交联反应直至搅拌扭矩将为10kg·cm(100ppm)并且通过解除反应体系的减压状态使所述反应终止。
在以上的无定形树脂1和2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不存在衍射峰并且确认无定形树脂1和2为无定形的。
表2
无定形树脂1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292
表3
无定形树脂2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301
复合树脂为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树脂。
向作为5L容器且装备有氮气引入管、脱水管、搅拌器、滴液漏斗和热电偶的4-颈烧瓶加入基于缩聚的单体(即0.8摩尔的对苯二甲酸、0.6摩尔的富马酸、0.8摩尔的偏苯三酸酐、1.1摩尔的双酚A(2,2)环氧丙烷和0.5摩尔的双酚A(2,2)环氧乙烷)和酯化催化剂即9.5摩尔的二丁基氧化锡。将所得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中加热到135℃。
在搅拌的情况下,将基于加聚的单体(即10.5摩尔的苯乙烯、3摩尔的丙烯酸和1.5摩尔的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和聚合引发剂即0.24摩尔的叔丁基氢过氧化物放置在滴液漏斗中,并且将所得混合物以5小时滴加以进行反应6小时。
随后,将所得物以3小时加热直到210℃,并且在210℃和10kPa下进行反应直至获得期望的软化点,从而合成复合树脂。
获得的复合树脂具有115℃的软化点、58℃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25mgKOH/g的酸值。
表4
复合树脂
基于缩聚的单元 基于加聚的单元
基于聚酯的 基于乙烯基的
下面将对载体的制造实施例和显影剂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基于甲基丙烯酰基的共聚物1[固体内容物:24质量%]:22.0份
·有机硅树脂溶液[固体内容物:41质量%](SR2410,其获自Dow Corning TorayCo.,Ltd.):220.0份
·钛催化剂[固体内容物:57质量%](TC-754,其获自Matsumoto Fine ChemicalCo.,Ltd.):23.2份
·氨基硅烷[固体内容物:100质量%](SH6020,Dow Corning Toray Co.,Ltd.):1.8份
·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126份
·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165.6份
·辛烷:1,300份
通过油漆搅拌机将不包括钛催化剂的原材料共混并且将所得的混合物与1,000份的0.5mm Zr珠一起进行分散。之后,通过筛网除去所述珠,并且将所得物静置10分钟,从而获得树脂涂覆膜形成溶液。作为芯,使用5,000份的具有35μm平均粒径的球形铁氧体粒子C1(真比重:5.5)。借助SPIRA COTA(其获自OKADA SEIKO CO.,LTD.)将芯粒子的表面用通过将钛催化剂加入到所述涂覆膜形成溶液而制备的溶液以70℃的内部涂覆机温度进行涂覆。在完成涂覆之后,将所得物在70℃(其是和在涂覆期间的温度相同的温度)干燥20分钟。
将获得的载体在电炉中在氮气气氛中在210℃静置1小时以烧制载体。在将所得物冷却之后,在使用具有63μm开口尺寸的筛网的情况下将铁氧体粉末块研磨,从而获得[载体1]。
[载体1]的钡暴露量B为4.1(原子%)。
以调色剂密度为7重量%的方式称量[载体1]和[调色剂1],并且借助管式混合机将混合物以81rpm搅拌5分钟,从而制造作为评价用的显影剂的[显影剂1]。
(对比例1)
[载体2]和[显影剂2]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干燥时间改变为0分钟之外。[载体2]的钡暴露量B为0.1(原子%)。
(实施例2)
[载体3]和[显影剂3]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9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165.6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7分钟之外。[载体3]的钡暴露量B为1.2(原子%)。
(实施例3)
[载体4]和[显影剂4]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30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改变为300.0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30分钟之外。[载体4]的钡暴露量B为9.9(原子%)。
(对比例2)
[载体5]和[显影剂5]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8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165.5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7分钟之外。[载体5]的钡暴露量B为1.1(原子%)。
(对比例3)
[载体6]和[显影剂6]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30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300.0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35分钟之外。[载体6]的钡暴露量B为10.8(原子%)。
(实施例4)
[载体7]和[显影剂7]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11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165.5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15分钟之外。[载体7]的钡暴露量B为3.0(原子%)。
(实施例5)
[载体8]和[显影剂8]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25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250.0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30分钟之外。[载体8]的钡暴露量B为8.0(原子%)。
(实施例6)
[载体9]和[显影剂9]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103.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165.5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13分钟之外。[载体9]的钡暴露量B为2.8(原子%)。
(实施例7)
[载体10]和[显影剂10]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体均粒径D50:740nm)的量改变为270.0份、将缺氧的钨掺杂的锡粒子(体均粒径D50:250nm)的量改变为250.0份、和将干燥时间改变为31分钟之外。[载体10]的钡暴露量B为8.4(原子%)。
(实施例8)
[载体11]和[显影剂11]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改变为氢氧化镁(体均粒径D50:800nm)之外。[载体11]的镁暴露量B为4.3(原子%)。
(实施例9)
[载体12]和[显影剂12]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的D50从740nm改变为500nm之外。[载体12]的钡暴露量B为4.0(原子%)。
(实施例10)
[载体13]和[显影剂13]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的D50从740nm改变为1,000nm之外。[载体13]的钡暴露量B为4.1(原子%)。
(实施例11)
[载体14]和[显影剂14]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的D50从740nm改变为489nm之外。[载体14]的钡暴露量B为4.2(原子%)。
(实施例12)
[载体15]和[显影剂15]以和实施例1的载体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硫酸钡粒子的D50从740nm改变为1,030nm之外。[载体15]的钡暴露量B为4.1(原子%)。
(实施例13)
[显影剂16]以和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获得,除了将与[载体1]混合的调色剂从[调色剂1]改变[调色剂2]之外。
下面将对通过实际装置对获得的显影剂进行评价的方法进行描述。
<载体沉积(实心部)的评价>
使用获得的显影剂和作为高速机的RICOH Pro C9110(按需打印机,其获自RicohCompany Limited)进行图像评价。在使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显影剂1-6各自在600,000张A4-尺寸的纸上以0.5%的图像面积进行打印之后,在以下条件下进行评价。
当载体沉积发生时,载体沉积对感光体鼓或定影辊造成破坏,导致图像品质低。即使载体沉积在感光体上发生,仅仅部分载体转移到纸上。因此,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在打印600,000张之后,在一定的显影条件(充电(带电)电位(Vd):-600V,在感光(光敏化,photosensitization)之后与图像部(实心文件)对应的部分的电位:-100V,显影偏压:DC-500V)下进行的实心图像的图像形成期间通过关掉电源的方法暂停图像形成。对在转印后在感光体上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进行计数以进行评价。注意,所评价的区域为在感光体上尺寸为10mm×100mm的区域。“A”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0的状态,“B”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1-2的状态,“C”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3-4的状态,和“D”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5以上的状态。判断“A”、“B”和“C”为合格并且“D”为不合格。
<调色剂飞散1和2的评价>
使用获得的显影剂和RICOH Pro C6003(数字彩色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外围设备,其获自Ricoh Company Limited)进行图像评价。
调色剂飞散1通过在使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显影剂1-16各自以5%的图像面积比率打印600,000张A4-尺寸的纸之后目测显影单元的侧表面的状态进行评价。在表中,A为极好,B为好,C为尚可,和D为差。
“A”为其中在全部PCU单元中不发生调色剂飞散的状态。“B”为其中显影单元被调色剂弄脏(污化,smear)但是在该装置以外调色剂没有飞散的状态,“C”为其中显影单元和过滤器被调色剂弄脏但是在该装置以外调色剂没有飞散的状态,和“D”为其中在该装置以外调色剂飞散的状态。
调色剂飞散2以和调色剂飞散1中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除了将图像面积比率改变为20%之外。
在打印600,000张之后,目测显影单元的侧表面的状态以进行评价。表中的符号与调色剂飞散1是相同的。
<在10℃、15%环境中的ID评价>
使用获得的显影剂和RICOH Pro C9110(按需打印机,其获自Ricoh CompanyLimited)进行图像评价。装置和显影剂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10℃和15%。在以0.5%的图像面积比率打印100张A4-尺寸的纸之后,在每张纸5个位置处测量在2张纸上打印的全实心图像(图像面积比率:100%)的ID,并且计算2张纸的平均值。
“A”为其中ID为1.6或更大但是小于1.8的情形,“B”为其中ID为1.4或更大但是小于1.6的情形,“C”为其中ID为1.2或更大但是小于1.4的情形,和“D”为其中ID小于1.2的情形。判断“A”、“B”和“C”为合格并且“D”为不合格。
<在边缘部位上载体沉积的评价>
使用获得的显影剂和RICOH Pro C9110(按需打印机,其获自Ricoh CompanyLimited)进行图像评价。所述装置和显影剂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10℃和15%。在以0.5%的图像面积比率打印100张A4-尺寸的纸之后,在以下条件下进行评价。
当载体沉积发生时,载体沉积对感光体鼓或定影辊造成破坏,导致图像品质低。
在打印100张之后,在感光体上沿着副扫描方向形成2点-线(100行/英寸)的图像。然后,在一定显影条件(充电电位(Vd):-600V,在感光之后与图像部(实心文件)对应的部分的电位:-100V,显影偏压:DC-400V,转印偏压:0V)下进行的两点线图像形成期间通过关掉电源暂停图像形成。对在转印后在感光体上载体沉积的数量进行计数以进行评价。注意,所评价的区域为感光体上尺寸为10mm×100mm的区域。“A”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0的状态,“B”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1-8的状态,“C”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9-20的状态,和“D”为其中所发生的载体沉积的数量为21以上的状态。判断“A”、“B”和“C”为合格并且“D”为不合格。
评价结果列在表5中。
Figure BDA0001799994160000361
参考数字的说明
1:图像形成设备
2:供纸器
3:图像形成单元
4:扫描仪单元
5:自动文件供给器(ADF)
10:图像形成站台(处理卡盒)
11:感光体
12:充电装置
13:显影装置
19:清洁装置
20:转印装置
21:中间转印带
22: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
23:一次转印辊
24:传送带
25:二次转印辊
30:曝光装置
32:双面传送单元
40:供纸盒
42:拾取辊
43:输送辊
44:对位辊
47:排出辊
48:排纸托盘
50:定影装置

Claims (8)

1.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
芯粒子,和
包覆所述芯粒子的树脂层,其中所述树脂层包含金属化合物粒子,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粒子包括镁化合物粒子或钡化合物粒子并且还包括缺氧的钨掺杂的锡,和在所述载体的表面上镁或钡的以原子%计的暴露量B满足以下关系:
10.0 ≥ B ≥ 1.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以原子%计的暴露量B满足以下关系:
8.0 ≥ B ≥ 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粒子为钡化合物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
其中所述载体满足以下关系:
500 ≤ C ≤ 1,000,
其中以nm计的C为所述镁化合物粒子或所述钡化合物粒子的体均粒径D50。
5.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载体;和
调色剂。
6.补给用显影剂,其包括:
载体;和
调色剂,
其中所述补给用显影剂包括相对于1质量份载体2质量份-50质量份的调色剂,并且所述载体为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载体。
7.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双组分显影剂;
静电潜像承载体;
充电单元,其配置成使所述静电潜像承载体带电;
曝光单元,其配置成在所述静电潜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配置成用所述双组分显影剂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配置成将形成在所述静电潜像承载体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和
定影单元,其配置成将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
8.调色剂存储单元,其包括:
存储在所述调色剂存储单元中的根据权利要求5的双组分显影剂或根据权利要求6的补给用显影剂。
CN201780017467.9A 2016-03-17 2017-02-28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Active CN108885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3684 2016-03-17
JP2016053684 2016-03-17
PCT/JP2017/007610 WO2017159333A1 (ja) 2016-03-17 2017-02-28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420A CN108885420A (zh) 2018-11-23
CN108885420B true CN108885420B (zh) 2021-09-28

Family

ID=5985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467.9A Active CN108885420B (zh) 2016-03-17 2017-02-28 静电潜像显影剂用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用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纳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4051B2 (zh)
EP (1) EP3432075B1 (zh)
JP (1) JP6627965B2 (zh)
CN (1) CN108885420B (zh)
WO (1) WO20171593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5193B2 (ja) 2018-09-28 2022-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51413B2 (ja) 2018-11-22 2022-10-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現像剤、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7251295B2 (ja) * 2019-04-26 2023-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そ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EP3819708A1 (en) 2019-11-11 2021-05-12 Ricoh Company, Ltd. Carrier for forming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developer for forming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metho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23089687A (ja) 2021-12-16 2023-06-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現像剤、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8A (zh) * 1994-08-31 1996-07-17 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双组分型显影剂
JPH10142842A (ja) * 1996-11-06 1998-05-29 Konic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現像方法
US6051352A (en) * 1997-09-09 2000-04-18 Konica Corporation Carri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and developing method
JP201114539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4603695A (zh) * 2012-06-27 2015-05-06 株式会社理光 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6078A (ja) 1994-04-18 1995-10-31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JP3808120B2 (ja) 1994-12-06 2006-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二成分系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932388A (en) * 1996-10-31 1999-08-03 Konica Corporation Carri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and developing method
JPH10339973A (ja) 1997-06-06 1998-12-2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184167A (ja) 1997-12-19 1999-07-09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荷像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202560A (ja) 1998-01-14 1999-07-30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429219B2 (ja) 1998-07-27 2003-07-2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666A (ja) 1998-09-25 2000-04-07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被覆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319646B1 (en) 1999-09-16 2001-11-20 Ricoh Technology Research, Inc.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veloper, container including th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er wherein the carrier satisfies the relationship 1.0≦C2/C1≦1.3
JP2003107786A (ja) * 2001-09-28 2003-04-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298498B1 (en) * 2001-09-28 2005-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946518B2 (ja) 2001-12-28 2007-07-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用カラー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容器
DE60301084T2 (de) * 2002-05-07 2006-05-24 Canon K.K. Entwicklerträger, Entwicklungsapparatur worin dieser Entwicklerträger eingesetzt ist und Verfahrenskassette worin dieser Entwicklerträger eingesetzt ist
DE60325440D1 (de) 2002-05-24 2009-02-05 Ricoh Kk Farbtoner für die Entwicklung elektrostatischer Bilder, diesen Farbtoner enthaltender Behälter, diesen Farbtoner verwendendes Bildherstellungsverfahren, sowie diesen Farbtoner verwendender Apparat
US7060407B2 (en) 2002-10-04 2006-06-13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removing method, image remo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439429B1 (en) 2003-01-20 2013-03-13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CN100367115C (zh) 2003-01-20 2008-02-06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印刷色盒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3953964B2 (ja) 2003-02-10 2007-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及び定着方法
JP2004258170A (ja) 2003-02-25 2004-09-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905048B2 (ja) 2003-03-17 2007-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定着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615080B1 (en) 2003-03-26 2016-05-1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37329B2 (ja) 2003-06-25 2008-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24775A (ja) 2003-06-30 2005-01-27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S2439075T3 (es) 2003-09-18 2014-01-21 Ricoh Company, Ltd. Tóner, revelador, aparato de formación de imagen y método de formación de imagen
JP4070702B2 (ja) 2003-10-10 2008-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530100B1 (en) 2003-10-22 2009-02-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oner
US7642032B2 (en) 2003-10-22 2010-01-05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7763410B2 (en) 2003-11-18 2010-07-27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ing carrier, associ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ology of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JP4794852B2 (ja) 2003-12-12 2011-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938649B (zh) 2004-02-03 2012-10-24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盛放容器、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105650B2 (ja) 2004-03-16 2008-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7368213B2 (en) 2004-03-19 2008-05-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an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438245B2 (en) 2004-07-13 2008-10-21 Ricoh Company, Ltd. Milling and classifying apparatus, collision mill, air classifier,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JP2006039424A (ja) 2004-07-29 2006-02-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トナー並びに該トナーを収納したトナー容器
JP4246121B2 (ja) 2004-07-29 2009-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カラー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4608393B2 (ja) 2004-09-10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電子写真現像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455942B2 (en) 2004-09-17 2008-11-2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2006293266A (ja) 2005-03-16 2006-10-26 Ricoh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これを用いた静電潜像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728903B2 (ja) 2005-08-25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773333B2 (ja) 2006-02-13 2011-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682062B2 (ja) 2006-03-07 2011-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61233B2 (ja) 2006-04-17 2012-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現像剤キャリア用芯材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070570A (ja) 2006-09-13 2008-03-2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333882B2 (ja) 2006-09-14 2013-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JP2008102394A (ja) 2006-10-20 2008-05-01 Ricoh Co Ltd キャリア、補給用現像剤、現像装置内現像剤、現像剤補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80152393A1 (en) 2006-12-20 2008-06-26 Masashi Nagayama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817389B2 (ja) 2007-01-15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US20080213684A1 (en) 2007-01-18 2008-09-04 Masashi Nagayama Carrier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5152628B2 (ja) 2007-01-26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EP1965261B1 (en) 2007-03-02 2016-11-0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JP2008225317A (ja) 2007-03-15 2008-09-25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8045892B2 (en) 2007-04-27 2011-10-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n agitation compartment
JP5124231B2 (ja) 2007-06-19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069500A (ja) 2007-09-13 2009-04-02 Sharp Corp キャリ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29594B2 (ja) 2007-09-13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ための電子写真現像剤並びに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5006145B2 (ja) 2007-09-19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規制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940092B2 (ja) 2007-10-17 2012-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879145B2 (ja) 2007-12-03 2012-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と電子写真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5403318B2 (ja) 2008-03-17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90232526A1 (en) 2008-03-17 2009-09-17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5434412B2 (ja) 2008-09-17 2014-03-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5454081B2 (ja) 2008-11-12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
JP2010117519A (ja) 2008-11-12 2010-05-27 Ricoh Co Ltd キャリア
JP2010169840A (ja) 2009-01-22 2010-08-0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キャリア、電子写真用現像剤、電子写真用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22452B2 (ja) 2009-03-12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2成分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US8211610B2 (en) 2009-03-18 2012-07-03 Ricoh Company Limited Carrier for use in develope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using the carri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developer
JP5593940B2 (ja) 2009-09-10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3229B2 (ja) 2009-09-14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用キャリア、及び静電潜像用現像剤
US8481239B2 (en) * 2009-10-13 2013-07-09 Ricoh Company Limited Carrier fo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JP5626569B2 (ja) * 2009-10-13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成分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2011209678A (ja) * 2009-10-15 2011-10-20 Ricoh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現像剤、現像剤入り容器、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598184B2 (ja) 2010-03-17 2014-10-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5534431B2 (ja) 2010-06-14 2014-07-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2774A (ja) 2010-07-07 2012-02-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032775A (ja) 2010-07-07 2012-02-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現像剤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29170B2 (ja) 2010-08-02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47971A (ja) * 2010-08-26 2012-03-08 Ricoh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用現像剤、静電潜像現像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67016B2 (ja) 2010-08-30 2014-04-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および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の製造方法
JP5522468B2 (ja) 2010-09-07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方法
JP5891641B2 (ja) 2010-09-08 2016-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静電潜像現像剤
JP5729210B2 (ja) 2010-09-14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二成分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それを用いた静電潜像現像剤、カラートナー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静電潜像現像剤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3389A (ja) 2010-10-06 2012-04-26 Sharp Corp 樹脂被覆キャリアおよび2成分現像剤
JP2012208473A (ja) 2011-03-11 2012-10-25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728696B2 (en) 2011-03-14 2014-05-20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12208217A (ja) 2011-03-29 2012-10-25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54215B2 (ja) 2011-04-01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03521A (ja) 2011-06-21 2013-01-07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028394B2 (ja) 2011-06-29 2016-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024919A (ja) 2011-07-15 2013-02-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15044B2 (ja) 2011-09-14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
JP2013076997A (ja) 2011-09-15 2013-04-25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69990B2 (ja) 2011-09-16 2017-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74882A (ja) 2012-03-15 2014-04-24 Ricoh Co Ltd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171361B2 (ja) 2012-03-15 2017-08-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0877B2 (ja) 2012-03-21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30260302A1 (en) 2012-03-29 2013-10-03 Hisashi Nakajima Toner for forming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1537B2 (ja) 2012-03-29 2016-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133B2 (ja) 2012-04-03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115210B2 (ja) 2012-09-18 2017-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153652A (ja) 2013-02-13 2014-08-25 Ricoh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6155704B2 (ja) 2013-03-04 2017-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静電潜像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892089B2 (ja) 2013-03-07 2016-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175896B2 (ja) 2013-05-21 2017-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補給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2699B2 (ja) 2013-05-21 2017-06-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11195A (ja) * 2013-06-28 2015-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補給用現像剤、現像剤入り容器、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447900B2 (ja) 2013-07-26 2019-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MX2016009210A (es) 2014-01-17 2016-10-05 Ricoh Co Ltd Toner para electrofotografia, metodo de formacion de imagen, y cartucho de procesamiento.
JP2015161887A (ja) 2014-02-28 2015-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赤色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5243B2 (ja) 2014-03-10 2018-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白色トナー、並びに該白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8866B2 (ja) * 2015-05-08 2019-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2017003858A (ja)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6631200B2 (ja) 2015-11-27 2020-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WO2018013439A1 (en) * 2016-07-09 2018-01-18 Grabango Co. Remote state following devices
JP6848566B2 (ja) * 2017-03-17 2021-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8A (zh) * 1994-08-31 1996-07-17 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双组分型显影剂
JPH10142842A (ja) * 1996-11-06 1998-05-29 Konic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及び現像方法
US6051352A (en) * 1997-09-09 2000-04-18 Konica Corporation Carri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and developing method
JP201114539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キャリア、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4603695A (zh) * 2012-06-27 2015-05-06 株式会社理光 载体、双组分显影剂、补给显影剂、图像形成方法、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420A (zh) 2018-11-23
JP6627965B2 (ja) 2020-01-08
JPWO2017159333A1 (ja) 2019-01-24
EP3432075B1 (en) 2021-05-05
EP3432075A1 (en) 2019-01-23
US20190018331A1 (en) 2019-01-17
US10474051B2 (en) 2019-11-12
WO2017159333A1 (ja) 2017-09-21
EP3432075A4 (en) 2019-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8184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5891641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静電潜像現像剤
JP5729210B2 (ja) 二成分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それを用いた静電潜像現像剤、カラートナー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静電潜像現像剤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615176B (zh) 载体、显影剂、图像形成设备、显影剂存储单元和图像形成方法
US10474051B2 (en) Carrier for developer of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two-component developer, replenishing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stored unit
KR101717338B1 (ko) 캐리어, 이성분 현상제, 보급용 현상제, 화상 형성 방법,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6848566B2 (ja) キャリア、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10031434B2 (en) Carrier and developer
JP6473287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それを用いた二成分現像剤および補給用現像剤、二成分現像剤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7001954B2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64856A (ja) 現像装置
JP6699331B2 (ja) キャリア、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601104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静電潜像現像剤
JP5533468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及び静電潜像現像剤
JP5581912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
JP6691688B2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6862934B2 (ja) キャリア、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668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522467B2 (ja) 現像剤用キャリアと二成分現像剤、それらの製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21192079A (ja)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58401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