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6513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06513B CN108806513B CN201810713555.9A CN201810713555A CN108806513B CN 108806513 B CN108806513 B CN 108806513B CN 201810713555 A CN201810713555 A CN 201810713555A CN 108806513 B CN108806513 B CN 1088065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display area
- metal layer
- plane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包括器件设置区、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以及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包围器件设置区,显示区包围第一非显示区;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各数据线均包括第一走线部,第一走线部位于第二金属层中;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数据线还包括第一跨接部,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三金属层中;或者,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一金属层中;或者,部分第一跨接部位于第三金属层中,部分第一跨接部位于第一金属层中,上述显示面板可以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正常安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公共场所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电子设备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目前,“屏占比”成为衡量显示面板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屏占比”越大,意味着显示面板的边框越小,这使得显示面板的边框无法容纳尺寸较大的器件,如摄像头、听筒或红外传感器等。因此,如何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能够正常安装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能够正常安装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器件设置区、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以及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器件设置区,所述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个像素单元,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结构排布;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数据线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延伸,所述扫描线沿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延伸;各所述像素单元与与其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扫描线均电连接;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之间;
各所述数据线均包括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走线部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设置;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所述数据线还包括第一跨接部,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且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设置;包括所述第一跨接部的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走线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跨接部电连接;
各所述第一跨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或者,各所述第一跨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或者,部分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部分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增设第一非显示区,并设置第一非显示区包围器件设置区,显示区包围第一非显示区,实质是对显示面板各区域进行重新布局,将器件设置区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显示面板各区域,进而达到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能够正常安装使用的目的。第二,通过设置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三金属层中;或者,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一金属层中;或者,部分第一跨接部位于第三金属层中,部分第一跨接部位于第一金属层中,可以增大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抑制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信号串扰,进而达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另外,这样设置在确保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信号串扰较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缩减第一非显示区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器件设置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区域D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3中B1-B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数据线布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emux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010。衬底基板010包括器件设置区011、显示区013以及第二非显示区014,第二非显示区014包围显示区013和器件设置区011,并且显示区013和器件设置区011间隔一定距离。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形成在衬底基010显示区013内的多条数据线020、多条扫描线030和多个像素单元040。多个像素单元040呈阵列结构排布,数据线020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延伸,扫描线030沿阵列结构的行方向200延伸;各像素单元040与与其对应的数据线020和与其对应的扫描线030均电连接。其中,器件设置区011用于设置摄像头、听筒或红外传感器等。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边框越来越小,屏占比越来越大,造成第二非显示区014的尺寸越来越小,使得第二非显示区014无法容纳尺寸较大的器件,如摄像头、听筒或红外传感器等。因此,如何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能够正常安装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器件设置区和第一非显示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区域D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3中B1-B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衬底基板10包括器件设置区11、第一非显示区12、显示区13以及第二非显示区14,第一非显示区12包围器件设置区11,显示区13包围第一非显示区12,第二非显示区14包围显示区13;形成在衬底基板10上的多条数据线20、多条扫描线30和多个像素单元40,多个像素单元40呈阵列结构排布;在显示区13内,数据线20沿阵列结构的列方向100延伸,扫描线30沿阵列结构的行方向200延伸;各像素单元40与与其对应的数据线20和与其对应的扫描线30均电连接;形成在衬底基板10上的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三金属层M3,第一金属层M1位于衬底基板10和第二金属层M2之间,第二金属层M2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三金属层M3之间;各数据线20均包括第一走线部21,第一走线部21位于第二金属层M2中;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数据线20的第一走线部21围绕器件设置区11设置;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数据线20还包括第一跨接部22,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内且围绕器件设置区11设置;包括第一跨接部22的数据线20的第一走线部21与对应的第一跨接部22电连接;各第一跨接部22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
对比图1和图2,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第一非显示区12,并设置第一非显示区12包围器件设置区11,显示区13包围第一非显示区12,实质是对显示面板各区域进行重新布局,将器件设置区11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显示面板各区域,进而达到在确保显示面板屏占比较高的前提下,使得各尺寸较大的器件能够正常安装使用的目的。
考虑现有的显示面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一帧的显示时间内,各数据线按照阵列结构的行方向依次输入数据线信号,以为与之电连接的像素单元进行充电。例如,对第i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后,对与第i条数据线相邻的第i+1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由于通常第i+1条数据线需要输入的数据信号不等于第i条数据线输入的数据信号。这会使得,在向第i+1条数据线输入数据信号时,因耦合电容的作用第i条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发生跳变,即造成相邻两条数据线信号串扰。在显示较为严苛的画面时,与发生信号串扰的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显示亮度与未发生信号串扰的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显示亮度差别较大,进而造成显示不均。
研究表明,相邻数据线之间的耦合电容越大,信号串扰现象越严重。根据公式其中C为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耦合电容值,ε是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电介质介电常数,与电介质的材料相关,为定值。S为相邻两条数据线20的正对面积,d为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k为静电力常量,为定值。由上述公式可知,对于位于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相邻两条数据线20的正对面积S为定值,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d越大,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耦合电容值C越小,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越不容易出现信号串扰。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实质是将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内的部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第三金属层M3制作形成,一类利用第二金属层M2制作形成。这样在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数据线的总条数P一定的情况下,每一层金属层(包括第三金属层M3和第二金属层M2)中,数据线数量均小于P,这样可以增大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抑制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进而达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
相比于“第一非显示区内,将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数据线均利于同一金属层制作形成”的方案相比,继续参见图4,由于将第一非显示区12的数据线利用第三金属层M2和第二金属层M2共同制作形成,在确保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较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缩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其中,器件设置区11是指用于设置摄像头、听筒或红外传感器等器件的区域。在实际设置时,根据待设置器件的需要,可选地,将该器件设置区11内衬底基板10连同形成在该区域内的各膜层均挖去;或者,保留该器件设置区11内的衬底基板10,将形成在该区域内的至少部分膜层挖去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图2和图3中,示例性地,设置器件设置区11的形状为圆形,这仅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在实际设置时,可选地,设置器件设置区11的形状为多边形(如长方形)或椭圆形等。同理,第一非显示区12的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另外,“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数据线20的第一走线部21围绕器件设置区11设置”中“围绕”是指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走线部21沿器件设置区11的边缘绕行。示例性地,图3中,第一走线部21沿器件设置区11的边缘绕行的起点B3与器件设置区11中心O(可选地,器件设置区11中心O为器件设置区11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为B3O,第一走线部21沿器件设置区11的边缘绕行的终点B4与器件设置区11中心O的连线B4O,B3O和B4O形成的夹角α小于180°。在实际设置时,可选地,B3O和B4O形成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360°,即第一走线部21可以包围器件设置区11,也可以不包围器件设置区11。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类似地,“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内且围绕器件设置区11设置”是指第一跨接部22沿器件设置区11的边缘绕行。第一跨接部22可以包围器件设置区11,也可以不包围器件设置区11。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5相比,图6中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各第一跨接部22均位于第一金属层M1中。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将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内的部分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第一金属层M1制作形成,一类利用第二金属层M2制作形成。这样在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数据线的总条数P一定的情况下,每一层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数据线数量均小于P,这样可以增大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抑制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进而达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另外,这样设置在确保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较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缩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图5相比,图7中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部分第一跨接部位22于第三金属层M3中,部分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将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内的部分分为三大类,一类利用第一金属层M1制作形成,一类利用第二金属层M2制作形成,最后一类利用第三金属层M3制作形成。这样在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数据线的总条数P一定的情况下,每一层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和第三金属层M3)中,数据线数量均小于P,这样可以增大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电容耦合效应,抑制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进而达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另外,这样设置在确保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较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缩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考虑位于不同金属层中距离较近的两条数据线20,若存在正对面积S,根据公式在正对面积S为定值时,相邻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d越大,这两条数据线20之间的耦合电容值C越小。因此,如图5,可选地,若第一金属层M1与第二金属层M2之间的最小距离d1小于第二金属层M2与第三金属层M3之间的最小距离d2;各第一跨接部22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降低位于相邻金属层中距离较近的数据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值C,进而达到抑制位于相邻金属层中距离较近的数据线之间的信号串扰现象。
本申请上述方案具体实现方法有多种,下面就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由于“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的方案与“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一金属层M1中”的方案类似,以下仅以“各第一跨接部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一跨接部2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所有第一走线部2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每一个第一跨接部22与任意一个第一走线部21的正对面积S为0,这样任意两条位于不同金属层的数据线20之间的耦合电容值C为0,达到抑制位于不同金属层中数据线之间的信号串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
在设计时,满足“所有第一跨接部2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所有第一走线部2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这一条件的设计方案有多种。例如,可选地,也可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设置沿器件设置区11中心O指向显示区13,且平行于阵列结构的行方向200上,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奇数个数据线20包括第一跨接部22和第一走线部21,第偶数个数据线20仅包括第一走线部21。这样设置的实质是将数据线2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平均或近似平均的分配于第二金属层M2与第三金属层M3中,以充分减少第一非显示区12内各金属层需要布设的数据线20的数量,进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类似地,也可以设置沿器件设置区11中心O指向显示区13,且平行于阵列结构的行方向200上,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偶数个数据线20包括第一跨接部22和第一走线部21,第奇数个数据线20仅包括第一走线部21。这样设置同样可以将数据线2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平均或近似平均的分配于第二金属层M2与第三金属层M3中,以充分减少第一非显示区12内各金属层需要布设的数据线20的数量,进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中虚线l表示第一平面与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交线。图9为图8中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和图9,可选地,显示面板中,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令同时满足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平行于阵列结构的行方向100,且经过器件设置区11中心O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一跨接部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所有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实质是,在确保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信号串扰较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缩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的数据线20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图8和图9中,位于第三金属层M3的第一跨接部22和位于第二金属层M2的第一走线部21一一对应设置,且各第一跨接部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对应的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完成重合,这仅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可选地,还可以设置仅存在一条第一跨接部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一条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除该第一跨接部22外,其他任意一条第一跨接部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各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不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分第一跨接部位22于第三金属层M3中,部分第一跨接部22位于第一金属层M1”的具体实现方法有多种,为了便于说明,令第一跨接部包括第一子跨接部和第二子跨接部,第一子跨接部位于第一金属层中,第二子跨接部位于第三金属层中;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第一数据线仅包括第一走线部,第二数据线同时包括第一走线部和第一子跨接部;第三数据线同时包括第一走线部和第二子跨接部。即各第一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均利用第二金属层制作形成,各第二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均利用第一金属层制作形成,各第三数据线经过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均利用第三金属层制作形成。
进一步地,所有第一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第二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第三数据线同时充电。通过设置所有第一数据线同时充电,可以避免因先后输送数据信号,后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一数据线上传输的数据信号引起相邻的先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一数据线上的信号发生跳变,造成信号串扰的不良现象出现。类似地,通过设置所有第二数据线同时充电,可以避免因先后输送数据信号,后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二数据线上传输的数据信号引起相邻的先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二数据线上的信号发生跳变,造成信号串扰的不良现象出现。通过设置所有第三数据线同时充电,可以避免因先后输送数据信号,后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三数据线上传输的数据信号引起相邻的先输送数据信号的第三数据线上的信号发生跳变,造成信号串扰的不良现象出现。
令同时满足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平行于阵列结构的行方向,且经过器件设置区11中心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显示面板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投影,所有第一子跨接部2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投影,所有第二子跨接部2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投影;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不重合。通过设置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不重合,可以使得任意两条位于不同金属层的数据线的正对面积S为0,这样可以使得,任意两条位于不同金属层的数据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值C为0,进而达到抑制位于不同金属层中数据线之间的信号串扰现象。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令同时满足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平行于阵列结构的行方向,且经过器件设置区11中心的平面为第一平面;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投影,所有第一子跨接部2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投影,所有第二子跨接部2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投影;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两个部分重合。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充分缩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实现“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两个部分重合”的方式有多种。示例性地,图11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完全不重合;第一投影与第三投影完全不重合;第二投影与第三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中,与同一数据线相连的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与不同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可以相同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图10和图11中利用Y1、Y2、Y3表示与该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其中,Y1、Y2、Y3不相同。参见图10和图11,可选地,与各第一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相同,与各第二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相同,与各第三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相同,且与第一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与第二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以及与第三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中任意两者均不同。示例性地,与各第一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为红色,与各第二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为蓝色,与各第三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为绿色。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便于利用多路分配器电路(简称Demux电路)实现数据线的驱动。Demux电路包括多个数据选择电路,每一个数据选择电路中,多条数据线与一个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相连。Demux电路的使用可以在保持较高的分辨率的前提下,减少数据驱动电路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的数量,降低显示面板的成本。且利用Demux电路便于实现所有第一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第二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第三数据线同时充电。
继续参见图10或图11,可选地,该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50(在图10和图11中用T表示,以与数据线相区别)。至少存在一条触控走线5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各触控走线50均包括第二走线部51,第二走线部51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每一第二走线部51位于同层的相邻两条第二子跨接部222之间。这样设置的实质是设置第二子跨接部222和第二走线部51位于同一金属层中。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只需一次刻蚀工艺,无需对第二子跨接部222和第二走线部51分别制作掩膜板,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制程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该显示面板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一投影(即所有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第二投影(即所有第一子跨接部2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和第三投影(即所有第二子跨接部2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缩减同一金属层中,相邻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满足条件“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至少部分重合”的显示面板的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2-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图13和图14给出的显示面板均满足上述“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至少部分重合”条件。
继续参见图12、图13或图14,可选地,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互相至少部分重合的第一走线部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1a对应的数据线、第一子跨接部2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1a对应的数据线以及第二子跨接部2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2a对应的数据线同时充电。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避免因先后输送数据信号,造成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的数据线上信号串扰的不良现象出现,抑制显示不匀。
继续参见图12或图13,可选地,该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至少存在一条触控走线5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各触控走线50均仅包括第二走线部51,第二走线部51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二走线部5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5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四投影;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四投影与第一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的实质是设置第二子跨接部222和第二走线部51位于同一金属层中,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只需一次刻蚀工艺,无需对第二子跨接部222和第二走线部51分别制作掩膜板,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制程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设置第四投影与第一投影和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重合,有利于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将各数据线与触控走线尽可能地平均分配于三个金属层中,并使得第三金属层M3中,相邻设置的两条第二子跨接部222之间的距离、相邻设置的第二子跨接部222和第二走线部51之间的距离,相邻设置的两条第二走线部51之间的距离合适的前提下,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图15为图14中数据线布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继续参见图14和图15,可选地,该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50;至少存在一条触控走线5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各触控走线50均包括第二走线部51;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三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仅包括第二走线部51,第二触控走线同时包括第二走线部51和第三子跨接部52;第三触控走线同时包括第二走线部52和第四子跨接部53;第三子跨接部52和第四子跨接部53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二走线部51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第三子跨接部52位于第一金属层M1中,第四子跨接部53位于第二金属层M2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所有第二走线部5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5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四投影,所有第三子跨接部5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5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五投影,所有第四子跨接部53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53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六投影;第四投影、第五投影和第六投影中的至少两个部分重合,且与第一投影、第二投影和第三投影均不重合。这样设置同样有利于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将各数据线与触控走线尽可能地平均分配于三个金属层中,并使得各金属层中,相邻设置的两条数据线之间的距离、相邻设置的数据线与触控走线之间的距离合适的前提下,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被第一平面所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50;至少存在一条触控走线5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各触控走线50均包括第二走线部51,第二走线部51位于第三金属层M3中(图16中未示出);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各触控走线50还包括第二跨接部54;第二跨接部54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二跨接部54位于第二金属层M2中;所有第二跨接部54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54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七投影;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第七投影与第二投影(所有第一子跨接部221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1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和第三投影(所有第二子跨接部222与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222a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同样有利于在第一非显示区12内,将各数据线与触控走线尽可能地平均分配于三个金属层中,并使得各金属层中,相邻设置的两条数据线之间的距离、相邻设置的数据线与触控走线之间的距离合适的前提下,减小第一非显示区12的面积,实现窄边框,提高屏占比。
进一步地,图12-图16中利用Y1、Y2、Y3表示与该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其中,Y1、Y2、Y3不相同。参见图12-图16,以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方向,与在衬底基板10上投影具有重叠关系的多条数据线构成的整体为一个线路组,可选地,与同一线路组中各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均相同,与相邻的线路组中各数据线相连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便于利用Demux电路实现数据线的驱动。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同一线路组中各数据线同时充电。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emux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该显示面板包括Demux电路,该Demux电路包括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图17中未示出)的m个数据选择电路60以及第1时序信号线CK1~第n时序信号线CKn(示例性地,图17中m=2,n=3)。数据选择电路60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信号输出端口61、n个数据选择开关62;数据选择开关62与数据线20一一对应设置;同一数据线选择电路60中,各数据选择开关62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口61电连接,各数据选择开关6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数据线20电连接,第i时序信号线CKi与每个数据选择电路的第i个数据选择开关6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i时序信号线用于控制每个数据选择电路61的第i个数据选择开关62导通或截止,以使在第i个数据选择开关62导通时与各第i个数据选择开关62相连的数据线20同时充电;i、m、n均为正整数,且1≤i≤n,2≤m,m×n小于或等于显示面板中数据线20的总条数。数据信号输出端口61是指数据驱动电路中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口。这样设置仅通过控制第1时序信号线CK1~第n时序信号线CKn上时序信号输入情况,就可以实现多条数据线同时充电,为降低相邻数据线之间的信号串扰提供了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多个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n种颜色;与同一数据线20相连的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各扫描线30位于第一金属层M1。这样设置的实质是,若将数据线20的至少部分第一跨接部22设置于第一金属层M1中,该部分第一跨接部22与扫描线30同层制作,进而达到减小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只需一次刻蚀工艺,无需对第一跨接部22与扫描线30分别制作掩膜板,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制程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实际设置时,可选地,设置扫描线30不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或者在第一跨接部22均位于第三金属层M3时,扫描线30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且经过第一非显示区12的部分围绕器件设置区11设置。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8,该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400,该显示装置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400,该显示装置300具备其所包含的显示面板400所对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器件设置区、第一非显示区、显示区以及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围所述器件设置区,所述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包围所述显示区;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个像素单元,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结构排布;在所述显示区内,所述数据线沿所述阵列结构的列方向延伸,所述扫描线沿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延伸;各所述像素单元与与其对应的所述数据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扫描线均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之间;
各所述数据线均包括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走线部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设置;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部分所述数据线还包括第一跨接部,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且围绕所述器件设置区设置;包括所述第一跨接部的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走线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跨接部电连接;
部分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部分所述第一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
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
至少存在一条所述触控走线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
各所述触控走线均包括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
所述第一跨接部包括第一子跨接部和第二子跨接部,所述第一子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所述第二子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
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仅包括所述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二数据线同时包括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第一子跨接部;所述第三数据线同时包括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第二子跨接部;
所有所述第一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所述第二数据线同时充电,所有所述第三数据线同时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令同时满足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且经过所述器件设置区中心的平面为第一平面;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有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投影,所有所述第一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投影,所有所述第二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投影;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令同时满足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阵列结构的行方向,且经过所述器件设置区中心的平面为第一平面;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有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一投影,所有所述第一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二投影,所有所述第二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三投影;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两个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完全不重合;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完全不重合;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每一所述第二走线部位于同层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子跨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中的任意两个均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互相至少部分重合的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对应的数据线以及所述第二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对应的数据线同时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走线均仅包括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有所述第二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四投影;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四投影与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走线均包括第二走线部;
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触控走线包括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三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仅包括所述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同时包括所述第二走线部和第三子跨接部;所述第三触控走线同时包括所述第二走线部和第四子跨接部;所述第三子跨接部和所述第四子跨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
所述第二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所述第三子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中,所述第四子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有所述第二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四投影,所有所述第三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五投影,所有所述第四子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六投影;
所述第四投影、所述第五投影和所述第六投影中的至少两个部分重合,且与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均不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走线均包括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走线部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中;经过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各所述触控走线还包括第二跨接部;所述第二跨接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二跨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中;
所有所述第二跨接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叠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为第七投影;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七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和所述第三投影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m个数据选择电路以及第1时序信号线~第n时序信号线;
所述数据选择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信号输出端口、n个数据选择开关;所述数据选择开关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同一所述数据线选择电路中,各所述数据选择开关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数据信号输出端口电连接,各所述数据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第i时序信号线与每个所述数据选择电路的第i个所述数据选择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i时序信号线用于控制每个所述数据选择电路的第i个所述数据选择开关导通或截止,以使在所述第i个所述数据选择开关导通时与各所述第i个所述数据选择开关相连的所述数据线同时充电;
i、m、n均为正整数,且1≤i≤n,2≤m,m×n小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数据线的总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n种颜色;与同一所述数据线相连的各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13555.9A CN108806513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13555.9A CN108806513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6513A CN108806513A (zh) | 2018-11-13 |
CN108806513B true CN108806513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407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13555.9A Active CN108806513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065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3517B (zh) * | 2018-11-23 | 2022-05-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KR102714931B1 (ko) * | 2018-11-30 | 2024-10-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
CN109493726A (zh) * | 2018-12-04 | 2019-03-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541867B (zh) * | 2018-12-28 | 2022-0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KR20200094877A (ko) * | 2019-01-30 | 2020-08-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10189627B (zh) * | 2019-05-30 | 2021-12-24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675920B1 (ko) | 2019-07-29 | 2024-06-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관통홀을 갖는 표시 장치 |
WO2021081760A1 (zh) * | 2019-10-29 | 2021-05-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KR20210064498A (ko) | 2019-11-25 | 2021-06-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11413815B (zh) * | 2020-04-08 | 2022-06-1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838383B (zh) * | 2020-06-05 | 2023-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1916486B (zh) | 2020-08-27 | 2024-01-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3115239A1 (zh) * | 2021-12-20 | 2023-06-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6794888A (zh) * | 2023-06-30 | 2023-09-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7902A (ja) * | 2007-08-20 | 2009-03-0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 |
JP2010032760A (ja) * | 2008-07-29 | 2010-02-12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 |
KR102476563B1 (ko) * | 2015-12-01 | 2022-12-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483956B1 (ko) * | 2016-03-31 | 2023-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7680995B (zh) * | 2017-11-02 | 2023-08-08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911507B (zh) * | 2017-11-22 | 2019-09-1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08010449B (zh) * | 2017-11-30 | 2020-12-2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2018
- 2018-06-29 CN CN201810713555.9A patent/CN10880651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6513A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0651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844263B2 (en) |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JP7229359B2 (ja) |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8807426B (zh) |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8878455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180269268A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0732752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094422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4991690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6908980B (zh)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80188858A1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882886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7049837A1 (zh) | 一种光触控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7390941B (zh) |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83130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678590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961648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3124151A1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989871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17016170A1 (zh) |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制作方法及相应的显示装置 | |
JP2023528706A (ja) | 発光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963397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948859B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8595053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WO2020173081A1 (en) |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oper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sensing display substrat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