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769301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301B
CN108769301B CN201810383008.9A CN201810383008A CN108769301B CN 108769301 B CN108769301 B CN 108769301B CN 201810383008 A CN201810383008 A CN 201810383008A CN 108769301 B CN108769301 B CN 108769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screen
light guide
proximity sensor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30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301A (zh
Inventor
唐林平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30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显示屏盖板、显示屏、主板、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壳体与显示屏盖板共同围成容纳腔,显示屏、主板、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均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壳体包括顶部侧边,顶部侧边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与容纳腔相通;显示屏贴合显示屏盖板的表面,主板与显示屏相对设置,显示屏以及接近感应传感器均与主板电连接,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均位于主板与显示屏之间,接近感应传感器与透光区通过导光器件的导光形成光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接近感应传感器不会占用显示屏盖板的面积,因此显示屏可以覆盖显示屏盖板更大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接近感应传感器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传感器件。相关技术中,通常将接近感应传感器与显示屏共同设置在显示屏盖板的下方,接近感应传感器需要透过显示屏盖板发射与接收光线,因此导致接近感应传感器会占用一部分显示屏盖板面积。
然而,随着移动终端全面屏的发展,为了提高屏占比,留给接近感应传感器的空间越来越少,因此接近感应传感器只能不断缩小封装体积,但随之带来的可制造性、可靠性问题越来越严重。
即便如此,由于这种设置方式中接近感应传感器始终会占用一定的显示屏盖板面积,因此导致采用这种设置方式的移动终端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接近感应传感器占用显示屏盖板面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显示屏盖板、显示屏、主板、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
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显示屏、所述主板、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导光器件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壳体包括顶部侧边,所述顶部侧边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容纳腔相通;
所述显示屏贴合所述显示屏盖板的表面,所述主板与所述显示屏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导光器件均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与所述透光区通过所述导光器件的导光形成光路。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包括光源模块与感光模块,所述导光器件包括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透光区通过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导光形成出射光路,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透光区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导光形成感光光路。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感光模块沿着所述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设置。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透光区包括出光孔以及入光孔,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出光孔通过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导光形成出射光路,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入光孔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导光形成感光光路。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
所述光源模块射向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光路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射向所述透光区的光路;
和/或
所述第二导光部射向所述感光模块的光路垂直于所述透光区射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光路。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导光器件为反射器件。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反射器件与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沿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反射器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面。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贴合在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显示屏盖板的一侧。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反射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上,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还包括FPC,所述FPC设置在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通过所述FPC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优选地,前述的移动终端中,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的中部。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通过将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位于显示屏与主板之间,同时在壳体的顶部侧边开设透光区,并使接近感应传感器与透光区通过导光器件的导光形成光路,从而使接近感应传感器能够由顶部侧边发射和接收光线,不会占用显示屏盖板面积,因此显示屏可以覆盖显示屏盖板更大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内部部分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显示屏与接近感应传感器的配合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导光器件与透光区之间的光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00-透光区、1000-出光孔、1002-入光孔、11-显示屏盖板、12-显示屏、13-主板、14-接近感应传感器、140-光源模块、142-感光模块、15-导光器件/反射器件、150-第一导光部、152-第二导光部、16-FP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移动显示以及移动通话功能的移动终端。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显示屏盖板11、显示屏12、主板13、接近感应传感器14以及导光器件15。
壳体10与显示屏盖板11共同围成容纳腔,该容纳腔呈扁平状,显示屏盖板11基本构成该容纳腔的一个主平面,与此同时,壳体10包括四个侧边以及一个背板(图中均未示出),其中,背板与显示屏盖板11相对,构成移动终端的背面,四个侧边则用于分别由四个方向连接背板与显示屏盖板11,从而使壳体10与显示屏盖板11构成封闭的容纳腔。在这四个侧边中,其中一个侧边为顶部侧边(图中未标号),使用移动终端时,顶部侧边通常朝向上方,在顶部侧边上设置有透光区100,该透光区100与容纳腔的内部连通,可以供光线穿过。
显示屏12、主板13、接近感应传感器14以及导光器件15均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其中,显示屏12贴合在显示屏盖板11的表面,而主板13与显示屏12相对设置,也就是二者基本平行,显示屏12以及接近感应传感器14均与主板13电连接。为了获得高屏占比,显示屏12的面积可以尽量趋近显示屏盖板11的面积,并且无需为接近感应传感器14留出空缺。因为在本实施例中,接近感应传感器14无需通过显示屏盖板11透过光线。
具体地,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与导光器件15均位于主板13与显示屏12之间,通常情况下,接近感应传感器14自身可以发出光线以及接收感应光线,并且由于当前设计理念、加工工艺等影响,接近感应传感器14通常只能沿着显示屏盖板11的厚度方向射出以及接收光线。而导光器件15可以进行光线传导,并能够使光线根据需要改变传播方向。将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与导光器件15设置在装配腔内,便可利用导光器件15对接近感应传感器14发出以及接收的光线进行导向,使其由沿着显示屏盖板11的厚度方向传播改为朝向设置在顶部侧边上的透光区100传播,也就是说,通过导光器件15可以使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与导光器件15之间形成光路。
此时,接近感应传感器14所射出的光线通过导光器件15的导向会由透光区100射出,与此同时,外界的光线也会由透光区100射入并经过导光器件15的导向朝向接近感应传感器14。也就是说,此时接近感应传感器14直接由移动终端的顶部侧边发射与接收光线。
人们在接听电话时通常会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盖板11靠近或紧贴面部,尤其是移动终端顶部的听筒附近区域更是如此。而相关技术中的接近感应传感器14正是利用这一习惯,使接近感应传感器14由显示屏盖板11发射与接收光线,对人体的面部距离进行感应与识别,进而获取接近信息。其实,人们而接听电话时,除了习惯将显示屏面板11靠近脸部之外,也会习惯将设置在移动终端顶部的听筒紧贴耳朵。人耳具有耳廓,而耳廓会相对于人脸向外凸出,这给了从非人脸位置检测距离的可能。
在本实施例中,接近感应传感器14发射出的光线经过导光器件15的导光后会从顶部侧边的透光区100射出,当人们接听电话时,这部分光线会照射到耳廓并形成反射光,反射光经过透光区100进入装配腔,之后再经过导光器件15导向至接近感应传感器14,从而判断出智能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了提高光线照射到耳廓的几率,透光区100最好位于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的中部。
接近感应传感器14通常包括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光源模块140专门用于发射激光等光线,而感光模块142则专门用于接收光线。由于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的功能不同,因此二者存在不同的光路。为了分别满足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导光器件15可以分为第一导光部150以及第二导光部152两部分,其中,光源模块140与透光区100通过第一导光部150的导光形成出射光路,而感光模块142与透光区100通过第二导光部152的导光形成感光光路。
通常情况下,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的发射与接收方向相互平行,因此第一导光部150与第二导光部152可以采用相同的导光结构,甚至二者为一体式结构。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二者的结构以及位置所存在的差异,可能能需要不同的导光结构,此时第一导光部150与第二导光部152也可以分别设置。
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互不干扰即可,而作为节约装配腔内部空间以及厚度的优选方案,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最好沿着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设置。
由于光源模块140射出光线的方向与顶部侧边相垂直,为了获得较好的感光效果,最好将光源模块140射向第一导光部150的光路垂直于第一导光部150射向透光区100的光路,也就是将光源模块140射出的光线偏转90度。基于同样的理由,也可以使第二导光部152射向感光模块142的光路垂直于透光区100射向第二导光部152的光路。也就是将外界射入透光区100的光线也偏转90度。
通常情况下,透光区100可以采用孔状结构,形成透光孔。然而,光源模块140与感光模块142彼此之间通常会间隔一段距离,为了避免仅采用一个透光孔导致的顶部侧边上会被迫开设一个较长的开口,影响移动终端的防尘、防水等性能的问题,可以将透光区100分别设置为出光孔1000以及入光孔1002两部分,以减少中间不必要的区域,缩小透光区100的整体面积(参见图3)。光源模块140与出光孔1000通过第一导光部150的导光形成出射光路,感光模块142与入光孔1002通过第二导光部152的导光形成感光光路。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器件15的导光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反射面导光,通过折射面导光,亦或者通过反射面与折射面配合导光。并且,反射面与折射面的数量也没有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的结构均可。在这些导光结构中,反射结构最为简单,便于控制,损耗小,而且结构简单,因此推荐采用反射器件作为导光器件15。
反射器件15(为了便于描述,下面沿用导光器件的附图标记)与接近感应传感器14之间可以沿着显示屏盖板11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此时,可以将接近感应传感器14设置在远离显示屏12的位置例如主板13上,将反射器件15设置在临近显示屏12的位置,此时接近感应传感器14基本位于相关技术中的常规位置,而反射器件15则可通过双面胶等粘接在显示屏12上。然而,这样设置可能导致透光区100过于靠近显示屏盖板100,从而减低壳体10的强度同时增加了加工难度与成本。而将接近感应传感器14贴在显示屏12上,将反射器件15设置在主板13上,则由于主板基本位于智能手机厚度方向的中部,所以透光区100也基本可以位于智能手机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从而降低加工难度以及制造成本。
置于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与主板13的电连接问题,可以采用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16或者导线直接与主板13进行连接。相较于采用导线13连接,采用FPC16连接更为可靠。当采用FPC16连接时,为了避免FPC16遮挡光路,可以将FPC16设置在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与显示屏12之间。
然而,反射器件设置在主板13上会占用主板13的表面,对于本就十分紧张的主板13表面而言是非常浪费的。为了避免这种浪费,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器件15可以是一个电气元件,该电气元件设置在主板上,通过对其形状以及表层抛光度的调整使其具备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就是成为反射器件15。而另一方面,由于该反射器件15自身也是一个电气元件,因此将其与主板电连接便可继续作为主板13的一个电气元件存在,并发挥其电气功能。
并且,由于手机内部空间很小,因此反射器件15的尺寸也受到限制,不宜制造为过于复杂的结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即简单,同时也便于固定,因此推荐采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面便为反射面,用于通过反射的方式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中接近感应传感器14不会占用显示屏盖板11的面积,因此显示屏12可以覆盖显示屏盖板11更大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屏盖板、显示屏、主板、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导光器件;
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屏盖板共同围成容纳腔,所述显示屏、所述主板、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导光器件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壳体包括顶部侧边,所述顶部侧边设置有侧向透光的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与所述容纳腔相通;
所述显示屏贴合所述显示屏盖板的表面,所述主板与所述显示屏相对设置,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以及所述导光器件均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与所述透光区通过所述导光器件的导光形成光路;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发射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器件的导光后会从顶部侧边的透光区射出到耳廓并形成反射光,反射光经过所述透光区进入装配腔,再经过所述导光器件导向至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所述透光区位于所述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的中部;
其中,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包括光源模块与感光模块,所述导光器件包括第一导光部以及第二导光部,所述透光区包括出光孔以及入光孔,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出光孔通过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导光形成出射光路,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入光孔通过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导光形成感光光路;
所述导光器件为反射器件,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贴合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反射器件设置在所述主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与所述感光模块沿着所述顶部侧边的延伸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模块射向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光路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射向所述透光区的光路;
和/或
所述第二导光部射向所述感光模块的光路垂直于所述透光区射向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与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沿所述显示屏盖板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面为反射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贴合在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显示屏盖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FPC,所述FPC设置在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接近感应传感器通过所述FPC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CN201810383008.9A 2018-04-26 2018-04-26 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769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008.9A CN108769301B (zh) 2018-04-26 2018-04-26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008.9A CN108769301B (zh) 2018-04-26 2018-04-26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01A CN108769301A (zh) 2018-11-06
CN108769301B true CN108769301B (zh) 2021-01-08

Family

ID=6401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3008.9A Active CN108769301B (zh) 2018-04-26 2018-04-2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007B (zh) 2019-01-02 2021-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显示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11083253B (zh) * 2019-10-31 2022-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14511B (zh) * 2020-02-21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630487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南昌逸勤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269A (zh) * 2014-08-15 2016-04-0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左右手握持的移动终端和实现方法
CN106850898A (zh) * 2017-03-0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0843B2 (en) * 2013-01-02 2016-04-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ight sensors and displays
CN206389421U (zh) * 2017-01-25 2017-08-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6559423U (zh) * 2017-03-07 2017-10-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269A (zh) * 2014-08-15 2016-04-0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左右手握持的移动终端和实现方法
CN106850898A (zh) * 2017-03-07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301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9301B (zh) 移动终端
CN110581904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657485B (zh) 移动终端
CN107886927B (zh) 电子装置
CN108040155B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309738B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67857B (zh) 校准方法、电子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429831B (zh) 电子设备
EP3813342B1 (en) Terminal
US11057507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1802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2679883B1 (ko) 전자부품의 방수구조를 갖는 전자장치
CN108848209B (zh) 导光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US8761830B2 (en) Proximity sens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WO2019214602A1 (zh) 移动终端
CN108494901B (zh) 移动终端
CN110794920A (zh)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检测方法
CN107465861B (zh)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710119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848239B (zh) 呼吸灯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0120573U (zh) 电子设备
CN216118339U (zh) 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2385202B (zh) 电子设备
CN107608122B (zh)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20014819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