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3102B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33102B CN108633102B CN201711147497.XA CN201711147497A CN108633102B CN 108633102 B CN108633102 B CN 108633102B CN 201711147497 A CN201711147497 A CN 201711147497A CN 108633102 B CN108633102 B CN 1086331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ay
- uplink
- random access
- downlink control
- control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给所述UE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所述UE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应用本申请,有助于提高系统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oT,internet ofthings)的增长需求,给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报告ITU-R M.[IMT.BEYOND 2020.TRAFFIC],可以预计到2020年,移动业务量增长相对2010年(4G时代)将增长近1000倍,用户设备连接数也将超过170亿,随着海量的IoT设备逐渐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设备数将更加惊人。为了应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通信产业界和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5G),面向2020年代。目前在ITU的报告ITU-R M.[IMT.VISION]中已经在讨论未来5G的框架和整体目标,其中对5G的需求展望、应用场景和各项重要性能指标做了详细说明。针对5G中的新需求,ITU的报告ITU-R M.[IMT.FUTURE TECHNOLOGY TRENDS]提供了针对5G的技术趋势相关的信息,旨在解决系统吞吐量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扩展性以支持IoT、时延、能效、成本、网络灵活性、新兴业务的支持和灵活的频谱利用等显著问题。
随机接入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如LTE以及LTE-Advanced中,随机接入过程被应用于如建立初始链接、小区切换、重新建立上行链接、RRC连接重建等多个场景,并根据用户是否独占前导序列资源划分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以及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Contention-freeRandom Access)。由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中,各个用户在尝试建立上行链接的过程中,从相同的前导序列资源中选择前导序列,可能会出现多个用户选择相同的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因此冲突解决机制是随机接入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降低冲突概率、如何快速解决已经发生的冲突,是影响随机接入性能的关键指标。
LTE-A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为四步,如图1所示。第一步中,用户从前导序列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序列,发送给基站。基站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性检测,从而识别出用户所发送的前导序列;第二步中,基站向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Response,RAR),包含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标识符、根据用户与基站间时延估计所确定的定时提前指令、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以及为用户下次上行传输所分配的时频资源;第三步中,用户根据RAR中的信息,向基站发送第三条消息,即消息三(Msg3)。Msg3中包含用户终端标识以及RRC链接请求等信息,其中,该用户终端标识是用户唯一的,用于解决冲突;第四步中,基站向用户发送冲突解决标识,包含了冲突解决中胜出的用户的用户终端标识。用户在检测出自己的标识后,将临时C-RNTI升级为C-RNTI,并向基站发送ACK信号,完成随机接入过程,并等待基站的调度。否则,用户将在一段延时后开始新的随机接入过程。
对于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由于基站已知用户标识,可以为用户分配前导序列。因此用户在发送前导序列时,不需要随机选择序列,而会使用分配好的前导序列。基站在检测到分配好的前导序列后,会发送相应随机接入响应,包括定时提前以及上行资源分配等信息。用户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认为已完成上行同步,等待基站的进一步调度。因此,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仅包含两个步骤:步骤一为发送前导序列;步骤二为随机接入响应的发送。
LTE中的随机接入过程适用于以下场景:
1.RRC_IDLE下的初始接入;
2.重新建立RRC连接;
3.小区切换;
4.RRC连接态下下行数据到达并请求随机接入过程(当上行处于非同步);
5.RRC连接态下上行数据到达并请求随机接入过程(当上行处于非同步或是PUCCH资源中未给调度请求分配资源);
6.定位。
LTE中,上述六种场景使用相同的随机接入步骤。其中一些场景,例如当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基站可能使用多个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并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接收效果(如接收功率最大)的上行接收波束。因此不同的用户发送的前导码最后可能使用的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来接收。在6Ghz以上的多波束系统中,基站在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特别是模拟波束)之间进行切换时,可能会有一定的时延损耗以及硬件损耗,因此,要避免让基站频繁的在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之间进行切换,以免造成不可忽视的时延消耗。
在现有的技术讨论中,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基站给被检测到的用户发送上行传输许可,上行许可中会包含10比特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fixed size resource blockassignment)信息以及1bit的上行延迟(UL delay),通过固定的时间指示,即在收到RAR之后的至少6个子帧之后的首个上行子帧中找到PUSCH发送数据,若上行延迟指示为1,则将选择的上行子帧向后推迟一个子帧。现有的设计中,UL delay固定携带在上行许可中,且取值仅为两种,即0或1,显然UL delay设置不够灵活,影响数据发送和接收性能;同时,现有设计中没有针对出现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进行处理,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需要在相同的时间上进行接收,或者不同的用户的数据会出现接收不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数据发送和接收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
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给所述UE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UE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较佳地,所述从上行许可中提取所述UL delay参数包括:从所述上行许可的ULdelay字段内提取所述UL delay,或者,将所述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指定比特作为所述UL delay参数。
较佳地,所述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延迟的时间单元值;或者,预先设定参数对应表,所述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在所述参数对应表中延迟的时间单元值对应的参数取值。
较佳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n、所述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其中,所述k1的取值为预先设定或根据系统配置信息确定。
一种上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包括:
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携带的上行许可中加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较佳地,所述在上行许可中加入所述UL delay参数包括:在上行许可中加入ULdelay字段,用于承载所述UL delay参数;或者,利用所述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的指定比特承载所述UL delay参数。
较佳地,所述指定比特为所述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的高N位或低N位,N为设定的UL delay参数占用的比特数。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M以及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数目,确定所述UL delay参数占用的比特数其中,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为上行接收波束的索引,Ni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
较佳地,所述UL delay参数的取值是根据接收所述UE所发送信号的上行接收波束确定的;其中,优先为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UE分配相同的上行传输时域资源。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
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发送给自身的上行数据传输许可;
所述UE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并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较佳地,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
较佳地,当所述UE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UE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从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所述UE利用自身的RA-RNTI检测到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后,判断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是否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若是,则从该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否则,继续检测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直到寻找到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并从对应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停止搜索,按照高层指示准备进行新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或者,直到随机接入检测窗结束。
较佳地,当所述UE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消息的MAC头中提取所述第一ULdelay参数时,所述UE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所述UE依次读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MAC头中的所有MAC子头,当读取到与该UE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时,将此前读取的第一UL delay参数中距离所述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最近的第一ULdelay参数,作为发送给自身的第一UL delay参数;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UL delay参数,且不同的第一UL delay参数对应于不同UE或不同的UE组,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ULdelay参数,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内提取第二UL delay参数,所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所述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
较佳地,当所述UE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第一UL delay字段中提取参数取值;或者,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ULindex的取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资源块分配的指定比特,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
较佳地,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延迟的时间单元值;或者,预先设定参数对应表,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在所述参数对应表中延迟的时间单元值对应的参数取值。
较佳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或者,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其中,所述k1的取值为预先设定或根据系统配置信息确定。
一种上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包括:
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的资源位置上发送上行数据传输许可给所述UE;其中,在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携带第一上行延迟ULdelay参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M以及每个上行接收波束对应的上行资源数目,确定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占用的比特数其中,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为上行接收波束的索引,Ni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
较佳地,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
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内携带第二UL delay参数,所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所述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所述第二ULdelay参数,确定所述消息三的发送时间。
较佳地,所述基站根据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M确定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占用的比特数所述基站根据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最大时间单元数N确定所述第二delay参数占用的比特数其中,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
较佳地,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是根据接收所述UE所发送信号的上行接收波束确定的;其中,优先为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UE分配相同的上行传输时域资源。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设备,包括: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一种上行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在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携带的上行许可中加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设备,包括:接收单元、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上行数据传输许可;
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一种上行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的资源位置上发送上行数据传输许可给所述UE;其中,在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携带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中,UL delay参数可以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随机接入响应的MAC头或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进行携带,使UL delay参数设置更加灵活,有助于提高数据发送和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LTE-A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2为随机接入过程中不同用户的信号利用不同上行接收波束接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用户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图4为用户在随机接入检测窗内搜索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用户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MAC子头为格式一的MAC头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MAC子头为格式二的MAC头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中用户确定上行传输(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图9为实施例五中用户确定上行传输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图10为实施例六中用户仅仅通过UL delay取值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几种新的数据发送方式,为UL delay参数的携带提供了新的选择。进一步优选地,还可以使得基站能够指示那些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在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发送数据,减少基站的波束切换动作,减少时延以及硬件消耗。基于可用的上行资源数量以及可用的上行接收波束个数,基站可以确定需要将用户分配到多少个不同的时间上传输,对于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对他们采取先频域区分再时域区分的准则。还可以扩展上行延迟的比特数,或者改变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格式,或者改变RAR的MAC头结构等办法携带上行延迟,将用户所需的传输消息三的资源分配信息,特别是时间信息,通知给用户。其中,本申请中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指的是基站接收这类用户所发送的信号时,使用相同的上行接收波束。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系统预先定义或配置的k1值以及在上行许可中配置的上行延迟UL delay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间,即k1+UL delay,其中,UL delay携带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r grant)中。
最基本的,UE侧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UE接收基站发送给UE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UL delay参数;UE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消息三;其中,n为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基站侧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携带的上行许可中加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基站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消息三。
具体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下面结合UE和基站侧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大概介绍下UE在发送随机接入请求后的处理:
UE根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资源确定RA-RNTI;再通过RA-RNTI搜索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依据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相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位置上搜索发送给自身的随机接入响应。其中,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包括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位置,如果在相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上检测到与自身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确定该下行共享信道上携带的随机接入响应为发送给该UE的随机接入响应。UE在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根据其中的上行许可确定出发送消息三的资源位置,并在相应的资源位置上发送消息三。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站会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对用户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尝试接收。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某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在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之后基站会对检测到的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检测到的用户分配上行许可以发送消息三。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消息三的接收。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之后的上行传输时间由如下情况确定:
1、如果用户通过RA-RNTI搜索到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会指示具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因为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可能与其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不同,因此,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配置:
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同时,用户在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中正确检测到了与自身发送的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用户应该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即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利用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首先确定n+k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上行时间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用子帧表示时间单元),再在该时间单元基础上延迟UL delay参数对应的若干时间单元,在相应时间传输消息三,其中用户公共延迟k1的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
a、系统预先设定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预先设定了k1的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b、系统配置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等设定了一个k1值,并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给用户,如MIB,SIB中或RRC高层信令中。用户通过下行接收获取到系统配置信息获取k1的取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UL delay进行消息三传输时间的微调。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即上行许可,UL grant)中通知用户的上行延迟(UL Delay)取值,使得用户获得消息三传输的时间调整(延迟)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即不同的UL delay取值)发送消息三。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配置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具体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a、直接取值,即UL delay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b、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如表一所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四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3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一个时隙,一个符号,或者是多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若无特别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单元使用一个子帧来表示。
表一 上行延迟取值示例表
优选地,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 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即可。当然,上述基站确定UL delay参数取值的方式仅为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
2、当用户在第n个子帧内发现了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即RA-RNTI成功的解扰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但是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信息中没有包含与该用户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前导码标识,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3、当用户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中的最后一个子帧(表示为第n个子帧)内都没有搜索到随机接入响应,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用户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系统预先定义或配置的k1值以及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DCI)和/或上行许可中配置的上行延迟UL delay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间,即k1+ul delay,其中,UL delay携带在DCI信息中,例如携带在DCI format1A中。
最基本的,UE侧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UE接收基站发送给自身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从其中提取UL delay参数;UE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到发送给自身的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上行数据。
基站侧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携带UL delay参数;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的资源位置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给UE;基站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delay参数,确定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上行数据。
具体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下面结合UE和基站侧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站会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对用户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尝试接收。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在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之后基站会对检测到的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检测到的用户分配上行许可以发送消息三。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消息三的接收。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之后的上行传输时间由如下情况确定:
1、如果用户通过RA-RNTI搜索到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会指示具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因为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可能与其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不同,因此,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配置:
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同时,用户在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中正确检测到了与自身发送的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用户应该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即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利用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首先确定n+k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上行时间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用子帧表示时间单元),再在该时间单元基础上延迟UL delay参数对应的若干时间单元,在相应时间传输消息三,其中用户公共延迟k1的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
a、系统预先设定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预先设定了k1的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b、系统配置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等设定了一个k1值,并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给用户,如MIB,SIB中或RRC高层信令中。用户通过下行接收获取到系统配置信息获取k1的取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UL delay进行消息三传输时间的微调。具体地,可以通过在上述的下行控制信道中指示给用户,即在指示下行共享信道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DCI format)加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通过所述的上行延迟参数,用户能够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位置。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配置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
如图4所示,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随机接入检测窗内使用RA-RNTI搜索可能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下行控制信道中携带了一个上行延迟的参数指示,表明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所有用户,均使用上述上行延迟指示来确定消息三的发送时间;用户检测所有可能的随机接入响应,找到发送给自身的上行延迟参数。例如,用户使用RA-RNIT正确检测到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但是在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中没有找到与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RandomAccess Preamble ID,RAPID),用户需要继续在检测窗中进行搜索,该用户可能会检测到另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其中能找到与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用户使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对应的上行延迟参数来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
另外,若基站有波束互易异性,即基站的下行发送波束可以和上行接收波束相互确定。也就是说,如果多个用户在同一随机接入传输资源上请求随机接入,那么意味着这多个用户使用相同的下行发送波束,而下行发送波束和上行接收波束可以相互确定,也就意味着这多个用户使用相同的上行接收波束,则在一个指定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内,基站可以仅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只要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RA-RNTI,则可以在随机接入检测窗中的下行控制信道加入上行延迟参数来通知整个用户组(UE Group)。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基站可以不需要在上行许可中加入额外的UL delay参数。
若基站没有波束互易性,即基站的下行发送波束无法和上行接收波束相互确定。则基站可以使用上行波束轮询的方式对一个指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内进行检测,即基站可能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此时即使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RA-RNTI,其对应的上行接收波束也可能不同。因此,会准备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携带不同的上行延迟信息,但是使用相同的RA-RNTI加扰。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基站可以在上行许可中也加入另一UL delay参数。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
-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特殊地,当按照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了用户组的上行延迟UL delay1,同时在随机接入响应的上行许可中也配置了用户单独的上行延迟ULdelay2进行调整,则上述上行延迟的比特计算可以分为两部分,具体是用户组的上行延迟比特数(标识为V1)计算可以基于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即
而用户具体的上行延迟比特数(标识为V2)计算可以基于单个上行接收波束的上行资源情况(即负载情况),表示为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
其中,若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不同,则N的取值为需要的最大的时间单元个数。
相应地,在确定消息三的发送时间时,根据用户公共延迟k1、UL delay1和ULdelay2确定,例如确定消息三的发送时间为n+k1+UL delay1+UL delay2。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直接取值,即UL delay/UL delay1/UL delay2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UL delay1/UL delay2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如表一所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四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3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一个时隙,一个符号,或者是多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若无特别说明,在实施例中,时间单元使用一个子帧来表示。
如表二所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三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单元,同时可以规定其中一个取值为预留值。
表二 上行延迟取值(含预留)示例表
优选地,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 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即可。当然,上述基站确定UL delay参数取值的方式仅为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
2.当用户在第n个子帧内发现了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即RA-RNTI成功的解扰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但是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信息中没有包含与该用户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前导码标识,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
a)高层要求用户停止检测,重新发送前导码;
b)如果随机接入检测窗没有结束,高层要求用户继续检测可能的随机接入响应;
3.当用户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中的最后一个子帧(表示为第n个子帧)内都没有搜索到随机接入响应,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户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示例中使用在系统消息中通知k1值,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和对应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上行许可)中配置上行延迟。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系统预先定义或配置的k1值以及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中通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使得用户可以确定上行的发送时间,即根据k1+ul delay确定传输时间,其中,UL delay携带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重定义MAC头中。
最基本的,UE侧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UE接收基站发送给UE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从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随机接入层MAC头中提取发送给自身的UL delay参数;UE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消息三。
基站侧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MAC头中携带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基站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消息三。
具体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下面结合UE和基站侧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站会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对用户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尝试接收。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在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之后基站会对检测到的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检测到的用户分配上行许可以发送消息三。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消息三的接收。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之后的上行传输时间由如下情况确定:
1、如果用户通过RA-RNTI搜索到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会指示具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因为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可能与其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不同,因此,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配置:
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同时,用户在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中正确检测到了与自身发送的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用户应该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即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利用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首先确定n+k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上行时间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用子帧表示时间单元),再在该时间单元基础上延迟UL delay参数对应的若干时间单元,在相应时间传输消息三,其中用户公共延迟k1的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
a、系统预先设定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预先设定了k1的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b、系统配置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等设定了一个k1值,并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给用户,如MIB,SIB中或RRC高层信令中。用户通过下行接收获取到系统配置信息获取k1的取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UL delay进行消息三传输时间的微调。具体地,可以通过在上述的下行共享信道中加入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通过所述的上行延迟参数,用户能够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位置。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基站配置上行延迟(UL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将上行延迟参数加入到随机接入响应的MAC头(MAC Header)中进行通知的。如图5所示,在MAC头中,会包含有多个MAC子头(subheader),有如下表示:
E为1bit,如E=0,表明该子头之后包含的是随机接入响应或是填补信息(padding);E=1,表明该子头之后至少包含一个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RAPID)或者是上行延迟参数(UL Delay)的MAC子头;
T为1bit,区分的准则是,第一个子头中的T表示的是回退指示(即T=0)或者上行延迟参数(即T=1),在其他子头中的T表示的是上行延迟参数(即T=0)或者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即T=1)
R为一位预留比特,
BI为4比特回退指示
UL delay为6比特上行延迟指示
RAPID为6比特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
在本实施例中,有三种MAC子头的格式设置:
格式一,结构为E/T/R/R/BI
格式二,结构为E/T/UL delay
格式三,结构为E/T/RAPID
格式一可能不出现在MAC头中,即有如下两种情况;
首个MAC子头为格式一,如图6所示。
用户解读MAC头的消息的流程如下:
Step 1:读取第一个子头的头两位比特为10,即E=1,T=0,表明之后至少有一个RAPID或者UL delay的子头且本子头中包含的是回退指示。读取4比特的回退指示。
Step 2:读取第二个子头的头两位比特为10,即E=1,T=0,表明之后至少有一个RAPID或者UL delay的子头且本子头中包含的上行延迟参数。读取6比特的上行延迟;
Step 3:依次读取后续子头,当用户搜索到与自己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按照离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最近的读到的上行延迟指示来确定后续上行传输的发送时间。
b)首个MAC子头为格式二,如图7所示。
用户解读MAC头的消息的流程如下:
Step 1:读取第一个子头的头两位比特为11,即E=1,T=1,表明之后至少有一个RAPID或者UL delay的子头且本子头中包含的是上行延迟参数。读取6比特的上行延迟;
Step 2:依次读取后续子头,当用户搜索到与自己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按照离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最近的读到的上行延迟指示来确定后续上行传输的发送时间。
在随机接入检测窗内使用RA-RNTI搜索可能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MAC头信息中可能携带了一个或者多个上行延迟的参数指示,具体地:
若基站有波束互易性,即基站的下行发送波束可以和上行接收波束相互确定。也就是说,如果多个用户在同一随机接入传输资源上请求随机接入,那么意味着这多个用户使用相同的下行发送波束,而下行发送波束和上行接收波束可以相互确定,也就意味着这多个用户使用相同的上行接收波束,则在一个指定的随机接入传输资源内,基站可以仅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只要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RA-RNTI,则可以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加入一个上行延迟参数来通知在该随机接入响应中的所有用户。
若基站没有波束互易性,即基站的下行发送波束无法和上行接收波束相互确定。则基站可以使用上行波束轮询的方式对一个指定的随机接入资源内进行检测,即基站可能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此时即使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RA-RNTI,其对应的上行接收波束也可能不同。因此,可以在随机接入响应中MAC头中加入多个携带上行延迟参数的MAC子头,每一个上行延迟子头之后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子头均应用在上行延迟指示,直到另一个包含上行延迟的子头。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特殊地,当按照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方式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中配置了用户组的上行延迟UL delay1,同时在随机接入响应的上行许可中也配置了用户单独的上行延迟ULdelay2进行调整,则上述上行延迟的比特计算可以分为两部分,具体是用户组的上行延迟比特数(标识为V1)计算可以基于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即
而用户具体的上行延迟比特数(标识为V2)计算可以基于单个接收波束的上行资源情况(即负载情况),表示为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
其中,若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不同,则N的取值为需要的最大的时间单元个数。
相应地,在确定消息三的发送时间时,根据用户公共延迟k1、UL delay1和ULdelay2确定,例如确定消息三的发送时间为n+k1+UL delay1+UL delay2。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直接取值,即UL delay/UL delay1/UL delay2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UL delay1/UL delay2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如在本实施例中,在MAC子头中,UL delay有6比特,可以最多指示64中不同的延迟情况。优选地,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 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即可。当然,上述基站确定ULdelay参数取值的方式仅为一个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
2.当用户在第n个子帧内发现了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即RA-RNTI成功的解扰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但是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信息中没有包含与该用户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前导码标识,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
高层要求用户停止检测,重新发送前导码;
如果随机接入检测窗没有结束,高层要求用户继续检测可能的随机接入响应;
3.当用户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中的最后一个子帧(表示为第n个子帧)内都没有搜索到随机接入响应,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系统预先定义或配置的k1值以及在上行许可中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Fixed size 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部分配置的上行延迟UL delay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间,即根据k1+ul delay确定传输时间,其中,UL delay携带在上行许可中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中。
最基本的,UE侧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UE接收基站发送给UE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其中,利用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的指定比特作为UL delay参数;UE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消息三。
基站侧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携带的上行许可中加入UL delay参数;其中,利用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的指定比特作为UL delay参数;基站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消息三。
具体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下面结合UE和基站侧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站会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对用户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尝试接收。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在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之后基站会对检测到的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检测到的用户分配上行许可以发送消息三。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消息三的接收。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之后的上行传输时间由如下情况确定:
1、如果用户通过RA-RNTI搜索到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会指示具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因为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可能与其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不同,因此,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配置:
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同时,用户在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中正确检测到了与自身发送的相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则用户应该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即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利用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首先确定n+k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的上行时间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用子帧表示时间单元),再在该时间单元基础上延迟UL delay参数对应的若干时间单元,在相应时间传输消息三,其中用户公共延迟k1的配置可以有如下方式:
a、系统预先设定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预先设定了k1的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b、系统配置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等设定了一个k1值,并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给用户,如MIB,SIB中或RRC高层信令中。用户通过下行接收获取到系统配置信息获取k1的取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随机接入响应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消息三。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UL delay进行消息三传输时间的微调。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即上行许可,UL grant)中通知用户的上行延迟(UL Delay)取值,使得用户获得消息三传输的时间调整(延迟)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即不同的UL delay取值)发送获得消息三。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基站配置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所述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a、直接取值,即UL delay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b、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如表一所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四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3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一个时隙,一个符号,或者是多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若无特别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时间单元使用一个子帧来表示。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即可。
上行许可(即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中含有一部分资源分配为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其作用是指示分配给用户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频位置,即包括用户上行传输资源的时间延迟(UL delay),以及频域上的PRB位置。具体的,用M位比特表示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其中一部分比特指示上行延迟(即确定发送时间),剩余比特指示频域位置;例如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有12bit,至少可以有两种设置:
12bit中的高2位,指示的是用户上行延迟取值;低10位用于指示用户分配的资源的频域上的位置;
12bit中的低2位,指示的是用户上行延迟取值;高10位用于指示用户分配的资源的频域上的位置;
2、当用户在第n个子帧内发现了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即RA-RNTI成功的解扰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但是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信息中没有包含与该用户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前导码标识,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3、当用户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中的最后一个子帧(表示为第n个子帧)内都没有搜索到随机接入响应,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户确定上行传输(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系统预先定义或配置的k1值以及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的上行延迟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间。也就是说,将实施例二的方式拓展到所有由DCI调度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PUSCH)方式。
最基本的,UE侧的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UE接收基站发送给自身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从其中提取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UE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到发送给自身的上行数据传输许可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delay参数,确定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上行数据。
基站侧的上行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基站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携带UL delay参数;基站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的资源位置上发送上行数据传输许可给UE;基站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k1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上行数据。
具体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下面结合UE和基站侧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
在波束赋形系统中,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用户的上行传输的接收。
当用户搜索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且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了用户的上行传输资源所在位置,即上行许可(UL Grant),如在LTE中的DCI格式0。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则用户应该根据调度数据的上行许可,利用n、k1和ULdelay参数确定消息三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首先确定n+k1之后的第一个可用上行时间单元,再在该时间单元基础上延迟ULdelay参数对应的若干时间单元,在相应时间传输上行数据,其中用户公共延迟k1的配置可以有:
a、系统预先设定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预先设定了k1的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
b、系统配置的值。系统根据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以及可能的帧结构等设定了一个k1值,并在系统消息中通知给用户,如MIB,SIB中或RRC高层信令中。用户通过下行接收获取到系统配置信息获取k1的取值,如k1≥6,表明用户在接收到正确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6个子帧之后(或是至少6个子帧之后第一个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通过UL delay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间的微调。具体地,可以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通知用户(或用户组)的上行延迟(UL Delay)取值,使得用户获得上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调整(延迟)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即不同的UL delay取值)发送上行数据。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基站配置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使得用户能够调整上行传输时间。所述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a、直接取值,即UL delay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b、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如表一所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四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3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一个时隙,一个符号,或者是多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若无特别说明,在本发明中,时间单元使用一个子帧来表示。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即可。具体的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加入上行延迟的方式可能有:
a、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直接加入上行延迟的取值
在携带上行许可的DCI格式中,包含进UL delay,加入上行延迟的V比特数据,此外
如所述DCI为用户独有,则该DCI中包含的上行延迟的值为用户独有;和/或,
如所述DCI为一个用户组(多个用户)共享,则该用户组的所有用户都使用该DCI中包含的上行延迟配置,即UL delay;
b、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拓展UL index的取值(在TDD,FDD中均使用该参数进行指示)
使得UL index具有调整用户上行发送时间的功能;
UL index的取值可以更加TDD不同的上下行配置而改变;
c、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的资源块分配中加入上行延迟调整
即原使用M比特用来指示频域位置,可以增加V位高位比特来指示上行传输延迟调整;或者增加V位低位比特来指示上行传输延迟调整;即最终资源块分配的比特数为M+V比特。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户确定上行传输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将介绍仅仅通过系统配置的上行延迟来确定上行传输的时间,没有用户公用的上行时间延迟k1值。
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站会使用多个上行接收波束对用户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尝试接收。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可能在使用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接收功率大),另一部分用户在使用另一个上行接收波束进行接收时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用户1与用户3的使用上行接收波束1接收时被检测到,而用户2与用户4使用上行接收波束3接收时被检测到。之后基站会对检测到的用户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随机接入响应中为检测到的用户分配上行许可以发送消息三。考虑到波束赋形系统中模拟波束的特性,优选地,可以将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分配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有利于基站对消息三的接收。
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在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之后的上行传输时间由如下情况确定:
1、如果用户通过RA-RNTI搜索到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会指示具体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在的下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因为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可能与其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不同,因此,系统可以有以下两种配置:
将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将下行共享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如子帧)标记为n。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UL delay进行消息三传输时间的调整。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即上行许可,UL grant)中通知用户的上行延迟(UL Delay)取值,使得用户获得消息三传输的时间调整(延迟)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即不同的UL delay取值)发送获得消息三。其中,优选地,可以基于使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尽量在频域区分(在相同的时间上)的原则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情况(如某一时刻的频域资源受限,但有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上行接收波束,则在频域区分完之后,再在时域上进行区分),基站配置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的具体取值,所述上行延迟的配置方式可以是:
a、直接取值,即UL delay的比特取值即表示延迟多少时间单元;
b、设置参数对应表,依据UL delay的取值,查表得知具体的时间单元延迟个数。
具体的上行延迟的比特数目,可由基站最多拥有的上行接收波束的数目以及可用的上行资源来定,即假设基站有M个可用上行接收波束,且对应每一个上行接收波束需要的上行资源占用了N个时间单元来区分用户,则至少有V个比特来指示不同的上行延迟,其中,N的计算方式为:
表示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i表示为第i个上行接收波束,Ni表示为第i个上行波束需要的时间单元个数。例如,当基站有最多5个上行接收波束,而且每个上行接收波束最多占用一个时间单元,则需要用3比特来指示可能的上行延迟。
如表一所示,为UL delay取值为2比特时,用户有可能有四种延迟的情况,分别是延迟0个,1个,2个,3个时间单元。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子帧,一个时隙,一个符号,或者是多个符号组成的符号组,若无特别说明,在本发明中,时间单元使用一个子帧来表示。
上行延迟的取值设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用户不需要知道上行的延迟目的是为了不同的上行接收波束,还是因为单个时间单元上频域资源不足。用户只需要按照给的时间指示(k1和UL delay的值)来确定发送消息三的时间即可;
2、当用户在第n个子帧内发现了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即RA-RNTI成功的解扰了一个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但是对应的下行共享信道信息中没有包含与该用户发送的前导码相匹配的前导码标识,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3、当用户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中的最后一个子帧(表示为第n个子帧)内都没有搜索到随机接入响应,用户需要依据高层的指示进行操作,如高层要求用户重新发送前导码。
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用户仅仅通过UL delay取值确定消息三发送时间的流程示例图。更详细地,在确定发送时间后,UE和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间上的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例如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一种是UE根据发送时间,提前发送,基站在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即可;另一种是,UE在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基站考虑到传输时延,确定接收时间,在相应的接收时间接收。
另外,本实施例中给出的UL delay参数的携带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事实上,还可以使用实施例二~实施例五中的方式进行携带。本实施例中仅通过UL delay的方式调整传输时间,相对于引入k1进行传输时间调整的方式,可能需要消耗更多的系统传输资源。
上述实施列中描述的用户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例如k1值),用户组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如UL delay1),和用户单独的上行时间延迟指示(如UL delay2),均基于相同的时间单元进行调整。特殊地,用户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用户组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和用户特有的上行时间延迟指示可以基于不同的时间单元。例如,用户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用户组共有的上行时间延迟可以是基于子帧来指示和调整的,而用户特有的上行时间延迟是基于符号或符号组来指示和调整的。
上述即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的具体实现。其中,发送方法为UE侧的处理,接收方法为基站侧的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行数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用于实施上述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具体地,对应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的发送设备包括: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上行延迟提取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并从其中的上行许可中提取UL delay参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UL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更详细地,对应于实施例一,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上行许可的UL delay字段内提取所述UL delay;对应于实施例四,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将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指定比特作为UL delay参数,并提取该UL delay参数。
对应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携带的上行许可中加入UL delay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UL delay参数,确定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所述消息三;其中,n为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更详细地,对应于实施例一,发送单元在上行许可中加入UL delay字段,用于承载所述UL delay参数;对应于实施例四,发送单元利用所述上行许可的固定大小资源块分配指示中的指定比特承载UL delay参数。
对应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五,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的发送设备包括:接收单元、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上行延迟提取单元,用于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或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中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上行数据;其中,n为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更详细地,对应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上行数据为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对应于实施例二,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对应于实施例三,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的MAC头中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对应于实施例五,上行数据传输许可可以为任意上行数据的传输许可,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
对应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五,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指示的资源位置上发送上行数据传输许可给UE;其中,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或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中携带第一UL delay参数;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接收上行数据;其中,n为随机接入响应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指示随机接入响应的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更详细地,对应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许可,上行数据为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对应于实施例二,发送单元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加入第一UL delay参数,对应于实施例三,发送单元在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消息的MAC头中加入第一UL delay参数。对应于实施例五,上行数据传输许可可以为任意上行数据的传输许可,发送单元在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加入第一UL delay参数。
本发明提出新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提供UL delay的不同携带方式,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另外,优选地,还可以使得基站能够指示那些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在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发送数据,减少基站的波束切换动作,减少时延以及硬件消耗。基于可用的上行资源数量,以及可用的上行接收波束个数,基站可以确定需要将用户分配到多少个不同的时间上传输,对于使用相同上行接收波束的用户,对他们采取先频域区分,再时域区分的准则。用过扩展上行延迟的比特数,或者改变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格式,或者改变RAR的MAC头结构等办法,将用户所需的传输消息三的资源分配信息,特别是时间信息,通知给用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多波束传输系统中,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发送给自身的上行数据传输许可;
所述UE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并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所述上行数据为所述UE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E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UE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从中提取所述第一ULdelay参数,包括:所述UE利用自身的RA-RNTI检测到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后,判断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是否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若是,则从该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否则,继续检测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直到寻找到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并从对应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停止搜索,按照高层指示准备进行新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或者,直到随机接入检测窗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E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消息的MAC头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UE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所述UE依次读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MAC头中的所有MAC子头,当读取到与该UE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时,将此前读取的第一UL delay参数中距离所述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最近的第一UL delay参数,作为发送给自身的第一UL delay参数;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UL delay参数,且不同的第一ULdelay参数对应于不同UE或不同的UE组,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UL delay参数,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内提取第二UL delay参数,所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所述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UE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第一UL delay字段中提取参数取值;或者,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ULindex的取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资源块分配的指定比特,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延迟的时间单元值;或者,预先设定参数对应表,所述第一UL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在所述参数对应表中延迟的时间单元值对应的参数取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或者,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其中,所述k1的取值为预先设定或根据系统配置信息确定。
9.一种上行数据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上行延迟提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指示,接收上行数据传输许可;
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消息的MAC头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第一上行延迟UL delay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时间单元索引n和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确定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根据确定的发送时间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n为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在的时间单元索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传输许可为随机接入响应,所述上行数据为随机接入过程的消息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并从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利用自身的RA-RNTI检测到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后,判断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是否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若是,则从该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否则,继续检测其他下行控制信道,直到寻找到包括与自身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并从对应下行控制信道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停止搜索,按照高层指示准备进行新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或者,直到随机接入检测窗结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消息的MAC头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提取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依次读取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MAC头中的所有MAC子头,当读取到与本发送设备发送的前导码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时,将此前读取的第一UL delay参数中距离所述匹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最近的第一UL delay参数,作为发送给自身的第一UL delay参数;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UL delay参数,且不同的第一ULdelay参数对应于不同UE或不同的UE组,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UL delay参数,在所述MAC头中的部分MAC子头中包括不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单元,用于从所述随机接入响应中的上行许可内提取第二UL delay参数;所述确定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所述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延迟提取单元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包括: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的第一UL delay字段中提取参数取值;或者,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提取ULindex的取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或者,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中资源块分配的指定比特,作为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延迟的时间单元值;或者,预先设定参数对应表,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的取值和/或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的取值为在所述参数对应表中延迟的时间单元值对应的参数取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UE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包括: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或者,根据n、所述第一UL delay参数、所述第二UL delay参数和用户公共延迟k1确定;其中,所述k1的取值为预先设定或根据系统配置信息确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92034.6A CN113543353A (zh) | 2017-03-24 | 2017-11-17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US16/497,424 US11096220B2 (en) | 2017-03-24 | 2018-03-2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
PCT/KR2018/003469 WO2018174656A1 (en) | 2017-03-24 | 2018-03-23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34396 | 2017-03-24 | ||
CN201710183439 | 2017-03-2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92034.6A Division CN113543353A (zh) | 2017-03-24 | 2017-11-17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3102A CN108633102A (zh) | 2018-10-09 |
CN108633102B true CN108633102B (zh) | 2021-08-24 |
Family
ID=6370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47497.XA Active CN108633102B (zh) | 2017-03-24 | 2017-11-17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CN202110892034.6A Pending CN113543353A (zh) | 2017-03-24 | 2017-11-17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92034.6A Pending CN113543353A (zh) | 2017-03-24 | 2017-11-17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96220B2 (zh) |
CN (2) | CN1086331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1129B (zh) * | 2017-05-05 | 2020-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
CN109618410B (zh) * | 2017-08-10 | 2020-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WO2020019194A1 (zh) * | 2018-07-25 | 2020-01-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CN111132364B (zh) | 2018-10-31 | 2021-1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0142912A1 (zh) * | 2019-01-08 | 2020-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频分双工系统通信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
US11483064B2 (en) * | 2019-03-29 | 2022-10-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losed loop frequency correc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 systems |
KR20210151106A (ko) * | 2019-04-24 | 2021-12-13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기기, 사용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
EP3944705A4 (en) * | 2019-04-26 | 2022-04-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US11653350B2 (en) * | 2019-05-03 | 2023-05-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Variable uplink response and/or scheduling delay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
KR20220019701A (ko) * | 2019-06-14 | 2022-02-17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단말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CN113260053B (zh) * | 2020-02-12 | 2023-03-24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传输时隙结构指示方法和设备 |
US20230224904A1 (en) * | 2022-01-13 | 2023-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asuring uplink latency |
CN114928816B (zh) * | 2022-04-24 | 2023-06-23 | 深圳数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终端设备、检测装置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6633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4838716A (zh) * | 2012-11-30 | 2015-08-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
WO2016068563A1 (en) * | 2014-10-28 | 2016-05-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ackoff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992383A (zh) * | 2015-01-29 | 2016-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85083B2 (en) * | 2011-06-17 | 2017-02-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entry in a millimeter-wave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165099B (zh) * | 2014-01-24 | 2019-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
US11057921B2 (en) | 2014-10-01 | 2021-07-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
US10405355B2 (en) * | 2015-01-23 | 2019-09-03 | Hfi Innovation Inc. | LTE RACH procedure enhancement |
US9603165B2 (en) * | 2015-01-30 | 2017-03-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ndom-access response with analog beamforming |
US20160270038A1 (en) | 2015-03-11 | 2016-09-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s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low cost ues |
-
2017
- 2017-11-17 CN CN201711147497.XA patent/CN108633102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17 CN CN202110892034.6A patent/CN113543353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3-23 US US16/497,424 patent/US1109622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6633A (zh) * | 2009-09-02 | 2011-04-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4838716A (zh) * | 2012-11-30 | 2015-08-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中的过载控制 |
WO2016068563A1 (en) * | 2014-10-28 | 2016-05-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ackoff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992383A (zh) * | 2015-01-29 | 2016-10-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emaining issues on random access for Rel-13 MTC;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bis R1-156565》;20151106;正文的第2节和图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33102A (zh) | 2018-10-09 |
US11096220B2 (en) | 2021-08-17 |
US20200245361A1 (en) | 2020-07-30 |
CN113543353A (zh) | 2021-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33102B (zh) |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
US11736989B2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1838943B2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eambl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reamble and equipment thereof, random access metho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KR102429435B1 (ko) | 랜덤 액세스 프로세스에서 시간-주파수 리소스를 결정하고 구성하는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 |
US20230328597A1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7466112B (zh)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相应的终端和基站 | |
US2020012858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 |
WO2018171643A1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22013708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811173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设备及用户设备 | |
CN110035536B (zh) | 一种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和设备 | |
CN108811172B (zh) | 终端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和基站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EP2381612B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ver a radio channel | |
JP2016538781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インフラ機器、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方法 | |
TW202014038A (zh) | 判斷對話前監聽和通道存取優先級等級之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 |
US11690097B2 (en) | Method for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0035555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 |
CN107734633A (zh) | 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694542B2 (en) | Classifi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using extended set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 |
CN112437495A (zh) | 随机接入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 |
CN109617656B (zh) | 终端、基站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标识id配置方法 | |
US20240163777A1 (en) | Network slicing-base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