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8628A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18628A CN108618628A CN201710165380.8A CN201710165380A CN108618628A CN 108618628 A CN108618628 A CN 108618628A CN 201710165380 A CN201710165380 A CN 201710165380A CN 108618628 A CN108618628 A CN 108618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ior pot
- titanium dioxide
- light source
- pot
- source gen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3242 anti bacteri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SOQBVABWOPYFQZ-UHFFFAOYSA-N oxygen(2-);titanium(4+) Chemical compound [O-2].[O-2].[Ti+4] SOQBVABWOPYFQ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115 biocid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mercury Chemical compound [Hg]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53 mercu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37 high-temperature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39 photo-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1699 photocata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146 photocat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421 anti-sep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47 ki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588724 Escherichia col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FOIXSVOLVBLSDH-UHFFFAOYSA-N Silver ion Chemical compound [Ag+] FOIXSVOLVBLSD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4280 healthy di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718 Oxidation 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40088710 antibiotic agent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45 anti-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 hydroxyl radical free radical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28212 Aspergi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3830 Bacillus <bacter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89517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07142 Salmone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1967 Staphylococcus aure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064004 antiseptic throat preparation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52616 bacterial pathog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20 enamel (paint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466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Sras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413 T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HGWOWDFNMKCVLG-UHFFFAOYSA-N [O--].[O--].[Ti+4].[Ti+4] Chemical compound [O--].[O--].[Ti+4].[Ti+4] HGWOWDFNMKCVL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4097 avian influenz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27 cell lo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911 di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13 die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34 intra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8 phosphoru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23L3/358—
-
- A23L3/3589—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6—Lids or covers for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机身,上盖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其中,内锅安装在机身内部,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以对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进行杀菌。本发明提供的内锅,使得光源发生器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细菌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SRAS、禽流感、H7N9等由病毒细菌传播的疾病频发,健康与卫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品质,对日常饮食及医疗等领域抗菌材料的使用越来越重视。抗菌材料在冰、洗、空等大家电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加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刚性需求,因此,将抗菌材料的杀菌功能引领至生活小家电领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锅。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内锅的镀膜方法。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锅,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机身,上盖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内锅安装在机身内部,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以对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进行杀菌。
本发明提供的内锅,通过将内锅安装在机身内部,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烹饪器具的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安装在上盖上的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更适用于具有预约功能的烹饪器具,避免预约时间较长待烹饪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系和银系均属于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系抗菌剂与光催化作用杀灭细菌并抑制其生长,同时银系抗菌剂将内锅中的待烹饪液体中的微生物杀死,并抑制其生长,因此,增强了杀菌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待烹饪食材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同时,提高烹饪器具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卖点。
进一步地,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氧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光催化作用进行的,其本身不会像其他抗菌剂那样随着使用逐渐消耗而降低抗菌效果,因此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而银系抗菌剂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抗菌剂,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银制品进行试毒、抗菌,银离子具有抗菌广谱,耐热性好(熔点可达1500℃),化学性质稳定,溶解度极低,抗菌持久的优点;光催化抗菌剂具有光谱抗菌的特点,对各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经实验证明,纳米二氧化钛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芽杆菌和曲霉等具有很强杀灭能力,因此,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使得待烹饪食材具有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锅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由于锅底会被放置在内锅中的待烹饪食材遮挡,不会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小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将锅底和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设置为相同,有利于加工,方便生产。进一步地,由于被待烹饪食材遮挡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往往是液体,因此,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中的银系抗菌剂能够同时将液体中的微生物吸附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进一步地,可以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设置为不同厚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烹饪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为至少一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为至少一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不同层数,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烹饪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多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能够避免因烹饪器具长时间使用而使内锅的内表面刮擦、刮伤而影响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在光催化作用下产生的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有效地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长时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地保证烹饪器具长时间具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烹饪器具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锅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由于锅底会被放置在内锅中的待烹饪食材遮挡,不会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小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将锅底和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层数设置为相同,有利于加工,方便生产。进一步地,由于被待烹饪食材遮挡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往往是液体,因此,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中的银系抗菌剂能够同时将液体中的微生物吸附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锅的外表面为陶瓷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负载在陶瓷层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的外表面为陶瓷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负载在陶瓷层上,陶瓷层能够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稳固地贴合,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长时间稳定、牢固的负载在陶瓷层上,避免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与载体负载不牢固而容易脱落,保证了良好的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被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光催化作用杀死的细菌分解后的物质残留在内锅的内表面很容易被清洗,不会沉积在陶瓷层而影响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光催化性能。进一步地,陶瓷层受热、散热均匀,可长时间保温,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陶瓷层不会破坏食材的营养,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锅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一方面,一体式结构能够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盖、机身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上盖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因而,通过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烹饪器具的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安装在上盖上的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能够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更适用于具有预约功能的烹饪器具,避免预约时间较长待烹饪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安装在上盖的几何中心。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源发生器安装在上盖的几何中心,使得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能够均匀、分散地作用在内锅内部的各个方向,避免光源发送器工作产生的光无法照射到整个内锅内表面而影响杀菌效果,进而使内锅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能够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及时、彻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保证待烹饪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为至少一个,均匀分布在上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源发生器至少为一个,均匀的分布在上盖上,进一步保证多个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能够均匀、分散地作用在内锅内部的各个方向,避免光源发送器工作产生的光无法照射到整个内锅内表面而影响杀菌效果,进而使内锅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能够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及时、彻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保证待烹饪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为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紫外灯、黑光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杀菌灯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光源发生器为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紫外灯、黑光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杀菌灯等,光源发生器的多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器具、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电控板,与光源发生器电连接,对光源发生器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电控板,通过电控板与光源发生器电连接,对光源发生器进行控制,简化了光源发生器控制部件的设置,能够满足产品模块化需求,使其结构简单,节约制造成本,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地,通过电控板可以控制光源发生器的开关、光照强弱、工作时长等,对于不同的待烹饪食材滋生的不同微生物细菌,可以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不同强度的光并控制光源发生器工作不同时长,进而有针对性的将不同的细菌杀死,并抑制其生长,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避免浪费,同时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对于不同预约时长的不同烹饪功能,也可以通过电控板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不同强度的光,并工作不同时长,进而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同时节约能源,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控板还包括预约功能按键,预约功能按键与光源发生器串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控板还包括预约功能按键,通过将预约功能按键与光源发生器串联连接,使得烹饪器具在使用预约功能时,同时控制光源发生器工作,进而使得内锅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与光进行催化作用,将待烹饪食材滋生的细菌杀灭,同时抑制微生物细菌的生长,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内锅的镀膜方法,包括:将银系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组合成抗菌粉;将抗菌粉均匀分散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形成第一悬浮体系;向第一悬浮体系中添加粘结剂,形成第二悬浮体系;将第二悬浮体系负载在陶瓷层上,并进行高温煅烧;其中,第二悬浮体系形成内锅的内表面,陶瓷层形成内锅的外表面。
本发明再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镀膜方法,通过将银系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组合成抗菌粉,使得抗菌粉为复合性抗菌粉,既具有银系抗菌剂抗菌广谱,耐热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溶解度极低,抗菌持久的优点,也具备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氧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低格低廉等优点,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将抗菌粉均匀分散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形成第一悬浮体系,向第一悬浮体系中添加粘结剂,形成第二悬浮体系,有利于第二悬浮体系更均匀、更稳固的与载体相贴合;通过将第二悬浮体系负载在陶瓷层上,并进行高温煅烧,进而使第二悬浮体系均匀、稳固的涂渡在陶瓷层上,其中,第二悬浮体系即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为内锅内表面,陶瓷层为内锅的外表面,当安装在上盖上的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能够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与光催化作用杀灭细菌并抑制其生长,同时银系抗菌剂将内锅中的待烹饪液体中的微生物杀死,并抑制其生长,因此,增强了杀菌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待烹饪食材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同时,提高烹饪器具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卖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是通过粉末料浆法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涂渡至陶瓷层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镀膜,以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粘结剂为具有耐光氧化性能的有机粘结剂。
在该技术方案中,粘结剂为具有耐光氧化性能的有机粘结剂,避免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影响粘结剂的粘结效果,进而使第二悬浮体系牢固地涂渡在陶瓷层上,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稳固地与陶瓷层相贴合,并保证良好的杀菌盒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锅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锅的镀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10内锅,102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4陶瓷层,20上盖,30光源发生器,40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内锅10、烹饪器具100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锅10,用于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包括上盖20和机身40,上盖20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30,内锅10安装在机身40内部,内锅10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当上盖20盖合在内锅10上时,光源发生器30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以对内锅10内的待烹饪食材进行杀菌。
本发明提供的内锅10,通过内锅10安装在机身40内部,内锅10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当烹饪器具100的上盖20盖合在内锅10上时,安装在上盖20上的光源发生器30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10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更适用于具有预约功能的烹饪器具100,避免预约时间较长待烹饪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内锅10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系和银系均属于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系抗菌剂与光催化作用杀灭细菌并抑制其生长,同时银系抗菌剂将内锅中的待烹饪液体中的微生物杀死,并抑制其生长,因此,增强了杀菌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待烹饪食材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同时,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卖点。
进一步地,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氧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光催化作用进行的,其本身不会像其他抗菌剂那样随着使用逐渐消耗而降低抗菌效果,因此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而银系抗菌剂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抗菌剂,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银制品进行试毒、抗菌,银离子具有抗菌广谱,耐热性好(熔点可达1500℃),化学性质稳定,溶解度极低,抗菌持久的优点;光催化抗菌剂具有光谱抗菌的特点,对各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经实验证明,纳米二氧化钛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芽杆菌和曲霉等具有很强杀灭能力,因此,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使得待烹饪食材具有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例中,一方面,以纳米二氧化钛发生光催化作用并杀死大肠杆菌为例介绍其杀菌原理:由于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有机物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P等,构成这些有机物的化学键主要为O—H、C—H、N—H、O—P键,其键能一般都小于470kJ/mol,而光催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大于502kJ/mol,因此在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的作用下,光催化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将上述细菌中的化学键切断,不仅能减弱细胞的生命力,而且能够攻击细菌和外层细胞,穿透细胞膜,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从而起到杀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并且羟基自由基与细菌内有机物的反应没有特异性,所以光催化型抗菌剂具有广谱的抗菌谱。
一方面,银系抗菌剂的杀菌机理如下:银离子带正电,细菌带负电,依靠库仑力,使两者牢固吸附,银离子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与-SH、-NH等发生不可逆的反应,从而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进而使得待烹饪液体中的微生物与银离子结合并死亡。
由于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能力强、具有即效抗菌效果,其在光催化作用下只需2h左右即可发挥杀菌作用,能够满足预约时间较短的烹饪需求,银系抗菌剂的效果发挥需要大约24h,比较适合预约时间较长的烹饪需求,二者结合,能够满足不同预约时间的烹饪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当细菌被杀灭后,其所含的有机物基本被氧化为水、二氧化碳及相对应的酸等其他物质,这些分解后的物质极易被洗去,不会沉积并影响到内锅10内表面的光催化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锅10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内锅10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由于锅底会被放置在内锅10中的待烹饪食材遮挡,不会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小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将锅底和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厚度设置为相同,有利于加工,方便生产。进一步地,由于被待烹饪食材遮挡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往往是液体,因此,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中的银系抗菌剂能够同时将液体中的微生物吸附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进一步地,可以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设置为不同厚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烹饪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为至少一层。
在该实施例中,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为至少一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不同层数,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烹饪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进一步地,多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能够避免因烹饪器具100长时间使用而使内锅10的内表面刮擦、刮伤而影响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在光催化作用下产生的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有效地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长时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地保证烹饪器具100长时间具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烹饪器具100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锅10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
在该实施例中,内锅10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小于等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由于锅底会被放置在内锅10中的待烹饪食材遮挡,不会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锅底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小于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能够节约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将锅底和锅身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的层数设置为相同,有利于加工,方便生产。进一步地,由于被待烹饪食材遮挡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往往是液体,因此,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中的银系抗菌剂能够同时将液体中的微生物吸附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锅10的外表面为陶瓷层104,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负载在陶瓷层104上。
在该实施例中,内锅10的外表面为陶瓷层104,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负载在陶瓷层104上,陶瓷层104能够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稳固地贴合,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长时间稳定、牢固的负载在陶瓷层104上,避免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与其他载体负载不牢固而容易脱落,保证了良好的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效果,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被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光催化作用杀死的细菌分解后的物质残留在内锅10的内表面很容易被清洗,不会沉积在陶瓷层104而影响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光催化性能。进一步地,陶瓷层104受热、散热均匀,可长时间保温,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陶瓷层104不会破坏食材的营养,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锅1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内锅10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一方面,一体式结构能够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1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上盖20、机身40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锅10,上盖20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30,因而,通过内锅10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当烹饪器具100的上盖20盖合在内锅10上时,安装在上盖20上的光源发生器30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10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能够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更适用于具有预约功能的烹饪器具100,避免预约时间较长待烹饪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30安装在上盖20的几何中心。
在该实施例中,光源发生器30安装在上盖20的几何中心,使得光源发生器30工作产生的光能够均匀、分散地作用在内锅10内部的各个方向,避免光源发送器工作产生的光无法照射到整个内锅10内表面而影响杀菌效果,进而使内锅10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能够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及时、彻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保证待烹饪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30为至少一个,均匀分布在上盖20上。
在该实施例中,光源发生器30至少为一个,均匀的分布在上盖20上,进一步保证多个光源发生器30工作产生的光能够均匀、分散地作用在内锅10内部的各个方向,避免光源发送器工作产生的光无法照射到整个内锅10内表面而影响杀菌效果,进而使内锅10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能够充分发挥杀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并及时、彻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效保证待烹饪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光源发生器30为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紫外灯、黑光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杀菌灯等。
在该实施例中,光源发生器30为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但不限于此:紫外灯、黑光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杀菌灯等,光源发生器30的多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烹饪器具100、不同烹饪功能、不同预约时长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电控板,与光源发生器30电连接,对光源发生器30进行控制。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电控板,通过电控板与光源发生器30电连接,对光源发生器30进行控制,简化了光源发生器30控制部件的设置,能够满足产品模块化需求,使其结构简单,节约制造成本,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地,通过电控板可以控制光源发生器30的开关、光照强弱、工作时长等,对于不同的待烹饪食材滋生的不同微生物细菌,可以控制光源发生器30产生不同强度的光并控制光源发生器30工作不同时长,进而有针对性的将不同的细菌杀死,并抑制其生长,有效地节约了能源,避免浪费,同时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对于不同预约时长的不同烹饪功能,也可以通过电控板控制光源发生器30产生不同强度的光,并工作不同时长,进而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同时节约能源,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电控板还包括预约功能按键,预约功能按键与光源发生器30串联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控板还包括预约功能按键,通过将预约功能按键与光源发生器30串联连接,使得烹饪器具100在使用预约功能时,同时控制光源发生器30工作,进而使得内锅10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与光进行催化作用,将待烹饪食材滋生的细菌杀灭,同时抑制微生物细菌的生长,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为以下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压力锅、电炖锅、电饭煲。
在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为电饭煲,电饭煲上盖20上设置有紫外灯。用户淘米后将米和水放入电饭煲的内锅10中,并通过电控板设置预约功能,预约时长为8小时,当用户启动预约功能预约煮饭时,电控板同时控制紫外灯开启产生紫外光,紫外光与内锅10内表面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发生催化作用,将内锅10中长时间放置在水中的米产生的微生物杀灭,进而保证在预约时间内米和水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保证烹饪后的米饭新鲜、营养、美味、健康,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经实验证明,以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102为内表面、以陶瓷层104为外表面的内锅10在经紫外光50次光照后,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保持在98%±1%,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内锅的镀膜方法,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锅的镀膜方法流程示意图,该内锅的镀膜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302,将银系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组合成抗菌粉;
步骤S304,将抗菌粉均匀分散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形成第一悬浮体系;
步骤S306,向第一悬浮体系中添加粘结剂,形成第二悬浮体系;
步骤S308,将第二悬浮体系负载在陶瓷层上,并进行高温煅烧;
其中,第二悬浮体系形成内锅的内表面,陶瓷层形成内锅的外表面。
本发明再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内锅的镀膜方法,通过将银系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组合成抗菌粉,使得抗菌粉为复合性抗菌粉,既具有银系抗菌剂抗菌广谱,耐热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溶解度极低,抗菌持久的优点,也具备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氧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皮肤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低格低廉等优点,有效地保证了良好的杀菌效果,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通过将抗菌粉均匀分散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形成第一悬浮体系,向第一悬浮体系中添加粘结剂,形成第二悬浮体系,有利于第二悬浮体系更均匀、更稳固的与载体相贴合;通过将第二悬浮体系负载在陶瓷层上,并进行高温煅烧,进而使第二悬浮体系均匀、稳固的涂渡在陶瓷层上,其中,第二悬浮体系即为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为内锅内表面,陶瓷层为内锅的外表面,当安装在上盖上的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能够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可以在高温煅烧后洗去附着不牢固的复合性抗菌粉,以保证内锅的清洁性。
进一步地,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与光催化作用杀灭细菌并抑制其生长,同时银系抗菌剂将内锅中的待烹饪液体中的微生物杀死,并抑制其生长,因此,增强了杀菌功能,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有效地保证了待烹饪食材良好的新鲜性和无菌性,使烹饪后的食物新鲜、营养、健康、口味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同时,提高烹饪器具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卖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是通过粉末料浆法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涂渡至陶瓷层上,也可以采用其他符合要求的方法进行镀膜,以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粘结剂为具有耐光氧化性能的有机粘结剂。
在该实施例中,粘结剂为具有耐光氧化性能的有机粘结剂,避免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影响粘结剂的粘结效果,进而使第二悬浮体系牢固地涂渡在陶瓷层上,使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稳固地与陶瓷层相贴合,并保证良好的杀菌盒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提供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通过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烹饪器具的上盖盖合在内锅上时,安装在上盖上的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使得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发生光催化作用,从而将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产生的微生物细菌杀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的品质和营养,有利于用户的健康和营养,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同时,更适用于具有预约功能的烹饪器具,避免预约时间较长待烹饪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细菌等,有效地保证了长时间预约后食材的新鲜性和无菌性,进而保证烹饪后食物新鲜、营养、美味、健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内锅,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和机身,所述上盖上安装有光源发生器,所述内锅安装在机身内部,所述内锅的内表面形成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当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内锅上时,所述光源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光作用于所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以对所述内锅内的待烹饪食材进行杀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设置有锅底和锅身,位于所述锅底的所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锅身的所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的外表面为陶瓷层,所述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膜负载在所述陶瓷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为一体式结构。
5.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上盖的几何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生器为至少一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上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生器为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紫外灯、黑光灯、中压汞灯、低压汞灯、杀菌灯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控板,与所述光源发生器电连接,对所述光源发生器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板还包括预约功能按键,所述预约功能按键与所述光源发生器串联连接。
11.一种内锅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银系抗菌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组合成抗菌粉;
将所述抗菌粉均匀分散在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形成第一悬浮体系;
向所述第一悬浮体系中添加粘结剂,形成第二悬浮体系;
将所述第二悬浮体系负载在陶瓷层上,并进行高温煅烧;
其中,所述第二悬浮体系形成所述内锅的内表面,所述陶瓷层形成所述内锅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锅的镀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剂为具有耐光氧化性能的有机粘结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5380.8A CN108618628A (zh) | 2017-03-20 | 2017-03-20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5380.8A CN108618628A (zh) | 2017-03-20 | 2017-03-20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18628A true CN108618628A (zh) | 2018-10-09 |
Family
ID=6368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65380.8A Pending CN108618628A (zh) | 2017-03-20 | 2017-03-20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1862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3452A (zh) * | 2019-08-30 | 2019-11-05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电器 |
US20210022538A1 (en) * | 2019-10-07 | 2021-01-28 | Karl Ingar Kittelsen Røberg | Induction vessel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12981A (en) * | 1978-02-23 | 1979-09-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Article having self-cleaning coat |
JP2000152873A (ja) * | 1998-11-20 | 2000-06-06 | Sharp Corp | 電気保温ポット |
JP2004081413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Sharp Corp | 炊飯器 |
TWM245924U (en) * | 2003-11-19 | 2004-10-11 | Ai Tek Technology Co Ltd | Nano photo-catalytic electric pot |
CN201452853U (zh) * | 2009-07-16 | 2010-05-12 | 佟宇辰 | 紫外光催化净水的家用电热水壶 |
CN102450943A (zh) * | 2010-10-25 | 2012-05-16 | 台州市凤喜电器炊具有限公司 | 抗菌保健低压力锅 |
CN103892689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5708307A (zh) * | 2016-03-24 | 2016-06-2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
2017
- 2017-03-20 CN CN201710165380.8A patent/CN1086186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12981A (en) * | 1978-02-23 | 1979-09-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Article having self-cleaning coat |
JP2000152873A (ja) * | 1998-11-20 | 2000-06-06 | Sharp Corp | 電気保温ポット |
JP2004081413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Sharp Corp | 炊飯器 |
TWM245924U (en) * | 2003-11-19 | 2004-10-11 | Ai Tek Technology Co Ltd | Nano photo-catalytic electric pot |
CN201452853U (zh) * | 2009-07-16 | 2010-05-12 | 佟宇辰 | 紫外光催化净水的家用电热水壶 |
CN102450943A (zh) * | 2010-10-25 | 2012-05-16 | 台州市凤喜电器炊具有限公司 | 抗菌保健低压力锅 |
CN103892689A (zh) * | 2012-12-25 | 2014-07-0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5708307A (zh) * | 2016-03-24 | 2016-06-2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徐玉党: "《室内污染控制与洁净技术》", 30 September 2006 * |
王佳,彭兵,柴立元,王云燕,程明明: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镀膜抗菌陶瓷的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3452A (zh) * | 2019-08-30 | 2019-11-05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电器 |
US20210022538A1 (en) * | 2019-10-07 | 2021-01-28 | Karl Ingar Kittelsen Røberg | Induction vesse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7125B (zh) | 钛及钛合金医疗器械表面活性抗菌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
JP4365413B2 (ja) | 中性電解水、中性電解水の製造方法及び中性電解水の製造装置 | |
CN107326389A (zh) | 一种可稳定保存的次氯酸溶液的生产方法 | |
CN107406280A (zh) | 等离子体活化水 | |
JP2009066594A (ja) | 可視光応答型光触媒皮膜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殺菌方法並びに殺菌装置 | |
CN105295105B (zh) | 一种具有光催化抗菌性的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材料 | |
Li et al. | Bioheterojunction‐Engineered Polyetheretherketone Implants With Diabetic Infectious Micromilieu Twin‐Engine Powered Disinfection for Boosted Osteogenicity | |
CN108618628A (zh)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
CN108618573B (zh)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镀膜方法 | |
Zhang et al. | Hydrogen plasma treated-Ce-BTC nanorods enable enhanc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soft tissue sealing ability | |
JPH0716613B2 (ja) | 生物の活性抑制用光触媒機能体 | |
CN216822767U (zh) | 一种抑菌锅具 | |
KR20120125744A (ko) | 김치 유산균을 이용한 항균 마스크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항균 필터 | |
JP5646809B2 (ja) | 抗菌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7118835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N108618634B (zh) | 内锅、烹饪器具和内锅的制作方法 | |
CN102450943A (zh) | 抗菌保健低压力锅 | |
CN207285915U (zh) | 内锅和烹饪器具 | |
Cui et al. | Biological effects of PAS TiO2sol on disease control and photosynthesis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 |
CN104131325B (zh) |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银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209316581U (zh) | 一种鸡蛋孵化用消毒装置 | |
Rubinsky et al. | Germicide wound pad with active, in situ, electrolytically produced hypochlorous acid | |
CN106393013A (zh) | 一种医用抗菌工作台 | |
CN221731685U (zh) | 一种具备银离子消毒功能的茶锅 | |
CN220684829U (zh) | 一种灭菌消毒仪的辅助搅拌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