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548134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8134A
CN108548134A CN201810359458.4A CN201810359458A CN108548134A CN 108548134 A CN108548134 A CN 108548134A CN 201810359458 A CN201810359458 A CN 201810359458A CN 108548134 A CN108548134 A CN 108548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shade
transmitance
region
em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9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淳郎
山本淳一郎
吉田和史
利川达也
河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09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4927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84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8619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54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8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且提高演出效果。照明装置包括:器具本体,在中央形成有开口;光源部,以围绕开口的方式而配设有多个发光元件;以及透光性的灯罩,以覆盖含有光源部与器具本体的开口的器具本体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安装在器具本体,灯罩是以从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一体的形成。灯罩是由透明树脂基材构成。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是在灯罩的内面侧涂布墨水而形成。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是通过未涂布墨水而形成,也形成在对向于发光元件的区域。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大于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所占的比例。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本申请是原申请号201310104821.5,申请日2013年03月28日(优先权日2012年08月31日、2012年09月10日),发明名称为“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将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作LED(LightEmitting Diode))等的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LED的高输出化、高效率化,已开发出使用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能在室内或室外使用且能够期待长寿命化。该照明装置是将多个LED安装到基板以获得规定的亮度,例如,被用作安装于天花板面等的普通住宅用的吸顶灯(ceiling light)。
此种照明装置中,由于作为光源的LED的亮度高,且出射的光的指向性强等,因此,为了使光均匀地分散放射,而在LED的前表面侧配置有扩散材(灯罩(shade))。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17160号公报
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对这些照明装置要求的功能,期望不仅仅是简单地照亮周围,还要对光进行设计(design)以提高演出效果,从而能够作为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glare)以提高闪耀的演出效果,能够作为有创意性的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本发明提出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器具本体,在所述器具本体的中央形成有开口;光源部,以围绕所述开口的方式而配设有多个发光元件;透光性的灯罩,以覆盖含有所述光源部与所述器具本体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器具本体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安装在所述器具本体,所述灯罩是以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一体的形成,其中,所述灯罩是由透明树脂基材构成,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是在所述灯罩的内面侧涂布墨水而形成,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是通过未涂布墨水而形成,并且也形成在对向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区域,进而,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大于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所占的比例。
在一实施方式中,除了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下。
在一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还包括:扩散构件,沿着所述发光元件的配置而一体地形成为圆环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抑制眩光以提高演出效果,能够作为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照明罩及照明装置,能够作为不会降低照射面的照度的照明装置而提高附加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拆除罩构件及点灯装置罩而从下方观察表示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剖面图。
图5是将图4中的A部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本体
2:光源部
3:扩散构件(透镜构件)
4:点灯装置
5:点灯装置罩
6:安装部(适配器引导部)
7:灯罩
11:开口
12:平坦部
13:阶差部
14:凹部
15:弹性构件
21:基板
22、22a:发光元件(LED)
31:突条部
33:平坦部
41:电路基板
42:电路零件
51:侧壁
52:前面壁
53:开口部
61:卡合口
62:电气辅助零件
71a: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
71b: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
75:灯罩受卡件
A:适配器
A1:卡止部
C:器具安装面(天花板面)
Cb:配线器具(吸顶灯座主体)
S: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有时省略表示借助导线等的配线连接关系。另外,对于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是:安装到吸顶灯座主体来使用的普通住宅用的照明器具,通过从光源部放射的光来进行室内的照明,所述吸顶灯座主体设置于器具安装面且作为配线器具,所述光源部具有安装在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
图1至图4中,照明器具具备:本体1、光源部2、扩散构件(例如透过折射构件)3、点灯装置4、点灯装置罩5、安装部6及灯罩7。而且,照明器具具备: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吸顶灯座主体Cb的适配器A,所述吸顶灯座主体Cb设置在作为器具安装面的天花板面C。此种照明器具是形成为圆形的圆形状的外观,将前表面侧作为光的照射面,将背面侧作为对天花板面C的安装面。
本体1是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的平板形成为圆形状的底架(chassis),且在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11,该开口11用于配设后述的安装部6。而且,在安装有光源部2的内面侧的平坦部12的外周侧,形成有朝向背面侧的阶差部13并形成有槽状的凹部14。进而,在本体1的背面侧,设有弹性构件15。
光源部2具备:基板21、及安装在该基板2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22(在图2中,省略了发光元件22的图示)。基板21是将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的圆弧状的4片基板21以对接的方式而配设,从而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圆环(circle)状。即,整体上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基板21包含4片分割的基板21。
通过使用如此般分割的基板21,能够利用基板21的分割部来吸收热收缩,以抑制基板21的变形。另外,优选使用分割为多片的基板21,但也可使用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的一片基板。
基板21包含作为绝缘材的玻璃环氧(glass epoxy)树脂(FR-4)的平板,在表面侧通过铜箔而形成有配线图案(pattern)。而且,在配线图案上,即,在基板21的表面,施加以有作为反射层来发挥作用的白色的抗蚀剂(resist)层。另外,基板21的材料在采用绝缘材的情况下,可适用陶瓷(ceramics)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进而,在采用金属制的情况下,可适用金属制的基底(base)基板,该金属制的基底基板是在铝等的导热性良好、且散热性优异的基底板的一面层叠有绝缘层。
发光元件22为LED,且为表面安装型的LED封装。该LED封装是沿着多个圆环状的基板21的周方向,即,在以安装部6为中心的大致圆周上,遍布多列而安装,本实施方式中,是遍布内周侧及外周侧这2列而安装。而且,对于LED封装,使用发光色为昼白色的LED封装与灯泡色的LED封装,这些LED封装交替地排列,各列的邻接的发光元件22是空开大致等间隔而配设。通过对流经该昼白色的LED封装与灯泡色的LED封装的电流等进行调整,能够进行调色。
另外,在特定的基板21(图3中为右侧),安装有常明灯用的发光元件22a。对于该发光元件22a,使用与安装成圆环状的主光源中的灯泡色的LED封装相同的LED封装。由此,实现构件的共用化。
另外,发光元件22未必需要安装成多列。例如,也可沿着周方向而安装成1列。可根据所需的输出来适当设定发光元件22的列数或个数。
LED封装大体上包括:LED芯片(chip),配设在由陶瓷或合成树脂形成的本体;以及环氧系树脂或硅酮(silicone)树脂等的模制(mold)用的透光性树脂,密封该LED芯片。LED芯片是发出蓝色光的蓝色的LED芯片。在透光性树脂中,为了能够出射昼白色或灯泡色的光,而混入有荧光体。
另外,LED既可将LED芯片直接安装于基板21,而且,也可安装成炮弹型的LED,安装方式或形式并无特别限定。
扩散构件3为透镜(lens)构件,例如包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丙烯酸(acryl)树脂等具有绝缘性的透明合成树脂,具有强化绝缘性能。并且,扩散构件3是沿着所述发光元件22的配置、而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并以将发光元件22包括在内而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的方式而配设。
而且,透镜构件是在大致圆环状的内周侧部分与外周侧部分,与发光元件22相向地、沿圆周方向连续地形成有2条为山形且剖面形状为固定的突条部31。因此,U字状的槽32是与多个发光元件22相向地配置,多个发光元件22成为被收纳在U字状的槽32内且被覆盖的状态。
进而,从这些突条部31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平坦部33,由此,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
根据以此方式构成的透镜构件,如图5所示,从多个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利用突条部31,而主要向圆周上的内周方向及外周方向扩散而放射。即,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主要朝向以配置有发光元件22处的圆环状的中心为原点的半径方向而扩散放射。
因此,通过透镜构件,能够提高从多个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的照射光的均匀度。进而,能够抑制基于各发光元件22的亮度的颗粒感。此时,较为理想的是,将通过扩散实现的配光角度设定为120度~160度左右。
而且,在扩散构件3,形成有平坦部33以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因此充电部由具有强化绝缘性能的扩散构件3予以覆盖而受到保护。
另外,扩散构件3也可并非一体地形成为大致圆环状。例如,扩散构件3也可对应于经分割的基板21,针对这些基板21的每一个而分割地形成。此时,针对安装在一个基板21的多个发光元件22的每一个,而连续地由扩散构件3予以覆盖。
而且,扩散构件3并不限于透镜构件,也可适用棱镜(prism)等,以使该扩散构件3具备发光元件22的照射范围的异向性。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光源部2如图4及图5代表性地所示,基板21位于安装部6的周围,发光元件22的安装面朝向前表面侧、即朝向下方的照射方向而配设。而且,基板21的背面侧是与本体1的内面侧的平坦部12以密接的方式形成面接触而安装。具体而言,扩散构件3从基板21的前表面侧重叠,并通过例如螺丝S等的固定装置而将该扩散构件3安装于本体1,从而基板21被包夹在本体1与扩散构件3之间并受到按压固定。即,通过1根螺丝S来紧固基板21与扩散构件3。
因此,基板21是与本体1热结合,来自基板21的热从背面侧传导至本体1并进行散热。另外,基板21与本体1的面接触并不限于基板21的整个面接触本体1的情况。也可为局部的面接触。
除此以外,扩散构件3中的平坦部33是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以密接的方式形成面接触,因此热能够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传递至扩散构件3,并经由扩散构件3而散发。即,也能够从基板21的前表面侧进行散热。
如图2至图4所示,点灯装置4具备:电路基板41、以及安装于该电路基板41的控制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变压器(transformer)、电容器(condenser)等的电路零件42。电路基板41是以包围安装部6的周围的方式而形成为大致圆弧状,且电性连接着适配器A侧,并经由适配器A而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因此,点灯装置4接受该交流电源而生成直流输出,并经由导线将该直流输出供给至发光元件22,以对发光元件22进行点灯控制。
此种点灯装置4是配设在安装部6与光源部2(即基板21)之间。
如图2及图4所示,点灯装置罩5是由冷轧钢板等的金属材料而形成为大致短圆筒状,且以覆盖点灯装置4的方式而安装于本体1。侧壁51是以朝向背面侧扩开的方式而呈倾斜状;在前面壁52,以与安装部6对应的方式而形成有开口部53。因此,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一部分光被侧壁51反射向前表面侧而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在该开口部53的周缘,形成有朝向背面侧成凹状的圆弧状的引导凹部。
安装部6是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适配器引导部(adapter guide),在该适配器引导部的中央部,设有适配器A插通并卡合的卡合口61。该适配器引导部是对应于形成在本体1中央部的开口11而配设。在适配器引导部的外周部,以从该外周部突出的方式而形成有基座,在该基座,配设有红外线遥控(remote control)信号接收部或照度传感器(sensor)等的电气辅助零件62。
另外,安装部6未必是被称作适配器引导部等的构件。例如,也可以是形成在本体1等的开口,主要是指:与作为配线器具的吸顶灯座主体Cb相向、且使适配器A卡合的构件或部分。
灯罩7是:由丙烯酸树脂等具有透光性、且呈乳白色、并具备扩散性的材料,而形成为大致圆形状。
并且,灯罩7是以覆盖包括光源部2在内的本体1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可装卸地安装在本体1的外周缘部。具体而言,通过转动灯罩7,将设置於灯罩7的未图示的罩安装件卡合于灯罩受卡件75而进行安装,所述灯罩受卡件75配设在本体1的外周缘部的凹部14。
在灯罩7的内面,形成有透光控制部71。该透光控制部71是以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
详细而言,透光控制部71是在灯罩7的内面侧实施丝印(silk print)而形成,在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形成有多个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例如是涂装有白色墨水(ink)的部分,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是未涂布有白色墨水的部分,该部分是在涂布有白色墨水的区域中,散布多个(无数个)小圆形状的方式而形成。
即,在灯罩7的内面侧,残留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来涂布印刷白色的墨水。
因此,向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照射的光的透过受到抑制,向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即向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照射的光的透过可良好地进行。
此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相对较大是指:与区域71a、71b的相对关系,例如,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大多是具有规定的透过率而形成的状况,对来自光源部2的照射光进行扩散,并照射向下方的照射面,但有时也可为几乎不透过、即实质上不透过地形成的状况。
即,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以外的区域是:具有透光性、呈乳白色并具备扩散性地形成。
此外,在此种灯罩7的成型时,是在作为其材料的丙烯酸树脂等的片材(sheet)的背面侧,以形成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未涂布墨水的部分)的方式实施丝网印刷,随后,压力成形(press forming)为大致圆形状的规定形状而制作。
进而,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也可以相反的关系而形成。即,作为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也可形成多个小圆形状的部分。此时,只要根据设计来适当设定小圆形状的直径尺寸即可。
进而,也可由贯穿灯罩7内外的小孔,来形成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此时,也能够以使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
如此,以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混合存在的方式而形成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并不各别限定为特定的结构。
另外,扩散构件3与灯罩7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20mm~60mm,优选被设定为30mm~50mm。由此,照射光的均匀度变得良好,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传导至扩散构件3的热是:经由灯罩7而有效地进行散热。
进而,灯罩7是在表面包含镜面的透明基材、例如在透明的丙烯酸树脂等透过性高的基材的内面,形成有具有多个开口部71b的包含树脂制片材的透光膜。另外,对于透明的丙烯酸树脂,较为理想的是,该丙烯酸树脂的内部透过率及包括表面(界面)在内的外部透过率高的构件、或者包括表面(界面)包含光学镜面且光泽的、透过性高的材料。即,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只要是扩散性低,且能够经由灯罩7透视位于其前方的物品的基材,则也可为表面形成为凹凸般的经棱镜加工者。
形成在灯罩7内面的透光膜71a例如是通过丝网印刷(silk screen print)等而形成有白色的膜。在该透光膜71a形成的多个开口部71b是:形成为直径0.5mm~5mm左右的大小。若该开口部71b小于0.5mm,则在将灯罩7安装于器具本体的状态下,穿过开口部71b的光线将变弱,在连结视点与开口部71b的直线上存在的发光元件22的比例将变少。因此,难以经由开口部71b而获得发光元件22灿烂地闪耀的光。另一方面,若开口部71b为5mm以上,则存在多个发光元件22从1个开口部71b照射的疑虑,因此相较于闪耀感,更会让人感到眩目感。因此,较为理想的是,优选未实施丝网印刷的开口部71b小于发光元件22,开口部71b的开口径最佳为0.7mm~2mm左右。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开口部71b的形成区域是:形成在至少覆盖与沿着圆环状的基板的周方向而安装的发光元件22相向的区域的范围。即,在由发光元件22所围成的中央区域、即灯罩7的中央区域,未形成开口部71b。而且,广泛覆盖与发光元件22相向的区域的、沿灯罩7的周方向形成的各种大小的开口部71b是随机(random)地且浓密地形成。在形成有开口部71b的区域中,开口部71b相对于透光膜的比例优选为0.3%~0.6%。若开口部71b少于0.3%,则在连结视点与开口部71b的直线上不存在发光元件22的比例变高,因此无法感觉到光的开口部71b变多,闪耀地发光的开口的数量变少。另一方面,若开口部71b超过0.6%,则感觉到光的开口部71b会非常多,而感觉不到光的开口部71b变少。因此,相较于通过移动视点引起的不规则地目测到独立的多个开口部71b的闪烁而感觉到的闪耀感,闪烁次数变少而感觉到眩目感,感觉到不适的疑虑提高。因此,可以说:开口部71b的形成区域相对于透光膜优选为0.3%~0.6%。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灯罩7整体中的开口部71b的比例为约0.5%,在中央区域未形成开口部71b的情况下,灯罩7整体中的开口部71b优选为0.4%左右。
另外,灯罩7的形成有丝网印刷的透光膜的透过率,较为理想的是40%~80%以下。本实施方式中,将波长380nm~780nm的透过率形成为60%左右。若透过率为40%以下,则正下方照度低,光通量将过低,从而难以作为照明器具来使用。相反地,若透过率为80%以上,则正下方照度高,光束也充分,来自发光元件22的光将效率良好地照射向照射面。但是,开口部71b(发光面亮度)与丝网印刷区域即透光层71a区域(背景亮度)的亮度差、照度差变小,因此,无法满足因从多个开口漏出的光引起的灿烂地闪耀的附加价值效果。
这样,要提供下述照明器具,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所述照明器具确保作为普通照明器具所需的照度,并且具备闪耀感,该闪耀感是由经由透明灯罩7的未经丝网印刷的开口部71b而看到的、来自发光元件22的照射光所引起。
此种灯罩7是以覆盖包括光源部2在内的本体1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可装卸地安装于本体1的外周缘部。具体而言,通过转动灯罩7,将设置于灯罩7的未图示的罩安装件卡合于灯罩受卡件75而进行安装,所述灯罩受卡件75配设于本体1的外周缘部的凹部14。
另外,以灯罩7的开口部71b与透光层71a混合存在的方式形成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并不各别限定于特定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开口部71b的排列有规则性的配置。进而,在与灯罩7的形成有开口部71b的区域相向的位置,也可实施将表面加工成镜面的棱镜加工。
适配器A是通过设在上表面侧的挂钩,而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吸顶灯座主体Cb的部分,且呈大致圆筒状;并且,在周壁的两侧,以通过内置的弹簧(spring)而始终向外周侧突出的方式,而设有一对卡止部A1。该卡止部A1通过对于设置在下表面侧的操作杆(lever)进行操作而没入。而且,从该适配器A导出有连接至所述点灯装置4的电源线(cord),并经由连接器而与点灯装置4连接(参照图3)。
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照明器具向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首先,将适配器A电性且机械地连接于预先设置在天花板面C的吸顶灯座主体Cb。从该状态,一边将作为安装部6的适配器引导部的卡合口61对准适配器A,一边从下方用手上推器具本体,直至适配器A的卡止部A1确实地卡合至适配器引导部的卡合口61为止,从而进行安装操作。然后,将灯罩7安装至本体1。该安装完成状态为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弹性构件15以密接状态介隔在天花板面C与本体1的背面侧之间,照明器具成为固定于天花板面C的固定状态。
而且,在拆卸照明器具时,拆卸灯罩7,对设置于适配器A的操作杆进行操作,以解除适配器A的卡止部A1的卡合,从而可拆卸照明器具。
在照明器具安装于天花板面C的安装状态下,对点灯装置4供给电力时,经由基板21而对发光元件22通电,使各发光元件22点灯。从发光元件22出射的光是:通过连续地覆盖多个发光元件22的扩散构件3而朝向半径方向扩散,并且朝向前表面侧放射。对于放射向前表面侧的光,朝向灯罩7的透光控制部72的光主要透过多个小圆形状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从而透过灯罩7而照射。此时,从发光元件22照射的光是:通过扩散构件3而偏向(deflection)、分散、反射,并朝向各自的行进方向而经由灯罩7照射向外方。
当从照明装置的下方仰视此种照射光时,将通过与发光元件22排列设置在直线上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而直视到发光元件22,从而感觉到强烈的光。另一方面,即使在连结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与支点的直线上不存在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扩散构件来使发光元件22的光扩散,从而能够感觉到微弱的光。通过将扩散构件设为透镜,能够从各种角度来直视来自发光元件22的光,因此可提高其闪耀的频率或强度。
根据此种结构,构成如下所述的开口部71b,即:若视点、发光元件22与透过率相对较高的区域71b位于直线上,则感觉到强烈的光,若经扩散构件扩散后的来自发光元件22的扩散光、视点与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位于直线上,则感觉到闪耀感弱的光,若在连结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与视点的直线上不存在发光元件22及来自发光元件的扩散光,则感觉不到闪耀的光。
这样,无论是在仰视照明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从照明装置的侧方观察的情况下,均混合存在有看到发光元件22为点状的光且以强烈的光来灿烂地闪耀的部分、看到发光元件22以微弱的光来灿烂地闪耀的部分、与感觉不到闪耀的部分,因此,可在发光元件22引起的眩光受到抑制的状态下进行目测。另外,通过移动视点,感觉到闪耀的区域分别使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或者反复闪烁,从而通过改变观察的位置,可获得各部位灿烂地、不规则地展现出闪耀强度的装饰效果。进而,通过经过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71a的光,能够实现照射光的均匀度的提高。进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双色的不同的发光元件22,能够看到多个开口部71b使昼白色的白光与灯泡色的光混合存在而灿烂地闪烁。由此,在设计性方面,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基板21的背面侧是与本体1面接触,因此,从发光元件22产生的热将有效地传导至本体1,并以大面积来进行散热。而且,在基板21的外周侧附近,沿着基板21的外周而形成有阶差部13,因此能够通过该阶差部13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能够提高本体1外周部的散热效果。除此以外,该阶差部13能够发挥本体1的加强效果。
而且,点灯装置4是配设在安装部6与基板21之间,因此,减轻点灯装置4受到来自基板21的热的影响。这是由于基板21的热是:存在朝向本体1的外周方向传导并进行散热的倾向而引起。
除此以外,扩散构件3的平坦部33是与基板21的安装面侧形成面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基板21的安装面侧经由扩散构件3而从前表面侧进行散热。而且,此时,扩散构件3覆盖基板21的整个面,因此充电部受到保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仰视照明装置时,可看到光受到设计而点光源的光灿烂地闪耀,可获得装饰效果,从而提高演出效果。进而,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通过设置连续地覆盖发光元件22的扩散构件3,从而能够实现照射光的均匀度的提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透光控制部71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71b的形状并不限于圆形,进而,对形成在整个灯罩上的透光控制部的孔进行图案化的做法也可适用。

Claims (3)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具本体,在所述器具本体的中央形成有开口;
光源部,以围绕所述开口的方式而配设有多个发光元件;
透光性的灯罩,以覆盖含有所述光源部与所述器具本体的所述开口的所述器具本体的前表面侧的方式,而安装在所述器具本体,所述灯罩是以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与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混合存在的方式而一体的形成,
其中,所述灯罩是由透明树脂基材构成,
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是在所述灯罩的内面侧涂布墨水而形成,
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是通过未涂布墨水而形成,并且也形成在对向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区域,
进而,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小的区域所占的比例,大于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所占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灯罩的光的透过率相对较大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为8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散构件,沿着所述发光元件的配置而一体地形成为圆环状。
CN201810359458.4A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装置 Pending CN1085481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0918A JP2014049275A (ja) 2012-08-31 2012-08-31 照明装置
JP2012-190918 2012-08-31
JP2012-198450 2012-09-10
JP2012198450A JP6086190B2 (ja) 2012-09-10 2012-09-10 照明装置
CN201310104821.5A CN103672725A (zh)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4821.5A Division CN103672725A (zh)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8134A true CN108548134A (zh) 2018-09-18

Family

ID=503110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9458.4A Pending CN108548134A (zh)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装置
CN201310104821.5A Pending CN103672725A (zh)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4821.5A Pending CN103672725A (zh) 2012-08-31 2013-03-28 照明用罩以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8548134A (zh)
TW (1) TWI557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6442B (zh) * 2014-12-12 2020-03-27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安装元件及光学模组、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JP2018037177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603A (zh) * 2005-09-21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910719A (zh) * 2008-09-22 2010-12-0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层压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2104476A (ja) * 2010-10-12 2012-05-3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4991Y (zh) * 1995-02-22 1997-05-28 赵文竹 装饰灯具
US7915627B2 (en) * 2007-10-17 2011-03-29 Intematix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phosphor wavelength conversion
CN101915398A (zh) * 2010-08-30 2010-12-15 上海嘉塘电子有限公司 Led灯专用塑料透空泡壳
JP2012079600A (ja) * 2010-10-05 2012-04-19 Santo Kagaku:Kk 照明カバー
JP5804588B2 (ja) * 2010-10-12 2015-11-04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0603A (zh) * 2005-09-21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1910719A (zh) * 2008-09-22 2010-12-0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层压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2104476A (ja) * 2010-10-12 2012-05-3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2725A (zh) 2014-03-26
TW201408944A (zh) 2014-03-01
TWI557369B (zh) 2016-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7599B1 (en) Lighting apparatus
US8616723B2 (en) Fluorescence-like LED illumination unit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9057503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light bulb generating direct and decorative illumination
JP2012059988A (ja)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213453436U (zh) 一种电子蜡烛灯芯的灯泡组件
CN206234626U (zh) 一种超薄面光源led表贴灯
JP2012099331A (ja) 照明装置
CN108548134A (zh) 照明装置
EP3293449B1 (en) Ultra-thin surface mounted led lamp having surface emitting light
TW201229435A (en) Lighting apparatus
CN206093574U (zh) 一种超薄型led条形灯
KR101388169B1 (ko) 조명장치
JP6575620B2 (ja) 照明装置
CN113871937B (zh) 一种插座
CN217559596U (zh) 一种多模式切换的led灯
JP6300052B2 (ja) 照明装置
JP6086190B2 (ja) 照明装置
JP6986677B2 (ja) 照明器具
KR20240085412A (ko) 간접 조명 거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114212B2 (ja) Led発光構造
CN204141328U (zh) 球泡灯
JP2014049275A (ja) 照明装置
CN201021787Y (zh) Led发光板
CN117847470A (zh) 单侧发光的间接照明装置
JP2012238395A (ja) カバー及び当該カバー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