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67503A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67503A CN108067503A CN201611001414.1A CN201611001414A CN108067503A CN 108067503 A CN108067503 A CN 108067503A CN 201611001414 A CN201611001414 A CN 201611001414A CN 108067503 A CN108067503 A CN 1080675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ck
- roller
- rolling
- roll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3/00—Safet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Breaker blocks; Devices for freeing jammed rolls for handling cobbles; Overload safety devices
- B21B33/02—Preventing fracture of ro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降低辊间压力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削减辊间压力分布的峰值来实现。该技术方案通过轧制规程的优化,同时使各机架辊间压力都不出现特别大,使得冷连轧过程中各机架的辊间压力均衡分布,既不出现出现整体值偏大的现象,又不出现整体值虽小但某一机架值偏大的现象,从而最终达到防治爆辊的目的,并将其应用到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机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属于冷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用户带钢需求量的增加和使用性能的不断提高,提高机组效率和成品质量势在必行,然而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由于机组摩擦系数的不合理,容易导致酸轧机组在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轧辊辊耗较大,甚至轧辊出现剥落、爆辊问题。以往的研究中,对于降低辊耗和治理轧辊剥落主要是通过改变轧辊辊型和轧辊动态参数(弯辊力、窜辊量和倾辊量)或者优化轧辊管理来实现,很少通过改变轧制规程综合优化来实现。,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该技术方案在不影响板形质量的情况下同时使各机架辊间压力都不出现特别大,使得冷连轧过程中各机架的辊间压力均衡分布,既不出现出现整体值偏大的现象,又不出现整体值虽小但某一机架值偏大的现象,从而最终达到防治爆辊的目的,并将其应用到冷连轧机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给企业带来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如下:
(a)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
(b)定义轧制规程优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过程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最佳压下量分配值εiy、第1-4#机架最佳出口张力设定值Tiy、1-5#机架压下率设定值εi0、第1-4#机架出口张力设定值Ti0、1-5#机架轧机工作辊弯辊力Siw、1-5#机架轧机中间辊弯辊力Sim、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
(c)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对出口板形的调节能力,令第i机架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窜动量设置为基态ξ=0;
(d)给定第1-4#机架压下率εi0和1-4#机架出口张力Ti0的初始值X0=[εi0,Ti0];
(e)计算第五机架压下率初始值
(f)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的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wj和支承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bj、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
(g)轧制过程中,在考虑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各机架辊间压力值以及出口板形值均不应该超过许可值,故判断不等式是否同时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转入步骤(h);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重新分配压下率和出口张力的初始值,转入步骤(e);(其中,X=[εi,Ti],g'imw(X)为工作辊与中间辊最大不均匀度系数,g'imb(X)为支承辊与中间辊最大不均匀度系数,
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的值,γi越小,则代表爆辊出现的概率越小、发生程度越轻;反之,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越大,则代表爆辊出现的概率越大、发生程度越严重。其中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的计算模型为:(其中,gmw(X)为工作辊与中间辊平均不均匀度系数,gmb(X)为支承辊与中间辊平均不均匀度系数,nmw为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条元数;nmb为支承辊与中间辊辊间条元数)
(i)计算当前压下规程下的优化目标函数 α为加权系数,一般α=0.35-0.65,其中代表各机架的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的均匀度,代表各机架的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整体数值;
(j)判断Powell条件是否成立(也就是判断目标函数F(X)是否最小)?如果Powell条件成立,则令εiy=εi0、Tiy=Ti0,转入步骤(k),否则调整εi0、Ti0,转入步骤(e);
(k)输出最优轧制规程εiy、Tiy,完成冷连轧机组以爆辊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的综合优化设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a)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具体如下:
a1)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辊径Dwi,i=1,2,…5、1-5#机架中间辊辊径Dmi、1-5#机架支撑辊辊径Dbi、1-5#机架工作辊辊型分布ΔDwij(j为条元数)、1-5#机架支撑辊辊型分布ΔDbij、1-5#机架工作辊辊身长度Lwi、1-5#机架支撑辊辊身长度Lbi、1-5#机架支承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压下螺丝中心距lb、1-5#机架中间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m、1-5#机架工作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w;
a2)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特征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最大正弯辊力1-5#机架工作辊最大负弯辊力1-5#机架中间辊最大正弯辊力最大负弯辊力开卷机开卷张力T0、卷取机卷曲张力T5、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出口张力Tmaxi、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小出口张力Tmini、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大压下率εimax、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小压下率εimin、中间辊与支承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b、中间辊与工作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w、末机架出口最大板形值shape*、安全系数ξ;
a3)收集待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带材的初始强度σs0、加工硬化系数ks、带材的宽度B、来料的厚度h0、成品厚度h5、5#机架的出口速度V5;
a4)收集主要工艺润滑制度参数,主要包括各机架乳化液流量设定值flowi、乳化液初始温度Td、乳化液浓度C。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本发明结合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充分考虑轧制工艺对辊间压力横向分布值的影响,采用现场试验跟踪、理论研究与实验轧机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一种适合于冷连轧过程以爆辊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方案,对轧制规程进行优化,在不影响板形质量的情况下同时使各机架辊间压力都不出现特别大,使得冷连轧过程中各机架的辊间压力均衡分布,既不出现出现整体值偏大的现象,又不出现整体值虽小但某一机架值偏大的现象,从而最终达到防治爆辊的目的,提高了品牌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整个步骤流程图;
图2本发明步骤a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现以某14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为例,详细地介绍某14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轧辊辊型优化的计算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1)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辊径Dwi={403.86,398.51,396.15,422.50,412.20}mm、1-5#机架中间辊辊径Dmi={442.12,448.91,472.46,484.92,474.39}mm、1-5#机架支撑辊辊径Dbi={1198.26,1228.35,1204.59,1221.23,1189.54}、1-5#机架工作辊辊型分布ΔDwij=0(j为条元数)、1-5#机架支撑辊辊型分布ΔDbij=0、1-5#机架工作辊辊身长度Lwi=1420mm、1-5#机架支撑辊辊身长度Lbi=1420mm、1-5#机架支承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压下螺丝中心距lb=2.55m、1-5#机架中间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m=2.65m、1-5#机架工作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w=2.56m;
a2)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特征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最大正弯辊力1-5#机架工作辊最大负弯辊力1-5#机架中间辊最大正弯辊力最大负弯辊力开卷机开卷张力T0=65MPa、卷取机卷曲张力T5=70MPa、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出口张力Tmaxi=230MPa、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小出口张力Tmini=80MPa、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大压下率εimax=0.45、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小压下率εimin=0.15、中间辊与支承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b=0.5、中间辊与工作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w=0.9、末机架出口最大板形值shape*=14I、安全系数ξ=0.9;
a3)收集待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带材的初始强度σs0=390MPa、加工硬化系数ks=1.35、带材的宽度B=812mm、来料的厚度h0=2.01mm、成品厚度h5=0.18mm、5#机架的出口速度V5=1246m/min;
a4)收集主要工艺润滑制度参数,主要包括各机架乳化液流量设定值flowi={3019,3346,3400,3648,4200}L/min、乳化液初始温度Td=58℃、乳化液浓度C=4.2%;
(b)定义轧制规程优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过程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最佳压下量分配值εiy、第1-4#机架最佳出口张力设定值Tiy、1-5#机架压下率设定值εi0、第1-4#机架出口张力设定值Ti0、1-5#机架轧机工作辊弯辊力Siw、1-5#机架轧机中间辊弯辊力Sim、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
(c)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对出口板形的调节能力,令第i机架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窜动量设置为基态ξ=0;
(d)给定第1-4#机架压下率εi0={0.3,0.3,0.3,0.2}和1-4#机架出口张力Ti0={100,100,100,100}MPa;
(e)计算第五机架压下率初始值
(f)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的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wj和支承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bj、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13.4I;
(g)轧制过程中,在考虑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各机架辊间压力值以及出口板形值均不应该超过许可值,故判断不等式是否同时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转入步骤(h);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重新分配压下率和出口张力的初始值,转入步骤(e);
(h)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0.634,0.622,0.743,0.423,0.962};
(i)计算当前压下规程下的优化目标函数 其中α=0.55;
(j)判断Powell条件是否成立(也就是判断目标函数F(X)是否最小)?如果Powell条件成立,则令εiy=εi0、Tiy=Ti0,转入步骤(k),否则调整εi0、Ti0,转入步骤(e);
(k)输出最优轧制规程εiy={0.443,0.442,0.381,0.325,0.193}、Tiy={130.21,146.86,156.23,165.64}MPa,完成冷连轧机组以爆辊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的综合优化设定。
最后,为了方便比较,在表1中分别给出了本实施和传统方法得到的压下制度、张力制度以及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的分布情况。通过表1可以看出,用于表征爆辊发生概率的目标函数从0.476下降到0.155,下降了67.4%;用于表征末机架出口板形质量的板形值从12.42I下降到10.13I,下降了12.17%,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相关方法能够很好的降低辊间压力和轧制过程中爆辊发生的概率,改善带钢出口表面的质量。
表1实施例1与传统方法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结果
可以看出,该技术方案有效地对冷连轧机组减少辊耗与轧辊爆辊进行了控制,可进一步推广到梅钢其它类似机组,推广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如下:
(a)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
(b)定义轧制规程优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过程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最佳压下量分配值εiy、第1-4#机架最佳出口张力设定值Tiy、1-5#机架压下率设定值εi0、第1-4#机架出口张力设定值Ti0、1-5#机架轧机工作辊弯辊力Siw、1-5#机架轧机中间辊弯辊力Sim、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
(c)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对出口板形的调节能力,令第i机架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窜动量设置为基态ξ=0;
(d)给定第1-4#机架压下率εi0和1-4#机架出口张力Ti0的初始值X0=[εi0,Ti0];
(e)计算第五机架压下率初始值
(f)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的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wj和支承辊与中间辊辊间压力分布值qimbj、末机架带钢的出口板形值shape;
(g)轧制过程中,在考虑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各机架辊间压力值以及出口板形值均不应该超过许可值,故判断不等式是否同时成立,如果不等式成立,则转入步骤(h);如果不等式不成立,则重新分配压下率和出口张力的初始值,转入步骤(e);(其中,X=[εi,Ti],g'imw(X)为工作辊与中间辊最大不均匀度系数,g'imb(X)为支承辊与中间辊最大不均匀度系数,
计算当前工况下,各机架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的值,γi越小,则代表爆辊出现的概率越小、发生程度越轻;反之,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越大,则代表爆辊出现的概率越大、发生程度越严重。其中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γi的计算模型为:(其中,gmw(X)为工作辊与中间辊平均不均匀度系数,gmb(X)为支承辊与中间辊平均不均匀度系数,nmw为工作辊与中间辊辊间条元数;nmb为支承辊与中间辊辊间条元数)
(i)计算当前压下规程下的优化目标函数 α为加权系数,一般α=0.35-0.65,其中代表各机架的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的均匀度,代表各机架的爆辊防治综合判断指标整体数值;
(j)判断Powell条件是否成立(也就是判断目标函数F(X)是否最小)?如果Powell条件成立,则令εiy=εi0、Tiy=Ti0,转入步骤(k),否则调整εi0、Ti0,转入步骤(e);
(k)输出最优轧制规程εiy、Tiy,完成冷连轧机组以爆辊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的综合优化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具体如下:
a1)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主要设备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辊径Dwi,i=1,2,…5、1-5#机架中间辊辊径Dmi、1-5#机架支撑辊辊径Dbi、1-5#机架工作辊辊型分布ΔDwij(j为条元数)、1-5#机架支撑辊辊型分布ΔDbij、1-5#机架工作辊辊身长度Lwi、1-5#机架支撑辊辊身长度Lbi、1-5#机架支承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压下螺丝中心距lb、1-5#机架中间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m、1-5#机架工作辊传动侧与工作侧弯辊液压缸中心距lw;
a2)收集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特征参数,主要包括:1-5#机架工作辊最大正弯辊力1-5#机架工作辊最大负弯辊力1-5#机架中间辊最大正弯辊力最大负弯辊力开卷机开卷张力T0、卷取机卷曲张力T5、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出口张力Tmaxi、1-4#机架相关设备所允许的最小出口张力Tmini、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大压下率εimax、特定规格带材轧制时1-5#机架轧机许用最小压下率εimin、中间辊与支承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b、中间辊与工作辊许可最大不均匀度系数kmw、末机架出口最大板形值shape*、安全系数ξ;
a3)收集待轧制带材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带材的初始强度σs0、加工硬化系数ks、带材的宽度B、来料的厚度h0、成品厚度h5、5#机架的出口速度V5;
a4)收集主要工艺润滑制度参数,主要包括各机架乳化液流量设定值flowi、乳化液初始温度Td、乳化液浓度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01414.1A CN108067503A (zh) | 2016-11-14 | 2016-11-14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01414.1A CN108067503A (zh) | 2016-11-14 | 2016-11-14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67503A true CN108067503A (zh) | 2018-05-25 |
Family
ID=62162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01414.1A Pending CN108067503A (zh) | 2016-11-14 | 2016-11-14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6750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4962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CN111036693A (zh) * | 2019-11-15 | 2020-04-21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热轧线材的轧制力能校核计算方法 |
CN111842505A (zh) * | 2020-06-12 | 2020-10-30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的倾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2043A (zh) * | 2007-12-26 | 2009-04-22 | 燕山大学 | 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
CN101477579A (zh) * | 2008-01-04 | 2009-07-08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高强度钢平整机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CN103480651A (zh) * | 2012-06-13 | 2014-01-01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机组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CN103537488A (zh) * | 2013-09-26 | 2014-01-29 | 燕山大学 | 一种六辊轧机极薄带轧制时残余压靠补偿方法 |
CN103586286A (zh) * | 2013-11-12 | 2014-02-19 | 燕山大学 | 冷连轧机组以拉毛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方法 |
-
2016
- 2016-11-14 CN CN201611001414.1A patent/CN1080675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2043A (zh) * | 2007-12-26 | 2009-04-22 | 燕山大学 | 双六辊ucm机型平整机组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
CN101477579A (zh) * | 2008-01-04 | 2009-07-08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高强度钢平整机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CN103480651A (zh) * | 2012-06-13 | 2014-01-01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架四辊平整机组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CN103537488A (zh) * | 2013-09-26 | 2014-01-29 | 燕山大学 | 一种六辊轧机极薄带轧制时残余压靠补偿方法 |
CN103586286A (zh) * | 2013-11-12 | 2014-02-19 | 燕山大学 | 冷连轧机组以拉毛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康健等: "宝钢冷连轧机组末机架辊型改造策略的探讨", 《中国冶金》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44962A (zh) * | 2016-12-05 | 2018-06-12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CN111036693A (zh) * | 2019-11-15 | 2020-04-21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热轧线材的轧制力能校核计算方法 |
CN111036693B (zh) * | 2019-11-15 | 2022-02-22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高速线材的轧制力能校核计算方法 |
CN111842505A (zh) * | 2020-06-12 | 2020-10-30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的倾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85538B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极薄带钢轧制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 |
CN105312321A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的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方法 | |
CN103586286B (zh) | 冷连轧机组以拉毛防治为目标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方法 | |
CN103544340B (zh) | 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极薄带轧制中乳化液浓度的设定方法 | |
CN110756593B (zh) | 一种抑制冷连轧机组振动的张力制度优化方法 | |
CN101934290B (zh) | 不锈钢冷连轧负荷分配调整方法 | |
CN106909723A (zh) | 冷轧过程乳化液流量与轧制速度关系曲线优化设定方法 | |
CN101739514B (zh) | 双ucm机型的二次冷轧机组轧制工艺参数综合优化方法 | |
WO2020020191A1 (zh) | 一种抑制冷连轧机组振动的乳化液流量优化方法 | |
CN104858241A (zh) | 一种冷连轧机组极薄带钢轧制的乳化液流量综合优化方法 | |
CN102489524B (zh) | 一种降低热轧带钢轧制过程能耗的机架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8067503A (zh)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
CN108144962A (zh) | 一种冷连轧轧制优化方法 | |
CN101658871A (zh) | 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轧制规程的优化方法 | |
CN103357670A (zh) | 适用于五机架ucm机型冷连轧机组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 |
CN105251768B (zh) | 一种极薄冷轧镀锡原板轧制方法 | |
CN105032945B (zh) | 一种热连轧机组板形板凸度综合控制能力评价方法 | |
CN104785540B (zh) | 一种适合于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轧制效率提升方法 | |
CN106311762B (zh) | 提高热轧薄带轧制稳定性的负荷分配方法 | |
CN113333477B (zh) | 一种esp精轧机组在线换辊与动态变规程时控制辊缝的方法 | |
CN111832155A (zh) | 一种考虑中间坯凸度的热轧粗轧负荷分配方法 | |
CN111842506B (zh) | 一种用于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组的窜辊控制方法 | |
CN109877167B (zh) | 一种提高自由度轧制稳定性的张力影响系数分析方法 | |
CN108057719B (zh) | 冷连轧过程中以爆辊防治为目标的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方法 | |
CN108723097A (zh) | Dcr机组大变形下以稳轧为目标的轧制参数优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