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995A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5995A CN107925995A CN201580082335.5A CN201580082335A CN107925995A CN 107925995 A CN107925995 A CN 107925995A CN 201580082335 A CN201580082335 A CN 201580082335A CN 107925995 A CN107925995 A CN 1079259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ic channel
- user equipment
- data
- type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D2D数据传送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通信系统将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分配到相应的逻辑信道上进行传输,将逻辑信道分配到逻辑信道组,用户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组信息上报相应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组承载的数据数量为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用户设备在网络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上进行D2D数据传送。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传统的蜂窝无线通信技术中,用户设备通过空口与基站进行通信,通过基站将用户数据转发到网络中的目的节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效率,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引入了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机制,即D2D通信(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D2D Communication),也称为侧行(Sidelink)通信。与传统蜂窝无线通信技术不同的是,用户设备的数据不需要经过基站传输,而是直接通过用户设备和用户设备直接的空口进行传输,从而减少了网络转发的延时。在D2D通信模式中,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链路可以是在如基站之类的网络设备的控制或辅助下建立起来的。D2D通信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公共安全场景,如火警组员之间的通信,典型的业务类型是语音业务。
如附图1所示,D2D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1和用户设备(UE)1、UE2,其中基站101和UE1之间可以进行蜂窝无线通信;并且,UE1和UE2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
当前D2D通信支持组通信,即一对多通信,D2D用户设备可以发送D2D数据到某个通信组的若干用户设备。如附图2所示,基站201控制或辅助UE1、UE2、UE3和UE4建立了D2D组通信,例如组202是一个公共安全组,UE1可以不经过基站直接向UE2、UE3和UE4传输数据。
当前D2D通信还支持单播通信,即一对一通信,D2D用户设备直接发送D2D数据到某个其它用户设备。
但是,由于传输资源是用户设备竞争获取的,因此目前的D2D通信系统可能会存在某些用户设备因竞争不到资源而导致某些数据传输不够及时、不够可靠等问题。
由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D2D通信方式的固有缺陷,本领域亟需一种新型的D2D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解决目前的D2D通信系统可能会存在导致某些数据传输不够及时、不够可靠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能够保证D2D通信中某些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上,通过所述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的D2D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包括:
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中;
或者,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组,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中;
或者,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之前,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包括:通过BSR方式上报。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结合第一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D2D资源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
第二方面,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待传输D2D数据的逻辑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分配的D2D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D2D资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D2D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
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或者,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或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
道组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能够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且所述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D2D数据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BSR上报的D2D数据量。
结合第二方面,对于所述方法,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第三方面,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待传输的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需要发送的D2D数据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D2D资源的信息确定能够用于发送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资源;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D2D数据量,以及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所确定的资源上通过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逻辑信
道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的信息,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包括: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用于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组,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的。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之前,
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
息;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D2D数据量,包括:通过BSR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D2D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结合第三方面,对于所述用户设备,
所述D2D资源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
第四方面,一种网络设备,适用于D2D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待传输D2D数据的逻辑信道;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分配的D2D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D2D资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D2D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以及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或者,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以及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或者,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或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确定能够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且所述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D2D数据量包括:所述接收单元接
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BSR上报的D2D数据量。
结合第四方面,对于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包括:用于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这样的D2D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D2D通信系统用户设备配置不同类型D2D数据使用与数据类型对应的逻辑信道,并配置逻辑信道到不同的逻辑信道组,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相应逻辑信道对应的D2D数据量后,网络设备为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这样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用户设备的数据类型进行资源的配置,能够使部分D2D数据及时、准确地发送出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现有技术进行D2D传输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现有技术进行一对多D2D传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通信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的资源共享模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的资源专用模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虽然在前述背景技术部分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UMTS,CDMA,以及新的网络系统等。下面以LTE系统为例进行具体实施例的介绍。
D2D通信中,不同用户设备发送的不同的D2D数据的紧急程度可能不同,例如在公共安全场景下,如果当前出现了某个突发状况,可能需要其中一个用户及时用语音的方式将该突发状况通知其他各用户,因此语音数据的优先级可能高于普通文件数据。而且,不同用户设备的重要程度可能不同,比如,一个D2D组中组长使用的用户设备所发送的D2D数据的成功率及及时性应该高于其他用户设备。
现有技术中,D2D通信未对数据的优先级进行划分,不同优先级的D2D数据在相同的逻辑信道中,用户设备无法优先发送高优先级的D2D数据,因此无法保证高优先级数据的服务质量(QoS)。
鉴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能够保证某些高优先级数据优先发送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本发明涉及的网元包括:
用户设备,用于发送上行数据和D2D数据,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接收从其它UE发送的D2D数据。
网络设备:调度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和D2D传输,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处理,调度并发送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所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用户终端、终端设备以及移动台等设备,并且,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中继用户设备(relay UE);本发明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核心网设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构思是,将不同类型的用户数据分配到相应的逻辑信道上进行传输,将逻辑信道分配到逻辑信道组,用户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组信息
上报相应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组承载的数据数量为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信息;
步骤302,用户设备确定该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相应的逻辑信道;
步骤303,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在步骤302确定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
步骤304,用户设备确定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步骤305,用户设备根据逻辑信道组信息和自身待传输的D2D数据,向网络设备上报相应逻辑信道组对应的D2D数据量;
步骤306,网络设备根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D2D数据量为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步骤307,用户设备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上,通过步骤302中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它用户设备发送该要发送的D2D数据。
对于D2D数据的类型信息,包含业务类型和/或优先级类型,等。
对于所述业务类型,通常具有如下几种类型的业务类型:语音业务、数据文件业务、短消息业务,等等。语音业务通常比较紧急,故语音业务的数据优先级别为最高;数据文件业务的紧急情况通常比语音业务要低一些,故数据文件业务的优先级别为中等;短消息业务对实时性要求不高,故短消息业务的数据优先级为优先级别最低。
对于所述优先级类型,系统可以预定义一定数量的D2D数据的不同优先级别。优先级的具体数目可以根据系统承载业务的不同、用户设备类别的不同而调整改变,所述优先级信息可以分为: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N,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可以是优先级数值越小,表明所述信息的优先级越高。当然,也可以是优先级数值越大,表明优先级越高。
一种具体的优先级数目设置可以为N=1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置成其它数目,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D2D数据优先级,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具体的例子,如果优先级别数为N=16,、优先级数值越小报名信息的优先级越高,重要的用户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优先级可以为优先级1,普通用户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优先级可以为优先级4,非重要的用户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优先级为优先级可以8。
也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不同、数据承载的业务类型的不同综合决定数据的优先级,终端的重要性越高、所述终端将要发送的数据所承载的业务类型越紧急,则本次用户设备所发送的数据优先级越高;反之亦然。例如,普通用户设备发送的语音业务的数据优先级为3,重要的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文件业务优先级为7;这是由于普通用户设备的语音业务更紧急,故所述数据的优先级反而高于重要用户设备发送不紧急业务的优先级。
上述所有不同类型业务数据的优先级设定、以及所有不用用户设备数据的优先级设定,可以由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事先共同约定,并存储在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中。
对于上述所有不同类型的D2D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使用的逻辑信道、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可以由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事先共同约定,并存储在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中。
对于上述步骤301,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将要发送的D2D数据的类型信息,用户设备在步骤301中可以仅仅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已经缓存在发送缓冲区中的、将要发送的各个数据业务的类型信息。
另外,步骤30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掉,即用户设备也可以不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将要发送的D2D数据的类型信息;或者由于传输错误,网络设备没有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类型信息。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已经定义了所有的D2D数据类型,网络设备可以知道某个用户设备将要传输的D2D数据
的所有可能的类型。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为D2D数据的所有类型分配逻辑信道。
对于上述步骤302,用户设备可以只为待发送的D2D数据确定逻辑信道,还可以是确定该用户设备支持的D2D数据的所有类型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系统的资源状况和具体应用环境,将不同类型的D2D数据分配到不同的或者相同的逻辑信道中。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例如,可以将语音业务、数据文件业务、短消息业务分别分配到一个逻辑信道中,语音业务D2D数据分配到逻辑信道组1,数据文件业务D2D数据分配到逻辑信道组2,短消息业务D2D数据分配到逻辑信道组3;也可以将语音业务分配到一个逻辑信道中,将数据文件业务和短消息业务分配到一个逻辑信道中。当然,也可以采取其它的逻辑信道分配方式,或者,业务类型逻辑信道的分配方式可以固定分配,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优先级类型的情况,例如,优先级数目可以设置为16个,如果所有的用户设备都执行了步骤301,网络设备收到上述多个用户设备的发送数据优先级假如一共只有8种,则可以分配8个逻辑信道,为每一个将要发送的不同优先级别D2D数据分配一个逻辑信道。如果所有的用户设备都未执行步骤301或者部分用户设备未执行步骤301,则网络设备可以判断所有用户设备可能发送的D2D数据优先级别一共是16个,于是网络设备可以配置16个逻辑信道,每一个可能的优先级别D2D数据分配一个逻辑信道。一种具体的逻辑信道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优先级1的D2D数据使用逻辑信道1,优先级2的D2D数据使用逻辑信道2……优先级N的D2D数据使用逻辑信道N。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置其它数目的逻辑信道,以及其它的优先级与逻辑信道对应关系,或者,优先级与逻辑信道的分配方式可以固定分配,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逻辑信道的分配方式可以包括该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也可以包括D2D数据的所有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该分配方式具体可以设置在第一配置信息中,且用户设备中保存该第一配置信息。
前面的例子描述了第一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的情况,本段的例子描述第一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系统的资源状况和具体应用环境,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告知用户设备不同类型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参考该第一配置信息,结合用户设备自身的状况,确定不同类型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另外,在用户设备执行了步骤301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获知所有执行了步骤301的用户设备的D2D数据业务类型,这样网络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D2D数据类型种类情况,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类型的D2D数据分配逻辑信道,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含所述分配的逻辑信道的标识,比如逻辑信道号。第一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类型确定第一配置信息。例如,可以将用户设备分为高级用户,普通用户和低级用户等,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逻辑信道。另外,网络设备还可以结合用户类型与D2D数据的类型来分配逻辑信道。
对于上述步骤303,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比如逻辑信道号),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用户设备在步骤303中可以仅仅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将要发送的各个数据业务使用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
另外,步骤30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掉,即用户设备也可以不向网络设备上报其将要发送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或者由于传
输错误,网络设备没有收到用户设备上报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已经定义了所有的D2D数据类型进行传输时可以使用的逻辑信道,网络设备可以知道某个用户设备将要传输的所有可能类型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为所有类型的逻辑信道分配逻辑信道组。
对于上述步骤304,用户设备确定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通过将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对应,用户设备可以利用所述逻辑信道组的逻辑信道组标识向网络设备上报D2D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简称BSR)。
在步骤304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即逻辑信道所承载的D2D数据的类型和/或逻辑信道的标识,为所述逻辑信道分配逻辑信道组。具体而言,如果在步骤302中,为每种类型的D2D数据都分配了一个逻辑信道,则在步骤304中,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将上述逻辑信道根据其承载的D2D数据类型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逻辑信道组中。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例如,将承载比较紧急的语音业务D2D数据的逻辑信道1分配到逻辑信道组1中,将承载不太紧急的数据文件业务和短消息业务的逻辑信道2、3分配到逻辑信道组2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置其它数目的逻辑信道组,以及其它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对应关系,或者,逻辑信道的组分配方式可以固定分配,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优先级类型的情况,具体而言,如果在步骤302中网络设备配置了16个逻辑信道,为每一个优先级别的D2D数据都分配了一个逻辑信道,但是逻辑信道组的数量要小于逻辑信道的数量,例如,逻辑信道组的数量可以为4。则在步骤304中,网络设备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优先级1-4的D2D数据,即逻辑信道1-4,被配置为对应于逻辑信道组1;优先级5-8的D2D数据,即逻辑信道5-8,被配置为对应于逻辑信道组2;优先
级9-12的D2D数据,即逻辑信道9-12,被配置为对应于逻辑信道组3;优先级13-16的D2D数据,即逻辑信道13-16,被配置为对应于逻辑信道组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置其它数目的逻辑信道组,以及其它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对应关系,或者,逻辑信道的组分配方式可以固定分配,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逻辑信道组的分配方式可以包含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且可以设置在第二配置信息中,且用户设备中保存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前面的例子描述了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的情况,本段的例子描述第二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根据系统的资源状况和具体应用环境,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告知用户设备不同逻辑信道使用的逻辑信道组。用户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后,可以参考该第二配置信息,结合用户设备自身的状况,确定不同逻辑信道使用的逻辑信道组。另外,在用户设备执行了步骤303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获知所有执行了步骤303的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类型信息,这样网络设备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逻辑信道类型信息,通过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类型的D2D数据分配逻辑信道组,此时第二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配置的逻辑信道组的组号。第二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参考用户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将用户设备分为高级用户,普通用户和低级用户,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对于上述步骤305,用户设备在发送D2D数据之前,通过BSR向网络设备上报该用户设备待传输D2D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中需要发送的D2D数据量,以使网络设备根据BSR信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用于D2D数据传输的D2D资源。
在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的传输需要的资源是通过BSR来获得的。步骤305中上报不同逻辑信道组对应的数据量即通过BSR完成。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具体而言,按照前述步骤304的具体的逻辑信道组分配方式,即承载语音业务D2D数据的逻辑信道1分配到逻辑信道组1中,承载数据文件业务和短消息业务的逻辑信道2、3分配到逻辑信道组2中,如果系统中存在两个用户设备,分别是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B。假设某个时刻,用户设备A需要发送200k bit语音业务的D2D数据,还需要发送100k bit数据文件业务的D2D数据;用户设备B需要发送300k bit语音业务的D2D数据,还需要发送100k bit短消息业务的D2D数据。则用户设备A在步骤305向网络设备上报:逻辑信道组1对应的D2D数据量为200k bit,逻辑信道组2对应的D2D数据量为100k bit;用户设备B在步骤304向网络设备上报:逻辑信道组1对应的D2D数据量为300k bit,逻辑信道组2对应的D2D数据量为100k bit。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优先级类型的情况,具体而言,按照前述步骤304的具体的逻辑信道组分配方式,如果系统中存在两个用户设备,分别是用户设备A和用户设备B。假设某个时刻,用户设备A需要发送200k bit、优先级为1的D2D数据,还需要发送100k bit、优先级为6的D2D数据;用户设备B需要发送300k bit优先级为3的D2D数据,还需要发送100k bit、优先级为10的D2D数据。则用户设备A在步骤305向网络设备上报:逻辑信道组1对应的D2D数据量为200k bit,逻辑信道组2对应的D2D数据量为100k bit;用户设备B在步骤305向网络设备上报:逻辑信道组1对应的D2D数据量为300k bit,逻辑信道组3对应的D2D数据量为100k bit。
对于上述步骤306,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待传输的D2D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的数据量为该用户分配D2D资源。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具体而言,如在步骤305中描述的那样,网络设备可以获知逻辑信道组1待传输的数据为200+300=500k
bit,逻辑信道组2待传输的数据为100+100=200k bit。则在步骤306中,网络设备可以优先为承载较高优先级D2D数据传输的逻辑信道组1分配通信资源,以便待传输的500k bit高优先级D2D数据得以传输;如果系统还有剩余通信资源,则再给逻辑信道组2分配通信资源。
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具体而言,如在步骤305中描述的那样,网络设备可以获知逻辑信道组1等待传输的数据为200+300=500k bit,逻辑信道组2等待发送的数据为100k bit,逻辑信道组3等待发送的数据为100k bit,逻辑信道组4无等待发送的数据。则在步骤306中,网络设备可以优先为承载较高优先级D2D数据传输的逻辑信道组1分配通信资源,以便等待发送的500k bit高优先级D2D数据得以传输;如果系统还有剩余通信资源,则再给逻辑信道组2、逻辑信道组3分配通信资源。
在确定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时,可以根据逻辑信道所对应的D2D数据的类型进行分配。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业务类型的情况为例,将语音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一个逻辑信道组,将短消息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分配到另一个逻辑信道组。还可以根据逻辑信道组的组号进行分配。比如,有3个逻辑信道组,第1个逻辑信道组中包括语音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第2个逻辑信道组中包括短信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第3个逻辑信道组中则包括数据文件对应的逻辑信道。在分配D2D资源时,可以优先为第1个逻辑信道组的逻辑信道分配D2D资源。
通过这样的分配,网络设备在分配通信资源时,可以优先根据语音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为该语音数据分配资源。从而保证了紧急性高、重要性高的D2D数据能够及时、可靠地传输。对于所述D2D数据类型为优先级类型的情况与此类似,不在赘述。
优选的,在步骤306前,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用户设备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且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将所配置的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资源配置可以有两种配置方式:共享模式和专用模式。
对于所述共享模式,如附图4所述,D2D通信使用的资源位于原本系统划分给用于蜂窝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如LTE系统的上行载波或上行子帧中,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与用于蜂窝上行传输的资源在时间上分开或者在频率上分开。对于共享模式,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蜂窝上行资源中用于D2D通信的频率资源信息和时间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频率资源信息包括蜂窝上行资源中可以用于D2D通信的频率和带宽,所述时间资源信息为可以用于D2D通信的时间段。
对于所述专用模式,如附图5所述,D2D通信使用的资源位于原本系统划分给用于蜂窝上行传输的资源(如LTE系统的上行载波或上行子帧)范围之外,即系统专为D2D通信划分资源。对于专用模式,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蜂窝上行资源外用于D2D通信的载波信息和/或时间信息,其中所述载波信息包括蜂窝上行资源外可以用于D2D通信的频率和带宽,对于时分的系统,所述时间信息可以为系统的载波可以用于D2D通信的时间段。由于专用模式下D2D通信资源与蜂窝上行资源没有重叠,故D2D通信与蜂窝上行传输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对于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用户设备用于D2D通信的资源的步骤,网络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D2D通信资源配置信息可以在用户设备开机附着时进行,也可以在用户设备变更服务区时进行,网络设备还可以定时发送资源配置信息或者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占用情况在需要发送时发送资源配置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在步骤306前具有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用户设备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信息步骤的情形,在步骤306中,网络设备为每个用户分配的D2D资源都位于网络设备配置的D2D通信资源内。
对于上述步骤307,用户设备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上,通过所述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他用户设备
发送所述待发送的D2D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上述方式的设置,无需对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复杂的改动,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将要发送的D2D数据的类型对应的数据量,为部分D2D数据分配传输资源,大大提高D2D数据传输的效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对应,实施例2是一种运行实施例1寻呼方法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6、附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设备进行描述。
如附图6所示,用户设备601包括:处理单元602,发送单元603,接收单元604,存储单元605。
如附图7所示,网络设备701包括:处理单元702,发送单元703,接收单元704。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处理单元602、处理单元702可以是处理器,上述发送单元603、发送单元703可以是发送器,上述接收单元604、704可以是接收器,上述存储单元605可以是存储器。用户设备601、网络设备701还应当包含有完成其通信功能的其它必要部件,例如电源单元等等,但由于上述部件与本发明无关,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附图7中网络设备701可以是基站或者核心网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预定义一定数量的D2D数据类型,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包括业务类型和/或优先级类型。有关业务类型和优先级类型的具体介绍,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内容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例如,D2D数据类型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类型,即语音业务、数据文件业务、短消息业务等;也可以包括优先级类型,即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N,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602根据所述用户设备601存储在存储单元605中的、待发送的数据性质产生待发送D2D数据类型信息。
处理单元602将生成的待发送D2D数据类型信息传送给发送单元603,发送单元603向网络设备701提供所述网络设备待传送的D2D数据的类型信息。网络设备701的接收单元704接收用户设备601上传的所述D2D数据的类型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单元702。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601也可以不向网络设备701上报其待发送的D2D数据的类型信息;或者由于传输错误,网络设备701没有收到用户设备601上报的类型信息。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已经定义了所有的D2D数据的类型,网络设备可以知道某个用户设备将要传输的D2D数据的所有可能的类型信息。
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602还用于确定不同类型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
所述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的分配方式可以分别存储在第一配置信息中和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逻辑信道和D2D数据类型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存储在用户设备601内部、例如存储单元605中,或者由网络设备701的处理单元702生成、通过发送单元703使用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601,用户设601的接收单元604接收上述配置信息后传送给处理单元602。所述逻辑信道和逻辑信道组的具体分配方式与实施例1中步骤302和步骤304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602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用户设备待发送D2D的类型,确定其待发送D2D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在用户设备601将待发送D2D数据类型信息传送给网络设备701的情况下,网络设备701可以获知所有上传待发送D2D数据类型信息的用户设备的
D2D数据类型,这样网络设备701的处理单元702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数据类型种类情况生成一个第一配置信息,通过发送单元703经由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的第一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类型的D2D数据分配逻辑信道组,此时第一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配置的逻辑信道号。用户设备的接收单元604接收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后传送给处理单元602。第一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参考用户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将用户设备分为高级用户,普通用户和低级用户,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逻辑信道和/或逻辑信道组。
另外,在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确定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对应关系前,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602还可以根据所述用户设备601确定的不同类型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生成逻辑信道类型信息。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信息的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处理单元602将生成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传送给发送单元603,发送单元603向网络设备701提供所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网络设备701的接收单元704接收用户设备601上传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单元702。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设备601也可以不向网络设备701上报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或者由于传输错误,网络设备701没有收到用户设备601上报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这种情况下,由于系统已经定义了所有的D2D数据类型进行传输时可以使用的逻辑信道,网络设备可以知道某个用户设备将要传输的所有可能类型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为所有类型的逻辑信道分配逻辑信道组。
在用户设备601将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传送给网络设备701的情况下,网络设备701可以获知所有上传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的用户设备的逻辑信
道的类型,这样网络设备701的处理单元702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生成一个第二配置信息,通过发送单元703经由系统广播消息和/或专用信令发送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的第二配置信息,为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逻辑信道类型分配逻辑信道组,此时第二配置信息包含所述配置的逻辑信道组号。用户设备的接收单元604接收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后传送给处理单元602。第二配置信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还可以参考用户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将用户设备分为高级用户,普通用户和低级用户,为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逻辑信道和/或逻辑信道组。
用户设备601的处理单元602确定其待发送D2D数据的逻辑信道组后,处理单元602确定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需要发送的D2D数据量,发送单元603通过BSR向网络设备701上报该用户设备不同逻辑信道组中需要发送的D2D数据量,网络设备701的接收单元704接收BSR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单元702,处理单元702根据所述BSR信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用于D2D数据传输的D2D资源。在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的传输需要的资源是通过BSR来获得的。用户设备601的发送单元602的具体上报操作与实施例1的步骤3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网络设备701的接收单元704接收到BSR信息并传送给处理单元702后,处理单元702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为每个用户分配D2D资源。处理单元702可以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具体的分配D2D资源操作与实施例1的步骤306相同,不再赘述。上述分配D2D资源的信息通过网络设备701的发送单元703发送给用户设备601。在网络设备701为用户设备601分配D2D资源之前,网络设备701可以通过发送单元703经由系统消息或者专用信令来配置用户设备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有两种配置方式:共享模式和专用模式,具体配
置过程和配置内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再赘述。在具有所述网络设备701配置用户设备601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信息步骤的情形,网络设备701为每个用户分配的D2D资源都位于网络设备701配置的D2D通信资源内。
用户设备601的接收单元604接收网络设备为用户设备601分配D2D资源并传送给处理单元602,处理单元602控制存储在存储单元605的D2D数据,在所述网络设备701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601分配的D2D资源上,通过发送单元604经由所述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其它用户设备的接收单元,可以在所述分配的D2D资源上接收上述D2D数据。
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无需对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复杂的改动,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不同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量,给部分的D2D数据分配通信资源,大大提高D2D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发明可以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应该可以理解,各个实施例之间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
Claims (40)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设备确定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上,通过所述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的D2D数据。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包括: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中;或者,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确定的。
-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组,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用户设备中;或者,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的,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的。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之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 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 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 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包括:通过BSR方式上报。
- 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资源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 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D2D系统,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待传输D2D数据的逻辑信道;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分配的D2D资源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D2D资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D2D数据。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包括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或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 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 根据权利要求12-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能够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且所述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 根据权利要求12-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D2D数据量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BSR上报的D2D数据量。
- 根据权利要求12-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 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待传输的D2D数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需要发送的D2D数据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D2D资源的信息确定能够用于发送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资源;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D2D数据量,以及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所确定的资源上通过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逻辑信道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的信息,并传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使用的逻辑信道,包括:用于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所使用的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和所述待传输D2D数据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或者,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确定的。
- 根据权利要求21-2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用于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所使用的逻辑信道组,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或者,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的。
-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之前,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确定;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组。
- 根据权利要求24-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 根据权利要求22-2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 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 根据权利要求21-2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D2D数据量,包括:通过BSR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D2D数据量。
- 根据权利要求21-2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 根据权利要求21-30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2D资源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D2D资源。
-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适用于D2D系统,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逻辑信道组的D2D数据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用于发送待传输D2D数据的逻辑信道;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分配的D2D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所述D2D资源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向其他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D2D数据。
-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以及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 生成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D2D数据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D2D数据配置逻辑信道,以及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D2D数据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 根据权利要求32-3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为每种类型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或者,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D2D系统中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以及所述D2D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D2D系统中的各个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生成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 根据权利要求32-3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D2D数据量之前,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 信息,或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的类型信息及所述用户设备的类型,为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逻辑信道组,以及生成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逻辑信道的每种类型与逻辑信道组的对应关系。
- 根据权利要求34-35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信道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逻辑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的优先级。
- 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包括:所述D2D数据的优先级和/或所述D2D数据的业务类型。
- 根据权利要求32-37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确定能够用于D2D通信的资源,且所述资源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内;或者位于上行传输的资源范围之外。
- 根据权利要求32-38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D2D数据量包括: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用户设备通过BSR上报的D2D数据量。
- 根据权利要求32-39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包括:用于根据所述D2D数据的类型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组号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D2D数据量,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D2D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58642.0A CN112188422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86778 WO2017024557A1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58642.0A Division CN112188422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5995A true CN107925995A (zh) | 2018-04-17 |
CN107925995B CN107925995B (zh) | 2020-10-16 |
Family
ID=5798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82335.5A Active CN107925995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CN202010858642.0A Active CN112188422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58642.0A Active CN112188422B (zh) | 2015-08-12 | 2015-08-12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595316B2 (zh) |
EP (2) | EP3745795A1 (zh) |
JP (1) | JP6603790B2 (zh) |
KR (1) | KR20180030619A (zh) |
CN (2) | CN107925995B (zh) |
BR (1) | BR112018002768B1 (zh) |
WO (1) | WO201702455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2351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673397C2 (ru) * | 2014-05-09 | 2018-11-26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
WO2017024557A1 (zh) | 2015-08-12 | 2017-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EP3328153B1 (en) * | 2015-08-14 | 2023-05-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evice-to-device (d2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WO2018189882A1 (ja) | 2017-04-14 | 2018-10-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9127283A1 (zh) * | 2017-12-28 | 2019-07-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2088557B (zh) * | 2018-05-09 | 2023-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2715050B (zh) * | 2018-09-18 | 2024-06-0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之间的自适应优先级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US11395313B2 (en) * | 2019-01-10 | 2022-07-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ling packet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in sidelink systems |
US11690094B2 (en) * | 2021-02-04 | 2023-06-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traffic steering between access links and sidelin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0622A (zh) * | 2011-05-24 | 2014-03-19 | 美国博通公司 | 信道接入控制 |
CN104378825A (zh) * | 2013-08-12 | 2015-02-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4469961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44098B2 (en) * | 2011-02-14 | 2015-09-22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Real-time gam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support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JP2015520562A (ja) * | 2012-05-11 | 2015-07-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マクロセル通信リソースを用いた装置間通信リソースの管理 |
EP2824986B1 (en) * | 2013-07-11 | 2023-03-22 | Fujitsu Limited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small cell networks |
KR101648251B1 (ko) | 2013-09-06 | 2016-08-1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에서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
WO2015020356A1 (ko) * | 2013-08-09 | 2015-02-12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05474684B (zh) | 2013-08-09 | 2019-05-17 | 株式会社Kt | 终端之间直接通信中缓冲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CN104768206B (zh) * | 2014-01-02 | 2019-0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4811892B (zh) * | 2014-01-29 | 2020-03-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098122B2 (en) * | 2014-05-15 | 2018-10-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KR102311755B1 (ko) * | 2014-08-06 | 2021-10-14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d2d) 선점 및 액세스 제어 |
KR102183333B1 (ko) * | 2014-08-08 | 2020-11-26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6566404B2 (ja) * | 2014-12-31 | 2019-08-28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送信リソース要求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WO2017024557A1 (zh) | 2015-08-12 | 2017-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
2015
- 2015-08-12 WO PCT/CN2015/086778 patent/WO2017024557A1/zh unknown
- 2015-08-12 CN CN201580082335.5A patent/CN107925995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12 JP JP2018503760A patent/JP66037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8-12 EP EP20169768.7A patent/EP374579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8-12 CN CN202010858642.0A patent/CN112188422B/zh active Active
- 2015-08-12 BR BR112018002768-5A patent/BR112018002768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8-12 EP EP15900755.8A patent/EP3313132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8-12 KR KR1020187004024A patent/KR20180030619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8
- 2018-02-09 US US15/892,883 patent/US1059531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2-25 US US16/800,380 patent/US1165953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0622A (zh) * | 2011-05-24 | 2014-03-19 | 美国博通公司 | 信道接入控制 |
CN104378825A (zh) * | 2013-08-12 | 2015-02-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4469961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Group Priorities for ProSe Communications》", 《3GPP TSG-RAN WG2 #90 R2-152679》 *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handling for D2D communications》",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1 R1-153374》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2351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
CN111132351B (zh) * | 2018-10-31 | 2023-04-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及节点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96314A1 (en) | 2020-06-18 |
CN107925995B (zh) | 2020-10-16 |
CN112188422B (zh) | 2022-03-29 |
BR112018002768B1 (pt) | 2023-04-25 |
WO2017024557A1 (zh) | 2017-02-16 |
EP3313132A1 (en) | 2018-04-25 |
EP3313132B1 (en) | 2020-05-27 |
KR20180030619A (ko) | 2018-03-23 |
BR112018002768A2 (zh) | 2018-10-09 |
CN112188422A (zh) | 2021-01-05 |
EP3313132A4 (en) | 2018-07-18 |
JP2018521597A (ja) | 2018-08-02 |
US20180167945A1 (en) | 2018-06-14 |
JP6603790B2 (ja) | 2019-11-06 |
US11659532B2 (en) | 2023-05-23 |
EP3745795A1 (en) | 2020-12-02 |
US10595316B2 (en) | 2020-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5995A (zh) |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 |
US12101798B2 (en) |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 and resource configurations | |
CN107667564B (zh) | 优先化消息的传输 | |
CN108353406A (zh) | 用户装置、基站及通知方法 | |
CN106063361A (zh) | 一种传输资源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71260A (zh) | 资源请求、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7079473B (zh) | 用于组内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 |
CN106559904A (zh) |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 |
WO2021072659A1 (zh) | 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 |
US20200275414A1 (en) | User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US11470622B2 (en) | Method for scheduling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 |
EP385415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of same background of disclosure | |
WO2021244299A1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943262A (zh) | 在通信系统的基站处改进地调度utra fdd的增强型上行链路的方法 | |
Soleimani | LTE/LTE-Advanced for Vehicular Safety Applications | |
WO2023186479A1 (en)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
CN118972962A (zh) |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15715483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处理侧链路发送的装置和方法 | |
KR20210019931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836871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6367321A (zh) |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发送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