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4790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4790B CN107924790B CN201680048521.1A CN201680048521A CN107924790B CN 107924790 B CN107924790 B CN 107924790B CN 201680048521 A CN201680048521 A CN 201680048521A CN 107924790 B CN107924790 B CN 1079247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fixed contact
- fixed
- moving
- moving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27—Polarised relays in which the movable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ermanent magnet, sandwiched between pole-plates, each forming an active air-gap with parts of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8—Auxiliary contacts on to which the arc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ain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在触点接触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在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之前接触。第一可动触点相比第二可动触点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第一分割片具有主体部和突出部。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突出部从主体部沿第一分割片的宽度方向突出。突出部具有被连杆构件按压的接触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存在具有多个可动触点和多个固定触点的继电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接触片具有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在第一分割片上安装有开闭用可动触点,在第二分割片上安装有通电用可动触点。另外,在固定触点端子上安装有开闭用固定触点和通电用固定触点。
在上述的继电器中,开闭用可动触点的距接触片的高度比通电用可动触点的距接触片的高度高。因此,当继电器从复位状态切换至置位状态时,在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接触之后,通电用可动触点与通电用固定触点接触。另外,当继电器从置位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在通电用可动触点与通电用固定触点背离后,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背离,从而切断负荷。
这样,在上述的继电器中,由开闭用可动触点和开闭用固定触点负责负荷的开闭,通电用可动触点和通电用固定触点不进行负荷的开闭,仅进行通电。因此,即使在开闭用可动触点和开闭用固定触点产生电弧,也能抑制在通电用可动触点和通电用固定触点产生电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416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开闭用可动触点和开闭用固定触点产生电弧时,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熔接。在该情况下,通过用于使接触片动作的连杆构件按压第一分割片,从而能够将开闭用可动触点从开闭用固定触点剥离。为了提高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优选该剥离力较大。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当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熔接时,增大将开闭用可动触点从开闭用固定触点剥离的力,从而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继电器,具有可动触点端子、接触片、第一可动触点、第二可动触点、固定触点端子、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以及连杆构件。接触片安装于可动触点端子,具有第一分割片以及第二分割片。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分别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被分割开。第一可动触点安装在第一分割片上。第二可动触点安装在第二分割片上。固定触点端子与接触片相向配置。第一固定触点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与第一可动触点相向配置。第二固定触点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上,与第二可动触点相向配置。连杆构件设置为能够按压接触片。
在触点接触时,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在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之前接触。第一可动触点相比第二可动触点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第一分割片具有主体部以及突出部。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突出部从主体部沿第一分割片的宽度方向突出。突出部具有被连杆构件按压的接触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继电器中,第一可动触点作为开闭用可动触点发挥作用,第二可动触点作为通电用可动触点发挥作用。由于第一可动触点相比第二可动触点更靠接触片的顶端侧,因此,当连杆构件按压接触片时,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位移较大。由此,能够增大将第一可动触点从第一固定触点剥离的力。
另外,由于接触部设置在从主体部沿第一分割片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上,因此,能够增大接触部与第一可动触点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增大因连杆构件按压接触部而作用于第一可动触点的力,从而能够增大剥离力。
接触部与第一可动触点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分割片以扭转的方式变形,能够进一步地增大剥离力。
接触部也可以在第一分割片上相比第一可动触点的至少一部分更靠顶端侧。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一可动触点位移较大,能够进一步地增大剥离力。
接触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分割片的顶端。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一可动触点位移较大,能够进一步地增大剥离力。
第二分割片也可以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与突出部相向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接触片的宽度的扩大。
继电器还可以具有壁部。壁部从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突出,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之间。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时,通过壁部能够抑制来自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的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上。由此,能够提高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壁部的距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的高度也可以比第一固定触点的高度或第二固定触点的高度高。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上。
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下,壁部的高度也可以比接触片与固定触点端子之间的距离小。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壁部与接触片发生干扰。
壁部也可以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以包围第二固定触点的方式弯曲。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产生电弧的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一可动触点的周围的空间大。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一可动触点的电耐久性。
从与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连接第一固定触点的中心和第二固定触点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也可以与弯曲部重叠。在该情况下,弯曲部位于第一固定触点的中心与第二固定触点的中心之间。由此,能够确保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一可动触点的周围的空间大。
壁部也可以从接触片的表面突出,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二可动触点之间。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时,通过壁部能够抑制来自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的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上。由此,能够提高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第一可动触点的距接触片的高度也可以比第二可动触点的距接触片的高度高。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之后,能够使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
第一固定触点的距固定触点端子的高度也可以比第二固定触点的距固定触点端子的高度高。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接触之后,能够使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熔接时,增大将开闭用可动触点从开闭用固定触点剥离的力,从而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复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3是置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固定触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固定触点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固定触点单元的侧视图。
图13是固定触点单元和接触片单元的放大图。
图1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2是复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图3是置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继电器1具有基座2、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支撑构件5、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固定触点单元8。此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支撑构件5。
基座2容纳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固定触点单元8。在基座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盖部件。
驱动单元3驱动可动单元4。驱动单元3产生使可动单元4旋转的电磁力。如图2所示,驱动单元3具有线圈11、线轴12、第一轭铁13以及第二轭铁14。线圈11卷绕在线轴12上。在线圈11上安装有用于向线圈11通电的线圈端子15。在线轴12中插入有未图示的铁芯。第一轭铁13与铁芯的一端连结,第二轭铁14与铁芯的另一端连结。
可动单元4被基座2支撑为能够旋转。可动单元4配置在第一轭铁13与第二轭铁14之间。可动单元4具有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永久磁铁18以及可动体19。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以及永久磁铁18安装于可动体19。可动体19被基座2支撑为能够以旋转轴191为中心进行旋转。可动体19具有臂部192。臂部192向连杆构件6延伸。
第一衔铁16具有第一端部161和第二端部162。第二衔铁17具有第三端部171和第四端部172。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从可动体19向同方向突出。第二端部162和第四端部172从可动体19向与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相反的方向突出。
连杆构件6连结可动体19与接触片单元7。连杆构件6配置为,在俯视时,与后述的接触片单元7的可动触点端子21交叉。连杆构件6的一端与可动体19连结。连杆构件6的另一端与接触片单元7连结。详细而言,连杆构件6具有连结孔601,可动体19的臂部192的顶端配置于连结孔601内。由此,当连杆构件6被可动体19驱动时,臂部192卡止于连杆构件6。另外,连杆构件6具有按压部602。按压部602配置为,包围后述的接触片单元7的接触片22的顶端部。由此,当连杆构件6被可动体19驱动时,按压部602卡止于接触片22的顶端部
接触片单元7具有可动触点端子21、接触片22以及可动触点23、24。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连接。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相向配置。可动触点23、24安装在接触片22上。上述的连杆构件6设置为能够按压接触片22。在后面详细地说明接触片单元7。
固定触点单元8具有固定触点端子25和固定触点26、27。固定触点端子25与接触片22相向配置。固定触点26、27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25上。固定触点26、27与可动触点23、24相向配置。在后面详细地说明固定触点单元8。
接着,对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下,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铁13接触,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铁14分离。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铁14接触,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铁13分离。另外,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
当沿规定方向向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沿规定的正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沿正向旋转。若可动单元4沿正向旋转,则连杆构件6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由此,接触片22的顶端向图2中的左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靠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从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被切换至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
如图3所示,在置位状态下,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铁13分离,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铁14接触。另外,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铁14分离,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铁13接触。此外,即使在该状态下停止向线圈11通电,通过永久磁铁18的磁力也能够维持置位状态。
接着,当沿与所述的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向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向与所述正向相反的方向(在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沿反方向旋转。若可动单元4沿反方向旋转,则连杆构件6向图3中的右方向移动。由此,接触片单元7的顶端向图3中的右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从固定触点26、27离开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由此,继电器1从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返回至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此外,即使在该状态下停止向线圈11通电,通过永久磁铁18的磁力也能够维持复位状态。
接着,对接触片单元7进行说明。图4是接触片单元7的俯视图。图5和图6是接触片单元7的立体图。图7是接触片单元7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从可动触点端子21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图9是从接触片22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
如图4至图9所示,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细长的板状的形状。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顶端部31和基端部32。如图2所示,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部31配置为向基座2的外侧突出。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配置于基座2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从基端部32朝向顶端部31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是图4中的上下方向。将与长度方向以及可动触点端子21的板厚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可动触点端子21的板厚方向是图4中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是图4中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是图8和图9中的左右方向。
可动触点23、24具有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相互分离。详细而言,第一可动触点23相比第二可动触点24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第一可动触点23的直径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直径大。第一可动触点23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高。此外,可动触点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多于两个。
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连接。接触片22具有在可动触点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细长的板状的形状。接触片22具有基端部33和顶端部34。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与可动触点端子21相接合。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位于与基端部33相反的一侧,成为自由端。即,接触片22在基端部33以悬臂状被可动触点端子21支撑。
如图5所示,接触片22具有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在接触片22中,在第一分割片35与第二分割片36之间设置有狭缝37。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通过狭缝37彼此被分割开。狭缝37从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朝向基端部33沿长度方向延伸。狭缝37未到达基端部33,第一分割片35和第二分割片36在狭缝37的基端侧相互连接。在第一分割片35上安装有第一可动触点23。在第二分割片36上安装有第二可动触点24。
在第一分割片35上设置有狭缝38。狭缝38设置在接触片22与可动触点端子21的连接部和第一可动触点23之间。第一分割片35的宽度比第二分割片36的宽度大。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相比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更靠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侧。
如图9所示,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接触部412。第一接触部41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部。第一接触部412在第一分割片35中设置于固定触点端子25侧的面。
详细而言,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主体部611和突出部621。第一主体部611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可动触点23安装在第一主体部611上。突出部621从第一主体部611沿宽度方向突出。突出部621在宽度方向上向从第一分割片35朝向第二分割片36的方向突出。第一接触部412设置在突出部621上。
第一接触部412在第一分割片35中相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第一接触部41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的角部。第一接触部412与第一可动触点23在宽度方向上错开配置。
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一狭缝461。第一狭缝461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23的周围。第一狭缝461具有沿着第一可动触点23弯曲的形状。第一狭缝461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23配置在突出部621的相反一侧。
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二主体部631和锥形部641。第二主体部631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可动触点24安装在第二主体部631上。锥形部641位于第二主体部631的顶端侧。锥形部641具有随着朝向顶端侧而宽度变小的形状。
在第二分割片36中,在设置有锥形部641的部分形成有凹部651。凹部651设置在与第一分割片35的突出部621相向的位置。凹部651具有凹陷的形状,以能够避开突出部621。凹部651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可动触点23相向的位置。第二可动触点24在第二分割片36上相比凹部651更靠基端侧。
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二接触部413。第二接触部413在第二分割片36中设置于固定触点端子25侧的面。第二接触部413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突出部621相向的位置。第二接触部413设置在第二分割片36的顶端。换言之,第二接触部413设置在锥形部641的顶端。第一分割片35在长度方向上比第二分割片36长。因此,第一接触部412相比第二接触部413更靠顶端侧。
连杆构件6通过按压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使可动触点23、24向远离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可动触点23、24从固定触点26、27拉开。由此,继电器1从置位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
如图8所示,第一分割片35具有第三接触部422。第三接触部422设置于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第三接触部422在第一分割片35中设置于可动触点端子21侧的面。第二分割片36具有第四接触部423。第四接触部423设置于第二分割片362的顶端。第四接触部423在第二分割片362中设置于可动触点端子21侧的面。
连杆构件6通过按压第三接触部422和第四接触部423,使可动触点23、24向固定触点26、27移动,从而使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从复位状态切换至置位状态。
如图5所示,接触片22具有隆起部39。隆起部39具有朝向远离可动触点端子21的方向弯曲成凸形的形状。隆起部39向从可动触点23、24朝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突出。隆起部39设置在接触片2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隆起部39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与可动触点23、24之间。
如图7所示,接触片单元7具有多个板簧41~43。多个板簧41~43彼此层叠配置。详细而言,接触片单元7具有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第一板簧41在多个板簧41~43中最远离可动触点端子21配置。第二板簧42在多个板簧41~43中最接近可动触点端子21配置。第三板簧43配置在第一板簧41与第二板簧42之间。
此外,板簧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可以少于三个。或者,板簧的数量也可以多于三个。
第一板簧41具有连接孔411。第二板簧42具有连接孔421。第三板簧43具有连接孔431。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连接突起211。通过连接突起211插入至第一~第三板簧41~43的连接孔411、421、431中,第一~第三板簧41~43与可动触点端子21一体地连接。
第一板簧41具有第一分割片351和第二分割片361。第二板簧42具有第一分割片352和第二分割片362。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一分割片353和第二分割片363。多个第一分割片351~35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一分割片35。多个第二分割片361~36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二分割片36。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彼此重叠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安装有第一可动触点23。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彼此重叠配置。在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安装有第二可动触点24。
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第一狭缝461。第一狭缝461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周围。第一狭缝461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二板簧42具有第二狭缝462。第二狭缝462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周围。第二狭缝462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三狭缝463。第三狭缝463具有与第一狭缝461相同的形状。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71~373。狭缝371~37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狭缝37。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81~383。狭缝381~38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狭缝38。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隆起部391~393。隆起部391~393彼此重叠配置,构成上述隆起部39。
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突出部621。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锥形部641。第一板簧41具有上述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
第二板簧42具有上述第三接触部422和第四接触部423。第二板簧42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锥形部641相同形状的锥形部642。第四接触部423设置于第二板簧42的锥形部642的顶端。
第二板簧42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突出部621不同形状的突出部622。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沿长度方向突出。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在与接触片2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板簧41重叠。第三接触部422设置于第二板簧42的突出部622的顶端。
此外,第二板簧42的顶端部朝向可动触点端子21侧弯曲。由此,当继电器1为置位状态时,能够稳定地获得触点的接触压。
第三板簧43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突出部621相同形状的突出部623。第三板簧43具有与第一板簧41的锥形部641相同形状的锥形部643。在第三板簧43上设置有肋部432。肋部432设置于第三板簧43的第二分割片363的缘部,沿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肋部432具有向可动触点端子21弯曲的形状。
可动触点端子21具有连接部51、主体部52、凹部53以及终端部54。连接部51包括可动触点端子21的基端部32。在连接部51设置有上述连接突起211,上述连接突起211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连接。
主体部52从连接部51沿着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4至图6所示,主体部52与接触片22的隆起部39相向。主体部52具有在弯曲部521弯曲的形状。在主体部52中相比弯曲部521更靠基端侧的部分以越朝向基端部32越接近接触片22的方式倾斜。
凹部53与接触片22中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的部分重叠。凹部53位于主体部52与终端部54之间。如图2所示,连杆构件6配置为通过凹部53。
终端部54位于凹部53的顶端侧。终端部54包括可动触点端子21的顶端部31。终端部54是可动触点端子21中向基座2的外侧突出的部分。
接着,对固定触点单元8进行说明。图10是固定触点单元8的立体图。图11是固定触点单元8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固定触点单元8的侧视图。图13是接触片单元7和固定触点单元8的放大图。
如图10至图13所示,固定触点26、27具有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第一固定触点26安装于固定触点端子25,与第一可动触点23相向配置。第二固定触点27安装于固定触点端子25,与第二可动触点24相向配置。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与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相同,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配置。第一固定触点26相比第二固定触点27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26的直径比第二固定触点27的直径大。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触点26的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高度比第二固定触点27的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高度高。另外,如上所述,第一可动触点23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距接触片22的高度高。
因此,在触点接触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接触之前,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先接触。另外,在触点背离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分离之后,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分离。因此,在触点接触时或者背离时的电负荷主要由第一可动触点23接受。即,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一固定触点26作为开闭用触点发挥作用。另外,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作为通电用触点发挥作用。
如图11所示,固定触点单元8具有壁构件71。壁构件71与固定触点端子25独立设置,并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25上。壁构件71具有壁部72以及安装部73。壁部72设置为从安装部73突出。安装部73具有板状的形状。安装部73安装在固定触点端子25中与接触片22相向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
在固定触点端子25设置有狭缝251。壁部72配置为通过狭缝251。壁部72从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向接触片22突出。如图12所示,壁部72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壁部72具有弯曲部721、第一直线部722以及第二直线部723。
弯曲部721以包围第二固定触点27的方式弯曲。从与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连接第一固定触点26的中心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中心的假想直线L与弯曲部721重叠。第一固定触点26与壁部72之间的距离比第二固定触点27与壁部72之间的距离大。具体而言,在假想直线L上,第一固定触点26与壁部72之间的距离比第二固定触点27与壁部72之间的距离大。
第一直线部722从弯曲部721沿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直线部722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第二直线部723从弯曲部721沿宽度方向延伸。第二直线部723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
如图13所示,壁部72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的高度比第一固定触点26的高度高。壁部72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的高度比第二固定触点27的高度高。壁部72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的高度比置位状态下接触片22与固定触点端子25之间的距离小。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中,第一可动触点23作为开闭用可动触点发挥作用,第二可动触点24作为通电用可动触点发挥作用。由于第一可动触点23相比第二可动触点24更靠接触片22的顶端侧,因此,当被连杆构件6按压时,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23的位移较大。由此,能够增大从第一固定触点26剥离第一可动触点23的力。
另外,由于第一接触部412设置在从第一主体部611沿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621上,因此,能够增大第一接触部412与第一可动触点23之间的距离。由此,通过连杆构件6按压第一接触部412,能够增大作用于第一可动触点23的力,从而能够增大剥离力。
由于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长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与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二可动触点24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使接触片22变小。由此,能够使继电器1小型化。
另外,由于能够增大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二可动触点24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之间产生电弧时,来自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一固定触点26的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上。由此,能够提高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的接触稳定性。
由于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长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如图2所示,在将接触片单元7和固定触点单元8容纳于基座2的状态下,能够从接触片22的宽度方向目视确认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对于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也同样,能够在容纳于基座2的状态下目视确认。因此,容易测定各触点间的间隙。
第一接触部412设置在第一分割片35的顶端。因此,通过使第一可动触点23位移较大,能够增大剥离力。
第一接触部412相对于第一可动触点23在宽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通过第一分割片35以扭转的方式进行变形,能够增大剥离力。
突出部621与第二分割片36的凹部651相向配置。因此,即使在第一分割片35设置有突出部621,也能够抑制接触片22的宽度的扩大。
壁部72配置在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因此,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之间产生电弧时,通过壁部72能够进一步抑制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上。由此,能够提高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的接触稳定性。
此外,如图2所示,壁部72在宽度方向上从基座2侧覆盖第二固定触点27,但不从基座2的相反一侧覆盖第二固定触点27。因此,在将接触片单元7和固定触点单元8容纳于基座2的状态下,第二固定触点27没有被壁部72遮挡而能够目视确认。因此,壁部72不会妨碍触点间的间隙的测定。
壁部72距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的高度比第一固定触点26的高度以及第二固定触点27的高度高。因此,抑制飞散物附着在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上的效果好。
在置位状态下,壁部72的高度比接触片22与固定触点端子25之间的距离小。因此,能够抑制壁部72与接触片22发生干扰。
壁部72具有以包围第二固定触点27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721。因此,能够确保产生电弧的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一可动触点23的周围的空间大。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一可动触点23的电耐久性。
从与固定触点端子25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连接第一固定触点26的中心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与弯曲部721重叠。因此,弯曲部721位于第一固定触点26的中心与第二固定触点27的中心之间。由此,能够确保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一可动触点23的周围的空间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也可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接触片单元7的结构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变更接触片22的形状。也可以变更第一~第四接触部412、413、422、423的形状或位置。还可以变更可动触点23、24的形状或位置。
也可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对固定触点单元8的结构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变更固定触点26、27的形状或位置。也可以变更壁部72的形状或位置。还可以使壁部72与固定触点端子25一体地形成。
如图14所示,壁部72也可以设置在接触片单元7上。在该情况下,壁部72可以从接触片22的表面突出,并且配置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二可动触点24之间。另外,壁部72的距接触片22的表面的高度也可以与图13所示的壁部72相同,比第一可动触点23的高度高。壁部72距接触片22的表面的高度也可以比第二可动触点24的高度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当开闭用可动触点与开闭用固定触点熔接时,通过增大从开闭用固定触点剥离开闭用可动触点的力,从而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动作稳定性。
附图标记的说明:
21 可动触点端子
22 接触片
35 第一分割片
36 第二分割片
23 第一可动触点
24 第二可动触点
25 固定触点端子
26 第一固定触点
27 第二固定触点
6 连杆构件
611 第一主体部
621 突出部
412 第一接触部
651 凹部
72 壁部
721 弯曲部
Claims (13)
1.一种继电器,其中,
具有:
可动触点端子;
接触片,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彼此被分割开的第一分割片以及第二分割片,并且安装于所述可动触点端子;
第一可动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一分割片上;
第二可动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二分割片上;
固定触点端子,与所述接触片相向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相向配置;
第二固定触点,安装在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上,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相向配置;以及
连杆构件,设置为能够按压所述接触片,
在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在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之前接触,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相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更靠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
所述第一分割片具有:
主体部,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突出部,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分割片的宽度方向突出,
所述突出部具有被所述连杆构件按压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二分割片具有被所述连杆构件按压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相比所述第二接触部更靠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错开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分割片上相比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的至少一部分更靠顶端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割片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分割片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与所述突出部相向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还具有壁部,该壁部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突出,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壁部距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高度或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高度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壁部的高度比所述接触片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之间的距离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壁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以包围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方式弯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从与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与所述弯曲部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还具有壁部,该壁部从所述接触片的表面突出,配置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的距所述接触片的高度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距所述接触片的高度高。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距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高度比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距所述固定触点端子的高度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13039 | 2015-10-29 | ||
JP2015213039A JP6458705B2 (ja) | 2015-10-29 | 2015-10-29 | リレー |
PCT/JP2016/079269 WO2017073244A1 (ja) | 2015-10-29 | 2016-10-03 | リレ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4790A CN107924790A (zh) | 2018-04-17 |
CN107924790B true CN107924790B (zh) | 2019-11-26 |
Family
ID=5863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48521.1A Active CN107924790B (zh) | 2015-10-29 | 2016-10-03 | 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50996B2 (zh) |
JP (1) | JP6458705B2 (zh) |
CN (1) | CN107924790B (zh) |
DE (1) | DE112016004935T5 (zh) |
WO (1) | WO20170732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8705B2 (ja) * | 2015-10-29 | 2019-01-3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JP6471678B2 (ja) * | 2015-10-29 | 2019-02-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触片ユニット及びリレー |
JP6414019B2 (ja) | 2015-10-29 | 2018-10-3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US10727015B2 (en) * | 2018-06-04 | 2020-07-28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High-voltage large-current relay |
DE102018113923A1 (de) * | 2018-06-11 | 2019-12-12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Bewegliche Feder und Relais mit dieser beweglichen Feder |
JP7280848B2 (ja) * | 2020-03-18 | 2023-05-24 | ボーンズ株式会社 | ブレーカー、安全回路及び2次電池パック |
US11328886B1 (en) * | 2020-11-06 | 2022-05-10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Relay structure |
US11257647B1 (en) * | 2021-01-21 | 2022-02-22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US11322326B1 (en) * | 2021-03-23 | 2022-05-03 |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 Elastic contact plate structure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83097A (ja) * | 2003-12-17 | 2005-07-0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リレー |
CN102723241A (zh) * | 2012-06-27 | 2012-10-10 | 宁波天波纬业电器有限公司 | 继电器的动簧片 |
JP2012212667A (ja) * | 2011-03-22 | 2012-11-01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 |
CN104282493A (zh) * | 2013-07-01 | 2015-01-14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电磁继电器 |
CN204464182U (zh) * | 2015-03-20 | 2015-07-08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 |
CN104969325A (zh) * | 2013-12-27 | 2015-10-0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0819U (zh) * | 1979-12-29 | 1981-08-08 | ||
FR2475794A1 (fr) | 1980-02-12 | 1981-08-14 | Bernier Raymond |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a deux armatures synchronisees |
JPS5741679A (en) | 1980-08-25 | 1982-03-08 | Sony Corp | Recording method of hologram |
JPS5871918U (ja) * | 1981-10-27 | 1983-05-1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S58182321U (ja) * | 1982-05-31 | 1983-12-05 | 日本開閉器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イツチ機構 |
DE3240800A1 (de) | 1982-11-04 | 1984-05-10 | Hans 8024 Deisenhofen Sauer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JPS59111219A (ja) | 1982-12-14 | 1984-06-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リレ− |
DE3303665A1 (de) | 1983-02-03 | 1984-08-09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Polarisiertes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JPS59126443U (ja) | 1983-02-14 | 1984-08-25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リレ− |
JPH037501Y2 (zh) * | 1985-02-27 | 1991-02-25 | ||
JPS61218035A (ja) | 1985-03-25 | 1986-09-27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有極電磁石 |
DE3520773C1 (de) | 1985-05-29 | 1989-07-20 | SDS-Relais AG, 8024 Deisenhofen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DE3538636A1 (de) | 1985-10-30 | 1987-05-07 | Siemen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JPH0733344Y2 (ja) * | 1988-12-23 | 1995-07-31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EP0437209B1 (en) | 1990-01-12 | 1995-11-29 | Omron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WO1992019000A1 (fr) * | 1991-04-09 | 1992-10-29 | Omron Corporation | Relais electromagnetique |
JPH05274984A (ja) | 1992-03-27 | 1993-10-22 | Omron Corp | 電磁継電器 |
EP0691030B1 (de) | 1993-03-24 | 1996-12-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Polarisiertes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
CA2283377A1 (en) | 1997-03-08 | 1998-09-17 | Richard Anthony Connell | Two pole contactor |
US6025766A (en) | 1997-04-11 | 2000-02-15 |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 Trip mechanism for an overload relay |
DE19715261C1 (de) | 1997-04-12 | 1998-12-10 | Gruner Ag | Relais |
DE19715914C1 (de) * | 1997-04-16 | 1998-10-08 | Eh Schrack Components Ag | Elektromechanisches Relais |
US5910759A (en) | 1998-05-15 | 1999-06-08 |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 Contac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overload relays |
US6320485B1 (en) | 1999-04-07 | 2001-11-20 | Klaus A. Gruner |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with a linear motor |
US6426689B1 (en) | 1999-10-26 | 2002-07-3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JP4334158B2 (ja) | 2001-03-26 | 2009-09-30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EP1353348B1 (en) | 2001-11-29 | 2006-09-13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Elec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
DE10162585C1 (de) | 2001-12-19 | 2003-04-24 | Gruner Ag |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
DE10249697B3 (de) * | 2002-10-25 | 2004-04-15 | Gruner Ag | Prellreduziertes Relais |
JP4168733B2 (ja) | 2002-11-12 | 2008-10-2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4140432B2 (ja) | 2003-04-24 | 2008-08-2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US6949997B2 (en) | 2003-09-26 | 2005-09-27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Bi-stable trip-free relay configuration |
JP4137872B2 (ja) | 2004-03-31 | 2008-08-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マイクロ光スイッチ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静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
US7968813B2 (en) * | 2006-11-10 | 2011-06-28 | Siemens Industry, Inc. | Switching device contact arm and armature plate |
US7659800B2 (en) | 2007-08-01 | 2010-02-09 | Philipp Gruner |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
US7982562B2 (en) | 2007-08-28 | 2011-07-19 | Shanghai Bst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 Magetic latching relay |
JP5239420B2 (ja) | 2008-03-14 | 2013-07-1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の磁石保持構造 |
AU2009339409B2 (en) | 2009-02-04 | 2013-07-25 | Hongfa Holdings U.S., Inc. | Electromagnetic relay assembly |
US8330564B2 (en) * | 2010-05-04 | 2012-12-11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Switching devices configured to control magnetic fields to maintain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
US8564386B2 (en) * | 2011-01-18 | 2013-10-2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
JP2013041764A (ja) | 2011-08-17 | 2013-02-28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及び該接点装置を用いた電磁リレー |
DE102012006438A1 (de) | 2012-03-30 | 2013-10-02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Relais mit zwei gegensinnig betätigbaren Schaltern |
EP2690786A1 (en) | 2012-07-25 | 2014-01-29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A control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domestic appliance |
JP6115170B2 (ja) | 2013-02-13 | 2017-04-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EP2782110B1 (en) | 2013-03-22 | 2017-07-05 | Tyco 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 Lorentz force activated electric switching device |
JP5692298B2 (ja) | 2013-07-12 | 2015-04-0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
JP5720729B2 (ja) | 2013-07-12 | 2015-05-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部 |
JP2015035403A (ja) * | 2013-08-09 | 2015-02-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JP5720840B2 (ja) | 2013-09-27 | 2015-05-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
SG2013082466A (en) * | 2013-11-06 | 2015-06-29 | Schneider Electric South East Asia Hq Pte Ltd | A relay, a flag structure and a flag assembly |
CN103594291B (zh) | 2013-11-15 | 2015-11-25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双极磁保持继电器 |
GB201402560D0 (en) | 2014-02-13 | 2014-04-02 | Johnson Electric Sa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contactors |
JP5773006B1 (ja) | 2014-02-24 | 2015-09-0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655792B2 (ja) * | 2014-05-12 | 2020-02-2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6406596B2 (ja) * | 2014-05-12 | 2018-10-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6399434B2 (ja) * | 2014-05-12 | 2018-10-0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6403048B2 (ja) * | 2014-05-12 | 2018-10-1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CN204596721U (zh) | 2015-04-29 | 2015-08-26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反力簧片的磁保持继电器 |
KR101951428B1 (ko) | 2015-07-15 | 2019-02-22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래치 릴레이 |
JP6414019B2 (ja) * | 2015-10-29 | 2018-10-3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JP6471678B2 (ja) * | 2015-10-29 | 2019-02-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触片ユニット及びリレー |
JP6458705B2 (ja) * | 2015-10-29 | 2019-01-3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JP6421745B2 (ja) * | 2015-12-11 | 2018-11-1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DE102016112663B4 (de) | 2016-07-11 | 2018-04-12 |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 Elektromechanisches Relais, Reihenklemme und elektromechanische Relaisbaugruppe |
-
2015
- 2015-10-29 JP JP2015213039A patent/JP64587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03 US US15/753,805 patent/US10650996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0-03 CN CN201680048521.1A patent/CN10792479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0-03 DE DE112016004935.8T patent/DE112016004935T5/de active Pending
- 2016-10-03 WO PCT/JP2016/079269 patent/WO201707324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83097A (ja) * | 2003-12-17 | 2005-07-0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リレー |
JP2012212667A (ja) * | 2011-03-22 | 2012-11-01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 |
CN102723241A (zh) * | 2012-06-27 | 2012-10-10 | 宁波天波纬业电器有限公司 | 继电器的动簧片 |
CN104282493A (zh) * | 2013-07-01 | 2015-01-14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电磁继电器 |
CN104969325A (zh) * | 2013-12-27 | 2015-10-0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204464182U (zh) * | 2015-03-20 | 2015-07-08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止触点粘接功能的继电器接触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6004935T5 (de) | 2018-08-02 |
JP2017084657A (ja) | 2017-05-18 |
US20190013172A1 (en) | 2019-01-10 |
CN107924790A (zh) | 2018-04-17 |
JP6458705B2 (ja) | 2019-01-30 |
US10650996B2 (en) | 2020-05-12 |
WO2017073244A1 (ja) | 2017-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4790B (zh) | 继电器 | |
CN108140517B (zh) | 继电器 | |
CN102969205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11066205B (zh) | 端子座 | |
JP2008018128A (ja) | 電気かみそりと充電器との保持構造 | |
KR101311551B1 (ko) | 평형 도체용 전기 커넥터 | |
CN108511927B (zh) | 端子台 | |
CN107924772B (zh) | 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 | |
CN109314017A (zh) | 电磁继电器 | |
JP6733368B2 (ja) | 端子接続機構およびスイッチ | |
WO2019176661A1 (ja) | 端子台 | |
CN102386014B (zh) | 开关及电子设备 | |
CN106796858B (zh) | 接点开闭装置 | |
CN101026050B (zh) | 漏电流减小的继电器 | |
JP2019032944A (ja) |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スマートメータ | |
JP6897409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6648651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5853223B2 (ja) | リレー装置 | |
US20090311922A1 (en) | Low profile contact | |
WO2019026947A1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2014107221A (ja) | リレー | |
JP2019046620A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106328446A (zh) |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4795281A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WO2018030100A1 (ja) | 電磁継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