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96827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96827A CN107696827A CN201711019232.1A CN201711019232A CN107696827A CN 107696827 A CN107696827 A CN 107696827A CN 201711019232 A CN201711019232 A CN 201711019232A CN 107696827 A CN107696827 A CN 1076968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body
- air
- hollow structure
- temperature
- vehicl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146 Gossyp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37 thermal insulation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92—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41—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ventilation devices in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隔离部,隔离部设置于车体内,隔离部与车体的顶部之间形成中空结构;开闭装置,开闭装置设置于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中空结构通过开闭装置可选择地与车体内部或车体的外部相连通。将车体的顶部设置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式,并在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开闭装置,使得该中空结构能够通过开闭装置选择与车体的内部或外部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车体外部的新风能够顺利地进入车体和中空结构内,从而降低了车体的整体温度,从而改善了车体乘坐区域的环境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夏季由于太阳直照,车辆在停止行驶后其内部温度通常会迅速上升,形成的车内高温在一段时间后会超过室外的空气温度,这使得乘员在再次进入车内时感到极大不适。当以上情形出现时,驾驶员一般通过手动开启新风系统进行车内换气,之后再进行汽车空调的制冷。但是,由于车内座椅、装饰等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车内乘员在车内所体验到的闷热感受并不会很快消失,而且车辆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汽车空调的能耗也相对较高。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容易造成车辆能耗大续航能力小、用户使用体验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隔离部,隔离部设置于车体内,隔离部与车体的顶部之间形成中空结构;开闭装置,开闭装置设置于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中空结构通过开闭装置可选择地与车体内部或车体的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隔离部上开设有与中空结构相连通的通风孔;和/或车体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用于向中空结构或车体内引入车体的外部的新风。
进一步地,隔离部上开设有与中空结构相连通的通风孔,车体具有前部和后部,通风孔包括: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设置于隔离部的靠近前部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车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开闭装置包括:第一风门,第一风门可活动地设置于隔离部上,第一风门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当第一风门位于第一导风位置时,第一风门将从进风口处进入的新风导向第一通风孔处,以使从进风口处进入的新风进入至车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当第一风门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第一风门将从进风口处进入的新风导向中空结构中。
进一步地,通风孔还包括: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设置于隔离部的靠近后部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车体上开设有进风口,车辆还包括:风机部,风机部设置于车体内,风机部用于将从进风口处进入中空结构的新风排出,或者,风机部用于将车体内的气流通过第二通风孔排出。
进一步地,开闭装置包括:第二风门,第二风门可活动地设置于隔离部上,第二风门具有第三导风位置和第四导风位置,当第二风门位于第三导风位置时,第二风门将第二通风孔打开并将中空结构封闭,以使风机部的吸风口通过第二通风孔与车体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当第二风门位于第四导风位置时,第二风门将第二通风孔关闭以使风机部的吸风口与中空结构相连通。
进一步地,车体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开设于前部的靠近顶部的迎风面上。
进一步地,开闭装置包括:活动门,活动门设置于车体上,活动门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活动门位于打开位置时,进风口与车体的外部相连通,当活动门位于关闭位置时,活动门将进风口关闭。
进一步地,活动门沿迎风面所在的平面可滑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一感温装置,第一感温装置设置于车体内,第一感温装置用于检测从进风口处进入车体内的新风的温度;第二感温装置,第二感温装置设置于车体内,第二感温装置用于检测车体内的环境温度。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车体内,第一感温装置和第二感温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感温装置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二感温装置检测到的温度的差值控制活动门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
进一步地,隔离部为与车体的车顶平行设置的隔板。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车体的顶部设置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式,并在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开闭装置,使得该中空结构能够通过开闭装置选择与车体的内部或外部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车体外部的新风能够顺利地进入车体和中空结构内,从而降低了车体的整体温度,从而改善了车体乘坐区域的环境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车体;11、前部;12、后部;13、进风口;
20、隔离部;21、第一通风孔;22、第二通风孔;
30、中空结构;40、风机部;51、第一风门;52、第二风门;53、活动门;61、第一感温装置;62、第二感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车辆包括车体10、隔离部20和开闭装置。隔离部20设置于车体10内,隔离部20与车体10的顶部之间形成中空结构30。开闭装置设置于车体10和隔离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上,中空结构30通过开闭装置可选择地与车体10内部或车体10的外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将车体的顶部设置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式,并在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开闭装置,使得该中空结构能够通过开闭装置选择与车体的内部或外部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车体外部的新风能够顺利地进入车体和中空结构内,从而降低了车体的整体温度,从而改善了车体乘坐区域的环境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隔离部20上开设有与中空结构30相连通的通风孔。车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用于向中空结构30或车体10内引入车体10的外部的新风。这样设置能够通过控制开闭装置所处的位置,以使外界新风进入到车体内或是中空结构中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将车体的中空结构中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得中空结构中的气流通过隔离部与车体内部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保证车体内部的气温不会上升,即保证了车体内部的气温始终处于一个通风舒适的环境中,提高了乘客和用户的体验感受。
具体地,车体10具有前部11和后部12。通风孔包括第一通风孔21。第一通风孔21设置于隔离部20的靠近前部11的一端上。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从外界引入的新风能够快速的进入至车体内部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车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13,开闭装置包括第一风门51。第一风门51可活动地设置于隔离部20上。第一风门51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图1和图2中的a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图1和图2中的b位置),当第一风门51位于第一导风位置时,第一风门51将从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导向第一通风孔21处,以使从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进入至车体10的内部。当第一风门51位于第二导风位置时,第一风门51将从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导向中空结构30中。这样设置能够通过第一风门51将新风导入中空结构或是车体内部,能够有效地改善车体内的温度。
通风孔还包括第二通风孔22,第二通风孔22设置于隔离部20的靠近后部12的一端上。这样设置能够及时地将车体内部的热气排出至车体外,有效地降低了车体内部的温度,使得车体的环境更加舒适。
其中,车辆还包括风机部40。风机部40设置于车体10内,风机部40用于将从进风口13处进入中空结构30的新风排出。风机部40还可以用于将车体10内的气流通过第二通风孔22排出。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车体内部气流的流动速度,能够提高外界气流与内部气流对流的速度,
开闭装置包括第二风门52。第二风门52可活动地设置于隔离部20上,第二风门52具有第三导风位置(图1和图2中的a’位置)和第四导风位置(图1和图2中的b’位置),当第二风门52位于第三导风位置时,第二风门52将第二通风孔22打开并将中空结构30封闭,以使风机部40的吸风口通过第二通风孔22与车体10内部相连通。当第二风门52位于第四导风位置时,第二风门52将第二通风孔22关闭以使风机部40的吸风口与中空结构30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通过风机部选择对中空结构或车体内部进行抽风,提高了车体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口13开设于前部11的靠近顶部的迎风面上。这样设置避免了开设进风口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范围的问题。同时,将进风口13开设在风面上,能够使迎面吹来的风及时地吹向车体内,提高了车体内部的进风量。
开闭装置还包括活动门53。活动门53设置于车体10上,活动门53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活动门53位于打开位置时,进风口13与车体10的外部相连通,当活动门53位于关闭位置时,活动门53将进风口13关闭。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该车辆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活动门53沿迎风面所在的平面可滑动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减小活动门占用车辆前部的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第一感温装置61、第二感温装置62和控制器。第一感温装置61设置于车体10内,第一感温装置61用于检测从进风口13处进入车体10内的新风的温度。第二感温装置62设置于车体10内,第二感温装置62用于检测车体10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器设置于车体10内,第一感温装置61和第二感温装置62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感温装置61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二感温装置62检测到的温度的差值控制活动门53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其中,隔离部20为与车体10的车顶平行设置的隔板。
具体地,采用本申请的车辆的结构能够延缓夏季汽车停车时的车内升温速度,抑制了停车后的车体内部高温,减小启动后的汽车空调能耗,提高乘员再次进入车内的舒适性,减小启动初期的汽车空调能耗。
其中,该中空夹层的高度可以为3cm,可作为隔热层削弱夏季太阳暴晒引起的车内快速升温,设置早在车体内部的风机部为轴流风机,能够促进夹层内空气流动,夹层前后两端设置换向风门,可借助夹层尾部的轴流风机抽吸靠近车顶的高温空气,同时向车内补充温度较低的新风。
此外,在车厢顶部与车顶顶面下方(空气夹层上部)各贴有5mm厚的保温棉。在活动门和第一风门之间的通道布置有检测通道内气流温度的第一感温装置;在车厢顶部隔热棉的下表面贴装有检测车顶温度的第二感温装置。
车顶换风的动作执行根据车辆是否有换风需求分为车辆无换风需求和车辆有换风需求:
车辆无换风需求:活动门上移,进风通道闭合,第一风门旋转至b位置,第二风门旋转至b’位置,轴流风机不工作,车厢顶部处于封闭状态,空气夹层内空气基本不流动。该状态称为车顶换风机构的不工作状态。
根据车顶换风是否为自动控制以及车顶换风机构的动作状态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状态1、车辆行驶或停止时,手动换风:活动门下移,进风通道开启。第一风门旋转至a位置,第二风门旋转至a’位置,车厢顶部与车体外部联通,轴流风机工作,将车厢顶部空气由b’位置对应风口抽走,同时将室外空气由b位置对应风口引入,完成车内通风换气。
状态2、车辆停止行驶,自动换风,车厢顶部温度较低:车辆在停止行驶后,如果检测的车厢顶部温度-车外进风温度≤10℃,则活动门下移,进风通道开启。第一风门旋转至b位置,第二风门旋转至b’位置,车厢顶部处于封闭状态。轴流风机按每停止5分钟再工作1分钟进行周期性动作,完成空气夹层中周期性的换气。另外,在轴流风机工作过程中,布置在活动门和第一风门之间的第一感温装置对流入的车外空气进行温度采样,数据返回控制器与布置在车厢顶部的第二感温装置进行温度对比。
状态3、车辆停止行驶,自动换风,车厢顶部温度较高:车辆在停止行驶后,如果检测的车厢顶部温度-车外进风温度>10℃,则活动门下移,进风通道开启。第一风门旋转至a位置,第二风门旋转至a’位置,车厢顶部与室外联通。轴流风机持续运行,将车厢顶部的热空气抽走,同时引入车外较冷的空气。在轴流风机工作过程中,布置在活动门和第一风门之间的第一感温装置持续进行车外空气温度采样,并将数据返回控制系统,与布置在车厢顶部的第二感温装置进行温度对比。当检测的车厢顶部温度-车外进风温度<1℃时,车顶换风装置由上文中的状态2切换至状态3,相应机构按状态3动作。
其中,检测的车厢顶部温度与车外进风温度的温度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车外温度可以设为其它的数值。车辆停止行驶且处于自动换风状态,车厢顶部温度较低时,轴流风机的周期性停止和运行时间可根据车外温度和用户需求可做进一步调整。空气夹层的厚度可以根据空气流动效果和隔热效果进行优化调整,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值。空气夹层内可适当填入蓄热材料。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0);
隔离部(20),所述隔离部(20)设置于所述车体(10)内,所述隔离部(20)与所述车体(10)的顶部之间形成中空结构(30);
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10)和所述隔离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中空结构(30)通过所述开闭装置可选择地与所述车体(10)内部或所述车体(10)的外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部(20)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30)相连通的通风孔;和/或
所述车体(10)上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用于向所述中空结构(30)或所述车体(10)内引入所述车体(10)的外部的新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20)上开设有与所述中空结构(30)相连通的所述通风孔,所述车体(10)具有前部(11)和后部(12),所述通风孔包括:
第一通风孔(21),所述第一通风孔(21)设置于所述隔离部(20)的靠近所述前部(11)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上开设有所述进风口(13),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第一风门(51),所述第一风门(5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隔离部(20)上,所述第一风门(51)具有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门(51)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51)将从所述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导向所述第一通风孔(21)处,以使从所述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进入至所述车体(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门(51)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51)将从所述进风口(13)处进入的新风导向所述中空结构(30)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还包括:
第二通风孔(22),所述第二通风孔(22)设置于所述隔离部(20)的靠近所述后部(12)的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上开设有所述进风口(13),所述车辆还包括:
风机部(40),所述风机部(40)设置于所述车体(10)内,所述风机部(40)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13)处进入所述中空结构(30)的新风排出,或者,所述风机部(40)用于将所述车体(10)内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22)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第二风门(52),所述第二风门(5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隔离部(20)上,所述第二风门(52)具有第三导风位置和第四导风位置,当所述第二风门(52)位于所述第三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52)将所述第二通风孔(22)打开并将所述中空结构(30)封闭,以使所述风机部(40)的吸风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22)与所述车体(10)内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风门(52)位于所述第四导风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门(52)将所述第二通风孔(22)关闭以使所述风机部(40)的吸风口与所述中空结构(30)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上开设有所述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开设于所述前部(11)的靠近所述顶部的迎风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
活动门(53),所述活动门(53)设置于所述车体(10)上,所述活动门(53)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所述活动门(5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车体(10)的外部相连通,当所述活动门(5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活动门(53)将所述进风口(13)关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53)沿所述迎风面所在的平面可滑动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第一感温装置(61),所述第一感温装置(61)设置于所述车体(10)内,所述第一感温装置(61)用于检测从所述进风口(13)处进入所述车体(10)内的新风的温度;
第二感温装置(62),所述第二感温装置(62)设置于所述车体(10)内,所述第二感温装置(62)用于检测所述车体(10)内的环境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车体(10)内,所述第一感温装置(61)和所述第二感温装置(6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感温装置(61)检测到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感温装置(62)检测到的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活动门(5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或所述关闭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20)为与所述车体(10)的车顶平行设置的隔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19232.1A CN107696827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19232.1A CN107696827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96827A true CN107696827A (zh) | 2018-02-16 |
CN107696827B CN107696827B (zh) | 2023-11-14 |
Family
ID=6118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19232.1A Active CN107696827B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9682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2159A (zh) * | 2018-03-05 | 2018-08-10 | 黄河科技学院 | 一种汽车智能换气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127670A (fr) * | 1927-03-19 | 1928-09-17 | Ernest Deveaux | Toiture de véhicule fermé. |
JPH05185831A (ja) * | 1992-06-10 | 1993-07-27 | Shunji Oba | 車内自動換気装置 |
KR19980052251U (ko) * | 1996-12-31 | 1998-10-07 | 박병재 | 자동차 실내환기 구조 |
JP2000142089A (ja) * | 1998-11-06 | 2000-05-23 | Denso Corp | 自動車用換気装置 |
US6497275B1 (en) * | 1998-10-27 | 2002-12-24 | Valeo Climatisation | Installation for heating and/or ventilating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employing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air |
DE10211927A1 (de) * | 2002-03-18 | 2003-10-09 |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 Fahrzeugdach mit einer Be- und Entlüftungsvorrichtung |
JP2004058926A (ja) * | 2002-07-31 | 2004-02-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遮光換気装置 |
US20040222671A1 (en) * | 2003-05-09 | 2004-11-11 | Nissan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heat radiation insulating arrangement |
WO2009048087A1 (ja) * | 2007-10-10 | 2009-04-16 |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 車両用掃気システム |
CN207345429U (zh) * | 2017-10-25 | 2018-05-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
2017
- 2017-10-25 CN CN201711019232.1A patent/CN1076968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127670A (fr) * | 1927-03-19 | 1928-09-17 | Ernest Deveaux | Toiture de véhicule fermé. |
JPH05185831A (ja) * | 1992-06-10 | 1993-07-27 | Shunji Oba | 車内自動換気装置 |
KR19980052251U (ko) * | 1996-12-31 | 1998-10-07 | 박병재 | 자동차 실내환기 구조 |
US6497275B1 (en) * | 1998-10-27 | 2002-12-24 | Valeo Climatisation | Installation for heating and/or ventilating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employing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air |
JP2000142089A (ja) * | 1998-11-06 | 2000-05-23 | Denso Corp | 自動車用換気装置 |
DE10211927A1 (de) * | 2002-03-18 | 2003-10-09 | Webasto Vehicle Sys Int Gmbh | Fahrzeugdach mit einer Be- und Entlüftungsvorrichtung |
JP2004058926A (ja) * | 2002-07-31 | 2004-02-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自動車用遮光換気装置 |
US20040222671A1 (en) * | 2003-05-09 | 2004-11-11 | Nissan Motor Co., Ltd.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heat radiation insulating arrangement |
WO2009048087A1 (ja) * | 2007-10-10 | 2009-04-16 |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 車両用掃気システム |
CN207345429U (zh) * | 2017-10-25 | 2018-05-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82159A (zh) * | 2018-03-05 | 2018-08-10 | 黄河科技学院 | 一种汽车智能换气系统 |
CN108382159B (zh) * | 2018-03-05 | 2020-11-03 | 黄河科技学院 | 一种汽车智能换气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96827B (zh) | 2023-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86937B (zh) | 汽车温度预调节控制系统及调节车厢内温度的控制方法 | |
CN102991440B (zh) | 一种汽车自动除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502029B (zh) | 用于车辆的空调器 | |
CN103963747B (zh) | 分区的车辆玻璃加热系统 | |
CN103209845A (zh) | 车辆加热和空调系统 | |
CN103629787B (zh) | 车辆空气调节系统 | |
CN103660852A (zh) | 车辆hvac系统的自动再循环控制 | |
CN102826028A (zh) | 具有辅助热单元的高效协调的车辆舒适系统 | |
CN101850704B (zh)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辅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05913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排气系统 | |
CN110525382A (zh) | 用于外车窗表面的车辆自动除霜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207345429U (zh) | 车辆 | |
CN109606062A (zh) | 一种节能的双温区自动空调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2793381A (zh) | 一种车载分区空调的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6004322B (zh) | 汽车空调新风风门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7222666B2 (en) |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that can surely defog window | |
JPH0435364B2 (zh) | ||
CN107584985A (zh) | 车辆中的用户需求式气候控制 | |
CN210617792U (zh) | 一种多功能集成汽车空调 | |
CN107696827A (zh) | 车辆 | |
US2020014821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limate and comfort control while optimizing the fuel economy of a motor vehicle | |
KR101695644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컨트롤러 | |
CN107323204A (zh) | 车内实时空气自动调节系统及其工作过程 | |
CN204438421U (zh) | 一种客车空调分区集中控制系统 | |
CN204506415U (zh) | 电动车空调面板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