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55188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55188A CN107655188A CN201710933826.7A CN201710933826A CN107655188A CN 107655188 A CN107655188 A CN 107655188A CN 201710933826 A CN201710933826 A CN 201710933826A CN 107655188 A CN107655188 A CN 1076551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 indoor apparatus
- air conditioner
- bl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和散风组件,所述外壳具有一前面板,以及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并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风通道的安装口,该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口流出的出风气流。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前面板上贯设安装口,并在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散风组件,该散风组件能够降低出风气流的动能、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同时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模式下的冷气流直吹用户,使得用户患上空调病,现有技术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上设有散风孔,散风孔的作用是减弱气流,进而降低风感,然而,由于导风板的面积较小,导风板上开设微孔的面积较小,如此,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损耗较多,送风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同时改善出风气流的无风感效果和送风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具有一前面板,以及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并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风通道的安装口;以及,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口流出的出风气流。
优选地,所述散风组件包括:固定支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枢转轴;以及风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枢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风轮包括:内风圈,所述内风圈的中部设有供所述枢转轴穿过的枢转孔;以及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设在所述内风圈的外周壁上,且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内风圈的周向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风轮还包括外风圈,所述外风圈连接多个所述叶片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叶片由柔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周围的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优选地,所述散风孔沿所述前面板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前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背风面,所述散风孔与所述进风面和/或背风面的连接处呈扩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条形孔,多个所述条形孔间隔设置,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挡风叶片,多个所述挡风叶片间隔设置,且所述挡风叶片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相倾斜;多个所述挡风叶片均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向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延伸,多个所述挡风叶片的一端间隔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多个所述挡风叶片的另一端一体固定。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呈同心分布的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所述第一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风叶片,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挡风叶片,所述第一挡风叶片和所述第二挡风叶片均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叶片和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多个所述第一挡风叶片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向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延伸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挡风叶片一对一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另一端一体固定连接。
本专利提出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前面板上贯设安装口,并在所述安装口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散风组件,如此,出风气流经过安装口流出时能够带动散风组件旋转,因此,散风组件能够降低出风气流的动能,使得出风气流的强度减弱,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另外,散风组件是可以转动的,因此,能够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出风气流能够在流动过程中实现扩散,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出风气流的强度,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前面板的体积大,出风面积大,如此,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正常出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无风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实施例中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挡风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挡风板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挡风板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前面板 | 100 | 散风组件 |
20 | 挡风板 | 200 | 散风孔 |
30 | 开关门 | 110 | 固定支架 |
40 | 出风口 | 120 | 风轮 |
21 | 第一挡风叶片 | 121 | 内风圈 |
22 | 第二挡风叶片 | 122 | 叶片 |
23 | 挡风叶片 | 123 | 外风圈 |
24 | 条形孔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改善空调室内机出风气流的舒适性并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气流的送风风量。
如图1所示,为空调室内机正常出风状态,此时开关门30阻断出风风道和过风风道,出风气流仅从出风风道流出,导风板20具有导风作用;如图2所示,为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出风状态,此时导风板20关闭,开关门30打开,出风风道和过风风道连通,出风气流既可从出风风道经导风板20流出,又可以从过风风道经前面板10流出,此时前面板10和导风板20具有挡风作用,可以实现出风气流的无风感效果。
由于本专利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在前面板10上设置有散风组件,且能够通过打开开关门30使得出风气流由前面板10流出,因此,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无风感出风。
具体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和多个散风组件100,所述外壳具有一前面板10,以及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出风口40;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并延伸至所述前面板10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风通道的安装口,所述散风组件10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口流出的出风气流。
出风气流经过安装口流出时能够带动散风组件100旋转,因此,散风组件100能够降低出风气流的动能,使得出风气流的强度减弱,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另外,散风组件100是可以转动的,因此,能够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出风气流能够在流动过程中实现扩散,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出风气流的强度,提高出风气流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由于前面板10的体积大,出风面积大,如此,能够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
如图6所示,在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组件100包括固定支架110和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110上的风轮120,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10呈十字结构设置,固定支架110设置在安装口内且与安装口的内周壁的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10上设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枢转轴,即:枢转轴与安装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风轮120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枢转轴上,如此,当出风气流经过前面板10上的安装口流出时,出风气流能够吹动风轮120在安装口所在的平面内旋转,从而使得出风气流被打散,进而减弱出风气流的强度,使得出风气流有凉感,无风感。
然本专利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散风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固定在安装口内壁上的枢轴和与枢轴转动连接的叶片,其中,该枢轴与安装口所在的平面平行,如此,叶片在出风气流的吹动下可实现旋转,从而打散出风气流。
另,所述散风组件100还可以仅包括风轮120,相应地,安装口的内壁面上开设环形凹槽,风轮120安装在该环形凹槽内,使得风轮120在环形凹槽内可以自由转动,如此,当出风气流吹至风轮120时,风轮120可以在环形凹槽内转动,从而能够打散出风气流,实现出风气流的无风感。
请继续参照图6,在本专利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风轮120包括:内风圈121和与所述内风圈121固定连接的多个叶片122,其中,所述内风圈121的中部设有供所述枢转轴穿过的枢转孔;多个所述叶片122均设在所述内风圈121的外周壁上,且多个所述叶片122沿所述内风圈121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22的个数为6片至12片,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叶片122的数量为7片或11片,由于7和11均为质数,质数个叶片122之间不会产生共振,如此,能够显著降低风轮120的噪声。
请仍参照图6,为了提高风轮120的结构强度,在本专利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120还包括外风圈123,所述外风圈123连接多个所述叶片122的自由端。由于外风圈123将多个叶片12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因此,当某一叶片122的受力过大时,在外风圈123的作用下,多个叶片122可以共同承受所述外力,如此,能够提高风轮120的结构强度,避免叶片122发生断裂。
考虑到出风风道的出风口处风压较大,为了使得叶片122可以进行变形,从而能够降低风道内的压力,降低空调器的噪声,在本专利再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22由柔性材料制成。由于叶片122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叶片122可以发生形变,从而降低风道内的风压。具体地,该柔性材料可以为橡胶、塑料等。
请仍参照图6,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经前面板10流出气流的送风风量,所述安装口周围的前面板10上还贯设有多个散风孔200,所述散风孔200可以被配置为圆形、长条形、椭圆形等,由于圆形的散风孔200便于加工成型,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散风孔200呈圆形设置。由于本实施例在设置了多个散风组件100的同时还设有多个圆形散风孔200,因此,本专利能够在实现无风感的同时,增大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改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效果。
此外,由于经过散风组件100流出的气流能够与经过散风孔200流出的气流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能够将混合打散,实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
为了改变出风气流的出风方向,所述散风孔200沿所述前面板10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未图示),如此,气体流向会发生改变,前面板10正面吹出气流的强度会有所减弱。
为了降低气体流入及流出散风孔200过程中的噪声,本专利在散风孔200边沿的前面板10上设有扩口(未图示)。具体地,所述前面板1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背风面,所述散风孔200与所述进风面和/或背风面的连接处呈扩口设置,由于散风孔200与所述进风面和/或背风面的连接处呈扩口设置,因此,能够便于气流流入、流出散风孔200,从而降低气体流入及流出散风孔200过程中的噪声。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扩口呈圆弧形,且所述扩口与所述散风孔200边缘的孔壁平滑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5,为了进一步地改善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效果,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20,所述挡风板20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40,如图1所示,当挡风板20打开时,空调室内机为正常出风状态,挡风板20对出风气流具有导向作用;如图2所示,当挡风板20关闭,空调室内机为无风感出风状态,挡风板20对出风气流具有阻挡、散风作用。
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20包括:板体、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其中,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由外向内呈同心分布,第一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风叶片21,第二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置的第二挡风叶片22,所述第一挡风叶片和所述第二挡风叶片均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呈倾斜设置,且第一挡风叶片21和第二挡风叶片22的倾斜方向相反。
由于本专利提出的挡风板20上同心设有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两组挡风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相邻两第一挡风叶片之间的散风间隙与相邻两第二挡风叶片之间的散风间隙的方向相反,如此,经过第一挡风叶片的散风间隙和第二挡风叶片的散风间隙流出的气流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如此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股旋转气流,每股旋转气流自身可以进行一次旋转打散,两股旋转气流交汇后能够进一步将气流打乱、形成紊流,从而进一步地改善了空调室内机出风气流的无风感效果。请参照图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挡风板20上还开设有散风孔200。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20包括:板体和多个挡风叶片23,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挡风叶片23沿圆形轨迹同向倾斜设置且所述挡风叶片23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相倾斜,多个所述挡风叶片23均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向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延伸设置,多个所述挡风叶片23的一端间隔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多个所述挡风叶片23的另一端一体固定。
由于多个挡风叶片23沿圆形轨迹同向倾斜设置,且多个挡风叶片23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相倾斜,如此,相邻挡风叶片23之间的散风间隙沿板体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因此,经多个散风间隙流出的气体能够形成旋转气流,多个旋转气流之间相互作用,互相打散,因此能够降低气流强度,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气流的舒适性。
如图10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20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条形孔24,多个所述条形孔24间隔设置,且所述条形孔24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具体地,多个条形孔24沿圆形轨迹同向倾斜设置,且多个条形孔24沿板体厚度方向倾斜延伸,因此,经条形孔24流出的气体能够形成旋转气流,该旋转气流不仅能够增加气体的流动距离,还能够使得气流间相互作用,因此,当气流经过本实施例提出的挡风板20吹至人体时,气流强度减弱,气流舒适度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一前面板,以及位于所述前面板下方的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风道,以及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并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后侧的过风通道,所述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过风通道的安装口;以及,
散风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以打散经过所述安装口流出的出风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包括:
固定支架,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枢转轴;以及
风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枢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
内风圈,所述内风圈的中部设有供所述枢转轴穿过的枢转孔;以及
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均设在所述内风圈的外周壁上,且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内风圈的周向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还包括外风圈,所述外风圈连接多个所述叶片的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由柔性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周围的前面板上贯设有多个散风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孔沿所述前面板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面和背风面,所述散风孔与所述进风面和/或背风面的连接处呈扩口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条形孔,多个所述条形孔间隔设置,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板体的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
多个挡风叶片,多个所述挡风叶片间隔设置,且所述挡风叶片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相倾斜;多个所述挡风叶片均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向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延伸,多个所述挡风叶片的一端间隔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多个所述挡风叶片的另一端一体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所述挡风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贯设有多个安装孔;
呈同心分布的第一挡风叶片组和第二挡风叶片组,所述第一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风叶片,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挡风叶片,所述第一挡风叶片和所述第二挡风叶片均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叶片和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多个所述第一挡风叶片自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向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延伸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一端与一所述第一挡风叶片一对一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挡风叶片的另一端一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33826.7A CN1076551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33826.7A CN1076551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55188A true CN107655188A (zh) | 2018-02-02 |
Family
ID=6111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33826.7A Pending CN107655188A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5518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9547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465154A (zh) * | 2021-04-26 | 2021-10-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导风控制方法及装置、一种空调系统 |
EP4056917A4 (en) * | 2019-11-13 | 2022-12-28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INDIRECT AIRFLOW STRUCTURE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WITH IT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63097A (ja) * | 2005-12-16 | 2007-06-28 | Toshitaka Tanaka | 気流拡散装置(拡散扇)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204476873U (zh) * | 2015-01-20 | 2015-07-15 | 林清三 | 风扇涡流网罩 |
CN104807093A (zh) * | 2015-04-30 | 2015-07-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204630178U (zh) * | 2015-02-03 | 2015-09-09 |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 |
CN105737351A (zh) * | 2016-04-13 | 2016-07-0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出风格栅及空气净化器 |
CN205641417U (zh) * | 2015-12-18 | 2016-10-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CN106839119A (zh) * | 2017-03-17 | 2017-06-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6958862A (zh) * | 2017-04-13 | 2017-07-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壁挂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77697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207350752U (zh) * | 2017-10-02 | 2018-05-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
2017
- 2017-10-02 CN CN201710933826.7A patent/CN1076551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63097A (ja) * | 2005-12-16 | 2007-06-28 | Toshitaka Tanaka | 気流拡散装置(拡散扇)及び空気調和機 |
CN204476873U (zh) * | 2015-01-20 | 2015-07-15 | 林清三 | 风扇涡流网罩 |
CN204630178U (zh) * | 2015-02-03 | 2015-09-09 |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器室内机 |
CN104807093A (zh) * | 2015-04-30 | 2015-07-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205641417U (zh) * | 2015-12-18 | 2016-10-1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CN105737351A (zh) * | 2016-04-13 | 2016-07-06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出风格栅及空气净化器 |
CN106839119A (zh) * | 2017-03-17 | 2017-06-1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6958862A (zh) * | 2017-04-13 | 2017-07-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壁挂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477697A (zh) * | 2017-09-30 | 2017-12-1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207350752U (zh) * | 2017-10-02 | 2018-05-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9547A (zh) * | 2019-08-09 | 2019-10-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319547B (zh) * | 2019-08-09 | 2023-05-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
EP4056917A4 (en) * | 2019-11-13 | 2022-12-28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INDIRECT AIRFLOW STRUCTURE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WITH IT |
CN113465154A (zh) * | 2021-04-26 | 2021-10-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导风控制方法及装置、一种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09235B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9974089B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7146852U (zh) | 挡风板、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US11692733B2 (en) | Air deflection assembly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107741052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702216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17101673A1 (zh) |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765518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735075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7422591U (zh) | 空调器 | |
CN107940572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588528A (zh) | 挡风板和空调室内机 | |
CN207146847U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410873B (zh) | 空调柜机 | |
CN108266812A (zh) | 空调挂机及空调器 | |
CN207688251U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17101672A1 (zh) |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72625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759047B (zh) | 微风式挂壁空调器 | |
CN212511727U (zh) | 散风装置及落地式空调器 | |
CN207262677U (zh) | 挡风板和空调室内机 | |
CN107883558A (zh) |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940573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631459A (zh) |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5980213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