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0907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90907A CN107490907A CN201710426013.9A CN201710426013A CN107490907A CN 107490907 A CN107490907 A CN 107490907A CN 201710426013 A CN201710426013 A CN 201710426013A CN 107490907 A CN107490907 A CN 107490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area
- liquid crystal
- edge part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1100366322 Arabidopsis thaliana AD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150032645 SPE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366333 Arabidopsis thaliana ADC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50089804 SPE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BMRDBCBODYGJE-UHFFFAOYSA-N german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Ge]=O YBMRDBCBODYG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HZWSUVWRRXEJF-UHFFFAOYSA-N indium 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 RHZWSUVWRRXE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ti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n]=O XOLBLPGZBRYER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5224 Ga2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5533 Ga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85663 Homo sapiens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1827 Homo sapiens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22028 Homo sapiens Solute carrier family 28 member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6048 MoW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4960 Photophob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978 SiCl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05 SiNX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Silane Chemical class [SiH4]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116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1541 Sodium/nucleoside cotransporter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1470 Solute carrier family 28 member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9973 Ti2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9815 Ti3O5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ZQVBEXLDFYHSR-UHFFFAOYSA-N gallium(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Ga]O[Ga]=O QZQVBEXLDFYHS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VADDRMAFCOOPC-UHFFFAOYSA-N germanium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Ge]=O PVADDRMAFCOOP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EXPOXQUZXUXJW-UHFFFAOYSA-N lead(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Pb]=O YEXPOXQUZXUXJ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MFOQHDPRMAJNU-UHFFFAOYSA-N lead(II,IV)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1[Pb]O[Pb]11O[Pb]O1 XMFOQHDPRMAJN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3469 light sensitiv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MGRWKWACZDFZJT-UHFFFAOYSA-N molybdenum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Mo].[W] MGRWKWACZDFZJ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32 silic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FVBUAEGBCNSCDD-UHFFFAOYSA-N silicide(4-) Chemical compound [Si-4] FVBUAEGBCNSCD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HGNHLZPVBIIPX-UHFFFAOYSA-N tin(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Sn]=O QHGNHLZPVBIIP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 WFKWXMTUELFF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7 tungst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53—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53—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 G02F1/13376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 different alignment orientations or pretilt angles on a same surface, e.g. for grey scale or improved viewing angle with different pretilt ang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18—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having a patterned common electro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18—Shield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1—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common or backgroun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pix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像素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和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以及屏蔽电极,在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子边缘部的第一侧延伸。第一主体部包括第一主干部、与第一主干部相交的第二主干部和从第一主干部和第二主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的多个分支部。第一子边缘部与分支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弯曲部。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于2016年6月1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题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73151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近来发展,显示装置的重要性稳定增长。因此,已经开发并且广泛使用各种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
作为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中的一种的LCD装置包括具有场产生电极(例如像素电极、共用电极等)的两个基板和在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LCD装置通过向场产生电极施加电压在液晶层中形成电场以便确定液晶分子在液晶层中的定向,并且通过使用电场控制入射在其上的光的偏振来显示图像。
作为其中液晶分子被配向成使得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它们的长轴垂直于上面板和下面板的一种LCD装置的垂直配向(VA)模式LCD装置已经由于其高的对比度和宽的参考视角而受关注。这里,参考视角意指具有1:10的对比度的视角或用于灰度级之间亮度转换的临界角(marginal angle)。
为了使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尽可能与LCD装置的正面可视性相似,每个像素电极可被分成两个子像素电极,并且可向两个子像素电极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便使透射比变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LCD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以及屏蔽电极,在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包括在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屏蔽电极和在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屏蔽电极。第一主体部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主干部、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主干部和从第一主干部和第二主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的多个分支部。第一子边缘部可具有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子边缘部可具有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第一子边缘部和第二子边缘部可不直接接触分支部。
第一子边缘部可直接接触第二主干部的第一侧,并且第二子边缘部可直接接触第二主干部的第二侧。
第一子边缘部可与第二子边缘部关于第一主干部对称。
在第二区域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可长于在第一区域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并且在第四区域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可长于在第二区域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第一子边缘部可具有第五区域,在第五区域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第二区域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并且第二子边缘部可具有第六区域,在第六区域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第四区域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第二区域可关于第一方向在第一区域与第五区域之间,并且第四区域可关于第一方向被设置在第三区域与第六区域之间。
LCD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共用电极,在第二基板上并且与第一像素电极重叠;以及液晶层,包括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液晶分子,其中:液晶分子包括在与第一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液晶分子和在与第二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二液晶分子;以及第一液晶分子被预倾斜成具有与第二液晶分子不同的方位角。
分支部可包括关于第二方向在第二区域与第一主干部之间的第一子分支部和关于第二方向在第四区域与第一主干部之间的第二子分支部。第一子分支部的端部可彼此连接并且第二子分支部的端部可彼此连接。
LCD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并且与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其中:第二像素电极包括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主干部的第二主体部和在第二主体部的第一侧与第二子屏蔽电极之间的第三子边缘部;并且第三子边缘部具有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
在第七区域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可长于在第八区域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LCD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像素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以及屏蔽电极,在与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从第一子边缘部的第一侧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主体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主干部、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主干部和从第一主干部和第二主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的多个分支部;并且第一子边缘部与分支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弯曲部。
第一子边缘部可具有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第一区域中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可短于在第二区域中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第一子边缘部可进一步具有第三区域,在第三区域中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第二区域中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并且第二区域可关于第一方向在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
LCD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包括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液晶分子,其中:液晶分子包括在与第一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液晶分子和在与第二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二液晶分子;并且第一液晶分子被预倾斜成具有与第二液晶分子不同的方位角。
第一子边缘部可具有到第一主干部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LCD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其中,第二子边缘部与分支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弯曲部。
第一子边缘部可以与第二子边缘部关于第一主干部对称。
LCD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并且与第一像素电极相邻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可包括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主干部的第二主体部和在第二主体部与屏蔽电极之间的第三子边缘部;第三子边缘部具有弯曲部。
第三子边缘部可具有与第一子边缘部相同的形状。
第一子边缘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区域和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区域间隔开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区域,并且弯曲部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第一子边缘部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区域间隔开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区域和连接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的另一个弯曲部。
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可在第二方向上对齐。
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可等于第二区域的面积。
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区域的面积。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的像素单元的布局图。
图2示出了沿图1的线I1-I1’截取的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栅极导体的平面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数据导体的平面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透明导体的平面图。
图6示出了在图5的第一高区中的边缘场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在图5的低区中的边缘场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示出液晶分子分别在图5的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预倾角的布局图。
图9示出了示出在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上的改善的曲线图。
图10示出了示出由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提供的伽马混合效果(gamma mixing effect)的曲线图。
图11至图15示出了图1的像素电极的变形例的布局图。
图16示出了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第一像素单元至第三像素单元的布局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第一像素单元至第三像素单元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以下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和附图的详细描述,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便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完全将本公开的构思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且本公开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贯穿本说明书,同样的标号指的是同样的元件。
用于指定一个元件在另一元件上或位于不同的层或一层上的术语“在……上”包括其中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层上的情况和其中元件经由另一层或又一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的情况两者。
为了便于描述和/或说明,在本文可使用诸如“在……下方”、“在……之下”、“下部”、“在……上方”、“在……上”、“上部”之类的空间相对术语描述如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各图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的在使用中或在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相对空间术语诸如“在……下方”可包含在……上方和在……下方的两种定向。装置可被另外定向并且将相应地解释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在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部件和/或部分。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部件和/或部分不应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部件或部分与另一区域、部件或部分区分。因此,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部件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部件或部分。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include)”和/或“包括(including)”指定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未明确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公开的整个描述中,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的像素单元的布局图。参考图1,像素单元PX可电连接到第一数据线DL1和扫描线SL。第一数据线DL1可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扫描线SL可在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一方向d1可与第二方向d2垂直相交。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d1可为列方向,而第二方向d2可为行方向。
像素单元PX可包括开关器件TR和像素电极PE。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开关器件TR可为三端装置诸如薄膜晶体管(TFT)。开关器件TR的控制电极可连接到扫描线SL,并且开关器件TR的第一电极可连接到第一数据线DL1。开关器件TR的第二电极可连接到像素电极PE。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开关器件TR的第一电极可为源电极SE,并且开关器件TR的第二电极可为漏电极DE。
开关器件TR可通过从扫描线SL提供的扫描信号导通并且可将从第一数据线DL1提供的数据信号提供给像素电极PE。更具体地,开关器件TR可根据从扫描线SL经由栅电极GE提供的扫描信号来执行开关操作。因此,从第一数据线DL1经由源电极SE提供的数据信号可经由漏电极DE和接触孔CNT提供给像素电极PE。
像素电极PE可包括主体部SPE1和边缘部SPE2。
主体部SPE1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第一主干部SPE1a和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第二主干部SPE1b。第一主干部SPE1a可与第二主干部SPE1b相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主干部SPE1a可在像素电极PE的中心处与第二主干部SPE1b相交。相应地,第一主干部SPE1a和第二主干部SPE1b可形成十字形状。假定第一主干部和第二主干部的交叉点具有坐标(0,0),像素电极PE可具有由第一主干部SPE1a和第二主干部SPE1b限定的四个域,例如,左上方部分(+d1,-d2),右上方部分(+d1,+d2)、左下方部分(-d1,-d2)和右下方部分(-d1,+d2)。
主体部SPE1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分支部SPE1c。分支部SPE1c可从第一主干部SPE1a和第二主干部SPE1b中的至少一个延伸。在四个域中分支部SPE1c可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具体地,分支部SPE1c可从第一主干部SPE1a和第二主干部SPE1b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成一定角度延伸,例如,在左上方部分中向上向左,在右上方部分中向上向右,在左下方部分中向下向左并且在右下方部分中向下向右。像素电极PE可进一步包括狭缝SLT,所述狭缝被限定在分支部SPE1c中间,例如,邻近的分支部SPE1c之间。
边缘部SPE2可被设置在主体部SPE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沿第二方向d2间隔开。在下文将以如图1所示的其中边缘部SPE2被设置在主体部SPE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两者上的实例来描述像素电极PE。
边缘部SPE2可包括在主体部SPE1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在主体部SPE1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SPE2b。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大体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边缘部SPE2可控制形成在共用电极(图2中的CE)与主体部SPE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每个之间的电场。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连接(例如,直接连接)到第二主干部SPE1b的第一侧。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直接连接到第二主干部SPE1b的第二侧。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不直接连接到分支部SPE1c。也就是说,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沿第二方向d2与分支部SPE1c间隔预定距离。
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连接(例如,直接连接)到第二主干部SPE1b的第二侧。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不直接连接到分支部SPE1c。也就是说,第二子边缘部SPE2b沿第二方向d2与分支部SPE1c间隔预定距离。
如本文所使用的,表述“直接连接”不仅包含其中元件被电连接的情况而且包含其中元件被物理连接的情况。可选地,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直接连接到分支部SPE1c中的至少一个。
屏蔽电极18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的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和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屏蔽电极180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的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和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彼此可直接连接。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屏蔽电极180可被设置在与像素电极PE相同的层上。稍后将参考图2和图5详细地描述屏蔽电极180。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被设置在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与主体部SPE1之间。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被设置在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与主体部SPE1之间。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具有就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G1和第二区域G2。参考图1,在第一区域G1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1),可短于在第二区域G2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2)。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最短距离”意指在水平方向,例如第二方向d2上两个元件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为此,例如,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物理连接第一区域G1和第二区域G2的在第一区域G1与第二区域G2之间的第一弯曲部BP1。具体地,第一弯曲部BP1可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其延伸的第一方向d1成一定角度。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第五区域G5。在第五区域G5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5),可短于在第二区域G2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2)。为此,例如,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物理连接第二区域G2和第五区域G5的在第二区域G2与第五区域G5之间的第二弯曲部BP2。具体地,第二弯曲部BP2可与第二区域和第五区域沿其延伸的第一方向d1成一定角度。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距离l5可与距离l2相同。
第一子边缘部SPE2a的第二区域G2可关于第一方向d1在第一区域G1与第五区域G5之间。
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具有就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方面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三区域G3和第四区域G4。参考图1,在第三区域G3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3)可短于在第四区域G4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4)。为此,例如,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进一步具有可物理连接第三区域G3和第四区域G4的在第三区域G3与第四区域G4之间的第三弯曲部BP3。具体地,第三弯曲部BP3可与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沿其延伸的第一方向d1成一定角度。
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进一步具有第六区域G6。在第六区域G6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6)可短于在第四区域G4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4)。为此,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进一步具有在第四区域G4与第六区域G6之间的第四弯曲部BP4,例如,第四弯曲部BP4可物理连接第四区域G4和第六区域G6。具体地,第四弯曲部BP4可与第四区域和第六区域沿其延伸的第一方向d1成一定角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距离l6可与距离l4相同。
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四区域G4可关于第一方向d1被设置在第三区域G3与第六区域G6之间。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关于第一主干部SPE1a对称,例如,可关于第一主干部SPE1a为彼此的镜像。第一弯曲部BP1、第二弯曲部BP2、第三弯曲部BP3和第四弯曲部BP4的形状不必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
存储线RL可电容性地耦接到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中的至少一个。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存储线PL可被形成为围绕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为此,像素单元PX可进一步包括存储电容器,该存储电容器电容性地耦接到像素电极PE或在存储线RL与屏蔽电极180之间。
图2为沿图1的线I1-I1’截取的截面图。图3为示出图1的栅极导体的平面图。图4为示出图1的数据导体的平面图。图5为示出图1的透明导体的平面图。
参考图1至图5,下显示基板10可被设置成面向上显示基板20。液晶层30可被插入在下显示基板10与上显示基板20之间并且可包括多个液晶分子3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显示基板10可通过密封接合到上显示基板20。
在下文将描述下显示基板1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基板110可为透明绝缘基板。透明绝缘基板的示例可包括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和透明树脂基板。
栅极导体GW可设置在下基板110上。栅极导体GW可包括扫描线SL和栅电极GE。扫描线SL可在下基板110上方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
栅电极GE可设置在下基板110上并且可直接连接到扫描线SL。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栅电极GE可被形成为从扫描线SL突出。栅电极GE可为稍后将描述的开关器件TR的元件。
栅极导体GW可进一步包括存储线RL和存储电极RE。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存储线RL和存储电极RE可设置在与栅电极GE和扫描线SL相同的层上。存储线RL可被形成为围绕像素电极PE。存储电极RE可从存储线RL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存储电极RE可被形成为从存储线RL突出。存储电极RE可电容性地耦接到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中的至少一个。
栅极导体GW可被形成为包括选自铝(Al)、铜(Cu)、钼(Mo)、铬(Cr)、钛(Ti)、钨(W)、钨化钼(MoW)、钛化钼(MoTi)和Cu/MoTi中的至少一种、两种或三种的单层、双层或三层。栅极导体GW,即,扫描线SL、栅电极GE、存储线RL和存储电极RE,可同时通过相同的掩模处理来形成。
栅绝缘层120可设置在栅极导体GW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栅绝缘层120可由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形成。栅绝缘层120可具有由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物理性能的绝缘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数据导体DW可设置在栅绝缘层120上。数据导体DW可包括半导体层130、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半导体层130可被设置在栅绝缘层120上。半导体层130可包括半导体图案130a,该图案形成开关器件TR的沟道区。半导体层130可包含氧化物半导体。半导体层130可由选自铟镓锌氧化物(IGZO)、ZnO、ZnO2、CdO、SrO、SrO2、CaO、CaO2、MgO、MgO2、InO、In2O2、GaO、Ga2O、Ga2O3、SnO、SnO2、GeO、GeO2、PbO、Pb2O3、Pb3O4、TiO、TiO2、Ti2O3和Ti3O5中的一种形成。可选地,半导体层130可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形成。
数据导体DW可进一步包括欧姆接触层140。欧姆接触层140可设置在半导体层130上。欧姆接触层140可由硅化物或掺杂有高浓度的n-型杂质的n+氢化非晶硅形成。在其中半导体层130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的情况下,可不设置欧姆接触层140。
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设置在栅绝缘层120和欧姆接触层140上。第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可在下基板110上方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一数据线DL1可邻近第二数据线DL2设置。
源电极SE可从第一数据线DL1分支并且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栅电极GE重叠。漏电极DE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栅电极GE重叠(例如,部分重叠),并且可沿第二方向d2与源电极SE间隔预定距离。图4示出了其中源电极SE为围绕漏电极DE的U形形状的实例,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实例。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与半导体图案130a和栅电极GE一起形成开关器件TR。开关器件TR的源电极SE可直接连接到第一数据线DL1。开关器件TR的漏电极DE可经由接触孔CNT电连接到像素电极PE。根据从扫描线SL经由栅电极GE提供的扫描信号,开关器件TR的沟道区可形成在源电极SE与漏电极DE之间。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漏电极DE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上与存储电极RE重叠。
数据导体DW可被形成为包含选自Al、Cu、Mo、Cr、Ti、W、MoW、MoTi和Cu/MoTi中的至少一种、两种或三种的单层、双层或三层,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可选地,数据导体DW可由除本文所阐述的那些之外的各种金属或导体形成。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数据导体DW的元件可通过相同的掩模处理同时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除了半导体图案130a以外,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具有与整个半导体层130大体上相同的形状。
第一钝化层150可设置在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上。第一钝化层150可包括暴露出一部分漏电极DE的第一开口OP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钝化层150可由无机绝缘材料(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形成。第一钝化层150可防止稍后将描述的有机绝缘层160的颜料被引入到半导体图案130a中。
滤色器CF可设置在第一钝化层150上。滤色器CF可显示基色(诸如红、绿和蓝)中的一种,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滤色器CF可由在相邻像素中显示不同颜色的材料形成。滤色器CF可设置在下基板110上,如图2所示。可选地,滤色器CF可设置在上基板210上。
有机绝缘层160可设置在第一钝化层150上。有机绝缘层160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上与第一开口OP1重叠并且可包括暴露出一部分漏电极DE的第二开口OP2。有机绝缘层160可具有优异的平坦化性能并且可包含具有光敏性的有机材料。可不设置有机绝缘层160。有机绝缘层160可包括与暴露出一部分漏电极DE的第一开口OP1重叠的第二开口OP2。
第二钝化层170可设置在有机绝缘层160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钝化层170可由无机绝缘材料(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形成。可不设置第二钝化层170。
透明导体TE可设置在第二钝化层170上。透明导体TE可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或者反射性金属(诸如Al、银(Ag)、Cr或它们的合金)形成。透明导体TE可包括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可通过相同的掩模处理同时形成。像素电极PE可设置在与屏蔽电极180相同的层上。稍后将参考图5详细描述像素电极PE。
屏蔽电极180可设置在第二钝化层170上。屏蔽电极180可与像素电极PE电绝缘。
屏蔽电极180可包括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该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第一数据线DL1重叠。屏蔽电极18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该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第二数据线DL2重叠。屏蔽电极180可进一步包括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该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扫描线SL重叠。相应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和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可大体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并且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可大体上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
因此,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可防止可由第一数据线DL1与像素电极PE之间的耦合引起的漏光。而且,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可防止可由第二数据线DL2与像素电极PE之间的耦合引起的漏光。而且,第三子屏蔽电极180b可防止可由扫描线SL与像素电极PE之间的耦合引起的漏光。
虽然未在图1至图5中示出,但第一配向层可设置在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上。第一配向层可由聚酰亚胺形成。
在下文将描述上显示基板20。上基板210可面向下基板110。上基板210可由透明玻璃或塑料形成。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基板210可由与下基板110相同的材料形成。
阻挡除了像素区域以外的区域中的光的透射的黑矩阵BM可设置在上基板210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黑矩阵BM可由有机材料或包括Cr的金属材料形成。
平坦化层220可设置在上基板210和黑矩阵BM上。平坦化层220可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可不设置平坦化层220。
共用电极CE可设置在平坦化层220上。共用电极CE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像素电极PE重叠。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共用电极CE可为平面形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共用电极CE可由透明导电材料诸如ITO或IZO或者反射金属诸如Al、Ag、Cr或它们的合金形成。
虽然在图1至图5中未示出,但可在共用电极CE上形成第二配向层。第二配向层可由聚酰亚胺形成。
在下文将描述液晶层30。液晶层30可包括具有介电各向异性和折射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3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31可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被配向。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响应于在下基板110与上基板210之间形成的电场,液晶分子31可旋转或者可在特定方向上倾斜,从而改变光的偏振。
图6为示出在第一高区(例如,图5中邻近第三区域G3的右上方区域)中的边缘场的截面图。图7为示出在低区(例如,图5中邻近第四区域G4的右上方区域)中的边缘场的截面图。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将描述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主要关注像素电极PE、屏蔽电极180和共用电极CE。
在下文将参考图5至图7描述像素电极PE、屏蔽电极180以及像素电极PE与屏蔽电极180之间的关系,省略了对以上已经参考图1描述过的元件的描述。
像素电极PE可被第一主干部SPE1a、第二主干部SPE1b、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二子边缘部SPE2b分成四个域。分支部SPE1c在像素电极PE的不同的域中可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如图5所示,在其它分支部SPE1c之中,第一子分支部SPE1c1可从第二主干部SPE1b在左上方向上延伸以具有预定角度。第一子分支部SPE1c1与第二主干部SPE1b之间的角度可为约40°至约45°。如本文所使用的表述“两个元件之间的角度”表示两个元件之间在0°至90°范围内的锐角。
分支部SPE1c可彼此间隔预定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子分支部SPE1c2与第三子分支部SPE1c3之间的距离可为约4μm至约8μm。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从主体部SPE1的第一侧大体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与分支部SPE1c间隔开。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直接连接到第二主干部SPE1b的第一侧。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与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间隔开。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具有就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G1和第二区域G2。更具体地,在第一区域G1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1)可短于在第二区域G2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2)。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第五区域G5,在第五区域G5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5)短于距离l2。
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从主体部SPE1的第二侧大体上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与分支部SPE1c间隔开。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直接连接到第二主干部SPE1b的第二侧。
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间隔开。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具有就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三区域G3和第四区域G4。更具体地,在第三区域G3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3)可短于在第四区域G4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4)。第二子边缘部SPE2b可进一步具有第六区域G6,在第六区域G6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6)短于距离l4。
因此,距离l1和距离l5可与距离l2不同。相应地,从第一子边缘部SPE2a的第一区域G1到第二区域G2,所形成的与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而且,从第一子边缘部SPE2a的第五区域G5到第二区域G2,所形成的与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
更具体地,形成在第一区域G1和第五区域G5中的每个与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边缘场可强于形成在第二区域G2与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边缘场。
距离l3和距离l6可与距离l4不同。相应地,从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三区域G3到第四区域G4,所形成的与第二子边缘部SPE2b和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而且,从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六区域G6到第四区域G4,所形成的与第二子边缘部SPE2b和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
更具体地,形成在第三区域G3和第六区域G6中的每个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边缘场可强于形成在第四区域G4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边缘场。
也就是说,像素电极PE可包括第一高区H1和第二高区H2,在两个高区中所形成的与像素电极PE和屏蔽电极180之间的关系有关的横向场是相对强的。像素电极PE可进一步包括具有比第一高区H1和第二高区H2相对弱的横向场的低区L。低区L可关于第一方向d1被设置在第一高区H1与第二高区H2之间。第一高区H1与第二高区H2的总面积可等于低区L的面积。
因为像素电极PE包括其中横向场的强度变化的区域,所以液晶分子31的配向角可从像素电极PE的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变化。因此,可改善侧面可视性。而且,可在任何给定的灰度级下实现伽马混合。
因为低区L距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相对远,所以可减小邻近像素电极PE的第一数据线DL1与第二数据线DL2之间的耦合。相应地,可改善垂直串扰现象。
在下文将参考图6至图8描述像素电极PE的横向场强度。图6为沿图5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7为沿图5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8为示出了分别在图5的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六区域中的液晶分子31的预倾角的布局图。
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将描述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主要关注第二子边缘部SPE2b和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
因为像素电极PE在垂直于下基板110的方向(例如第三方向d3)上与共用电极CE重叠,所以可形成边缘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被供应有与共用电极CE相同的电压,所以没有形成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与共用电极CE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
在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三区域G3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3)可短于在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四区域G4中到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4)。相应地,形成在第一高区H1中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三区域G3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电场可强于形成在低区L中第二子边缘部SPE2b的第四区域G4与第二子屏蔽电极180a2之间的电场。
也就是说,形成在与像素电极PE的第三区域G3重叠的区中的电场a1可强于形成在与像素电极PE的第四区域G4重叠的区中的电场a2。相应地,液晶分子31在与第三区域G3重叠的区中的配向角可与液晶分子31在与第四区域G4重叠的区中的配向角不同。
参考图8,液晶分子31相对于第二方向d2预倾斜的角度可取决于液晶分子31与像素电极PE的哪部分重叠而变化。
更具体地,在与第三区域G3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液晶分子31a可被预倾斜为具有第一方位角b1。在与第四区域G4重叠的区中的第二液晶分子31b可被预倾斜为具有第二方位角b2。第一方位角b1可与第二方位角b2不同。更具体地,第一方位角b1可小于第二方位角b2。
在与第六区域G6重叠的区中的第三液晶分子31c可被预倾斜为具有第三方位角b3。第三方位角b3可与第二方位角b2不同。更具体地,第三方位角b3可小于第二方位角b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方位角b1和第三方位角b3相对于第二方向d2可具有相同的绝对值,但在相反的方向上,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此。可选地,通过使距离l3和距离l6彼此不同,可使第一方位角b1和第三方位角b3例如在大小上彼此不同。
也就是说,像素电极PE在其侧面上可具有至少两个其中液晶分子31被预倾斜成具有不同方位角的区域。相应地,可在任何给定的灰度级下实现伽马混合,并且因此可改善侧面可视性。
图9为示出了在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上的改善的曲线图。参考图9,“PI”代表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ref1”代表LCD装置的正面可视性,并且“ref2”代表根据比较例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
如图9所示,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PI比根据比较例的LCD装置的侧面可视性ref2更接近于正面可视性ref1。更具体地,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伽马失真指数(GDI)比根据比较例的LCD装置的GDI低约0.024。
图10为示出了由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提供的伽马混合效果的曲线图。参考图10,“A”代表在图5的第一高区H1或第二高区H2中的透射比,“B”代表在图5的低区L中的透射比,并且水平轴代表到图5中的第一主干部SPE1a的距离。
如图10所示,到第一主干部SPE1a的距离越长,即,越靠近图5的像素电极PE的侧面,在第一高区“H1”或第二高区“H2”中的透射比“A”与在低区L中的透射比“B”之间的差越大。相应地,即使在单个像素电极PE内也可在任何给定的灰度级下实现伽马混合。
图11至图15为图1的像素电极(即,像素电极PEa至像素电极PEe)的变形例的布局图。在下文将描述像素电极PEa至像素电极PEe,主要关注与以上参考图1至图5所述的像素电极PE的差别。为了方便起见,贯穿图1、图5以及图11至图15,不考虑其数量,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标号指示。假定像素电极PEa至像素电极PEe中的每个包括与第二子边缘部SPE2b关于第一主干部SPE1a对称的第一子边缘部SPE2a。
参考图11,像素电极PEa可包括第一子边缘部SPE2a,并且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具有就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G1a和第二区域G2a。更具体地,在第一区域G1a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1)可长于在第二区域G2a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2)。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其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5长于第二区域G2a的距离l2的第五区域G5。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BP1和BP2。
相应地,从第一区域G1a到第二区域G2a,所形成的与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而且,从第五区域G5a到第二区域G2a,所形成的与第一子边缘部SPE2a和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关系有关的边缘场的强度可不同。
更具体地,形成在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与第一区域G1a或第五区域G5a之间的边缘场可弱于形成在第二区域G2a与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之间的边缘场。因此,第一低区L1和第二低区L2可沿第二方向d2被高区H分开。第一低区L1和第二低区L2的面积一起等于高区H的面积。
相应地,因为像素电极PEa具有其中横向场的强度变化的区域,所以从像素电极PEa的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液晶分子的配向角可变化。因此,可改善侧面可视性。而且,可在任何给定的灰度级下实现伽马混合。
参考图12,像素电极PEa可包括第一子边缘部SPE2a,并且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具有就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而言彼此不同的第一区域G1b和第二区域G2b。更具体地,在第一区域G1b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1)可短于在第二区域G2b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2)。
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其中到第一子屏蔽电极180a1的最短距离(即,距离l5)短于第二区域G2b的距离l2的第五区域G5b。第一子边缘部SPE2a可进一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BP1和BP2。
在图12中,像素电极PEb的第一高区H1的面积可大于像素电极PEb的低区L的面积。更具体地,低区L可仅设置在第二主干部SPE1b的下侧并且低区L可具有与第二高区H2相同的面积,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可选地,低区L可仅设置在第二主干部SPE1b的上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高区H2的面积可大于低区L的面积。
参考图13,像素电极PEc的主体部SPE1可进一步包括边界部SPE1d。边界部SPE1d可在第一方向d1上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边界部SPE1d可连接低区L中的分支部SPE1c。也就是说,在低区L中的分支部SPE1c可被形成为闭合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在高灰度级下改善亮度的面积可被加宽,并且因此可改善像素电极PEc的色移现象。
参考图14,像素电极PEd的第一高区H1的面积可大于像素电极PEd的低区L的面积。更具体地,低区L可仅设置在第二主干部SPE1b的下侧。在低区L中的分支部SPE1c的端部可通过边界部SPE1d连接。
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图14所示的实例,也就是说,可选地,低区L可仅设置在第二主干部SPE1b的上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高区H2的面积可大于低区L的面积。
参考图15,像素电极PEe可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像素单元PX和在第一方向d1上相邻的像素单元PX两者皆可连接到第一数据线DL1。相应地,可减少所需的数据线的数量和连接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的数量这两者。
图16为示出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第一像素单元至第三像素单元的布局图。
参考图16,第一像素单元PX1可电连接到第一数据线DL1和扫描线SL。第一像素单元PX1可包括第一开关器件TR1和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一开关器件TR1可根据从扫描线SL经由第一栅电极GE1提供的栅极信号来执行开关操作。相应地,从第一数据线DL1经由第一源电极SE1提供的数据信号可经由第一漏电极DE1和第一接触孔CNT1提供给第一像素电极PE1。
第二像素单元PX2可电连接到第二数据线DL2和扫描线SL。第二像素单元PX2可包括第二开关器件TR2和第二像素电极PE2。第二开关器件TR2可根据从扫描线SL经由第二栅电极GE2提供的栅极信号来执行开关操作。相应地,从第二数据线DL2经由第二源电极SE2提供的数据信号可经由第二漏电极DE2和第二接触孔CNT2提供给第二像素电极PE2。
第三像素单元PX3可电连接到第三数据线DL3和扫描线SL。第三像素单元PX3可包括第三开关器件TR3和第三像素电极PE3。第三开关器件TR3可根据从扫描线SL经由第三栅电极GE3提供的栅极信号来执行开关操作。相应地,从第三数据线DL3经由第三源电极SE3提供的数据信号可经由第三漏电极DE3和第三接触孔CNT3提供给第三像素电极PE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单元PX1、第二像素单元PX2和第三像素单元PX3可显示不同颜色。例如,第一像素单元PX1可显示红色,第二像素单元PX2可显示绿色,并且第三像素单元PX3可显示蓝色。
第一像素单元PX1、第二像素单元PX2和第三像素单元PX3可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二像素电极PE2和第三像素电极PE3可具有与图5的像素电极PE相同的形状,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也就是说,图1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可包括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单元PX1、第二像素单元PX2和第三像素单元PX3,并且第一像素单元PX1、第二像素单元PX2和第三像素单元PX3可分别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二像素电极PE2和第三像素电极PE3。
图17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第一像素单元至第三像素单元的布局图。在下文将描述根据图17的LCD装置,主要关注与根据图16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差别。
参考图17,第一像素电极PE1和第三像素电极PE3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另一方面,第二像素电极PE2’可具有与第一像素电极PE1和第三像素电极PE3不同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一像素电极PE1和第三像素电极PE3可具有与图5的像素电极PE相同的形状,并且第二像素电极PE’可具有与图11的像素电极PEa相同的形状。
也就是说,显示不同颜色的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二像素电极PE2’和第三像素电极PE3可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因此,可改善图像残留或图像纹理。
然而,具有不同形状的像素电极可无需交替布置,并且可适当地调节布置具有不同形状的像素电极的间隔。
通过总结和回顾,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了能够改善具有一个开关器件和一个接触孔的像素配置中的侧面可视性的液晶显示(LCD)装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在低灰度级下有效地控制液晶分子的配向。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液晶分子的LCD,所述液晶分子在LCD的不同区域中具有不同的预倾角。
在本文中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方式,并且虽然采用了专用术语,但这些术语以通用和描述性意义使用和解释且并非为了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如提交本申请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结合特定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结合地使用。相应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2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和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以及
屏蔽电极,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屏蔽电极和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屏蔽电极,
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主干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主干部和从所述第一主干部和所述第二主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的多个分支部;
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具有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
所述第二子边缘部具有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和所述第二子边缘部不直接接触所述分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子边缘部直接接触所述第二主干部的第一侧;以及
所述第二子边缘部直接接触所述第二主干部的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子边缘部关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长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并且
在所述第四区域中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长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具有第五区域,在所述第五区域中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所述最短距离;并且
所述第二子边缘部具有第六区域,在所述第六区域中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所述第四区域中到所述第一子屏蔽电极的所述最短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五区域之间;以及
所述第四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六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共用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重叠;以及
液晶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液晶分子,
其中:
所述液晶分子包括在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液晶分子和在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二液晶分子;并且
所述第一液晶分子被预倾斜成具有与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不同的方位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分支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主干部之间的第一子分支部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一主干部之间的第二子分支部;
所述第一子分支部的端部彼此连接;并且
所述第二子分支部的端部彼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
其中: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主干部的第二主体部和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之间的第三子边缘部;并且
所述第三子边缘部具有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七区域中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长于在所述第八区域中到所述第二子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1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子边缘部;以及
屏蔽电极,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从所述第一子边缘部的第一侧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主干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主干部和从所述第一主干部和所述第二主干部中的至少一个延伸的多个分支部;并且
所述第一子边缘部与所述分支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弯曲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具有到所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到所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短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到所述屏蔽电极的最短距离;
所述第一子边缘部进一步具有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到所述屏蔽电极的所述最短距离短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到所述屏蔽电极的所述最短距离;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关于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
液晶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液晶分子,
其中:
所述液晶分子包括在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液晶分子和在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区中的第二液晶分子;并且
所述第一液晶分子被预倾斜成具有与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不同的方位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具有到所述第一主干部的最短距离不同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子边缘部,
其中,所述第二子边缘部与所述分支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弯曲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与所述第二子边缘部关于所述第一主干部对称。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像素电极,在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同的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邻,
其中:
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主干部的第二主体部和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屏蔽电极之间的第三子边缘部;并且
所述第三子边缘部具有弯曲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子边缘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子边缘部相同的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区域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区域间隔开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区域,并且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子边缘部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区域间隔开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区域和连接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的另一个弯曲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6-0073151 | 2016-06-13 | ||
KR1020160073151A KR102525409B1 (ko) | 2016-06-13 | 2016-06-13 | 액정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90907A true CN107490907A (zh) | 2017-12-19 |
CN107490907B CN107490907B (zh) | 2021-11-30 |
Family
ID=59034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26013.9A Active CN107490907B (zh) | 2016-06-13 | 2017-06-08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295866B2 (zh) |
EP (1) | EP3258311B1 (zh) |
KR (1) | KR102525409B1 (zh) |
CN (1) | CN10749090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44726B1 (en) | 2021-11-01 | 2023-05-0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with signal line protrusion corresponding to common electrode line bend segment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97664B1 (ko) | 2018-04-20 | 2023-02-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200040321A (ko) * | 2018-10-08 | 2020-04-2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20200042047A (ko) * | 2018-10-12 | 2020-04-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1242A (zh) * | 2011-06-29 | 2012-04-1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
CN102419500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 |
US20120162559A1 (en) * | 2010-12-28 | 2012-06-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3235452A (zh) * | 2013-03-29 | 2013-08-07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50378221A1 (en) * | 2014-06-25 | 2015-12-3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027710A (ko) * | 2010-09-13 | 2012-03-22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패널 |
JP5086458B2 (ja) * | 2011-04-01 | 2012-11-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932649B1 (ko) * | 2012-03-05 | 2019-03-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US9683171B2 (en) | 2013-06-06 | 2017-06-20 | Dic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KR20150008758A (ko) | 2013-07-15 | 2015-01-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081250B1 (ko) | 2013-08-06 | 2020-02-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
KR102228269B1 (ko) | 2014-07-09 | 2021-03-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2016
- 2016-06-13 KR KR1020160073151A patent/KR10252540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
- 2017-01-19 US US15/410,420 patent/US102958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CN CN201710426013.9A patent/CN10749090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9 EP EP17175118.3A patent/EP32583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24 US US16/392,895 patent/US1082402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19500A (zh) * | 2010-09-27 | 2012-04-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器 |
US20120162559A1 (en) * | 2010-12-28 | 2012-06-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2411242A (zh) * | 2011-06-29 | 2012-04-1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
CN103235452A (zh) * | 2013-03-29 | 2013-08-07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50378221A1 (en) * | 2014-06-25 | 2015-12-3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44726B1 (en) | 2021-11-01 | 2023-05-09 |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with signal line protrusion corresponding to common electrode line bend segme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357129A1 (en) | 2017-12-14 |
KR20170140843A (ko) | 2017-12-22 |
EP3258311A1 (en) | 2017-12-20 |
US10824021B2 (en) | 2020-11-03 |
US20190250468A1 (en) | 2019-08-15 |
CN107490907B (zh) | 2021-11-30 |
KR102525409B1 (ko) | 2023-04-24 |
EP3258311B1 (en) | 2018-11-14 |
US10295866B2 (en) | 2019-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5675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2522633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190302556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7490907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20170336679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6876404A (zh) | 薄膜晶体管基底和显示装置 | |
US1111936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7305303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704523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0389476B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681451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1078871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979288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06893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1034936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7340654A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8 Address after: 9-2,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ming Tang Ming Road Patentee after: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DISPLA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