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1374A -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71374A CN106871374A CN201710164830.1A CN201710164830A CN106871374A CN 106871374 A CN106871374 A CN 106871374A CN 201710164830 A CN201710164830 A CN 201710164830A CN 106871374 A CN106871374 A CN 1068713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elative humidity
- conditioning
- parameter
- ambient par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92 water ato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电器设备,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空调越来越智能化。在一些冬季寒冷干燥的区域,人们希望空调可以具有加湿功能。但现有的空调对室内的湿度不能进行准确的条件,而且如果室内的温度过低,而室内的湿度又太高,则会造成室内墙体凝露,导致墙体受潮、发霉等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系统,包括:供水系统,用于为空调提供加湿水源;加湿系统,与供水系统连接,用于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其中,在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的情况下,加湿系统使用供水系统提供的加湿水源为空调所在的区域进行加湿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用于控制湿度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加湿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加湿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供水系统,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处理器,用于执行处理器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用于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供水系统,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用于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参数值比对的方式,通过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最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湿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加湿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加湿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在上述步骤S102中,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中的主板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可精确采集室内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到室外温度,其中,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与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主板上。在用户操作空调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开启空调之后,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始采集室内的温湿度,室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始采集室外的温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步骤S102可以精确获取到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进一步对获取到的环境参数进行处理,从而根据处理结果精确的控制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步骤S104,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
在上述步骤S104中,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可以计算出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再根据计算得到的墙体内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目标相对湿度。
具体的,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墙体内表面温度:
其中,Tc为墙体内表面温度,Ti为室内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o为室外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外温度,K为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墙体的传热系数,h1为标准墙体内表面传热系数。
在通过上式得到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以(Tc-2)℃作为室内空气露点,计算出相对湿度,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t为目标相对湿度,Ts=Ti+273.15,c8、c9、c10、c11、c12以及c13为预设的参数值。
可选的,上述预设参数值可以采用以下数值:
c8=-5800.2206,c9=1.3914993,c10=-0.04860239,c11=0.41764768×10-4,c12=-0.14452093×10-7,c13=6.5459673。
在计算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将该目标相对湿度作为室内目标相对湿度的上限,并根据该上限值来控制空调。
步骤S106,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对比目标相对湿度与室内机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对湿度,在二者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内机电磁水阀,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通过上述步骤S106,可以精确控制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室内墙体的凝露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2至步骤S106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通过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最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容易注意到的是,由于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来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再通过比对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的加湿模式,并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至目标相对湿度,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开启,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图2示出了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执行步骤S104之前,即在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之前,加湿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控制空调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指令以及制热指令;
步骤S204,根据控制指令以及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具体的,用户通过空调的线控器或者遥控器向空调发出制冷指令或制热指令,其中,制冷指令用于控制空调进入制冷模式,制热指令用于控制空调进入制热模式。在空调进入了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之后,空调根据其所处的控制模式,以及环境参数的数值来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最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来控制空调是否开启加湿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其中,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
步骤S304,在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其中,如图4所示的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控制指令为制冷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表面温度,其中,表面温度用于表征室内墙体的表面温度;
步骤S404,根据表面温度得到目标相对湿度;
步骤S406,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1)式可确定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使用(2)式可计算得到目标相对湿度,在计算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判断目标相对湿度与室内机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对湿度是否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如果二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空调开启加湿功能。
具体的,图5示出了一种可选的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判断相对湿度是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
步骤S504,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步骤S506,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根据表面温度确定空调的输出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则开启内机电磁水阀,继续控制空调加湿;如果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则关闭内机电磁水阀,控制空调关闭加湿功能,并以(Tc-2)℃作为蒸发器(或换热器)控制的目标温度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一种可选的加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控制指令为制热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目标相对湿度;
步骤S604,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具体的,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可以通过(1)式和(2)式得到目标相对湿度,由于是在制热模式下,室外温度一般小于室内温度,因此,此时的(1)式可变形为:
根据上式可得到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再根据墙体内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温度利用公式(2)即可得到目标相对湿度。然后比对计算得到的目标相对湿度与室内机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出的相对湿度的数值大小,即判断目标相对湿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其中,如果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则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此时,控制空调开启内机的电磁水阀,使加湿器继续加湿;如果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则目标相对湿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此时,控制空调关闭内机的电磁水阀,加湿器停止加湿。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装置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01、计算模块703以及控制模块705。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在上述获取模块701中,安装在空调室内机中的主板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可精确采集室内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到室外温度,其中,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与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主板上。在用户操作空调的线控器或遥控器开启空调之后,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始采集室内的温湿度,室外的温湿度传感器开始采集室外的温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获取模块701可以精确获取到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进一步对获取到的环境参数进行处理,从而根据处理结果精确的控制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计算模块703,用于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
在上述计算模块703中,根据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可以计算出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再根据计算得到的墙体内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内温度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目标相对湿度。
具体的,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墙体内表面温度:
其中,Tc为墙体内表面温度,Ti为室内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温度,To为室外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室外温度,K为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墙体的传热系数,h1为标准墙体内表面传热系数。
在通过上式得到墙体内表面温度,然后以(Tc-2)℃作为室内空气露点,计算出相对湿度,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t为目标相对湿度,Ts=Ti+273.15,c8、c9、c10、c11、c12以及c13为预设的参数值。
可选的,上述预设参数值可以采用以下数值:
c8=-5800.2206,c9=1.3914993,c10=-0.04860239,c11=0.41764768×10-4,c12=-0.14452093×10-7,c13=6.5459673。
在计算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将该目标相对湿度作为室内目标相对湿度的上限,并根据该上限值来控制空调。
控制模块705,用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对比目标相对湿度与室内机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对湿度,在二者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内机电磁水阀,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通过上述控制模块705,可以精确控制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室内墙体的凝露问题。
由上可知,通过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最后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容易注意到的是,由于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来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再通过比对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的加湿模式,并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至目标相对湿度,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开启,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获取模块701、计算模块703以及控制模块705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的,加湿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707以及第一确定模块709。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空调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指令以及制热指令;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以及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模块707以及第一确定模块709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的,计算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二确定模块。其中,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其中,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二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的,在控制指令为制冷指令的情况下,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其中,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表面温度,其中,表面温度用于表征室内墙体的表面温度;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表面温度得到目标相对湿度;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的,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判断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五确定模块。其中,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相对湿度是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根据表面温度确定空调的输出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判断模块、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五确定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502至步骤S506,三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可选的,在控制指令为制热指令的情况下,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六确定模块以及第四控制模块。其中,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目标相对湿度;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在目标相对湿度满不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非加湿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六确定模块以及第四控制模块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步骤S602至步骤S6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公开的内容。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的控制系统实施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供水系统801以及加湿系统803。其中,供水系统801,用于为空调提供加湿水源;加湿系统803,与供水系统连接,用于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其中,在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的情况下,加湿系统使用供水系统提供的加湿水源为空调所在的区域进行加湿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线控器或遥控器控制空调开机,在开机的状态下,加湿系统中的室内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系统中的室外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外的温度,并根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参数值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在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对比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数值大小,在二者的数值大小满足预设关系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其中,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开启内机电磁水阀,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关闭内机电磁水阀,空调停止加湿。
由上可知,通过供水系统为空调提供加湿水源,加湿系统与供水系统连接,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并在空调进入加湿模式的情况下,加湿系统使用供水系统提供的加湿水源为空调所在的区域进行加湿处理,容易注意到的是,由于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来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再通过比对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的加湿模式,并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至目标相对湿度,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开启,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此外,图9还示出了一种优选的加湿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由供水系统及加湿系统组成。其中,供水系统由净水机、储水压力桶、水路保护模块以及水路管道组成;加湿系统由室内机壳体、风机、喷嘴、换热器、冷媒管、进水电磁阀、水路管接头、温湿度传感器(室内)、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线控器组成。
在供水系统中,净水机为反渗透净化,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细菌、重金属等杂质,在保证人体呼吸健康的同时,还避免了水路元器件堵塞、换热器结垢等问题;储水压力桶,用来存储经过净水机净化后的纯净水,并保障在空调有加湿需求时能及时提供加湿水源;水路保护模块,用于检测水路的密封性,避免水路漏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净水机上方的箭头A表示为净水机提供水源。
在加湿系统中,喷嘴用于将纯净水雾化,从而可以增加水蒸气的蒸发面积,并提高水蒸气的蒸发效率;进水电磁阀可控制喷雾的开闭;换热器可阻挡未蒸发的大颗粒水滴,防止空调“吹水”,其中,空调处于制热状态时,换热器的使用还有利于水雾的蒸发。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的温湿度传感器(室内)可采集室内环境中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即温湿度传感器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同样,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室外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线控器用于控制空调的开启或关闭,以及向空调输入目标环境参数(例如,目标温度、目标湿度等)。其中,线控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室内)、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在同一块主板(图9中未示出)上。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1所提供的控制湿度的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控制空调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指令以及制热指令;根据控制指令以及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其中,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在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表面温度,其中,表面温度用于表征室内墙体的表面温度;根据表面温度得到目标相对湿度;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判断相对湿度是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根据表面温度确定空调的输出温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1所提供的控制湿度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处理器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根据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控制空调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指令以及制热指令;根据控制指令以及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其中,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在空调进入与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表面温度,其中,表面温度用于表征室内墙体的表面温度;根据表面温度得到目标相对湿度;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判断相对湿度是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根据表面温度确定空调的输出温度。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在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空调进入加湿模式。
实施例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空调包括:供水系统1001、处理器1003以及加湿器1005。其中,供水系统1001,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处理器1003,用于执行处理器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1005,用于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线控器或遥控器控制空调开机,在开机的状态下,空调的处理器控制室内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控制室外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外的温度,并根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参数值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在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对比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数值大小,在二者的数值大小满足预设关系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加湿器开启加湿功能。其中,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开启内机电磁水阀,加湿器开始加湿;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关闭内机电磁水阀,加湿器停止加湿。
由上可知,通过供水系统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处理器执行处理器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容易注意到的是,由于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来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再通过比对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的加湿模式,并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至目标相对湿度,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开启,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实施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空调包括:供水系统1101、存储介质1103以及加湿器1105。其中,供水系统1101,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存储介质1103,用于存储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1105,用于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线控器或遥控器控制空调开机,在开机的状态下,空调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可控制室内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控制室外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外的温度,并根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参数值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在得到目标相对湿度之后,对比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数值大小,在二者的数值大小满足预设关系的情况下,控制加湿器开启加湿功能。其中,在相对湿度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开启内机电磁水阀,加湿器开始加湿;在相对湿度不小于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关闭内机电磁水阀,加湿器停止加湿。
由上可知,通过供水系统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存储介质可存储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加湿器在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容易注意到的是,由于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来确定目标相对湿度,再通过比对目标相对湿度与相对湿度,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开启空调的加湿模式,并调节室内的相对湿度至目标相对湿度,因此,可以精确的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开启,达到了准确调节室内湿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墙体凝露现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空调不能准确调节室内湿度,以及由于室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的墙体凝露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加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所述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所述空调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指令以及制热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以及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空调进入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控制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
在所述空调进入与所述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控制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制冷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以及所述室外温度确定表面温度,其中,所述表面温度用于表征室内墙体的表面温度;
根据所述表面温度得到所述目标相对湿度;
在所述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进入所述加湿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表面温度:
其中,Tc为所述表面温度,Ti为所述室内温度,To为所述室外温度,K为所述室内墙体的传热系数,h1为所述室内墙体的内表面传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相对湿度:
其中,St为所述目标相对湿度,Ts=Ti+273.15,c8、c9、c10、c11、c12以及c13为预设的参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进入所述加湿模式,包括:
判断所述相对湿度是否小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
在所述相对湿度小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进入所述加湿模式;
在所述相对湿度不小于所述目标相对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表面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输出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制热指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温度以及所述室外温度确定所述目标相对湿度;
在所述目标相对湿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进入所述加湿模式。
9.一种加湿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确定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其中,所述目标环境参数至少包括:目标相对湿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
10.一种加湿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水系统,用于为空调提供加湿水源;
加湿系统,与所述供水系统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其中,在所述空调进入所述加湿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加湿系统使用所述供水系统提供的加湿水源为所述空调所在的区域进行加湿处理。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用于控制湿度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的控制方法。
12.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的控制方法。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水系统,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处理器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所述加湿器,用于在所述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水系统,用于为加湿器提供加湿水源;
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获取空调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并根据所述环境参数的数值确定所述空调是否进入加湿模式,其中,所述环境参数至少包括: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相对湿度;
所述加湿器,用于在所述环境参数的数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加湿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4830.1A CN106871374B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64830.1A CN106871374B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71374A true CN106871374A (zh) | 2017-06-20 |
CN106871374B CN106871374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59173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64830.1A Active CN106871374B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71374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4194A (zh) * | 2018-06-19 | 2018-11-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981112A (zh) * | 2018-06-08 | 2018-12-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 |
CN113050438A (zh) * | 2021-02-26 | 2021-06-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4942A (ja) * | 2003-04-23 | 2004-11-18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空気調和機 |
US20150047382A1 (en) * | 2013-08-19 | 2015-02-19 |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Fully regenerative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
CN104532525A (zh) * | 2014-11-28 | 2015-04-22 |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干衣柜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
CN104807137A (zh) * | 2014-07-23 | 2015-07-29 | 张迎春 | 空调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6052049A (zh) * | 2016-07-25 | 2016-10-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控制方法 |
CN106440212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加湿控制装置及其湿度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3-17 CN CN201710164830.1A patent/CN1068713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4942A (ja) * | 2003-04-23 | 2004-11-18 |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 空気調和機 |
US20150047382A1 (en) * | 2013-08-19 | 2015-02-19 |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Fully regenerative liquid desicca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pplications |
CN104807137A (zh) * | 2014-07-23 | 2015-07-29 | 张迎春 | 空调温湿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532525A (zh) * | 2014-11-28 | 2015-04-22 | 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干衣柜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
CN106052049A (zh) * | 2016-07-25 | 2016-10-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控制方法 |
CN106440212A (zh) * | 2016-09-30 | 2017-02-22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加湿控制装置及其湿度控制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1112A (zh) * | 2018-06-08 | 2018-12-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的控制方法 |
CN108844194A (zh) * | 2018-06-19 | 2018-11-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050438A (zh) * | 2021-02-26 | 2021-06-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
CN113050438B (zh) * | 2021-02-26 | 2023-02-1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71374B (zh) | 2021-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65975B (zh) |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949599A (zh) | 控制湿度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
CN106907876A (zh) | 空调系统及其蒸发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7664340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
CN106352484A (zh) | 一拖多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
US11428433B2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7575939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871374A (zh) | 加湿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 | |
CN10976449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679806B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
CN106403147A (zh)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控制装置 | |
CN107655176A (zh) | 空气调节系统中风闸开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4566835A (zh) | 冷冻水式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7314508A (zh) |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764493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90434A (zh) | 控制家用电器的方法、装置以及家用电器 | |
CN105042987B (zh) | 一种冰箱变温室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726549A (zh) | 一种空调房间实时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 |
CN106545941A (zh) | 水回收加湿系统和空调器 | |
CN105115139B (zh) | 无冷凝水排放的机柜空调 | |
CN113669854B (zh) | 空调除菌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152753A (zh) | 空调的防冻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8917115A (zh) |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
CN108826519A (zh) | 一种加湿系统、新风加湿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CN107062470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恒温除湿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