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74653B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4653B
CN106774653B CN201611105913.5A CN201611105913A CN106774653B CN 106774653 B CN106774653 B CN 106774653B CN 201611105913 A CN201611105913 A CN 201611105913A CN 106774653 B CN106774653 B CN 106774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er
light emitter
cover pla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59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4653A (zh
Inventor
周意保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Zhongp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059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4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4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4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4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4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盖板及设置在盖板一侧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盖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光发射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接收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向外界发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线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本方案由于光发射器距离盖板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光接收器距离上述中线的水平距离,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时光发射器能够对准用户,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本方案能够提高接近传感器测量接近状态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学习、娱乐等等。
目前移动终端的触摸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是透明的,为了使得移动终端更加美观,一般可以在触摸面板非显示区域的下方喷涂油墨,形成多层油墨以遮盖移动终端内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通常是利用一个红外发射器以及一个红外接收器来实现。该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光线,经过阻挡物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该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该反射光线后,根据反射光线的光强值来判断该移动终端是接近还是远离阻挡物。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机受话器都普遍设置在盖板的中线上,因此用户在接电话时往往会将脸部对准盖板中线的位置,方便接听,因此若是接近传感器的光发射器距离盖板中线较远,用户接听电话时该光发射器并未对准用户就会导致接近传感器测量不准确。
由上可知,现有的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提高所述终端中接近传感器测量接近状态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盖板及设置在盖板一侧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盖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光发射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光接收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向外界发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线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由于光发射器距离盖板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光接收器距离上述中线的水平距离,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时光发射器能够对准用户,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本方案能够提高接近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判断错误或判断失灵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再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感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1000包括:盖板10、接近传感器20、印刷电路板30、指纹识别模组40和受话器50。
其中,接近传感器20位于盖板10下方,且接近传感器20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印刷电路板30上,并与该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20可以包括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该光发射器21用于向外界发射光线,该光接收器22用于接收所述光线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该光发射器21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等,如IR LED(红外发光二极管)等;比如该光发射器21可以为红外线发射器、光接收器22可以为红外线接收器。
移动终端1000可以根据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值来判断终端1000与外部物体之间是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1000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盖板组件1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1000,移动终端1000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可以理解,移动终端1000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
实际应用中,该接近传感器20可以在移动终端1000通话时通过监测光发射器21(如IR LED)发射的红外光来判断移动终端1000是否贴近脸部,当判断移动终端1000贴近脸部时可以关闭屏幕的背光,从而起到省电以及防止误动作的作用。另外终端1000还可以用多个接近传感器20做简单的手势识别等,然后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等。
其中,盖板10可以为触摸面板、显示面板、触摸显示面板或者具有其他功能的移动终端面板等等。具体地,盖板10包括:透明基板11、第一附着层组17、以及第二附着层18。可以理解的是,透明基板11为盖板组件100的外观面,朝向用户。用户可以在透明基板11表面上进行手势操作,例如点击或滑动以控制移动终端1000实现相应的功能。
盖板10可以是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11包括显示区域14及非显示区域15;通常的,透明基板11的中间区域作为显示区域14,非显示区域15设置在显示区域14的周围。例如,非显示区域15设置在显示区域14的顶侧或底侧。参考图2,透明基板11的顶部非显示区域15还设有前置摄像头孔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前置摄像头孔16可以省略,或者去除,参考图1所示的终端1000。
由于盖板10由透光材料制成,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区域14查看移动终端1000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为了使移动终端1000更加美观,可以在非显示区域15下方喷涂油墨。油墨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移动终端1000的需求,还可以遮盖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结构以达到美化移动终端1000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非显示区域15下方设有第一附着层组17,所述第一附着层组1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附着层170;在所述第一附着层组17下方设有第二附着层18。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附着层组17包含的第一附着层17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如2层、3层、4层等。本实施例以第一附着层组17包括三个第一附着层170为例对本发明的盖板10进行描述。当然,如图8所示,在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一附着层组17包含的第一附着层170的数量也可以为1层。
该第一附着层170和第二附着层18可以采用喷涂工艺形成,如静电喷涂、粉末喷涂工艺等。该第一附着层170可以为平整或者完整的第一附着层,即在第一附着层170表面均匀地喷涂有透光油墨,以使得第一附着层170一整层表面均具有透光油墨。
第一附着层170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18的透射率。
例如,第一附着层170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附着层18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170可以被称为透射层,用于透过大部分光线,第二附着层18可以被称为遮挡层,用于遮挡大部分光线。
该第二附着层18可以遮挡外部环境光线或者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光线,达到遮盖移动终端1000内部的结构的效果,使终端1000的外观更加美观。该第二附着层18的油墨颜色可以为黑色、灰色等颜色,只要该第二附着层18的透射率大于第一附着层170即可,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该第一附着层组17可以起到对第二附着层18的保护作用,防止第二附着层18被损伤,并且还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终端1000的需求。比如,该第一附着层170的油墨颜色可以为白色、蓝色等颜色,只要该第一附着层170的透射率小于第二附着层18即可,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为了满足接近传感器20的收发光线的需求,该第二附着层18需要设置两个透光区域,即在所述第二附着层18设置一个用于供接近传感器发射光线的第一透光区域181,以及设置一个用于供接近传感器接收光线的第二透光区域182。该第二附着层包括第一透光区域181、第二透光区域182和遮光区域183,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用于投射光线,遮光区域183用于遮挡光线,其中,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由遮光区域183界定而成。第一附着层170覆盖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以使终端在外形上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被隐藏而不可见。
其中,所述光发射器21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81下方,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向外界发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22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182下方,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透光区域接收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将所述第二附着层18上的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均挖空以形成通孔,即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均为通孔。这样,接近传感器发射的光线通过其中一通孔发射至外界,通过另一通孔来供接近传感器接收光线或者供环境光传感器30感应环境光线。
其中,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比如,可以为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形成。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比如,可以为圆形孔时,孔径可以在1.1mm-1.3mm之间,或者2mm-3mm之间。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光接收器22接收光线的能力,提升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使得第二透光区域182的开孔面积大于第一透光区域181的开孔面积。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第二附着层18上开孔,不在第一附着层170上开孔,可以简化面板布局设计以及制作工艺,并且第一附着层170覆盖第二附着层18的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71和第二透光区域182,以使得从盖板外形上透光区域被隐藏而不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简化智能终端的制作工艺,大大提升了终端1000的外观表现力。
此外,由于仅在第二附着层18上开孔,不在第一附着层170上开孔,这样就没有终端1000的外观开孔限制,因此第二附着层18上开孔的大小和形状不受限制,均可以根据传感器件的实际收发光的需求来开设(一般是孔越大越好),提升了开孔的灵活性以及接近传感器20和环境光传感器30的性能。
考虑到如果光发射器21如果设置的距离终端的盖板中线较远时,用户接听电话时该光发射器21就可能并未对准用户的脸,从而导致接近传感器测量不准确,降低了接近传感器20的感应准确性和性能。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光发射器21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设置的小于或等于光接收器22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可以将该光发射器21正对盖板中线60进行设置,也即光发射器21的几何中心正对着盖板中线60。
在现有技术当中,市面上的终端设备往往会将受话器设置在盖板中线上,所以当光发射器21没有正对盖板中线60进行设置时,该光发射器21距离盖板中线的水平距离越近越好,比如该光发射器21与盖板中线60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10毫米。
如图5所示,受话器50设置正对在盖板中线60,光发射器21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小于光接收器22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比如光发射器21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为5毫米,光接收器22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为12毫米。其中,上述光发射器21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可以为光发射器21与受话器50之间的中心距,光接收器22距离盖板中线60的水平距离可以为光接收器22与受话器50之间的中心距。
在图5当中,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位于受话器50的同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当中,也可以将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分别设置在受话器50的相对两侧,而此时优选一种情况是,光发射器21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等于光接收器22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比如光发射器21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和光接收器22距离受话器50的水平距离都为5毫米。
如图11所示,如此,接近感应的过程为,发射器21产生红外线,红外线穿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81和第一附着层170传输至外界,碰到遮挡物70后反射,之后红外线穿过第一附着层170以及第二透光区域182被光接收器22接收。
在其他实施例当中,电路板30上面还可以设置环境光传感器,该环境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光接收器22的旁边,对于该环境光传感器,其感应过程是:外界环境光穿过第一附着层170和第二透光区域182,此时,环境光传感器将会感应到外界环境光,从而实现譬如调节屏幕亮度等功能。
为了提高接近传感器20的感应准确性和性能,本实施例还可以拉远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6毫米至14毫米之间,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中心距(即中心距离),即光发射器21的中心和光接收器2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应地,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81与第二透光区域18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6毫米至14毫米之间,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81与第二透光区域18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中心距,即第一透光区域181的中心与第二透光区域18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光接收22和环境光传感器集成在一个器件中,那么此时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之间的距离就是集成器件与光发射器21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为了组装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单独制作好传感器组件,包括光发射器21和光接收器22,然后在将该传感器组件与盖板组装在一起。该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电路板,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该传感器组件与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盖板及设置在盖板一侧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盖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光发射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接收器距离所述中线的水平距离,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向外界发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线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本方案由于光发射器距离盖板中线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光接收器距离上述中线的水平距离,使得用户在接听电话时光发射器能够对准用户,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本方案能够提高接近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判断错误或判断失灵的情况。
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发明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说明书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说明书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受话器、盖板及设置在盖板一侧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盖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中线上,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位于所述受话器的相对两侧,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在6毫米至14毫米之间;所述光发射器距离所述受话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接收器距离所述受话器的水平距离;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受话器的水平距离为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受话器之间的中心距离;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受话器的水平距离为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受话器之间的中心距离;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向外界发射光线,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线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
其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附着层和第二附着层,所述第一附着层设置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的一侧,所述第二附着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附着层靠近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的一侧;
所述第二附着层设有用于遮挡光线的遮光区域、用于供所述光发射器发射光线的第一透光区域,以及用于供所述光接收器接收光线的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由所述遮光区域界定而成,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开孔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开孔面积;
所述第一附着层覆盖所述第二附着层的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和所述第二透光区域,以使得从盖板外形上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被隐藏而不可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器与所述中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1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着层为白色油墨层,所述第二附着层为黑色油墨层。
CN201611105913.5A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终端 Active CN106774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5913.5A CN106774653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5913.5A CN106774653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4653A CN106774653A (zh) 2017-05-31
CN106774653B true CN106774653B (zh) 2020-06-02

Family

ID=5887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5913.5A Active CN106774653B (zh) 2016-12-06 2016-12-06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4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8578A (zh) * 2017-09-14 2019-03-22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CN108008765A (zh) * 2017-11-22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040362B (zh) * 2018-08-09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3806U (zh) * 2013-10-09 2015-05-06 西克斯特格曼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器
CN105277223A (zh) * 2014-06-09 2016-01-27 发那科株式会社 反射型的光学式编码器
CN105468157A (zh) * 2015-12-02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光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62921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德州仪器公司 多传感器接近度感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7762B2 (en) * 2007-01-07 2011-06-07 Apple Inc. Using ambient light sensor to augment proximity sensor output
US8996082B2 (en) * 2010-11-19 2015-03-31 Apple Inc. Proximity sensor arrangement having a cold mirror in a mobile device
US9921661B2 (en) * 2012-10-14 2018-03-20 Neonode Inc. Optical proximity sensor and associated user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13806U (zh) * 2013-10-09 2015-05-06 西克斯特格曼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器
CN105277223A (zh) * 2014-06-09 2016-01-27 发那科株式会社 反射型的光学式编码器
CN10562921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德州仪器公司 多传感器接近度感测
CN105468157A (zh) * 2015-12-02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光检测装置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4653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3039B1 (en) Sensor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106507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uses
US1040323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es, and apparatus
CN10685089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767835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18210141A1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U2018372453B2 (en)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506746B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444998B (zh) 一种面板、传感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AU2018372452B2 (en)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49613B (zh) 显示屏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808606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064948B (zh) 传感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EP3489793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ilt-in proximity sensor
CN206341253U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及终端
CN106774653B (zh) 一种终端
CN106774656B (zh) 传感器组件、盖板、移动终端及终端控制方法
CN206490701U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盖板组件及终端
WO2018068679A1 (zh) 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及触摸设备
CN107945662B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641738A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3

Address after: No. 36, Weier Second Road, Wanchun Street,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0

Patentee after: Wuhu Zhongpu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