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34642A -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34642A CN106734642A CN201611014140.XA CN201611014140A CN106734642A CN 106734642 A CN106734642 A CN 106734642A CN 201611014140 A CN201611014140 A CN 201611014140A CN 106734642 A CN106734642 A CN 1067346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moving device
- car body
- chassis car
- pl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4—Particula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nd holding in place complete dies
- B21D37/147—Tool exchange c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包括台车车体,台车车体包括承载面和底架,台车车体上配备用于控制换模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台车车体两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台车车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安装座上设有移模臂,移模臂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水平平移机构,移模臂的横截面呈L型,模具的两侧均设有与移模臂相适配的肩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过升降机构把模具抬起来,再通过平移机构将模具移动到台车上,整个过程中模具的底面与工作台和台车之间没有发生任何摩擦,而且换模过程平稳,而且节约了换模时间,提高了换模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机换模作业配套设备,涉及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塑胶行业中, 在更换模具时只能通过起重机和人力来更换模具。起重机更换模具时容易发生歪拉斜吊的违章操作, 钢丝绳在拉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模具损伤机床设备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拉动距离很难控制, 操作人员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进行操作, 极易造成用力不当而使模具滑落地面伤人的事故。 此外, 通过人力移动大型模具十分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64757.0,公开的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主要包括过渡换模台、 电器控制柜、 导轨、 换模平台和气动定位组件。在大型注塑机的机体旁设有导轨, 在导轨的首端设有气动定位组件。气动定位组件包括双圆滚子、 滚子定位座和一组撞块, 双圆滚子安装在滚子定位座内, 双圆滚子两端安装轴承, 撞块安装在滚子定位座两侧。所述换模平台包括车轮、 轮轴、 第一变频减速电机、 第一链轮、 第一链条、 第一车体、 第一轴承座板和一组第一滚辊, 所述第一车体上安装第一轴承座板, 第一轴承座板上安装一组第一滚辊。所述第一滚辊末端连接第一链轮, 每两个第一链轮通过一个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一变频减速电机通过第一端面法兰安装在第一轴承座板上。所述第一变频减速电机上的第一输出轴套与第一滚辊通过第一键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车体前端连接机座支承, 机座支承上安装汽缸座, 汽缸座上连接汽缸, 所述汽缸内连接定位销, 汽缸通过活塞杆的运动来控制定位销移动。
其虽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 紧凑, 合理 ; 能够自动地实现快速换模, 减少了更换模具时存在的不安全性和更换时间, 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
但是其缺点在于:传动结构复杂。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93345.5,公开了一种快速换模系统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的前端用于安放冲压模具,中间的移模支臂的一侧设有模具牵引棒,模具牵引棒的后端通过牵引棒和链条连接,链条的后端套装在主动齿轮上,前端套装在从动齿轮上,气动马达通过减速器驱动主动齿轮,气动马达固定在中间的移模支臂的后端。
其虽然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冲压模具连接牢固可靠,能在水平方向上推拉冲压模具,实现了模具自动进出冲床的装置,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作业效率。
但是其缺点是:模具在离开工作台时,是被硬拉到换模台车上的,容易对模具造成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磨损模具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包括台车车体,台车车体包括承载面和底架,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轨道车轮,轨道车轮沿导轨运行,台车车体上配备用于控制换模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内设有PLC控制器,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同通过起落架与台车车体连接,不使用时缩于台车车体内,使用时伸出台车车体,且将轨道车轮架空,台车车体沿其运动方向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安装座,安装座与台车车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动安装座在台车车体上进行升降,安装座上活动连接有移模臂,移模臂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水平平移机构,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或缩进台车车体,移模臂的横截面呈L型,且凸阶朝下相向设置,模具的两侧均设有与移模臂相适配的肩阶,
移模臂朝向模具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移模臂该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承载面背向冲床一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承载面该侧与模具朝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水平平移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水平平移机构为齿轮齿条运动副。
水平平移机构为滚珠丝杆运动副。
可横移换模台车的换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台车车体移动到正对冲床工作台处,停下并锁止;
步骤二、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移模臂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当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移模臂移动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三、移模臂位于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升高,移模臂即将模具抬起;
步骤四、移模臂将模具抬起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缩回,当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五、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降低,移模臂即将模具放在承载面上,即完成取下模具;
步骤六、往工作台上送模具的步骤与取下模具的步骤相反;
步骤七、需要横移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起落架向下撑出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可以带着台车车体进行横向移动,离开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过升降机构把模具抬起来,再通过平移机构将模具移动到台车上,整个过程中模具的底面与工作台和台车之间没有发生任何摩擦,而且换模过程平稳,而且节约了换模时间,提高了换模效率。
辅助横移车轮可以带着台车车体进行横向移动,离开轨道,可快速到达目的地,不需要一直沿着轨道运行,更加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横移换模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横移换模台车换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台车车体,2-承载面,3-升降机构,4-安装座, 6-水平平移机构,7-移模臂,8-第一距离传感器,9-第二距离传感器,10-轨道车轮,11-辅助横移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包括台车车体,台车车体包括承载面和底架,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轨道车轮,轨道车轮沿导轨运行,台车车体上配备用于控制换模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内设有PLC控制器,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同通过起落架与台车车体连接,不使用时缩于台车车体内,使用时伸出台车车体,且将轨道车轮架空,台车车体沿其运动方向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安装座,安装座与台车车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动安装座在台车车体上进行升降,安装座上活动连接有移模臂,移模臂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水平平移机构,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或缩进台车车体,移模臂的横截面呈L型,且凸阶朝下相向设置,模具的两侧均设有与移模臂相适配的肩阶,
移模臂朝向模具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移模臂该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承载面背向冲床一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承载面该侧与模具朝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水平平移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水平平移机构为齿轮齿条运动副。
水平平移机构为滚珠丝杆运动副。
可横移换模台车的换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台车车体移动到正对冲床工作台处,停下并锁止;
步骤二、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移模臂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当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移模臂移动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三、移模臂位于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升高,移模臂即将模具抬起;
步骤四、移模臂将模具抬起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缩回,当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五、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降低,移模臂即将模具放在承载面上,即完成取下模具;
步骤六、往工作台上送模具的步骤与取下模具的步骤相反;
步骤七、需要横移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起落架向下撑出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可以带着台车车体进行横向移动,离开轨道。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包括台车车体,台车车体包括承载面和底架,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轨道车轮,轨道车轮沿导轨运行,台车车体上配备用于控制换模过程的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内设有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底架上沿前进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同通过起落架与台车车体连接,不使用时缩于台车车体内,使用时伸出台车车体,且将轨道车轮架空,台车车体沿其运动方向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安装座,安装座与台车车体之间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动安装座在台车车体上进行升降,安装座上活动连接有移模臂,移模臂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水平平移机构,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或缩进台车车体,移模臂的横截面呈L型,且凸阶朝下相向设置,模具的两侧均设有与移模臂相适配的肩阶,
移模臂朝向模具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移模臂该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承载面背向冲床一侧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承载面该侧与模具朝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水平平移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水平平移机构为齿轮齿条运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移换模台车,其特征在于:水平平移机构为滚珠丝杆运动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横移换模台车的换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台车车体移动到正对冲床工作台处,停下并锁止;
步骤二、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移模臂端面与模具背向面之间的距离,并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伸出,当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移模臂移动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三、移模臂位于到模具肩阶下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升高,移模臂即将模具抬起;
步骤四、移模臂将模具抬起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机构驱动移模臂缩回,当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预设值时,即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水平平移机构停止驱动;
步骤五、模具到达承载面的正投影上方后,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将安装座降低,移模臂即将模具放在承载面上,即完成取下模具;
步骤六、往工作台上送模具的步骤与取下模具的步骤相反;
步骤七、需要横移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起落架向下撑出辅助横移车轮,辅助横移车轮可以带着台车车体进行横向移动,离开轨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14140.XA CN10673464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14140.XA CN10673464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34642A true CN106734642A (zh) | 2017-05-31 |
CN106734642B CN106734642B (zh) | 2018-05-08 |
Family
ID=5896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14140.XA Active CN106734642B (zh) | 2016-11-18 | 2016-11-18 |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3464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0902A (zh) * | 2017-11-08 | 2018-02-16 | 武汉大学 | 一种抽屉式自动泊车停车库的结构型式及停车方式 |
CN108107833A (zh) * | 2018-02-13 | 2018-06-01 | 威海力磁电气有限公司 | 台车用自动控制系统 |
CN110586700A (zh) * | 2019-10-11 | 2019-12-20 | 内蒙古华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折弯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37085A1 (de) * | 1994-10-17 | 1996-04-25 | Kaiser Kg Otto | Presse mit einem Pressen- und Konsolentisch |
CN201415400Y (zh) * | 2009-07-16 | 2010-03-03 | 东莞市事通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大型五金冲压模具搬运机器人 |
CN103317753A (zh) * | 2013-07-02 | 2013-09-25 | 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
CN105107965A (zh) * | 2015-09-17 | 2015-12-02 | 青岛海德马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换模压机 |
CN106040879A (zh) * | 2016-07-15 | 2016-10-26 | 无锡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冲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
CN206218627U (zh) * | 2016-11-18 | 2017-06-06 | 江苏智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换模台车 |
-
2016
- 2016-11-18 CN CN201611014140.XA patent/CN1067346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437085A1 (de) * | 1994-10-17 | 1996-04-25 | Kaiser Kg Otto | Presse mit einem Pressen- und Konsolentisch |
CN201415400Y (zh) * | 2009-07-16 | 2010-03-03 | 东莞市事通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大型五金冲压模具搬运机器人 |
CN103317753A (zh) * | 2013-07-02 | 2013-09-25 | 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小型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
CN105107965A (zh) * | 2015-09-17 | 2015-12-02 | 青岛海德马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换模压机 |
CN106040879A (zh) * | 2016-07-15 | 2016-10-26 | 无锡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冲压机自动换模系统 |
CN206218627U (zh) * | 2016-11-18 | 2017-06-06 | 江苏智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换模台车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0902A (zh) * | 2017-11-08 | 2018-02-16 | 武汉大学 | 一种抽屉式自动泊车停车库的结构型式及停车方式 |
CN108107833A (zh) * | 2018-02-13 | 2018-06-01 | 威海力磁电气有限公司 | 台车用自动控制系统 |
CN108107833B (zh) * | 2018-02-13 | 2024-05-28 | 青岛威巴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台车用自动控制系统 |
CN110586700A (zh) * | 2019-10-11 | 2019-12-20 | 内蒙古华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板材折弯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34642B (zh)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26666A (zh) | 一种快速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
CN105690357B (zh) | 一种核辐射环境下具有10个自由度的遥控维护动力系统 | |
CN108442776B (zh) | 一种梳齿式立体车库搬运小车及方法 | |
CN202623073U (zh) | 快速换模台车 | |
CN106552870B (zh) | 一种多方位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
CN206218627U (zh) | 一种换模台车 | |
CN203245186U (zh) | 空间受限用换辊装置 | |
CN202279662U (zh) | 三维升降装置 | |
CN106393577A (zh) | 能通用的换模台车 | |
CN102371458B (zh) | H型钢卧组焊接预托起和夹紧机构 | |
CN206253533U (zh) | 一种多方位抬举式换模台车 | |
WO2013185519A1 (zh) | 兼容型地坑式架车机车体举升单元 | |
CN106734642B (zh) | 一种可横移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
CN206253534U (zh) | 一种快速抬举式换模台车 | |
CN106475473B (zh) | 一种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
CN204824031U (zh) | 轨道式手动液压升降车 | |
CN106553310A (zh) | 能使模具对中且通用的换模台车 | |
CN206276814U (zh) | 一种便捷换模台车 | |
CN201288209Y (zh) | 用于推杆炉生产线的全自动旋转式淬火转移机构 | |
CN206287447U (zh) | 一种抬举式换模台车 | |
CN106391881B (zh) | 一种快速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 |
CN111169958A (zh) | 一种轨枕模具翻转装置 | |
CN206202376U (zh) | 模具快速转运推车 | |
CN204344013U (zh) | 一种油田用机械化油管排管机 | |
CN103722114B (zh) | 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u Chenzhao Inventor after: Fan Lei Inventor before: Fan Lei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